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算力簡介 » 算地震力

算地震力

發布時間: 2021-04-10 03:57:04

❶ 建築抗震關於底部剪力法計算地震力

首先要明確,底部剪力法是相對於陣型分解反應譜法的一種簡化,其將多質點體系視為等效單質點體系。對於以剪切型為主的結構,可以只取第一陣型。但在最後計算時要注意水平地震作用的附加。

❷ 計算地震作用的方法有哪幾種

結構自重的標准值和可變荷載組合值之和。可變荷載組合值,取可變荷載標准值*組合值系數。
地震作用通常採用振型分解反應譜法計算,首先採用有限元法計算結構的各階振型、自振周期,然後計算各階振型的地震影響系數、參與系數,然後計算j振型i質點的地震作用標准值,根據fji
=
aj
*
rj
*
xji
*
gi計算。
最後,採用均方根法對各fi進行疊加,求得總的fj。

❸ 抗震計算中最大地震力作用方向如何確定

摘抄satwe說明書上的兩段話,見14頁和27頁。
改變「水平力與整體坐標夾角」參數時,地震作用和風荷載的方向講同時改變,建議僅需改變風荷載作用方向時才採用該參數。此時如果結構主軸方向與新的坐標系方向不一致,宜將結構主軸方向角度作為「斜交抗側力附加地震方向」填入,以考慮沿結構主軸方向的地震作用。
如不改變風荷載方向,只需考慮其他角度的地震作用時,則無需改變「水平力與整體坐標夾角」,只增加附加地震作用方向即可。
抗規5.1.1條規定,有斜交抗側力構件的結構,當相交角度大於15度時,應分別計算各抗側力構件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
所以,綜上所述,我認為-87.59度不用回填進去。當跟正交方向角度大於15度時候才填。

❹ 地震力的計算過程

(一)地震力與地震層間位移比的理解與應用

⑴規范要求:《抗震規范》第3.4.2和3.4.3條及《高規》第4.4.2條均規定:其樓層側向剛度不宜小於上部相鄰樓層側向剛度的70%或其上相鄰三層側向剛度平均值的80%。

⑵計算公式:Ki=Vi/Δui

⑶應用范圍:

①可用於執行《抗震規范》第3.4.2和3.4.3條及《高規》第4.4.2條規定的工程剛度比計算。

②可用於判斷地下室頂板能否作為上部結構的嵌固端。

(二)剪切剛度的理解與應用

⑴規范要求:

①《高規》第E.0.1條規定:底部大空間為一層時,可近似採用轉換層上、下層結構等效剪切剛度比γ表示轉換層上、下層結構剛度的變化,γ宜接近1,非抗震設計時γ不應大於3,抗震設計時γ不應大於2.計算公式見《高規》151頁。

②《抗震規范》第6.1.14條規定:當地下室頂板作為上部結構的嵌固部位時,地下室結構的側向剛度與上部結構的側向剛度之比不宜小於2.其側向剛度的計算方法按照條文說明可以採用剪切剛度。計算公式見《抗震規范》253頁。

⑵SATWE軟體所提供的計算方法為《抗震規范》提供的方法。

⑶應用范圍:可用於執行《高規》第E.0.1條和《抗震規范》第6.1.14條規定的工程的剛度比的計算。

(三)剪彎剛度的理解與應用

⑴規范要求:

①《高規》第E.0.2條規定:底部大空間大於一層時,其轉換層上部與下部結構等效側向剛度比γe可採用圖E所示的計算模型按公式(E.0.2)計算。γe宜接近1,非抗震設計時γe不應大於2,抗震設計時γe不應大於1.3.計算公式見《高規》151頁。

②《高規》第E.0.2條還規定:當轉換層設置在3層及3層以上時,其樓層側向剛度比不應小於相鄰上部樓層的60%。

⑵SATWE軟體所採用的計算方法:高位側移剛度的簡化計算

⑶應用范圍:可用於執行《高規》第E.0.2條規定的工程的剛度比的計算。

(四)《上海規程》對剛度比的規定

《上海規程》中關於剛度比的適用范圍與國家規范的主要不同之處在於:

⑴《上海規程》第6.1.19條規定:地下室作為上部結構的嵌固端時,地下室的樓層側向剛度不宜小於上部樓層剛度的1.5倍。

⑵《上海規程》已將三種剛度比統一為採用剪切剛度比計算。

(五)工程算例:

⑴工程概況:某工程為框支剪力牆結構,共27層(包括二層地下室),第六層為框支轉換層。結構三維軸測圖、第六層及第七層平面圖如圖1所示(圖略)。該工程的地震設防烈度為8度,設計基本加速度為0.3g.

⑵1~13層X向剛度比的計算結果:

由於列表困難,下面每行數字的意義如下:以「/」分開三種剛度的計算方法,第一段為地震剪力與地震層間位移比的演算法,第二段為剪切剛度,第三段為剪彎剛度。具體數據依次為:層號,RJX,Ratx1,薄弱層/RJX,Ratx1,薄弱層/RJX,Ratx1,薄弱層。

其中RJX是結構總體坐標系中塔的側移剛度(應乘以10的7次方);Ratx1為本層塔側移剛度與上一層相應塔側移剛度70%的比值或上三層平均剛度80%的比值中的較小者。具體數據如下:

1,7.8225,2.3367,否/13.204,1.6408,否/11.694,1.9251,否

2,4.7283,3.9602,否/11.444,1.5127,否/8.6776,1.6336,否

3,1.7251,1.6527,否/9.0995,1.2496,否/6.0967,1.2598,否

4,1.3407,1.2595,否/9.6348,1.0726,否/6.9007,1.1557,否

5,1.2304,1.2556,否/9.6348,0.9018,是/6.9221,0.9716,是

6,1.3433,1.3534,否/8.0373,0.6439,是/4.3251,0.4951,是

7,1.4179,2.2177,否/16.014,1.3146,否/11.145,1.3066,否

8,0.9138,1.9275,否/16.014,1.3542,否/11.247.1.3559,否

9,0.6770,1.7992,否/14.782,1.2500,否/10.369,1.2500,否

10,0.5375,1.7193,否/14.782,1.2500,否/10.369,1.2500,否

11,0.4466,1.6676,否/14.782,1.2500,否/10.369,1.2500,否

12,0.3812,1.6107,否/14.782,1.2500,否/10.369,1.2500,否13,0.3310,1.5464,否/14.782,1.2500,否/10.369,1.2500,否

注1:SATWE軟體在進行「地震剪力與地震層間位移比」的計算時「地下室信息」中的「回填土對地下室約束相對剛度比」里的值填「0」;

注2:在SATWE軟體中沒有單獨定義薄弱層層數及相應的層號;

注3:本算例主要用於說明三種剛度比在SATWE軟體中的實現過程,對結構方案的合理性不做討論。

⑶計算結果分析

①按不同方法計算剛度比,其薄弱層的判斷結果不同。

②設計人員在SATWE軟體的「調整信息」中應指定轉換層第六層薄弱層層號。指定薄弱層層號並不影響程序對其它薄弱層的自動判斷。

③當轉換層設置在3層及3層以上時,《高規》還規定其樓層側向剛度比不應小於相鄰上部樓層的60%。這一項SATWE軟體並沒有直接輸出結果,需要設計人員根據程序輸出的每層剛度單獨計算。例如本工程計算結果如下:

1.3433×107/(1.4179×107)=94.74%>60%

滿足規范要求。

④地下室頂板能否作為上部結構的嵌固端的判斷:

a)採用地震剪力與地震層間位移比

=4.7283×107/(1.7251×107)=2.74>2

地下室頂板能夠作為上部結構的嵌固端

b)採用剪切剛度比

=11.444×107/(9.0995×107)=1.25<2

地下室頂板不能夠作為上部結構的嵌固端

⑤SATWE軟體計算剪彎剛度時,H1的取值范圍包括地下室的高度,H2則取等於小於H1的高度。這對於希望H1的值取自0.00以上的設計人員來說,或者將地下室去掉,重新計算剪彎剛度,或者根據程序輸出的剪彎剛度,人工計算剛度比。以本工程為例,H1從0.00算起,採用剛度串模型,計算結果如下:

轉換層所在層號為6層(含地下室),轉換層下部起止層號為3~6,H1=21.9m,轉換層上部起止層號為7~13,H2=21.0m.

K1=[1/(1/6.0967+1/6.9007+1/6.9221+1/4.3251)]×107=1.4607×107

K2=[1/(1/11.145+1/11.247+1/10.369)×107=1.5132×107

Δ1=1/K1 ; Δ2=1/K2

則剪彎剛度比γe=(Δ1×H2)/(Δ2×H1)=0.9933

(六)關於三種剛度比性質的探討

⑴地震剪力與地震層間位移比:是一種與外力有關的計算方法。規范中規定的Δui不僅包括了地震力產生的位移,還包括了用於該樓層的傾覆力矩Mi產生的位移和由於下一層的樓層轉動而引起的本層剛體轉動位移。

⑵剪切剛度:其計算方法主要是剪切面積與相應層高的比,其大小跟結構豎向構件的剪切面積和層高密切相關。但剪切剛度沒有考慮帶支撐的結構體系和剪力牆洞口高度變化時所產生的影響。

⑶剪彎剛度:實際上就是單位力作用下的層間位移角,其剛度比也就是層間位移角之比。它能同時考慮剪切變形和彎曲變形的影響,但沒有考慮上下層對本層的約束。

三種剛度的性質完全不同,它們之間並沒有什麼必然的聯系,也正因為如此,規范賦予了它們不同的適用范圍。

❺ 弱弱的問一句什麼時候算基礎的時候不用算地震力

抗震規范4.2.1條和4.4.1條分別是天然地基和樁基礎不用進行抗震計算的條件。關於風荷載還真不知道什麼時候不考慮,可能高層需要考慮風吧。

❻ 地震力到底是怎麼算出來的 知乎

地震荷載:(dizhenhezai)earthquakeload(seismicforce)又稱地震力。結構物由於地震而受到的慣性力,土壓力和水壓力的總稱。由於水平振動對建築物的影響最大,因而一般只考慮水平振動。地震力計算公式:地震力=自重×地震系數。從建築物自重來說,與鋼混結構相比,全鋼結構具有自重輕,特點鋼結構的自重一般約為鋼混結構的三分之二或二分之一。按照上述計演算法則,自重輕的鋼結構建築將大大減小地震力起到緩解地震力,從而保護整個建築的穩固。

❼ 計算地震作用的方法有哪幾種

結構自重的標准值和可變荷載組合值之和。可變荷載組合值,取可變荷載標准值*組合值系數。
地震作用通常採用振型分解反應譜法計算,首先採用有限元法計算結構的各階振型、自振周期,然後計算各階振型的地震影響系數、參與系數,然後計算j振型i質點的地震作用標准值,根據Fji
=
aj
*
rj
*
Xji
*
Gi計算。
最後,採用均方根法對各Fi進行疊加,求得總的Fj。

❽ 地震力怎麼計算

地震力=自重×地震系數

❾ 地震力到底是怎麼算出來的

地震荷載:(di zhen he zai)earthquake load(seismic force)
又稱地震力。結構物由於地震而受到的慣性力,土壓力和水壓力的總稱。由於水平振動對建築物的影響最大,因而一般只考慮水平振動。

地震力計算公式:地震力=自重×地震系數。
從建築物自重來說,與鋼混結構相比,全鋼結構具有自重輕,特點鋼結構的自重一般約為鋼混結構的三分之二或二分之一。按照上述計演算法則,自重輕的鋼結構建築將大大減小地震力起到緩解地震力,從而保護整個建築的穩固。

❿ 抗震中計算地震力的目的是什麼,pkpm會根據地震力的作用在建築哪些部位增加鋼筋,地震力與哪些荷載組合

從大方向來說,計算地震力就是用力學方法分析地震對於建築物的影響,是抗震設計的一環。
從具體計算方法來說,我國的抗震規范規定的計算方法,是把多遇地震(即低於抗震設防烈度的地震,也就是所謂的「小震」)對應的地震力大小作為荷載加到建築物上,進行地震效應組合。在這些工況下,要求建築物滿足承載力極限和正常使用極限的要求。
這也就是抗震設計中「小震不壞」的設計原則。
實際上除非少數專門進行性能設計的建築,對於其他大多數建築來說,中震(即設防烈度對應的地震力)和大震(高於設防烈度的地震力)是不進行計算分析的,僅通過構造措施進行保證,以期能達成「中震可修」和「大震不倒」的設計原則。
都說我國的抗震設計是「小震設計」,因此在大震時安全性能不好保證,這就是主要原因。

只有參與抗震的結構構件才會受到地震力影響,例如框架樑柱、剪力牆、斜撐等。在抗震規范GB50011-2010上提到的所有構件都屬於這類構件。所有的這些構件都可能因為考慮地震作用而增加配筋。
之所以說「可能」,是因為地震力本質上就是一種水平力,而水平力並不止地震力一種,還有風。在設防烈度低的地方,如果風又比較大,房子又是高層,那麼很可能風荷載的效應就比地震力更大,是否考慮抗震對於構件計算配筋就沒多少影響了。

關於荷載組合,地震力主要與重力荷載組合,一般不考慮與風荷載組合。具體可以看抗震規范GB50011-2010。

熱點內容
賣比特幣個人所得稅稅率表 發布:2025-07-09 05:24:38 瀏覽:204
區塊鏈製作一條龍 發布:2025-07-09 05:24:28 瀏覽:942
tac幣價格ETH 發布:2025-07-09 05:23:50 瀏覽:841
到武漢華中圖書交易中心怎麼去 發布:2025-07-09 05:09:14 瀏覽:288
房貸還款合約號怎麼查 發布:2025-07-09 04:50:43 瀏覽:755
2018澳門區塊鏈大會鳳凰網 發布:2025-07-09 04:43:37 瀏覽:787
以太坊中不可以添加隨機數據處理方法答案 發布:2025-07-09 04:41:36 瀏覽:591
比特幣大神有哪幾個 發布:2025-07-09 04:41:35 瀏覽:838
以太坊創建交易 發布:2025-07-09 04:29:18 瀏覽:359
三方協議去人才中心蓋章需要帶什麼 發布:2025-07-09 04:29:13 瀏覽: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