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去社區服務中心主要任務
1. 社區衛生服務站是做什麼的
社區衛生服務站是按照國家醫改規劃而設立的非營利性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實行以健康為中心、家庭為單位、社區為半徑、需求為導向的服務宗旨。
建立集預防保健、全科醫療、婦幼保健、康復治療、健康教育、計劃免疫、計劃生育指導為主的 「六位一體」的連續性、綜合性、低成本、高效率、方便群眾的衛生服務體系。
預防保健:
1、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發現疫情及時報告。對法定傳染病,按病分別登記,定期上報,按要求及時准確地完成預防接種任務。
2、加強對0-7歲兒童及孕產婦的系統管理,積極開展婦女病查治,婦幼衛生宣傳教育和計劃生育技術服務。
3、開展老年保健、殘疾人保健、傷殘康復和八類疾病的監控工作。
4、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做好社區居民、家庭的衛生指導,健康教育。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社區衛生服務站
2. 誰知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科醫師服務團隊職責
全科團隊長:
(二)職責:
1、協調中心各部門與團隊簽約服務工作的開展;
2、不斷提高、擴大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內涵,科學合理地做好人員安排及績效考核工作;
3、配合中心質控小組定期對團隊簽約工作進行考核;
4、承接、安排公共衛生相關條線在團隊簽約工作中展開;
5、合理劃分團隊家庭醫生在社區的簽約責任區域。
全科醫生:
(二)職責:
1、了解社區居民的健康和病情信息,了解社區居民的實際醫療需求。
2、負責與社區居民做好家庭醫生簽約工作,建立社區居民健康檔案。做好每個簽約居民的相關資料收集、整理;
3、簽約從重點人群開始(社區老人、殘疾人、低收入人群),逐漸鋪開到每個家庭,途徑:1)門診自願簽約 2)區域劃分簽約;
4、做好簽約患者的預約門診工作、上門服務及電話咨詢;
5、定期為簽約居民作健康講座及健康保健宣傳資料發放;
6、做好社區患者在中心或上級醫療機構的入院、轉診工作,提供綠色通道;
7、做好上級醫療機構下轉社區患者的康復隨訪工作。
社區護士及公衛醫師:
(二)職責:
1、團隊護士在中心護理部和團隊護士長的統一領導安排下進行工作;
2、協助全科家庭醫生做好簽約准備工作及簽約後相關資料的整理工作;
3、為全科家庭醫生的簽約患者合理安排預約門診時間;
4、積極參與全科團隊上門護理、醫療咨詢、社區健康教育、慢病管理等工作;
5、完成護理常規工作。
其他人員:
兒保、婦科醫護人員:
(二)職責:
1、做好與條線相關社區居民(兒童、孕產婦)的簽約工作;
2、開展健康教育、宣傳資料發放等工作,定期隨訪,並與轄區內的團隊醫生做好協調、溝通工作;
3、做好每個簽約居民的相關資料收集、整理。
3.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全科醫生有三個職能
今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全科醫生將有三個職能:掌握本轄區居民的詳細健康狀況,指導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患者正確的飲食方式和鍛煉方式;負責診治轄區居民的常見病、多發病;及時監控居民的大病徵兆,讓居民在大病初起的時候能得到盡早治療。此外,病後的康復和保健也將轉至社區醫院進行。
4.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職能是什麼
1、預防服務:包括傳染病、非傳染病和突發事件的防控。
一是傳染病的預防即社區一般病因預防、二級五早預防和三級預後康復預防。
二是非傳染病預防即一般危險因素預防、二級早期疾病干預、三級防殘預防。
三是突發事件的預防,是指隱藏在「健康人群」內的,且能突發嚴重衛生問題的監測預防。
2、醫療服務:除在醫院開展門診和住院服務外,重要的是根據社區居民的需要,開展家庭治療、
家庭康復、臨終關懷等醫療服務。
3、保健服務:對社區居民進行保健合同制的管理,並定期進行健康保健管理。
4、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實施預防傳染病、非傳染病和突發事件的重要手段,很多衛生問題。
(4)醫生去社區服務中心主要任務擴展閱讀: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服務延伸深入居民區
廈門市衛生計生委副主任陳文鋒說,社區衛生服務站是政府增設的非營利性公立醫療機構,是醫保定點單位。作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延伸站點,它依託大醫院的醫療資源,深入居民區,提供基本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方便群眾就診。
社區衛生服務站「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可以滿足居民基本的診療、用葯需要。馬壠社區衛生服務站有全科、中醫科、兒科、中醫理療科、專家門診等門診科室,配套有檢驗科、護理站等輔助科室,可提供化驗、檢驗、霧化、注射、輸液、換葯等醫療服務,常見病、慢性病葯物也都能在此開到,十分方便。
據介紹,馬壠社區衛生服務站服務人口可超10萬人,而康樂和圍里的服務站也可分別服務數萬人口。
5.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是做什麼的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是保健性質的機構,是適應醫學模式的轉變而產生的,是整體醫學觀在醫學實踐中的體現。社區衛生服務的主要內容是初級衛生保障,是整個衛生系統中最先與人群接觸的那一部分,所以社區衛生服務是衛生體系的基礎與核心。
它的主要工作有:
1、健康信息管理:包括社區基本情況(包括住戶數、服務人口年齡構成比、發病率等)。社區居民健康調查與分析(人口發展、死亡和疾病譜變化、人均年醫葯費用)。建立社區和個人健康檔案。
2、醫療:包括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治、危重病人的現場救治及轉診,家庭病床及相關的各項服務。
3、康復:包括接納上級醫院轉回的康復期病人,側重於慢性病、術後病人及殘疾病人康復指導和管理。
4、計劃生育:包括避孕、節育措施的指導與服務。優生、優育、優教的指導與服務。不孕症的咨詢、查治、轉診。
5、預防和保健:預防包括傳染病防治、兒童計劃免疫、慢性病防治和監控等。保健則有兒童保健、婦女保健、老年人保健、殘疾人保健。
(5)醫生去社區服務中心主要任務擴展閱讀:
社區衛生服務站具有以下醫療服務及功能:
(一)開展社區衛生狀況調查,進行社區診斷;
(二)有針對性地開展慢性非傳染性病、地方病、寄生蟲的健康指導、行為干預和篩查;
(三)負責轄區內免疫接種和傳染病預防與控制工作;
(四)運用適當的中西葯及技術開展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斷治療;
(五)24小時門診服務;急診急救服務;
(六)提供家庭出診、護理、家庭病床、會診、轉診;
(七)婦女、兒童、老年人、慢性病人與重點人群的保障服務;
(八)開展計劃生育咨詢、應診,並提供適宜技術服務;
(九)提供康復服務、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工作;
(十)提供個人與家庭連續性的健康管理服務,負責轄區內社區衛生服務信息資料的收集、整理、統計、分析與上報;
(十一)在社區建設中,協助社區部門不斷拓展社區服務、繁榮社區文化、美化社區環境,共同營造健康向上、文明和諧的社區氛圍;
(十二)根據社區衛生服務功能和社區居民的需要,提供其它適宜的基層衛生服務。
6. 社區衛生服務站的工作職能
1、開展以社區為范圍,家庭為單位,健康為中心,人的生命為過程的以老年、婦女、兒童和慢性病人為重點的集預防、醫療、保健、康復、健康教育、計劃生育指導為一體的綜合性社區衛生服務。
2、根據可持續發展需要,重視資源管理,注重人員培訓與考核,建立公平、公正、公開的競爭機制,充分調動職工積極性,做好中心工作人員的聘任、獎懲、調動及晉升工作。
3、各項醫療工作制度和治療常規的執行,定期檢查,不斷提高醫療質量,減少醫療缺陷,防範醫療事故,保證社區衛生服務工作正常有序進行。
4、負責組織、檢查醫療、護理、防保工作,定期深入社區站門診、病房、並採取積極有效措施,保證不斷地提高醫療質量。
5、聽取社區居民對中心的工作意見,改進醫療服務作風。
6、加強行業作風的建設以及規范化精神文明建設。
(6)醫生去社區服務中心主要任務擴展閱讀:
社區衛生服務站的門診工作制度
1、堅持文明行醫、禮貌待人,診治認真,檢查細心,實行24小時應診制。
2、掌握醫療原則,嚴格執行醫療常規,做到因病施治,科學、合理用葯,不增加病人不合理的經濟負擔。
3、急、重、危病人優先接診,經初步搶救診療後及時護送轉診,各類急救葯品、器材應准備完善,放置固定位置,保持應急狀態。
4、醫療文件規范,做到看病有登記,取葯有處方,收費有憑據,轉診有記錄,項目填寫齊全,字跡清楚,收費合理,計價正確。
5、嚴格查對制度和無菌操作規范,嚴防各類差錯事故的發生。
7. 一名合格的全科醫生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應具備哪些能力
一名合格的全科醫生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應具備換位思考的能力、學習的能力、善於推廣健康教育的能力。
1、換位思考的能力
作為一名醫生,在為患者診治疾病的同時,還應設身處地的為患者著想,站在患者的角度考慮問題。大多時候快節奏的工作進度,巨大的工作壓力,使得醫生並不能很好的進行換位思考,從而造成診療過程讓患者感到冷冰冰的。
甚至有些患者覺得受到了歧視,這也為醫患關系容易產生矛盾埋下了隱患。
2、學習能力
基層服務壓力較大,大量的患者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同時,繁忙的工作也容易讓自己心身疲憊,平時對自己充電的機會就會很少。善於在工作中學知識,向患者學能力,工作中遇到盲區及時掃除;多關注前沿的指南理論才是全科醫生提高自己能力的重要因素。
3、善於推廣健康教育
有效的健康教育對於幫助群眾遠離疾病,預防疾病起著重要的作用,推廣健康教育是醫生要具備的基本能力之一,在診療中有效的進行健康普及,更能讓患者記得住,記得牢。
醫生的職業道德:
1、作為醫生,應時刻為病人著想,千方百計為病人解除病痛;救死扶傷,實行人道主義。
2、尊重病人的人格與權利,對待病人不分民族、性別、職業、地位、財產狀況,都應一視同仁。
3、文明禮貌服務。舉止端莊,語言文明,態度和藹,同情、關心和體貼病人。
4、廉潔奉公。自覺遵紀守法,不接受患者紅包、宴請,不向患者或家屬借錢、借物。
5、不泄露病人隱私與秘密。
6、正確處理同行同事間的關系,相互學習,團結協作。
7、嚴謹求實,奮發進取,鑽研醫術,精益求精。不斷更新知識,提高技術水平。
8.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工作主要內容有哪些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工作主要內容:
預防服務:包括傳染病、非傳染病和突發事件的防控。
1、傳染病的預防即社區一般病因預防、二級五早預防和三級預後康復預防。
2、非傳染病預防即一般危險因素預防、二級早期疾病干預、三級防殘預防。
3、突發事件的預防,是指隱藏在「健康人群」內的,且能突發嚴重衛生問題的監測預防。
醫療服務:除在醫院開展門診和住院服務外,重要的是根據社區居民的需要,開展家庭治療、
家庭康復、臨終關懷等醫療服務。
保健服務:對社區居民進行保健合同制的管理,並定期進行健康保健管理。
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實施預防傳染病、非傳染病和突發事件的重要手段,很多衛生問題。
(8)醫生去社區服務中心主要任務擴展閱讀: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工作制度:
1、在地方政府和衛生行政部門領導下,根據黨的方針政策全面開展中心工作,積極開展以保護、促進人民健康、不斷提高居民生活質量為目的的社區衛生服務工作,認真落實各項衛生工作指標。
2.開展以社區為范圍、家庭為單位、健康為中心、人的生命為全過程、以老年、婦女、兒童和慢性病人為重點的集預防、醫療、保健、康復、健康教育、計劃生育指導為一體的綜合性社區衛生服務。
3、接受各專業防治、保健機構的業務指導。
4、負責領導制訂中心工作計劃,按期布置、檢查、總結工作,並向上級領導機關匯報。
5、負責組織檢查醫療、護理、防保工作,定期深入門診、病房、社區站並採取積極有效措施,保證不斷地提高醫療質量。
6、保證醫療安全,積極開展安全、有序的雙向轉診服務。
7、教育職工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和良好醫德,改進醫療作風和工作作風,改善服務態度。督促檢查以崗位責任制為中心的規章制度和技術操作規程的執行,嚴防醫療事故和差錯發生。
8、根據國家人事制度,組織領導中心工作人員的聘任、晉職晉級、獎懲、調動及提升等工作。
9、加強職工技術培訓,努力開展新技術、新項目,不斷提高醫療技術水平。
10、加強對後勤工作的領導,檢查督促財務收支情況,審查預、決算,審查物質供應計劃。
11、及時研究處理社區群眾對中心工作的意見。
9.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是干什麼的我想知道就是那些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職能是什麼都幹些什麼!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職能是:預防職能、保健職能、醫療職能、康復職能、衛生宣教職能、優生優育職能。
10. 想請問下全科醫生的工作職責和工作內容主要為那些謝謝
一、全科醫生的工作職責:
1、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有關負責人員領導下和上級醫師指導下,開展門診、 巡診、出診、家庭病床、預防、保健、健康教育、康復等工作。
2、經常深入社區居民住戶,及時了解掌握社區人口動態、居民健康狀況,建立健康檔案,提供多種形式衛生服務,滿足群眾基本衛生需求。
3、開展一般常見病、多發病診療,對病人進行體格檢查和相應輔助檢查,並提出診斷和制定治療、康復方案,負責病人的治療,指導、幫助其康復。
4、進行急、重、危病人的現場搶救,並及時向上級領導匯報。確定病人的轉診,應 按要求書寫病歷摘要,記錄處理,協助轉診。
5、認真、及時完成有關醫療文件書寫。認真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和技術操作常規,親自操作或指導護士進行相應的檢查和治療,嚴防差錯事故。
6、開展流行病、傳染病的預防、監測與處理。開展社區婦女保健、兒童保健與老年 保健。開展健康教育與心理衛生咨詢。
7、建立家庭衛生保健合同制及家庭病床,主動提供醫療保健服務。
8、參加在職全科醫學學習和社區專項技術服務培訓,不斷拓寬知識面,提高社區衛 生服務技能。
9、做好社區衛生服務各項登記、統計、分析總結工作,完善社區衛生服務。
二、全科醫生工作內容:
1、建立並使用家庭、個人健康檔案(病歷)。
2、社區常見病多發病的醫療及適宜的會診/轉診。
3、急、危、重病人的院前急救與轉診。
4、社區健康人群與高危人群的健康管理,包括疾病預防篩查與咨詢。
5、社區慢性病人的系統管理。
6、根據需要提供家庭病床及其他家庭服務。
(10)醫生去社區服務中心主要任務擴展閱讀:
特點
1、強調持續性、綜合性、個體化的照顧。
2、強調早期發現並處理疾患;強調預防疾病和維持健康。
3、強調在社區場所對病人進行不間斷的管理和服務,並在必要時協調利用社區內外其他資源。
范疇
1、可及性服務。
2、人格化照顧。
3、綜合性照顧。
4、持續性服務。
5、協調性服務。
6、以家庭為照顧單位。
7、以社區為基礎的照顧。
8、以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為診斷程序。
9、以預防為導向的照顧。
10、團隊合作的工作方式。
全科醫生和其他醫生的區別和聯系
1、服務宗旨與責任不同
2、服務內容與方式不同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全科醫生 (醫務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