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數字貨幣都跌了
A. 比特幣等加密貨幣出現崩盤式行情,你如何看待這一現象
隨著Coinbase的上市,整個加密貨幣市場急劇上升。 4月14日,比特幣的價格最高達到65,747美元,創歷史新高。同期,以太幣也沖到2500美元以上,也創造了新的歷史記錄。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加密金融服務機構PayPal Finance的一位分析師告訴記者,該機構對加密貨幣的機構間借貸率的統計數據顯示,自2020年底以來,隨著比特幣價格持續上漲再創新高,貸款利率也有所提高。迅速增長,今年2月已接近2020年3月比特幣崩潰的水平,這表明市場杠桿率處於較高水平。
目前,加密貨幣仍面臨監管不確定性。土耳其中央銀行上周決定禁止在付款中使用加密資產。中央銀行表示,加密資產既不受任何監管和監督機制的約束,也不受中央監管機構的監督,其市場價值可能會過度波動,也可能被用於非法活動之中。
B. 數字貨幣行情最近為什麼跌了
字貨幣的長線投資是一種高風險投資。數字貨幣投資面臨政策不確定性、技術風險、競爭風險等風險。
影響數字貨幣短線投資的不確定因素較多。從短線來看,數字貨幣價格影響受技術面、消息面以及影響短期供需的基本面因素更多,價格波動大,具有較強的不確定性和難預測性。
各國對數字貨幣監管的政策變化、共識機制可能被破解、面臨其他去中心化和法定數字貨幣的競爭、替代等風險。
C. 為什麼今天數字貨幣的價格都在跌,真像在這
關於數字貨幣下跌有以下幾種原因:
1、國內的政策收緊,一些主流的交易平台是不是登錄不上;
2、區塊鏈項目破發、圈錢項目不斷跑路,用戶信心受挫;
3、3,15打架、G20峰會聯合監管都是揮之不去的;
4、美國、日本都出現了監管的聲音,還比較嚴厲;
5、莊家來回割小韭菜,漲跌沒有規律。
6、比特幣、維基鏈、比特幣現金等流行的數字貨幣市場表現也不好。
D. 虛擬貨幣大跌,43家機構損失上百億美元,導致下跌的原因有哪些
個人認為是與美聯儲的貨幣政策有關,去年美聯儲的貨幣寬松政策使大量的資金進入股市和幣市。推高了資產的價格,很多虛擬數字貨幣出現暴漲也吸引了全球很多投資者,數字貨幣本身沒有價值,都是資金推動,股票有業績支撐和凈資產。美股通貨膨脹爆表,美聯儲加息和縮表引發美元資產回來美國。
這類高風險資產,本來都處於一個風吹草動的敏感時刻,於是LUNA幣在這諸多因素共同疊加下,引發大量拋售潮,最終形成踩踏危機,價格直線暴跌,近乎歸零。
E. 比特幣崩盤,幣圈一夜蒸發超3000億,會帶來哪些影響
引發市場震動的還有加密貨幣市場第三大穩定幣UST及其姊妹貨幣Luna慘遭血洗。截至發稿,本應錨定1美元價值的UST價格跌至0.131美元,跌幅高達84.1%;其姊妹貨幣Luna跌至0.038美元,暴跌97.46%,而4月5日該虛擬貨幣還曾站上119.5美元的高點。
F. 數字貨幣暴跌的原因是什麼
數字貨幣暴跌主要有以下幾種原因:
1、一些無良媒體、自媒體散播虛假信息。
2、國內對數字貨幣的政策收緊,監管之聲不絕於耳。
3、歐美日等國家近期對以比特幣、維基鏈為代表的數字貨幣不是太友好。
4、數字貨幣行業經過一輪大爆發之後,價值逐漸回歸理性。
G. 比特幣暴跌,跌到多少
4月18日消息,比特幣近期價格一度高漲一度突破6.4萬美元,今天,比特幣盤中突然暴跌,一度跌超15%,價格跌破52000美元/枚。
對於比特幣突然暴跌的行情,業內有分析人士認為或許是受到坊間關於美國財政部將指控數家金融機構使用加密貨幣洗錢的最新消息影響。
受比特幣暴跌影響,其他數字貨幣均出現不同程度下跌。以太坊暴跌20%,幣安幣暴跌17%,瑞波幣暴跌26%,連馬斯克鍾愛的狗狗幣也暴跌19%。
(7)2020年2月數字貨幣都跌了擴展閱讀
專家稱此次暴跌是正常現象:
「實際上,比特幣這次暴跌在市場中不過是正常現象。」歐易OKEx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威廉對記者表示,首先,比特幣本身就是一種高風險的新興資產,其每日價格波動幅度很大,暴漲暴跌經常容易發生。其次,從經驗角度看,在比特幣牛市中發生的回撤大約為基本趨勢方向推進幅度的33%-66%,持續時間在一周或幾周時間。
據他介紹,即便自2021年1月份以來比特幣已經完全進入了牛市,累積上漲了近2倍,但也經常發生暴跌,其中日最大跌幅超過5000美元的至少有7天,在2月22日和2月23日連續兩天的日內最大跌幅都超過了10000美元。
李威廉進一步說道,「從基本面上看,本輪比特幣的暴跌還有監管方面的影響。在本周五,土耳其央行以可能的『無法彌補的』損害和交易風險為由,將禁止使用加密幣和加密資產進行支付。消息發出後不久比特幣就下跌了4%左右。對於在早期入場而持有大量比特幣籌碼的投資者而言,此時已經獲利頗豐,在未來監管不明的情況下,現在選擇出售比特幣離場或許是最佳時機,由此引發了後續的暴跌。」
H. 主流數字貨幣集體大跌,投資者該怎麼辦
共識機制,群體靠共識,但是到個人,全看是否能承擔得起這個風險。
對於散戶來說,不能聽風就是雨,應該辯證的分析看待市場的消息,自己看好的項目,在自己風險承受能力范圍,那就可以繼續,要是承受不了,就不要繼續了。
根據Coinsmart顯示,2018年11月25日,比特幣再一次跌破4000美元大關,一度下跌到3600美元,本月以來很多媒體說數字貨幣蒸發了上億資產。但是coinsmart盯盤關注到,25日比特幣跌到3600美元時,已經有不少的大額交易,一萬多個的BTC在交易所以3700美元的交易價格交易, 也有可能是大機構或者交易所出手托底。
至於這次數字貨幣下跌是抄底良機還是徹底被拋棄?因人而異,投資有風險,個人承受能力范圍,又看好數字貨幣市場的,可以在低位加倉;但是承受能力低的,就不要進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