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貨幣cru
Ⅰ 銅價為什麼這么高什麼原因造成的
本輪銅價上升是在全球經濟增長和經濟結構變遷背景下發生的需求拉動型上漲。需求迅速上升使投資不足的供給方措手不及,生產增長趕不上需求增長,導致供需緊張和庫存降低到臨界水平以下,所以說銅價的上漲基礎很牢固。再加上外圍資金的大量湧入,銅價的漲幅也超過了人們的想像。
●5月份以來席捲金融市場的資產價格調整起因於市場對中央銀行收縮貨幣政策、抑制經濟的擔憂,其實質是市場為了規避風險進行的資產重新
配置行為,而並不是說全球的宏觀經濟出現了問題。
●銅價到頂的必要條件是供需狀況有實質性改善。從目前的情況看,今年下半年的供給很難有超出預期的提高,銅精礦供應還可能繼續惡化。由於目前利率依然處於較低水平,而且中央銀行還是以穩步有序收緊貨幣政策為主,因此市場對中央銀行過度緊縮的擔憂可能有點過頭,下半年全球經濟繼續快速增長的可能性比較大,今年銅需求會有較大的增長幅度。
●因為供需狀況沒有實質性改觀,預計今年下半年銅價還會處於高位,還存在創新高的可能性。如果主要國家中央銀行為了抑制通貨膨脹加速的風險而驟然加大緊縮力度,經濟增長可能會停滯。如果銀根過度緊縮引發經濟中潛伏的風險,有可能引起經濟突然下滑。對於銅價來說,這是最大的風險。
如果說2005年的銅價走勢已經讓大多數投資者嘆為觀止的話,那麼2006年上半年的市場變化則更是讓人瞠目結舌了。2005年LME三個月期銅的波動區間為3000-4500美元,低點到高點的漲幅為50%多一點,但要知道,這是歷史上銅價首次在3000美元以上持續上漲。進入2006年,市場經過2月份的調整後,從3月底到5月上旬,銅價從4650美元漲到8800美元,不到2個月時間,拉升了4000多美元。
既然銅價能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里上漲83%,那麼,即使回調2000-3000美元也很正常,不能因為銅價從高點回落了2000多美元就認為頂部已經形成。判斷銅價是否形成了頂部,在什麼條件下銅價才能到頂,乃至於今後的走勢,還要具體分析銅價上漲的基礎、調整的緣由,以及引起銅價調整的因素是否真正侵蝕了上漲的基礎。
一、銅價上漲的背景和原因
本輪銅價上漲的最主要原因是經濟增長和經濟結構改變帶來的需求增長,是需求拉動型上漲。
圖一 全球經濟增長 圖二 全球銅需求量
從2002年到2005年,全球經濟增長率穩步攀升,2004年和2005年全球經濟增長率高達5.3%和4.8%,而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的平均增長率不到3.3% (見圖一)。經濟增長帶動需求上升,2001年全球銅需求量為1451.3萬噸,2005年的需求量達到1693萬噸,增長了16.7% ,年均增長3.9%(見圖二)。
圖三 中國和全球銅需求增長量
全球經濟結構變遷進一步推動了需求上升。具體而言,發展中國家,尤其是中國的崛起極大推動了銅的消費。從2001年到2005年,全球銅消費量增加了241.7萬噸,而中國的消費增量就達到152.5萬噸,佔全球增量的63%(見圖三)。發展中國家經濟起飛不但從需求增幅的角度帶動銅價上升,更因為其需求增長的突然性和爆發性使供應方措手不及,增加了銅價的上升速度和波動性。
圖四 全球精銅庫存
需求快速增長,但是供給並沒有同步跟上。上世紀九十年代,由於資源價格低迷,生產和勘探的投資嚴重不足。因此,到了2002年以後,礦石開采和冶煉生產很難跟上需求增長的步伐,具體表現在富礦減少、礦石品位降低、大型機械和技術工人不足等方面。
此外,滿負荷生產和高銅價還產生了兩個影響產量增長的負面因素:1.滿負荷生產意味著事故增多,例如工人傷亡、機械故障、水和燃料等後勤保障難以為繼等;2.銅價增長刺激了各利益相關者爭取改變利益分配格局的動力,各種勞資糾紛是最直接的後果,國家經濟主義近年來漸成趨勢的部分原因也在於此。
供給跟不上需求的結果是庫存下降到極低水平。根據國際銅研究組織的數據,2005年全球精銅庫存只夠滿足2.68周的需求,今年的庫存消費比也不會超過3周。庫存與價格呈負相關關系,價格隨著庫存降低緩慢上升,但當庫存降低到一定臨界點以下時(例如3周的消費量),價格就會直線上漲(見圖五),因為極低的庫存意味著市場沒有任何能力應付突然的需求增長或供給變化,價格必須包含這種風險升水,價格也必須上升到抑制需求繼續高速增長的地步,才能緩解庫存壓力,這就是2005年和2006年發生的情況。
除了需求增長迅速、生產提升乏力、庫存降低等因素外,生產成本上升和生產國貨幣升值也為銅價上升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此外,全球商品熱也使得基本金屬的市場參與者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化。以往極少涉足商品期貨市場的共同基金、養老基金、對沖基金、指數基金紛紛進入基本金屬市場,加劇了基本金屬價格的上漲力度。這些基金全面進入基本金屬市場,一方面反映基本金屬,尤其是銅、鋅和鎳的基本面確實有利於炒作,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全球流動性的過剩。正是這種超額流動性導致了這幾年來新興市場和商品市場的異常火爆。世界銀行5月份在其《全球發展金融》年度報告中稱,2005年,流向發展中國家的私人資本凈流量達到創記錄的4910億美元,而2003年僅為850億美元;當年,發展中國家的債券融資額也達到1310億美元的新高。大量資金流入新興市場的驅動因素是全球流動性寬裕(最有代表性的是美聯儲在網路泡沫破裂後所採取的超寬松貨幣政策)、發展中國家信貸質量穩步改善、發達國家收益率降低以及投資者對新興市場資產的興趣擴大。
而流入商品市場的各類資金也非常龐大,從而造成如銅那樣基本面非常緊張的商品的價格出現爆炸式行情。
二、如何看待本次價格調整
這次銅價調整不僅發生在基本金屬市場,而是金融市場的多個資產類別同時調整。調整的起因是市場對全球主要國家中央銀行,尤其是美聯儲繼續收緊貨幣政策的預期。調整的實質是投資者在銀根繼續收緊的預期下,為了規避風險而進行資產重新配置。
圖六 美國剩餘流動性和聯邦基金利率
2000年互聯網泡沫破滅以後,特別是「9·11」事件發生後,全球主要中央銀行實行極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導致市場上資金充裕(見圖六)。流動性過剩對經濟和金融市場的促進作用至少表現在四個方面:1.流動性過剩意味著低利率,低利率刺激投資增長和房地產價格上升;2.房地產價格上升導致居民財富膨脹,促進消費增長;3.資金過剩意味著對風險資產(新興市場股票、垃圾債券、商品和其它金融衍生品)的需求增長,推動資產價格上升:4.商品價格上升表明商品出口國收入上升,從而促進這些國家的消費和投資。
然而,隨著通貨膨脹威脅的加劇,各大中央銀行相繼開始收緊貨幣政策、緊縮銀根。美聯儲動手最早,從2004年6月就開始提高利率,到今年6月為止已經連續升息17次。歐洲中央銀行從去年到現在三次提高利率。日本銀行也在今年放棄了自2001年開始實行的「極度寬松的貨幣政策」,聲稱要降低市場上的剩餘流動性。
既然流動性過剩是2002年以來經濟增長和資產價格上升的重要原因,那麼隨著美聯儲把利率逐步提升到「中性」貨幣政策區間和全球銀根緊縮,市場必然會產生貨幣政策抑制經濟增長和商品需求的預期,從而有部分投資者從風險資產上撤出,全球金融市場隨之出現大幅調整。
從5月10日開始,美國BBB級公司債和十年期國債的利差開始上升,說明資金正在退出風險資產。5月11日,香港同業拆借利率(HIBOR)和倫敦同業拆借利率(LIBOR)的利差由降轉升,說明資金有撤出新興市場的跡象。表明投資者對經濟前景悲觀的另外一個跡象是美國國債收益率曲線重新開始走平,收益率曲線又出現倒掛。
但從銅等商品的供求關系來講,沒有發生明顯惡化的跡象,所以這次銅價的大調整
更多地是受到周邊市場(新興股票市場和貴金屬市場)和投資者對未來經濟擔憂的影響,是由於投資者風險厭惡度(risk aversion)提高而導致的風險資產價格下跌。如果美聯儲之後的宏觀經濟數據仍然保持平穩態勢,投資者信心重聚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屆時資金重新流入新興股票市場和商品市場的概率就很高。
三、對下半年銅價走勢的看法
既然銅價上漲的原因是需求上升、供給增長乏力、庫存下降和生產成本上升等因素,那麼分析下半年的銅價走勢、判斷這次調整是不是意味著頂部形成,還要看下半年的供需狀況有何變化、引起此次調整的因素是否對供需關系有實質性的改變。
從供給方面看,礦石品位降低、富礦減少、事故和罷工事件層出不窮等導致銅礦產量增長乏力的原因在下半年還會持續下去,指望通過供給大幅度增長來壓制銅價是不現實的。
各大機構預測的今年全球精銅產量大致在1780萬噸左右,雖然增長率高於6%,但是供需余額依然沒有實質性改變。CRU預測今年供給余額是1.2萬噸 ,Brook Hunt的預測數字是供給短缺2萬噸 ,國際銅研究組織認為今年有25萬噸的供給余額(見表一)。不管是供過於求還是供不應求,各機構預測的供需余額或差額都比較小,即使是國際銅研究組織估計的供需余額也只佔其預測產量的1.4%。
我們認為,無論是1.2萬噸還是2萬噸,甚至是25萬噸,相對於1700萬噸以上的產量和需求量來說,都不是實質性的供給剩餘。目前罷工、事故接連不斷,下半年供需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供需狀況隨便發生一點變化,供需平衡就很容易發生方向性的改變。甚至不同機構統計口徑和方法不同導致的結果差別也能抹平這么微小的供需余額。
表一 不同機構的精銅供需預測數據(千噸)
更何況,今年的供給問題主要發生在銅精礦方面。Brook Hunt預測今年精銅產量增長率為6.73%,熔煉產量增長率為4.99%,但是銅精礦產量的增長率只有3.43% ,礦石供應增長速度明顯趕不上冶煉和精煉產能的增長。雖然不少分析師認為,往年積存的銅精礦會滿足今年的超額需求,但是精礦供應日益緊張卻是事實。據Brook Hunt報道,今年4月份TC/RC降低到75(美元/噸)/7.5(美分/磅),5月份更低,而去年的平均價是145(美元/噸)/14.5(美分/磅)。據新華社報道,近日,中國八大銅冶煉企業聲稱將堅決抵制賣方打壓加工費,並呼籲商務部對在100美元(每噸)/10美分(每磅)以下的TC/RC現貨進口銅精礦不核發許可證,這個消息也從側面反應了銅精礦供應的緊張程度。
事實上,從近日發生的各種情況看,下半年銅精礦供應不但不會改善,甚至有繼續惡化的可能。例如,持續了兩個多月的墨西哥La Caridad銅礦罷工還沒有停止,Cananea銅礦又加了進來,而且還有發生全國性罷工的可能性。罷工迫使墨西哥集團宣布關閉La Caridad銅礦,並聲稱Cananea銅礦也有可能關閉。全球最大的銅礦,智利Escondida銅礦工會正在與資方進行工資談判,工會領導人聲稱,如果需要的話他們就會罷工。
既然供應狀況沒有改善,那麼唯一可能促使銅價形成頂部的因素就是需求降低。在此次調整中,市場之所以對中央銀行收縮銀根憂心忡忡,問題還在於投資者擔心中央銀行的緊縮政策打擊經濟、降低銅需求。
中央銀行的收縮政策的確能對經濟起到降溫的作用,但我們認為,僅僅因為中央銀行繼續升息而預測銅價已經到頂是不適當的。
圖七 聯邦基金利率與銅價
主要國家中央銀行還在升息,說明經濟還處於擴張狀態。從當前的經濟數據看,經濟確實還有進一步擴張的可能。到今年4月份為止,經合組織領先指標6個月變化率已經連續上升了12個月,經合組織領先指標一般領先6個月,該指標持續變化率持續上升意味著至少到今年10月份,全球經濟還會處於擴張狀態。既然經濟還處於擴張狀態,需求怎麼可能下降呢?從歷史經驗看,銅價走勢和中央銀行的目標利率是呈正相關關系的。
我們認為,主要國家中央銀行收縮流動性對經濟增長和銅價上升確實有很大的抑製作用,但真正的危險應該發生在中央銀行停止升息之後。從以往的經驗看,銅價的頂部一般形成於中央銀行目標利率到頂之後。也就是說,如果中央銀行發現緩步、有序升息無法抑制通貨膨脹的風險,必然不顧經濟增長,加大升息力度,通過急剎車的方式讓物價上漲和經濟擴張停下來,當經濟擴張停止之後,銅價也就失去了上升的基礎。
經濟經過數年的高速增長,可能潛藏著一些致命的弱點,中央銀行加大收縮力度很可能會引發這些弱點暴露,甚至可能產生比較大的危機,這是中央銀行加大收縮力度的另外一個風險。如果真的引發如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那樣的風險,那麼銅價就肯定到頂了。
雖然存在中央銀行過度緊縮的風險,但這只是一種未來的可能性,至少目前沒有太多的證據說明存在經濟衰退和蕭條的跡象。就金屬市場最為關注的美國房地產市場和中國的宏觀調控而言,目前也看不出來有太大的危機。美國的房地產市場確實在下降,但卻是平穩下降,就絕對水平而言,無論是房屋開工還是銷售數量,都處於較高的水平。畢竟美聯儲還是在穩步加息,並沒有驟然緊縮,而且就歷史水平而言,當前的利率並不算高,房地產市場出現雪崩的可能性不是很大。中國的宏觀調控對短期經濟增長有很大的影響,但我們要看到中國處於工業化、城市化進程中的長期趨勢,金屬需求很大程度上是剛性的。今年是我國「十一五」計劃開局年,今年和明年是地方領導完成換屆和新領導層執政第一年,投資規模即使有所壓縮,預計壓縮時間也不會很長。另外,今年很大一部分投資增長來自電力等基礎設施投資和中西部地區投資,無論從中央政策精神還是從長期發展趨勢來看,壓縮投資的范圍不會很大。
綜上所述,今年下半年的銅需求出現大幅縮水的可能性不大。根據Brook Hunt的數據,今年第一季度全球精銅消費增長率達到6.42%,第三和第四季度的消費增長率預計會有所降低,但是全年的增長率依然會達到5.72%,其中北美和中國的消費增長率將分別達到2.82%和8.99%。
因此,我們從銅市的供給和需求方面分析,今年下半年的供需狀況出現實質性改善的可能性不是很大,供需緊張狀況還會持續下去。如果供需狀況沒有改變,銅價還會在高位徘徊,市場恐慌心理平息之後,還有挑戰前期高點,甚至再創新高的可能。
Ⅱ 工商企業管理調查報告
工商管理社會調查報告
調查人員: ( 01工商)
社會調查單位:鑫海集團下屬鑫海家園物業管理公司
社會調查時間: 社會調查是每個大學生必須擁有的一段經歷,它使我們在實踐中了解社會,讓我們學到了很多在課堂上根本就學不到的知識,受益匪淺,也打開了視野,增長了見識,使我認識到將所學的知識具體應用到工作中去,就會為我們以後進一步走向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只有在社會調查期間盡快調整好自己的學習方式,適應社會,才能被這個社會所接納,進而生存發展。剛進入公司的時候我總是躊躇滿志,經歷了一連串的經驗教訓之後,我努力調整觀念,正確認識了公司和個人的地位以及發展方向,我相信只要我們立足於現實,改變和調整看問題的角度銳意進取,在成才的道路上不斷攀登,有朝一日,那些成才的機遇就會紛至沓來,促使我們成為世界公認的人才。現在我就對這兩個多月在鑫海集團下屬的鑫海家園物業管理公司這個社會調查的機遇做一個小節。
在社會調查期間,我有幸到通過公司各處流動工作,對各處的物業管理情況有了初步的了解。在這一過程中,我學到了公司管理工作中的具體業務知識,豐富了所學的專業知識。為以後正常工作的展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從個人發展方面說,對我影響最大的應該是作為一個社會人工作作風以及在辦公室人際關系對工作的影響,因為這些都是我在校學習中不曾接觸過的方面,所以我將在報告中首先講述我在實習期間積累的這方面的認識和經驗。
一、物業工作需要嚴謹的工作態度。其實做任何工作都應該認真細致,尤其是在我工作的會計處,每個崗位都需要與數字打交道,經常要處理大量數據,要求精確,任何一點細小的錯誤都會影響到整體的結果。比如做物業費用收取的核算,金額數字必須完全准確,才能進行解付和交易。在記賬時,每一筆交易錄入電腦後都要有專人復核,確保匯款時間、金額、匯款人和收款人賬號等各項要素准確無誤。一個月後,我又被借調動到了人事處,但這一嚴謹的工作作風始終影響著我,同時我也注意到這一作風也是公司的企業文化之一,在每一個員工身上都能能得到體現。
二、講究分工合作,工作程序詳細具體,每一步驟都有一定的操作規范。比如進行代理水電費用徵收時,必須按照計算核對總金額、記賬、復核、列印、用戶核對這些步驟進行。每一張票據的信息都要准確地輸入電腦,還要經過復核。如果資料出現錯誤,就無法使徵收成功。各道工序都互相關聯,每一步都關繫到整體結果,必須大家一起分工合作,才能最後完成工作任務,這種細化分工合作的模式表面上看來似乎有些繁雜,但它最大程度上減小了在中間環節中的資金流動,避免了有可能導致的業主與物業公司的糾紛。
三、與同事的相處與交流很重要。由於一個完整的任務需要大家分工合作來完成,所以同事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很重要。在工作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差錯,給下一道工序的同事造成不便;或者由於某些客觀原因,雖然不應由某個人完全負責,但確實影響到其他同事的工作。這時一定要用正確的方法與同事交流,盡快地解決問題,大家才能齊心協力地搞好工作。另外在辦公室的人際關系也很難把握,尤其是對於我們這些初出茅廬的實習生,尤其是有些同事之間的關系非常微妙,親近或疏遠任何一方都會給自己帶來一些不利的影響,我在這方面的經驗是少說話,多做事,這方面的技巧,書本上是學不到的,要在工作中慢慢地學習積累。 以前(社會調查之前),總以為我們的生活按照書本來做就沒錯了,可是社會調查之後我才發現好多東西是書本上學習不到的。有人說社會是一個大學校,而我現在才真正體會到自己只是一個幼稚班的小朋友而已。當然我並不害怕和氣餒。我有很多領導和同事在指路,而我自己也是一個不嗇請教的小學生。也許我有時候會為我曾經做過的一些事情而感到後悔,但是沒關系,我也清醒的知道這些都是我為社會交的學費。有了經驗就有了生活的知識。
同事是一個很奇怪的東西,當然這個「東西」並非罵人之詞,我只是把這個角色當作一個社會的事物組成來分析。我之前也天真的以為搞好和同事的關系和搞好和同學的關系沒有什麼差別。但後來的實踐證明當時的我完全是想當然之見。事實上同事之間的關系要比同學之情復雜的多。至少在大多數場合里同學之間不會有利益沖突,而同事之間的關系會在與領導的關系,權位競爭,工資業績競爭中尋求平衡。
社會調查期間,我得到了各位領導、老師和前輩們的關心與幫助,各位老師都非常耐心地教導我,讓我不但學會業務,也學到很多待人處事的道理。特別是辦公室里的領導和同事們,在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時間,不僅在工作上給我指導,向我解說業務知識,還在生活上給與很多關懷。希望以後有機會能再向各位領導和同事學習請教。
以上是我對自己在本公司工作的,下面我將結合在校學習的管理知識對社會調查期間所觀察的公司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以及解決方案作一個系統的論述。
在社會調查期間,我深深體會到了本公司的優勢,以及在齊齊哈爾市的影響地位。雖然本公司僅經過了短短幾年的發展,卻取得了如此大的成績,這與鑫海人辛勤工作勇於創新,敢於挑戰的精神是分不開的。但在看到成績 的同時,我也發現了這其中存在的一些影響鑫海物業發展的問題,現總結整理如下:
第一,內部管理不規范。首先,本公司受齊齊哈爾市整個物業管理發展的影響,幾處的物業管理差不多都沿襲了舊有的管理模式。部門分工不夠明確,制度不健全,少有程序化、規范化的工作流程,大部分進行著簡單粗放的的管理。其次,由於物業管理牽扯到的問題眾多,各處體制不健全,各種關系錯綜復雜,需要協調、處理的關系眾多,使得各物業處把大量的精力放在處理各種關繫上,包括處理物業處與集團公司之間的關系,物業與行政部門的關系,與有關業主之間的關系。處理好這些關系當然有利與物業管理的發展,但 當因此而忽視了內部管理與對外服務時,就難免本末倒置了。這樣就影響了物業管理的健康發展。
第二,責權利不明。責權利不明,是影響企業發展的主要障礙。這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各物業處與總公司之間。由於我公司物業管理的特殊性,各處的物業管理,均是由作為開發商的總公司籌備建立的,物業管理人員,大部分是由集團公司從各崗位調配的人員,這就導致了建設與管理不分的局面,無形之中增加了物業管理的難度。雖然,這種建管一家的局面,也曾給物業管理帶來過一定的好處,例如,一些房屋維修問題、設備設施配備問題,都可以較好的協商解決。但更多的卻是使物業管理工作無法獨立開展。許多問題都需要層層審批,造成了多頭管理,影響了物業管理的服務質量的提高和物業管理企業的健康發展。另一方面,是各物業管理處內部、各崗位之間權責不明,崗位職責分工不合理,人員配備不科學,造成了工作效率低下,人員富餘,工作鏈斷檔,工作流程不順暢,使一些工作不能正常、快捷有效的完成,大大影響了服務水平的提高。
第三,基礎薄弱,正常運行困難。首先由於部分物業開發較早,設備、設施老化,使維修難度加大,維修成本高,給各方面工作帶來了很大壓力。其次,前期遺留問題較多,物業管理僅憑自己的力量難以解決。物業管理與開發商之間,與建設單位之間,與業主之間矛盾重重, 物業管理收入微薄,使物業管理收入不抵支出難以正常運行,企業舉步維艱。這就使得物業管理難以改進設備,改善服務,導致了服務水平低,業主投訴率居高不下,對服務不滿意,進而導致部分業主拒交物業管理費。這樣就使得物業管理陷入了惡性循環之中。
第四,缺乏專業的管理人員。由於企業從業人員,相對缺少專業知識,大部分是中途搞物業管理,盡管經驗相對豐富,但缺乏系統的理論知識。並且由於觀念、資金等問題,企業很少引進專業的管理人員,這就導致了,服務意識較差,觀念創新匱乏,使得物業管理難以進入良性發展的軌道。
這些問題影響著我公司的發展,為改善其物業管理狀況,樹立公司物業管理品牌,不妨採取以下措施,以促進企業快速、健康發展。
1.明晰權力和責任。本公司欲走品牌之路,就必須走獨立發展之路,明確與總公司之間的關系,分清責任界限,享受獨立開展各項工作的權利,承擔其作為物業管理企業應負的責任。另外,各物業處也應加強自身的管理,合理劃分部門,科學安排崗位,規范各部門的職責,做到「人人有事關,事事有人關」理順物業管理流程,明確各部門員工的職責與權利。
2.建立、健全規章、制度。一個成功的企業一定要有一套科學、合理、適合本企業特點的規章、制度,來規范員工的行為。要樹立鑫海物業品牌,必須要健全規章、制度作為保障。這包括制訂質量保證制度、收費管理制度、財務制度、崗位考核制度等一整套必備的制度,還包括物業管理服務工作流程、投訴受理程序、報修維修程序、緊急事故處理程序等一系列程序化的規范。只有健全這些規章、制度,並積極落實,才能打造一個成功 的企業,才能樹立海納物業品牌。
3. 改善物業管理環境。改善管理環境,就要理順各方面的關系,使得各部門可以協調配合。減少在不必要的環節上的開支,用於改善設備、設施。在資金有限的情況下,最大限度的提供優質服務,盡最大努力滿足業主的合理要求,以提高收費率,增加企業收入,使企業走上良性循環的道路,能夠獨立正常運作。
4.提高員工素質。只有提高員工整體素質,才能形成優秀的團隊,才能打造成功的企業,才可以樹立鑫海物業品牌。提高員工素質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方面,內部培訓。經常開展業務知識、專業知識、服務意識學習活動,整體提高員工的業務水平和服務意識;另一方面,就是從優秀的物業公司,請專業知識淵博,實踐經驗豐富的專家,進行培訓,學習優秀物業管理企業的 成功經驗;最後,引進人才。企業應引進部分專業知識豐富的優秀人才,以補充新鮮血液,提高企業的活力和創新力,促進企業的發展和品牌的樹立。
5.建立企業文化。物業管理企業的服務特性決定了必須從文化層面上去提高員工素質,只有建立起適合本企業特點的企業文化,從文化的高度和層面來突出企業價值觀,以此規范員工的服務水平、服務態度和服務意識。這樣才能促進企業的正常運行、高速發展。
總之,想要走品牌之路,就應全面改善管理,明確公司之間、部門之間、崗位之間的職責與權利,建立健全各種規章制度,理順、協調各方面關系,形成高素質的優秀管理隊伍,建立起適合鑫海物業特點的企業文化,樹立全新的鑫海物業形象。另外,由於鑫海物業所轄小區較多,各處的物業、業主各具特色,建築物業差異較大。所以,還應根據各處的特點採取不同的改善措施。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初讀此句時,我並沒有特別的感覺。然而就在這不長的實習後,我不僅真正明白了它的意義,更深切體會到它的內涵。對我而言,社會和單位才是最好的大學,我發現自己在課本上學到的理論知識如果不與公司工作實踐相結合就顯得太有限,太淺薄。在公司里每一個人都是我的老師,我要學習的實在太多太多,不僅是專業技能,還有職業精神和社會經驗,這些都能成為我以後能很好的勝任工作的基礎,也是我能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最重的砝碼。回想當初剛要實習的時候,我抱著終於可以告別學生的單調生活,進入自己夢寐以求的充滿活力的社會大舞台的心情,進入了鑫海集團旗下的鑫海物業管理公司,經歷了兩個月的實習卻又發現自己學到的東西始終是不夠,這也讓我深刻地認識到學生的本職是學習而不是上課,從課堂到企業,學習是永無止境的,從這個角度說,我願意永遠當一個學生。這次實習的時間雖然很短,可我學到的卻是我一個學期在學校難以了解的。就比如何與同事們相處,相信人際關系是現今不少大學生剛踏出社會遇到的一大難題,於是在實習時我便有意觀察前輩們是如何和同事以及上級相處的,而自己也盡量虛心求教,不懂就問。要搞好人際關系並不僅僅限於本部門,還要跟別的部門例如市場部的同事相處好,那工作起來的效率才高,人們所說的「和氣生財」在我們的日常工作中也是不無道理的。而且在工作中常與前輩們聊聊天不僅可以放鬆一下神經,而且可以學到不少工作以外的事情,盡管許多情況我們不一定遇到,可有所了解做到心中有底,也算是此次社會實踐的目的了。通過這次實習,我對民營企業發展現狀有了從理性到感性的認識,這對我來說是一次很大的進步。在實習過程中我不僅學到了許多在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並提高了自己的實際工作能力,對畢業後在新的工作崗位上做好本職工作打下了基礎,提高了自信心。有不少學生實習時都覺得課堂上學的知識用不上,出現挫折感,可我覺得,課本上學的知識都是最基本的知識,不管現實情況怎樣變化,抓住了最基本的就可以以不變應萬變。在實習期間我發現雖然企業表面現象千差萬別,管理方式各有特色,但歸根到底,都可以用我們在工商管理中的原理和相關的分析來解釋,所以在校期間努力掌握理論知識仍然是我們本科階段的重中之重,但這樣的理論學習之有與相關實踐聯系起來才更有生命力,也更能顯現出它的價值。所以我認為這次的暑期實習最重要的意義就在於使我們切實認識到本專業的社會價值,是我們在步入社會成為一個能獨立承擔經濟和責任的自然人之前的一次最重要的鍛煉,我會更努力地積累理論知識,使自己成為一個更優秀的工商管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