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力運動怎麼算
A. 力的公式怎麼算
1.力(F):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
物體間力的作用總是相互的。
力的單位:牛頓(N)。
測量力的儀器:測力計;實驗室使用彈簧測力計。
力的作用效果:使物體發生形變或使物體的運動狀態發生改變。
物體運動狀態改變是指物體的速度大小或運動方向改變。
2.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叫做力的三要素。
力的圖示,要作標度;力的示意圖,不作標度。
3.重力G:由於地球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方向:豎直向下。
重力和質量關系:G=mg m=G/g
g=9.8牛/千克。讀法:9.8牛每千克,表示在地球上質量為1千克物體所受重力為9.8牛。
重心:重力的作用點叫做物體的重心。規則物體的重心在物體的幾何中心上,不規則物體中心可在物體上可不在物體上。
4.二力平衡條件:作用在同一物體;兩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直線上。
物體在二力平衡下,可以靜止,也可以作勻速直線運動。
物體的平衡狀態是指物體處於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處於平衡狀態的物體所受外力的合力為零。
5.同一直線二力合成:方向相同:合力F=F1+F2 ;合力方向與F1、F2方向相同;
方向相反:合力F=F1-F2,合力方向與大的力方向相同。
6.相同條件下,滾動摩擦力比滑動摩擦力小得多。
滑動摩擦力與正壓力,接觸面材料性質和粗糙程度有關。【滑動摩擦、滾動摩擦、靜摩擦】
7.牛頓第一定律也稱為慣性定律其內容是:一切物體在不受外力作用時,總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慣性:物體具有保持原來的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的性質叫做慣性。
B. 請問以下那些公式是適用變力運動狀態的
變力要分平均力和非平均力,W=FS可適用於變力的大小與位移成正比的情況,F=Pt適用於平均功率做功。後面兩個都是求瞬時功率用的。看情況進行選擇
C. 變力做功怎麼計算
直接積分就可以了
外力做的功W=FS
由於F是變化的
所以W=F*dS
積分得W=10X+2X^3
當X=4時
W=10*4+2*4^3=168J
再用能量守恆
1/2Mv^2=168
v=根號168
D. 關於力的計算公式
1.重力G=mg
(方向豎直向下,g=9.8m/s2≈10m/s2,作用點在重心,適用於地球表面附近)
2.胡克定律F=kx
{方向沿恢復形變方向,k:勁度系數(N/m),x:形變數(m)}
3.滑動摩擦力F=μFN
{與物體相對運動方向相反,μ:摩擦因數,FN:正壓力(N)}
(4)變力運動怎麼算擴展閱讀:
力的不同分類
1.根據力的性質可分為:重力、萬有引力、彈力、摩擦力、分子力、電磁力、核力等。(注意,萬有引力不是在所有條件下都等於重力)。(重力不是所有條件下都指向地心,重力是地球對物體萬有引力的一個分力,另一個分力是向心力,只有在赤道上重力方向才指向地心。)
2.根據力的效果可分為:拉力、張力、壓力、支持力、動力、阻力、向心力、回復力等。
3.根據研究對象可分為:外力和內力。
4.根據力的作用方式可分為:非接觸力(如萬有引力,電磁力等)和接觸力(如彈力,摩擦力等)。
5.四種基本相互作用(力):引力相互作用,電磁相互作用,強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
力的性質:
物質性:力是物體(物質、質量)對物體(物質、質量)的作用,一個物體受到力的作用,一定有另一個物體對它施加這種作用,力是不能擺脫物體而獨立存在的。
相互性(相互作用力):任何兩個物體之間的作用總是相互的,施力物體同時也一定是受力物體。只要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施加了力,受力物體反過來也肯定會給施力物體增加一個力。(產生條件:力大小相等(合力為零處於無方向靜止運動狀態)或不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兩個不同的物體上,且作用在同一直線上。簡單概括為:異物、等值、反向、共線。 一對相互作用力必然是同時產生,同時消失的。)
矢量性:力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同時性:力同時產生,同時消失。
獨立性:一個力的作用並不影響另一個力的作用。
包含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三個要素。用一條有向線段把力的三要素准確的表達出來的方式稱為力的圖示。大小用有標度的線段的長短表示,方向用箭頭表示,作用點用箭頭或箭尾表示,力的方向所沿的直線叫做力的作用線。力的圖示用於力的計算。判斷力的大小時,一定要注意線段的標度,因為即使一條線段比另一條線段長,但長線段的標度也長的話,那短線段表示的力不一定比長線段表示的力小。
E. 力學中變加速直線運動的速度,位移 用微積分怎麼做
恩,舉個簡單的例子吧。
假設有速度和時間關系為:v=t^2+1 這里求導得到加速度為a=2t 明顯是個變加速運動。
這里求位移的話可以用積分 S=∫t^2+1 dt 這樣就得到了位移的表達式。
這樣同理在給出位移時不斷求導得到速度和加速度
給出加速度時,不斷積分得到速度和位移
F. 在物理中,一變力使物體運動,怎樣求它運動過程中的最大速率
當這個變力為0時,速度最大。
具體求法 要看 這個力的變化規律
如果給出了 力F和位移的關系 F=F(x) ,可以應用 動能定理 積分 計算
如果 給出了 F與時間的關系 F=F(t) 可應用動量定理 積分計算
G. 如何計算變力做功
變力做功不能直接算出來,那就利用變力做功和物體運動狀態所產生的能相等,即機械能守恆定律。根據物體運動狀態發生改變產生的能算出來,即變力做的功
H. 物理如何根據變力求速度和位置
1、初中物理只需要掌握平衡力
2、高中需要掌握恆力作用下的運動情況
3、包括勻變速直線運動,勻速圓周運動的計算
4、變力的運算要給出變力的變化規律,大學才能學到
I. 變加速直線運動的所有公式
設r為加加速度,有:([]中為下標)
a[t]=a[0]+rt
v[t]=v[0]+a[0]t+1/2*rt^2
s=v[0]t+1/2*a[0]t^2+1/6*rt^3
a[t]^2-a[0]^2=2r(v[t]-v[0])
物體在一條直線上運動,如果在相等的時間里位移不等,這種運動就叫做變速直線運動。
簡而言之,物體運動速度改變的直線運動稱為變速直線運動。
(9)變力運動怎麼算擴展閱讀
物體作勻變速直線運動須同時符合下述兩條:
(1)所受合外力不為零,且保持不變;
(2)合外力與初速度在同一直線上。
在勻變速直線運動中,如果物體的速度隨著時間均勻增加,這個運動叫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如果物體的速度隨著時間均勻減小,這個運動叫做勻減速直線運動。
若速度方向與加速度方向相同(即同號),則是加速運動;若速度方向與加速度方向相反(即異號),則是減速運動。
J. 請問隨時間的變力做功怎麼求
求變力的供只有通過將變力轉化為恆力,再利用W=FScosα計算
這是第一種
第二種與勢能相關的力如重力、電場力、彈簧彈力,它們的功與路徑無關只和位置有關,這類力的功等於力和位移的積
但是摩擦力、阻力等作往復運動或曲線運動時功=力*路程
關於力如何求功?譬如m=1,F=kt。求在3秒內做的功和在3米內做的功?
時間變化的話
算出在此期間的平均力
故平均力是初始力0與末時刻力的平均值
故此時功=平均力*位移
位移按加速運動算
m=1,F=kt。求在3秒內做的功和在3米內做的功?平均力是1.5牛頓
3秒內總位移會算吧是
vt圖像面積
3米內做的功
算出經過多長時間位移是3米
然後算出力
此時力的一半是平均力
功=平均力*位移
怎麼算出經過多長時間位移是3米
F=kt
加速度是一次的
速度是二次的
然後面積?
速度圖像的積分會求吧
會
與x軸圍成的面積是3就能算出時間了
如果是F=sint呢?
一樣啊,速度是力的導數
sint導數=cost
力求導是速度
速度求導是路程
速度是力的導數,那就按v=cost變化
圍成的面積可以積分
可以二次求導
速度圖像積分也可以
只不過積分時注意正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