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的走勢由誰決定
A. 都有哪些因素能夠預測以太坊走勢
一方面是以太坊目前的活躍地址數據非常亮眼
B. BCC價格由什麼決定
BCC和其它商品一樣,BCC的價格都是由市場決定的。
BCC的價格之所以一直那麼堅挺是因為有龐大的社區支持已經人們對BCC有良好的心理預期。當年,以太坊分叉,以太坊和以太坊價格雙雙暴跌,但是比特幣和比特幣現金確實價格都有所上漲,BCC甚至迎來了一大波行情,一度突破6000元大關。
現階段,BCC依舊只是BTC的強有力的競爭對手,品牌認知度和曝光度均無法和BTC相提並論。但是,新事物代替舊事物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就像曾經的移動通訊巨頭諾基亞被蘋果、三星取代。
C. 以太坊存在的問題
1.擴展性不足:
以太坊社區的主要開發人員和研究人員始終認為區塊鏈技術要實現大規模採用,可擴展性是區塊鏈應用程序需要解決的唯一最重要的關鍵。
以太坊的底層設計,最大的問題是以太坊只有一條鏈,沒有側鏈,它把所有的程序對等的跑在全球所有節點的礦機上。這樣一個很耗資源的程序,會導致問題越來越嚴重。
2.合約程序漏洞,無法抵禦DDOS攻擊
據相關研究表明,在基於以太坊的近100萬個智能合約上,發現有34,200(約3%)個含有安全漏洞,將允許黑客竊取ETH、凍結資產或刪除合約。這幾年,以太坊面對合約程序漏洞和DDOS攻擊的問題,也一直無法找到很好的解決辦法。(更好用的數字貨幣交易平台「幣匯」)
3.對於ICO泡沫和項目方砸盤
目前的ETH下跌,很大程度上來自於項目方的砸盤套現,這個問題可以在ICO代幣融資上進行規則限制,不能像現在這樣毫無成本的就能發一個幣,而且還沒有任何監督懲罰機制。任何事情都需要有一套合理的演進規則,大家按規則辦事,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在規則的基礎上,各類ICO項目有效監督,有序進出,才是一個正常的市場,這樣才可能維系著代幣生態的持續、穩定發展。
4.智能合約費用過高
在以太坊上現在還是POW的挖礦模式,交易是有手續費的,用來激勵礦工來處理交易和保護網路,不同的是以太坊是以「gas」的形式來收費的。
在以太坊協議中規定,交易手續費=Gas 數量 x Gas 價格,其中 Gas 數量由智能合約的復雜程度決定,而 Gas 價格則由合約發起人決定。這對開發者和用戶意味著什麼呢?雖然讀取本地區塊鏈是免費的,但寫入和運算是花錢的,儲存更是尤其昂貴,因為任何寫入的信息都會被永久的儲存著。
5.社區對共識協議改變的分歧
以太坊計劃實現將 POW 機制改為 POW/POS 混合共識機制。但這個涉及到技術開發和礦工雙方能否達到利益共識的問題了。如果協議發生了變化,社區意見不合時,就會導致分叉,大家各自玩各自的。
D. 以太坊價格走勢圖是怎麼樣的
以太坊在經歷了近兩年的幣圈熊市後,幣價現在跌至900多元人民幣,目前下跌趨勢讓在延續。做空以太坊是現在比較好的交易策略。目前可以做空的數字貨幣交易所如:幣安、火幣網、比特網。能採納我的建議是我的榮幸,謝謝,祝你生活愉快!
E. 有哪幾個因素決定了以太坊的漲跌
這個影響因素就太多了
F. 獨家: 以太幣暴跌, 誰之過 !
2017年,數字資產們如同坐上了「復興號」,一路飛奔。除了備受關注的比特幣(BTC),萊特幣(LTC)和以太幣(ETH)也分別登上了幣圈紅人榜。
其中,萊特幣從年初的25元上漲到最高380元,翻了15倍,而以太幣從70元上漲到2800元,翻了40倍。不得不說,以太幣接力比特幣成為新一代的資產翹楚。
唯一的問題是,漲的也太快了些。而市場上從來沒有隻漲不跌的投資品。
以太坊創始人Vitalik Buterin
以上就是關於以太幣(ETH)價格波動的原因。
總的來說,炒幣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另外,投資ICO項目之前一定要做好背景調查,千萬不要被所謂巨額回報蒙蔽了雙眼,這個損失,可是不可回滾的!
最後,希望投資者們理性投資,不要讓你中意的投資品變成投機品,那樣它會失去它本身的價值,變得一文不值。也希望你提醒身邊的投資者保持理智。
G. 很好奇到底什麼決定了以太坊價格
這個問題,我的想法是...
H. 以太坊最近兩年的價格變化是怎樣的
非小號上可以查看以太坊行情,但是並不能交易。最近兩年的以太坊走勢可謂是從天堂到地獄,下跌幅度非常大,想投資的話,可以去數字貨幣交易所,目前市場上主流的數字貨幣交易所有幣安、火幣網、比特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