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粘聚力怎麼算
Ⅰ 土的黏聚力和內摩擦角是怎樣測定的
內摩擦角是通過三軸試驗測定的。step1,固定圍壓,即小主應力(普通三軸試驗小主應力和中主應力相等),加軸壓,直到試樣破壞,確定大主應力。這樣得到一組小主應力和大主應力值。step2,分別增大圍壓兩次,分別確定土樣在這兩個圍壓下破壞時的大主應力,再得到兩組小主應力和大主應力的值。step3,根據所得的三組大小主應力值,做莫爾圓。step4,在坐標軸的上方畫三個不同莫爾圓的公切線,公切線和水平方向的夾角就是內摩擦角,公切線和y軸的截距就是粘聚力。如果還有不明白的,請繼續追問,如果解決了你的問題,請採納。
Ⅱ 粘性土水下內摩擦角跟天然內摩擦角是怎麼換算的 還有水下粘聚力跟天然粘聚力是怎麼換算的求答案
好像是算有效應力。就是減去孔隙水壓力吧!
Ⅲ 粘性土的內摩擦角和粘聚力一般取多少
內摩擦角20左右,粘聚力20以上
Ⅳ 土的抗剪強度計算公式是什麼
土的抗剪強度計算公式是:
(4)土壤粘聚力怎麼算擴展閱讀
一般認為,有效應力強度指標宜用於分析地基的長期穩定性,而對於飽和軟粘土的短期穩定間題,則宜採用不固結不排水試驗或快剪試驗的強度指標。
一般工程問題多採用總應力分析法,其指標和測試方法的選擇大致如下:若建築物施工速度較快,而地基土的透水性和排水條件不良時,可採用不固結不排水試驗或快剪試驗的結果。
如果地基荷載增長速率較慢,地基土的透水性不太小(如低塑性的粘土)以及排水條件又較佳時(如粘土層中夾砂層),則可以採用固結排水試驗和慢剪試驗指標;如果介於以上兩種情況之間,可用固結不排水或固結快剪試驗結果。
由於實際加荷情況和土的性質是復雜的,而且在建築物的施工和使用過程中都要經歷不同的固結狀態,因此,在確定強度指標時還應結合工程經驗。
常規試驗方法所得到的非飽和壓實土抗剪強度指標是綜合的指標,其中包含了試驗時不飽和狀態對抗剪強度指標的貢獻。含水狀態變化對壓實土抗剪強度指標具有顯著的影響,設計時必須充分考慮壓實土含水狀態變化來選取合理的抗剪強度指標。其機理可用非飽和土理論解釋;基質吸力對吸附強度的影響是非線性的。
Ⅳ 土壤的內聚力、粘聚力、內摩擦角什麼的計算式及他們的關系
三者反應地基土的承載力和沉降力~內聚力也叫粘聚力,指土的顆粒;內聚力反應土體顆粒之間的相互吸引力。土由分子顆粒、水、空氣組成的沉積物,(當然了,土最初是由岩石經過風化生成的鬆散沉積物)內摩擦角是指土的抗剪強度,反應土體的摩擦性能~我估計你是完成任務才提這樣的問題吧~
Ⅵ 什麼叫土的內摩擦角和粘聚力
Drucker-Prager模型就可以體現粘土,裡面的參數就有內摩擦角和內聚力輸入項,此材料遵循庫倫-摩爾准則.
Ⅶ 土壤內摩擦角怎麼算
土壤等效內摩擦角,
指粘性土採用一個摩擦角值來等效粘性土的內聚力和摩擦角的綜合作用,使之等效成「砂性土」,從而使土壓力計算更為簡化。土工試驗中採用直剪試驗得到的摩擦角指標。
Ⅷ 水泥土的內摩擦角和粘聚力怎麼取值
水泥土的抗剪強度:水泥土的抗剪強度隨抗壓強度的增加而提高。當Fcu = 0.30~4.0MPa時,其粘聚力C = 0.10~1.0MPa,一般約為Fcu = 的(20~30)%,其內摩擦角變化在20~30度之間。
Ⅸ 基坑支護設計中土的黏聚力和內摩擦角的取值方法分析<sup>[]</sup>
4.5.1問題的提出
深基坑支護設計是當今岩土工程界熱點與難點之一。深基坑支護設計的成敗,不僅直接關系著工程建設的順利進展,還與巨大的經濟效益聯系在一起,基坑支護與設計的費用,一般達數百萬元。目前國內的深基坑支護設計正處在一個邊實踐、邊總結、邊提高的過程,有許多理論和方法有待於進一步提高和完善。
在深基坑支護設計中,深基坑土壓力的計算是支護設計的根本依據和關鍵,而在土壓力計算中,土體的黏聚力c內摩擦角φ值又是最基本的參數。深基坑土體的c、φ值指標,可以因為固結排水條件不同而表現為不同的數值。例如,同一種飽和粘性土,在固結排水和固結不排水試驗中表現為不同的內摩擦角,而在不固結不排水剪切試驗中內摩擦角φ=0。
人們為盡可能模擬工程中各種復雜的排水條件,在進行土體強度指標的c、φ值試驗時,分為3種情況考慮,即三軸剪切試驗的不固結不排水剪(UU)、固結不排水剪(CU)及固結排水剪(CD),與其相對應的直接剪切試驗分別為快剪、固結快剪和慢剪。三軸剪切試驗相對直剪試驗更能模擬土體實際受力狀況以及更能嚴格控制排水條件,因此,其結果更為可靠。而直剪試驗由於存在諸多弊端正處於被淘汰的局面。
充分了解各種不同固結排水條件剪切的實質,在深基坑工程中顯得尤為重要。正確選用合理的固結排水條件試驗結果,是基坑支護設計成功的保證。但目前,在深基坑工程中,許多勘察人員有時拿不準針對具體的深基坑工程,提出合理的三軸剪切試驗類型,即到底是要獲得不固結不排水剪指標,還是固結不排水剪指標或固結排水剪指標,對此不是十分清楚。而有的基坑支護設計人員在計算土壓力時,對勘察報告書中所提供的不同固結排水條件得出不同的c、φ值而感到棘手,不知如何選用。有時為保險安全起見而人為地取小值,造成浪費;或者走另一極端,釀成基坑垮塌事故。因此,弄清3種固結排水條件的本質及其在深基坑工程中的運用,實為必要。
4.5.2目前支護結構設計中c、φ值的通常辦法及依據
在基坑工程支護設計中,比較流行用固結不排水剪c、φ值指標乘以0.7折減系數的辦法,經驗表明,許多基坑支護設計採用此法獲得了成功,但也發生了一些基坑垮塌事故或造成很大的浪費。
基坑土體一般都有一定的原始固結度(軟土和新近堆積土除外),基坑開挖一般是用機械開挖,速度較快,土中孔隙水來不及排出,因此,採用固結不排水剪c、φ指標是可以理解的。但其指標一般不直接採用,通常是乘以一個經驗折減系數後再採用,依據是:
(1)當今所採用的直接剪切儀,不能模擬土體的實際受力狀態,不能嚴格控制排水條件,人為規定剪切破壞面,等等諸多因素,使得其試驗結果偏大。
即使是使用三軸剪切儀克服了直剪儀的諸多弊端,但它也不能像真三軸儀那樣完全模擬土體的受力狀況,其採用的圍壓σ2=σ3,而實際情況σ2≠σ3,使試驗結果與實際相比仍有誤差。
(2)在試驗過程中,基坑開挖側壁土體的應力路徑與常規三軸試驗的加荷方式、受力次序相反。
(3)在試驗過程中,有時忽略土樣的應力歷史(前期固結壓力pcm)。
(4)取樣擾動,運樣過程中的振動,將破壞土樣的天然狀態,勢必影響其試驗結果。
(5)在基坑支護結構設計中,c、φ值最主要的獲取途徑是室內土工試驗,另外的途徑是原位十字板剪切試驗,而十字板試驗只提供土體的不排水剪cu值(φ=0),此時,土體的朗肯主動土壓力系數等於朗肯被動土壓力系數,對基坑支護設計不太適用。如果室內試驗的c、φ值與實際有誤差(不可避免),沒有其他辦法測出c、φ值加以比較,也難以發現和判斷,其帶來的後果是嚴重的基坑事故,這就使人們對試驗結果持慎重態度,依據工程經驗乘以折減系數加以避免。
而工民建基礎工程則不同,它的試驗結果可以不折減而直接採用。因為其c、φ值主要是用來計算地基土承載力,除此之外,還有野外標貫試驗、載荷試驗、靜探試驗、依據室內試驗的含水量、孔隙比e、液性指數IL等查表.經驗等諸多方法綜合確定。即使c、φ值指標有一些出入,對提供地基土承載力影響不大。
實際上,室內試驗結果與實際相比,有可能偏大,也有可能偏小,一般難以判斷,只有乘以一個折減系數來保證基坑支護設計的安全。當試驗比實際值偏小時,再乘以一個折減系數,其結果是更趨於保守,這就是常發現實測土壓力比計算土壓力小很多的重要原因之一;當試驗結果比實際值偏大時,這時乘以一個折減系數,可使基坑支護獲得成功,但如果乘了折減系數以後,還不能彌補試驗偏差時,將釀成基坑垮塌事故,這種例子也常見。
在深基坑壓力計算中,應該根據場地土層的結構構造、分布、土體滲透性、場地地下水狀況、基坑開挖方式等等諸多因素綜合考慮,採用相應適宜的固結排水條件剪切試驗c、φ值結果。
4.5.3不固結不排水剪
我國沿海地區廣泛分布厚層海相淤泥、淤泥質土等軟土,這些軟土孔隙比大(e=1~3),透水性弱(滲透系數K=10-6~10-8cm/s)。這類土往往是形成深基坑土壓力的主要土層。對於這類土層的深基坑的支護設計(c、φ值選取及土壓力計算),有的工程設計人員常習慣採用固結不排水剪試驗結果乘以0.7的系數,結果在很多情況下得出的土壓力比實際值小,造成基坑垮塌、在這些地區,由於基坑開挖一般都用機械施工,速度快,基坑中水來不及排出。所以,軟土地區基坑土體c、φ值應選用不固結不排水剪指標,同時應注意:
(1)軟土在進行不固結不排水試驗前,應在自重應力下進行預固結,這樣可避免土樣擾動給試驗結果帶來的影響,使土樣盡可能恢復原來的應力狀態。如深圳市在進行基坑支護結構設計時,對軟土先進行預固結處理,再作剪切試驗獲取c、φ值,並且很成功。但目前試驗人員在進行不固結不排水剪試驗時,通常忽略這一點,沒對試樣進行預固結,使c、φ值指標偏小,給設計帶來困難。
(2)採用合理的固結度。不同的固結度,其試驗結果不一樣,同一土樣,固結度越高,強度也越大。沿海有些地區,其飽和軟粘土沉積時間不太長,原始固結度並不高,如果仍採用100%的固結度,其強度將偏大,設計偏於危險。我們知道,土層的固結度可表示為U=1-Ud/U0(Ud為當前孔隙水壓力,U0 為最初孔隙水壓力),如果能測得孔隙水壓力Ud,就能算出土體的原始固結度。
因此,現有的《土工試驗規程》(SL 237—1999)有關不固結不排水剪的內容,建議增加一條:「對軟土進行不固結不排水剪切試驗,其試驗前應對軟土進行自重應力下的預固結,所採用的固結度應根據土層的原始固結程度相應確定。」
4.5.4固結不排水剪
目前,國內絕大部分基坑支護結構設計人員在進行深基坑土壓力計算時,都是採用固結不排水剪所得出的c、φ值指標作為設計的依據。從理論上分析,固結不排水剪指標適用除軟土以外的其他大部分土層。其道理很簡單,基坑開挖用機械施工,速度較快,土中水來不及排出,用不排水剪;另外,土體本身有一定的固結(除軟土或新近堆積土外),所以綜合得出用固結不排水剪試驗是符合實際的。各地對用固結不排水剪指標c、φ值的取用折減標准應該不一樣,不能一概地用乘以0.7折減系數的辦法。
(1)滲透性:基坑土體滲透系數相對較小時,土體的固結度不一定達到100%,如此時採用固結不排水剪指標,可適當考慮折減其值。
(2)場地地下水:如果場地無地下水,或在基坑降水後期,或者對於粉土、粉砂等,其固結程度相對較高,在考慮折減時就應少折減一些。反之,應相對折減多一些。
(3)施工速度:基坑施工慢,基坑土體允許有較長時間的排水固結,那麼應折減少一點;如系機械化快速施工,則折減要多一點。
4.5.5固結排水剪
固結排水剪結果cd、φd值與固結不排水剪的有效應力c'、φ'值非常接近(理論上相等),由於試驗時間較長,成本較高,工程中一般用得不多。
對深基坑工程而言,基坑土層為粉土,粉、細砂等透水性好的土層,如長江兩岸的武漢等地區,以及桂林灕江兩岸部分范圍的粉土,粉、細砂層,均可採用固結排水剪的指標cd、φd值,但要求基坑開挖速度慢或人工開挖,其cd、φd 值結果與實際情況才較吻合。
4.5.6結論
(1)固結排水條件不同,深基坑土體的剪切試驗指標c、φ值不同。
(2)不固結不排水剪切試驗結果一般用於固結程度不高、弱透水性的軟粘性土地區的軟粘性土地區的基坑設計。在進行剪切試驗前,一般應在自重壓力下進行適當的預固結。
(3)固結不排水剪試驗結果可用來進行除軟弱土、砂土以外的絕大部分土層的基坑支護設計。其指標結果是否折減或折減多少,需根據各地場地土層的滲透性、地下水及施工速度等因素綜合而定,並不採用通常乘以0.7折減系數的習慣做法。
(4)固結排水剪試驗結果主要用於粉土、粉細砂等透水性較好的深基坑土層。
Ⅹ 地基處理後復合地基的粘聚力和內摩擦角怎麼換算
1、水泥土的抗剪強度:水泥土的抗剪強度隨抗壓強度的增加而提高。當Fcu = 0.30~4.0MPa時,其粘聚力C = 0.10~1.0MPa,一般約為Fcu = 的(20~30)%,其內摩擦角變化在20~30度之間。 ' S/gmn
uoh7Sz5!^
水泥土在三軸剪切試驗中受剪破壞時,試件有清楚而平整的剪切面,剪切面與最大主應力面夾角約60度。 AFwdJte9e
{ 2f-8Z&>
根據試驗結果的回歸分析,得到水泥土的粘聚力C與其無側限抗壓強度Fcu大致呈冪函數關系,其式如下:C = 0.2813 * (Fcu^0.7078)。該式成立的條件是:Fcu = 0.3~1.3MPa。 ^} >w<'0
uW %#
水泥土的壓縮模量:當垂直應力達50%無側限抗壓強度時,水泥土的應力與應變的比值稱為水泥土的變形模量E50 。當Fcu = 0.1~3.5MPa,時,E50 = 10~550MPa,根據試驗結果的線性回歸分析,得到:E50 = 126Fcu ]3Sp W{=^(
8zW2zkv2|#
《公路地基處理手冊》一書中也有著大體相同的說明。《地基處理與托換技術》-第三版對攪拌樁處理基坑邊坡有計算實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