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9000topsai算力多少
1. 遠勝蘋果的麒麟芯發布,華為Mate40系列為何實現超強體驗呢
華為發布了年度旗艦華為Mate40系列。華為表示,華為Mate40系列傳承Mate系列基因,是迄今最強大的華為Mate手機,麒麟9000系列晶元實現性能和能效比的新高度。5nm麒麟9000處理器,按照華為官方的說法,這要遠勝蘋果的A14。的確,分析麒麟9000的各項能力,它真的很強大。
2. 華為麒麟晶元有什麼好處
華為手機晶元技術無疑有了長足進步,從麒麟980開始具有了和驍龍頂級晶元抗衡的能力。麒麟980之前的晶元性能還是有很大不足,麒麟970和驍龍845比,差距還是非常明顯,玩大型游戲就可以看出,麒麟970基本是帶不動和平精英的。但到麒麟980這一問題基本就解決了。
當然,從跑分來看,目前麒麟990還是不如驍龍865,這應該是華為手機唯一可以讓人詬病之處了,這也是之所以還有很多人會選擇驍龍865的根本原因,說到底還是看重手機的性能。
不過除去這點,華為手機的其他優勢就太明顯了。首先是信號強,這點在5g時代可能會放大,畢竟5g的根本就是網速快。日後隨著5g的普及,如果一對比,發現華為5g手機的網速比其他快很多,那麼可能會決定性地影響消費者的選擇,畢竟現在手機性能已經有些過剩了,性能因素對手機的影響不大。
其次是實際使用體驗好。小米10和榮耀v30那個對比視頻大家可能都看過,打開app的速度小米10不如v30。甚至9x的app打開速度都不輸三星note10+,我曾經發過別人的相關測評視頻。
三是拍照技術,這個已經成為華為的品牌,小米靠1億像素的攝像也打不過華為的幾千萬像素。其實不單是旗艦機,華為千元機拍照也是不錯的。很多人在實體店挑手機,其他功能往往不清楚,但拍照可能是一個比較大的影響因素。
總之,華為現在唯一的弱點就是跑分方面還不能超越驍龍,一旦連跑分都勝出了,驍龍也就到了盡頭了。
3. 如何評價麒麟9000
華為Mate 40系列依然會搭載新一代麒麟晶元——麒麟9000,這顆晶元也將和Mate40系列一同發布。此前余承東表示,麒麟9000可能是最後一代華為麒麟晶元。
麒麟9000是華為麒麟系列性能最強悍的處理器了,它採用Cortex A77或A78架構,台積電5nm工藝打造,製程上領先7nm一代。5nm工藝的麒麟9000在性能方面對比麒麟990至少可以提升30%,而功耗可以降低25%。
而天璣1000配備最新的Cortex-A77 CPU,搭配Cortex-A55 CPU形成「4+4」架構。分別是4個最高主頻2.6GHz的Arm Cortex-A77核心,和4個最高主頻為2.0GHz的Arm Cortex-A55核心,性能與功耗達到最佳平衡。此外,天璣1000還全球首發了Arm Mali-G77 GPU晶元,在5G速度下可帶來絕佳的串流媒體和游戲體驗。
天璣1000搭載了全新架構的聯發科技獨立AI 處理器— APU3.0,擁有高達4.5 TOPS 的AI 算力,比上一代APU2.0 性能提升兩倍以上,可以為終端帶來強勁的AI 動力。在全球指標性蘇黎世AI跑分排名第一,跑分是驍龍855 Plus的兩倍之多。
麒麟9000可謂是華為高端晶元的巔峰之作,雖然天璣1000也有著非常強大的處理能力,但是面對華為這款頂級晶元,天璣1000還是得繼續努力。
4. 蘋果13跟華為的處理器哪個好點
,在單核方面,華為麒麟990、高通驍龍855 Plus甚至還不敵蘋果A12仿生處理器,可以說落後了蘋果兩代產品之多;而在多核方面,華為麒麟990略高於蘋果A12仿生處理器,但距離A13仿生處理器則存在較大差距,而高通驍龍855 Plus處理器則與蘋果A12仿生處理器比較接近。
By:爆侃數碼圈
事實上,蘋果的多核成績從來都不是最高的,在日常情況下,包括瀏覽網頁、郵件、看新聞以及系統主頁等輕量化操作的過程中,尤其是iOS的多任務機制是暫時保留在內存中暫停進程,系統為了保證能耗和續航是很少調用多核的,因此單核的性能尤為重要,直接影響到了系統的流暢程度,單核性能越高,一定程度上系統越流暢。所以蘋果一直把單核性能盡力做到極致。
相比之下,手機沒那麼多多線程運算,其多核在實際使用中差別並不會太大,只是跑分好看,多核可能在其他方面的優化會好一點,例如發熱處理之類的,但是性能卻沒有多少改變,想要打多核戰術還不如先把自己的主核發展好再去用其他核心輔助優化,這樣做出來的效果才是更好的。用網友的話說,單核與多核的區別就是正餐與配菜的區別,孰輕孰重,不言自知。
此外,根據GSMArena的天梯圖來看,以GB5多核來看,搭載麒麟855 Plus ROG游戲手機2代在開啟性能模式和風扇配件加持下,多核僅僅摸到2830分,距離A13仿生處理器還有17%的差距,如果放在GB4,無論是單核還是多核,安卓陣營的高通、華為甚至都無法攪拌蘋果A121仿生處理器,更別提最新版的A13仿生處理器了。
5. 麒麟9000相當於驍龍多少
驍龍A78。
麒麟9000由台積電最先進的5nm工藝打造,成本也明顯提升,台積電5nm晶圓單片的價格約為1.7萬美元,大約可以切割出400顆麒麟9000晶元,良品率約為95%左右,去掉廢品,單顆麒麟9000的成本約為44.7美元。而台積電7nm工藝晶圓單片的價格為9346美元,相比之下,5nm晶圓單片的價格提升了80%。
(5)麒麟9000topsai算力多少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要保證良好的散熱。 CPU的正常工作溫度在50℃以下,具體工作溫度根據不同的CPU的主頻而定。散熱片質量要好,並且帶有測速功能,這樣與主板監控功能配合監測風扇工作情況。散熱片的底層以厚的為佳,這樣有利於主動散熱,保障機箱內外的空氣流通順暢。
要減壓和避震。在安裝CPU時注意用力要均勻,扣具的壓力也要適中。
超頻要合理現在主流的CPU頻率都在lGHz以上,此時超頻的意義已經不大了,更多考慮的應是延長CPU的壽命。
6. iPhone13和華為p50那一款更好
假如你有超過6000元的手機預算,iPhone13和華為P50放在面前,你會怎麼選?選人氣旺盛的iPhone13還是選硬實力的華為旗艦P50?最近看了這款手機的一些討論,今天我們來扒一扒他們之間的優劣。
我的建議,大家如要購買這兩款手機,最好還是選擇Pro版本,普通版不建議購買。既然我們要購買一款高端手機,也就不要在乎這一兩千塊錢了吧,Pro版本和普通版還是有很大差距的。具體的大家可以做一下參數對比。今天我們重點來對比下iPhone 13 Pro的256G版本和華為P50 Pro的8+256版本!看看哪個到底值得購買?
1.價格方面:華為 P50 Pro的8+256版本是6599元,iPhone 13 Pro的256G版本是8799元,價格相差2200塊,看來同樣是Pro版本,價格上蘋果機還是比華為要高出不少。
2.處理器方面:華為 P50 Pro的8+256版本是麒麟9000,八核CPU+24核GPU+雙大核&微核NPU。iPhone 13 Pro則是大名鼎鼎的A15仿生晶元,6核CPU+5核GPU+16核神經網路引擎,AI算力高達15.8TOPS。余承東曾說麒麟9000的GPU性能接近於iPhone 12的A14。根據權威的晶元跑分統計,A15的確是目前智能手機市場的「機皇」,最具統治力的晶元。相比安卓旗艦所使用的高通晶元,聯發科晶元至少領先兩代。
3.系統方面:IOS與鴻蒙對決,當前還真沒到那個時候,蘋果的IOS一直是行業的「天花板」,其系統的流暢度暫時無法比擬。但鴻蒙的裝機數量也在突飛猛進,已經加速通過16%的生死線。預計今年年底,總搭載設備超過4億。而且鴻蒙的目標還是跨設備的,是萬物互聯,將構建全行業覆蓋的全生態。鴻蒙未來可期,但就當前來說,綜合來看距離IOS還有不小的差距。
4.續航能力:根據蘋果官方的數據,iPhone 13 Pro支持長達22小時的視頻播放。iPhone13超大杯Pro Max的電池才4352mAh,而Pro版本僅僅3095mAh;華為P50配備4360mAh鋰離子電池,並配備66W有線快充和50W無線快充顯然比iPhone13更香。
5.信號方面:信號一直是蘋果的短板,如果在信號不好的地方,肯定是P50 Pro勝出。但在一般信號好的地方,也不會有太大的差別。盡管華為手機受限,不支持5G,受到很多人詬病,但華為通過4G+WiFi6+AI技術,用戶依然可以獲得很好的功耗和通信性能體驗。當前很多人用了5G手機,卻還是用的4G信號,5G真正應用還沒有體驗到。
6.外觀方面:iPhone 13 Pro系列幾乎延續了上個蘋果版本,沒有太大的亮點,依舊直屏設計,蘋果一貫的風格,6.1英寸。華為P50 Pro採用6.6英寸3D曲面屏,雙環設計,很有辨識度。做工都近乎完美,看個人喜好選擇。P50的可可茶金與iPhone 13 Pro的的遠峰藍色特別好看。
相信通過以上幾點性能參數對比,大家心裡肯定有個大概的認識。對於一般的用戶來說,這兩款手機性能應該完全滿足需求的,性能甚至有些過剩。但我們都要往前看,可能再過兩年,你才能真正懂得這兩款手機的好處有多少。
愛iPhone手機和愛華為手機本身沒有什麼,國內很多大佬都拿蘋果手機,尤其是年輕人很多也是果粉很多。一個是國外優秀代表,一個是國內優秀代表,有優點我們就要學習。不管選擇哪種手機,選擇自己認為好的就行!很多時候,一個東西的好壞就在於自己的審美和看法,別人的觀點只是參考而已!
那麼如果有超過6000元的預算,你會選擇蘋果iPhone13還是華為P50?來說說你的看法!
註:我是秦韻莞香,和你聊聊日常的數碼科技、互聯網趣聞,每天一更,歡迎關注。原創文章,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
7. 海思麒麟處理器的完整排行榜。
海思麒麟處理器性能由高到低排序:麒麟
980
970
960
710
955
950
670
935
659
658
655
930
650
620
928
925
920
910(k3v2+)
k3v2e
k3v2。
8. 麒麟9000和麒麟990有什麼區別
有以下區別:
1、採用架構不同
麒麟990採用A76的架構,按照循序漸進的方式,麒麟9000會採用A78的架構
2、採用的製程工藝不同
麒麟9000處理器採用最新的台積電5nm製程工藝,每平方毫米可容納1.713晶體管,而麒麟990處理器是採用了7nm製程工藝打造的八核處理器。
3、性能不同
A78和A76相比,CPU和GPU性能都得到了飆升,整體性能提高了50%,在整體的晶元性能上遠超驍龍865,可以達到875的水準。
9. 麒麟9000E是殘次嗎
摘要 麒麟9000E跑分。麒麟9000E的安兔兔跑分成績為63萬分,而麒麟9000則達到了68萬分左右。據傳均基於8GB LPDRR5內存和128GB UFS3.0快閃記憶體測試得到的結果,並且麒麟9000量產版本分數會更高,預計最終會提供兩萬分左右,已經將驍龍865處理器遠遠的拋在了身後。
10. 麒麟9000有多少片
麒麟9000有3000萬片。
華為公司於2020年10月22日20:00發布的基於5nm工藝製程的手機Soc,基於5nm工藝製程打造,集成多達153億個晶體管,包括一個3.13GHz A77大核心、三個2.54GHz A77中核心、四個2.04GHz A55小核心。
麒麟9000晶元包含兩個規格:麒麟9000和麒麟9000E,麒麟9000E由Mate40搭載,Mate40 Pro、Mate40 Pro+與Mate40 RS保時捷版則搭載麒麟9000。
(10)麒麟9000topsai算力多少擴展閱讀:
麒麟9000和麒麟9000E參數:
處理器型號:CPU,GPU,NPU。
麒麟9000:1*[email protected]+3*[email protected]+4*[email protected]。
24核Mali-G78。
雙大核+微核NPU。
麒麟9000E:1*[email protected]+3*[email protected]+4*[email protected]。
22核Mali-G78:一大核+一小核N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