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螺絲軸向力怎麼算扭矩
① 【急】關於螺栓擰緊力和扭矩的關系:M=KFD 求大神們解救!!!
K值需要做扭矩系數試驗,一批螺栓抽樣,例如在鋼結構行業是3000套螺栓抽8隻,在扭矩系數試驗儀上測扭矩系數,要求8套扭矩系數平均值在0.11~0.15,標准差小於0.010,然後用平均值做為這批螺栓的K值計算扭矩。
② 機械設計里根據緊固扭矩可以算出軸向拉力嗎
1.螺栓和螺母組成的螺紋副在緊固時,緊固力是通過旋轉螺母或螺栓(通常是螺母)而獲得的,緊固力與旋轉螺母所用的扭矩(擰緊扭矩)成正比,為了保證達到設計所需的緊固力,就要在工藝文件中規定擰緊扭矩,並在實際施工中貫徹實施。
2. 機械設計中擰緊扭矩計算方法 M = KPD 式中:
M — 擰緊扭矩,Nm K — 扭矩系數
P — 設計期望達到的緊固力,KN D — 螺栓公稱螺紋直徑,mm
③ 已知螺栓軸向的受力,怎麼計算擰緊的扭力
緊扣法和松扣法。你說的是緊扣法,需要再次擰緊到螺栓有靜摩擦到動摩擦的一瞬間讀數,一般來說,在哪一瞬間,讀數有一個下滑現象,讀最小數比較准確。
④ 擰緊螺釘的扭力怎麼計算
1.要想得出螺釘扭力F,首先要建立螺釘在擰緊時的受力模型。在實際應用分析中比較復雜,簡要說明下計算思路 : F=μN 即動摩擦力公式
關鍵常量為:內外螺紋當量摩擦系數μ,螺釘軸向預緊力N
當量內外螺紋的摩擦系數比較難確定,這根螺釘螺孔體材質有關,和螺釘的螺紋精度有關,和牙型角有關,螺釘的實際生產導致此類系數都有差異。純理論計算可忽略螺紋精度。
螺釘軸向預緊力N,這個數值其實沒有什麼硬性標准。在理論上,在螺釘的軸向應力接近彈性極限σe時,此時的軸向預緊力在使螺釘在彈性形變內,螺釘不會引起屈服失效,但實際的生產中,這個數值是非常大的,沒有實際的指導裝配的意義。
如果你計算數值在實際中的應用,那麼建議你查表,扭矩表容易在網上查到。很多數值是從實踐中摸索而來,實用性很強,源於實踐,歸於實踐。
以上為我個人理解,僅供參考,如有疏漏錯誤,還請批評指正
⑤ 螺絲軸向力和扭力的關系。可以用公式表達,且為什麼可以以扭力來趨近為軸向力。。 或者扭矩和夾緊力的關系
無法計算,沒有標准值。扭矩和夾緊力的關系,需要知道螺紋副和螺紋、工件表面的摩擦系數和接觸面積等。
以尺寸最小、卸載力達到飛輪重力(1kN)的80%為目標,磁路估算與有限元精算相結合,設計了一種磁路漏磁微小的內外雙永磁靜環與合金鋼導磁轉環組合的新型軸向卸載磁軸承 。
螺紋緊固件的預緊力則多是採用力矩或轉角的手段來達到的。
(5)知道螺絲軸向力怎麼算扭矩擴展閱讀:
電機與高速離心式鼓風機直連,省去齒輪箱--這種想法基本上是錯誤的,不大可能實現。對於傳統電機,不通過齒輪箱增速,也很難達到那麼高的風機轉速。
在螺紋緊固件的使用中應用的較廣泛的是螺栓-螺母連接副的形式,應用的較多的是有預緊力的連接方式,預緊力的連接可以提高螺栓連接的可靠性、防松能力及螺栓的疲勞強度,並且能增強螺紋連接體的緊密性和剛度。
在螺紋緊固件的連接使用中,沒有預緊力或預緊力不夠時,起不到真正的連接作用,一般稱之為欠擰;但過高的預緊力或者不可避免的超擰也會導致螺紋連接的失敗。
眾所周知,螺紋連接的可靠性是由預緊力來設計和判斷的,但是,除在實驗室可以測量外,在裝配現場一般是不易直觀的測量。
⑥ 螺絲扭矩計算
可以根據T=kDF來計算擰緊扭矩,其中,k是扭矩系數,D是公稱直徑,F是螺栓預緊力
⑦ M16的螺栓,螺栓軸向預緊為136041N,扭矩為多少
知道軸向預緊力,沒法計算扭矩,還需要知道扭矩系數,扭矩=扭矩系數*預緊力*公稱直徑
預緊力單位是KN,公稱直徑單位mm。
不知道你的螺栓是國標、美標還是其他標准,如果國標,扭矩系數一般是0.11~0.15之間,假設扭矩系數是0.13,扭矩=0.13*136.041*16=282.96528,大約283Nm。
根據預緊力我估計M16的等級應該是8.8級。
需要說明的是扭矩和軸力之間沒法直接計算,因為扭矩系數是螺栓試驗得出的!
⑧ 螺絲釘的扭矩與產生的拉力怎麼計算
3mm,真是理論達人,實際中3mm的螺絲都是用普通扳手鎖的,5mm以上才會用扭力扳手
⑨ 已知絲杠的軸向推力,如何能算出所需要的扭矩
絲桿轉動一圓周,轉向力x1圓周長 等於 推力Fx導程P,轉向力f=T/r,fx2∏r=FxP,即2∏T=Fx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