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貨幣會影響港幣嗎
① 數字貨幣會對紙幣造成沖擊嗎
數字貨幣對紙幣造成沖擊是必然的,但不會完全取代紙幣,央行數字貨幣是紙鈔的數字化替代。數字貨幣的功能和屬性跟紙鈔完全一樣,只不過它的形態是數字化的。央行數字貨幣DC/EP是要從M0入手,也就是說,要從數字化貨幣替代流通中的紙鈔和硬幣入手,並非要取代所有的人民幣。在商業銀行賬戶里的余額,實際上已經是以數字化形態存在了,沒有必要再進行替換。
當前網傳數字人民幣體系(DC/EP)信息為技術研發過程中的測試內容,但並不意味著數字人民幣正式落地發行。當前階段將先行在深圳、蘇州、雄安、成都及未來的冬奧場景進行內部封閉試點測試。
基於區塊鏈的數字貨幣具有雙重性,一方面可以替代現有的效率低下的跨境支付和結算系統,促進貿易發展;另一方面,由於其具有分散、自主、匿名性質,容易造成經濟波動和助長犯罪活動發生。
鏈喬教育在線旗下學碩創新區塊鏈技術工作站是中國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開展的「智慧學習工場2020-學碩創新工作站 」唯一獲準的「區塊鏈技術專業」試點工作站。專業站立足為學生提供多樣化成長路徑,推進專業學位研究生產學研結合培養模式改革,構建應用型、復合型人才培養體系。
② 如果數字貨幣大肆流通,會不會對現金的流通造成一定影響
那麼數字人民幣到底是什麼呢?
它與第三方支付軟體有何區別?
數字人民幣為央行發行的法定數字貨幣,與我們平時使用的紙鈔和硬幣等值,具有價值尺度,簡單的說,它就是我們紙質人民幣的虛擬化。
微信和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軟體是金融基礎設施,是支付的一種渠道,而數字人民幣是支付工具,它是支付的內容,二者並不在一個維度。
③ 央行數字貨幣將崛起 數字貨幣將影響未來紙幣會消失嗎
理論上,數字貨幣未來必將取代紙幣在市場上進行流通,紙幣則完成自己的歷史使命,慢慢的會消失的無影無蹤,成為一個歷史。但是,這需要一個漫長而緩慢的過程,我們都不一定能等到那一天。
目前,全球還沒有一個國家完全實現無紙化交易,一些小的發達國家在嘗試無紙化交易,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並未完全實現。我國幅員遼闊,各地經濟發展程度不一,實現的難度會更大。
不過,國內的應用型數字貨幣也在蓬勃的發展,普銀集團推出了本位制數字貨幣普銀,有茶資產的信用背書。
④ 人民幣改版之後,會不會影響港幣的兌換率啊
從建國初期到現在,人民幣幾經改版,也幾經沉浮;當人民幣漸漸走向世界的時候,我們有必要對人民幣的過去和現在做一下簡單的梳理,看一看人民幣問題到底是經濟問題,還是一個政治問題。那些西方搖唇鼓舌的政客們,到底怎麼利用人民幣問題,來對中國實行剝削和瓜分的。總體看來,人民幣大體上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獨立存在階段。這個階段大致從解放初期到70年代末期,由於當時世界兩強爭霸,蘇聯和美國在經濟上也是踉蹌爭霸,所以中國自從與蘇聯鬧翻一來,就一直採取著相對守勢,從而獲得國家經濟的發展空間。此段時間,人民幣處於相對獨立的階段,人民幣在人民生活中的地位,並不十分的明顯,而且最重要的是,人民幣始終保持了穩定。當時的中國成為兩極分化最不明顯的國家,也成就了中國經濟發展的巨大的內因和動力。正是由於金錢在人民生活中的弱化,才使得,當時的國民,沒有拜金主義,沒有兩極極度分化造成的各種各樣的矛盾。也就是這個相對獨立的階段,中國獲得了難得的發展空間。不論是從政治上,還是從經濟上,還是從國家工業建設上,中國都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
但是由於人民幣的相對獨立性,中國想要與當時的兩大集團國家交往,還是需要錢的,那麼錢從哪裡來呢?其中一部分是在香港開設的企業盈利來,一方面是和一些親密的國家做生意來。比如,80年代初期,中國在香港有500多家國營企業,銷售中國的產品,從而獲得了港元,然後換取美元等硬通貨。至於蘇聯的盧布,同樣是和一些東歐友好國家交往中,得來的。
最近有些專家說,當年中國只有為數不多的美元,是完全錯誤的;當年中國不論是美元儲備,還是黃金儲備,都是世界上有一定分量的國家。這些錢,基本上都用來支付國家駐外人員的日常開銷和對外交往。在這個階段,人民幣和美元是相對獨立的兩個金融系統,所以在美國經歷幾次經濟危機的時候,中國都能很好的獨善其身。如果非要說兩者有關系,那也有些關系,因為當年的官方人民幣兌換美元接近1:1.不過,就算你有了美元也花不出去。
第二個階段,人民幣大貶值階段
這個時間段,大致在80年代初期,到21世紀初期。由於中美關系的正常,中美人員的交往,加上美國人對中國的神秘感的探索,導致了美國來華的人員,大大的超過了中國去美國的人員。而且由於當年的中國商品還處在工業時代的初期,尤其是農產品,純凈而清潔;不像現在,四處都是添加劑。正是西方社會看到了這一點,用盡辦法,將人民幣的幣值大幅的貶值,使得美元兌換人民幣一度達到1:15,黑市價格,更加達到了1:20的階段。想一想,當年一個工人的工資才幾十元啊,一個處級幹部到了90年代初期,才不過5,600元,正是這種巨大的反差,讓美國人享受了高質量的生活。就算一個低收入人,也可以在中國擺闊,可以在中國旅遊和購物。從而也讓中國的一些人認為美國是富裕的國家,美國是一個比中國強的國家。
在這個階段,中國人用勤勞和低廉的人工成本,加上本來並不豐富的資源,換了美元,也積累起來了美元,那麼結果如何呢?緊接著就進入了第三個階段。
第三個階段,人民幣升值階段
當美國人,穿著幾美元的牛仔褲,幾美分的襪子,使用者百十美元的電腦的時候,才發現,眾多的人口的中國,已經積累起了大量的財富。這個財富在美國任何一個人看來都是巨額的,漸漸的他們擔心起來。就像奧巴馬剛剛上台初期說過的,美國必須解決中國掌握大量美元儲備的問題,否則,中國將很容易搞亂美國的金融經濟。正是在這種情況下,美國開始了一輪一輪的逼迫人民幣升值的沖鋒。
在人民幣升值的道路上,到底誰會得利呢?出了西方,還有就是中國一些先富起來的人群,因為他們掌握著大量的資本,而且不斷的走出去,將人民幣資本變成美元資本越來越簡潔。正是這個原因,才使得一些大企業家,大資本家,更加高興的看到人民幣升值。但是人民幣升值給中國造成的經濟的危害是巨大的。危害在哪裡?有些人說不清楚,我也說不清楚,但是我們應該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製造某種商品的單位勞動力成本。當單位勞動力成本增加的時候,工資不增加,其實還是在剝削中國的普通勞動者。加上中國持有的美元儲備大幅縮水,中國的的損失不單單是美國賬號里的美元資產,更多的是過去三十年中國勞動者付出的勞動力。
也許有些人說,你不懂經濟,根本不明白是怎麼回事,但是如果人民幣升值這件事是對美國壞的事情,那麼美國就不會去做;既然美國一再要求去做,那麼其中肯定存在問題。
總之,中國一些專家說中美關系不是零和游戲,但是我們卻看到美國正在越來越多的將中美關系當做零和游戲;而且也確實是一種零和游戲。當年西方為了平和經濟貿易,向中國輸出鴉片,現在又向中國輸出通脹和人民幣升值。當然,如果老百姓賺的錢,超過了升值和GDP增長的速度,倒也不失為一種方法,但是實際是怎樣的呢?這個,任何一個人,都可以自己感受去吧!
所以,在人民幣變更的歷史進程之中,我們看到中國始終處在一種被動的地位。那麼這一切的問題又出在哪裡呢?真是想破了腦袋,也想不出來!呵呵呵
⑤ 討論數字貨幣對貨幣供給的影響。
中央銀行發行的數字貨幣僅僅只是替代紙鈔和鑄幣,它實際上就是一種電子現金,對貨幣政策和商業銀行的影響都不大。在傳統的貨幣發行中,流通中現金其實也是央行對公眾的直接負債,只是由於技術限制和成本方面的考慮,央行通過商業銀行來發行現金。隨著技術的進步,央行通過數字貨幣形式直接將貨幣發行至個人和企業賬戶成為可能。電子現金流轉仍然通過央行和金融機構再至企業和個人,在貨幣製造渠道、流轉環節、功能上與紙幣完全相同。
電子現金流轉仍然通過央行和金融機構再至企業和個人,在貨幣創造渠道、流轉環節、功能上與紙幣完全相同,沒有脫離傳統貨幣政策調控的范圍。電子現金的主要功能在於便利交易支付。
考慮到近年來第三方支付等非現金支付方式的發展已經極大地便利了交易支付,電子現金對貨幣交易需求的影響有限,對貨幣政策的總體影響不顯著。電子現金在多大程度上被公眾接受,取決於其使用的便捷性、安全性。
⑥ 數字貨幣「不計息」 對央行貨幣政策是否有所沖擊
【導讀】在疫情發展之後,央行數字貨幣試用腳步明顯加快,日益受到各界關注。近日,在2020中國-阿聯酋創新投資大會上,各界分別對數字貨幣發展前瞻與挑戰發表了各自的觀點,那麼數字貨幣「不計息」,對央行貨幣政策是否有所沖擊呢?
是否會沖擊第三方支付?
今年以來,人民銀行相繼與多家互聯網機構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共同研究探索數字人民幣創新應用合作。數字貨幣與第三方支付是否存在競爭關系?是否會對微信、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方式產生沖擊,引發市場廣泛探討。
數字貨幣的確會對第三方支付產生一定影響。在零售支付場景下,數字人民幣和第三方支付之間會有某種相互替代關系。
可以設想一個激勵相容設計,支付寶、微信支付如果幫助推廣了數字人民幣應用,它們存管在央行的支付備付金就可以獲得更多利息收入。
關於數字貨幣和支付寶等支付工具的關系,數字貨幣和支付寶等支付工具,並非處於同一維度。微信和支付寶是金融基礎設施,是錢包,而數字人民幣是支付工具,是錢包的內容。
在電子支付場景下,微信和支付寶這個錢包里裝的是商業銀行存款貨幣,數字人民幣發行後,大家仍然可以用微信支付寶進行支付,只不過錢包里裝的內容增加了央行貨幣。同時,騰訊、螞蟻各自的商業銀行也屬於運營機構,所以和數字人民幣並不存在競爭關系。
零售型數字貨幣除了作為傳統的支付工具外,還可承擔一些其他功能。例如,可根據不同使用主體設置不同份額、不同的使用期限,從而更好地實現相關政策意圖。這是數字貨幣相對傳統現金的亮點,但相對於現有的銀行支付系統與第三方支付而言,優勢並不大,因為後者實現這些功能也不存在技術上的本質困難。
對貨幣政策有何影響?
數字人民幣研發已悄然提速,它對貨幣政策、金融監管會帶來哪些影響?
數字人民幣主要定位於M0,是法定貨幣的數字化形態數字人民幣不計付利息,具有非盈利性,追求的是社會效益和社會福利最大化。因此,人民銀行對數字人民幣執行與現金一致的免費策略。
數字人民幣意圖取代的現金通常不被認為是貨幣政策操作的工具,因此它的數字化對貨幣政策影響不會很大,除非數字人民幣的推出導致了比較大的金融結構變化。
在此前在深圳實施數字人民幣紅包試點過程中,採取了限制額度的形式:面向在深個人發放1000萬元「禮享羅湖數字人民幣紅包」,總計5萬個名額,每個紅包金額為200元。但此次試點只利用了一個非常簡單的智能合約,數字人民幣的雙離線支付的「碰一碰」功能,暫未投入使用。據悉,在「雙離線支付」模式下,交易雙方可在無網路或地鐵、飛機、偏遠地區等信號不佳的情況下,通過兩部手機「碰一碰」直接完成線下離線交易。
任何國家推出央行數字貨幣,都不會把現金完全廢除掉,現金仍將流通。央行數字貨幣至少需要智能手機等門檻,現金更接近零門檻。但由於現金依然存在,通過央行數字貨幣實行負利率的必要性並不大。從目前央行數字貨幣的設計方案看,不付息是主流。
跨境支付標准如何定?
目前,數字人民幣主要聚焦國內應用,但不少觀點認為,包括數字人民幣在內的CBDC跨境優勢明顯,可以降低跨境支付成本。
央行數字貨幣有零售型和批發型,在跨境支付環節,兩條路都是行得通的,但以哪種模式為主,目前沒有定論。數字人民幣跨境使用,在理論上完全成立。
據悉,目前新加坡金管局和加拿大銀行、香港金管局和泰國金管局、日本央行和歐洲央行都用批發型數字貨幣進行了測試。目的是改進目前的實時全額結算系統,並縮短代理行鏈條。
如果兩個貨幣之間跨境同步交收,涉及到區塊鏈跨鏈操作。比如,數字化港幣和數字化泰銖不在同一個區塊鏈系統中,進行交互時存在跨鏈問題。但目前跨鏈技術不是很完善,還面臨技術上瓶頸。
此外,未來在跨境支付打通過程中,各國央行應如何協作也涉及標准制定的問題。
國際清算銀行和金融穩定理事會等都在牽頭做各種研究,將來會涉及多個層次的標准:一是技術標准,比如是否採用分布式賬本,以及安全性、隱私保護、監管合規等方面要求;二是經濟設計方面,比如央行數字貨幣採取批發型還是零售型,是否付息,與現有金融賬戶和電子支付體系之間的銜接,以及如何支持跨境同步交收等。
數字人民幣將來在實施中可能仍需額度限制,以防止數字現金的兌換隨著利率波動而大幅變化,否則不僅會導致金融風險,而且對商業銀行來說也會造成很大打擊,包括迫使銀行持有更多流動性,甚至有可能導致商業銀行不得不進行高風險投資以緩解資金成本上升所導致的盈利壓力。
⑦ 央行數字貨幣具有現實意義嗎
有的,央行貨幣的數字化有助於優化央行貨幣支付功能,提高央行貨幣地位和貨幣政策有效性。央行數字貨幣可以成為一種計息資產,滿足持有者對安全資產的儲備需求,也可成為銀行存款利率的下限。
還可成為新的貨幣政策工具。同時,央行可通過調整央行數字貨幣利率,影響銀行存貸款利率,同時有助於打破零利率下限。
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主要解決的問題有三個。消除現金非法交易和洗錢活動,實行負利率成為可能,直升機撒錢成為可能。
(7)數字貨幣會影響港幣嗎擴展閱讀:
試點地區
2020年8月14日,商務部印發《全面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總體方案》,在「全面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任務、具體舉措及責任分工」部分提出: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及中西部具備條件的試點地區開展數字人民幣試點。
先由深圳、成都、蘇州、雄安新區等地及未來冬奧場景相關部門協助推進,後續視情擴大到其他地區。全面深化試點地區為北京、天津、上海、重慶(涪陵區等21個市轄區)、海南、大連、廈門、青島、深圳、石家莊、長春;
哈爾濱、南京、杭州、合肥、濟南、武漢、廣州、成都、貴陽、昆明、西安、烏魯木齊、蘇州、威海和河北雄安新區、貴州貴安新區、陝西西咸新區等28個省市(區域)。
⑧ 如果中國發行數字貨幣,對現有的數字貨幣有怎樣的影響
沒影響,按現在的套路做的數字幣,就只會是一種金融產品而已,按貨幣做的數字幣,就等於傳統貨幣,毫無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