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隙配合沒必要算裝配力
⑴ 間隙配合怎麼選擇
根據公差帶選擇合適的間隙配合:
一、H/b為很松的間隙配合,主要適用於沒有相對運動的結合。
1、H11/a11A11/h11間隙非常大,液體摩擦情況差,產生紊流現象。H/a為最松的一類間隙配合。
2、H11/b11B11/h11、H12/b12B12/h12間隙非常大,液體摩擦情況差,且有紊流。
二、H/c為大間隙配合。
3、H9/c9、H10/c10、H11/c11C11/h9間隙很大,液體摩擦尚好,用於高溫工作。
三、H/d為轉松的轉動配合。用於精度不高,高速及負載不高的配合。
4、H8/d8D8/h8、H9/d9D9/h9、H10/d10D10/h10、H11/d11D11/h11間隙比較大,液體摩擦良好,帶層流。
四、H/e為一般轉動配合。
5、H8/e7E8/h7、H8/e8E8/h8、H9/e9E9/h9液體摩擦良好,較松的轉動配合。
五、H/f類配合為一般轉動配合。
6、、H6/f5F6/h5、H7/f7F7/h6、H8/f7F8/h7、H8/f8F8/h8、H9/f9F9/h9具有中等間隙,屬於帶層流、液體摩擦良好的轉動配合,廣泛適用於普通機械中轉速不大,普通潤滑脂或潤滑油潤滑的軸承,以及要求在中軸上自由轉動或軸向滑動的配合。
六、H/g類為很小間隙配合。
7、H6/g5G6/h5、H7/g6G7/h6、H8/g7具有很小間隙,適用於有一定相對運動,不要求自由轉動,並且精密定位的配合。
七、H/h類配合的最小間隙等於零,最大間隙在數值上等於配合公差。
8、、H6/h5H6/h5、H7/h6H7/h6、H8/h7H8/h7、H8/h8H8/h8、H9/h9H9/h9、H10/h10H10/h10、18、H11/h11H11/h11、H12/h12H12/h12最小間隙為零的間隙定位配合。
間隙配合是指具有間隙(包括最小間隙等於零)的配合。此時,孔的公差帶在軸的公差帶之上,即孔的實際尺寸永遠大於或等於軸的實際尺寸。孔的公差帶在軸公差帶上方,即具有間隙的配合(包括Xmin=0的配合),孔的尺寸減去相配合的軸的尺寸之差為正。對一批零件而言,所有孔的尺寸≥軸的尺寸。
⑵ 裝配間隙十道,好裝配嗎還有裝配的難易跟裝配間隙的大小具體關系
間隙為十道,在裝配裡面已經算是很大了。裝配時的難易程度與間隙是有直接關系的。
裝配時的充分潤滑也與難易程度有關。
裝配的方法也與難易程度有一定關系。
當然裝配的難易還是要靠實踐經驗的。
我把常用的裝配公差發給你,希望我們共同進步。
基孔制
基軸制
特性及說明
H11/a11
A11/h11
間隙非常大,液體摩擦情況差,產生紊流現象。用於精度極低粗糙機械轉動很松的配合,高溫工作的轉動軸以及軸向自由移動的齒輪和離合器等,在一般機械中很少採用
H11/b11
B11/h11
間隙非常大,液體摩擦情況較差,且有紊流。用於高溫工作和粗糙的機械傳動軸,其配合間隙非常大,且間隙有很大的變動范圍
H12/b12
B12/h12
間隙非常大,有紊流現象,液體摩擦很差的粗糙配合,其配合間隙很大的變動。如扳手孔與座等的配合
H9/c9
間隙很大,液體摩擦尚好。有於高溫工作,高速轉動造成配合間隙減小,大公差、大間隙要求的外露組件的配合,在一般機械中很少採用
H10/c10
間隙很大,液體摩擦尚好。用於結合件材料線膨脹系數顯著不同處。如光學測長儀與光學零件的配合
H11/c11
C11/h11
配合間隙非常大,液體摩擦較差,易產生紊流的配合。用於轉速很低,配合很松的配合。常用於大間隙、大公差的外露組件及裝配很松之處
H8/d8
D8/h8
間隙比較大,液體摩擦良好,帶層流。用於精度不高、高速及載荷不高的配合,高溫條件下的轉動配合以及由於裝配精度不高而引起偏斜的連接
H9/d9
D9/h9
間隙很大的靈活轉動配合,液體摩擦情況尚好,用於精度非主要要求時,或有大的溫度變動,高速或大的軸頸壓力等情況的轉動配合,如一般通用機械中的平鍵連接,滑動軸承及較松的皮帶輪等的配合
H10/d10
D10/h10
間隙很大的松動配合,液體摩擦情況尚好。如一般比較松的皮帶輪及滑動軸承等的配合
H11/d11
D11/h11
液體摩擦稍差:適用於間隙變動較大的工作條件及不重要的傳動配合,亦用於不重要的固定配合和滑動配合,如減速器殼孔和法蘭盤,以及螺栓連接等的配合
H8/e7
E8/h7
液體摩擦良好,較松的轉動配合,如風扇電機中的配合,以及氣輪發電機、大電動機的高速軸承的配合
H8/e8
E8/h8
H8/e8配合性質與H8/e7相同,但其間隙變動范圍更大一些,適用於高轉速,載荷不大,方向不變的軸與軸承的配合,或者屬於中等轉速,但軸比較長的情況,以及有三個以上支承的情況。如外圓磨床的主軸等配合
H9/e9
E9h9
精度不高且有防松間隙,液體摩擦較好的轉動配合。如粗糙機構中襯套與軸承圈的配合
H6/f5
F6/h5
具有中等間隙,屬於帶層流、液體摩擦良好的轉動配合,廣泛適用於普通機械中轉速不大,普通潤滑脂或潤滑油潤滑的軸承,以及要求在軸上自由轉動回軸向滑動的配合。如精密機床中變速箱、進給箱的旋轉件的配合,或其他重要的滑動軸承,高精度齒輪軸套與軸承襯套等的配合
H6/g5
G6/h5
具有很小的間隙,製造成本較高,用於自由移動,但不要求自由轉動,行程不太大,要求保持很小的配合間隙,且要求精確定位的配合。如光學分度頭主軸與軸承,刨床滑塊與滑槽,蝸輪減速箱孔與軸承襯套等的配合
H7/g6
G7/h6
具有很小的間隙,適用於有一定的相對運動,不要求自由轉動,並且精確定位的配合。亦適用於轉動精度高,但轉速不高,以及轉動時有沖擊,但要求一定的同軸度或緊密性的配合。如機床的主軸與軸承,機床的傳動齒輪與軸,中等精度分度頭主軸與軸套,矩形花鍵的定心直徑,可換鑽套與鑽模的配合。
H8/g7
具有很小的間隙,與H7/g6相比,其精度略低。常用在柴油機汽缸體與挺桿,手電筒鑽中的配合等
H6/h5
H6/h5
最小間隙為零的間隙定位配合,適用於同軸度要求較高,工作時零件沒有相對的結合,也適用於導向精度較高,工作時有微量緩慢軸向移動的結合,還適用於同軸度要求較高,有需經常拆卸的固定配合,如車床尾座體與套筒,高精度分度盤軸與孔配合等
H7/f7
F7/h6
具有中等間隙,屬於帶層流、液體摩擦良好的轉動配合,用於普通機械中轉速不太高,要求較高精度,需要在軸上移動或轉動的配合,如爪型離合器與軸;機床中一般軸與軸承、機床夾具、鑽模、鏜模的導套等的配合。
H8/f7
F8/h7
具有中等間隙,液體摩擦良好的轉動配合,適用於中等轉速及中等軸頸壓力的一般精度的傳動,但也可用於易於裝配的長軸或多支承的中等精度的定位配合,如機床中軸向移動的齒輪與軸,離合器活動爪與軸等的配合。
H8/f8
F8/h8
具有中等間隙,液體摩擦比較好。適用於一般精度要求,中等轉速的軸與軸承,或轉速較高,支承跨距較大或多支承的傳動軸和軸承的配合,如控制機構中的一般軸和孔,滑塊和凹槽等的配合。
H9/f9
F9/h9
具有中等間隙,精度較低,液體摩擦較好的配合,適用於較低精度要求且需要在軸上靈活轉動的零件,或用於轉速較高的軸與軸承的配合。如手電筒鑽中的配合,安全聯軸器輪轂與套,低精度含油軸承與軸,減速器軸承密封圈與箱孔等要求較高的轉動配合。
H7/h6
H7/h6
配合間隙較小,最小間隙為零的間隙定位配合,較好地對准中心,一般多用於常拆卸,或在調整時需要移動或轉動的聯結處,工作時滑移較慢,並要求較好的導向精度,例如,機床變速箱中的滑移齒輪和軸,離合器和軸,鑽床橫臂和立柱,風動工具活塞與缸體等的配合
H8/h7
H8/h7
配合間隙極小(最小間隙為零)的間隙配合,適用於有較高導向精度,零件之間滑移速度很慢的結合,當結合表面較長,其形狀誤差較大,或在變載荷時,為防止沖擊及歪斜,通常可用H8/h7代替H7/h6等的配合。
H8/h8
H8/h8
間隙定位配合,適用於同軸度要求較差,一般在工作時無相對運動的結合,負載不大,無振動,拆卸方便,加鍵可用於傳遞扭矩的情況下,亦可適用在精度較低,有相對運動的結合,如一般齒輪與軸,皮帶輪和軸,離合器和軸,操縱件和軸等的配合。
H9/h9
H9/h9
最小間隙為零的間隙定位配合,零件裝卸自由,加輔助件如銷、鍵,可傳遞扭矩,工作時一般相對靜止不動,同心度要求較低,例如齒輪和軸,皮帶輪和軸,離合器和軸,滑塊和導向軸等的配合。
H10/h10
H10/h10
間隙定位配合,用於工作時零件無相對運動,且同軸度要求較低的連接,承受負荷不大且平穩,拆卸方便,加輔助鍵,銷可傳扭矩,常可用於代替H9/h9使用
H11/h11
H11/h11
用於精度低,工作時沒有相對運動(附加緊固件)的連接,低精度的定心配合,低精度的鉸鏈連接
H12/h12
H12/h12
用於低精度的靜連接,個別也用於動連接之處,一般螺紋連接等的配合。
H6/js5
Js6/h5
H6/js5得到過盈的概率是19.2%-21.1%,Js6/h5得到的過盈的概率是29.1%-30.8%,大部分都得到間隙,但比H6/h5的間隙均小,是最松的一種過渡配合,用於同軸度要求較低、用手或木錘裝卸,且經常拆卸之處。當配合表面較長,可保證一定的孔軸同軸度,且可代替H6/K5或K6/h5使用。
H7/js6
Js7/h6
比較常用的且精密定位的一種過渡配合H7/js6得到過盈的概率為18.8%-20%,Js7/h6得到過盈的概率是30-31%,大部分得到間隙,也可稍有過盈。例如,機床變速箱中齒輪和軸,滾動軸承和箱體孔,精密螺紋車床主軸箱與主軸前軸軸承等的配合。
H8/js7
Js8/h7
最松的一種定位用的過渡配合,H8/js7得到過盈的概率是17.4-20.8%,Js8/h7得到過盈的概率為29.2-30.5%,實際上大部分均得到間隙,比H8/h7的間隙要小,用於拆卸頻繁,同軸度要求不高之處,當配合面很長時,可保證一定的軸孔同軸度,用手或木錘裝卸。
H6/k5
K6/h5
是一種幾乎沒有間隙的定位配合,得到過盈的概率是46.2-49.1%,當基本尺寸至3mm時,H6/k5得到過盈概率是40%,K6/h5為60%,手錘輕打即可裝卸,卸拆方便,同軸度精度高,用在沖擊負荷不大的部位,當扭矩和沖擊很大時,應加輔助緊固件,是廣泛使用的一種過渡配合。
H7/k6
K7/h6
精密定位配合,最廣泛採用的一種過渡配合,得到過盈的概率是41.7-45%,當基本尺寸至3mm時,得到過盈的概率是37.5%。同軸度精度相當高,拆卸方便,用手錘輕打即可完成裝卸,用在沖擊負荷不大的地方,如扭矩和沖擊較大時,要另加輔助件緊固。
H8/k7
K8/h7
定位過渡配合,用於要求有更小轉動可能性的場合,得到過盈的概率是41.7-54.2%,當基本尺寸到3毫米時,K8/h7得到過盈的概率是58.3%。同軸度較高,拆卸方便,用手錘打入裝配,應用較多。
H6/m5
M6/h5
具有平均過盈的過渡配合,零件配合要求緊密性高,拆卸較困難,銅錘裝配,用在不常拆卸的地方,當配合長度大於直徑一倍半時,或由於不能產生太大的變形而不能採用過盈量較大的過盈配合時,可用它來代替。
H7/m6
M7/h6
得到過盈的概率是50-62.1%,基本尺寸到3毫米時,M7/h6得到過盈的概率是75%,拆卸較困難,銅錘裝配打入,用於不常拆卸的固定配合。當配合長度大於直徑的一倍半時,可代替H7/n6,N7/h6。
H8/m7
M8/h7
得到過盈的概率是50-56.8%,拆卸較困難,銅錘裝配打入,用於不常拆卸的部位。
H8/n7
N8/h7
得到過盈的概率是58.3-67.6%,基本尺寸在400至500毫米之間時,過盈概率為84.4%。平均過盈比H8/m7,M8/h7要大一點,大部分均為過盈,只有個別情況下才有間隙,在加輔助緊固件時,可以受較大的扭矩和振動,拆卸困難,銅錘裝配,多用於裝配後不需要拆卸的部位。
H7/n6
N7/h6
允許有較大過盈的高精度定位配合,得到過盈的概率為77.7-82.4%,基本尺寸到3毫米吖,H7/n6的過盈概率為62.5%,N7/h6的過盈概率為87.5%。平均過盈比H7/m6,M7/h6要大,比H8/n7,N8/h7也大。絕大部分均為過盈。只有極少情況下才有點間隙。可以承受很大的扭矩,振動及沖擊負荷,但均需加輔助緊固件,同軸度高,配合緊密性優良,拆卸困難,常用於裝配後不再拆卸之部位。
H8/p7
最緊的一種過渡配合,得到過盈的概率為66.8-93.6%,平均過盈比H8/n7要大,只在極少情況下才有點間隙,在加輔助緊固件時,可承受很大扭矩、振動和沖擊負荷,拆卸很困難,只用於裝配後不再拆卸的部位。
H6/n5
N6/h5
最松的一種過盈配合。當基本尺寸到3毫米時,H6/n5為過渡配合,其得到過盈的概率為80%。例如,可換鉸套和鉸模板的配合
H7/p6
P7/h6
過盈定位配合,相對平均過盈為0.00013-0.002相對最小過盈小於0.00043(基本尺寸到3毫米時為過渡配合,得到過盈的概率是75%),過盈量小的過盈配合,應用於定位精度要求嚴格,以高的定位精度達到部件的剛性及對中性要求,而對內孔承受壓力無特殊要求,不依靠配合過盈量傳遞摩擦負荷,如增加輔助緊固件,則可傳遞扭矩。是一種輕型壓入配合,採用壓力機壓入裝配,用於不拆卸的輕型靜聯接,變形較小,精度較高的部位。
H8/r7
輕型壓入配合,過盈量小的較松的一種過盈配合。相對平均過盈為0.00024-0.0005相對最小過盈不大於0.00007,但基本尺寸到100毫米時為過渡配合,得到過盈的概率為90-97%,基本尺寸到3毫米時,過盈概率為83%。
H6/p5
P6/h5
過盈量最小的一種輕型壓入配合,是一種完全的過盈配合,相對平均過盈為0.00075-0.0015,相對最小過盈不大於0.00001。
H6/r5
R6/h5
輕型壓入配合,基本尺寸大於10毫米時,相對平均過盈為0.00026-0.0016相對最小過盈為0.0002-0.0009。目前應用很少。
H7/r6
R7/h6
應用較多的一種輕型壓入配合,基本尺寸到180毫米時,H7/r6相當於D/je,基本尺寸大雨3毫米時,R7/h6相當於Je/d。基本尺寸大於10毫米時,相對平均過盈為0.00025-0.0015,相對最小過盈為0.00015-0.0003。應用於承受小的軸向力,小扭矩的部位,如承受沖擊負荷,應另加輔助緊固件。例如,可換鉸套和鉸模板的配合。
H6/s5
S6/h5
中型壓入配合中較松的一種過盈配合,用於傳遞較小的扭矩和材料強度較差或受力產生變形對工作有影響的情況。用在傳遞較大扭矩,有振動和沖擊負荷時,要另加輔助緊固件,如鋼與鐵制零件,或輕合金與鐵類零件的永久性連接。這種配合的過盈量可產生相當大的結合力。採用壓力機壓入裝配。
H7/s6
S7/h6
中型壓入配合中較松的一種過盈配合,基本尺寸大於10毫米時,相對過盈為0.0005-0.0018,相對最小過盈為0.0004-0.00075,它適用於一般鋼件,或用於薄壁件的冷縮配合。用於鑄件能得到較緊的配合;用於不加緊固件的固定連接,過盈變化也比較小,因此,適用於結合精度要求較高的場合,且應用極為廣泛。
H8/s7
S8/h7
中型壓入配合中較松的一種過盈配合。相對平均過盈為0.0046-0.007,相對最小過盈為0-0.0013,不加緊固件可傳遞較小的扭矩。採用壓力機壓入或溫差裝配。
H6/t5
T6/h5
中型壓入配合中最松的一種過盈配合。基本尺寸在24毫米之內沒有此種配合,在其餘尺寸段內的相對平均過盈為0.00075-0.0015,相對最小過盈為0.0007-0.0001,此種配合較H6/s5,S6/h5要松,用於齒輪孔與軸的配合,當承受振動、沖擊等變負荷時要加緊固件。
H7/t6
T7/h6
中型壓入配合中等松緊程度的一種過盈配合。基本尺寸在24毫米以內沒有此種配合,在其餘尺寸段內的相對平均過盈為0.00073-0.0018,相對最小過盈為0.00063-0.00075,如聯軸器和軸的配合。
H8/t7
中型壓入配合中較松的一種過盈,結合強度比H8/s7要好。基本尺寸在24毫米以內時沒有此種配合,在其餘尺寸段的相對平均過盈為0.00072-0.0013。相對最小過盈為0.00026-0.00055。
H7/u6
U7/h6
重型壓入配合中較松的一種過盈配合,基本尺寸大於10毫米的基本平均過盈為0.0005-0.00175;相對最小過盈為0-0.0033。用壓力機或溫差法裝配,適用於承受較大的扭矩的鋼件,不需加緊固件即可得到十分牢固的連接。
H8/u7
重型壓入配合中較松的一種過盈配合,基本尺寸大於10毫米的基本平均過盈為0.0011-0.0022;相對最小過盈為0.001-0.00112。用壓力機或溫差法裝配,不加緊固件就可傳遞大的扭矩,用於材料許用應力較大的部位。
H7/v6
重型壓入配合中較緊的一種過盈配合,基本尺寸在14毫米之內沒有此種配合,相對平均過盈為0.0014-0.00225;相對最小過盈為0.00125-0.00132。用壓力機或溫差法裝配,不加緊固件就能傳遞很大的扭矩,但零件材料應具有較大的許用應力。一般用於承受變動負荷,沖擊和振動的部位。採用此種配合通常採用選擇裝配法,且先進行實驗性檢驗。
H7/x6
特重型壓入配合中較松的一種過盈配合,基本尺寸大於10毫米的相對平均過盈為0.0017-0.0031;相對最小過盈為0.0016-0.0019。。採用溫差法裝配,不加緊固件既能傳遞很大的扭矩,變載、沖擊和振動,要求材料許用應力很大,也可用於鋼和輕合金或塑料等不同材料零件的配合。
H7/y6
特重型壓入配合,基本尺寸到18毫米沒有此種配合。相對平均過盈為0.0021-0.00285;相對最小過盈為0.0019-0.002。採用溫差法裝配,不加緊固件,即能承受很大的扭矩,變載、沖擊和振動,材料許用應力要求很大。
H7/z6
國標規定的過盈量最大的一種特重型壓入配合,採用溫差法裝配,不加緊固件能承受很大的扭矩,變載、沖擊和振動,材料許用應力要很大,當基本尺寸大於10毫米的相對平均過盈為0.0026-0.00393;相對最小過盈為0.0025-0.0027。由於過盈量大,目前應用很少。
⑶ 如何判斷過盈、過渡、間隙配合
配合選擇的基本要求: 有相對運動的配合件,應選擇間隙配合,速度大則間隙 大,速度小則間隙小。沒有相對運動時,則綜合考慮其他 因素。 一般情況下,如單位壓力大則間隙小,在靜連接中傳力大 以及有沖擊振動時,過盈要大。 要求定心精度高時,選用過渡配合。定心精度不高時,可 選用基本偏差 g 或 h 所組成的公差等級高的小間隙配合代 替過渡配合。間隙配合和過盈配合不能保證定心精度。 有相對運動而經常拆卸時,採用 g 或 h 組合的配合;無相 對運動裝拆頻繁時,一般用 g 或 h,或 j 或 js 組成的配合;不經常裝拆時,可用 k 組成的配合;基 本不拆的,用 m 或 n 組成的配合。另外,當機器內部空間 較小時,為了裝配零件方便,雖然零件裝上後不需再拆, 只要工作情況允許,也要選過盈不大或有間隙的配合。
當配合件的工作溫度和裝配溫度相差較大時,必須考慮裝 配間隙在工作時發生的變化。 在高溫或低溫條件下工作時,如果配合件材料的線膨脹系 數不同,配合間隙(或過盈)須進行修正計算。 單件小批量生產時,孔往往接近最小極限尺寸,軸往往接 近最大極限尺寸,造成孔軸配合偏緊,因此間隙應適當放 大些。 應盡量優先採用優先公差帶和優先配合,其次採用常用公 差帶及常用配合,再次採用一般用途公差帶。 為了滿足配合的特殊需要,允許採用任一孔、軸公差帶組 合的配合。 對於尺寸較大(大於 500mm),公差等級較高的單件或小批 量生產的配合件,應盡量採用互換性生產,當用普通方法 難以達到精度要求時,可採用配製配合。 形狀公差、位置公差和表面粗糙度對配合性質的影響。 選擇過盈配合時,由於過盈量的大小對配合性質的影響比 間隙更為敏感,因此,要綜合考慮更多因素,如配合件的 直徑、長度、工件材料的力學特性、表面粗糙度、形位公 差、配合後產生的應力和夾緊力,以及所需的裝配力和裝 配方法等。
⑷ 關於機械制圖Φ84 H7/p6 裝配的問題
一、Φ84 H7/p6是配合公差,屬於過盈配合,也就是安裝時最大過盈量為-0.059,最小過盈量為-0.002;
二、一般選取過盈配合的配合公差是需要保證兩工件間依靠配合過盈量來增加摩擦載荷,而H7/p6過盈量相對來說較小,一般用於不拆卸的輕型過盈連接,這種連接在傳遞轉矩時要增加緊固件;
三、由於Φ84 H7/p6過盈量較小,因此裝配時可採用輕型壓力機壓入和溫差裝配(也就是平時說的熱裝);
四、H7/p6配合公差常用於沖擊振動的重載荷齒輪和軸、壓縮機十字銷軸和連桿襯套、凸輪孔和凸輪軸等配合。
舉例壓力機壓入法:
1. 壓裝件引入端必須製做倒錐。若圖樣中未作規定,其 倒錐按錐度1:150製作.長度為配合總長度的l0%~15%
壓入力F經驗計算公式F=KiL×104
式中
i-測的實際過盈量mm
L-配合長度mm
K-考慮被裝零件材質,尺寸等因素的系數
K系數1.5~3取值
2 .實心軸與不通孔件壓裝時,允許在配合軸頸表面上加工深度大於0.5mm的排氣平面
3 .壓裝零件的配合表面.在壓裝前須潤滑油(白鉛油摻機油)
4.壓裝時,其受力中心線應與包容件,被包容件中心線保持同軸。對細長軸應嚴格控制受力中心線與零件的同軸性
5.壓裝輪與軸時.絕不允許輪緣單獨受力
6.壓裝後,軸肩處必須靠緊.間隙小於0.05mm
7.採用重物壓裝時,應平穩無阻壓入,出現異常時應進行分析,不準有壓壞零件的現象發生
8.採用油壓機裝時.必須對壓入力F進行校核,確保壓機所產生的壓力應該是壓入力F 的1.5—2倍
9.採用油壓機壓裝時,應做好壓力變化的記錄
1)壓力變化應平穩,出現異常時進行分析,不準有壓壞零件的現象發生
2)圖樣有最大壓力的要求時,應達到規定效值,不許過大或過小
3)採用機壓裝時速度不宜太快。壓入速度採用2—4mm/s,
不允許超過10mm/s
⑸ 設計為零間隙剛性配合實際有間隙時如何做公差分析,是否要忽略間隙
公差配合講的就是配合關系的尺寸數據,舉例,對於Φ40的孔,與Φ40的軸配合:一、當需要能夠轉動時,叫間隙配合 1、需要非常大的間隙,或著是農用機械:可以選擇H11/c11 2、需要間隙稍微小一點:選擇H9/d9 3、需要非常小的間隙:選擇H8/f7 二、當不需要轉動時(包括軸承與軸的配合),叫過渡配合 1、緊密配合,用於定位:H7/js6 2、軸承與軸的配合:H7/k6 三、當需要軸、孔完全固聯在一起時,叫過盈配合 1、過盈配合的軸要做得比孔要小,需要用壓力機裝配,或溫差法裝配四、配合前面的字母由A、B、C……X、Y、Z,A級間隙最大,Z級間隙為負值(不僅沒有間隙,而其軸比孔小)五、字母後面的是精度等級,數字越小精度越高 六、基本尺寸是設計的基準值,相互配合的軸與孔都應該是同一個基準值七、公差是以基本尺寸為基準的一系列配合形式八、非剛性的過盈配合,可以選擇過盈量大的配合,如:H7/z6(這需要用壓力機裝配的)九、設計順序是:首先要確定基本尺寸,而後再選擇配合形式
⑹ 間隙配合,過盈配合,過渡配合怎麼區別
間隙配合,過盈配合,過渡配合根據相互結合的孔和軸公差帶之間的關系來區別。
1、間隙配合具有間隙(包括最小間隙等於零)的配合。
2、過盈配合指具有過盈(包括最小過盈等於零)的配合。
3、過渡配合指可能具有間隙或過盈的配合。
基本尺寸相同的相互結合的孔和軸公差帶之間的關系。決定結合的松緊程度。孔的尺寸減去相配合軸的尺寸所得的代數差為正時稱間隙,為負時稱過盈,有時也以過盈為負間隙。按孔、軸公差帶的關系,即間隙、過盈及其變動的特徵,配合可以分為3種情況:
1、間隙配合。孔的公差帶在軸的公差帶之上,具有間隙(包括最小間隙等於零)的配合。間隙的作用為貯藏潤滑油、補償各種誤差等,其大小影響孔、軸相對運動程度。間隙配合主要用於孔、軸間的活動聯系,如滑動軸承與軸的聯接。
2、過盈配合。孔的公差帶在軸的公差帶之下,具有過盈(包括最小過盈等於零)的配合。過盈配合中,由於軸的尺寸比孔的尺寸大,故需採用加壓或熱脹冷縮等辦法進行裝配。過盈配合主要用於孔軸間不允許有相對運動的緊固聯接,如大型齒輪的齒圈與輪轂的聯接。
3、過渡配合。孔和軸的公差帶互相交疊,可能具有間隙、也可能具有過盈的配合(其間隙和過盈一般都較小)。過渡配合主要用於要求孔軸間有較好的對中性和同軸度且易於拆卸、裝配的定位聯接,如滾動軸承內徑與軸的聯接。
(6)間隙配合沒必要算裝配力擴展閱讀:
基孔制和基軸制的統稱。基孔制指基本偏差為一定的孔的公差帶,與不同基本偏差的軸的公差帶形成各種配合的一種制度。
基軸制指基本偏差為一定的軸的公差帶,與不同基本偏差的孔的公差帶形成各種配合的一種制度。基本偏差指上、下偏差中絕對值小的這一偏差,由它決定公差帶的位置。
規定基準制的目的在於滿足機械產品多種配合性能要求的條件下避免實際選用的孔、軸極限尺寸種類過於繁多。對孔進行精密加工和測量都比軸困難,往往需要使用定值刀具(例如拉刀、鉸刀等)。
採用基孔制能夠減少定值刀具的規格種類,為加工帶來很大方便,所以除某些標准件和特殊情況需要採用基軸制外,一般較多採用基孔制。
⑺ 什麼是過度,間隙,過盈配合
間隙配合:孔的實際尺寸總比軸的實際尺寸大,孔與軸裝配時有間隙(包括最小間隙為零)此時孔的公差帶在軸的上面。
過盈配合:孔的實際尺寸總比軸的實際尺寸小,孔與軸裝配時有過盈(包括最小過盈為零)此時孔的公差帶在軸的下面。如c。過盈配合的軸與孔在裝配時需要一定的外力或使帶孔零件加熱膨脹後,才能把軸壓入孔中。
過渡配合:孔與軸裝配時可能有間隙配合也可能有過盈配合。此時,孔的公差帶與軸的公差帶相互交疊。
(7)間隙配合沒必要算裝配力擴展閱讀
過盈配合裝配方法
壓裝配合
常溫下的壓裝配合,適用於過盈量較小的幾種靜配合,它的操作方便簡單,動作迅速,是最常用的一種方法。根據施力方式不同,壓裝配合分為錘擊法和壓入法兩種,錘擊法主要用於配合面要求較低,長度較短,採用過渡配合的聯接件;壓入法加力均勻,方向好控制,生產效率高,主要用於過盈配合。較小過盈量配合的小尺寸聯接件可用螺旋式或杠桿式壓入工具壓入,大過盈量用壓力機壓入。
熱裝配和
熱裝配合,熱裝的基本原理是:通過加熱包容件(孔),使其直徑膨脹增大到一定數值,再將配合的被包容件(軸)自由地送入孔中,孔冷卻後,軸就被緊緊地拋住,其間產生很大的聯接強度,達到壓配配合的要求。
冷裝配合
冷裝配合,當套件太大壓入的零件太小時,採用加熱套件不方便,甚至無法加熱;或有些套件不推加熱時,則可採用把被低壓入的零件冷溫冷卻使其尺寸縮小,然後迅速將此零件裝入到套件中去,這種方祛叫冷裝配合。
⑻ 機械制圖中「間隙配合,過渡配合,過盈配合。」的概念是什麼
間隙配合:是指具有間隙(包括最小間隙等於零)的配合。此時,孔的公差帶在軸的公差帶之上,即孔的實際尺寸永遠大於或等於軸的實際尺寸。
過渡配合:是指孔與軸裝配時可能有間隙配合也可能有過盈配合,孔的公差帶與軸的公差帶相互交疊。
過盈配合:過盈是指孔的尺寸減去相配合的軸的尺寸之差為負。
(8)間隙配合沒必要算裝配力擴展閱讀:
過盈配合裝配方法
壓裝配合
常溫下的壓裝配合,適用於過盈量較小的幾種靜配合,它的操作方便簡單,動作迅速,是最常用的一種方法。根據施力方式不同,壓裝配合分為錘擊法和壓入法兩種,錘擊法主要用於配合面要求較低,長度較短,採用過渡配合的聯接件;
壓入法加力均勻,方向好控制,生產效率高,主要用於過盈配合。較小過盈量配合的小尺寸聯接件可用螺旋式或杠桿式壓入工具壓入,大過盈量用壓力機壓入。
熱裝配和
熱裝配合,熱裝的基本原理是:通過加熱包容件(孔),使其直徑膨脹增大到一定數值,再將配合的被包容件(軸)自由地送入孔中,孔冷卻後,軸就被緊緊地拋住,其間產生很大的聯接強度,達到壓配配合的要求。
冷裝配合
冷裝配合,當套件太大壓入的零件太小時,採用加熱套件不方便,甚至無法加熱;或有些套件不推加熱時,則可採用把被低壓入的零件冷溫冷卻使其尺寸縮小,然後迅速將此零件裝入到套件中去,這種方祛叫冷裝配合。
⑼ 什麼是過渡配合,什麼是過盈配合
1、過渡配合:過渡配合是指孔與軸裝配時可能有間隙配合也可能有過盈配合,孔的公差帶與軸的公差帶相互交疊。軸的最大極限尺寸大於孔的最小極限尺寸,軸的最小極限尺寸小於孔的最大極限尺寸,軸的實際尺寸可能大於也可能小於孔的實際尺寸,這樣的配合叫過渡配合。
2、過盈配合:在機械安裝過程中,有許多零件間需要緊密配合,用以防止連接脫落或傳遞大的扭矩,於是產生了過盈技術。過盈配合就是利用材料的彈性使孔擴大、變形而套在軸上,當孔復原時產生對軸的箍緊力,使兩零件連接。在過盈配合公差帶圖中,孔的公差帶在軸的公差帶之下。
(9)間隙配合沒必要算裝配力擴展閱讀:
過盈配合裝配基本要求:
1、根據過盈量的大小來選擇合適的裝配措施。系列公差對過盈量的大小具有影響。機械零部件在分解和裝配的過程中,由於其過盈情況不同,使得機械零部件的過盈量不同,過盈量位置和過盈量大小等方面各不相同,所以需要針對不同的情況,採取相應的措施,才能確保零部件裝配到合適的位置上。
2、零部件裝配受力位置要恰當合理。機械零部件在裝配過程中,需要技術人員對軸承受力的位置進行合理的計算,恰當合理地安排零部件裝配的受力位置,使零部件可以裝配在正確的位置上,同時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3、在零部件裝配時,注意拆裝的方式和方向。機械零部件裝配過程所涉及的環節較多,若未採取合適的方法對零部件進行拆裝,會影響零部件整體的技術質量,使拆裝環節不符合零部件裝配要求。所以在拆裝時,需要注意拆裝的方式和方向。
4、選擇使用專業的裝配和拆解工具。在對零部件進行裝配和拆解時,為了保證工作的質量,需要技術人員選擇測力距扳手、壓力機、拔銷器等工具,以此保證零部件裝配的質量,提高零部件的使用周期。在沒有專業裝配和拆解工具的緊急情況時,要特別注意裝配和拆解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