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樞紐去中心化
電子商務專業是融計算機科學、市場營銷學、管理學、法學和現代物流於一體的新型交叉學科。目的是培養系統掌握電子商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熟悉各類電子商務活動的基本業務流程,能熟練運用電子商務技能和現代信息技術從事電子商務活動、電子商務網站及系統建設和安全維護工作、電子商務管理業務的高級應用型技術人才。基本簡介
電子商務(Electronic Commerce),簡稱EC。通俗的說電子商務,電子商務就是利用互聯網開展商務活動,當企業將它的主要業務通過企業的內聯網、外聯網、及互聯網與企業的職員、客戶、供銷商及其合作夥伴直接相連時,其中發生的活動就是電子商務。融計算機科學、市場營銷學、管理學、法學和現代物流於一體的新型交叉學科。培養掌握計算機信息技術、市場營銷、國際貿易、管理、法律和現代物流的基本理論及基礎知識,具有利用網路開展商務活動的能力和利用計算機信息技術、現代物流方法改善企業管理方法,提高企業管理水平能力的創新型復合型電子商務高級專門人才。
折疊專業方向
電子商務專業有六個專業方向:網站設計與程序方向、網路營銷編輯方向、網路產品規劃方向、企業信息化、個人網路創業及銀行卡的研發方向。電子商務專業在不同高校里要求的課程也是不一樣的,一些院校注重電子商務網路技術計算機技術,還有一些院校會把課程重點放在商務模式上面,這些主要體現在這個專業所在的院系,有的在管理學院,有的會在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有的會在軟體學院,在這樣各個院校培養出來的學生的專長也會有一定的區別。
就業方向
專業畢業後,可從事銀行的後台運作(網路運作)、企事電子商務就業業單位網站的網頁設計、網站建設和維護、或網路編輯、網站內容的維護和網路營銷(含國際貿易)、企業商品和服務的營銷策劃等專業工作,或從事客戶關系管理、電子商務項目管理、電子商務活動的策劃與運作、電子商務系統開發與維護工作以及在各級學校從事電子商務教學等工作。專科學生,還可以在呼叫中心從事電話營銷、電子商務助理等文職的工作。一般的年薪在15W左右還是比較不錯的,值得推薦。
B. 什麼是物流中心
物流中心是指以大、中城市為依託,有一定規模的,經營商品儲存、運輸、包裝、加工、裝卸、搬運的場所。一般配有先進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統,其主要功能是促使商品更快、更經濟的流動。集中儲存,提高物流調節水平。有機銜接,加快物流速度,縮短流通時間,降低流通費用。根據需要適當加工,合理利用貨源,提高經濟效益。物流中心按其作用可分為集貨中心、分貨中心、發運中心、配送中心、儲備中心和加工中心。
物流中心的基本功能:運輸功能、儲存功能、裝卸搬運功能、包裝功能、流通加工功能、物流信息處理功能。
物流中心(logisticscenter )
「LogisticsCentre」一詞,這一用法多在亞洲地區使用,歐洲、美國也有使用但比較少,他們多用「Distribution Centre」,即我國所稱的「配送中心」,在西方「Distribution Centre」的使用比「Logistics Centre」普遍得多。
物流中心是物流網路的節點,具有物流網路節點的系列功能。把握物流中心的涵義、類型、功能與地位,是依託不同層次物流設施展開物流活動,指導物流運營與管理的基礎。
根據國家標准《物流術語》,將物流中心定義為:「從事物流活動的場所或組織,應基本符合以下要求:主要面向社會服務;物流功能健全;完善的信息網路;輻射范圍大;少品種、大批量;存儲吞吐能力強;物流業務統一經營管理。」
物流中心一詞是政府部門、許多行業、企業在不同層次物流系統化中應用得十分頻繁,而不同部門、行業、企業的人們對其理解又不盡一致的重要概念。概括起來,對物流中心的理解可以歸納為以下幾種表述。
(1)物流中心是從國民經濟系統要求出發,所建立的以城市為依託、開放型的物品儲存、運輸、包裝、裝卸等綜合性的物流業務基礎設施。這種物流中心通常由集團化組織經營,一般稱之為社會物流中心。
(2)物流中心是為了實現物流系統化、效率化,在社會物流中心下所設置的貨物配送中心。這種物流中心從供應者手中受理大量的多種類型貨物,進行分類、包裝、保管、流通加工、信息處理,並按眾多用戶要求完成配貨、送貨等作業。
(3)物流中心是組織、銜接、調節、管理物流活動的較大的物流據點。由於物流據點的種類很多,但大都可以看作是倉庫為基礎,在各物流環節方面提供延伸服務的依託。為了與傳統的靜態管理的倉庫概念相區別,將涉及物流動態管理的新型物流據點稱之為物流中心。這種涵義下的物流中心數目較多、分布也較廣。
C. 鎮海物流樞紐港屬啥社區
你問一問周邊的鄰居,計程車,掃大街的衛生員,他們都會告訴你的
D. 物流區塊鏈技術有什麼好處
從物流的角度去看區塊鏈的話,最為直觀的應該是在管理透明這一part,簡單的兩方面去體現,一個是數據上鏈,一個是真實溯源。
物流信息化一直停滯不前,除了物流行業本身的信息技術不夠之外,最重要的是信息數據不準確不真實不及時。區塊鏈技術在數據確權方面的應用應該是可以非常順利的,只需要對數據進行上鏈操作,即可認證並確切數據的唯一性以及不可篡改。數據的真實反映可以最直接體現到供應鏈金融,對風險評估以及質押抵扣等業務操作可以起到快速推動的作用。另一方面,物流環節中,高附加值的產品對溯源的需求非常強烈,溯源要求真實可靠,記錄不可篡改,那區塊鏈的應用在這里就能得到很好的體現。
E. 一個現代化的物流配送中心是如何進行運作
建設現代化的物流配送中心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不僅涉及到物流技術、信息技術、而且涉及到物流管理思想和方法,特別是戰略定位和業務模式明確,對配送中心建設至關重要。新產業物流配送中心1999年初開始籌建時,現代物流在我國剛剛興起,由於戰略定位和業務模式也一直模糊不清,直到2000年初仍然未能對擬建的物流配送中心進行准確的戰略定位,提出明確的業務模式,致使專案建設進度不佳。2000年4月初,筆者接手負責專案建設任務後第一件事就是抓項目的戰略定位和業務模式確定。立即開展了「中國深圳市場流配送市場需求分析」的專題調研工作。在此基礎上經過詳細分析,深入研討後提出了切實可行的戰略定位和業務模式。 資訊系統,配送中心高效保證 物流配送中心每天要接受大量來自內部和外部、來自各個動作環節的資訊,如不進行及時的處理,就不能保證整個物流配送中心的高效運轉。在規劃和建設配送中心時特別重視其資訊管理系統的建設,不惜花費大量的人力和財力,開發出了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物流資訊管理系統,實現了單證處理、倉儲、運輸、流通加工、分揀配貨、配送、退貨、補貨鮮度管理、計費處理等業務的全程電子化管理,同時,還可以為客戶網上查尋等提供各類的增值服務,極大地提高了運作效率。 先進的物流設備,提高配送效率 在採用什麽樣的物流設備的問題上,有的同志也曾提出「我們的物流配送中心是全國示範專案,因此在設備上一定要高起點,採用國外先進的設備,引進自動分揀系統」,經過大量的調查研究,我們得到的結論是: (1)是物流設備的採用一定要適應所配送商品的物流特點 (2)是越先進的設備需要維護費用越大,「建」得起還要考慮「用」得起。 一般情況下,自用配送中心由於配送商品的品種規格、包裝物和物流量相對固定,其物流設備的先進性可以高一些,甚至可以建立自動立體倉庫和自動分揀系統,而第三方物流配送中心由於配送商品、包裝物和物流量變化較大,物流設備應具有柔性作業的能力,其先進性可以低一些。因此,我們放棄了引進自動分揀系統的想法,而只採用了電動叉車、滑動貨架、托盤貨架、升降平台等國內先進的物流設備,僅用200多萬元物流設備投資就建成了一個一流的面積達7000多平方米現代物流配送中心。 標准化作業至關重要 由於配送中心的物流成本中的60%是發生在庫內,作業效率低下必將造成物流費用增大,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在建設物流配送中心的過程中專門組織人員安排專門的時間研究制定了標准化的作業流程和作業指引,以提高操作人員的應知應會水平,使其「少想、少找、少寫、少檢查、不用走多餘的路」,就可以有序有效地完成自己的工作。這樣,無論操作人員是新手、老手懂得或不懂得,按著這個標准化的作業流程和作業指引去作業就可以高效地進行庫內作業,達到防止差錯出現,減少人工浪費,降低庫內作業費用的目的。 此外,在物流配送中心建設中需要有經驗豐富的專案的管理隊伍,實行科學的專案進度控制方法,才能確保專案按時建成。 http://www..com/s?tn=spark2008_pg&ie=gb2312&bs=%D6%D0%B9%FA%CE%EF%C1%F7%B0%D9%C7%BF&sr=&z=&cl=3&f=8&wd=%CE%EF%C1%F7%C5%E4%CB%CD%D6%D0%D0%C4%D4%CB%D7%F7&ct=0參考一下。
F. 物流的七大環節是什麼
1)運輸功能
運輸功能是物流服務的基本服務內容之一。物流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滿足客戶在時間和地點兩個條件下對一定貨物的要求,時間的變換和地點的轉移是實現物流價值的基本因素。
企業既可以通過擁有自己車輛的方式自己設計運輸系統,也可將這項物流業務外包給第三方專業物流公司。專業的物流公司一般自己擁有或掌握有一定規模的運輸工具;具有競爭優勢的TPL經營者的物流設施不僅僅只在一個點上,而是一個覆蓋全國或一個大的區域的網路。因此,TPL服務公司首先可能要為客戶設計最合適的物流系統,選擇滿足客戶需要的運輸方式,然後具體組織網路內部的運輸作業,在規定的時間內將客戶的商品運抵目的地,除了在指定交貨點的交貨需要客戶配合外,整個運輸過程,包括最後的市內配送都可由 TPL 經營者完成。
2)保管功能
它是物流服務的第二大職能,它實現了物流的時間價值。
對於企業來說,保管功能是通過一定的庫存來實現的。與運輸一樣,企業既可以構建自己的倉庫,或租用倉庫,來對產品進行管理,也可以交給TPL來完成這項功能。決策必須是在綜合考慮了各方面因素的情況下作出的,最主要的目的是利益最大化。在由運輸路線和倉庫組成的物流網路中,庫存處於結點的位置。
3)配送功能
這是物流服務的第三大職能。配送是將貨物送交收貨人的一種活動,目的是要做到收發貨經濟,運輸過程更為完善,保持合理庫存,為客戶提供方便,可以降低缺貨的危險,減少訂發貨費用。
4)裝卸功能
這是為了加快商品的流通速度必須具備的功能,無論是傳統的商務活動還是電子商務活動,都必須配備一定的裝卸搬運能力,TPL公司應該提供更加專業化的裝載、卸載、提升、運送、碼垛等裝卸搬運機械,以提高裝卸搬運作業效率,降低訂貨周期OCT(order cycle time),減少作業對商品造成的破損。
5)包裝功能
物流的包裝作業目的不是要改變商品的銷售包裝,而在於通過對銷售包裝進行組合、拼配、加固,形成適於物流和配送的組合包裝單元。
6)流通加工功能
流通加工的主要目的是方便生產或銷售,專業化的物流中心常常與固定的製造商或分銷商進行長期合作,為製造商或分銷商完成一定的加工作業,比如貼標簽、製作並粘貼條形碼等。
7)信息處理功能
由於現代物流系統的運作已經離不開計算機,因此可以將物流各個環節及各種物流作業的信息進行實時採集、分析、傳遞,並向貨主提供各種作業明細信息及咨詢信息,這是相當重要的。
G. 為何順豐、京東物流加快布局區塊鏈技術應用
在物流領域,區塊鏈技術可以起到溯源、對賬、徵信等作用。據了解,順豐科技將區塊鏈運用在物流服務方面,在實現優化資源利用率的前提下,壓縮物流服務中間環節達到提升行業整體效率。京東物流也加快布局區塊鏈技術,實現每一件商品都擁有自己特有的區塊鏈「ID身份證」。同時還構建了區塊鏈單證平台、區塊鏈對賬平台,以及可信倉單服務平台,結合物聯網、AI、GIS技術,最終實現物流單據數字化、運營規則合約化、物流數據資產化。
區塊鏈具有去中心化、分布式記賬、加密可溯源等顯著優勢,可以很好地保證上鏈數據的完整性和真實性。一旦被篡改或偽造即可被發現,同時,由於區塊鏈具有分布式記賬的特點,即使刪除個別節點上的數據,其他節點仍然能完整地保存數據,保證整個區塊鏈存證系統的正常運轉。 基於以上優勢,區塊鏈天然適用於電子數據數據存證。引入區塊鏈存證,可以有效解決電子證據真實性、合法性問題,使電子數據存證過程具有更高的可信賴性。未來的行業趨勢將會基於「區塊鏈+」的模式發展。易保全利用區塊鏈技術,可以很好地解決電子數據從產生、存證,到公證、舉證等全鏈路可信問題:上鏈時,利用區塊鏈保障存證數據的原始性和完整性;上鏈後,利用保全鏈上的各司法節點保障數據的可信性與安全性;訴訟時,證據直通互聯網法院提高維權效率。
H. 現代物流發展的目標是什麼
從世界范圍來說,目前物流產業呈現以下幾方面的發展趨勢:
一、現代物流走向無國界時代
20世紀80年代掀起了跨國經營和產品本地化生產的浪潮,90年代形成了經濟全球化的大潮。國際化采購、國際化生產、國際化銷售格局的形成,隨之而來的是國際化物流。沒有順暢的國際物流,國際貿易不會擴大,跨國生產和全球采購難以實現。反過來說,在國際化大生產、國際資本大流動、國際貿易大發展、全球經濟一體化日益進展的新經濟格局中,也迫切要求國際物流走向全球化經營。可以說,伴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將會實實在在的出現「物流無國界」的局面。
近年來跨國物流企業,如美國總統輪船、聯邦快遞,丹麥馬士基,日本通運、佐川急便,德國西門子等都在角逐世界物流市場,與他們供應鏈中的生產企業結伴進人各國物流領域。這些大型跨國物流公司,由原來雄據國際海、陸、空運輸市場,進而深人各國參與物流基礎設施和物流樞紐建設,逐步完善了跨國物流網路框架和主幹線與支線的銜接,使國際物流網實現貫通和觸角終極化。藉助經濟全球化的大好良機,通過融資、貸款、援助、合資、合作等種種形式把游資投人到世界各地最關鍵的物流環節,如:港口、碼頭、公路、物流園區、集裝箱終端,建立了自己的投資主體地位,確保了國際物流的暢通無阻,從而進一步拓寬了國際物流通道,促進了全球物流的大循環,把現代物流推向了全球化發展的新時代。
二、現代物流進入供應鏈管理階段
在物流的思想、概念和定義方面,有一個發展的過程。20世紀50年代以前,企業物流強調的是運輸效率;50年代,企業物流強調的是降低成本和提供客戶服務;60年代,出現了綜合外包的概念,企業尋求物流外包開始成為一種趨勢;70年代,強調運作整合和質量;80年代,強調對企業的財務表現和運作優化的問題;到90年代,則強調物流對客戶關系的作用和跨企業的延伸。物流跨企業的延伸,實質上就是供應鏈形態。2005年,美國物流管理協會更名為「美國供應鏈管理專業協會」,標志著世界物流已進入供應鏈時代。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發展趨勢,是因為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的群體優勢化,物流的作用已經日益顯得單一和不足。物流必須與生產、采購、銷售以及信息相結合,形成整體優勢,才能適應新的競爭環境,企業只有在發揮核心競爭力的同時,與自己的上游企業和下游企業結成聯盟,參加由優秀的生產者。原材料供應者、產品批發商、零售商、物流企業乃至相關的金融、保險、信息、咨詢等企業優勢組合的同盟體,才能維持生存和發展。由於逐漸由單個企業與單個企業之間的競爭,轉向了企業群體與企業群體之間的競爭,物流的功能便顯得乏力,只有供應鏈才能滿足這種競爭的需要。所以,作為一種重要的發展趨勢,物流漸漸地被涵蓋在供應鏈管理之中,或者說物流向更高的階段發展了。
三、現代物流向整個經濟領域延伸
物流由於是一門新興的學科,不到100年的成長歷史,所以物流的范圍和主攻方向一直隨著經濟的發展、科技的進步、消費者的需要等外在因素的變化而不斷地調整和完善自己。開始階段,物流主要指的是產品離開生產線以後的包裝、運輸、裝卸搬運、保管、流通加工及信息傳遞,主要服務於企業的產品銷售活動;後來物流的范圍擴大到原材料采購和生產領域,側重於加強企業服務和企業競爭力;再後來物流由PD概念轉向Logistics、訂貨處理、退貨物流等內容的同時,把重點轉向對物流配送和物流活動的策劃與管理,物流的地位也提升至企業經營管理和企業經營戰略的高度。現在的新趨向是把物流進一步向外圍延伸,與通關、商檢相連,與商流、資金流、信息流捆綁在一起,把物流納入到生產、流通與消費整個經濟領域。
可以說,現代物流包含了產品從「生」到「死」的整個物理性的流通過程。這是生產企業和商貿流通企業生存、發展的需要。他們不僅把物流看作為降低成本、提高服務水平、加強企業競爭力、創造「第三利潤的源泉,而且還把物流提升到經濟的增長點、經濟發展的支柱和關鍵產業的高度。目前一些發達國家的生產企業十分重視與物流企業的合作,他們不但把生產與銷售之外的一切經營活動都交給了物流企業,而且即使生產與銷售也讓物流企業參與其中。
四、現代物流更注重消費者需求
在市場經濟情況下,社會商品極大豐富,買方市場矛盾突出,買者是「上帝」,生產者、供應者、服務業者都把傳統的以「自我」為中心,轉向以「消費者」為中心。過去生產企業依據市場情況,制定商品價格。現在已不是由市場支配價格,而是由消費者支配價格。生產企業已無法自行決定價格,必須調查消費者能承受或消費者希望的價格標准,然後再考慮劃給分銷商、物流企業的利潤,最後決定自己的產品出廠價格。在這種情況下,物流服務也必須隨著生產企業的轉變而轉變,由過去的服務於生產,轉向現在的服務於消費者,滿足消費者多樣化、個性化的要求。比如為居民提供搬家服務的搬家公司;為居民郵寄小件包裹以及代送禮品、代運高爾夫和滑雪用具的「宅急送」公司;為長期出差職工保管傢具和貴重物品的倉庫等,都是物流企業轉向最終消費者的例證。為了適應消費者的需要,運輸企業增加冷藏運輸車輛,倉庫企業大量增建冷凍倉庫,形成一貫製冷鏈物流體制,牛奶、肉蛋、海產品、蔬菜、水果等一律冷藏、冷凍化流通。今後,能夠為消費者而不僅僅是生產者提供高質量的服務,將是物流企業的生存發展之道。
五、現代物流把社會效益放在重要位置
減少環境污染、保護生態環境,是當代社會的一項重要課題。在這樣的社會大背景下,物流企業已不能只考慮經濟效益,而必須遵守環保法規,注重社會效益,例如減少廢物堆砌、卡車噪音、廢氣公害,這就是最近幾年新興的「綠色物流」。為了社會效益,有的國家已考慮限制卡車運輸,鼓勵鐵路運輸。卡車在繁華市區裝卸貨物要求關閉發動機,以減少廢氣排放量;有的國家作出規定,電視機、電冰箱等大件廢舊家用電器,由生產企業負責回收和再生利用。
六、現代物流追求附加價值
在客戶和消費者對服務要求越來越高、物流企業競爭日趨激烈、成本上升、利潤下降的情況下,物流企業為了維持生存,尋求發展,不得不追求附加價值,大范圍地承攬業務。過去物流企業進行流通加工時,一般只限於拴價簽、貼條形碼等簡單作業;現在流通加工業務的范圍已大大拓寬,比如煤炭的篩選、碾碎、混合,衣料的染色、刺綉、組裝,汽車的安裝空調和尾燈以及質檢,以及其他各種各樣的流通加工服務。許多過去只提供運輸、倉儲、包裝服務的物流專業企業,現在大量向第三方物流企業轉化,以追求附加價值收人。這一變化,也給物流企業大大增加了收入。據有關資料統計,美國1995年第三方物流市場規模為200億美元,僅占當年物流市場總量的25%。到了1999年,美國第三方物流市場規模猛增至700億美元,佔全美物流市場的70%。
七、現代物流趨向信息化和高科技化
物流的信息化是指商品代碼和資料庫的建立、運輸網路合理化、銷售網路合理化、物流中心管理電子化、電子商務和物品條碼技術應用等。各種信息平台、電子數據交換系統(EDI)、事務處理系統(TPS)、管理信息系統(MIS)、決策支持系統(DSS)、銷售時點信息系統(POS)、地理信息系統(GIS)、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等信息處理和條形碼技術、射頻標識技術在物流中廣泛運用,將使信息實現共享,信息傳遞更加方便、快捷、准確,大大增強運輸、保管、裝卸搬運、包裝、流通加工、配送等物流各環節的功能,使物流與商流、資金流、信息流融為一體,提升生產、流通和消費的綜合效益,社會物流成本不斷下降,實現物流跨越式發展。
除了信息化之外,物流新技術也將廣泛應用。智能化交通運輸、無人搬運小車、機器人堆碼、無人操作叉車、自動分類分揀系統、無紙化辦公系統、模塊化技術、模擬技術等現代物流技術,都將進一步提高物流機械化、自動化和智能化水平,提高供應鏈管理質量,使物流進入新的發展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