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數字幣問答 » g20對數字貨幣政策

g20對數字貨幣政策

發布時間: 2021-10-23 00:32:18

『壹』 博鰲會重點討論數字貨幣,數字貨幣將走向何方

博鰲會對數字貨幣的探討

4月18日至21日,博鰲亞洲論壇2021年年會在海南博鰲亞洲論壇國際會議中心舉行,本次會議中,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李波在博鰲亞洲論壇“數字支付與數字貨幣”分論壇作視頻發言時,談及對比特幣和穩定幣的監管 ,並對比特幣進行了明確定義,“比特幣是加密資產,是投資的選項,本身不是貨幣,而是另類投資品。”他認為,加密資產將來可能發揮的主要作用是作為一種投資工具或是替代性投資。把它作為一種投資工具的話,很多國家包括中國正在研究對其的監管環境。

數字貨幣跨境支付並非易事,數字貨幣的跨境支付並不僅僅是技術上的問題,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宏觀調控需求,要保證貨幣政策的獨立性、要做好反洗錢反恐怖融資工作,此外各國匯率制度也不盡相同。也要尊重各國央行貨幣主權,而不是追求某一個貨幣“一統天下”。需要建設一個健康的生態系統 ,形成專用的支付走廊是為了把試點項目可能產生的影響控制在可控范圍內,或者緩釋它有可能帶來的影響。 就具體的實現方式而言,會議中認為有三種方式,一種是讓不同的央行數字貨幣之間彼此實現兼容性,也就是讓不同系統可以對接和相通;一種是建立一些互連性的線路,打造一個更加閉環的系統,不同央行數字貨幣通過不同的界面和介面建立無縫連接;還有一種最大刀闊斧的做法,即打造一個一體化系統,包容不同國家央行數字貨幣,把它們放到同樣的具有操作性的框架當中。

但是未來數字貨幣和現金在相當長時間內都會是並行、逐步替代的關系。到數字貨幣時代真正到來時,人們身上帶的現金會越來越少,旅行越來越安全,扶貧越來越精準,腐敗越來越難以遁形,而小偷也越來越難當。

『貳』 數字貨幣對貨幣政策的影響

如果數字貨幣被廣泛接受且能發揮貨幣的職能,就會削弱貨幣政策的有效性,並給政策制定帶來困難。因為數字貨幣發行者通常都是不受監管的第三方,貨幣被創造於銀行體系之外,發行量完全取決於發行者的意願,因此會使貨幣供應量不穩定,再加上當局無法監測數字貨幣的發行及流通,導致無法精準判斷經濟運行情況,給政策制定帶來困擾,同時也會削弱政策傳導和執行的有效性。
應答時間:2021-07-22,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叄』 央行對數字貨幣,是什麼態度

央行馬上要發行自己的數字貨幣CBDC了

『肆』 G20協調機制的內容和看法

在全球政府赤字和主權債務風險面進一步擴大之際,世界各國前期的經濟刺激政策合作出現了明顯分歧,由此G20的多邊國際協調機制面臨著新的考驗。6月底,在加拿大多倫多舉行的G20政府首腦峰會,就下一步的宏觀經濟政策和貨幣政策加強國際合作與協調的討論,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

全球政府債務風險面擴大

金融危機過後,世界各國前期大規模救市的經濟和貨幣政策,卻導致了歐洲多國政府債務危機的爆發,主權債務的風險面隨即在全球范圍擴大,金融危機的「後遺症」——政府赤字和主權債務問題,成為了「後危機時期」世界部分經濟體和國家遇到的突出風險因素。
據有關國際金融機構初步估算,為應對全球金融危機和經濟衰退,前期世界各國政府已然向市場投入了超過12萬億美元的救助資金,其中大量的資金來源於國家發行的債務。預計2010年全世界各國政府將在此基礎上再發行約4.5萬億美元的債務,這一數字幾乎等於此前5年中發達國家年均債務發行量的3倍之多,各國政府債務將隨之進一步膨脹。
目前,世界主要經濟體和國家財政赤字與債務狀況最嚴重、風險最大的當屬歐元區國家、英國、日本以及美國,全球財政赤字和主權債務的風險點幾乎全部集中在了發達國家。從當前看來,發達國家政府財政赤字的不斷擴大和主權債務危機的發生並非不可承受,但是,一旦更多的經濟體或國家的國有資產價值大幅度下降,同時經濟增長又十分乏力,債務國選擇主權違約來處理債務問題的可能性就會進一步加大,而由此產生的連鎖反應恐怕難以預料。因此,在「後危機時期」,全球范圍的政府財政赤字和主權債務問題,是G20各成員國需要認真審視和必須應對的新問題,而如何協調則需要通過G20的合作與協調機制來實現。

G20成員國經濟政策出現分化

從全球金融危機到全球金融市場穩定、從全球經濟衰退到全球經濟復甦的周期性規律看,全球金融市場的穩定和經濟的復甦周期需要經過三個階段或過程。首先是經濟刺激和寬松貨幣政策實施階段或過程;其次是經濟出現明顯復甦跡象和金融市場逐步恢復穩定的周期性逆轉階段或過程;最後是經濟的全面復甦和金融市場的繁榮與活躍。
隨著全球經濟的觸底反彈和金融市場的逐漸穩定,目前全球經濟與金融已步入了恢復的第二個周期性階段。而此時的全球經濟與金融形勢,特別是世界各主要經濟體的經濟復甦和金融穩定進程出現了差別,同時宏觀經濟政策和貨幣政策也出現了明顯分化的現象。中國等新興市場經濟體經濟出現了強勁復甦的態勢;而美國則受國內需求不振和失業率居高不下的影響,經濟復甦前景仍不明朗;歐洲不僅實體經濟未真正走出衰退,而且陷入了歐洲有史以來的多國主權債務危機。世界各主要經濟體經濟復甦的差別和不同的財政狀況,決定了全球經濟刺激政策退出出現了多種選擇,退出時機的性質和政策調整的力度出現了明顯分化和不均衡性。
其中,歐洲國家為了防止債務危機演變成新一輪金融危機,紛紛出台了財政緊縮方案,提早退出經濟刺激政策的意圖十分明顯;美國因經濟復甦仍不穩定,並不急於退出經濟刺激政策;中國等新興經濟體國家則認為,經濟刺激政策需要一定的連續性,防止全球經濟第二次探底,即便退出經濟刺激政策也應根據各國具體情況而定,不可一概而論。各國間的政策協調與各方利益的博弈,無疑是本輪多倫多G20峰會的重要看點。

問題:G20合作與協調機制
能否延續

G20合作與協調機制架構形成的初衷,是在全球金融危機和經濟衰退的背景下,立足全球經濟和金融穩定的大局,切實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和貨幣政策的多邊國際合作與協調,實現全球經濟的復甦和恢復國際金融秩序的穩定。雖然它帶有一定程度的應急性,對有關國家不具有強制性措施作用,也不能有效解決未來的全球性問題,但成員國之間的默契在現階段對全球經濟、金融的運行依舊有著重要的影響力。
不過,隨著全球經濟、金融的發展變化,G20峰會主導全球經濟、金融的代表性和權威性等方面在不斷受到質疑。輿論普遍認為,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來,G20成員國在宏觀經濟政策和貨幣政策協調上始終存在著分歧,應有的國際合作與協調同人們的期望值相差甚遠,國際協調與國家利益獨立的矛盾也進一步顯現出來。在當前國際金融危機仍未緩解和全球經濟形勢變數增多的情況下,如何處理好國際協調與國家利益獨立的關系,把握宏觀經濟政策和貨幣政策的導向,從而推動國際金融體系改革,依然是世界各國面臨的問題。
因此,在國際社會各界和媒體對G20合作與協調機制褒貶議論紛紛的同時,G20合作與協調機制的未來也給人們留下更多的思考。G20峰會最終將以什麼樣的架構形式存在下去?「後危機時期」的國際合作與協調又如何展開?對這一話題的關注似乎更具現實和長遠意義

『伍』 G20究竟能給中國人帶來什麼好處

錢袋子:人民幣更「好用」

拿老百姓最關心的「錢袋子」問題來說,G20重點討論的國際貨幣體系改革,將促進人民幣的國際地位提升,今後會有越來越多的國家認可並願意接收人民幣,這樣中國老百姓出境旅行、投資購物等都將享受到更多實惠與便利。
「G20峰會的一項重要議題就是擴大SDR的使用。各大國對人民幣加入SDR決議的再確認與再支持,意味著擴大人民幣的使用得到認可,人民幣的國際地位得到提升。」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王文說,這也意味著人民幣將成為國際貿易支付和清算的重要貨幣。
在老百姓的感知上,人民幣「入籃」對我們的「錢袋子」有何影響?以往,由於人民幣價值及其穩定性被低估,中國遊客出境之前,都需要換算匯率、兌換外幣, 很容易產生匯率損失,增加匯兌成本。未來中國百姓將可以直接用人民幣在境外旅遊、購物、投資,增加交易便利,規避匯率風險。
「入籃」也有利於穩定人民幣匯率,減輕貶值壓力,減輕中國人對「錢袋子」縮水的擔憂。人民幣保持穩定態勢還將有利於投資者在全球范圍內進行資產配置和交易。
「換句話說,今後中國老百姓到國外購置不動產、股票和債權,直接拿人民幣到國外買房都將不再是夢想。」王文說。
扶貧助微:金融服務更實惠
小微企業、農村百姓、貧困人口,遇到貸款難怎麼辦?今年的G20杭州峰會特別關注的普惠金融議題,將有望解決這個難題。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易綱日前在B20新聞發布會上說,普惠金融就是加強金融服務包容性,使那些邊遠地區、農村的老百姓和低收入群體,能夠得到最基本的金融服務。
「資金融通的困難往往在於中小企業和老少邊窮這些原先金融體系的盲點。普惠金融關注小微企業、農民及城鎮低收入人群等弱勢群體,讓他們能更加便利地參與 到整個經濟發展過程中來。」復旦大學經濟學院世界經濟研究所教授丁純說,全球普惠金融的發展能夠拉動經濟增長、擴大就業,進而惠及社會各階層和群體。
普惠金融重視消除貧困,但這並不意味著普惠金融就是面向低收入人群的公益活動。丁純說,任何金融活動都是帶有盈利目的的,這就決定了普惠金融的創設需要 處理好公益性和盈利性的關系,運用數字技術將普惠金融的理念惠及老百姓。今年將有3個關於普惠金融的重要文件遞交G20杭州峰會,這必將有益於全球普惠金 融的操作執行。
買買買:價格更便宜
進口產品更便宜、品種更多、流通更快,這應該是廣大消費者尤其「海淘族」「剁手族」最大的夢想。而G20杭州峰會的召開,正在讓夢想成為現實。
作為G20杭州峰會的東道國,中國倡議把貿易放在與財政和金融政策同等重要的地位加以討論。G20成員在今年7月召開的貿易部長會議上,就中方提出的 《G20全球貿易增長戰略》達成共識,該戰略確立了降低貿易成本、促進服務貿易、增強貿易融資等七大合作支柱,並提出有針對性的政策原則和行動舉措。
「這些支柱將為促進全球貿易增長發揮實實在在的作用,例如推動盡快實施《貿易便利化協定》,有望將全球貿易成本降低15%。」商務部副部長王受文說,這也意味著進口產品將更便宜、流通更快,消費者也會從中受益。
貿易便利化帶來的實惠,在浙江義烏小商品城國際商貿城表現得尤為明顯。這個當地老百姓家門口的「國際超市」,讓消費者足不出縣就能買遍「全球」,商品品質有保障,價格也頗有吸引力。
中小企業、年輕人也有值得期待的好消息。旨在促進貿易、幫助中小企業和年輕人以及創造就業的建議——建立促進跨境電商領域公私對話的世界電子貿易平台,簡稱eWTP,被寫入B20整體政策報告。 (據新華社)

『陸』 g20將給中國百姓帶來哪些福利

世人矚目的G20杭州峰會,多國領導人齊聚一堂,致力於探討解決各類短期和長期的政治經濟發展問題。而這些看似「高大上」的議題,其實與每個中國人的切身利益密切相關。期間作出的相關決策將為中國百姓帶來哪些值得期待的實惠?G20峰會成果將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
錢袋子:人民幣更「好用」
拿老百姓最關心的「錢袋子」問題來說,G20重點討論的國際貨幣體系改革,將促進人民幣的國際地位提升,今後會有越來越多的國家認可並願意接收人民幣,這樣中國老百姓出境旅行、投資購物等都將享受到更多實惠與便利。
「G20峰會的一項重要議題就是擴大SDR的使用。各大國對人民幣加入SDR決議的再確認與再支持,意味著擴大人民幣的使用得到認可,人民幣的國際地位得到提升。」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王文說,這也意味著人民幣將成為國際貿易支付和清算的重要貨幣。
在老百姓的感知上,人民幣「入籃」對我們的「錢袋子」有何影響?以往,由於人民幣價值及其穩定性被低估,中國遊客出境之前,都需要換算匯率、兌換外幣,很容易產生匯率損失,增加匯兌成本。未來中國百姓將可以直接用人民幣在境外旅遊、購物、投資,增加交易便利,規避匯率風險。
「入籃」也有利於穩定人民幣匯率,減輕貶值壓力,減輕中國人對「錢袋子」縮水的擔憂。人民幣保持穩定態勢還將有利於投資者在全球范圍內進行資產配置和交易。
「換句話說,今後中國老百姓到國外購置不動產、股票和債權,直接拿人民幣到國外買房都將不再是夢想。」王文說。
扶貧助微:金融服務更實惠
小微企業、農村百姓、貧困人口,遇到貸款難怎麼辦?今年的G20杭州峰會特別關注的普惠金融議題,將有望解決這個難題。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易綱日前在B20新聞發布會上說,普惠金融就是加強金融服務包容性,使那些邊遠地區、農村的老百姓和低收入群體,能夠得到最基本的金融服務。
「資金融通的困難往往在於中小企業和老少邊窮這些原先金融體系的盲點。普惠金融關注小微企業、農民及城鎮低收入人群等弱勢群體,讓他們能更加便利地參與到整個經濟發展過程中來。」復旦大學經濟學院世界經濟研究所教授丁純說,全球普惠金融的發展能夠拉動經濟增長、擴大就業,進而惠及社會各階層和群體。
普惠金融重視消除貧困,但這並不意味著普惠金融就是面向低收入人群的公益活動。丁純說,任何金融活動都是帶有盈利目的的,這就決定了普惠金融的創設需要處理好公益性和盈利性的關系,運用數字技術將普惠金融的理念惠及老百姓。今年將有3個關於普惠金融的重要文件遞交G20杭州峰會,這必將有益於全球普惠金融的操作執行。
買買買:價格更便宜
進口產品更便宜、品種更多、流通更快,這應該是廣大消費者尤其「海淘族」「剁手族」最大的夢想。而G20杭州峰會的召開,正在讓夢想成為現實。
作為G20杭州峰會的東道國,中國倡議把貿易放在與財政和金融政策同等重要的地位加以討論。G20成員在今年7月召開的貿易部長會議上,就中方提出的《G20全球貿易增長戰略》達成共識,該戰略確立了降低貿易成本、促進服務貿易、增強貿易融資等七大合作支柱,並提出有針對性的政策原則和行動舉措。
「這些支柱將為促進全球貿易增長發揮實實在在的作用,例如推動盡快實施《貿易便利化協定》,有望將全球貿易成本降低15%。」商務部副部長王受文說,這也意味著進口產品將更便宜、流通更快,消費者也會從中受益。

『柒』 世界各國對數字貨幣牌照有什麼新政策和動向

常用的有美國MSB,愛沙尼亞,加拿大MSB,澳洲AUSTRAC,這幾個屬於二類性價比較高的,百慕大群島牌照不清楚,不好意思了。

『捌』 G20各國對數字貨幣態度都是怎樣的

在G20會議上,各國對數字貨幣的看法不盡相同,有的極力抵制,有的積極監管,下面就為大家盤點一下各G20國對數字貨幣的態度。

加拿大

加拿大證券監督機構(簡稱CSA)發表聲明稱,考慮到ICO發行全流程,許多ICO代幣符合證券的定義,並要求他們遵守證券法。此外,CSA注意到,ICO也可能是衍生品,需要受加拿大證券監管機構所通過的衍生品法律的約束,包括貿易報告規則。監管機構表示,歡迎即將進行ICO的企業進入「監管沙盒」,在有限的環境中測試新的金融產品。

印度

印度證券交易委員會正在著手規劃監管印度比特幣市場的指導方針。另外,印度證券交易委員會成立了金融監管委員會,並和印度儲備銀行(RBI)官員召開了會議。印度證券交易委員會還計劃監管比特幣衍生品和其他加密貨幣是否被用於非法籌集資金。

『玖』 2020年政府對加密數字貨幣有新規定嗎

在國內發行數字貨幣是不違法的,不需要未來三年,現在都已經有人發行了數字貨幣,例如瑞泰幣、比特元、元寶幣、沙錢幣都是國內公司發行的數字貨幣。但是如果說未...

熱點內容
比特幣玩波段 發布:2025-07-09 18:23:24 瀏覽:614
菲律賓區塊鏈博彩 發布:2025-07-09 18:16:16 瀏覽:766
區塊鏈有哪些應用領域 發布:2025-07-09 18:16:13 瀏覽:744
btc哪個礦池收益高6 發布:2025-07-09 17:56:17 瀏覽:467
怎麼做區塊鏈節點 發布:2025-07-09 17:52:21 瀏覽:793
eth鳳凰礦機 發布:2025-07-09 17:28:04 瀏覽:299
區塊鏈理財類app 發布:2025-07-09 17:12:02 瀏覽:762
a10eth礦機算力低怎麼調試 發布:2025-07-09 17:06:11 瀏覽:593
比特幣節點跟以太坊節點區別 發布:2025-07-09 17:04:49 瀏覽:484
亞琛和eth 發布:2025-07-09 16:55:01 瀏覽: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