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底持力層土的天然重度怎麼算
⑴ 土體的幾種重度
土體的重度包括:天然重度、飽和重度、乾重度及有效重度。
1、天然重度是天然含水率條件下土體的重度,等於土總重量(=空氣+水+土粒)除以土總體積;
2、飽和重度是當土孔隙全部充滿水(或從地下水位以下取土)時,對應的天然重度即為飽和重度(此時土總重量=水+土粒);
3、乾重度是土的固相(土粒)重量與土總體積的比值;
4、有效重度是當土浸沒在水中時,土粒受到水的浮力作用,土體重量需扣除浮力,即等於扣除浮力後的土粒重量除以土總體積。
(1)基底持力層土的天然重度怎麼算擴展閱讀:
地下水對淺基礎地基承載力的影響主要有兩個方面:
1、水位下的土,由於失去由毛細管應力或弱結合水形成的表面粘聚力,使承載力下降。同時含水量的變化也會影響土的內摩擦角大小。
2、地下水的存在,使土的有效重度減小從而降低了土的承載力。第一種情況對地基承載力的影響程度還難以確定,一般忽略這種因素,即假定水位上下土的各強度指標相同。
3、在實際工程中,這些強度指標是由天然狀態下土樣直接試驗得到的,上述影響已反映在試驗參數中, 所以地下水對地基承載力的影響主要集中在第二種情況。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有效重度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土重度
⑵ 關於基底以上土的加權平均重度的求法!
按下式計算,γ1是某層土的容重,h1是某層土的厚度,如果有地下水則把水重提出來單算,土容重用浮重度(扣去水重),γ=(γ1h1+γ2h2)/(h1+h2)。
已知基底以上土的加權平均重度等於地基土的重度,即γm=γ=19.5kN/m3,粘聚力c=15kPa,內摩擦角φ=20°,若條形基礎寬
度b=2.4m,埋置深度d=1.6m。
該地基的臨塑荷載pcr,和界限荷載p1/4。
(2)基底持力層土的天然重度怎麼算擴展閱讀:
特徵
1、基底是兩個不共線的向量。
2、基底的選擇是不唯一的.平面內兩向量不共線是這兩個向量可以作為這個平面內所有向量的一組基底的條件.
3、在V中有n個線性無關的向量ε1,ε2,……,εn,則稱其為線性空間V的一組基,n為V的維數。
4、對於這一平面內的任意向量a,有且只有一對實數λ1e1、λ2e2,使a=λ1e1+λ2e2。
⑶ 土的重度怎麼計算
體積除以壓實系數乘以干密度。給出以下以下幾種重度做參考(雜填土重度17KN/m立方、粉質黏土19 、 淤泥只黏土18.2 ) 一般基礎和土平均值取20。
⑷ 天然重度計算公式
天然重度是天然含水率條件下土體的重度,等於土總重量(=空氣+水+土粒)除以土總體積。
一般土體由三相(氣、液、固)組成:空氣、水及土粒,土重度分為天然重度、乾重度、飽和重度以及有效重度。
大小關系:飽和重度>天然重度>乾重度>有效重度(或浮重度)。
根據天然重度計算飽和重度:
可根據報告里的土三相指標(含水量、相對密度和天然密度)求出飽和重度,然後計算有效重度。 土的天然重度一般為17~20 kN/m3(含水量對應從低到高),由於飽和重度大於等於天然重度,所以浮重度保守取為11 kN/m3。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土重度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天然重度
⑸ 土力學中假設有三層土,第一層被挖掉,第三層作為持力層,那麼加權平均重度怎麼計算
土的容重乘以基礎底面到室外地坪的高度
⑹ 天然地基持力層為粉土130Kpa,條形基礎,牆下最大荷載180,計算天然地基是否滿足
答案選擇B,首先要明白基底附加應力的計算方法,
即,基底附加應力=基底平均壓應力-基底以上土的重度所產生的應力=Pk-rd
其中Pk計算根據《地規》5.2.2條
p。=Pk-rd=195/1.5+20×1.5-18×1.5=133KPa
⑺ 地基的承重怎麼計算
混凝土地基承重就是基礎承載力。
公式:Fcd=0.7·βh·Ftd·Um·H
Fcd——混凝土最大集中返力;
βh——對於厚度小於300mm時,取1;
Ftd——軸心抗拉應力(C30取1.39mpa);
Um——高度換算比=2·(a+b)+4H,a=20cm,b=60cm(a,b分別為輪跡寬、長);
H ——厚度。
基礎承載力(計算目標值):由於重點分析混凝土路面的承載力情況,且設計院設計的三元結構(15CM黃土墊層、15CM砂石墊層)一般情況下符合基礎要求,因此計算中的基礎一律按無限寬(剛性)基礎進行考慮(根據厚度進行求解)。
混凝土標號:混凝土中的標號與剛度是成正比的即標號越大,混凝土的剛度越大,因此路面選擇過低標號的混凝土會導致整體路面的網裂,而選擇過高標號的混凝土會導致整體路面的剛度過大,呈現脆性即易整體開裂,因此標號的正確選擇也是混凝土路面能否長期保持良好情況的重要因素,所以本文中的混凝土標號一律選用設計院設計的C30標號。
混凝土厚度(一般為18CM-30CM):根據公式分別代入25CM、28CM、30 CM。以25CM厚的C30混凝土為例,C30軸心抗壓是20.1Mpa=20.1N/mm2=20.1×1000000N/m2,相當於20.1×100000千克(五個零,除以10,重力加速度),也就是20.1×100噸,2010噸,即2010噸/m2,因為是25CM厚混凝土,所以需要乘以0.25,因此推算每立方米的,25CM厚的C30混凝土的設計抗壓能力約為502.5噸/m3。(初略計算,C30,厚25cm,最大隻能承受63.245噸)
⑻ 土的天然重度
天然重度就是土在天然狀態下的重度,如果土在地下水位以下,地下水會對土產生浮力,扣除水的浮力之後的重度就是有效重度,當然地下水位以上就不用扣除啦,乾重度就是沒水的重度呀,飽和重度就是達到飽和含水量的時候土的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