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到9湊十法算力
㈠ 如何提高小學一年級學生的計算能力
計算能力的高低對學好數學、用好數學是有著密切的聯系,那麼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顯得尤其重要。對於一年級的學生來說,這是很關鍵的時刻,是為學好高年級數學知識打基礎的時候。那麼,怎樣提高一年級學生的計算能力?下面我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一些體會:
一、 講清算理、理清算理
要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首先老師必須先讓學生講清楚算理。很多時候我們可能會覺得課堂上讓學生花太多的時間去講算理,很浪費時間,但這時間是值得花,花得有價值。
一定要學生學會講它們的區別,即算理。可以用編故事來說算理,當然,學生的創造力是無窮的,我們不容忽視。只要他們說的符合,都值得鼓勵。如圖1,可以引導他們說:學校買來19個籃球,借出去3個,還剩下幾個沒借?並知道題目要解決的問題是:剩下幾個沒借?就是從原來的總數19個減去借出去的3個,是用減法計算。如圖2,當學生第一次接觸的時候,部分學生都會表達出圖意,都會用雙手錶示把兩邊的烏龜數量合起來,是用加法計算。學生還會編故事:有4隻烏龜在賽跑,後來又有3隻參加,一共有多少只烏龜?就是把它們(4和3)加起來。如果學生不懂算理,面對這樣的題目,簡直無從下手,只能靠猜,靠蒙了。如果讓他們慢慢學著講算理,理清算理,課堂上多問問他們,為什麼要這樣做?你們是怎麼想的?他們都很願意用編故事的形式說,這就是講算理,理清算理的一個過程。他們看到同類的題目,計算的速度就會提高,准確率也會相應的提高。
二、 動手、動口、動腦相結合,強化口算
口算對於一年級的學生來說是一個不容忽視的環節,它是筆算的基礎。口算最大的一個特點是花時少,速度快,是提高計算能力的有效途徑。在考試的時候,通常會有十分鍾的口算題,這就要求了學生的計算速度必須要快,同時又要求了准確率。所以平時對學生的口算訓練也變的很重要。在教學中,我採用這樣的方法:要求每個學生都准備一本「聽寫本」(其實就是單行本),在上課前的兩三分鍾,我會說口算題,如:15-6=、12-7=、9+4=……他們就在「聽寫本」寫上所聽到的口算題,並寫出得數。當然這對個別學生是有困難,但堅持一段時間,他們是會有進步的。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可以相應地把題目改變一下形式,即適當增加難度。例如:17-()=8、15-()=7、12-()=5……學生也可以充當老師的角色,同桌(最好就是有「一幫一」搭配那樣)之間可以出題目「聽寫」,然後互相評價。現在剛好學到兩位數加一位數或整十數,我就會出有關這類型的題目給他們「聽寫」,並鼓勵他們自己出題考自己或同學。這過程可以鍛煉他們的動手、動口、動腦的能力,同學之間可以互相學習和督促,而且在他們出題目的過程又是一個新的思考過程,慢慢地他們的數感會增強,口算能力會得到提升。
三、 訓練形式多樣化,激發學生學數學的興趣
相信大家都有同感,對於自己有興趣的事情,特別願意去做,而且做得也不錯。學習也一樣,學生有興趣,符合他們的心理特點的,就會學得特別認真,特別配合。人們都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推動學習的動力源泉。」因此要想提高學生計算的准確性,先從他們的興趣入手,使學生感到計算是很有趣的,是一種數字游戲,可以幫助自己和身邊的人解決問題和困難。所以設計的情境要符合一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把數學情境生活化、兒童化、趣味化。具我了解到,很多一年級的學生都喜歡玩一種叫「陀螺」的玩具,我在上課時就會設計一些有關這「陀螺」的情境:今天,老師在商場看到了一些非常漂亮、戰鬥力特別強的「陀螺」,紅色有12個,藍色20個,白色7個,你們能根據老師的話,提一些有關(加法的)數學的問題,並解決它嗎?學生一聽到是他們喜歡的「陀螺」,腦筋就轉得特別快,也就對數學計算提起了興趣,主動地參與、主動地解決,並動腦筋編一些自己有興趣的題目來練習和鞏固,使計算能力有所提高。另外,「開火車」、「找朋友」、「郵遞員叔叔送信」、「送小動物回家」等形式的練習也可以用到課堂上,視算、聽算相結合,大大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增強了學生參與練習的積極性,使計算能力的提高有了保證。
另外,我覺得題目不是做的越多越好,應該要有針對性地訓練,重點部分重點練,經常出錯的經常練。並掌握其中的計算技巧和方法。對個別的學生有特別的輔導,並且嚴格要求學生養成仔細計算、規范書寫的習慣。個別的學生對寫字很馬虎,經常會把「0」寫得象「6」,「4」寫得象「9」,這也影響了計算準確性,所以嚴格要求他們的書寫習慣也很重要。
以上只是我在計算教學方面的一點點體會,當然,要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不是一兩天的事情,所謂「欲速則不達」,老師要有恆心、耐心,才能有所收獲
㈡ 9+1的湊十法怎麼寫
9+1用湊十法,就是把1分為1和0,然後9和1相加等於10,再用10與0相加,得到10。
湊十法主要是要牢記「9要1""8要2」"7要3」「6要4」「5要5」這些能湊成十的數字及規律。
㈢ 湊十法是不是必須把數湊到十
湊十法:一種數學計算方法,在進行20以內加法運算時非常實用的簡便演算法。其計算原理是把其中一個加數寫分成,使分成的數與另一個加數的和正好是10。
例如:9+5,用湊十法,根據9要1,可把數字5分成1+4,再用1和9相加湊成10,剩下的4再和10相加,即計算結果為14
㈣ 9加幾湊十法口訣
九加幾的湊十法應該是把加上來的這個數才成一家集,比方說酒家4個側室做事法應該是司藤9+1+3了啊,口訣是九加幾的湊十法等於十加上幾減一
㈤ 1和9手拉手湊十法兒歌有哪些
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
三七三七真親密,四六四六一起走。
五五湊成一雙手。
一加九,十隻小蝌蚪。
二加八,十隻花老鴨。
三加七,十隻老母雞。
四加六,十隻金絲猴。
五加五,十隻大老虎。
看到9想到1,看到8想到2。
看到7想到3,看到6想到4。
看到大數加小數,先把兩數換位置數學計算歌謠(湊十歌)。
舉個例子5+9這道題:
如果孩子從五開始加,要一個一個地加,加九次,顯然可能由於數字比較大,計算起來比較困難,而且非常容易算錯。這樣就導致了他們做題的速度非常慢,錯誤率也很高。這時,孩子如果會用湊十法,看到5想到5。
就能在九中拆出一個5和4。這樣兩個5合成10,10再和4合在一起就是14。這樣巧妙地合成了10,就能使計算變得方便。當然,除了拆第二加數以外,還可以拆第一加數,同樣孩子需要對湊十兒歌非常熟練。
㈥ 10一9用湊十法算是
運用湊十法能將20以內的進位加法轉化為學生所熟悉的10加幾的題目,從而化難為易.進行簡單計算。
例如:
利用湊十法計算:9+6
解題如下:
將6分成1和54,因為9湊十缺1,所以要分出1.
所以9+6,就分解計算9+1=10、最後10+5=15
(6)1到9湊十法算力擴展閱讀:
湊十法口訣:
一九一九好朋友【1、9】
二八二八手拉手【2、8】
三七三七真親密【3、7】
四六四六一起走【4、6】
五五五五一雙手【5、5】
湊十歌:
一九一九好朋友,
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親密,
四六四六一起走。
五五湊成一雙手。
看大數,分小數,
湊成十,加剩數。
大數記心裡,小數記手裡。
一加九,十隻小蝌蚪,
二加八,十隻花老鴨,三加七,十隻老母雞,
四加六,十隻金絲猴,
五加五,十隻大老虎。
看到9想到1,
看到8想到2,看到7想到3,
看到6想到4。
看到大數加小數,
先把兩數換位置。
㈦ 11+9湊十法豎式怎麼做
11+9
=10+1+9
=10+10
=20
湊十法是計算技巧,就為了計算簡便,不列豎式,也許你想說的是脫式計算。 一般個位數的加法都用口算,非要列豎式
1 1 0
+ 9 + 1 0
——— ————
1 0 2 0
㈧ 一年級數學題,1到9找朋友怎麼做
老師教的沒錯,這是一年級數學中的「湊十法」:意思就是先圈出10個,然後再加上圈外的2個,就是10+2=12個了。最簡單的法就是:見9想1。請看湊十歌: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親密,四六四六一起走。五五湊成一雙手。
㈨ 9加9湊十法怎麼算
豎式步驟解析9+9
解題思路:兩個加數的個位對齊,再分別在相同計數單位上的數相加,相加結果滿10則向高位進1,高位相加需要累加低位進1的結果。
解題過程:
步驟一:9+9=8 向高位進1
根據以上計算步驟組合計算結果為18
驗算:18-9=9
(9)1到9湊十法算力擴展閱讀-驗算結果:將減數與被減數個位對齊,再分別與對應計數單位上的數相減,不夠減的需向高位借1,依次計算可以得出結果,減數小於被減數將兩數調換相減最後結果加個負號;小數部分相減可參照整數相減步驟;
解題過程:
步驟一:18-9=9 向高位借1
步驟二:1-0-1=0
根據以上計算步驟組合計算結果為9
存疑請追問,滿意請採納
㈩ 1到10的湊十法
1+9=10 9+1=10
2+8=10 8+2=10
3+7=10 7+3=10
4+6=10 6+4=10
5+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