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算力簡介 » 去中心化自媒體

去中心化自媒體

發布時間: 2021-04-16 11:44:25

❶ 自媒體是什麼到底什麼才是自媒體

提問者你好。
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和進步,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對互聯網產生極大的興趣,尤其是這兩年,自媒體的不斷發展壯大,更是讓很多人看到了創業的先機,也讓很多原本很普通的人開始了自己的創業之旅,並在短時間內實現了自我價值的極大飛躍。
是有區別於傳統媒體的一種新興的形式。也就是說,只要你願意,人人都可以成為媒體。自媒體的「自」,一方面代表的是人人都可以發聲,都可以藉助互聯網平台發表自己的言論和觀點。另一方面代表著:自媒體人擁有著更大的話語空間和自主權。這些都是傳統媒體時代不可想像的。

❷ 科技自媒體是啥,科技自媒體有哪些

科技自媒體作為自媒體領域的「先行者」,率先帶領自媒體進入主流媒體陣營,無論是內容質量上,還是自媒體的玩法兒上,科技類自媒體都要領先的多,不過,當下的草根自媒體,科技自媒體卻並沒有玩的很溜,但這也不能忽視科技自媒體的價值,畢竟定位不同。

網路百家、今日頭條、搜狐新聞、鳳凰新聞等新聞資訊類平台,都開始吸引科技自媒體人進入,這同時也說明了自媒體人的價值。

在這個所謂「人人都是自媒體」的時代,濫竽充數的科技自媒體太多,有的時候,我們要練就一身火眼金睛的本領,才能知道哪些是真正值得關注的科技類自媒體。

1.小道消息。小道消息是丁香園的CTO馮大輝運營的自媒體,馮大輝,著名Oracle專家,知名博主(Blogger)。馮大輝從2004年就開始寫,《書寫歷史的甲骨文》發表在《程序員》雜志 2004年7月刊,寫了十多年的馮大輝,絕對是業界的一支好筆,文風也較為另類。

2.葛甲。互聯網分析師、作家、新聞網站、網路輿情分析師,葛甲身上的多個標簽,均顯示了葛甲在這個領域的資歷。

3.超先聲。超先聲是王超運營的自媒體,王超自2007年就入職中國青年報,現從事自媒體,堅信移動互聯網時代去中心化,去機構化,資訊提供者的社會化生存,為人嬉笑怒罵,實誠的樂天派。

4.郭靜的互聯網圈。郭靜的互聯網圈是郭靜運營的自媒體,郭靜從2013年就開始全職做獨立自媒體,是這個圈子為數不多的全職獨立自媒體人,該賬號主要關注互聯網和TMT,走的是原創路線,目前已經覆蓋網路百家、今日頭條、搜狐新聞客戶端等十多個平台。

5.郝聞郝看。郝聞郝看是郝智偉運營的自媒體賬號,一個愛思考的IT老記,寫的東西不左不右、有東有西。自2007年入行,從小編開始,逐步走入傳媒的世界,互聯網觀察家、電商分析師、電商專家等多個標簽。

6.望月的博客。望月的博客運營者是侯東,知名IT博主,自身blogger、科技專欄作者、互聯網愛好者。

7.科技不吐不快。科技不吐不快的運營者是王利陽,網路觀察者,獨立評論人,電商從業者,速途、艾瑞、易觀、i黑馬、飛象、億邦動力、Chinaz、TechWeb、ChinaByte、博客中國等專欄作者。

8. ItTalks。運營者魏武揮,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設計學院講師,知名blogger,TMT專欄作者,天奇阿米巴基金投資合夥人,互聯網新媒體的實踐者、研究者和批判者。業界為數不多的出稿數量多且質量高的自媒體。

9.caoz的夢囈。caoz的心得與分享,只此一家,別無分號,運營者曹政,從事互聯網十多年,技術大牛、數據控、歷史控、考證控。曾參與創建一統統計、cnzz 站長統計,曾主持搭建網路商業分析支撐平台。

10.黑馬良駒。黑馬哥的個人號,黑馬哥的意識流,運營者是張俊良,黑馬公開課主講人,銳馬傳播首席男公關,邊緣媒體人,社會化營銷「濕人」,做過10年的媒體記者。

❸ 大學生怎麼做自媒體

自媒體就是去中心化,傳播者變為個體大眾而非專業傳播機構。自媒體時代,一種新的傳播途徑也由此而來,除了傳統傳播渠道多了建立在六度關系理論上的人際傳播,而且人人都在產生內容,信息呈現多元化垂直化細分化。最重要的是讓以前在傳統媒體中所謂的"沉默的大多數"有自己的話語權,使得草根大眾也可以表達自己的思想。
2、給粉絲提供價值
我覺得最重要的就是給你的粉絲提供價值,從而實現自己的價值。很簡單,用戶為什麼關注你呢?關注你有什麼好處嗎? 就像關注鬆鬆的人們,為什麼呢?是因為鬆鬆有自己的圈子,並且都是些一些專業領域的指引者,走在最前沿的人們聚集在一起。所以他所看到的世界和他所想的和一般人不一樣吧。再比如鬼腳七,為什麼那麼多人看鬼腳七的文章?因為他是淘寶搜索負責任人,寫了很多電商干貨理念。不然,人們關注他干什麼呢。這也是個人品牌的力量。所以你必須想明白怎麼給用戶提供價值,通過什麼方式。
3、打造個人品牌
這個時代人人都可以做自媒體,魚目混雜,做好的沒有多少,所以做自媒體就得打造自己的品牌。開始用戶看到你的文章或者對他有價值的內容會關注你,後期你不斷給他輸送價值,從而你們的關系已經到了信任的地步。粉絲相信你就會很贊同你的所作所為。最終你在粉絲心裡已經樹立起一個好的形象。大部分人不懂自媒體,就會問能賺到錢嗎?怎麼賺錢呢?做他有什麼意義呢?等問題,其實如果你真正為你的用戶提供了有用價值,那還愁抓不到錢嗎?你不主動,他也會報答你的。所以認真理解它的真正意義是很重要的。而不是為了錢去做。
通過我慢慢摸索和總結的經驗,其實做好自媒體也不難,最重要的是把這些做好,你就成功了一半了。

❹ 互聯網上有哪些值得關注的自媒體

自媒體是指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傳播者,以現代化、電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數或者特定的單個人傳遞規范性及非規范性信息的新媒體的總稱。自媒體平台包括:博客、微博、微信、網路官方貼吧、論壇/BBS等網路社區。
在這個所謂「人人都是自媒體」的時代,濫竽充數的科技自媒體太多,有的時候,我們要練就一身火眼金睛的本領,才能知道哪些是真正值得關注的自媒體。
1.小道消息。小道消息是丁香園的CTO馮大輝運營的自媒體,馮大輝,著名Oracle專家,知名博主(Blogger)。馮大輝從2004年就開始寫,《書寫歷史的甲骨文》發表在《程序員》雜志 2004年7月刊,寫了十多年的馮大輝,絕對是業界的一支好筆,文風也較為另類。
2.葛甲。互聯網分析師、作家、新聞網站、網路輿情分析師,葛甲身上的多個標簽,均顯示了葛甲在這個領域的資歷。
3.超先聲。超先聲是王超運營的自媒體,王超自2007年就入職中國青年報,現從事自媒體,堅信移動互聯網時代去中心化,去機構化,資訊提供者的社會化生存,為人嬉笑怒罵,實誠的樂天派。
4.郭靜的互聯網圈。郭靜的互聯網圈是郭靜運營的自媒體,郭靜從2013年就開始全職做獨立自媒體,是這個圈子為數不多的全職獨立自媒體人,該賬號主要關注互聯網和TMT,走的是原創路線,目前已經覆蓋網路百家、今日頭條、搜狐新聞客戶端等十多個平台。
5.郝聞郝看。郝聞郝看是郝智偉運營的自媒體賬號,一個愛思考的IT老記,寫的東西不左不右、有東有西。自2007年入行,從小編開始,逐步走入傳媒的世界,互聯網觀察家、電商分析師、電商專家等多個標簽。
6.望月的博客。望月的博客運營者是侯東,知名IT博主,自身blogger、科技專欄作者、互聯網愛好者。
7.科技不吐不快。科技不吐不快的運營者是王利陽,網路觀察者,獨立評論人,電商從業者,速途、艾瑞、易觀、i黑馬、飛象、億邦動力、Chinaz、TechWeb、ChinaByte、博客中國等專欄作者。
8. ItTalks。運營者魏武揮,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設計學院講師,知名blogger,TMT專欄作者,天奇阿米巴基金投資合夥人,互聯網新媒體的實踐者、研究者和批判者。業界為數不多的出稿數量多且質量高的自媒體。
9.caoz的夢囈。caoz的心得與分享,只此一家,別無分號,運營者曹政,從事互聯網十多年,技術大牛、數據控、歷史控、考證控。曾參與創建一統統計、cnzz 站長統計,曾主持搭建網路商業分析支撐平台。
10.黑馬良駒。黑馬哥的個人號,黑馬哥的意識流,運營者是張俊良,黑馬公開課主講人,銳馬傳播首席男公關,邊緣媒體人,社會化營銷「濕人」,做過10年的媒體記者。
以上排名不分先後,上面的科技自媒體都是原創類自媒體,在這個復制粘貼的年代,能夠堅持做原創型自媒體的不多了。

❺ 自媒體什麼意思什麼叫去中心化

也就是說每個人都是可以發表這樣的文章,作為這樣的媒體出現,應該是可以的可信的

❻ 為什麼最近幾年自媒體這么火

對於自媒體怎麼玩,為什麼這么火,我也不是特別了解,這個是一個新東西,模式是怎樣大家都在摸索,所以就拋磚引玉了,簡單談談,如果各位有什麼不同意見,歡迎指出…
無論自媒體也好,新媒體也好,內容+渠道+平台,這三個點永遠是媒體行業的核心
什麼是平台、渠道、內容?
平台是泛指為了滿足某項需求所需要的環境或者條件。渠道按照美國營銷協會(AMA)的定義是公司內部的組織單位和公司外部的代理商、批發商與零售商的結構,但應用在互聯網網路中,可以理解為信息傳播的結構,內容的定義也很廣,對互聯網而言內容即信息這點應該很好理解.
簡單來說,以傳統媒體為例,電視機是一個平台,頻道CCTV10就是渠道,節目《我愛發明》就是內容,以新媒體自媒體而言,優酷土豆,今日頭條,是平台,財經娛樂欄目,各類自媒體賬號就是渠道。羅振宇的《羅輯思維》是內容,袁方長的《發明變發財》就是內容…
無論是平台還是渠道,其主要目的都是為內容的發布、傳播、儲存、檢索服務…兩者在功能設置的著重點上有所區分,比如平台是以發布、儲存、檢索為主,渠道則主要擔當起傳播作用。
什麼是自媒體(we media)?
2003年美國新聞學會媒體中心發布了由謝因波曼與克里斯威理斯兩位聯合提出的「We Media(自媒體)」研究報告,裡面對「We Media」下了一個十分嚴謹的定義:「We Media是普通大眾經由數字科技強化、與全球知識體系相連之後,一種開始理解普通大眾如何提供與分享他們自身的事實、新聞的途徑。」
自媒體是一種途徑,途徑的意思是方式也是方法,按照這種說法但凡是沾了點UGC(用戶產生內容)的產品都可以響當當的掛上一個自媒體平台的稱號了,論壇、博客,算是自媒體,微博、微信也算是自媒體。
自媒體的發展
這些互聯網從業者早已玩膩了的東西和現在大眾宣稱的自媒體好像又略有不同,按照We Media的定義自媒體是幾乎是隨著論壇的誕生就開始存在的東西,卻在數十年之後的今天變得異常火爆。為什麼?
信息受制於平台,傳播於渠道,自媒體的火爆原因在於互聯網去中心化發展,平台聚化為傳播節點與分散的渠道相連。自媒體的節點在體量大小上並不亞於傳統意義上的平台,只是相較於龐大的互聯網路而言,它還太小了。火爆的原因可以猜出,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平台型的媒體平台無法承載體量巨大的信息資源。渠道(自媒體)的快速鋪展也是互聯網網路的自我革新!
在我看來聯網網路媒體經歷了四個時代,第一是以四大門戶代表的平台型媒體時代,此時代的特點是平台即渠道,內容簡單鋪陳在網頁以及客戶端,話語權掌握在媒體機構中,在這個階段的信息幾乎無法有效流通,用戶也無法根據單一平台來判斷信息的真實性及有效性,是一種壟斷性的媒體平台。第二是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網路在攜帶型移動設備上將信息帶向了大街小巷,新的內容由此產生,不過在此階段內容的傳播受渠道的限制無法有效的傳播,所以公知、明星、KOL掌握了絕對話語權,是意見領袖型媒體的時代,第三,隨著內容的不斷擴充,大量內容充斥互聯網平台,人們開始篩選信息,並把注意力轉向更加個性化的內容上,此時更受人喜歡的大眾娛樂項目得到了爆炸式的發展,由此催生了各種網路紅人和段子手,這是娛樂時代。第四,娛樂和流行其本身並沒有多少價值,就像翻騰在信息流中的一片浪花,隨風而起也將因風而滅。高價值的信息會在完善的渠道中,永遠的流傳下去,此時便是內容為王的大眾傳媒時代!(自媒體時代)

❼ 大學生怎麼做自媒體

大學生怎麼做自媒體!大學生如何做自媒體運營賺錢?自媒體運營賺錢

今天給大家分享10條建議,把這10條做好,大學生做自媒體運營賺錢就很簡單。

自媒體運營適合大學生么?

今天准哥就簡單說說大學生做自媒體的優勢,順便給大學生做自媒體的一些建議。

門檻低、時間充足、學習能力強、時間自由。

大學生在大學除了上課,空餘的時間還是挺多的,正是因為空餘時間多,才讓更多的人選擇做自媒體運營賺錢。自媒體運營不但可以賺錢,還能充分地鍛煉自己。

做自媒體運營寫作可以鍛煉一個人的寫作能力,思維與語言組織能力。而且還有一個優勢做自媒體的成本不高,作為學生課外時間來做的話時間成本不是很高。學生的話課余時間比較多,可以做一下百家號,頭條號,或者公眾號,自己拍些短視頻,收益會不錯。

坦白地說做了自媒體不管你之後畢業進入社會,有一定的思維與語言組織能力,到哪都能說得頭頭是道,比別人差不到哪去。

大學生如何做自媒體運營賺錢?

3條建議:

第1.你要找到自己興趣愛好

自媒體一定是這樣運營的。你要找到自己的特長,或者興趣。找准目標、找準定位、堅持學習。

比如你會寫作,可以在自媒體領域成為專家,注冊百家號,公眾號,成為這領域的細分作者;

比如你會烹飪,可以拍攝教大家烹飪的短視頻,上傳到頭條號、B站或其他的短視頻平台上。有很多愛烹飪的人士都會來關注你的;

比如你喜歡讀書看電影,可以給每本看過的書和電影寫書評影評;

比如你視頻剪輯很好,就可以教小白怎麼剪輯,成為這領域的牛人。

你說你什麼都不懂,那就要學!自媒體大咖之所以能稱之為大咖,因為他們的知識,他們的專業技能比一般人懂得多,所以要想做好自媒體,就需要不斷的學習。

第2.提供價值

就一個詞很重要,我要說三遍!輸出,輸出,再輸出。有了明確的目標用戶,固定的領域內容,持續的輸出價值。

坦白地說想自媒體運營賺錢,就一定要輸出自己的價值。關於自媒體領域這塊,准哥覺得你本擅長哪一方面一塊就選擇哪塊!有貨最重要,能提供內容,只有肚子里有貨,才能寫得更多,才能穩定的產出優質的文章,所以日常的積累是少不了的。

第3.有思維有想法有創意

做自媒體本就是內容提供價值換得生存的地方。做自媒體運營,有思維、有想法、有創意最吃香了。

想做自媒體運營賺錢,你需要記住自媒體是一個堅持的過程,在運營過程中應該注意以下方面:

堅持發文,發文高度垂直,不違規,堅持原創內容時代,搬運不長久,心態端正,有一定的抗壓能力。保持好心態,持續堅持。自媒體運營賺錢這塊真的需要耐心積累,不斷充實自己,才會在行業里不斷進步。

本文准哥原創,贊,是一種大度的情懷!

❽ 大學生如何學習自媒體運營

大學生運營自媒體,首先要確定你的一個發布領域是什麼,比如是大學生創業類,或者是大學生生活類等等。要確實自己發布的領域內容。再把分析有價值的文章給大眾,堅持每天或者每周發布文章。具體可以參照以下建議:

1、一個「新」媒體
自媒體就是去中心化,傳播者變為個體大眾而非專業傳播機構。自媒體時代,一種新的傳播途徑也由此而來,除了傳統傳播渠道多了建立在六度關系理論上的人際傳播,而且人人都在產生內容,信息呈現多元化垂直化細分化。最重要的是讓以前在傳統媒體中所謂的"沉默的大多數"有自己的話語權,使得草根大眾也可以表達自己的思想。
2、給粉絲提供價值
我覺得最重要的就是給你的粉絲提供價值,從而實現自己的價值。很簡單,用戶為什麼關注你呢?關注你有什麼好處嗎? 就像關注鬆鬆的人們,為什麼呢?是因為鬆鬆有自己的圈子,並且都是些一些專業領域的指引者,走在最前沿的人們聚集在一起。所以他所看到的世界和他所想的和一般人不一樣吧。再比如鬼腳七,為什麼那麼多人看鬼腳七的文章?因為他是淘寶搜索負責任人,寫了很多電商干貨理念。不然,人們關注他干什麼呢。這也是個人品牌的力量。所以你必須想明白怎麼給用戶提供價值,通過什麼方式。
3、打造個人品牌
這個時代人人都可以做自媒體,魚目混雜,做好的沒有多少,所以做自媒體就得打造自己的品牌。開始用戶看到你的文章或者對他有價值的內容會關注你,後期你不斷給他輸送價值,從而你們的關系已經到了信任的地步。粉絲相信你就會很贊同你的所作所為。最終你在粉絲心裡已經樹立起一個好的形象。大部分人不懂自媒體,就會問能賺到錢嗎?怎麼賺錢呢?做他有什麼意義呢?等問題,其實如果你真正為你的用戶提供了有用價值,那還愁抓不到錢嗎?你不主動,他也會報答你的。所以認真理解它的真正意義是很重要的。而不是為了錢去做。
通過我慢慢摸索和總結的經驗,其實做好自媒體也不難,最重要的是把這些做好,你就成功了一半了。
1、自媒體定位和內容定位
自媒體的定位,這個肯定是首當其沖的,你的這個自媒體是做什麼的?是做哪一方面的?這個你首先就應該規劃好,我的建議是要做自己擅長的或者感興趣的領域,比如可以使,美食,娛樂、閱讀、游戲、攝影、旅遊、網路營銷、新媒體等等,你也可以更加細分。
內容定位,這個也很重要,通常只有擅長或者感興趣,才會有自己的想法和心得,只要認真總結一下,非常容易就能寫出質量不錯的原創文章。而不管你選擇什麼領域,建議不要想做大而全的東西,做好的小而專,小而細的領域,這樣你更容易操作。如果去研究一些比較知名的自媒體,就會發現他們專注在某個特定的地方,一定要把精力和時間放在你最擅長的地方,不要貪多。
2、持續輸出價值
你的用戶為什麼成為你的粉絲,他們為什麼追隨你?還是因為你有價值,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當還沒有建立足夠的關系和信任的時候,靠的就全部是內容的價值。你的內容對他們有用,能解決他們的問題,久而久之,這些用戶就會成為你的粉絲。有個前提就是你需要抓取你的用戶群的痛點,持續不斷的為他們提供有價值,讓他們痴迷的內容,否則,你的粉絲終將離你而去。這樣的例子不在少數,很多自媒體始於內容,也終於內容。
在一個大多數以轉載和低質量文章的時代,在一個只有少數人寫文章,多數人只是在看文章的時代,只要你可以做到長時間高質量的輸出,你會發現你這個領域的自媒體圈子其實很窄,而且真正會堅持下來的人並不多,只要你能堅持幾年,這個圈子裡的人都會對你有所了解。

❾ 評估出的十大原創自媒體有哪些

在這個所謂「人人都是自媒體」的時代,濫竽充數的科技自媒體太多,有的時候,我們要練就一身火眼金睛的本領,才能知道哪些是真正值得關注的科技類自媒體。

  1. 小道消息。小道消息是丁香園的CTO馮大輝運營的自媒體,馮大輝,著名Oracle專家,知名博主(Blogger)。馮大輝從2004年就開始寫,《書寫歷史的甲骨文》發表在《程序員》雜志 2004年7月刊,寫了十多年的馮大輝,絕對是業界的一支好筆,文風也較為另類。

  2. 葛甲。互聯網分析師、作家、新聞網站、網路輿情分析師,葛甲身上的多個標簽,均顯示了葛甲在這個領域的資歷。

  3. 超先聲。超先聲是王超運營的自媒體,王超自2007年就入職中國青年報,現從事自媒體,堅信移動互聯網時代去中心化,去機構化,資訊提供者的社會化生存,為人嬉笑怒罵,實誠的樂天派。

  4. 郭靜的互聯網圈。郭靜的互聯網圈是郭靜運營的自媒體,郭靜從2013年就開始全職做獨立自媒體,是這個圈子為數不多的全職獨立自媒體人,該賬號主要關注互聯網和TMT,走的是原創路線,目前已經覆蓋網路百家、今日頭條、搜狐新聞客戶端等十多個平台。

  5. 郝聞郝看。郝聞郝看是郝智偉運營的自媒體賬號,一個愛思考的IT老記,寫的東西不左不右、有東有西。自2007年入行,從小編開始,逐步走入傳媒的世界,互聯網觀察家、電商分析師、電商專家等多個標簽。

  6. 望月的博客。望月的博客運營者是侯東,知名IT博主,自身blogger、科技專欄作者、互聯網愛好者。

  7. 科技不吐不快。科技不吐不快的運營者是王利陽,網路觀察者,獨立評論人,電商從業者,速途、艾瑞、易觀、i黑馬、飛象、億邦動力、Chinaz、TechWeb、ChinaByte、博客中國等專欄作者。

  8. ItTalks。運營者魏武揮,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設計學院講師,知名blogger,TMT專欄作者,天奇阿米巴基金投資合夥人,互聯網新媒體的實踐者、研究者和批判者。業界為數不多的出稿數量多且質量高的自媒體。

  9. caoz的夢囈。caoz的心得與分享,只此一家,別無分號,運營者曹政,從事互聯網十多年,技術大牛、數據控、歷史控、考證控。曾參與創建一統統計、cnzz 站長統計,曾主持搭建網路商業分析支撐平台。

  10. 黑馬良駒。黑馬哥的個人號,黑馬哥的意識流,運營者是張俊良,黑馬公開課主講人,銳馬傳播首席男公關,邊緣媒體人,社會化營銷「濕人」,做過10年的媒體記者。

以上排名不分先後,上面的科技自媒體都是原創類自媒體,在這個復制粘貼的年代,能夠堅持做原創型自媒體的不多了。

熱點內容
如何在幣圈掙一個億 發布:2025-07-03 15:46:19 瀏覽:385
比特幣挖出來的意義 發布:2025-07-03 15:37:49 瀏覽:680
2016年江卓爾預測比特幣價格 發布:2025-07-03 15:24:38 瀏覽:57
幣圈平台交易宣傳語 發布:2025-07-03 15:19:31 瀏覽:316
怎樣加入區塊鏈節點 發布:2025-07-03 15:12:56 瀏覽:190
比特幣前生 發布:2025-07-03 15:00:01 瀏覽:714
中國比特幣第一人新東方老師 發布:2025-07-03 14:51:03 瀏覽:655
區塊鏈中的區塊和節點 發布:2025-07-03 14:48:22 瀏覽:686
去益陽中心醫院看婦科好嗎 發布:2025-07-03 14:48:02 瀏覽:862
基礎設施投資與區塊鏈 發布:2025-07-03 14:45:56 瀏覽: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