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算力MCU
Ⅰ 黑芝麻智能的華山系列晶元有哪些特點
黑芝麻智能科技是行業領先的車規級自動駕駛計算晶元和平台研發企業,成立於2016年。自成立以來,黑芝麻智能專注於大算力計算晶元與平台等技術領域的高科技研發,能夠提供完整的自動駕駛、車路協同解決方案,包括基於車規級設計、學習型圖像處理、低功耗精準感知的自動駕駛感知計算晶元和自動駕駛計算平台,支撐自動駕駛產業鏈相關產品方案的快速產業化落地。黑芝麻智能從核心IP為切入點,打造國產性能最強自動駕駛計算晶元。基於兩大核心自研IP——NeuralIQISP 圖像信號處理器及高性能深度神經網路演算法平台DynamAI NN引擎,黑芝麻智能已發布多款晶元產品:2019年8月,黑芝麻智能第一顆車規級智能駕駛晶元華山一號A500在國內首發,算力達5-10TOPS;2020年6月,第二代晶元華山二號A1000發布,算力達58-116TOPS,是國內第一款可以支持L2+自動駕駛的國產晶元;2021年4月,國產車規大算力晶元再升級,黑芝麻智能發布華山二號A1000 Pro。A1000 Pro於同年7月流片成功,算力達到驚人的106-196TOPS,單顆晶元可以支持高級別自動駕駛功能,從泊車、城市內部到高速場景的無縫銜接。華山二號A1000自動駕駛晶元:國內首款基於成熟車規功能安全體系打造——通過了ISO26262功能安全產品ASIL B Ready認證、滿足最高安全等級ASIL D的功能安全流程認證、滿足汽車行業最高安全級別ASIL D要求、已量產的高性能自動駕駛晶元華山二號A1000L自動駕駛感知晶元:目前國內第一個同時符合汽車功能安全和汽車可靠性權威認證的L2.5等級自動駕駛感知晶元——專用的高性能圖像感測、實時計算機視覺、神經網路處理器、符合ISO26262 ASIL-B汽車功能安全和AEC-Q100 Grade2汽車可靠性完整的L2.5級別自動駕駛解決方案華山二號A1000 Pro國內算力最高的自動駕駛計算晶元:國內目前唯一能夠滿足ISO 26262 ASIL D級別的功能安全要求的大算力晶元——採用業界創新先進封裝工藝集成多個核心,解決16nm工藝支持超大規模深度學習引擎難題,基於內部多核心建立高速通信通路,大幅提高數據傳輸效率,支持黑芝麻智能最新的FAD Platform,適配多種標准協議和操作系統,提供軟體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在A1000Pro系統中,任務可以在多個子系統之間動態遷移華山二號A2000國內首個250T大算力晶元:頂尖7納米工藝、國產自主知識產權核心IP、滿足ASILD級別的安全認證標准』
Ⅱ 280TOPS算力爆表!北京車展最強國產自動駕駛平台是它
▲左右分別為黑芝麻CEO單記章、COO劉衛紅
黑芝麻CEO單記章此前是全球視覺晶元領軍企業OmniVision創始團隊成員,在矽谷晶元行業打拚了20多年,在圖像處理晶元和軟體演算法上具有豐富的經驗和技術積累。
CTO齊崢是英特爾奔騰二代晶元主要設計成員、CSO曾代兵是中興微電子總工程師,COO劉衛紅則曾是博世中國ADAS主力部門——底盤與控制系統事業部的中國區總裁。
正因為有超強的研發團隊,讓黑芝麻這家初創公司可以在3年時間內做出ADAS晶元華山一號A500並量產上市,在今年推出華山二號A1000晶元,發布FAD自動駕駛平台。
今年以來,新車如果沒有配備L1/L2級自動駕駛,都「不好意思賣」,自動駕駛的普及程度正在快速提高,而更高等級的L3級甚至L4級自動駕駛也已經到了量產前夜,行業內對自動駕駛晶元和計算平台解決方案需求呈爆發性增長態勢。僅自動駕駛晶元的市場規模,都有望達到萬億美元級別,成為半導體行業最大單一市場。
因此,FAD此時進入自動駕駛市場可謂正當其時。
今年8月,一汽智能網聯開發院與黑芝麻達成技術合作協議。一汽智能網聯開發院將啟動基於華山二號A1000的智能駕駛平台的開發,以滿足後續量產車型需求。雙方將共同推動人工智慧技術在汽車工業領域的應用,加速國產智能駕駛晶元的產業化落地。
另外,黑芝麻也已經簽約多個FAD定點車型,預計明年就將有搭載FAD自動駕駛平台的車型上市。此外,國內外也已經有多家企業開始測試FAD自動駕駛平台,測試車輛已經上路。
黑芝麻在自動駕駛晶元和域控制器中取得的巨大成功,讓行業研究機構開始重視這家剛成立4年有餘創業公司。今年4月,矽谷最強智庫之一的CBInsights發布中國晶元設計企業榜單,黑芝麻在車載晶元領域上榜,成為中國晶元設計企業65強之一。
今年7月,黑芝麻華山二號A1000晶元也亮相世界人工智慧大會,與平頭哥、依圖、寒武紀等高端人工智慧晶元同台亮相。
可以說,黑芝麻經過四年多的發展,已經成為全球領先的自動駕駛晶元設計公司,甚至已經有能力和晶元行業的老大哥們一較高下。同時,黑芝麻的快速進步,也推動著國內自動駕駛晶元設計再上新台階。
在與兩位創始人的交談中,他們還透露了一個彩蛋,明年黑芝麻將發布性能更強的晶元,屆時搭載這一晶元的FAD自動駕駛平台最高算力有望突破1000TOPS,其算力已經可以進行完全自動駕駛。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Ⅲ R239 語音晶元為什麼需要這么大的算力語音晶元需要跑很復雜的應用嗎能否舉幾個例子嗎
語音處理技術,前處理(降噪)-ASR-NLP-TTS,均需要算力,趨勢看雲端的ASR-NLP-TTS會部分往端側遷移,在本地可以做命令詞識別,隨意說等各種應用。
Ⅳ 汽車晶元主要供應商有哪些
如圖:
汽車上各種各樣的功能都需要相應的晶元來支持,比如,汽車發動機和變速箱控制系統、安全氣囊、駕駛輔助系統、ABS、胎壓控制、多媒體娛樂系統、智能鑰匙、自動泊車系統等等。而隨著電氣化、網聯化、智能化在汽車領域的推進,晶元將成為汽車的大腦,占據更為重要的位置,並引領整個汽車產業的升級。
汽車晶元與消費電子使用的晶元不同,不需要追求晶元尺寸的極致精小,而更看重安全性和長效性。汽車晶元大致可以分為功能晶元MCU、功率半導體IGBT和MOSFET、感測器及其他。其中,以MCU來說,雖不是高算力晶元,但在汽車上應用廣泛,該晶元的短缺就極大地影響了全球車企的正常運轉。
Ⅳ 國產MCU前景如何
復雜應用中32位MCU的能效比更高
MCU是將計算機的CPU、RAM、ROM、定時計數器和多種I/O介面集成在一片晶元上,形成晶元級的計算機,為不同的應用場合做不同組合控制的晶元。微控制器一般可以按照其結構特點、指令集、存儲器架構以及微控制器應用進行分類。
——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MCU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Ⅵ 有沒有在stm32計算能力左右的單片機上運行的
單片機的用途相同,但不是一個檔次,STM32是32位單片機,一次處理數據寬度32位,而51隻能處理8位 STM32的內部RAM和ROM(flash)都比51大得多,STM32F103有64kRAM,512kROM,STM32F407有256Kram,1M ROM,
Ⅶ 自動駕駛升級/域集中趨勢下 東軟睿馳的「芯」變化
自動駕駛系統進化,汽車電子電氣E/E架構加速向域控架構遷移,驅使著晶元性能和結構快速升級。
域控處理器需要處理大量圖片、視頻等非結構化數據,同時還需要整合雷達、視頻等多路數據。原有單一晶元無法滿足諸多介面和算力需求,車載處理器算力呈現指數級提升,具備AI能力的主控SOC晶元成為了主流。
SoC晶元集成了CPU、AI 晶元(GPU/FPGA/ASIC)、深度學習加速單元(NPU)等多個模塊,相對於單核處理器,異構多核SoC處理器在算力、性能、成本、功耗、尺寸等方面具備更明顯的優勢。
當前,在智能汽車領域已經聚齊了各路晶元玩家,英偉達、高通等近年來在汽車主控SOC晶元領域大舉布局,分別針對ADAS、自動駕駛以及智能座艙領域推出了系列晶元,率先於傳統晶元企業在各領域快速落地;瑞薩電子、恩智浦、德州儀器(TI)等傳統汽車晶元企業不甘落後,面向智能駕駛領域積極跟進。
除了外資巨頭,在國內還有華為、地平線、黑芝麻、芯馳、芯擎科技等一大批企業已經快速崛起,為自主品牌車企提供了更多選擇。
綜合來看,主控晶元正朝向異構多核、高集成、低功耗等更高性能的方向邁進,同時也推動了域控制器升級和量產落地,東軟睿馳等Tier1企業也在晶元技術的變革之下,與合作夥伴展開更多、更深入的合作,這對電子電氣架構發展和軟體定義汽車帶來了極具意義的影響。
一、來自不同層級市場的晶元需求
一場算力競賽已經在各大晶元企業之間悄然興起。
高級別自動駕駛系統需要面對更復雜更廣泛的場景,伴隨著域內融合和跨域融合,未來晶元不會局限於自動駕駛域的計算任務,還會逐漸跨域升級成整車中央計算平台,對算力的要求呈現指數級增長。
有數據顯示,L2級自動駕駛的算力需求不到10TOPS即可,但要實現L3級自動駕駛的算力需求則要求不低於100 TOPS,而如果到L5級自動駕駛,整車的算力還需要翻十幾倍。
公開資料來看,大部分晶元企業紛紛瞄準了下一代自動駕駛大算力晶元,並且公布了相應的量產規劃。
英偉達已經推出的全新一代自動駕駛晶元Orin單顆晶元算力高達200TOPS,支持L3-L4,資料顯示蔚來ET7、上汽R ES33、智己L7都將採用英偉達Orin晶元,量產計劃在2022年。今年4月,英偉達還發布了算力高達1000TOPS的Atlan晶元,支持L4-L5,預計在2025年量產。
另一大晶元巨頭高通最新推出的Snapdragon Ride平台支持L1-L5自動駕駛,支持多晶元疊加使用,L3以下的輔助駕駛提供30 TOPs算力,面向L4-L5的自動駕駛系統提供700 TOPs的算力,量產時間節點為2022年。
自主品牌中,華為自主研發的HUAWEI MDC 810算力可高達400+TOPs,面向L4-L5級自動駕駛。地平線征程5單顆晶元AI算力為128 TOPS,組成的智能計算平台AI算力覆蓋200-1000 TOPS;黑芝麻智能今年全新推出的A1000Pro系列晶元,INT8算力達到106TOPS、INT4算力高達196TOPS。
除了面向L3及以上級別ADAS領域的高算力晶元,未來幾年L2-L2+級ADAS市場的爆發,同樣蘊藏著巨大的市場空間。
高工智能汽車研究院監測數據顯示,今年1-8月國內新車(合資+自主品牌)前裝標配搭載L2級輔助駕駛上險量為224.27萬輛,同比增長78.42%;在搭載率方面,今年1-8月國內新車前裝標配搭載L2級輔助駕駛搭載率為17.03%。
S32G使用路徑
通過這類通用域控制器可實現跨域融合,基於面向SOA的架構,在不同域中實現軟體復用和功能的遷移,大大增強了平台的可拓展性,可移植性,對電子電氣架構的集中化發展意義重大。
一直以來,晶元都處於快速發展變化的狀態,而晶元與軟體的高耦合,往往需要基於差異化的硬體進行大量的軟體定製化,這使得上層應用開發和持續迭代變得異常困難。很顯然,相對穩定的通用硬體平台,才是軟體架構和上層應用持續穩定和快速繁榮的基礎。
正如東軟睿馳汽車技術(上海)有限公司總經理曹斌表示,能夠把所有感測器集中在一起,並在感測器演算法基礎之上去迭代和創新,實現持續優化和進化的域控制器,才是智能汽車行業真正需要的。
他指出,這類域控制器需要基於較為完整和穩定的異構晶元作為底層架構,能夠支持AI加速和GPU的支持,將滿足需求的算力與分布式計算資源整合在一起,並且不斷地被上層軟體抽象且與底層晶元實現有機解耦,才能真正形成集中化並且可持續迭代升級的域控制器。
當前越來越多核異構SOC晶元的出現,在滿足基本功能算力需求的前提下,硬體架構、功能框架和劃分將有望形成相對通用化和穩定的狀態。
基於這類通用化的硬體架構,實現軟硬體分層解耦,逐漸形成了AUTOSAR、AP+CP+中間件的清晰穩定的基礎軟體架構,上層應用的快速實現與持續的迭代升級才能夠實現。
這對軟體定義汽車來說,可以說是非常關鍵性同時也是極具標志性的階段。
Ⅷ 汽車晶元幹嘛用的
汽車晶元可以負責算力和處理、負責功率轉換、用於自動駕駛各種雷達。
按照功能劃分,汽車晶元大致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負責算力和處理,比如用於自動駕駛感知和融合的AI晶元,用於發動機/底盤/車身控制的傳統MCU(電子控制單元);第二類負責功率轉換,如IGBT(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等功率器件。
第三類是感測類晶元,用於自動駕駛各種雷達,以及氣囊、胎壓檢測等等。傳統汽車的晶元數量大約在500~600個左右,隨著自動駕駛、新能源等功能的增加,現在的晶元數量大約在1000~1200個左右了。而一些以智能為主打的車型,則需要的晶元數量更多。
汽車晶元的重要性:
機動車輛裡面的晶元,是行車電腦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晶元出現了故障,或者是缺少晶元,行車電腦將無法運行。行車電腦關繫到機動車輛能否正常的運行,機動車輛相關部位感測器收集的數據會傳回到行車電腦,由行車電腦控制車輛的相關輔助系統工作。
讓機動車輛正常運行,不出現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