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數字貨幣
㈠ 數字貨幣是什麼
說起數字貨幣,大家第一反應可能是比特幣或者臉書計劃推出的Libra。
數字貨幣
但是,與這些所謂的數字貨幣不同,我國央行將要推出的數字貨幣有國家信用背書,可以說是人民幣的電子版本。因此,央行的數字貨幣是具有法償性的。
更重要的是,有國家背書,央行的數字貨幣幣值會更加穩定。而比特幣等所謂的虛擬貨幣,無法保證幣值穩定,被「割韭菜」就成了常事。
從使用場景上看,央行數字貨幣不計付利息,可用於小額、零售、高頻的業務場景,相比於紙幣沒有任何差別。同時,使用時應遵守現行的所有關於現鈔管理和反洗錢、反恐融資等規定。
鏈喬教育在線旗下學碩創新區塊鏈技術工作站是中國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開展的「智慧學習工場2020-學碩創新工作站 」唯一獲準的「區塊鏈技術專業」試點工作站。專業站立足為學生提供多樣化成長路徑,推進專業學位研究生產學研結合培養模式改革,構建應用型、復合型人才培養體系。
㈡ 什麼樣的數字貨幣錢包才可靠
安全可靠的數字錢包應該至少從5個維度來進行設計:
1、運行環境的安全風險
加密數字貨幣錢包最核心的文件—私鑰/助記詞是存儲在終端設備上的,無論是PC端還是移動端,終端設備如果出現不安全的現象,對於私鑰/助記詞來說是有非常高的安全風險的。
一個安全的數字錢包,在設計之初就避免因為運行環境而導致的私鑰/助記詞存在被盜可能。終端上運行環境的安全問題主要包括病毒軟體、操作系統漏洞和硬體漏洞。
2、網路傳輸的安全風險
網路傳輸的安全性更多地體現在是否有良好的對抗中間人攻擊的能力上。中間人攻擊是指攻擊者與通訊的兩端分別創建獨立的聯系,並交換其所收到的數據,使通訊的兩端認為他們正在通過一個私密的連接與對方直接對話,但事實上整個會話都被攻擊者完全控制。
雖然大部分數字錢包應用都會使用HTTPS協議和服務端進行通訊,但是中間人攻擊方法上是可以通過在用戶終端中安裝一個數字證書的方式拿到HTTPS協議裡面的內容。
安全的數字錢包需要能夠對終端裡面全部的數字證書的合法性進行掃描、對網路傳輸過程中的代理設置進行檢查並能夠保障基礎的網路通訊環境的安全性。
在數字錢包的開發中,在網路傳輸層面是否使用雙向校驗的方式進行通訊驗證也是衡量一個數字錢包應用安全性的重要評判標准。
3、文件存儲方式的安全風險
對於數字錢包的私鑰/助記詞,終端設備的存儲方式也是需要在安全性設計上加以注意的。私鑰/助記詞文件存放目錄的訪問許可權、私鑰/助記詞存儲的形式和加密演算法設計都需要通過嚴密設計。
在對多款主流數字錢包進行安全性分析時,我們發現即使是知名的數字錢包,在私鑰/助記詞的存儲上也是比較隨意的。既有明文存儲的,也有雖然是加密存儲但是解密的密鑰卻是在代碼裡面固定寫死的,起不到任何的安全防禦作用。
4、應用自身的安全風險
應用自身的安全風險主要集中在應用安裝包自身的安全防禦上。
應用安裝包是否具備抗篡改能力是非常核心的技術能力。另外,應用運行過程中的內存安全、反調試能力、私鑰/助記詞使用的生命周期管理、調試日誌的安全性、開發流程的安全等方面也是需要去設計增強的。
5、數據備份的安全風險
如果移動應用能夠被備份出來,就可以使用計算性能更加強大的機器對私鑰/助記詞進行暴力破解。舉例來說,如果android:allowBackup 屬性設置為允許備份,那麼就可以利用系統的備份機制對應用的數據文件進行備份,而加密數字貨幣的私鑰/助記詞也就被備份到外部介質了,這就從另外一個方向打破了操作系統的安全邊界設計。
對於廣大用戶來說,數字錢包的安全也意味著財富的安全,所以我們在選擇數字錢包時一定要慎重對待,不可掉以輕心。
㈢ 數字貨幣指的是什麼
「數字貨幣是電子貨幣形式的替代貨幣,可用於真實的商品和服務交易。數字貨幣具有網路數據包的主要特徵。這類數據包由數據碼和標識碼組成,數據碼就是需要傳送的內容,而標識碼則指明了該數據包從哪裡來,到哪裡去等屬性。」數字貨幣釋義:電子貨幣形式的替代貨幣 屬於數字貨幣(DIGICCY) 。數字貨幣是一種不受管制的、數字化的貨幣,通常由開發者發行和管理,被特定虛擬社區的成員所接受和使用。歐洲銀行業管理局將虛擬貨幣定義為:價值的數字化表示,不由央行或當局發行,也不與法幣掛鉤,但由於被公眾所接受,所以可作為支付手段,也可以電子形式轉移、存儲或交易數字貨幣可以認為是一種基於節點網路和數字加密演算法的虛擬貨幣。數字貨幣的核心特徵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①由於來自於某些開放的演算法,數字貨幣沒有發行主體,因此沒有任何人或機構能夠控制它的發行;②由於演算法解的數量確定,所以數字貨幣的總量固定,這從根本上消除了虛擬貨幣濫發導致通貨膨脹的可能;③由於交易過程需要網路中的各個節點的認可,因此數字貨幣的交易過程足夠安全 。比特幣的出現對已有的貨幣體系提出了一個巨大挑戰。雖然它屬於廣義的虛擬貨幣,但卻與網路企業發行的虛擬貨幣有著本質區別,因此稱它為數字貨幣。從發行主體、適用范圍、發行數量、儲存形式、流通方式、信用保障、交易成本、交易安全等方面將數字貨幣與電子貨幣和虛擬貨幣進行了對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