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基礎要不要算地震力下的
㈠ 獨立基礎的鋼筋是否需要抗震
設計總說明中應該有基礎和框架結構的抗震等級的,你好好看看,如果沒有明確說明的話要問設計單位
㈡ 獨立基礎的問題
膨脹土作為持力層的,國家另有專門的規范,GB50007-2011《建築地基基礎設計規范》 總則里 1.0.2 本規范適用於工業與民用建築(包括構築物)的地基基礎設計。對於濕陷性黃土、
多年凍土、膨脹土以及在地震和機械振動荷載作用下的地基基礎設計,尚應符合國家現行相
應專業標準的規定。
過去,處理膨脹土層的原則是增加基礎的埋置深度;能換土的,盡量換土;適當加大持力層的應力狀態;擴大室外表面封閉范圍;盡量綠環周圍環境等等,從構造上採取防止持力層膨脹土受環境干濕影響的措施。題說的防水板就是措施之一。
地下室底標高-3.0,電梯井底標高-4.6是『增加基礎的埋置深度』,電梯井的荷載不大,建議基礎不宜過寬,不建議做筏板方式。
㈢ 柱下獨立基礎在計算地基承載力為什麼用標准組合,而不用基本組合
用什麼樣的組合是有規定的,不是越大越好,一般多層框架用標准組合!
凡是計算地基的承載能力或地基變形——用荷載效應的標准組合;(如基礎底面寬、沉降等)
凡是計算基礎(本身)的承載能力及配筋——用荷載效應的基本組合;
計算基礎(本身)的變形——用荷載效應的標准組合;
㈣ 6度區的高層(丙類、29米)要不要計算地震作用
根據2 0 1 0 年 1 2 月 1 日開始施行的建築抗震設計規范-Code for seismic design of buildings(GB 50011-2010)
1.0.2 抗震設防烈度為6度及以上地區的建築,必須進行抗震設計。
3.1.2 抗震設防烈度為6度時,除本規范有具體規定外,對乙、丙、丁類的建築可不進行地震作用計算。
㈤ 弱弱的問一句什麼時候算基礎的時候不用算地震力
抗震規范4.2.1條和4.4.1條分別是天然地基和樁基礎不用進行抗震計算的條件。關於風荷載還真不知道什麼時候不考慮,可能高層需要考慮風吧。
㈥ 是不是獨立基礎一定有基礎梁連接
不需要。
㈦ 框架結構獨立基礎什麼情況下可以按軸心受壓計算
柱子的荷載通常是由板和梁傳遞來的,極少出現單獨施加給柱子的荷載。所以取多大要看你的板和梁布置情況了。一般來說,地震力影響較小的場合,設計柱子要依據軸壓比(受壓控制);地震力影響大的場合,依據側向力(受彎控制)。
㈧ 請問在計算獨立基礎時,JCCAD中是否需要勾掉SATWE工況下的地震作用為什麼
這是用SATWE軟體計算。左邊SATWE圓圈裡應點上;最下邊的小方框不勾。右邊x方向和y方向的地震標准值的小方框不勾。
因為一般工程的抗震設防分類都是丙類,丙類工程的基礎結構是不進行抗震驗算的。
㈨ 關於獨立基礎抗剪,建築地基基礎設計規范沒有要求進行驗算。到底需不需要驗算呢
一般來說,柱下獨立基礎是雙向受力,沖切與剪切破壞機理類似,不同的是沖切是三維的,剪切是平面的。一般情況下,只要滿足抗沖切要求,基礎就是安全的。這也許就是規范沒要求進行抗剪驗算的原因。
但是,在一些特殊情況下也有例外,比如,地基承載力較高;基礎底面長寬比較大,接近單向受力的情況下,抗剪切往往起控製作用。
因此,我的建議是,為穩妥起見,有必要進行抗剪切驗算,工業建築的基礎更應如此。
㈩ 地下室獨基 考慮地震荷載標准值嗎
參考抗規4.2.1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