幣圈為什麼有游戲
1. 幣呼是不是一款區塊鏈游戲
幣呼?
幣乎吧?這個是想做幣圈或者區塊鏈的知乎的意思。
幣乎不是游戲,是為幣圈量身定製的垂直社區平台。幣乎通過代幣KEY的激勵,使得用戶的付出獲得相應的回報。幣乎是代幣投資者的信息集散地,也是各個「幣官方」與「幣友」交流的平台。
代幣KEY激勵
幣乎引入區塊鏈代幣KEY,KEY代表幣乎平台及周報生態功能的使用權。通過代幣KEY鼓勵用戶的正向行為,用戶在幣乎平台的付出將獲取相應的回報。當前版本KEY的激勵行為如下。
發布優秀內容:即獎勵優秀帖子,使得「內容貢獻」與「收益獲得」相匹配,實現激勵相容。
發現優秀內容:即獎勵慧眼識珠,優秀帖子由用戶點贊評選確定,點贊的用戶也獲得KEY的獎勵。
管理優秀主題板塊:即獎勵社區管理員,幣乎不同的主題板塊是不同的社區管理組經營的「店鋪」,優秀主題板塊必然獲得更高的廣告價值,管理組也獲得更好的廣告收益分成。
收費看廣告:即用戶看廣告賺幣,幣乎平台廣告收入的75%將平均分配給每一個廣告瀏覽者。
付費私享群:付費私享群是意見領袖知識變現和影響力變現的方式,私享群的付費通過KEY實現。
付費問答活動:用戶可在幣乎平台發起實時問答活動,問答活動的付費通過KEY實現。
激勵池:占總量的45%,數量為450億KEY,用於激勵用戶發布優秀內容和發現優秀內容。
推廣運營池:占總量的25%,數量250億KEY,用於開拓新用戶,吸收和激勵意見領袖,提高平台活躍度。
幣乎基金會:占總量的25%,數量250億KEY,幣乎基金會是非盈利性組織,持有KEY保障幣乎的技術開發得以完成。
團隊期權:占總量的5%,數量50億KEY,作為期權授予給幣乎的開發和運營團隊。
實名獎勵:用戶注冊並完成實名認證可獲得實名獎勵KEY的領取權。實名注冊獲得KEY獎勵是分期釋放的,為期2年,每天平均釋放,用戶每天首次登陸幣乎app時自動領取。
邀請獎勵:用戶邀請好友注冊並完成實名認證可獲得邀請獎勵KEY的領取權,邀請獲得KEY獎勵的領取規則與實名獎勵相同。
內容獎勵:發布優質文章或評論,被點贊後可獲得優質內容獎勵KEY。
點贊獎勵:有鎖定KEY的用戶,為好文章點贊可獲得點贊獎勵,用戶鎖定KEY越多,點贊越早,獎勵越多。
鎖幣獎勵:幣乎按照一定周期對平台鎖定KEY的用戶進行獎勵,即用戶通過鎖定KEY可獲得更多的KEY。
能量用於點贊和踩,最高100點,每天消耗後第二天自動恢復100點。
每次點贊或踩消耗10點能量。
能量小於10點時,點贊與踩不影響文章文章收益,點贊者也無KEY獎勵。
大V們的發文瞬間就有成百上千個點贊,因為大V的發文基本形成共識收益較高,用戶點贊大V的文章可瓜分相對較高收益的50%,且點贊越早收益越高,所以也就有了機器人搶贊。
此現象有點偏離了幣乎的初衷「好文有好報!",同一篇文章大V發出和普通用戶發出的收益是天壤之別,如何真正做到「好文有好報!"需深入思考。
大V們一個點贊幾十甚至上百元,而普通用戶一個點贊幾毛錢/幾塊錢,因為點贊的收益與點贊的權重相關,而鎖定KEY可增加點贊的權重,大V們鎖定的KEY一般都是大幾百萬個,所以點贊收益高。
所以如果你在錢包或者交易平台有KEY,可提現到幣乎app並鎖定,可增加點贊權重,以增加點贊收益。
實名注冊的用戶點贊文章就會有收益,因為實名注冊獎勵(待領取)的KEY是計算在點贊權重中,邀請獎勵的KEY不計算在點贊權重中。
點贊是要消耗能量的,每天100點能量,每次點贊消耗10點,能量消耗完,再點贊就沒有收益了。
後續版本KEY的用途:
此外還有付費私信、獲得特權、打賞、周邊生態使用權、用戶即利益相關方等。
代幣KEY的分配
KEY總量1000億,永不增發。KEY的分配由4部分組成:激勵池、推廣運營池、 幣乎基金會、團隊期權。
幣乎代幣KEY的激勵機制
用戶獲得KEY的5種方式
點贊有獎勵的必要條件:有能量
能量相當於幣乎平台每天給用戶配發的10發子彈,可以用這10發子彈發現好文並點贊獲取收益,子彈只有10發,需珍惜;當然如果配發的10發子彈沒用也就白白浪費了,不會累計。
點贊/踩的規則
贊:幣乎鼓勵用戶發現優質內容並點贊,每次點贊需消耗10點能量,不消耗KEY。沒有贊/踩權重或能量不足的點贊不會增加內容收益,自己也不會獲得點贊收益。
贊/踩權重:用戶鎖定的KEY+實名待領取的KEY=每次點贊或踩的權重,用戶鎖定的KEY越多,相對權重越大。
點贊獎勵:文章收益的50%會獎勵給作者,另外50%會獎勵給點贊該文章的用戶。為獎勵優質內容發現者,越早點贊收益越多,晚點贊則收益甚微。文章發布7天後,系統按照規則結算獎勵。文章結算後,贊/踩將不再影響收益。
踩:幣乎鼓勵用戶對垃圾文章、灌水評論等點踩,以提高社區質量,被踩的文章會降低收益和熱門排序得分,每次點踩消耗10點能量,不消耗KEY。目前點踩暫時不會獲得KEY獎勵。
幣乎現象解釋
了解以上幣乎游戲規則後,對幣乎的各種現象就比較容易解釋了。
2. 分叉幣新玩法興起怎麼玩
2017年9月,央行等七部門聯合發布了《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將ICO(Initial Coin Offerings,首次代幣發行)定性為未經批准非法公開的融資,涉嫌非法發售代幣票券、非法發行證券以及非法集資、金融詐騙、傳銷等違法犯罪活動。
2017年,ICO依託著「數字貨幣」「區塊鏈」「智能合約」等概念大熱了一把。但是僅僅通過幾人團隊發布一個「白皮書」,甚至有些連白皮書都沒有就可以啟動融資活動,這樣的運行方式為投資者埋下了極大的風險,外界也因此對於ICO的合法性一直有爭議。去年9月,央行等七部門對於ICO給出了明確定性,同時叫停了各類代幣融資活動。七部門在公告中表示,代幣發行融資本質上是一種未經批准非法公開融資的行為,涉嫌非法發售代幣票券、非法發行證券以及非法集資、金融詐騙、傳銷等違法犯罪活動。
然而,ICO被禁之後,幣圈又興起了新的玩法——IFO。所謂IFO是指基於比特幣、以太坊等主流幣種而進行的分叉貨幣發行,在這些主流幣的原有區塊鏈基礎上,按照不同規則分裂出另一條鏈,產生新的數字貨幣。持有主流幣種的人在IFO過程中能夠獲得分叉後的新幣,IFO成為一種新的虛擬幣融資手段。
2017年8月1日,BCH的誕生標志著幣圈的第一次分叉幣產生。比特幣區塊設立的大小隻有1M,而區塊越小,容量越小,比特幣的交易就會越慢。為了解決比特幣區塊擁堵的問題,BCH區塊鏈成功在區塊478559與主鏈分離,由此產生新的加密貨幣默認區塊大小是8M,還可以實現區塊容量的動態調整。同時,原來持有比特幣的人可按1:1的比例免費獲得BCH。
自誕生以來,對於BCH是比特幣的新分支還是另外一種「山寨幣」,業內論調不一。不過,在BCH的價格經歷了幾番漲跌之後,開始逐步穩定發展。截至2月26日晚上20時30分,火幣網數據顯示,BCH的價格達到8058.8CNY(人民幣),BTC(比特幣)的價格為67558.69CNY。
繼BCH分叉成功後,越來越多新的虛擬貨幣通過IFO的方式產生了,如BTG(比特幣黃金)、BCD(比特幣鑽石)、SBTC(超級比特幣)等等。陳雲峰認為,據有關技術層面的說明,部分分叉幣是對於原有技術的升級或改進,如果是這個層面意義上的分叉,很難說其沒有價值,並且在監管層面反復提示虛擬貨幣投資風險的情況下,投資價值應由投資人自己做出判斷。
共享財經創始人史青偉則表示,IFO是過去兩個月幣圈產生的一個新玩法,大多數IFO產生的項目沒有投資價值。一些IFO發行方認為自己不是通過ICO的方式募資,是對比特幣、以太坊等主流幣種的分叉,這些主流幣種的用戶數量很多。用戶在得到分叉幣後,一般會要求加入交易,然後IFO的發行方就會因之前預挖的分叉幣數量獲得巨大的利潤。他進一步表示,大多數IFO產生的分叉幣沒有投資價值,甚至比ICO的投資風險更高。
「預挖」分叉幣或存在欺詐風險
那麼,IFO究竟是如何賺錢的呢?《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礦工通過技術手段在比特幣區塊開發分叉幣,然後將開發的分叉幣按比例相應分配給比特幣持有人,並且在交易流通中獲得價值,部分也會通過數字資產交易所進行交易流通。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分叉幣在正式發布前都會「預挖」,預挖得來的分叉幣相當於是免費獲取的,由此分叉的創始者將能輕松賺取利潤。市場上,有人認為以「預挖」為名的IFO,實際上是一種更為赤裸的代幣發行圈錢游戲。
2017年11月15日,國內知名度較高的super bitcoin團隊宣布,將於12月17日在比特幣區塊鏈的第498888高度實施分叉,開始對BTC進行零知識證明、支持圖靈完備的智能合約等技術試驗,並將其區塊擴大至8MB,其還將於在2018年3月初上線智能合約增加BTC可擴展性、2018年5月底上線零知識證明、2018年11月底移除動態檢查點實現完全去中心化挖礦。若分叉成功,將產生新的分裂幣——SBTC,比特幣原來持有者將一比一贈送 ,其總量是2121萬,其中21萬為分叉預挖,歸分叉團隊基金會管理,主要用於激勵早期開發者投資生態建設以及基金會運營。
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表示,由於監管政策的缺失,用戶參與的門檻極低,IFO本身就可能涉嫌非法發售代幣票券、非法發行證券以及非法集資、金融詐騙等,通過IFO誕生的眾多新的虛擬貨幣幾乎沒有太大的價值,這裡面可能存在忽悠與欺詐,投資者需要引起足夠重視。
史青偉分析認為:一方面,IFO會造成社區很大的分裂;另一方面,發行IFO的人基本上都是一些投資者,很少有真正踏踏實實做IFO項目的人,因為沒有很強的執行力和價值觀,IFO項目很難做出來。說白了,一些IFO項目就是缺錢,套現後就不做了,也沒有特別大的風險,加劇市場收購、割韭菜就行。最典型的風險就是欺詐風險,另外就是市場操作的風險,部分投資者已經被套在了IFO項目裡面。
在盈燦咨詢高級研究員張葉霞看來,首先,IFO這種融資活動在我國法律上尚沒有明確的定義,存在被禁止的風險;其次是詐騙風險,隨著IFO概念的興起,很容易吸引不法分子利用「主流貨幣分叉」「區塊鏈技術」等概念吸引投資人,但實際上並沒有所謂的代幣發行和技術研究;第三是技術風險,目前市面上比特幣、以太坊等主流貨幣分叉的技術和標准各不相同,並沒有同一的技術標准,技術水平也各不相同,技術安全隱患不容忽視。
陳雲峰認為,對於以IFO名義的融資行為,其發行的分叉幣本身在沒有實際應用場景的情況下,投資人獲取分叉幣,僅通過數字貨幣交易市場交易過程中獲得增值收益,該種形式的融資活動在法律上尚未被明確定義,有待相關部門出台具體規范。
蘇寧金融研究院區塊鏈實驗室首席研究員洪蜀寧認為,IFO的風險表現在這幾個方面:一是未經深思熟慮地更改協議可能存在嚴重的漏洞;二是匆匆忙忙發布的軟體難免會有大量的BUG;三是每次IFO都會分流一部分礦工,對比特幣的交易順暢性造成波動;四是分叉幣由於接受度不高,導致價格波動可能遠超比特幣,對投資者不利。
洪蜀寧同時表示,真正意義上的IFO是不應該有預挖行為的,因為這違背了比特幣開發、公平、自由的初衷。實際上IFO與ICO一樣是一種變相的融資手段,需要預挖牟利的團隊應該發行自己的數字貨幣,而不是打著IFO的旗號。
都不合法。
3. 幣圈合約為什麼爆倉了還有那麼多人玩他們是如何想的
看到別人的合同曬單,贏利便是上百萬上千萬的,很多人內心按耐不住,極大盈利引誘下,很多人都想挺而走險,博一個機會。一些人要投機取巧,想通過合同賭一把。但大部分人是虧的,市場是零和游戲,賺的人虧的人資產換個地方罷了,賺的人和虧的人一樣多。一些人認為自己是能自動控制的,可以止損止盈,卻不知道在合同環境下,獲勝貪婪要想贏利大量;虧掉想博一下,資金投入大量擔保金,結論也被爆單了。
比特幣做為虛擬貨幣行業的老大,占據了數字貨幣交易量的江山半壁,比特幣火,則別的數字幣一起跟隨火,比特幣跌,別的數字幣將也難逃狂跌風險性。暴倉就法律維權,在幣市愈來愈不太可能取得賠償了。如果自己的杠桿炒股,無論出於什麼原因,暴倉乃至暴倉,你能接受嗎?抄幣有風險,投資需慎重。幣市就是個熔爐,股票莊家、股民、巨頭在這里各顯其能,對比股票莊家、巨頭,股民投資虛擬貨幣面臨的風險和不明大量。
4. 幣圈誰來管啊各種虛擬貨幣相繼崩盤,為何還是有人相信
所謂的幣圈就是一個龐氏騙局詐騙犯、投機客們的集中地,那就是一個不法之地,唯一的規矩就是沒有規矩。但幣圈也不是沒有人管,虛擬貨幣會被炒得這么熱,是因為背後有西方勢力在暗中支持,所以幣圈是被西方金融大鱷們暗中操持著。
現在張嘴閉嘴虛擬貨幣,所以先要釐清一個概念,何為電子貨幣。
一般稱比特幣為龐氏騙局,比特幣其實不是龐氏騙局,它就是一個擊鼓傳花的賭博,賭自己不會是最後接手花的那個人。雖然欺騙手段並不高明,不過因為背後做局的是以華爾街為首的西方金融界,憑借著手裡雄厚的資本托底,所以虛擬信號們能夠歷經風雨不倒。西方金融機構在等待著割韭菜的那一天到來,因此自以為能在那一天到來前跑掉的投機客們紛紛入場,跟這些金融機構對賭。
隨著比特幣火爆,各種虛擬的如火幣之流也冒了出來,投機客們都在賭自己能在幣圈崩潰前撈得盆滿缽滿安然離場。而這其中中國投機客資本據說佔了幣圈總投入的四成以上,甚是令人擔憂啊,當割韭菜的那一天到來時,且看天台站多少人吧,一點也不值得同情就是了。
5. 比特幣在中國是有以游戲幣交易形式的嗎
不是的,比特幣和游戲幣是天然不同的兩種東西。
比特幣在我國被央行定義為一種特殊的互聯網商品,否定了其貨幣屬性,但民眾在自擔風險的前提下可以自由的買賣。央行行長周小川表示,比特幣本來就不是央行啟動的,談不上什麼取締。不過周小川說他擔憂的是,「比特幣就是一種能交易的資產,不太像支付貨幣。比如郵票之類的,主要是收藏品」。比特幣的價格波動性大,幣值不固定。
比特幣是一個共識網路,促成了一個全新的支付系統和一種完全數字化的貨幣。它是第一個去中心化的對等支付網路,由其用戶自己掌控而無須中央管理機構或中間人。從用戶的角度來看,比特幣很像互聯網的現金。比特幣也可以看作是目前最傑出的三式簿記系統。(這是幣圈的說法)。
游戲幣,虛擬貨幣的一種,只存在於游戲的虛擬世界裡,本身只是游戲程序的一項數據。其貨幣單位五花八門,取決於游戲本身,不同的游戲其游戲幣都不通用。是由某個公司或機構發行的,價格是固定的。例如QQ幣,價格固定在1元,只能在固定的范圍內流通。
6. 瘋狂幣圈背後:10萬瞬間清零,幣圈未來會何去何從
幣圈未來不會有太大發展,整個市場會趨於平靜,很多投資者不會進入幣圈參與炒作。
加密貨幣市場非常火熱,很多人都聽過有人買幣一夜暴富的故事,但是暴富伴隨的就是暴跌,很多人進入加密貨幣市場,還沒有賺多少錢,就遇到了暴跌,導致自己本金血本無歸。幣圈有很多人的錢瞬間清零,爆倉的人不計其數。
幣圈瘋狂的背後,有資本大鱷攪動風雲的影子,價格暴跌受到監管部門的影響,幣圈的未來很不明朗。
加密貨幣分為主流幣和空氣幣,其中主流幣有各種項目支撐,並且背後有很強的資本,空氣幣就是純粹的圈錢游戲,很多人買了之後,最終的結局就是清零。加密貨幣在經過暴跌之後,這種趨勢會更加明顯,很多空氣幣會消失。
幣圈未來不會成為主流投資市場,購買加密貨幣的普通人會越來越少。大家對此有什麼其他看法,歡迎留言討論。
7. 「幣圈茅台」Luna幣暴跌,市價近乎歸零,你如何看待幣圈大逃殺
我對此表示正常看待,因為虛擬貨幣本身就沒有實際價值,虛擬貨幣的價格有變化,肯定是有人在操作,目的就是為了擊鼓傳花,收割後來者的資金。
總的來說,對於幣圈大逃殺,我們大可不必去了解,因為虛擬貨幣本身就沒有價值,幣圈玩的也就是擊鼓傳花那一套,玩的就是刺激。另外,切記!一般人不要去玩!
8. 幣圈起源(2009-2010)
2008年末的某一天,一個網名叫中本聰的人在論壇上發表了一篇文章:《比特幣:一種點對點電子現金系統》。當時的他或許不知道這在以後的這幾年,他創造的東西對世界造成怎樣的沖擊。
僅過了兩個月,中本聰便讓其論文中的構想變成了現實,開發出了能夠實現比特幣演算法的客戶端程序。
時至今日,整個塊鏈的磁碟空間已經超過20G
並用自己的電腦挖出了首個區塊,史稱創世區塊。獲得了50個比特幣的獎勵。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個創世區塊上中本聰留下了唯一可驗證其真實身份的簽名,The Times 03/Jan/2009 Chancellor on brink of second lout for banks(2009年1月3日,財政大臣正處於實施第二輪銀行緊急援助的邊緣),相應的,後來的幣圈稱之為創世簽名。
關於中本聰其人,在幣圈是當之無愧的頭號人物。但其留下的痕跡很少,僅在比特幣蠻荒時期的極客論壇上,留下了只言片語。自2010年末直至今日,已在互聯網上完全沉寂。我們不難猜想,在十年動盪的歲月里,這個幕後的神隱退在鐵幕深處,閑庭信步,坐看落花流水。「中本聰雖不在江湖,但江湖上到處是他的傳說」。
在這一階段,比特幣的價值尚未孕育,彼時的比特幣更像是新鮮的玩具,知道比特幣的人僅為少數;限於其技術門檻,能通過比特幣挖礦的,更是少之又少。主要集中在極客圈,多作為興趣愛好無心插柳。
但無心插柳柳成蔭,在比特幣的蠻荒年代,遍地生金,留下了無數造富的傳說,隨意之下挖掘的百十個比特幣,到今日便可衣食無憂。
此類故事數不甚數,吸引著無數人做著跨越階級的夢。
當然有的故事也令人唏噓:辛苦挖了的比特幣存在硬碟里,幾年後發現硬碟受損或丟失的案例不勝枚舉。
其中最有名的有兩件事:
很多跨時代的舉動往往發生時風平浪靜,對當局者而言,只是度過了極為平常的一天。
2010年5月22日,美國一名叫Laszlo Hanyecz 的程序員在比特幣論壇上發帖,希望用10000個比特幣換兩個披薩,最終有人同意用兩張披薩進行交換,而當時,兩張披薩的價值是25美元。
這一被後世稱為比特幣匹薩日的交易被無數媒體記載,濃墨重彩。用現在的眼光看來,這筆交易意義非凡,猶如 歷史 上很多簡陋但影響深遠的會議;但在當時,何其不像在 游戲 道具商城隨手買一件觀賞性道具圖個心歡?
隨後,有人意識到了比特幣的貨幣屬性。2010年7月,全球第一家比特幣交易所mt.gox在東京成立,最初定價在0.09美元/枚。
至此,比特幣開始作為一種可交易的貨幣現世。擺脫了極客圈的局限,開始進入大眾視野。一部分有嗅覺的投資人蜂擁而入。伴隨著2011年的跨年鍾聲,比特幣度過了它的蠻荒時代。在短短一年內,價格飆升,次年四月達到1美元,2個月後翻10倍。
#比特幣[超話]# #歐易OKEx# #以太坊# #數字貨幣#
9. 總統撐腰、全民梭哈,韓國幣圈為何玩得這么大
2022年5月19號這天,10歲韓國女孩趙友娜的爸爸媽媽去學校跟老師請了一個月假,說要帶孩子去濟州島體驗學習。結果一個多月過去了,一家三口卻遲遲未歸,彷彿人間蒸發。韓國警方在接到校方報警後緊急出動,動用了海陸空多種搜查方式,終於在6月29號搜索的第六天,從韓國南邊莞島郡一個海水養殖場里發現了一家人的蹤跡——他們從海底打撈上來一輛趙友娜父親之前租下的奧迪車,車上端坐著三具已難辨面目的遺骸。根據現場監控和種種痕跡,警方最終確認,整個事件是一場精心策劃的自殺:夫妻倆在和學校請完假後,帶著孩子掩人耳目地來到莞島,在5月底一個深夜抱著熟睡的女兒,和著沉鬱的夜色和無望的未來,驅車沖進茫茫大海。
天籟之音,賽雷話金。最近備受韓國網民關注的趙友娜失蹤案終於告破,案件真相令人唏噓不已。原是她的父親因炒幣失敗帶著妻女沉海自殺,在他生前電腦上全是兩個關鍵詞的海量搜索記錄,一個是「安眠葯」,另一個就是剛崩盤的韓國國民級加密貨幣「Luna幣」。
一家三口的自殺悲劇在今天的韓國並不是個例。5月以來,有不少韓國人心態崩成了渣渣,有過類似的想法,他們在大半夜emo慟哭的同時,令自殺勝地「麻浦大橋」在社交平台上搜索量猛增,嚇得首爾警方連夜加緊日常巡邏,想著能撈下一個是一個,但此舉管得了一時管不了一世,還是有一部分求死者最後選擇了付諸行動,以其他方式給生命畫上句號。而讓他們心態崩塌的罪魁禍首,究其原因,還是和最近幣圈頻頻暴雷有關,包括趙友娜父親在內的許多韓國人,現在都把全部家當和甚至巨額債務都賭在了炒幣上面,繼而又在加密貨幣崩盤後賠上整個人生
幣圈最近不太平,剛進5月不久,加密貨幣總市值就從1.8萬億美元跳崖式暴跌到1.1萬億,憑空蒸發掉了7000億美元,也就是差不多4.7萬億人民幣,雖然在很多排斥加密貨幣的圈外人看來,幣圈純是在炒「空氣」,不過用戶投進去的可都是實打實的真金白銀,這一場市值跳水,使得幣圈人均資產損失高達40%。
首先,咱要知道,1枚UST能跟價值1美元的Luna相互兌換,而穩定幣UST的價格會圍繞1美元上下波動。當UST在波動中高出1美金時,好比說1.2吧,投資者此時拿1美元的Luna再換成一枚UST賣出,由此獲得0.2美元的差價,而對穩定幣UST來說,此時大家紛紛脫手,供應量提升,需求量降低,價格就會回落到1美元的掛鉤狀態。反之,當UST低於1美金,假設為0.8美元,投資人就可將1枚ust換成1美元的Luna來賺0.2美元的差價,此時用戶都在買進UST,UST的需求量增加,供應量減少,價格再次升回1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