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力輔助下
① 成都算力網路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耍信是一款游戲交友聊天APP,游戲達人可以在這里發現更多志同道合的人
法定代表人:李長勇
成立時間:2017-08-18
注冊資本:2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510106000795776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獨資)
公司地址:成都金牛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振興路99號1棟1401號
② 虛擬貨幣中的狗狗幣有3倍的釋放收益能賺錢是不是在騙人的
狗狗幣自從誕生以來,就爭議不斷,有人說它是最具人氣的競爭幣,有人說它就是一個笑話。
實際上,稍有常識的虛擬幣玩家都知道狗狗幣具有如下致命缺陷:
1、開發能力嚴重不足。首先,狗狗幣的代碼完全抄襲萊特幣,早期狗狗幣的錢包,有LTC字樣;其次,狗狗幣創始人在2014年4月份就離開了開發團隊,並先後兩次聲明退出狗狗幣社區;再次,直到目前,狗狗幣仍然沒有一個穩定的開發團隊,早期加入狗狗幣開發團隊的網路志願者,絕大部分人已經退出,狗狗幣創始人2015年3月份再次宣布退出狗狗幣社區之後,開發工作實際上陷入停滯狀態。
2、狗狗幣沒有算力的支持,也就是說沒有真實價值,價格表現純粹是投機市場博弈的結果。2014年9月份,針對算力崩潰的局面,狗狗幣放棄挖礦模式,實施輔助工作量驗證機制(AuxPoW),即:白送狗狗幣給任何支持本機制的礦池。這意味著狗狗幣不再是礦工通過購買設備挖礦獲利的對象。而礦池之所以選擇輔助支持狗狗幣,不過是為了獲得免費的狗狗幣而已。
3、存在永恆的通貨膨脹。在大部分虛擬幣選擇固定總額的背景下,狗狗幣實施每年新增52億的設定,讓它面臨嚴重的通貨膨脹壓力。因為新增的狗狗幣是白送給礦池的(贈送機制隨時可能取消),所以礦工對於狗狗幣不會有任何感情,只會全部拋售新礦。通貨膨脹設定是狗狗幣創始人的創新之舉,但是它完全違背了虛擬幣的定價原理:即在總量固定的前提下,通過周期性減半,讓算力與價格達到平衡,從而形成合理的定價機制。狗狗幣既不遵守總量固定原則,現在連算力也放棄了,說明其不是標準的虛擬幣。
4、非法使用已被Ultra PRO公司注冊的LOGO,隨時可能被禁止。眾所周知,狗狗幣借用了互聯網非常知名的柴犬頭像,一年之後成立的「基金會」號稱試圖搶注柴犬頭像,效果僅僅是為撫慰粉絲而已。Ultra PRO公司目前默許狗狗幣借用它的LOGO,但是也有可能隨時收回。
5、中國投機者已經完全主導狗狗幣交易,國內交易所的交易量佔全球總量高達90%-95%。可以說,狗狗幣已經被中國人完整接盤,國有化程度遠超過比特幣、瑞波幣、比特股,甚至高於萊特幣。可怕的是,中國投機市場與狗狗幣國外社區文化嚴重分割。中國人控制了交易量和籌碼,但從未深入狗狗幣國外社區,不僅沒有參與任何狗狗幣開發,也完全漠視國外狗狗幣小費、慈善文化。中國投機者把國外社區當作不斷創造利好的「傻瓜」,國外社區視中國投機者為操縱價格的毒瘤,這是投機者與貨幣實驗者的利益割裂,無法諒解,不可調和。
6、至今虛高的價格,按照1厘的定價,1000億狗狗幣主體價值1個億,每年52億新礦則價值520萬元,而在淡季,狗狗幣全球日交易量只有10-15萬人民幣,一旦出現系統性風險,用戶大規模套現,不可能有足夠多的資金來抗住當前價格。那麼,狗狗幣的資金去了哪裡呢?答案是絕大部分套牢的資金被礦工拿走了,這些資金沒有重返狗狗幣市場的可能。套牢粉要解套,只能製造假象,忽悠新人補充新鮮血液。
③ 公信寶的布洛克城賺錢挖礦提升算力用什麼軟體好
靠多多雲手機,就可以有效提升。這個輔助工具,操控起來好多了,我也比較過好多了,覺得還是這個要好些。
④ 中鏈雲filecoin雲算力平台收益高不高
挺高了,搞過同行業
⑤ 想問一下十次方算力租賃平台可以用來做什麼
我查了一下,覺得這個答案跟你問的有些相關,你覺得是這樣的嗎?
⑥ 中鏈雲IPFS雲算力平台怎麼樣好不好
公司實力挺大的,還不錯
⑦ 關於智能駕駛的三種「套餐」,只有特斯拉是搭載了「旗艦版」
同樣都在宣傳了搭載L2級輔助駕駛功能,但同樣的背後卻是全然不同的「硬體套餐」。
在如今,L2級輔助駕駛系統似乎成為了各家車企宣傳產品必不可少的亮點之一,而且無論是傳統車企,還是造車新勢力皆是如此。但同樣的「幫「你開車功能,有的表現的好像一個新手司機,有的卻似乎能直接「替」你開車。
那麼同樣的功能背後為什麼會表現出不同的實力,其背後到底又有怎樣的差別呢?接下來,首席出行官便帶各位了解一下不同「配置套餐」下的L2級輔助駕駛功能。
「標配套餐:「一葷一素」的硬體支持?」
標配套餐更多還是出現在傳統車企身上,尤其以國內一眾合資品牌車型為主。
以最新的豐田RAV4為例,廠家將其支持的L2級輔助駕駛功能命名為Toyota Safety Sense智安全系統。可以實現主動剎車、自適應巡航以及車道居中保持並可以跟隨前車軌跡行駛等功能,屬於標準的L2級輔助駕駛功能配置。
實現上述功能的配套硬體主要以毫米波雷達和前置單目攝像頭為主。其中,毫米雷達主要用於對前車的速度和距離進行實時偵測,實現自適應巡航和主動剎車功能(攝像頭作為輔助和冗餘)。而前置單目攝像頭則通過對路面標線和前車行駛軌跡的識別,實現車道居中保持功能。
L2級輔助駕駛系統更多是輔助駕駛員對車輛進行橫向和縱向的控制,駕駛員依舊主導控制車輛,並不需要太強大的算力。所以,這類「標配套餐」並不會配備更高階的計算晶元。
「標配套餐」屬於最基礎的功能性配置。無論是在感知層面的硬體配置,還是決策層面的晶元配置,都僅僅是「夠用」就好,且後期並不具備OTA升級更高級別自動駕駛的能力。 這樣的「標配套餐」最大的優勢在於供應鏈足夠成熟,其成本也就得到了有效控制。 所以更多被應用到傳統汽車品牌在智能駕駛領域的「突破」。
現階段尤其以合資品牌為主,包括沃爾沃的領航輔助駕駛系統在內的各種「智行」系統在本質上都屬於基礎的L2級輔助駕駛功能,一方面是各家命名方式不同,另一方面也會針對演算法進行優化。但也都是萬變不離其宗。
對於這類品牌來說,智能輔助駕駛功能僅僅是屬於錦上添花的配置而已,現階段也並不會傾注太多的研發力度,他們所追求就是「夠用就好」。
「豪華套餐:「四菜一湯」的智能駕駛」
與傳統車企標准套餐相對的,就是造車新勢力們的智能駕駛「豪華套餐」,俗稱的配置「堆料」。尤其是對於號稱「自研」自動駕駛能力的造車新勢力來說,要想挑戰特斯拉,先得在自動駕駛能力上夠得上後者兩年前的能力。學習其單純的視覺方案已經來不及,感測融合上下功夫才是王道。
蔚來汽車便是標配了「豪華套餐」的車企之一。該公司推出的ES6與ES8在現階段雖然只能實現L2級輔助駕駛功能,但其在硬體配置上則具備了更深的開發潛力。
在感知層面的硬體配置上,蔚來的車型上搭載了1個三目攝像頭、4個全景系統攝像頭、5個毫米波雷達、12個超聲波雷達、1個駕駛員狀態檢測攝像頭。其中,三目攝像頭和5個毫米波雷達主要用作輔助駕駛功能的感知。
由蔚來研發的前置三目攝像頭分別為28度、52度和150度,其中28度攝像頭用以識別遠距離目標和紅綠燈的檢測;52度攝像頭則用來完成對路面情況的識別;150度攝像頭則主要用來掃描車頭兩側及加塞車輛。相較於「標配套餐」的單目攝像頭來說,其最大的優勢在於可以識別到更多信息,讓車輛自己能更清晰看到周邊所處環境。其次則是用做硬體冗餘,在面對單一攝像頭被遮擋和損壞時依舊保證功能正常運行。
五個毫米波雷達除了一個前置用以實現自適應巡航功能外,在車身的四個角落還分別布置用以對盲區檢測和側方來車預警功能的數據採集。
另外,蔚來是在布局更高級別的自動駕駛能力,所以決策層面也搭載了算力更強的Mobileye EyeQ4晶元,其性能可以滿足每秒超過2.5萬億次TOPS浮點運算能力。而在Mobileye對自家Q系列晶元的介紹中也能看到,EyeQ4晶元是可以滿足L3級自動駕駛功能的算力要求。
「豪華套餐」的硬體配置,在本質上已經超越了L2級輔助駕駛功能的基本要求,是在為實現更高級別自動駕駛能力提前鋪好「底子」。相較於「標配套餐」來說,「豪華套餐」中無論是感知硬體配置還是晶元的算力性能都要遠遠更強,所以用來實現L2級輔助駕駛功能也自然是綽綽有餘。顯然,在產品定義之初就把整車OTA能力放在其中的造車新勢力們,對於「成長」這件事有更多想像力。不像「標配套餐」,整個產品周期的功能,可能與交付之初不會有太大變化。
「旗艦套餐:「滿漢全席」的自動駕駛」
嚴格意義上講,目前搭載「旗艦套餐」的車企只有特斯拉一家。畢竟目前搭載FSD晶元的特斯拉車型已經滿足了自動駕駛的硬體能力。
特斯拉在2019年便發布了完全自研的FSD晶元,該晶元實現了每秒約144萬億次TOPS浮點運算能力,是可以滿足完全自動駕駛的算力性能。特斯拉自研的FSD晶元算力是英偉達Xavier的近7倍,其特有的神經網路可以同時處理8路攝像頭產生的圖像數據,並帶有自主學習進化的能力。
其次在感知能力上,特斯拉也獨樹一幟的選擇了全視覺感知配置。特斯拉的視覺識別系統對於道路交通參與者的識別,范圍更廣,類型更加精確。通過多路攝像頭,特斯拉的目前已經量產的三輛車可以對車輛周圍進行360度的全覆蓋。不僅對於車輛所在車道,還包括左右兩邊車道。除了更廣泛的識別范圍,特斯拉對物體的識別能力也要遠強於其他車企。根據首席出行官的體驗和其他車主上傳的視頻,特斯拉除了能識別轎車、貨車和大客車外,對於道路上的行人、雪糕筒、甚至是跑在道路上的馬匹都可以進行區分。
特斯拉最「可怕」的地方在於其開創了「影子模式」,讓全球路上的每一輛特斯拉汽車都為公司智能駕駛功能的研發上傳日常行駛數據,通過更豐富的行駛數據來推動其基於多層神經網路的人工智慧演算法的不斷進化。據從公布數據來看,特斯拉已經收集了超過170億公里的真實行駛數據,其中有超過16億公里的行駛歷程是採用特斯拉的 Autopilot 智能輔助駕駛系統。
「旗艦套餐」已經不單單是對硬體配置的考量,更多是對系統本身決策和執行能力的要求。而在這一維度的基礎上再去實現L2級輔助駕駛功能,那真是用「大馬拉小車」來形容真的絲毫不為過。
「最後」
其實,傳統車企們的「標配套餐」,便已經可以很好的滿足目前ACC、LKA這樣的L2級輔助駕駛系統的基礎功能了。而「豪華」和「旗艦」套餐,則實現了更豐富的功能以及更踏實的實際體驗。
尤其對於搭載「標配套餐」的車型來說,所謂L2級輔助駕駛無非就是一個「幫你開車」功能,它的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駕駛員的身體疲勞度。而「豪華套餐」和「旗艦套餐」則給予駕駛員一個更放鬆的駕駛環境,甚至駕駛員開個小差也問題不大。但是,他們最大的價值在於後期OTA到更高級別自動駕駛的潛力。
從這個角度來看,如果你是一個自動駕駛愛好者,那麼恐怕一輛特斯拉、蔚來或小鵬,更適合。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⑧ 高通發布全新自動駕駛計算平台 最高算力700TOPS,2023年量產
▲高通公司總裁CristianoAmon新聞發布會上向展示了SnapdragonRide(圖源CNET/James?Martin)
SnapdragonRide通過獨特的SoC、加速器和自動駕駛軟體棧的結合,為汽車製造商提供了一種可擴展的解決方案,可在三個細分領域對自動駕駛汽車提供支持,分別是:
1、L1/L2級主動安全ADAS——面向具備自動緊急制動、交通標志識別和車道保持輔助功能的汽車。
2、L2+級ADAS——面向在高速公路上進行自動駕駛、支持自助泊車,以及可在頻繁停車的城市交通中進行駕駛的汽車。
3、L4/L5級完全自動駕駛——面向在城市交通環境中的自動駕駛、無人計程車和機器人物流。
SnapdragonRide平台基於一系列不同的驍龍汽車SoC和加速器建立,採用可擴展且模塊化的高性能異構多核CPU、高能效的AI及計算機視覺引擎,以及GPU。
其中,ADASSoC系列和加速器系列採用異構計算,與此同時利用高通的新一代人工智慧引擎,ADAS和SoC能夠高效管理車載系統的大量數據。
得益於這些不同的SoC和加速器的組合,SnapdragonRide平台可以根據自動駕駛的不同細分市場的需求進行配備,同時提供良好的散熱效率,包括從面向L1/L2級別應用的30TOPS等級的設備,到面向L4/L5級別駕駛、超過700TOPS的功耗130瓦的設備。
此外,高通全新推出的SnapdragonRide自動駕駛軟體棧是集成在SnapdragonRide平台中的模塊化可擴展解決方案。
據介紹,SnapdragonRide平台的軟體框架可同時託管客戶特定的軟體棧組件和SnapdragonRide自動駕駛軟體棧組件。
SnapdragonRide平台也支持被動或風冷的散熱設計,因而能夠在成本降低的同時進一步優化汽車設計,提升可靠性。
現在,Arm、黑莓QNX、英飛凌、新思科技、Elektrobit、安森美半導體均已加入高通的自動駕駛朋友圈,成為SnapdragonRide自動駕駛平台的軟/硬體供應商。
Arm的功能安全解決方案,新思科技的汽車級DesignWare介面IP、ARC處理器IP和STARMemorySystemTM,黑莓QNX的汽車基礎軟體OS安全版及Hypervisor安全版,英飛凌的AURIXTM微控制器,以及安森美半導體的ADAS系列感測器都會集成到高通的自動駕駛平台上。
Elektrobit還計劃與高通合作,共同開發可規模化生產的新一代AUTOSAR架構,EBcorbos軟體和SnapdragonRide自動駕駛平台都將集成在這個架構上面。
據了解SnapdragonRide將在2020年上半年交付汽車製造商和一級供應商進行前期開發,而根據QualcommTechnologies估計,搭載SnapdragonRide的汽車將於2023年投入生產。
二、深耕汽車業務多年高通賦能超百萬台汽車
在發布SnapdragonRide自動駕駛平台之前,高通已在智能汽車領域深耕多年。
十多年來,高通子公司QualcommTechnologies一直在為通用汽車的網聯汽車應用提供先進的無線通信解決方案,包括通用汽車上安吉星設備所支持的安全應用。
在車載信息處理、信息影音和車內互聯等領域,QualcommTechnologies的訂單總價值目前已超過7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87億元)。
而根據高通在CES2020發布會現場公布的信息,迄今為止已經有超百萬輛汽車使用了高通提供的汽車解決方案。
很顯然,如今高通在汽車領域的布局又向前邁進了一步。
CES2020期間,除發布SnapdragonRide自動駕駛平台外,高通還推出了全新的車對雲服務(Car-to-CloudService),該服務預計在2020年下半年開始提供。
據介紹,由QualcommTechnologies打造的車對雲服務支持SoftSKU晶元規格軟升級能力,不僅可以幫助汽車客戶滿足消費者不斷變化的需求,還可根據新增性能需求或新特性,讓晶元組在外場實現升級、以支持全新功能。
與此同時SoftSKU也支持客戶開發通用硬體,從而節省他們面向不同開發項目的專項投入。利用高通車對雲SoftSKU,汽車製造商不僅能夠為消費者提供各種定製化服務,還可以通過個性化特性打造豐富且具沉浸感的車內體驗。
另外高通的車對雲服務也支持實現全球蜂窩連接功能,既可用於引導初始化服務,也可以在整個汽車生命周期中提供無線通信連接。
QualcommTechnologies產品管理高級副總裁NakulDuggal表示,結合驍龍汽車4G和5G平台、驍龍數字座艙平台,高通的車對雲服務能夠幫助汽車製造商和一級供應商滿足當代車主的新期待,包括靈活、持續地進行技術升級,以及在整個汽車生命周期中不斷探索新功能。
此外,QualcommTechnologies也在CES2020上宣布,表示將繼續深化和通用汽車的合作。作為長期合作夥伴,通用汽車將通過與QualcommTechnologies的持續合作來支持數字座艙、車載信息處理和ADAS(先進駕駛輔助系統)。
結語:巨頭紛紛入局自動駕駛領域風起雲涌
前有華為表示要造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等智能汽車核心感測器,後有Arm牽頭成立自動駕駛汽車計算聯盟,如今移動晶元巨頭高通也發布了全新的自動駕駛平台,在汽車和自動駕駛領域上又邁進一步。
巨頭入局有利於自動駕駛汽車更快更好地落地,然而另一方面隨著更多硬核玩家拓展業務邊界,此次市場上的競爭也必然會變得更加激烈。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