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力相當於現在的多少錢怎麼算
A. 1845年的1美元購買力相當於現在的幾美元是如何計算
大概27-28美元左右。
有時候生活就是這么湊巧,這個奇特的問題在明尼阿波利斯聯儲官網上確有一個非常貼切的回答,而我前幾天正好在那上面找文章看所以有印象。
我剛看了一眼,他們舉例是說1850年1美元相當於2018年的30.12$。而這個1850年的選擇並不是隨便選出來的,我稍稍研究了一下,感覺1850年是CPI指數從不太靠譜到比較靠譜的一個分界點。這個問題其實挺有水平的,選了一個很好的時間點,要是再提前100年還真不好算。
計算方式是以物價為基準,如果簡單點來說,就是把不同年份的物價除一下然後得到一個比價。但實際上如果仔細看看,這裡面還是有很多值得研究的地方。
購買力是通過社會總產品和國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形成的,社會購買力來源於各種經濟成分的職工工資收入、其他職業的勞動者的勞動收入、居民從財政方面得到的收入(如補貼、救濟、獎勵等)、銀行和信用單位的農業貸款、預購定金凈增加額、居民其他收入、社會集團購買消費品的貨幣。
中國社會購買力主要由三部分組成:居民購買消費品的貨幣支出、社會集團購買力、農民購買農業生產資料的貨幣支出。
另一種含義指單位貨幣能買到商品或勞務的數量,即貨幣購買力。它決定於貨幣本身的價值,商品的價值或勞務費用的高低。
購買力的大小,取決於社會生產的發展和國民收入的分配。社會購買力隨著社會生產的增長而不斷提高,而國民收入中積累與消費比例關系的變化也對購買力產生直接的影響。
B. 80年代10元的購買力相當於現在的多少錢
普通工人在當時的80年代月薪一般在30幾元到八、九十元不等的工資收入,拿中間的平均一下,用四、五十元平均數來說吧。那時的10元,就等於全月工資的四分之一或五分之一,而現在的大多數工人都在三、四千月薪吧,這樣來算,那麼那時的10元就相當於現在的100元或更多。所以,80年代那時的10元可以購買現在起碼100元的東西,甚至還多。
C. 2000年的3萬塊人民幣的購買力相當於現在多少錢的購買力。
沒30萬這么多吧 那時候沒特別注意物價,就記得那時候在外面餐館吃一碗咸飯一塊錢,一碗牛肉羹2塊錢。現在是飯2塊錢,羹5塊錢,2000年的時候外賣不用多加錢,現在飯多加一塊錢,羹多加兩塊錢。如果以這個不能說名問題的話,我記得那時候摩托車5升93石油加滿是15塊左右,現在加滿油同樣93號5升是40塊左右。 算一下物價漲了3倍。那麼3萬塊相當於現在的9萬塊。如果在算上兩千年的國民生產值沒有現在的高的話,就相當於現在的十萬出頭吧。
D. 2000年的100萬元的購買力相當於現在多少錢的購買力怎麼算出來的
1000萬。買房2000萬
E. 如果按購買力計算,現在100元相當於70年代多少錢
70年代是計劃經濟,商品憑計劃供應,其價格與現在的商品價格無法完全等同比較,不過大體上10塊錢吧
F. 有沒有一個公式計算,比如08年的100元的購買力相當於現在的多少元
這個太過專業的權威數據我不會,但是我可以交你一個簡單的辦法,也許這是錯的!如下:
記得08年我買的大米一般是1.4元/斤
而現在等同當時1.4元的米2.5元/斤了
也就是 1.4 : 2.5 = 100 : x
即2.5 * 100 ÷ 1.4 ≈ 178.57
這個只是簡單的舉個栗子,希望不要誤導你
G. 1968年的人民幣購買力相當於現在多少錢
一九六五年至一九七五年國家物價沒有漲過,如早餐三分錢就行,城市裡人一個月生活費5元,農村人一個月生活費3元,看一場電影3分 錢,·茅台酒5元一瓶,租房是一分錢一平方,三十幾平方也就三毛幾分,如圖
H. 現在100塊錢的購買力相當於80年,90年,2000年多少錢的購買力
十塊錢左右,舉例,我記得小時候我買一碗米糕,需要1毛或2毛,但是現在一碗就要五塊錢,而且還沒過去的多,
I. 1982年的一萬元的購買力相當於現在的多少錢
那是養一大家都可以現在錢雖多但仍然有壓力錢不夠用那時一萬元相當於一百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