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警方數字貨幣
『壹』 一數字貨幣我被騙了二十萬三年了現在舉報有結果嗎
沒有用剛剛找人追回來
『貳』 江蘇比特幣第一大案破獲,上繳國庫31萬個比特幣,案由是什麼
“幣圈第一大案”PlusToken案二審在江蘇·鹽城宣判。案件涉及參與人員200餘萬人,層級關系多達3000餘層,涉案數字貨幣總值逾400億元。
江蘇省鹽城市中級人民法院發布一份二審刑事裁定書,駁回上訴,維持原判。一審判決,被告人陳波、丁贊清、彭一軒等14名被告人犯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被告人陳滔犯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判處二年至十一年不等的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19年初 ,鹽城公安機關接到報警,有人利用Plustoken網路平台進行傳銷犯罪,鹽城市公安機關對涉案嫌疑人立案偵查。
在公安部協調組織下,專案組民警分赴萬那杜、柬埔寨、越南、馬來西亞等國家和地區,配合當地警方成功將藏匿在境外的27名主要犯罪嫌疑人抓獲歸案,同時在境內也抓獲1名主要犯罪嫌疑人。
20年公安部部署全國公安機關將涉嫌傳銷犯罪的82名骨幹成員全部抓獲。
『叄』 火幣網交易數字貨幣如BTC和usdt進行了買賣,收到黑錢20萬被凍結。說這個也是犯罪要拘留我怎麼辦
構成犯罪會拘留,可以申請律師。
在幣圈混的人都知道,比特幣BTC、泰達幣USDT等數字貨幣交易是有一定法律風險的,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收到黑錢甚至觸犯刑法。要想在幣圈吃口安穩飯,就應該懂得如何化解數字貨幣交易的犯罪風險,否則,可能今天賬戶被凍結,明天甚至被拘留,不得安心。
隨著公安機關對網路黑產犯罪的打擊力度的增加,數字貨幣交易的刑事犯罪風險也是越來越大,這應該引起所有幣圈人的重視,只有重視化解數字貨幣交易的犯罪風險,合法合規,養成良好的操作習慣,才能做到增強匿名性,預防和防範相關的刑事法律風險,才能走得長遠,等在前面的,有可能是牢獄之災。
數字貨幣犯罪是新型網路犯罪,與傳統犯罪不同,很多人對此類犯罪不了解,也不懂得該如何才能爭取到最輕的處罰,數字貨幣犯罪的定罪量刑標准以及如何才能爭取到無罪和罪輕的處罰。
相關信息
虛擬貨幣交易中,如果買家用來購買虛擬貨幣資金是詐騙、毒品、色情、賭博等違法所得,一旦買家被抓,將虛擬貨幣的賣家牽扯進來,如果有證據證明賣家明知買家的資金來源違法,警方就有可能以洗錢罪、非法經營罪、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以及上游犯罪的共同犯罪(包括詐騙罪、開設賭場罪)等名義將數字貨幣賣家拘留協助調查。
甚至逮捕、公訴、判刑。對於此類刑事風險的化解所有在幣圈混的人都應該重視,例如我們處理的煙台李某20餘人網路投資詐騙案,詐騙團伙將詐騙來的錢全部在網站上購買了比特幣,警方根據投資平台第三方支付的資金流水將比特幣賣家以詐騙罪抓獲。
『肆』 數字貨幣usdt被騙報警能追的回來嗎
『伍』 因為交易數字貨幣銀行卡被警方凍結
『陸』 數字貨幣被騙公安不給立案怎麼辦
看你被騙了多少啊
『柒』 實行數字貨幣後如手機丟了,手機里的錢沒了,是不是比較好破案
肯定會比較好破案。因為數字貨幣交易能夠從源頭查到出處,所以一旦金錢消失,能夠讓警方根據規則迅速破案,及時挽救財產損失。
『捌』 警方破獲全國首例利用區塊鏈合約技術開設賭場案,多少嫌疑人落網
4月15日,「鹽城建湖公安微警務」微信公號通報,近期建湖警方成功破獲全國首例利用區塊鏈合約技術開設賭場的案件,抓獲犯罪嫌疑人25名,查扣涉案虛擬幣130餘萬個,價值人民幣2600餘萬元。
據悉,該涉案賭博平台曾積累大批參賭人員,日均投注金額摺合人民幣1000餘萬元,最高峰時日活躍參賭人員達1萬餘人。此外,深圳和廈門有兩家數字貨幣交易所提供推廣引流和資金結算服務,並從中抽成累計摺合人民幣540餘萬元。
(8)江蘇警方數字貨幣擴展閱讀
近年來,關於「區塊鏈」的詐騙案件屢見網端:
公安部網安局一周前也曾通報,2021年1月,四川省宜賓市高縣公安局破獲一起發行虛假數字貨幣實施詐騙的團伙,抓獲犯罪嫌疑人9名,扣押涉案電腦3台、手機11部,凍結涉案資金1000餘萬元。
因為此類詐騙打的都是「區塊鏈」的旗號,所以包裝十分高大上。比如宜賓案中,犯罪團伙在酒店等地發廣告,打出了「扶貧濟困」「一帶一路」的概念,通過虛假宣傳哄騙投資者相信,這個項目是有國家政策背書的,誘導不明就裡的投資者一頭栽進陷阱。犯罪團伙甚至在成都市某區租用了整整一層來做辦公室,可謂是大手筆了。
大搞門面看似無上限,該犯罪團伙的運營手法卻是毫無下限。他們通過線上APP交易+線下代理兩種模式推廣,其所發行的「虛假數字貨幣」的交易價格和漲跌起伏,完全由組織者自己設定修改,根本沒有落地的項目支撐。
『玖』 2020年5月17日中國數字貨幣還在蘇州銀行試點嗎
中國數字貨幣還有很多試點城市。
『拾』 蘇州警方關閉馬克交易所
每次收益三五百元,
並且保證資金是安全的。
聽到這樣的宣傳,你心動嗎?
聲稱是兼職工作 通過買賣數字貨幣賺錢
近日,邯鄲市的李女士向記者講述了一件自己的煩心事,2019年她經熟人介紹,通過名為「MARK交易所」(下稱MARK)的手機平台軟體,投資了數字貨幣。在賺取了小部分收入後,如今這個平台突然打不開了,她投資的幾萬元錢至今未要回。李女士說,她身邊還有很多人在「MARK」上投資數字貨幣,大家總共被「套」數十萬元。
圖片
據李女士講,她平日里主要在家照看孩子,沒有時間外出打工,2019年10月份的一天,她偶然從朋友那接觸到了數字貨幣交易平台MARK,朋友稱這個平台操作簡單,有專人指導,低價買進數字貨幣並高價賣出,從中間賺取差價,4天交易一次,投資1萬元每月會有數百甚至上千的收益,可以給孩子掙點奶粉錢。看著朋友投資數字貨幣掙錢了,李女士也心動了,於是從朋友那裡要了指導師王某的手機號和微信號。
隨後,李女士被王某拉進了一個微信群,群內有很多人,都是全國各地的網友,群內設有常務理事、理事、群主,裡面每天有「老師」授課講述數字貨幣投資的相關知識,並聲稱數字貨幣投資利潤高、回報快。群里每天還有很多人曬盈利截圖,並稱平台非常安全,合理合法,不是傳銷性質,打消群友質疑的態度。在利潤的誘惑下,李女士最終決定嘗試投資數字貨幣。她按照提示下載了MARK軟體APP,一步步操作注冊信息開了戶。隨後,她將1萬元轉給了王某提供的賬戶,開始了在家玩手機掙錢的日子……
圖片
李女士說,在平台開戶後,接下來就按照群內的指導信息,在提示的固定時間段買進ALB幣(一種數字貨幣),並在固定時間段將其賣出。經過四天一系列的操作,她從王某那成功賺到了幾十元錢。幾次操作下來,李女士更加相信,這個平台真的能賺錢。操作半年後,群內指導「老師」稱投入越多掙得越多,於是她陸續向王某轉賬將近10萬元。
李女士表示,王某是保定人,他們有團隊,大家除了在群內交流信息做任務外,偶爾還組織線下培訓,這個團隊在邯鄲、石家莊、天津都進行過線下培訓活動,每次都有很多人參加。期間,李女士認識了有很多類似她這樣的「寶媽」,他們也加入了這個群體,投資數千元至數萬元不等,大家都是想通過MARK賺取零花錢。
最終,大家還是沒有賺回本錢。李女士告訴記者,在今年10月17日,大家發現MARK打不開了,無法進行正常交易。她及時與王某通了電話,對方給出的解釋是有一個「OK」交易所涉嫌洗黑錢,MARK協調警方調查,等警方確認MARK沒有問題後,平台就能恢復正常。但20多天過去了,MARK還是打不開,而且在群內發布消極消息的網友被踢出了群。現在,管理人員改了昵稱,還有很多群被解散了。這一些列反常舉動讓大家對MARK產生懷疑,隱約感到自己被騙了!
李女士說,這一段時間她多次聯系王某希望對方將自己的錢退回來,但王某左右推脫,稱自己也是受害者。為了討回本錢,李女士找到了其他多名受害者,粗略估計大家損失合計高達數十萬。
李女士稱,目前他們已經向警方報了案。民警讓他們回家等待協助調查。李女士無奈地說,現在依然有「管理者」稱他們沒有被騙,只是暫停交易,可以通過其他途徑挽回收益,並稱報警無益於解決問題。但大家再也不敢相信對方了。
圖片
根據廈門小林的了解,截止到10月16日的時候,全國各地疑似參與「頭寸管理」的人約10萬人,涉及金額約25億元。廈門吳某下來的團隊就有8個億,然後泉州這邊以鄭某為首的常務理事下面有9900多萬,現在這些錢一分都沒有。會來做這個的人,也就是本身沒有錢,想多賺一份生活費的人。
針對此事,河北十力律師事務所劉建強律師稱,李女士等人疑似遇到了網路數字貨幣交易詐騙,鑒於李女士將錢轉給了王某個人,她可以直接向王某討要,如果王某對這筆錢沒有合法收費依據,應當返還給李女士,如果討要不成,可以向警方報案,告其欺詐;或者去法院起訴王某,通過法律途徑把錢要回來。
記者搜索網路發現,全國各地均有人投訴被MARK忽悠的問題。有業內人士指出,MARK平台通過線下發展會員拉人頭投入資金,實際玩的就是資金盤游戲,在平台的買賣交易實際都是平台操控的虛假交易,只要發展會員受阻,資金鏈就會斷裂,隨時跑路。
事實上,這幾年來,
有關刷單被騙的事件層出不窮,
大夥一定要擦亮眼睛,
不要為了一點蠅頭小利而因小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