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中心化的o2o內容社區
1. 現存的社區O2O模式有哪些
多點發展過程中,定位及業務一直在變化,似乎是多點既有模式的不確定性。去年9月,多點開始嘗試與「輕」模式截然不同的路,轉而要走此前絕對不做的、整合升級線下零售供應鏈的「重資產」道路。
所謂「模式不對,一切白費」。不管是社區001、多點、Instacart,還是愛鮮蜂、八天在線,能否活下去、活得好,就要看是否能為產業鏈增值。不過現在的競爭環境恐怕不會給創業者太多時間,當意識問題再要去調整和改變的時候,往往已經有企業佔了先機、築好了護城河。
2. 社區O2O平台發展模式和發展趨勢
社區O2O平台發展模式和發展趨勢
作者:工信部賽迪研究院互聯網研究所 陸峰博士
(導語)2014年,社區O2O成為大鱷們的新方向和創業公司的發力點,從傳統社區服務商到互聯網勢力,各路人馬紛紛跑馬圈地,一場爭奪小區服務入口、整合社區服務資源的戰斗即將打響,社區O2O未來發展方向引人關注。
角逐「最後一公里」
移動互聯網催化社區O2O市場發展,促使社區服務實體和互聯網企業分別向線上線下進軍,圍繞「最後一公里」的角逐日益激烈。傳統社區服務通常由社區物業或外部商戶完成,服務效率低、標准不統一、問題較多,互聯網創業者也發現了社區服務中蘊含的機遇,紛紛試圖用「互聯網」的方式解決各類社區服務問題,家政、洗衣、餐飲和社區電商等成為熱門切入點。
在家政和洗衣服務方面,受互聯網思維影響,以阿姨來了、95081、榮昌e袋洗等為代表的公司,逐漸重視線上渠道的運營;同時,以e家潔、阿姨幫、雲家政等為代表的線上服務公司開始往線下走,提供線下配套服務。
在外賣餐飲服務方面,以林爸爸的菜、叫個鴨子、挑食等為代表的外賣餐飲品牌,也從由實體店完成加工外送等向互聯網拓展,通過互聯網吸引用戶,收集訂單甚至完成支付。除了直接送餐到戶,還有一批創業者針對有做飯需求以及想做但不會做的用戶,提供了更多的吃飯方案,代表有配送半成品食材的創業團隊青年菜君,直接按照用戶地理位置派發廚師上門做飯的愛大廚。
在社區電商方面,企業充分利用閑置資源,與社區周邊大型超市合作,利用超市的倉儲和供應鏈,再自行解決最後配送。這個領域參與企業種類較多,電商企業和物流企業通過內外部資源整合的模式切入,如京東、順豐等;互聯網創業者則通過社區信息和社交切入,如叮咚小區、好鄰居、小區無憂等。其中生鮮和生活用品配送方面,不乏1號店、本來生活、順豐優選、沱沱公社等電商,由於「最後一公里」仍是配送難點,出現了愛鮮蜂等模式更加輕巧的公司,藉助社區便利店的店主進行商品配送。
圍繞「最後一公里」,創業企業、互聯網企業和傳統企業可謂煞費苦心,但總體來看,目前社區服務仍存在多方面的問題:一是社區O2O體驗有限。對於為數眾多的老年居民來說,線上購物遠不如下樓一趟方便,而且社區商店還能實現鄰里社交需求;二是社區服務監管存在天然難點。傳統服務項目場景里,消費和經營場所是統一的,經營者比較容易監管店內人員的服務質量,社區服務大多是服務人員上門,因此監管更難;三是盈利困難。社區O2O領域企業喧鬧,消費者冷靜,找不到真正釋放消費者潛力的模式,終將無法打開這片看上去很美的市場。
模式一:物流跨界電商模式。物流企業順豐依靠完善的物流網點和物流信息服務體系,實現從物流業向電商業的跨界邁進。順豐嘿客相當於社區網購便民生活平台,店內零庫存,通過海報、二維碼牆、觸摸屏等展示商品,門店整合了網購體驗、快件寄取、便民服務、金融服務等多項服務,這模仿了美國、日本和台灣等地成熟的「便利店+快遞」形式。嘿客電商與門店形成了完整的O2O閉環,其社區服務規范化和標准化做得成功,但實體店體驗能力有限,在同類商品比價方面,甚至遠不如網上商城方便。
模式二:電商布局社區模式。京東依靠其完善的電商信息服務體系,利用線上平台資源,實現了對社會便利店資源的有效整合和利用。繼與山西唐久便利開展O2O合作後,京東又與快客、好鄰居、良友等十家便利店合作,並在此基礎上推出2小時送達服務。京東O2O模式包括:「小店模式」——針對便利店、葯店,主打小店轉型線上賣場;「生鮮模式」——針對超市和大賣場主打冷鏈生鮮配送;「品牌專賣連鎖模式」——針對服裝、箱包、家居連鎖企業,主打上門試穿等增值服務。京東O2O服務優勢在於對社會資源的整合和把控能力,然而對於社區實體店的服務標准化推廣方面,似乎能力有限。
模式三:便民工程模式。貓屋依託政策優勢(深圳電子商務便民工程),通過直營和加盟等形式建立線下實體店,實現對物流企業最後100米服務的有效整合,並最終打造「500米生活圈」。與京東、順風等自提點不同,貓屋並無自持物流,而對接了順豐、四通一達等多家快遞公司。貓屋實行直營+加盟的雙重結構,直營為標准物流自提點+體驗店形式,而加盟則意在吸納不同行業的線下實體店加入。目前貓屋僅依靠政策資源,沒有線上資源整合平台,對社會資源整合能力極為有限,這也關繫到貓屋能否在其他地區復制推廣,一切還有待市場檢驗。
模式四:社區綜合平台模式。小區無憂通過核心物流自建和局部容納兼職的方式,建立起多點對多點的即時物流調配體系。小區無憂覆蓋上海眾多社區,駐點靈活並向周邊輻射10個左右小區,物流配送人員即小區住戶,通過在手機上安裝內部調度APP進行信息傳遞和記錄工作量。該模式是面向C2C服務的中間O2O服務,是一種分布式的協同共享服務,邊際成本得到了最大幅度的降低,社會資源得到了最優化的利用,然而分布式服務的服務規范化和質量依舊是困擾其服務能力提升最為核心的問題。
模式五:社區社交模式。叮咚小區採用線上APP與線下服務站相結合模式,主打社區社交,並廣泛對接第三方服務,實現社區服務供求信息對接。叮咚小區採取了黃頁模式,將大量社區服務信息集成至APP中,側重鄰里社交,實現二手交易、拼車、家政推薦、代繳水電煤及物業費、代收快遞、小區BBS等功能。該模式依靠輕量級的APP應用,滿足了社區服務供求信息對接需求,但對第三方服務資源的整合和把控能力極為有限。
模式六:微信店模式。好鄰居考慮到微信打開率更高、用戶黏性更強,因此開設微信店,依靠區域代理商,實現對第三方服務商資源的有效整合。好鄰居將用戶與第三方服務商有效對接,提供快遞、家政、就業、繳費、維修等社區服務,實現為商家引流。好鄰居模式充分依靠區域代理商的資源的整合能力,對區域代理商的把控將是未來業務發展的關鍵。
小生意大平台
社區O2O看似小生意,但是具備平台價值,將有平台級企業的爆發。未來社區O2O服務將是一個平台企業和線下服務企業多方合作共贏的市場,在平台企業的參與和推動下,社區服務資源將得到整合和優化,社區服務能力將得到大幅提升和規范。
互聯網公司、物流公司與社區物業合作將創造出社區服務龐大的新市場。由於社區服務網點分散、單點服務量小、服務需求綜合化等天然特性,一個互聯網平台企業無法獨霸市場,未來社區O2O服務將是各方取長補短、合作共贏的局面。互聯網公司的優勢是擁有龐大的線上平台,線上資源整合能力強,服務規范標准,但是一旦涉及到線下,龐大的線下服務團隊、大量的資金投入都是軟肋。物流公司盡管有很多物流網點,但是其密度離社區服務網點密度相差甚遠,不能滿足就近服務需要。社區物業具有離社區服務對象近、網點密集等天然優勢,但是服務種類少、服務能力有限。依靠互聯網公司、物流公司的資本優勢和平台優勢,加大對社區物業服務的規范整合,社區服務市場的潛力將會被大大挖掘出來。
傳統社區便利店將淪為展示店、庫存店或配送中間環節,傳統的第三方社區服務資源將被電商、物流平台強力整合,社區服務將被統一和規范。目前的社區服務市場是一個服務者極為分散,服務內容極為不規范的市場。電商和物流平台企業參與社區服務後,目前的社區服務提供商不會全部消亡,而是在電商或物流平台企業大規模進軍之下被收編。雙方的合作,將促進線下社區服務提供商的服務得到規范和升級,服務效率更加優化。
由於社區綜合服務的特性,最初以垂直化服務切入的社區O2O服務企業,最終將被迫走向綜合化。披著O2O外衣的電商業務越來越多,而且越來越細分化、垂直化,不過在萬人淘金的O2O浪潮中,垂直細分只是市場切入點,單個社區細分服務量小,社區服務綜合性更強,大多初期選擇垂直細分市場的企業最後都會走向綜合化。
(聯系郵箱:[email protected])
3. 社區O2O服務分為哪幾大類
一般可以分為三類吧。
提供物業管理第一類服務-建物與環境使用維護管理
提供物業管理第二類服務:生活與商業支持服務
提供物業管理第三類服務:資產管理
4. 互聯網中的去中心化是什麼意思
最近「區塊鏈」的熱度,一直高漲,可能大家都認為比特幣的瘋狂,會落到區塊鏈,有點像VR元年的時候,創業者都蜂擁而至,某種程度上,可能和那本書的名言有關:站在風口上 豬也能飛起來!但小米這「豬」,是一個非常精細的產品。
本文主要解讀一個創業者過渡解讀和放大的詞「去中心化」。
往往創業者或者某些執迷於創業的人,在公開場合中,說產品的時候會說,我們的產品是「去中心化」的。
對於事情,對於所謂的不明覺厲,人們是盲目的,那麼「去中心化」到底是什麼?要想了解「去中心」化首先要知道什麼是「中心化」。
1、互聯網是信息傳遞的新的形式,中心化就是信息集中發布,參與者往往沒有話語權,這里的話語權就是引導輿論導向級別的話語權;
2、去中心化就是參與者可以有話語權,並且可以發聲,可以自由傳播信息;
中心化是如何形成的?
因為信息資源的匱乏導致中心化,在某種程度上,互聯網的用戶群也是中心化形成的原因;
去中心化是如何形成的?
因為信息資源的規范導致中心化,在某種程度上,互聯網用戶群的上升,具備了構建去中心化的條件,同時用戶對於信息需求擴大。
5. 生活圈的介紹
生活圈是國內首個去中心化的O2O智能社區服務平台。由廣州市考拉先生網路科技有限公司開發運營。生活圈是基於智能化物業服務,以微信公眾平台為依託建立的小區微信公眾管理平台群系。
6. 智慧社區O2O是什麼意思
智慧社區
智慧社區是利用物聯網、雲計算、移動互聯網、信息智能終端等新一代信息技術,通過對各類與居民生活密切相關信息的自動感知、及時傳送、及時發布和信息資源的整合共享,提升社區治理和小區管理現代化,讓居民生活更智慧、更幸福、更安全、更和諧、更文明,促進社區公共服務和便民利民服務智能化的一種社區管理和服務的創新模式。
在智慧社區下面,可以延伸出智慧商業、智慧物業和智慧政務三個大的細分方向,在這三個細分方向上是相輔相成的存在,共同組建智慧社區這一大的生活圈。
社區O2O
O2O是指將線下的商務機會與互聯網結合,讓互聯網成為線下的前台,這個概念最早來源於美國。O2O的概念非常廣泛,即可涉及到線上,又可涉及到線下,可以通稱為O2O。
社區O2O的出現和互聯網龍頭大力推動,並不是無目的的,而其中的商機有多大,這些都是一個未知的數據,但不可忽視的一點是,如果只是一個平台一個社區,這種規模並不能有效支撐社區O2O的發展,在這種條件下,互聯網企業與房地產成為最好的搭檔。
智慧社區&社區O2O共同成長方能共贏
總的來說,社區O2O是為服務智慧社區而建立的一個平台,並不能有效的撼動智慧社區主體職能,但隨著社區O2O的發展,智慧社區也必須藉助這一平台發布社區相關信息,甚至可以通過該平台,達到遠程調控家庭環境或智能家居,這些都是智慧社區的趨勢。
7. 社區O2O是什麼
很簡單,把社區原有的服務模式,改為線上支付,線下體驗,舉個簡單的例子,小區門口的超市,原來你是直接拿上錢去店裡買,現在你只需要在網上或者打個電話,就可以直接給你送到家。
將來的社區O2O競爭或將呈現曾經的千團大戰。現在我們已經隱隱感覺到有草根創業者在本地蠢蠢欲動,有大物業集團在瘋狂圈地,有大資本支持的社區O2O運營商在闊步擴張。由於社區O2O本地化屬性極強,沒有誰能夠一下整合全國的社區,大家都在探索,都在拚命搶先。在初期,大家各自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深耕,埋頭做活,搞好自己的產品,哄好自己的用戶,所以還感受不到競爭的激烈;到中期,一部分已經有實力的運營商開始吞並實力弱的企業,這個時期將會明顯出現諸侯割據的特徵;到後期,廝殺激烈期,市場上將明顯出現的少數幾個行業巨頭,相互滲透,相互博弈。
8. 去中心化的內容
從互聯網發展的層面來看,去中心化是互聯網發展過程中形成的社會化關系形態和內容產生形態,是相對於「中心化」而言的新型網路內容生產過程。
相對於早期的互聯網(Web 1.0)時代,今天的網路(Web 2.0)內容不再是由專業網站或特定人群所產生,而是由全體網民共同參與、權級平等的共同創造的結果。任何人,都可以在網路上表達自己的觀點或創造原創的內容,共同生產信息。
隨著網路服務形態的多元化,去中心化網路模型越來越清晰,也越來越成為可能。Web2.0興起後,Wikipedia、Flickr、Blogger等網路服務商所提供的服務都是去中心化的,任何參與者,均可提交內容,網民共同進行內容協同創作或貢獻。
之後隨著更多簡單易用的去中心化網路服務的出現,Web2.0的特點越發明顯,例如Twitter、Facebook等更加適合普通網民的服務的誕生,使得為互聯網生產或貢獻內容更加簡便、更加多元化,從而提升了網民參與貢獻的積極性、降低了生產內容的門檻。最終使得每一個網民均成為了一個微小且獨立的信息提供商,使得互聯網更加扁平、內容生產更加多元化。
從天文學的角度來看去中心化是指宇宙沒有中心,就是一片無邊界的物質組成,沒有中心點。
9. 如何識別O2O平台O2O成功運營的七要素
我們可以從三個角度來理解O2O。 第一個角度是指O2O把線上的消費者帶到現實的商店或者服務中去,也就是在線上查詢、支付、購買線下的商品或者服務,再到線下去享受服務,這是對O2O的第一層理解。 第二個角度是在電子商務發生的過程中,電子商務由信息流、資金流和物流組成,O2O的特點是把信息流和資金流放在線上進行,而把物流放在線下。直觀的看,那些無法通過快遞送達的有形產品或者無形服務就恰恰是O2O的強項。 第三個角度是指O2O體現了移動互聯網時代對客戶端到端體驗支持的重要性。這里所謂的端到端,是指從消費者搜索並且發現自己有需求的商品或服務,到交易和購買,再到交付使用該商品或服務,直到最後的再消費或者分享,這樣一個完整的過程構成了端到端的體驗。總體而言,O2O平台是對於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消費者端到端體驗的支持的強化。在這個過程中,O2O平台存在大量的、各式各樣的細分商業模式。 伴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O2O的商業模式越來越多,有必要為O2O平台建立起一個完整的分析框架,從中識別出O2O平台得以成功運營的關鍵要素。 第一,O2O的雙邊用戶 O2O平台的一邊是海量規模的用戶,另一邊則是線下的資源,包括提供服務的實體資源以及提供商品的各類企業。O2O平台周邊還包括其需要的輔助性的支持力量,包括搜索引擎、LBS、支付、社交媒體等多方支持力量,多方商業力量構成了這樣一個完整的生態體系。平台的基本作用是實現規模性用戶與線下實體資源的對接,並且藉助輔助支持的力量,使消費者在消費體驗鏈過程變得完整和富有趣味。 第二,O2O的跨邊效應 從平台的架構與機理角度看,O2O平台的跨邊網路效應是非常明顯的,也就是平台一側的用戶增加會帶來另一側用戶的增加,在O2O的一側,如果消費用戶增加會刺激商戶的增加,這一點最典型的比如團購,如果能凝聚越多的消費者,就會有更多的商家加入。而如果商家資源的不斷增加,也會給消費者提供越來越多的選擇,也會有利於消費用戶的增加。 第三,O2O的同邊效應 O2O平台的同邊網路效應在兩邊各不相同。所謂同邊效應,即平台一側用戶的增加帶來同側用戶增加。對於商戶這一側,同邊網路效應是非常顯著的,如果有一個商戶加入到O2O平台獲益的話,會直接刺激其它同行商戶加入。 但是對於用戶這一側則未必如此明顯,這首先是由於O2O的模式眾多,相當多的模式是指向某一個細分的客戶群,因此同邊的網路效應並不是如此之顯著。 另外一點也可以看到,O2O模式本身在每一次消費體驗中,嚴格意義上來講,實際上是面向一個個體消費者的,消費者與消費者之間並不必然的構成彼此的影響。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講,O2O模式在用戶意義上的同邊網路效應遠遠沒有像社交平台那樣明顯。這也反向說明了,為什麼O2O模式越來越多的需要疊加社區要素,不斷增強其粘性或者是增強它的同邊網路效應。 第四,O2O的多屬現象 所謂多屬,也就是平台對於用戶的粘性,用戶是始終忠誠於同一個平台,還是可以並行選擇多個平台。O2O平台帶給兩邊用戶的多屬效應是不一樣的。對於用戶側來說呢,多屬現象是比較普遍的,無論是分類信息、點評還是團購,用戶往往會期望,通過自己參與多個O2O平台受益,用戶始終會不斷尋找更好、更劃算的O2O平台,因此多屬現象在用戶的一側是比較顯著的。而在商戶一側,多屬現象相應弱化一些。作為商戶而言,會始終遵循馬太效應,選擇能對自己帶來最大收益的O2O平台開展合作,比如一個酒店是選擇攜程還是選擇「今夜酒店特價」這兩個平台的時候,由於攜程近乎壟斷的力量,酒店多數會選擇與攜程合作。換句話說,在這個過程中,由於平台之間的競爭關系,有的時候會限制商戶這一側的多屬行為。 第五,O2O的平台一體化 接下來我們考察O2O平台一體化的程度,也就是說O2O平台在運營過程中,為了增強自身的競爭力,需要捆綁哪些組件,不需要捆綁哪些組件。總體來看,在客戶體驗鏈的四個環節中,有一些組件是O2O平台需要整合納入的,包括像UGC用戶創造內容、社交要素,LBS元素等等,這些都是越來越明顯的O2O必要組件,需要被集成到O2O平台中去。但對於其它一些要素,比如像支付、物流等,不同的O2O平台會有不同的選擇,這取決於企業對於特定要素納入的難度以及成本的綜合考量。 第六,O2O的盈利模式 在O2O平台盈利模式方面,簡單地說,O2O可以分成媒體類的O2O平台和渠道類的O2O平台,前者包括像分類信息網站、比價搜索、點評網站等,這一類重點是通過匯聚流量銷售廣告盈利。後者如「今夜酒店特價」、攜程等,此類的網站則往往是通過資源與售賣之間的差價盈利。在O2O平台的開放性方面,從長期來看,隨著O2O平台對於海量用戶數據的積累,其中成功的O2O平台會越來越成為用戶消費行為的數據中心,當數據資源累積到一定量之後,我們認為它會逐漸通過開放,來鼓勵更多的第三方開發者開發更豐富的O2O應用,以繁榮整個商業生態。事實上,這一點在電商領域已經發生了。 第七,O2O的平台競爭 在O2O平台的競爭方面,可以看到O2O平台模式會有一個特點,那就是O2O各類商業平台比較容易趨同,這就會帶來這樣一個競爭結果,那就是一方面大家會競相爭奪稀缺的線下資源,保持自己對線下優質資源的壟斷性控制,另外一方面則是對信息資源的掌控,因為這往往會構成對用戶的的獨特吸引力。因此,圍繞這兩類資源的壟斷與反壟斷之爭、盜版與非盜版之爭,會在平台之間的競爭過程中上演。
10. o2o模式的優勢和局限在哪裡
O2O是結合本地特色發展的生存探索創新
有限的生存空間需要新的模式探索和實踐。想想,逃離北京已三載有餘了。三年多的三線城市的互聯網行業摸爬滾打,親歷了團購的狂熱、房產網的火爆、社區論壇的蜂擁、地方電商的崛起和分類信息的滲入擴張。地方網站狹小互聯網生存空間,狼多肉少的狀況,也讓我所在的這個不大的城市「風雲變幻」。如今,團購的的狂熱不在,房地產的冬天或許已至,地方新聞類網站和論壇的權威地位讓地方門戶日子並不好過,大型分類信息的強勢進入瓜分了最後的「信息平台」這一領地。
種種形勢的不容樂觀,要求地方網站必須牢記兩個字:創新,結合自身優勢的創新。那麼,我們自身最大的優勢是什麼呢?我們對本地市場的了解和熟悉啊!O2O線上交易線下體驗方式提供了全新的用戶體驗模式。本地的人我們熟悉,本地的商家我們熟悉,本地的網站運營模式我們了解,三者的完美結合模式非「O2O」莫屬了.
2
O2O可帶給消費者最真實的消費體驗
真實的消費體驗是O2O模式適合地方網站發展的最大特徵。其實,團購的火爆,足以窺見一斑。大家在線訂購,線下體驗忙的不亦樂乎。當然,團購目前在衰退,原因種種,盲目的擴張,運營成本的加大,客戶線下體驗感差等等。但我認為絕非是模式本身的問題。O2O要解決好誠信記錄問題,讓每一份線下體驗真實的在網路上記錄下來。加強管理,將線上和線下兩個終端服務好,將消費者的體驗感發揮到最大化,我們相信O2O的前景無限.
此外,我們也應該看到。地方網站O2O的得天獨厚的優勢。B2C等模式電商再怎麼發展,地方性的一些產品和服務,也不可能掛淘寶等商城上銷售,比如結婚請司儀、裝修公司、理發、家政服務、餐飲和娛樂等。這些都是地方網站O2O的寶藏。而這些,在團購浪潮的洗禮下,大家對於線上消費線下體驗的模式已經不再陌生了,也無形中為地方網站O2O發展鋪平的思想道路.
3
真實的互動式營銷可與地方商家深度融合
記得有個朋友跟我說過一句話:你要找的商家信息,商家也正在找你。是的,我們為找個信得過的裝修公司、家政公司、理發師而苦惱時,那些優秀的商家或許也正在找我們。我們生活的時代,信息總是那麼不對稱。這種不對成,就是我們的機會。多年的市場摸索,我總結了一句話,需求有多大,你的市場和事業就有多大。既然,我們當地的商家都在相互尋找,我們為什麼不去搭建這個平台,提供這種服務呢?地方網站O2O模式,可以充分利用這種互動式營銷和地方商家深入融合,在誠信和質量的大旗下,共同發展大家的事業.
此外,O2O可以充分利用線上平台,結合線下體驗,全力打造商家口碑。俗話說的好,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口碑說實在的是個「虛」的東西,摸不見看不著;地方O2O網路平台可以將這種「虛」的東西給予真實化,讓整個環節都實實在在的,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
反對,不會顯示你的姓名
知乎用戶 餐飲O2O從業者
3 人贊同
o2o模式的缺點 1.網路推廣的覆蓋面若不能達到一定程度,消費者的數量是有限的。手機應用的使用率與下載量直接相關,若沒有一定的客戶群體,交易量也難以保證。 2.網路展品與現實產品的差異,O2O消費的是線下產品,但對於首次消費的顧客,他們要僅憑圖片想像… 顯示全部
o2o模式的缺點
1.網路推廣的覆蓋面若不能達到一定程度,消費者的數量是有限的。手機應用的使用率與下載量直接相關,若沒有一定的客戶群體,交易量也難以保證。
2.網路展品與現實產品的差異,O2O消費的是線下產品,但對於首次消費的顧客,他們要僅憑圖片想像產品。而每個人的心理預期不同,其對產品的要求自然參差不齊,如果商品不能滿足消費者的最低要求,就將失去這一客源。
3.對服務的期待和線下服務不到位帶來的心理落差。除了商品方面,線下服務最主要一點就是商家的服務態度,良好的服務可以彌補商品的不足,但惡劣的服務卻無法被商品如美食等彌補。
4.商家產品、服務的優劣直接影響了O2O軟體的推廣。線下商家的產品和服務是O2O軟體的根基,如果商家的產品和服務不過關將直接影響消費者對於軟體的二次使用,這便是說如果你是阿斗即使諸葛亮也助不了你的大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