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鑄模脫模力怎麼算
❶ 鋅合金壓鑄粘前模,怎麼解決……已經在壓鑄之前給前模進行預熱,加強噴霧(脫模劑),收效甚微
你好,粘前模的原因有很多,說白了就是後模拉不過前模
首先,模具設計是否有問題,沒有設計出足夠大的拔模斜度
還有其他原因
1.模具拋光不好,有倒扣,或者火花紋,進行拋光處理
2.後模是否有強頂,能否適當加倒扣?或者改為扣針
3.水口是否太薄,沒有足夠力量拉回來後模,適當加厚水口
❷ 鋁合金壓鑄模具出現粘模如何處理
由於金屬銅、鋅、鋁及鋁合金具有很好的流動性和可塑性,而且鑄造加工是在有壓力的壓鑄機中鑄造,因此鋁壓鑄件可以做出各種較復雜的形狀,也可作出較高的精度和光潔度,從而很大程度的減少了鑄件的機械加工量和金屬銅、鋅、鋁或鋁合金的鑄造餘量,不僅節約了電力、金屬材料、還大大節約了勞動成本;而銅、鋅、鋁及鋁合金具有優良的導熱性,較小的比重和高可加工性;從而壓鑄件被廣泛應用於汽車製造、內燃機生產、摩托車製造、電動機製造、油泵製造、傳動機械製造、精密儀器、園林美化、電力建設、建築裝飾等各個行業。
傳統壓鑄工藝主要由四個步驟組成,或者稱做高壓壓鑄。這四個步驟包括模具准備、填充、注射以及落砂,它們也是各種改良版壓鑄工藝的基礎。在准備過程中需要向模腔內噴上潤滑劑,潤滑劑除了可以幫助控制模具的溫度之外還可以有助於鑄件脫模。然後就可以關閉模具,用高壓將熔融金屬注射進模具內,這個壓力范圍大約在10到175兆帕之間。當熔融金屬填充完畢後,壓力就會一直保持直到鑄件凝固。然後推桿就會推出所有的鑄件,由於一個模具內可能會有多個模腔,所以每次鑄造過程中可能會產生多個鑄件。落紗的過程則需要分離殘渣,包括造模口、流道、澆口以及飛邊。這個過程通常是通過一個特別的修整模具擠壓鑄件來完成的。其它的落紗方法包括鋸和打磨。如果澆口比較易碎,可以直接摔打鑄件,這樣可以節省人力。多餘的造模口可以在熔化後重復使用。通常的產量大約為67%。
高壓注射導致填充模具的速度非常快,這樣在任何部分凝固之前熔融金屬就可填充滿整個模具。通過這種方式,就算是很難填充的薄壁部分也可以避免表面不連續性。不過這也會導致空氣滯留,因為快速填充模具時空氣很難逃逸。通過在分型線上安放排氣口的方式可以減少這種問題,不過就算是非常精密的工藝也會在鑄件中心部位殘留下氣孔。大多數壓鑄可以通過二次加工來完成一些無法通過鑄造完成的結構,例如鑽孔、拋光。
❸ 壓鑄件結構怎樣設計有利於脫模要注意哪些要點,最好詳細些。
第一
當然是能兩邊脫模,至少是加了嵌件或者抽芯後能兩邊脫模
第二
脫模最關鍵的就是拔模斜度必須做好
壓鑄件對於分型面的兩邊都要做好斜度,根據尺寸大小設置斜度大小
斜度至少是5°
如果壓鑄件上有孔
孔不能太小
太小的孔壓鑄廠家加了斜度後還是脫不了模
❹ 壓鑄脫模工藝是干什麼用的
http://www.1jyw.cn/soft/sort0271/sort0549/down-70887.html
❺ 壓鑄過程如何防粘是什麼類型的脫模劑
壓鑄件粘模與脫模劑有很大的關系,但並不是全部的原因,特別是鐵含量較低、壓射速度太高的情況下也會產生粘模的;適合本公司使用習慣的脫模劑就是最好的,也不一定非得是某個牌子
❻ 模具鉗工關於SIN COS TAN 計算方法
模具鉗工一般在劃線,計算角度時,需要用到三角函數;正鉉、餘弦、正切值。另外,在給塑料模具或者壓鑄模具鑽斜導柱孔,斜滑塊的角度的計算,也能夠用到三角函數的正切值。塑料模具或者壓鑄模具的脫模斜度的計算也能夠用到三角函數的正切值。
❼ 求助壓鑄界高手,壓鑄模做司筒在壓鑄過程會有困難嗎
壓鑄模做司筒,你成功了么?過程是怎樣的?能說來大家分享么?我現在有一副採用司筒結構,不知效果如何呢!?
❽ 壓鑄件拔模角度
高度與拔模斜度,拔模斜度越大越容易脫模,對於牆面較深(高)的產品或產品本身較深(高)的更是重要。又因為拔模斜度而產生的厚度變化是可以事先計算出來的,因此可以避免壁面壁厚太薄或太厚而導致成型不良的種種問題:
tanθ=X/H;θ=拔模斜度;H=牆高或肋高;X=所減少的壁厚(或傾斜偏差量)。
通常設計較精密的產品都會要求較小的拔模斜度,也就是在產品深(高)度較大時,其傾斜量X需控制在一定的范圍之內,例如高100mm的產品,若是要求精密的產品,則希望上下偏差量能控制在0.15 mm之內,tanθ=0.005,θ≈0.25。
這樣的角度,就成型而言已是非常困難,但在現今成型機越來越精密、模具也越精細的時代,做到這樣甚至更小的偏移也不無可能,若仍無法達到需求,則應考慮做滑塊來解決。
(8)壓鑄模脫模力怎麼算擴展閱讀
大小確定原則:
(1)材料的收縮阻力大時,拔模斜度應取大。
(2)收縮量大、澆注溫度高時,拔模斜度應取大。
(3)製件需要拔模部分尺寸大,拔模斜度應取大。
(4)模具型腔表面越光(即表面粗糙度越小),拔模斜度越小。
流體壓力成型製件的壁厚一般較薄,因此拔模斜度取增大製件壁厚的形式。當製件尺寸精度要求不高或製件的圖紙未做特殊規定時,其外形、凸出部分的拔模斜度取0。
30′,內腔、孔、凹人部分的拔模斜度取1。。當整體製件尺寸精度要求較高或製件的圖紙中某尺寸精度要求較高時,應控制在尺寸公差范圍內。
❾ 在注塑模設計中,內螺紋塑件的脫模力如何計算
這要看你是旋轉脫模還是其他的脫模方式了,計算比較復雜。
旋轉脫模,建議你只計算表面摩擦力。
❿ 成型壓力與剪裁壓力有什麼區別,怎麼計算成型壓力
壓力成型hrf.'SSl1rP Tpl'1311I1}.,又可稱氣壓成型。系將塑 料片材進行熱成型製得所需製品,且成型壓力和脫模力均來 自壓縮空氣的方法。片材夾緊在模具h,加熱至,定溫度軟 化後,通人壓縮空氣使其與模具表面貼合,冷卻後再用壓縮空 氣通過模具底部將製品吹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