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算力簡介 » 人腦與電腦的算力

人腦與電腦的算力

發布時間: 2021-09-08 07:41:11

Ⅰ 人的大腦究竟能不能比上電腦

這個是無法橫向比較的。

單純從純數學計算能力上來看,人腦無法與電腦相比,電腦的計算能力要比人腦強得多,不僅速度快,而且非常准確。舉個例子,目前家用配備i5處理器的普通計算機,其浮點運算能力也可以超過每秒100億次,這遠遠超過了人腦的計算能力,相比之下,人腦的計算能力低的可憐。就拿1+2+3+4+5+……+100這個累加計算來說(不考慮簡便演算法,就是按照算式來計算),電腦計算它連1毫秒都不到就可以搞定,並且不會出錯,而人來計算可能要十幾分鍾,並且還很有可能會算錯。
但是,僅從純數學計算能力來衡量是不科學的。人腦擁有智能,這是目前全世界所有電腦都無法完美實現的功能。人的大腦擁有計算機無法比擬的智能,從這方面來說,人腦要比電腦強大的多。

Ⅱ 電腦和人腦相比較優勢劣勢是哪些

一、二者的本質不同

人腦是中樞神經系統的最高級部分,也是腦的主要部分。分為左右兩個大腦半球,二者由神經纖維構成的胼胝體相連。是自然界進化的產物,是生物性質的。

而電腦是由硬體系統和軟體系統所組成,可分為超級計算機、工業控制計算機、網路計算機、個人計算機。

人腦是靈活的,可以控制電腦,電腦不能控制人腦,現在的人越來越懶,有很多事情不願做只好找個幫手:電腦。

人的大腦約有140億個神經細胞,掌管著思維、感覺及全身的活動。雖然電腦已面世多年;但其精細程度和人腦相比,仍然差一大截。為了使電腦早日具有人腦的功能和效率,科學家近年致力研究開發人工智慧電腦,並已取得不少進展。


二、二者的特點不同

1、人腦可以自然產生思想,感情,思維等心理過程,同時兼備個性傾向性(性格等)。人腦產生的智慧和思想是無限的。

2、電腦離不開事先設定的程序,程序里沒有的不會自覺產生。沒有程序,電腦只是一些電子元件。更不要說自我學習。

三、二者運算速度上的不同

電腦可以高速准確地完成各種算術運算。當今計算機系統的運算速度已達到 每秒萬億次,微機也可達每秒億次以上。

例如:衛星軌道的計算、大型水壩的計算、24小時天氣算需要幾年甚至幾十年,而在現代社會里,用計算機只需幾分鍾就可完成。

Ⅲ 電腦為什麼擁有像人腦一樣的邏輯,計算能力呢

電腦只是通過二進制的0和1來做邏輯判斷的,比如通過指令計算的結果滿足條件用1表示,不滿足用0表示。
你說的工作原理不是一兩句話能概括的,對此我無能為力了。
電腦和人腦跟本沒法比,電腦只能按照人事先編好的程序運行,而人腦是無限量的,至今人類對大腦的認識也不過是皮毛而已。

Ⅳ 為什麼計算機的計算能力是人腦所達不到

人腦是不可能叨叨計算機的計算能力的,因為,人類發明計算機的目的就是為了計算,雖然我們現在可以用電腦做很多事情,
但真正的計算機應用,就是那些大型、巨型計算機,他們可能看不了電影,聽不了歌,他們的目的就是為了計算,想像,太空梭入太空,預測天氣的計算,軍用計算機的計算,沃爾瑪每天把全世界所有的連鎖店的所有數據收集起來急性數據挖掘,不都是為了計算嗎?這么龐大的計算能力,人腦怎麼達到。
導致電腦在計算能力上凌駕於人類的時速度,在學計算機技術一定會涉及到電腦的速度,具體數字o忘了,但普通pc
可以達到百萬次/s
還是
億/s
記不得了,但可見它的速度之快,而人類也就是
1/s

100/s
可能就是神通了吧,當然,計算機的計算是二進制,任何數據的任何計算都要轉化為二進制,而那個多少次/s也是指二進制計算速度。具體的轉化,你可以學一下計算機基礎或導論。
如果人類也能擁有計算機那強大的邏輯技術能力多好啊
這個話,我不同意,因為我認為計算機的邏輯能力是低於人的,因為計算機一切計算的基礎是二進制,其他一切依賴於轉化,而人類不用,人類的頭腦是計算機無法比擬的,因為,人類的日常生活蘊含著大量的計算機無法進行的運算,這也就是,為什麼
「人工智慧」雖發展良好,但即使是最先進的機器人,也只能做出最簡的動作,o認為,這是人類生說的非邏輯性表現的,要轉化,就要經過龐大的運算,而這,是計算機的瓶頸。
順便說一句,建議你看一下計算機導論,上面預測,下一點computer將改變馮諾依曼
的模式,採用蛋白質,
我想,你所說的人腦與電腦結合,或許在那一天

Ⅳ 人腦與計算機問題

10後面跟8432個零

英國《獨立報》14日報道說,研究人員首次計算出了人腦的記憶容量,發現人腦在這方面的能力超過所有的電腦。那些預言電腦的能力將超過人腦的人已經能夠被證明是絕對錯誤的。

報道說,在《大腦與思維》雜志發表了上述計算結果的科學家們說,盡管最大的電腦的記憶容量是1,000,000,000,000個位元組(10的12次,即方),人腦的記憶容量的位元組數則大到10後面跟8432個零。研究人員說,記憶是自然智慧的基礎,而人腦的記憶容量至今還是個謎,因為沒人能建立合適的計算模型將其測算出來。人腦中神經元的數量是已知的,大約為1000億個,許多分析家以此為基礎提出了電腦不久將超過人腦的觀點。但是研究人員並不局限於這個角度,他們運用一系列運演算法則,計算出了人腦的記憶總量,其中包括不同神經網路的龐大數量,這項發現可能會改變電腦設計的思路。今後的電腦可能不是增加位元組,而是模仿人腦,特別是更加註重神經網路。

Ⅵ 電腦和人腦,哪個更厲害,正方電腦厲害

電腦方面出來是為了節省時間的電腦編輯出來的程序是,給人們節省了大量的時間,不能說電腦比較聰明,哎,更何況,但是是真的節省時間,畢竟電腦也是人腦發出來的,人的潛力是無窮的

Ⅶ 電腦和人腦有什麼不同

大數之道——人腦與電腦的對比

第五堂課:復雜自動機的一些考量——關於層次與進化的問題

在翻譯過程中,做了以下的添加和修改:

1、為了方便閱讀,為原文進行了分段,並加上了段標題;

2、為了讓讀者感覺更親切,加上了若干副插圖。

3、為原文添加了大量的評論,東方和尚的評論和張江老師的評論都會標注出來,另外,因為這本書是馮·諾依曼的助手 Arthur W. Burks(遺傳演算法之父 John Holland 的博士生導師),所以在框中的文字是編者加的註解。大家要注意分辨。

一、人腦與電腦的比較

但大腦神經元的數量級大致可以確定為 10^10的級別。而身體其他部分的神經元數量大概要比這個數字小很多, 並且它們也源自大腦。最大的大腦周圍神經集合是視網膜,從視網膜連到大腦的視覺神經被認為是大腦的一部分[68]。

相比大腦的神經元數量,計算機器用到的電子管個數要小一百萬倍。現有最大的計算機器,ENIAC 只有 2×10^4 個電子管。另一台屬於 IBM 公司的大型計算機器,SSEC 包括了各 1 萬 個電子管和繼電器。正在建造中的最快的計算機器,其設計包括了 3 千個電子管。電子管數量的減小是由於對內存的處理手法有所不同,之後我會提到。

在這個電腦 vs 人腦的較量中,有一個因素是對於前者有利的:計算機的速度比人腦要快。人腦神經元的反應速度大約是半毫秒。但用這個時間來衡量人腦的速度是不公平的,因為更重要的不是神經的激發時間,而是神經的恢復時間,也就是從一次反應到恢復到能夠再次反應的時間長度。神經的恢復時間最快也需要 5 毫秒。對於電子管來說,很難估計速度, 按現在的設計,重復的頻率(時鍾主頻)很難超過每秒一百萬次[70]。

編者Arthur W. Burks註:

【馮紐曼接著從體積上比較了人類神經系統和計算機的區別。這個區別主要來自於控制和信號放大是怎樣實現的。在電子管中間,運算體積實質上是陰極和控制柵極之間的空隙,其尺度約為 1 毫米;而在神經細胞中,運算對應的是神經膜約為 1 微米的厚度。兩個尺度的比例是 1000:1,而它們的電壓之比也是 1000:1,因此電子管和人腦信號的場強是大致相 當的。這說明,兩者之間能量消耗的差異主要來自於體積上的不同。尺度上 1000 倍的區別,換算成體積就要差到 10 億倍,能量消耗也差不多。請參見馮紐曼著作《計算機和人腦》[71]。

馮紐曼接著計算了「每一步基本信息操作,即每一個二義選擇以及每次傳送一個基本單位信息所需要產生的能量」,包括三種情形,熱力學的最小值、真空管以及神經元[72]。

在第三堂課上,馮紐曼曾提到,熱力學信息是由對數方式來測量的。也就是對於所有的可能性用 2 為底來取對數。因此,在二選一情況下的熱力學信息等於 1 bit。問題是,bit 不是我們用來測量能量的單位。只有當你指定溫度之後,熵和能量才能被聯系起來,在低溫下運行可以降低消耗能量的下限。」他接著計算了這個熱力學信息相對應的最小能量值,也就是 kT logN 爾格。這里 k 是玻爾茲曼常數(1.4×10-16 爾格/度),T 是絕對溫度,而 N 則是可能性的數量。對於二進制的基本計算 N=2,室溫下 T=300K,對應於 1bit 的熱力學能量下限為3×10^(-14)爾格。 馮紐曼估計大腦消耗 25 瓦的能量,具有 10^10 個神經元,因此平均來說,每個神經元每秒激活 10 次,因此每次二進制運算中神經元的能量消耗為3×10^(-3) 爾格。他估計真空管消耗6 瓦,每秒激活 100,000 次,故每次二進制運算中,電子管的能量消耗是 6×10^2 爾格。】

Ⅷ 人類的大腦和電腦的CPU相對比,運算速度有怎樣的差距

進化的好處

什麼告訴我們在人類大腦的決策?它提醒我們,大腦直到每個動作之前幾百毫秒才「下定決心」,直到它被執行的時刻,才會產生計劃。大腦作為一個很「民主」的地方,會允許各種可能性的「聲音」的存在,但這些「聲音」只能在允許的時間里才有發言權。這種拖延是良性的,出自對預先規劃的深刻懷疑,在行動到期之前就早早地排斥任何選擇。進化生存是一個漫長的游戲,唯一一個可靠的規則,是沒有其他可靠的規則。

機器的編程行為只是不夠靈活,無法適應更多的特殊情況,無法衡量所有因素,因為人類自然而輕松地做到這一點。計算機唯一可以接管的世界,是從現實中獲得的一個簡單而僵硬的世界。

Ⅸ 電腦比人腦好在哪

我認為這個辯論是可笑的,但也是十分深奧的.可笑,因為目前來說根本不會有結果.深奧在於,未來是不可知的.
電腦只是一個工具,跟人的大腦發揮著不同的功效.鋤頭能鋤地,大腦卻不能,這是否說明大腦都不如一把鋤頭?
電腦在單純的算數計算方面,比人腦快,可實際上,它目前信息的計算能力還沒有一個蚯蚓的神經系統強.
但是一個巨大的問題在於,隨著人工智慧(AI)的發展,未來電腦是否會產生自主意識和創造力?Who Knows?!

熱點內容
1千萬shib 發布:2025-07-13 15:57:43 瀏覽:943
買區塊鏈應該上哪個網站 發布:2025-07-13 15:41:34 瀏覽:493
2019年比特幣以太坊會反彈嗎 發布:2025-07-13 15:33:13 瀏覽:76
以太坊經典貨幣 發布:2025-07-13 15:10:30 瀏覽:993
公司發工資比特幣 發布:2025-07-13 15:10:25 瀏覽:446
BTC交易確認多久 發布:2025-07-13 15:06:49 瀏覽:216
為什麼元宇宙要在區塊鏈上運行 發布:2025-07-13 15:06:08 瀏覽:138
美國關閉比特幣嗎 發布:2025-07-13 14:52:19 瀏覽:905
以太坊簽名過程 發布:2025-07-13 14:42:21 瀏覽:686
最新一個比特幣值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5-07-13 14:40:01 瀏覽: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