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中心去南津關大峽谷怎麼走
1. 宜昌南津灣大峽谷在哪裡,門票多少有什麼項目
宜昌南津關大峽谷位於宜昌市夷陵區西陵峽北岸的下牢溪流域,范圍涉及夷陵區小溪塔、樂天溪、黃花三個鄉鎮,總面積108平方公里。東南有宜秭公路相通,離宜昌市中心城區10公里;西北有張蓮公路相連,離三峽大壩12公里。是集原始峽谷探險、漂流與戶外拓展等專項旅遊功能為一體的高端旅遊風景區。 188 起
2. 宜昌南津關大峽谷風景區的介紹
宜昌南津關大峽谷風景區位於舉世矚目的「三峽工程」所在地——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西陵峽北岸的下牢溪流域,范圍涉及夷陵區小溪塔、樂天溪、黃花三個鄉鎮,總面積108平方公里。東南有宜秭公路相通,離宜昌市中心城區10公里;西北有張蓮公路相連,離三峽大壩12公里。是集原始峽谷探險、漂流與戶外拓展等專項旅遊功能為一體的高端旅遊風景區。
3. ~~兩天自助宜昌周邊地區~
1.驚險刺激的九畹溪漂流一日游 180元/人(周末210元/人)
讓男人一路歡笑,讓女人一路尖叫!激情的九畹溪漂流歡迎您來挑戰!灘潭相連的漂流搏擊可讓你求索探險,古樸原始的自然風光將使你放鬆休閑。
漂流注意事項:上段驚險刺激漂流僅限於14歲以上至55歲以下身體健康的中青年遊客,7——14歲兒童如要堅持漂流,可履行相關手續,由景區安排專業水手護送。自駕游漂流前自備漂流服,嚴禁穿拖鞋、涼鞋、高根鞋或赤腳漂流。
3.兩壩一峽精華豪華一日游 260元/人
此線路將宜昌市的精華景點葛洲壩、原汁原味的西陵峽風光、美麗的三峽人家、古老的黃陵廟、雄偉的三峽大壩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加上豪華而舒適的遊船,為您打造一次貴族式的休閑旅程!
5.南津關大峽谷徒步探險一日游 180元/人
南津關大峽谷全長8公里,被評為中國十大戶外探險經典路線,充分體現現代人不畏艱難,永往直前的氣概,智取三道關:峽中最險之處,莫過三道關;數百米峽谷水流湍急,谷中巨石重達數百噸,絕壁千仞,氣勢磅礴,親自體驗,鐵索橋,獨木橋,索道,攀岩,溪水中,巨石鋪路,體會「凌波微步」,快樂自然,魅力無限!
2.三峽鏈子崖一日游 120元/人
長江三峽西陵峽中的鏈子崖位於湖北省秭歸縣屈原鎮境內長江南岸,高約750米,是一座全身布滿裂紋的懸崖絕壁。岩體有大裂縫13條,小裂縫58條,最大的裂縫寬5米,長達170米,深達105米。曾有專家預測,一旦鏈子崖崩坍,湧入長江的岩石可能使長江即刻被堵,造成的損失將十分巨大。自1995年4月起,國家投巨資治理「危岩」,最終使整個岩體被173根巨型錨索鐵鏈牢牢地錨住,成了一大奇觀……
4.三峽人家一日游 160元/人
三峽人家,依山傍水,風情如畫:傳統的三峽吊腳樓點綴於山水之間,久違的古帆船、烏篷船安靜地泊在三峽人家門前,溪邊少女揮著棒槌在清洗衣服,江面上悠然的漁家在撒網打魚……千百年來流傳不衰的各種習俗風情體現著峽江人民的質朴好客。走進峽江吊腳樓,峽江妹子載歌載舞,手中的紅綉球飄飄欲落,這時清秀的三峽少女為您捧上一杯峽州清茶,您會覺得如夢似幻、親切怡然。
4. 南津關大峽谷的介紹
南津關大峽谷位於宜昌市夷陵區西陵峽北岸的下牢溪流域,范圍涉及夷陵區小溪塔、樂天溪、黃花三個鄉鎮,總面積108平方公里。東南有宜秭公路相通,離宜昌市中心城區10公里;西北有張蓮公路相連,離三峽大壩12公里。是集原始峽谷探險、漂流與戶外拓展等專項旅遊功能為一體的高端旅遊風景區。
5. 湖北宜昌有什麼好玩的嘛
1、南津關大峽谷
峽谷內飛瀑成群,森林密布,有古驛道、古棧道、古演兵校場、蟾潭瀑布、二跌水瀑布、紅岩落淚瀑面、寶蓮飛天瀑面、三道關、野三峽、千畝野生臘梅等40多個景觀,是全國網友自評的「中國十大戶外探險經典線路之一」。
6. 宜昌南津關大峽谷怎麼去,從市中心CBD怎麼過去。具體點
宜昌市CBD出發,途經黃花、曉峰、張家口,進入張蓮公路,經滴水岩風景區,到達景區接待中心~
7. 求從宜昌出發游三峽沿途景點順序!
三峽大壩旅遊區佔15.28平方公里,目前對遊客開放的是三個觀景點:壇子嶺、185平台、截流紀念園。登上5A級旅遊景區壇子嶺觀景點你能鳥瞰三峽工程全貌,體會毛主席詩句「截斷巫山雲雨,高峽出平湖」的豪邁情懷;站在185平台上向俯看,感受中華民族的偉大與自豪;走進近壩觀景點,你能零距離感受雄偉壯麗的大壩;登上壩頂你能直面雷霆萬鈞的泄洪景觀;來到截流紀念園欣賞人與自然的完美結合,彷彿置身於「山水相連,天人合一」的人間美景.
長江三峽西起重慶市的奉節縣,東至湖北省的宜昌市,全長193千米。自西向東主要有三個大的峽谷地段: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 三峽因而得名。三峽兩岸高山對峙,崖壁陡峭,山峰一般高出江面1000---1500米。最窄處不足百米。三峽是由於這一地區地殼不斷上升,長江水強烈切而形成的, 因此水力資源極為豐富。
自白帝城至黛溪稱瞿塘峽,巫山至巴東官渡口稱巫峽,秭歸的香溪至南津關稱西陵峽。兩岸山峰海拔1,000到1,500公尺,峭崖壁立,江面緊束,最窄處是長江三峽的入口夔門只有100公尺左右。水道曲折多險灘,舟行峽中,有「石出疑無路,雲升別有天」的境界。長江三峽,中國10大風景名勝之一,中國40佳旅遊景觀之首。長江三峽西起重慶奉節的白帝城,東到湖北宜昌的南津關,是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三段峽谷的總稱,是長江上最為奇秀壯麗的山水畫廊,全長192公里,也就是常說的「大三峽」。除此之外還有大寧河的「小三峽」和馬渡河的「小小三峽」。這里兩岸高峰夾峙,港面狹窄曲折,港中灘礁棋布,水流洶涌湍急。「萬山磅礴水泱漭,山環水抱爭縈紆。時則岸山壁立如著斧,相間似欲兩相扶。時則危崖屹立水中堵,港流阻塞路疑無。」郭沫若同志在《蜀道奇》一詩中,把峽區風光的雄奇秀逸,描繪得淋漓盡致。國古代有一部名叫《水經注》的地理名著,是北魏時酈道元寫的,書中有一段關於三峽的生動敘述:「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岩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至於夏水襄陵,沿泝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cháng)!」。 三峽地跨兩省。兩岸崇山峻嶺,懸崖絕壁,風光奇絕,兩岸陡峭連綿的山峰,一般高出江面700-800米左右。江面最狹處有100米左右;隨著規模巨大的三峽工程的興建,這里更成了世界知名的旅遊熱線。 三峽旅遊區優美景區眾多,其中最著名的豐都鬼城,忠縣石寶寨,雲陽張飛廟,瞿塘峽,巫峽,西陵峽,宏偉的三峽工程,大寧河小三峽等。 游三峽有三條路線可選:1、從重慶順江而快節奏地觀賞三峽的奇特風光;2、從上海、南京、武漢逆流而上游覽長江沿途美景;3、從三峽的東口宜昌出發飽覽神奇美麗的長江三峽風光。長江三峽,無限風光。瞿塘峽的雄偉,巫峽的秀麗,西陵峽的險峻,還有三段峽谷中的大寧河、香溪、神農溪的神奇與古樸,使這馳名世界的山水畫廊氣象萬千——這里的群峰,重岩疊嶂,峭壁對峙,煙籠霧鎖;這里的江水,洶涌奔騰,驚濤拍岸,百折不回;這里的奇石,嶙峋崢嶸,千姿百態,似人若物;這里的溶洞,奇形怪狀,空曠深邃,神秘莫測……三峽的一山 一水,一景一物,無不如詩如畫,並伴隨著許多美麗的神話和動人的傳說,令人心馳神往。
長江三峽,地靈人傑。這里是中國古文化的發源地之一,著名的大溪文化,在歷史的長河中閃耀著奇光異彩;這里,孕育了中國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和千古名女王昭君;青山碧水,曾留李白、白居易、劉禹錫、范成大、歐陽修、蘇軾、陸游等詩聖文豪的足跡,留了許多千古傳頌的詩章;大峽深谷,曾是三國古戰場,是無數英雄豪傑馳騁用武之地;這里還有許多著名的名勝古跡,白帝城、黃陵廟、南津關……它們同這里的山水風光交相輝映,名揚四海。
三峽是渝鄂兩省市人民生活的地方,主要居住著漢族和土家族,他們都有許多獨特的風俗和習慣。每年農歷五月初五的龍舟賽,是楚鄉人民為表達對屈原的崇敬而舉行的一種祭祀活動。巴東的背婁世界、土家人的獨特婚俗、還有那被稱為魚類之冠神態威武的國寶---中華鱘。 1982年,三峽以其舉世聞名的秀麗風光和豐富多彩的人文景觀,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名單。
2005年10月23日,中國最美的地方排行榜在京發布。 評選出的中國最美的十大峽谷分別是:雅魯藏布大峽谷、金沙江虎跳峽、長江三峽、怒江大峽谷、瀾滄江梅里大峽谷、太魯閣大峽谷、黃河晉陝大峽谷、大渡河金口大峽谷、太行山大峽谷、天山庫車大峽谷。
1、瞿塘峽:
西起奉節縣的白帝城,東至巫山縣的大溪鎮,全長8公里,景色最為雄偉險峻。主要景點有奉節古城,八陣圖,魚復塔,古棧道,風箱峽,粉壁牆,孟良梯,犀牛望月。
在長江三峽中,雖然它最短,卻最為雄偉險峻。
2、巫峽:
西起重慶市巫山縣城東面的大寧河口,東迄湖北省巴東縣官渡口,綿延四十公里余,包括金藍銀甲峽和鐵棺峽,峽谷特別幽深曲折,是長江橫切巫山主脈背斜而形成的。
它又名大峽,以幽深秀麗著稱。整個峽區奇峰突兀,怪石嶙峋,峭壁屏列,綿延不斷,是三峽中最可觀的一段。巫峽峽長谷深,奇峰嵯峨連綿,煙雲氤氳繚繞,景色清幽之極,宛如一條迂迴曲折的美不勝收的畫廊,充滿詩情書意。
3、西陵峽:
西起香溪口,東至南津關,歷史上以其航道曲折、怪石林立、灘多水急、行舟驚險而聞名。
建國後,經過對川江航道的多年治理和葛洲壩水利工程建成後,水勢已趨於平緩,然綺麗景觀如舊。
當地特色
【山水畫廊】
巫峽西陵峽長江三峽由瞿塘峽,巫峽,西陵峽完美的組合而成,共同構造了一幅壯觀瑰麗的畫卷。
瞿塘峽山勢雄峻,上懸陡,如斧削而成,其中夔門山勢尤為雄奇,堪稱天雄關,因而有「夔門天雄」之稱。有詩稱之「眾水會涪萬,瞿塘爭一門。」江水至此,水急濤吼,蔚為大觀。清代詩人何明禮有一首詩寫得至為貼切:「夔門通一線,怪石插流橫。峰與天關接,舟從地窟行」。
巫峽幽深奇秀,兩岸峰巒挺秀,山色如黛;古樹青藤,繁生於岩間;飛瀑泫泉,懸瀉於峭壁。峽中九曲回腸,船行其間,頗有「曲水通幽」之感。巫峽最享盛名的是巫山十二峰,其中,又以神女峰最富魅力,她聳立江邊,宛若一幅濃淡相宜的山水國畫。有唐代詩人元稹之詩為證:「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西陵峽灘多水急,其中的泄灘、青灘、崆嶺灘,為著名的三大險灘。
【沿江古文化】
考古發掘表明,長江三峽巫山地區文化積淀相當豐厚,有史可考的文化遺址遍布長江和大寧河兩岸,多達一百七十餘處。這些文物遺址中,最具特色的是距今四五千年前的大溪文化遺址、魏家梁子遺址和大寧河岸雙堰塘遺址商周遺址。其中,雙堰塘遺址面積近十萬平方米,曾出土過三羊獸形銅尊、編鍾石磬和石范。專家分析這一帶, 可能是古代巴人活動的中心地域之一,還可能是「巴墟」的所在地。
巫山文化遺址中,最令人震驚的是在長江南岸巫山縣廟宇鎮龍骨坡發現二百萬年前人類化石,此外,新石器時代晚期魏家梁子文化的發現,又使巫山成為研究三峽歷史的重點地區。在長江與大寧河兩岸的巫山境內,還發現的幾處大型古代城址,為研究古代三峽地區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進步提供了難得的證據。有「袖珍古城」之稱的大昌古鎮,小巧玲瓏,民居保存良好。
秭歸是楚文化發源地之一,位於秭歸的屈原紀念館內珍藏有新石器時代至清代的歷史文物六百餘件,是研究楚文化的重要依據;位於涪陵縣的小田溪戰國土坑墓葬群,出土了眾多文物,其中銅器最為精美。
【懸棺和棧道】三峽懸棺
三峽棧道在瞿塘峽北岸一處黃褐色懸崖上,有幾個豎立的洞穴,約寬半公尺,從前裡面置有長方形的東西,從遠處看去,形狀象風箱,所以被稱為風箱峽。那些風箱是戰國時代遺留的懸棺,共發現九副,棺中有青銅劍和人骨,現在懸棺已墜毀,洞穴仍存。南岸粉壁崖上多古人題詠石刻,篆隸楷行,造詣各殊,刻藝精湛。
古棧道遺跡是岩壁上依次排列的無數石孔,石孔一般距水面30米左右,深約一尺,孔距在四至六尺之間,多數地段為上兩排。古時,在石孔上插入根六寸木棍,然後在木棍之間鋪上木板,這就是大寧河的棧道。人們就在木板上行走並運送物資。對遊人來說,懸棺和棧道都是帶有神奇色彩,遊人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對「棧道之迷」作出解釋。
沿途景點
一、豐都:豐都鬼城、豐都雪玉洞
瞿塘峽二、忠縣:石寶寨
三、萬州:市場、雜技、青龍瀑布
四、雲陽:張飛廟
五、奉節:白帝城、瞿塘峽
六、巫山:小三峽、小小三峽、大昌古鎮
七、巴東:神農溪
八、秭歸:三峽大壩、屈原祠、香溪、古黃陵廟、九畹溪、太平溪
長江游輪
說到游輪呀,大多數人會立刻聯想到那精緻的艙房、奢華的舞會、迎風破浪的雄姿。乘坐豪華游輪是最奢侈、最享受的旅行方式之一,遊客在船上可以盡情吃喝玩樂,或享受水天一色簇擁的悠閑時光,船上還會舉辦花樣百出的各種活動,讓旅途再也不是枯燥無聊。游輪停靠的地點也都是風景名勝,安排遊客上岸游覽,遊客既不需帶著行李一路奔波,也不用為三天兩頭換旅館而困擾。
在長江上同樣有著「長江1號」,「長江天使」,「藍鯨」,「維多利亞」"世紀之星""長江探索"等著名的豪華游輪,它們就像是航行在江上的五星級度假飯店,包括餐廳、咖啡廳、酒吧、迪斯科、夜總會、影院、圖書館、游泳池、三溫暖、購物商店、健身房等設施一應俱全。只要你願意,每分每秒都過得多姿多彩! 最重要的是,乘坐游輪,千萬不要一直縮在房間里,那樣你可會錯過游輪旅行最具特色的部分。長江游輪大多在重慶和宜昌之間航行,上水宜昌開航,是4晚後抵達重慶;水是重慶開航,是3晚後抵達宜昌。來回正好一個星期。一般三月份開始全年的航次,一直到11月結束。4,5,9,10為旺季,其他月份是淡季。冬季航次比較少,價格最低。
8. 宜昌南津關大峽谷風景區的風景區介紹
早在4100多年前的「三皇五帝」時期,大禹之父鯀治水時曾將孽龍鎖於此峽谷水底,南津關大峽谷又因此而得名「下牢溪」。據《山海經》記載,「黃帝生駱明,駱明生白馬,白馬是為鯀」,鯀為中華始祖黃帝之孫,別名「白馬」。後人為紀念大禹之父鯀,也稱此峽谷為「白馬大峽谷」。
南津關是長江三峽的起始點、中國大陸一二級平台的分界點。「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南津關自古就是「雄當蜀道,巍鎮荊門」的天然關卡。 南津關下游覃家廟一帶是距今5億年前中寒武統覃家廟群出露最為標準的地段,是世界地理學界「覃家廟群」命名剖面所在地,也是國家地質公園的重要組成部分。
南津關大峽谷全長18公里(徒步穿越路程約8公里),寬3~50米,兩岸峭壁高100至250米。峽谷內飛瀑成群,森林密布,有古驛道、古棧道、古演兵校場、蟾潭瀑布、二跌水瀑布、紅岩落淚瀑布、寶蓮飛天瀑布、三道關、千畝野生臘梅等40多個景觀,是全國網友自評的「中國十大戶外探險經典線路之一」。
南津關大峽谷景區屬封閉的原生態峽谷環境,開發之初秉承「保護性開發、為人類留下自然的凈土」的原則,除在峽谷外圍鋪設必要的步行道路外,峽谷核心區域,均保持峽谷原生風貌。峽谷內自成小氣候體系,四季豐水,濕度在84%左右,典型峽谷氣候孕育了南津關大峽谷絕美的自然景觀。
9. 南津關大峽谷風景區在哪裡啊
攀絕壁、涉溪泉、穿瀑布、踏青苔。
三峽地區第一個以純自然風光為背景的探險景區——南津關大峽谷,日前對遊客開放,這條長達數十公里的無人峽谷,可以讓人真正感受到大自然有驚險與美麗。3月11日,由三峽日報等媒體5名記者組成的探險采訪隊,成功穿越了這條大峽谷,並用「眼睛采訪」獲取了50多條新聞素材。
南津關大峽谷景區位於宜昌市夷陵區西陵峽北岸的下牢溪流域,全長26.7公里,范圍涉及夷陵區小溪塔、樂天溪、黃花三個鄉鎮,總面積108平方公里。東南有宜秭公路相通,離宜昌市中心城區僅8公里;西北有張蓮公路相連,離三峽大壩12公里。由於它是長江三峽西陵峽的第一個峽谷,因此,又被人們稱為「萬里長江第一峽」和「萬里長江第一溪」,旅遊專家在景區評審時稱其為「中國鑒賞標准級原始峽谷」,被有關部門評為「中國十大戶外探險勝地」。大峽谷穿越時只見谷內溝壑縱橫,飛瀑成群,古木參天、溪泉透亮、水霧茫茫,青苔如玉,花香四溢。除景區開發者為遊客安全設置的鐵索、木支架外,景區完全處於一種原始自然狀態。百餘道大小瀑布沿峽谷分布,泉流奔突,聲響如歌,瀑布飛濺,水霧茫茫。兩岸峭壁高聳,山峰高度在100至250米之間,谷底寬1米至50米不等。
峽谷小氣候常年恆溫保持在10—22℃,森林覆率98%以上,楠木、臘梅、獼猴等珍貴動植物無數。據悉,南津關下游覃家廟一帶是距今5億年前中寒武統覃家廟群出露最為標準的地段,是世界地理學界「覃家廟群」命名剖面所在地,也是國家地質公園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