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去極端化教培中心
A. 如何做好「去極端化」工作
1、各地堅持疏堵結合、分類施教、多方參與、綜合施策的方針,靈活運用「五把鑰匙」(即思想的問題用思想的方法去解決,文化的問題用文化的方式去解決,習俗的問題用尊重的態度去對待,宗教的問題按照宗教的規律去做好工作,暴恐的問題用法治和嚴打的方式去解決)。
2、堅持「正信擠壓、文化對沖、法治約束、科學普及」四管齊下,清除境外「種子」、改良疆內「土壤」和封堵網上「平台」同步推進。
3、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去極端化」活動,並與自治區此前開展的「訪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動有機結合起來。
4、以黨員幹部、專家學者、宗教人士為骨幹,組建各類宣講員隊伍,深入開展多層次的大宣講和大討論活動。樹立正信,擠壓宗教極端思潮活動空間,保護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極端,抵禦滲透。採取多種文化對沖方式,堅持現代文化為引領,讓正能量佔領精神文化陣地。
5、依法打擊違法犯罪的極端分子,嚴肅處理違法違紀人員,對受極端思潮影響的人則按其責任輕重分期進行教育轉化。
(1)寧夏去極端化教培中心擴展閱讀:
"去極端化"的意義:
1、有利於遏制宗教極端思潮的滲透蔓延。集中力量深化專案偵查,逐步挖掉宗教極端勢力的根子,減少暴力恐怖事件。
2、宗教極端氛圍逐步淡化,社會環境得到凈化,社會正氣得到弘揚,愛國宗教人士敢於發聲。各級幹部對宗教極端思想和行為敢管、願管的擔當精神普遍具備,會管的能力明顯提升。
3、宗教干預行政、司法、教育、婚姻、衛生等現象得到有效遏制,學生入學率、到校率、鞏固率大幅提升。群眾的思想和認識明顯提高,大多數人都認識到宗教極端思想的危害性。
B. 如何做好"去極端化"教育宣傳工作
一
一、思想的問題用思想的方式去解決,加強全村幹部群眾的宣傳
教育,不斷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
一是強化黨員幹部的培訓,提高「認知」水平。闊納色納甫村「兩委」與住村工作組配合,利用每周一的「宣講日」、每周三的「學習日」,對全村黨員、村級幹部、治安中心戶長、返鄉大學生、村民代表分層分批進行了14次專題學習培訓。利用每周一「升國旗、向國旗宣誓」全村群眾聚集的機會,向廣大群眾進行宣講,講黨的民族宗教政策、宗教極端思想的危害。同時,針對黨員幹部深入開展「四不承諾」活動,採取「自己查、組織點、群眾幫」的方式,讓全村黨員幹部認真踐行「四不承諾」並進行自查自評發言,走出「三個認識誤區」,劃清「三個界限」,統一了思想認識。
二是加強意識形態領域的反分裂教育,正確引導社會輿論和群眾思想。闊納色納甫村以烏恰鄉逐村大宣講工作為契機,在全村深入開展大宣講工作,分別對5個村民小組共1023人進行了宣講,覆蓋率100%。宣講由村幹部和住村工作組的5名幹部組成,一天一個小組進行培訓,做到組不漏戶、戶不漏人。宣講圍繞「認清宗教極端思想的邪惡本質和嚴重危害」「做合格母親」「覺醒吧!維吾爾族兒女」和「維吾爾族同胞,我們要走向何方?」「美麗家園不容破壞」「法治喀什」、嚴打期間本縣市鄉鎮被判人員案例等主題,採取與文藝表演、群眾提問等相結合的方式,受到了全村群眾的熱烈歡迎。為配合宣講工作,村裡還將英吉沙縣組織編印的《暴力恐怖分子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敵人》《黨的各項惠民政策及英吉沙縣35年的巨大變化》《英吉沙縣抵制宗教極端思想宣傳手冊》《英吉沙縣民族宗教政策法制基礎知識讀本》等學習宣傳材料,分別發放到了全村「十戶長」手中,每周三由「十戶長」組織周圍群眾學習討論,對宗教極端思想的本質和危害進行大揭批,全面提升了群眾自覺抵制非法宗教活動的思想覺悟。
二、文化的問題用文化的方式去解決,大力開展文體活動,不斷淡化宗教氛圍
大力實施文化興村戰略。縣鄉兩級積極籌措資金450餘萬元,新建街景長廊250米,打造出5萬平方米的木雕特色街區,增加了村民收入,把廣大群眾注意力集中到增收致富、改善家庭生活條件上來,使村民抵禦宗教極端思想滲透能力不斷增強。
為進一步豐富群眾文化生活,提升村民生活「幸福指數」,闊納色納甫村投入2萬元建造了群眾大舞台,積極組建了一支由80後、90後青年隊員參加的文藝隊,自編、自導、自演反映民族團結、歌唱偉大祖國、揭露宗教極端思想等一批充滿鄉土氣息的「去極端化」節目。同時,每周組織群眾開展喜聞樂見的文體活動。2014年,闊納色納甫村共開展大型麥西熱甫活動5次,開展籃球、拔河等各類文體活動50餘場次,開展文藝演出20餘場次,參加人數為4000人次。
依託木雕村的資源優勢,還舉辦了木雕技能大賽、泥瓦匠砌牆大賽、刺綉大賽、果樹修剪大賽、婦女靚麗工程形象展示。2014年,村裡評選出「好媳婦好婆婆」40名、「十星級文明戶」153戶,樹立了群眾身邊的能人巧手典型、好人好事典型,弘揚了現代文化,形成了積極向上、熱愛生活的風貌。
三、習俗的問題用尊重的態度去對待,在全村大力實施「暖民心工程」和「美麗鄉村」建設,使群眾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
一是貫徹落實英吉沙縣「暖民心」工程實施方案。2014年,闊納色納甫村共落實「暖民心」工程項目金額17200元,積極引導村民在便民活動中心舉辦婚禮、葬禮12場,並由村黨支部為其送上形式多樣的文藝祝福活動,解決了婚禮不許笑、葬禮不許哭的問題。同時,嚴格落實英吉沙縣政府的規定,所有涉農收費由鄉幹部收取,村黨支部只負責向群眾發錢(各項惠農補助資金),使村幹部從以前的收錢、得罪群眾的事務中解放出來,有時間和精力謀劃村裡更多的工作,切實將「好事讓基層黨組織去辦、好人讓基層幹部去當」的決策落到實處,更多地爭取到了民心。
二是大力實施「美麗鄉村」建設工程。闊納色納甫村建成「好庭院」30戶、「好居民點」3處183戶,修建「好道路」1860米、好林帶3800米、好渠道1400米。「美麗鄉村」工程的實施,使全村的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四、宗教的問題用宗教的規律去做好工作,依法加強對宗教事務的管理,確保宗教領域和諧穩定
一是強化宗教人士的教育,提高政治素質和宗教素養。闊納色納甫村定期舉辦宗教人士培訓班,深入開展「大學習、大討論、大揭批」活動。以規范解經講經入手,「居滿」清真寺嚴格按縣統戰部下發的《新編卧爾茲選編》進行講經解經,切實將伊斯蘭教中和平、團結、寬容、向善思想傳播給廣大信教群眾,戳穿「六功」「聖戰殉教進天堂」荒唐謬論。
二是加強宗教人士的管理。由村黨支部書記任居瑪寺寺管會主任,由治保主任任晨禮寺寺管會主任,村組織每月對宗教人士進行一次考核。按照考核結果,綜合評定達到「雙五好」的宗教(含場所)人士每月增加補貼50%,由村黨支部實施宗教人士生活補貼差別化發放。
三是以「兩項制度」為抓手,加強宗教活動的管理。按照「七查、三禁、四個一」工作要求,細化了聯系幹部六項職責、「十五必報」和與宗教人士「五必談」的內容,對宗教人士提出了「十必報」要求,明確了瞞報、遲報、漏報責任追究,確保了闊納色納甫村宗教領域的和諧穩定。
五、暴恐的問題用法治和嚴打的方式去解決,營造安定團結的社會局面
一是認真開展依法治理非法宗教活動,打擊宗教極端違法犯罪暨治理婚姻領域違法行為專項行動。
二是認真採取以科技、法律、養殖、種植等書籍換非法宗教書籍的形式,宣傳引導群眾主動上交非法宗教書籍150餘本。
三是抓依法打擊,對涉嫌輕度參與非法宗教活動、傳播宗教極端思想、婚姻違法行為人員,按照村規民約處理,教育了群眾,使全村宗教氛圍逐步淡化,社會風氣逐漸好轉。
望採納,謝謝
C. 根據自己教育教學實際,簡述如何做好去極端化工作
一
一、思想的問題用思想的方式去解決,加強全村幹部群眾的宣傳
教育,不斷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
一是強化黨員幹部的培訓,提高「認知」水平。闊納色納甫村「兩委」與住村工作組配合,利用每周一的「宣講日」、每周三的「學習日」,對全村黨員、村級幹部、治安中心戶長、返鄉大學生、村民代表分層分批進行了14次專題學習培訓。利用每周一「升國旗、向國旗宣誓」全村群眾聚集的機會,向廣大群眾進行宣講,講黨的民族宗教政策、宗教極端思想的危害。同時,針對黨員幹部深入開展「四不承諾」活動,採取「自己查、組織點、群眾幫」的方式,讓全村黨員幹部認真踐行「四不承諾」並進行自查自評發言,走出「三個認識誤區」,劃清「三個界限」,統一了思想認識。
二是加強意識形態領域的反分裂教育,正確引導社會輿論和群眾思想。闊納色納甫村以烏恰鄉逐村大宣講工作為契機,在全村深入開展大宣講工作,分別對5個村民小組共1023人進行了宣講,覆蓋率100%。宣講由村幹部和住村工作組的5名幹部組成,一天一個小組進行培訓,做到組不漏戶、戶不漏人。宣講圍繞「認清宗教極端思想的邪惡本質和嚴重危害」「做合格母親」「覺醒吧!維吾爾族兒女」和「維吾爾族同胞,我們要走向何方?」「美麗家園不容破壞」「法治喀什」、嚴打期間本縣市鄉鎮被判人員案例等主題,採取與文藝表演、群眾提問等相結合的方式,受到了全村群眾的熱烈歡迎。為配合宣講工作,村裡還將英吉沙縣組織編印的《暴力恐怖分子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敵人》《黨的各項惠民政策及英吉沙縣35年的巨大變化》《英吉沙縣抵制宗教極端思想宣傳手冊》《英吉沙縣民族宗教政策法制基礎知識讀本》等學習宣傳材料,分別發放到了全村「十戶長」手中,每周三由「十戶長」組織周圍群眾學習討論,對宗教極端思想的本質和危害進行大揭批,全面提升了群眾自覺抵制非法宗教活動的思想覺悟。
二、文化的問題用文化的方式去解決,大力開展文體活動,不斷淡化宗教氛圍
大力實施文化興村戰略。縣鄉兩級積極籌措資金450餘萬元,新建街景長廊250米,打造出5萬平方米的木雕特色街區,增加了村民收入,把廣大群眾注意力集中到增收致富、改善家庭生活條件上來,使村民抵禦宗教極端思想滲透能力不斷增強。
為進一步豐富群眾文化生活,提升村民生活「幸福指數」,闊納色納甫村投入2萬元建造了群眾大舞台,積極組建了一支由80後、90後青年隊員參加的文藝隊,自編、自導、自演反映民族團結、歌唱偉大祖國、揭露宗教極端思想等一批充滿鄉土氣息的「去極端化」節目。同時,每周組織群眾開展喜聞樂見的文體活動。2014年,闊納色納甫村共開展大型麥西熱甫活動5次,開展籃球、拔河等各類文體活動50餘場次,開展文藝演出20餘場次,參加人數為4000人次。
依託木雕村的資源優勢,還舉辦了木雕技能大賽、泥瓦匠砌牆大賽、刺綉大賽、果樹修剪大賽、婦女靚麗工程形象展示。2014年,村裡評選出「好媳婦好婆婆」40名、「十星級文明戶」153戶,樹立了群眾身邊的能人巧手典型、好人好事典型,弘揚了現代文化,形成了積極向上、熱愛生活的風貌。
三、習俗的問題用尊重的態度去對待,在全村大力實施「暖民心工程」和「美麗鄉村」建設,使群眾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
一是貫徹落實英吉沙縣「暖民心」工程實施方案。2014年,闊納色納甫村共落實「暖民心」工程項目金額17200元,積極引導村民在便民活動中心舉辦婚禮、葬禮12場,並由村黨支部為其送上形式多樣的文藝祝福活動,解決了婚禮不許笑、葬禮不許哭的問題。同時,嚴格落實英吉沙縣政府的規定,所有涉農收費由鄉幹部收取,村黨支部只負責向群眾發錢(各項惠農補助資金),使村幹部從以前的收錢、得罪群眾的事務中解放出來,有時間和精力謀劃村裡更多的工作,切實將「好事讓基層黨組織去辦、好人讓基層幹部去當」的決策落到實處,更多地爭取到了民心。
二是大力實施「美麗鄉村」建設工程。闊納色納甫村建成「好庭院」30戶、「好居民點」3處183戶,修建「好道路」1860米、好林帶3800米、好渠道1400米。「美麗鄉村」工程的實施,使全村的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四、宗教的問題用宗教的規律去做好工作,依法加強對宗教事務的管理,確保宗教領域和諧穩定
一是強化宗教人士的教育,提高政治素質和宗教素養。闊納色納甫村定期舉辦宗教人士培訓班,深入開展「大學習、大討論、大揭批」活動。以規范解經講經入手,「居滿」清真寺嚴格按縣統戰部下發的《新編卧爾茲選編》進行講經解經,切實將伊斯蘭教中和平、團結、寬容、向善思想傳播給廣大信教群眾,戳穿「六功」「聖戰殉教進天堂」荒唐謬論。
二是加強宗教人士的管理。由村黨支部書記任居瑪寺寺管會主任,由治保主任任晨禮寺寺管會主任,村組織每月對宗教人士進行一次考核。按照考核結果,綜合評定達到「雙五好」的宗教(含場所)人士每月增加補貼50%,由村黨支部實施宗教人士生活補貼差別化發放。
三是以「兩項制度」為抓手,加強宗教活動的管理。按照「七查、三禁、四個一」工作要求,細化了聯系幹部六項職責、「十五必報」和與宗教人士「五必談」的內容,對宗教人士提出了「十必報」要求,明確了瞞報、遲報、漏報責任追究,確保了闊納色納甫村宗教領域的和諧穩定。
五、暴恐的問題用法治和嚴打的方式去解決,營造安定團結的社會局面
一是認真開展依法治理非法宗教活動,打擊宗教極端違法犯罪暨治理婚姻領域違法行為專項行動。
二是認真採取以科技、法律、養殖、種植等書籍換非法宗教書籍的形式,宣傳引導群眾主動上交非法宗教書籍150餘本。
三是抓依法打擊,對涉嫌輕度參與非法宗教活動、傳播宗教極端思想、婚姻違法行為人員,按照村規民約處理,教育了群眾,使全村宗教氛圍逐步淡化,社會風氣逐漸好轉。
,謝謝
D. 去極端化學校應當履行的責任是什麼
為進一步推進「去極端化」宣傳教育工作,自治區「去極端化」宣傳教育工作經驗交流會議結束後,拜城縣迅速展開實際行動,堅持把學習宣傳貫徹自治區「去極端化」宣傳教育工作經驗交流會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重要任務,推進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進程的重要舉措,層層傳達學習會議精神及各地經驗做法,統一了思想認識、明確了工作任務,迅速在全縣范圍內掀起學習宣傳會議的熱潮;借鑒先進經驗,完善工作舉措,通過採取強化新興媒體的建管用、加強宣教工作理論創新、抓好專業領域宣傳教育、弘揚民族傳統文化等措施,切實提高「去極端化」宣傳教育工作水平;按照「強責任、抓執行、育亮點」的思路,不斷鞏固宣傳教育成果,通過採取深入開展「回頭看」、深入推進重點群體的幫教轉化、深入開展宣傳工作大比武、深入推進愛國主義教育、深入開展「幫扶就業」工程、深入推進社會治理等措施,推動「去極端化」宣傳教育工作常態化。
E. 如何在學生中開展好去極端化教育
,堅持疏堵結合、分類施教、多方參與、綜合施策的原則,以現代文化為引領,以治理「三非」為主要內容,以,以肅清「聖戰殉教進天堂」等宗教極端思想為主要目標,堅持打擊的一手要硬、教育疏導的一手也要硬;用好「五把鑰匙」,正信擠壓、文化對沖、法治約束「三管齊下」,以治理宗教極端表現為切入點,深入推進「去極端化」工作,在地市堅強領導下,通過各級努力取得明顯成效。
F. 依法實力教培中心的主要目的是什麼
員工教育培訓的目的是使行為規范化,符合企業行為認識系統的整體性的要求。員工教育分為幹部教育和一般員工教育,兩者的內容有所不同。幹部教育主要是政策理論、法制、決策水平及領導作風教育。 隨著人力資源開發理論與實踐的不斷發展,員工的培訓與開發,在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理論中的地位也隨之越來越重要.可以說,內部員工的培訓與開發,已經成為人力資本投資中最重要的部分.本文通過對員工培訓與開發的目的進行理論分析,從而說明現在員工培員工的培訓目的有許多事情、許多道理,知道了不如體會到,體會到不如做得到。對於團隊精神、協作配合等團隊建設方面的理念,也許我們講得太多,實踐的太少,而團隊建設又必然是在具體實踐中來完善和提高的。
G. 監獄開展去極端化教育的重要內容是什麼
推進「去極端化」工作要用好「五把鑰匙」
一是知己知彼,摸清底數,查找問題,才有了工作的方向;二是攻心為上,實施滴灌式教育;三是兩線作戰,做好重點人員及其家屬的轉化工作;四是「揭、批、挖、講」,打好人民戰爭;五是領導帶頭,轉化思想頑固的群眾;六是文化引領,打好鋪天蓋地的文化陣地戰;七是黨委領導,用好「五把鑰匙」開展這項重要工作;八是充分發揮只有努力才能改變,只要努力就能改變的思想,做好長期斗爭的准備。
H. 教育系統怎麼開展去極端化工作總結
可代筆寫作,【】【】在頭相內。
I. 如何將自治區去極端化條例落實到工作中去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去極端化條例》已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於2017年3月29日通過,自2017年4月1日起施行。
該條例對規定了去極端化工作的體制機制,明確了去極端化工作領導機構和有關部門的職責;規定了去極端化必要的手段和措施。對有關社會群團組織和公民在去極端化工作中的職責、權利和應盡的義務也在條例中作出了詳細規定。這讓呼圖壁縣各族幹部群眾紛紛點贊,有了條例,「去極端化工作」就更加常態化、規范化、法治化了。
呼圖壁縣縣委統戰部 幹部
韋小強說,「《自治區去極端化條例》的實施,讓我們在開展去極端化工作中有法可依、執法有據。作為統戰去極端化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讓我們在開展去極端化工作中,更有了底氣,有了信心。在以後的工作中,我們要組織全縣廣大幹部職工群眾開展好去極端化條例的宣傳教育,以更加高昂的氣質,開展去極端化工作。」
「自治區出台了去極端化條例,當中對文化部門的工作職責和義務做了明確規定,讓我們在工作中更加有法可依。」呼圖壁縣文化稽查大隊大隊長韓小剛說,「作為文化稽查大隊,我們將堅決貫徹落實條例加強文化市場監管,會同有關部門進一步加大對出版、印刷、發行、銷售等含極端化內容的出版物、音視頻等非法宗教宣傳品和非法宗教網路傳播的依法治理工作力度,堅決抵禦非法宗教對文化市場的滲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