當前位置:首頁 » 算力簡介 » 去中心化醫療養老

去中心化醫療養老

發布時間: 2021-05-13 17:42:19

『壹』 養老機構有正規的醫療保障嗎

醫養結合」是指將老年人健康醫療服務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將護老中心和老年醫院相結合,將生活照料和康復關懷相結合的新型養老服務模式。既包括傳統的生活護理服務、精神心理服務、老年文化服務,更重要的是包括醫療康復保健服務,具體有醫療服務、健康咨詢服務、健康檢查服務、疾病診治和護理服務、大病康復服務以及臨終關懷服務等。

醫養結合18種模式,你了解幾種?機構養老、社區養老、居家養老

日前,健康中國行動推進委員會辦公室發布《推進實施健康中國行動2020年工作計劃》,各專項行動重點任務中,涉及健康知識普及行動、合理膳食行動、全民健身行動、心理健康促進行動、健康環境促進行動、婦幼健康促進行動、中小學健康促進行動、職業健康促進行動、老年健康促進行動等,有不少與大健康有關,在康養旅居大行其道的今天,同樣值得衛生行業之外的旅遊業界人士關注。

1 、「機構養老」醫養結合模式

(1)「大養老+小醫療」型

該模式是在養老機構的基礎上新建小型醫療機構、新增醫療服務,以養老為主、醫療為輔。

目前大部分養老機構採取這種模式開展醫養結合服務。該模式存在明顯缺點:內設醫療機構只能開展門診業務,不能解決在養老機構直接住院問題;同時醫療機構運營成本高,僅醫務人員的工資就給養老機構帶來很大負擔,養老機構難以長期支撐。

調研發現,許多已經申請辦理了內設醫療機構的養老機構,醫療機構試運行一段時間內堅持不下去而「人走樓空」。

(2)「醫療、養老並重」型

這種模式多為新建的醫養結合機構或醫院轉型為養老機構或護理院,強調醫和養並重發展。新建的大型養老機構,同步配套建設綜合醫院或護理院,實現醫療、養老並重發展;一些資源閑置的醫療機構將富餘資源轉型為養老服務,以開設老年專護病房或者直接轉型為護理院、康復中心等方式提供醫養結合型的醫護服務。

調研發現,該模式將醫療與養老資源融為一體,形成以醫促養、以養助醫的運營態勢,能基本實現非危急重病老年人在機構內醫養共享。

醫養結合18種模式,你了解幾種?機構養老、社區養老、居家養老

(3)「大醫療+小養老」型

這種模式多數是規模較大的醫療機構新建小型養老機構,通過配備相關設施、增加護理人員等舉措,在醫療機構內部又新建了一個醫院下屬的專業養老機構。

調研發現,此模式是利用高端醫療資源興辦養老機構,優點是養老環境條件好、醫療保障好,比較高端,但也存在明顯缺點:一方面對現有醫院資源的利用不經濟甚至浪費,另一方面是養老費用較高,經濟條件中下等的普通家庭難以承受。

(4)「大醫療+小康復」型

這種模式多數是規模較大醫療機構新建小型康復機構,如老年科室或康復科、康復中心,以醫療為主、康復為輔,多數是在原有的醫療機構新增康復、養護功能,構建醫療、照護、康復等相互銜接的服務體系。

調研發現,該模式多數發展較好,但在「醫、康、養一體化」體系中「養」的比重較小。

(5)「兩院一體」型

該模式多數是將地方政府建設的敬老院由當地鄉鎮衛生院託管運營,鄉鎮衛生院與敬老院實現「一體化」,或者由鄉鎮衛生院直接新建養老機構以實現醫養結合。鄉鎮衛生院利用敬老院的資源除照顧好「五保老人」外,還接納一部分社會養老人員。此模式是對既有養老和醫療資源的有效整合,能夠激活醫養資源供給引力,就近服務農村老年人群,幫助他們實現就地養老。

調研發現,與「公建民營」養老服務相比,該模式容易保持原有敬老院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是一種比較理想的醫養結合模式。

(6)「醫康養一體」型

在醫院的基礎上,新建護理院和養老院,實施醫、康、養一體化運營。此模式優點是康復患者住院一段時間後,身體狀況大為好轉,許多患者由卧床不起到獨立行走,社會效益極佳;康復患者在住院期間既得到康復治療服務,同時又得到養老服務,康復出院後可能還會有一批人在養老機構長期住下,機構的經濟效益將大為提高,是資源配置效率最高的醫養結合模式。

『貳』 公司的養老和醫療保險分別是每個月的幾號到社保中心交

每月10號前到社保中心進行繳費。

每月1-10日為社保經辦機構審核期,已經受理過的增減業務進行審核結算,並核定當月的徵收數據。

每月11日至當月最後一個工作日為對單位受理申報時間。

每月10號,社保經辦機構核定出當月數據後,由參保單位到地稅部門繳納社會保險費。

社保經辦機構是指法律、法規授權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所屬的專門辦理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等社會保險事務工作機構

繳費單位若有人員增減變化,須在當月及時到社保經辦機構辦理相關手續(每年年度申報當月不受理人員增減,當月新增單位除外)。

(2)去中心化醫療養老擴展閱讀:

我國社會保險管理體制確定為行政管理和業務管理兩大系統。

社會保險或養老保險「經辦機構」一般是指業務管理機構,屬事業單位性質,主要職責是收繳和調劑運用保險基金。

我國的最高經辦機構應是社會保險事業管理中心(隸屬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其在各地的系統分支機構一般稱為「社會保險基金中心」。

『叄』 醫院提供養老院是真的嗎

養老機構辦醫院風險大
我國老齡人口已超過2億,其中60%以上老年人患有心腦血管等慢性疾病。大量失能、半失能空巢老人需要特殊照料與醫療服務。
養老機構能不能解決醫療問題?
去年8月底,鄭州市長江東路的一家養老機構辦醫院引發媒體熱議,被贊為開啟了「醫養結合」養老新模式。但2個月前,託管該醫院的鄭州市第九人民醫院醫護人員全員撤離。
被問及原因,醫院方面稱,養老機構隸屬民政部門,醫院隸屬衛生部門,兩者理念不同,最後「和平分手」。
養老機構方面關於原因沒有過多提及。不過,其負責人坦言,辦醫院投入巨大,聘請醫生、護士,還要購買設備、葯品,運營成本高,而且承擔風險大。
她說,雖然醫院有資質,但是老人的醫療活動無法進行醫保報銷,「雖然也在籌辦中,不知道前景如何。這算是『醫養結合』實施的一個障礙吧。」
昨天,河南商報記者聯系多家養老機構,不少養老機構負責人一肚子苦水,「沒錢開醫院,一旦醫保不給支持,這都是硬賠的。」
現狀
目前,養老機構的醫療服務咋做的?
前年年底,河南省老年醫養協作聯盟宣布成立,由鄭州市第九人民醫院發起。
該聯盟負責人張長安介紹,至目前,聯盟已覆蓋包括新鄉、開封等地在內的56家養老機構。
醫院專門組織了巡診隊,定期為養老機構送服務,按照「小病就地診治,急危重病人到醫院,經醫院治療好轉或痊癒的老人送回養老院」的醫養合作模式,把鄭州市第九人民醫院建設成為養老機構的醫療保障基地,為養老機構解除後顧之憂。
障礙
民政部門補貼「吃不到」 衛生部門補貼也沒有
昨天,鄭州市第九人民醫院老年關愛病房大樓投入使用,開放床位數增加至1200張。
該院院長白建林說,最主要的還是得先滿足病人的治療需求。養老機構設醫院難,那醫院設立養老院呢?
張長安說,醫院的病房只能提供醫療服務,不可能再建養老院。目前,鄭州市第九人民醫院有近250張病床提供醫養結合的綜合服務,患者全依託醫護人員照料,醫院只收取治療費用,長遠發展很困難。
張長安介紹,醫院做過調查,住院靠醫保的老年患者,大多家庭經濟情況不好,再收取一定的養護費用,家屬不一定付得起。除此之外,老年人多慢性病,而醫保多單病種支付。
他還表示,民政部門鼓勵新增養老床位,每張床位有補貼,然而,醫療機構內的養老護理床位,民政部門補貼「吃不到」,衛生部門補貼也沒有。
業內人士透露,兩頭靠不到,這是部分醫院不願嘗試醫養結合的症結所在。若養老護理床位能有政策傾斜與補助,醫養結合才能走得更遠。
模式
幾年前,汝州市探索建立了「醫院+養老」服務新模式,成立了河南省唯一醫療機構直接承辦社會化養老服務的康寧托老中心,新華社高度關注,認為「醫療服務做後盾,托老養老有保障」的新模式具有很高的推廣和研究價值。
他們為啥能成功?有媒體探討,政府支持力度大,公益參與多。
不過,他們也遇到了問題。今年9月,在一次論壇上,河南汝州市康寧托老中心主任吉向陽說,老人就醫好解決,可是護工培訓是個大問題。
探因
分而治之格局造成醫療與養老資源不能融合
昨天,養老機構、醫院多位業內人士分析,醫養結合推進不順暢的重要原因是,養老機構由民政部門管理,醫療機構由衛生計生部門管理,醫保由社保部門管理,分而治之的格局造成醫療和養老資源不能融合。
民革中央副主席劉家強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醫養結合的方向非常好,但產業發展還受到一些因素的影響。政府應建立長期照護的保障制度,解決醫院、老人與養老服務機構三者間服務費用的支出問題,使醫生、護士提供的服務有經費來源。

『肆』 養老中心與健康管理中心是什麼樣的

大健康產業是現在與未來的發展方向。是肯定不會錯,不會落伍的產業。

大健康,實在是太大了,凡是與人的健康相關的,醫療行為,非醫療行為,衣食住行都可以納入大健康產業范圍。這個產業非常的龐大。

是健康人群的休養放鬆娛樂場所,是亞健康人群的調理恢復中心,是各種慢性疾病人群的治療疾病康復調理中心。

健康管理中心,有別於醫院,有別於養老院,養老中心。但與他們並不相沖突,可以說是一個彌補,讓人們多一個追求健康的選擇。健康管理中心與歐美的自然療法管理中心相接近。

因為我們的健康管理中心的方向是培養一個健康的生態環境。

與生活融為一體的,是一種健康的,精彩的,品味生活,享受人生,自然而然的一種生活方式。是生活,生命原本就應該有的樣子。

【4】

建立創造一所健康管理中心,讓自己的身心與終老有一個依託,讓自己的家人爸媽有一個依託,讓熱愛生活的人願意走在一起組成一個群體,他們的身心與家人都有一個健康生活的依託,形成一個健康的生態環境。還原生活,生命本應該精彩從容享受的樣子。

建立創造一所健康管理中心,成為別人嚮往羨慕的樣子,吸引而來。

建立創造一所健康管理中心,成為財富的源泉,有源源不斷的錢願意投進來,願意拿錢來交換,來換取那一份快樂,那一份心安,那一份健康,來換取這里所具有的健康的生態環境。讓財富金錢在這里形成好的循環,不再擔心錢的問題,為錢而工作的問題。

健康管理中心就是營造一個健康的生態環境。是一群人願意融入其中,參與其中,去享受,品味人生短暫幾十年的美好,去領略走遍全世界的風景,美食,風土人情。還原生活生命本應該就有的喜悅,開心,滿足與幸福。

而健康管理,慢性疾病康復調理,不是健康管理中心的目的,與目標。健康管理,慢性疾病康復調理,只不過是借健康管理中心這個方法措施平台,在這個過程當中,順手順便順帶就能做好,就能得到而已。因為追求健康是很累,健康是不用追求的,追求美好的生活,熱愛生活,健康自然就得到。

追求美好的生活,享受精彩的人生,熱愛生活,創造營造健康的氛圍,健康的生態環境,領略全世界的美食,風景,才是我們健康管理中心的目標,所嚮往的樣子。健康管理,慢性疾病康復只是在這個過程順便就能做好,就能得到的事情,不值得去追求。

『伍』 北京周邊做醫養結合型養老院的,哪家最好

根據3月13日公布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將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國務院深化醫葯衛生體制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的職責,工業和信息化部的牽頭《煙草控制框架公約》履約工作職責,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的職業安全健康監督管理職責整合,組建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作為國務院組成部門。保留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日常工作由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承擔。民政部代管的中國老齡協會改由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代管。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於1999年10月經黨中央、國務院批准在北京成立,辦公室設在民政部,日常工作由中國老齡協會承擔。2005年8月,經中央編委批准,「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與中國老齡協會實行合署辦公。在國內以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的名義開展工作;在國際上主要以中國老齡協會的名義開展老齡事務的國際交流與合作」(中央編辦發[2005]18號)。2017年1月1日列入中央財政一級預算單位。
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的職責是辦理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決定的事項,研究提出全國老齡工作發展的方針政策和規劃,擬訂實施辦法,督促、檢查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決定事項在有關部門和各地的落實情況並綜合上報,負責各成員單位的聯系、協調工作,開展調查研究,收集、整理老齡工作的有關情況和信息,總結推廣先進經驗,承辦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交辦的其他事項。此外,國家中醫葯管理局由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管理。不再保留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不再設立國務院深化醫葯衛生體制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國務委員王勇表示,作出上述調整是因為「為推動實施健康中國戰略,樹立大衛生、大健康理念,把以治病為中心轉變到以人民健康為中心。」而此次國務院機構改革,也預示著醫養結合將加速。
據了解,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的主要職責是:擬訂國民健康政策,協調推進深化醫葯衛生體制改革,組織制定國家基本葯物制度,監督管理公共衛生、醫療服務、衛生應急,負責計劃生育管理和服務工作,擬訂應對人口老齡化、醫養結合政策措施等。目前,國內養老服務和醫療服務割裂,養老機構「養老不醫護」,醫療機構「治病不養老」的狀況導致老人常常難以同時獲得足夠的生活照料和相應的醫療護理服務。「隨著年齡增長、機體機能下降,老年人疾病罹患率增加,門診和住院需求高,花費的醫療費用更多。」接受記者采訪的專家表示。發展醫養結合成了大勢所趨。民政部2016年6月公布的《民政事業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便提出了要重點發展醫養結合。《規劃》指出統籌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資源布局,支持養老機構開展醫療服務。重點發展醫養結合型養老機構,增加養護型、醫護型養老床位,提高養老服務有效供給。到2020年每千名老年人口擁有養老床位數達到35~40張,其中護理型床位比例不低於30%。此次成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統籌醫療和養老,制定醫養結合的政策,醫養結合將迎來重大利好。
「醫養結合是將康復醫療和生活照料相結合的新型養老服務模式,既包括養老機構傳統的生活護理服務、精神心理服務、老年文化服務,也融合了醫療康復服務。」 ,因而社村通醫養結合系統是將養老機構和醫院的功能相結合,其包含的功能模塊主要有:老人管理、醫護管理、理療管理、接待管理、評估管理、服務管理、人事管理、訂單管理等模塊。(搜狐)

『陸』 企業職工養老保險、醫療保險是怎樣的繳納流程

社 會 保 險 辦 理 流 程
相關手續如下:
各類企業(含國有企業、集體所有制企業、股份制企業、股份合作制企業、外商投資企業、私營企業等)、企業化管理(職工工資及退休待遇按企業標准執行)的事業單位,均應按屬地管理的原則,到納稅地(非納稅單位按單位地址區域)
所管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辦理社會養老保險登記手續。新成立的單位應在單位批准成立之日起1個月內輸登記手續。參保單位必須為與其發生事實勞動關系的所有人員(聘用的退休人員除外)辦理社會保險手續。

一、 需填報的表格及附報資料:
1、 社會保險登記表及在職職工增減異動明細表(一式兩份)並在所管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領取。
相關證件如下:
(1) 企業營業執照(副本)或其他核准執業或成立證件;
(2) 中華人民共和國組織機構代碼證;
(3) 地稅登記證;
(4) 私營企業如相關證件無法清楚地認定其單位性質,應補報能證明其私營性質的相關資料(如:工商部門的證明、國稅登記證、驗資報告等)。
(5) 事業單位應附有關事業單位成立的文件批復。
(6) 駐漢辦事處應附總公司或總機構的授權書。
附報資料:新參保職工身分證復印件(戶口不在本市的職工還需提供戶口或者暫住證復印件)
以上證件同時需要原件及復印件,到所在社保經辦機構辦理。

二、 表格填報說明:
1、 社會保險登記表
「稅號」:稅務登記證中「稅字如420103748300492號」欄號碼。
「工商登記執照信息」:需經工商登記、領取工商執照的單位(如各類企業)填寫此欄,不填「批准成立信息」欄。
「批准成立信息」:不經工商登記設立的單位(如:機關、事業、社會團體等)填寫此欄,不填「工商登記執照信息」欄。
「繳費單位專管員」:填寫參加社會保險單位具體負責該項工作的聯系人,其所在部門及聯系電話。
「單位類型」、「隸屬關系」:根據參保單位的單位類型及隸屬關系,對照表下方「說明」中所對應的代碼填報。
「開戶銀行」:須填報開戶銀行清算行號。
2、 在職職工增減異動明細表:
「姓名」、「性別」、「出生年月」、「個人帳戶(身份證號)」:均要嚴格按身份證中信息填寫。
「個人編號」 :「續保」、「轉入」人員需提供其原參保的個人編號,填報此欄。「新增」人員在申報時暫不填報此欄,其個人編號待錄入微機產生。
(1)「新增」 :原未參保人員,屬新增類型,已參保人員不可按新增辦理。
(2)「續保」 :原參加過社保,已停保或轉到流動窗口投保,現續接到新單位投保的,屬續保。在流動窗口投保的人員需在申報此表前將欠費繳清並辦理其在流動窗口的停保手續。
(3)「轉入」 :此處特指已參保的在徵人員在本市參保單位之間的轉移。
(4)「市外轉入」 :此類人員需在單位開戶手續辦理完畢後,由單位到市基金結算中心辦理其轉入基金結算及「市外轉入」異動業務。
「月繳費工資」 :應按職工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資總額填表報。本年度新招人員,按實際發放的月工資總額填報(但不得低於586元)
企業和個人繳費比例表:
險 種 國有、集體企業 三資、私營企業 外來務工人員
單位繳納 個人繳納 單位繳納 個人繳納 單位繳納 個人繳納
養老保險 22% 7% 20% 7% 13% 7%
註:每月20日之前在所管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辦理

武漢市住房公積金辦理如下:
一、單位辦理住房公積金繳存登記手續如下:
(1)到武漢市房改委資金管理中心辦理繳存登記,填報《住房公積金繳存登記表》,「房改委資金管理中心」按規定對申報單位進行審核並指定住房公積金經辦銀行。

(2)辦理住房公積金繳存登記須附的相關證件:1、企業營業執照副本及復印件,行政事業單位及其它機構批准設立的批文原件及復印件;2、法人代碼證原件及復印件;3、國稅稅務登記證副本原件及復印件。
(3)本表一式四份,武漢市房改委資金管理中心核定登記表後留存二份;單位送交指定的公積金辦理銀行一份,憑此表設立住房公積金的單位帳戶和職工個人帳戶;公積金帳戶建立後將每月交一份員工繳存住房公積金錶及匯補表交附給公積金辦理銀行。
二、單位為新錄用或者新調入職工繳存住房公積金,辦理手續如下:
新的正式錄用職工或者新調入及調出職工在起用的三十日內到受託銀行辦理職工住房公積金帳戶的設立手續,並同時為已設立住房公積金個人帳戶的職工辦理帳戶轉移。
三、核定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如下:
按職工月均工資總額的10%計繳。(其中單位部分按5%計繳,職工個人部分按5%計繳。)
四、繳存住房公積金的單位名稱、地址發生變更的,辦理手續如下:
單位名稱、地址發生變理的,原單位應當自發生變更之日起三十日內到市房改委資金管理中心辦理變更登記,並持經「市房改委資金管理中心」審核的《單位住房公積金繳存情況變更登記表》到受託銀行辦理相關手續。
五、繳存住房公積金的單位撤銷、破產或者解散的,辦理手續如下:
單位撤銷、破產或者解散的應當自發生上述情況之日起三十日內持相關證明文件,由原單位或者清算組織到市房改委資金管理中心辦理注銷登記並自注銷登記辦理完畢之日起二十日內持「市房改委資金管理中心」審核的《單位住房公積金帳戶注銷登記表》,到受託銀行為本單位職工辦理住房公積金帳戶轉移或者集中封存手續。

武漢失業保險相關手續如下:
新參保失業保險的公司應在所管轄的失業保險管理辦公室辦理失業登記手續;如做異動的單位需在原單位所管轄的失業保險管理辦公室開出辦理失業保險關系轉移手續;再拿現單位所管轄的失業保險管理辦公室登記辦理手續,並蓋上現管轄失業辦的章,然後,再拿到原單位所管轄的失業辦蓋章;最後,在拿到現單位所管轄的失業辦辦理此事。
一、 需填報的表格及附報資料:
1、 在失業辦領取:失業保險登記表、繳費單位月度繳費基數申報(異動)表及失業保險繳費職工花名冊(一式四份)。
相關證件如下:
(1)企業營業執照(副本)及復印件;
(2)中華人民共和國組織機構代碼證及復印件;
(3)地稅登記證及復印件;
(4)財務報表及工資表;
(5)軟盤一張拷貝(做一份失業保險繳費職工花名冊)拷貝到失業辦作記錄;
二、失業保險繳存比例如下:
按職工月均工資總額的3%計繳。(其中單位部分按2%計繳,職工個人部分按1%計繳。)
註:每月5日至每月18日之前在所管轄失業保險管理辦公室辦理,每周四下午不辦理業務

『柒』 社保養老和醫療要交多少年

社保養老和醫療要累計要交滿15年,達到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六條,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7)去中心化醫療養老擴展閱讀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條,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二十三條,職工應當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按照國家規定共同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由個人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五十八條,用人單位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內為其職工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未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的,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核定其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

自願參加社會保險的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社會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應當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國家建立全國統一的個人社會保障號碼。個人社會保障號碼為公民身份號碼。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五十九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加強社會保險費的徵收工作。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六十條,用人單位應當自行申報、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非因不可抗力等法定事由不得緩繳、減免。職工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由用人單位代扣代繳,用人單位應當按月將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明細情況告知本人。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社會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直接向社會保險費徵收機構繳納社會保險費。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六十二條,用人單位未按規定申報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數額的,按照該單位上月繳費額的百分之一百一十確定應當繳納數額;繳費單位補辦申報手續後,由社會保險費徵收機構按照規定結算。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六十三條,用人單位未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由社會保險費徵收機構責令其限期繳納或者補足。

用人單位逾期仍未繳納或者補足社會保險費的,社會保險費徵收機構可以向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查詢其存款賬戶;並可以申請縣級以上有關行政部門作出劃撥社會保險費的決定,書面通知其開戶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劃撥社會保險費。用人單位賬戶余額少於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的,社會保險費徵收機構可以要求該用人單位提供擔保,簽訂延期繳費協議。

用人單位未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且未提供擔保的,社會保險費徵收機構可以申請人民法院扣押、查封、拍賣其價值相當於應當繳納社會保險費的財產,以拍賣所得抵繳社會保險費。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八十六條,用人單位未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由社會保險費徵收機構責令限期繳納或者補足,並自欠繳之日起,按日加收萬分之五的滯納金;逾期仍不繳納的,由有關行政部門處欠繳數額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

『捌』 將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由公司繳納轉為個人繳納,如何辦理

可以的,醫保轉移流程:

1、職工流動就業參保繳費的,其基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關系可以轉移接續,繳費年限合並計算,個人賬戶儲存額累計計算。

2、職工離開本市,到其他地區就業的,先由繳費單位或本人攜帶本人身份證、養老保險手冊、醫療保險證卡、《參保職工跨省流動社會保險關系轉移申請表》等有關材料至本市社保中心服務大廳申請,清算醫療保險個人賬戶後,列印《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繳費憑證》、《醫療保險參保憑證》。

(8)去中心化醫療養老擴展閱讀:

辦理流程:

(1)參保人員在新就業地按規定建立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和繳費後,由用人單位或參保人員向新參保地社保經辦機構提出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的書面申請。

(2)新參保地社保經辦機構在15個工作日內,審核轉移接續申請,對符合本辦法規定條件的,向參保人員原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所在地的社保經辦機構發出同意接收函,並提供相關信息;對不符合轉移接續條件的,向申請單位或參保人員作出書面說明。

(3)原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所在地社保經辦機構在接到同意接收函的15個工作日內,辦理好轉移接續的各項手續。

(4)新參保地經辦機構在收到參保人員原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所在地社保經辦機構轉移的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和資金後,應在15個工作日內辦結有關手續,並將確認情況及時通知用人單位或參保人員。

(5)養老保險繳費年限是累計計算的,中間允許有空檔,可補可不補。

熱點內容
門羅幣自己建立礦池的好處 發布:2025-05-06 19:49:49 瀏覽:134
比特幣當季期貨合約資金費用 發布:2025-05-06 19:48:29 瀏覽:889
doge幣官網錢包 發布:2025-05-06 19:35:24 瀏覽:179
有關數字貨幣的論文2000字 發布:2025-05-06 19:28:54 瀏覽:638
shib十大持幣地址 發布:2025-05-06 19:16:57 瀏覽:148
區塊鏈對國內監管的政策風險 發布:2025-05-06 19:16:56 瀏覽:754
區塊鏈sds露演 發布:2025-05-06 19:16:14 瀏覽:928
BTC的原英文 發布:2025-05-06 19:16:14 瀏覽:658
月子中心老公不讓去 發布:2025-05-06 19:07:57 瀏覽:125
poc礦幣包含哪些 發布:2025-05-06 19:03:19 瀏覽: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