幣圈熊市山寨幣能建倉嗎
A. 幣圈熊市是什麼樣的
幣圈熊市是指虛擬貨幣整體價格趨勢下跌的市場狀態。具體表現如下:
價格下跌:
- 虛擬貨幣的整體價格趨勢是下跌的,即使偶爾出現小幅度上漲,也無法改變整體下降的市場趨勢。
- 幣圈整體市場價格不斷跌破支撐位,顯示出市場信心不足。
市場低迷:
- 整個市場處於一種比較低迷的狀態,交易量減少,投資者信心受到打擊。
- 在熊市行情之前,往往會有山寨幣或空氣幣等被嚴重高估的貨幣被推出,這些貨幣在熊市中更容易快速貶值。
資產分化:
- 熊市有助於區分優質和劣質資產。一些所謂的「空氣幣」會很快失去價值,而優質的幣種資產可能會得到一些投資者的逆市加倉。
- 投資者在熊市中傾向於將資產變現以獲取流動資金,不被看好的資產會遭到更多拋售,而優質資產則可能跌幅較低或在下跌趨勢中有所反彈。
綜上所述,幣圈熊市是一個虛擬貨幣整體價格下跌、市場低迷且資產分化的市場狀態。雖然熊市對投資者來說可能是一個挑戰,但它也有助於篩選出優質的資產,並為下一次牛市的到來奠定基礎。
B. 【BKEX】高層被抓!開交易所進看守所。小交所熊市沒有生存空間。
交易所在幣圈中地位各不相同,BKEX,作為一家三流交易所,最近因為一則公告而被廣泛關注。
昨日,BKEX宣布其用戶涉嫌非法活動並配合警方調查,暫停提現,這一動作使得這家交易所的知名度顯著提升。在此之前,BKEX很少被人提及,但其內部情況卻廣為人知。有位多年的朋友曾是BKEX的核心合約交易員,負責在線下培訓和孵化合約交易員。然而,最近,BKEX的高層幾人被成都和深圳兩地的執法部門聯合抓捕,而普通員工則未受影響。
成都作為BKEX的市場大本營,此消息一出,幣圈立刻震動。BKEX內部有錢的用戶如同熱鍋上的螞蟻,而沒錢的用戶則在一旁看熱鬧。幣圈的人普遍喜歡看別人虧錢,而BKEX的事件無疑滿足了這一需求。
盡管BKEX APP目前仍可登陸,但「暫停提現」公告之後,又緊接著發布了一個「延遲上線BK」的公告。提現審核已無人過問,投資者反應大量提幣未到賬,客服未作任何回復,群內混亂不堪。對於了解BKEX黑歷史的人來說,這並不令人意外。
成立於2018年的BKEX,由紀京言、紀伯翰、袁金星等人創立,當時大規模進行ICO融資,私募後卻不發幣,導致許多人被騙。客戶在BKEX大量提現未到賬,以各種理由侵佔用戶資產,發行大量空氣幣,其劣跡斑斑。維權BKEX的嘗試並未取得成果,其市場基本轉移到了合約交易上。
對於小交易所而言,生存空間極為有限。牛市時,每個交易所看似繁榮,但熊市一到,市場退潮,大家都難以獲得收益。小交易所的生存之道主要有以下幾種:
1. 合約返佣:通過吸引合約交易員並提供高額返佣,小交易所可以吸引更多用戶。這種模式下,交易所往往不惜一切代價吸引交易員,甚至提供高達100%的返佣。此外,還提供線下培訓合約交易員、充值福利等。
2. 上架山寨幣:大交易所不上的熱門幣,小交易所可以作為突破口,通過上架山寨幣來吸引用戶。這些山寨幣的漲跌由市場決定,而小交易所主要關注的是與項目方的利潤分配。
3. 合作資金盤:與資金盤操盤手合作,上架具有CX模式的幣種,雙方共享利潤。小交易所通過這種方式能夠吸引新客戶,同時為資金盤帶來流量。
4. 為黑灰產業提供收支渠道:小交易所可能與黑灰產業合作,為其提供洗白資金的途徑。然而,這也可能使交易所面臨法律風險。
對於BKEX的用戶能否成功提現,天機的經驗顯示,在高層被抓後,反而有可能提現,只需等待。因此,幣圈用戶在參與交易時,應選擇大交易所以確保資金安全。關注天機,獲取更多幣圈資訊。
C. 鎖倉躺賺我覺得各位都搞錯了重點
這篇文章的前提基於我的經驗,所以歡迎不一樣的看法。
正式開始之前,先講一個故事。
公信寶是2017年國產明星山寨幣,第一波IC0牛市的代表之一,眾籌是1塊左右的成本,在雲幣開盤30倍。
2017年底,公信寶推出忠誠計劃,說人話就是鎖倉賺幣,根據鎖倉不同時間,賺利息。
到2018年1月忠誠計劃結束時,公信寶一枚70元,當時的口號是「一公五百」,與eos三狼打完保底500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鎖倉之後,任何人在鎖倉期限之前都無法解鎖。
1月入熊之後,公信寶從70塊,跌到了3塊錢,參加「忠誠計劃」的想割肉都沒法割。
我就是其中一員,選擇了24個月。
最近以atom,xtz為代表的staking Economy又火了起來,看起來很牛逼,對於幣民來說,實際就是抵押賺幣,以幣賺幣,躺賺。
作為一名韭菜,關注POS收益率這是本末倒置。
劃重點,關注POS收益率這是本末倒置。
先問各位一個問題:你來幣圈是賺這8%,20%甚至200%的收益的嗎?
不,你是來暴富的。什麼抵押,什麼烘培,這個節點,那個驗證人,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暴漲。
暴漲,區塊鏈革命!區塊鏈牛逼!
暴跌,CX!
這就對了。
既然收益率是末,那什麼是本?
本包括的內容有些多:
先看第一點,最重要,也很好理解。覆巢之下 安有完卵,把再牛逼的POS幣,你放到2018年1月份,他也得跌,收益率算上年化100%,一年的收益,一天就給你跌沒。
第二點,市值一定要大,越大越好。市值小的代幣,可能幾百萬都能坐莊,波動都是一兩倍的動,關注百分之幾十的收益有啥意思呢?
第三點,團隊,也就是這個項目質量咋樣。為什麼排最後,因為最不重要啊,質量好的牛市漲不過空氣幣,熊市都跌90%,根本沒有優勢,承擔著差不多的風險,卻賺著不一樣的收益。但是也有用,一般空氣幣會歸零,有價值的可能還會掙扎一下。
再舉個例子把,最近最火的POS幣是哪個,應該是cosmos把,代幣叫做ATOM,團隊牛逼,共識牛逼,一上線市值就排前20。
年化收益率10%,看起來還不錯,1000個幣,一年後就變1100個了。
但是,上線以來,最高價35,最低價25,也就是你35塊錢買入的,鎖上3年才與25買入的成本一樣,更重要的是25也不一定是低價,還可能更低。
再舉個例子,就拿幣乎的key說。
去年3分及以上價格買入KEY的,和年底1分買入KEY的,收益能一樣嗎?收益和成本比起來,九牛一毛。所以去年年底有一個段子,「辛辛苦苦更文半年,發現自己的收益是負的」。
可別最後像我的公信寶忠誠計劃,鎖倉躺賺了兩年,利息和本錢都在,就是加起來還是虧了90%
我挖過一段時間礦,說說我對回本周期的看法。
對於礦機來說,回本周期是非常非常難計算和預測的,脫離大環境的計算回本周期都是在自己騙自己,具體可以看我的這篇文章,最後關於挖礦的思考絕對值得一看 《一名小小礦工的挖礦史(下)(完結)》
POS在「躺賺」收益上和POW非常類似,入場時機和成本決定一切,錯的時間選了正確的項目也沒用,收益率最多隻能當作錦上添花,幣本位的高收益率意味著巨大的拋壓。
牛市,不管有沒有價值都會起飛的,熊市有沒有價值都會跌趴下。
所以,躺賺的精髓在於入場時機。
那麼,時機怎麼把握?
這個問題好,我要是知道,肯定滿倉加杠桿梭哈去了。
所以這也是考驗投資者眼光、經驗和認知的時候,你如果認為未來會是牛市,那麼隨便買來抵押躺賺,既能賺幣,幣還能上漲,如果認為牛市還沒來,那就繼續等,投資是認知的變現,現在能看到多遠的未來,是否正確,就決定了賺多少錢。
好在已經熊了一年,現在閉著眼睛買也不會比2018年1月差,而且最近比特幣又漲這么瘋。如果,我是說如果,真的是如果,如果熊市真的已經結束,現在是入手礦機和以幣賺幣吃利息的不錯時機,好像說了句廢話。
最後,還是再提醒一下,年化10%的收益率,意味著只要買入成本跌10%,相當於一年白躺,山寨幣波動個10%,跟喝口水差不多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