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為何是下一代互聯網主題
❶ 「元宇宙」這個概念很火,但是怎麼落地
「元宇宙」是一個正在發展的概念,目前還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但是,大體上可以理解為一種虛擬的世界,類似於電影《黑客帝國》或者游戲《第二人生》中的虛擬世界,它是一個由數字化資產和信息構成的虛擬空間,人們可以在其中進行社交互動、創造內容、購買商品、進行虛擬體驗等。
要落地元宇宙,需要解決一系列技術、法律、經濟、社會等方面的問題。以下是一些可能需要解決的問題:
技術問題:構建一個真正的元陪逗宇宙需要先進的虛擬現實技術、圖形計算技術、人工智慧技術、大數據技術等。這些技術需要不斷發展和完善,以實現更加逼真、流暢、可持續的虛擬世界。
法律問題:元宇宙中的數字資產、虛擬身份、虛擬貨幣等需要法律保障和監管。同時,元宇宙中的用戶行為、內容創作、知識產權等也需要受到法律約束和保護。
經濟問題:元宇宙中的虛擬商品、虛擬服務、虛擬貨幣等需要有真實的交易市場和經濟規則。同時,需要解決如何平衡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的經濟關系,避免過度消費和社會問題。
社會問題:元宇宙的發展也需要考慮社會和文化因素。例如,如何避免虛擬世界中的種族、性別、貧富等差異導致的不平等問題,如何維護虛擬世界的蠢沒公共秩序和道德規范,如何保護用戶的隱私和個人信息等。
要實現元宇宙的落地,需要各方面的努力和協作帶亂納。從技術、法律、經濟、社會等多個方面入手,不斷優化和完善,才能真正實現一個安全、公正、可持續的元宇宙。
❷ 元宇宙,會是下一個互聯網嗎
文/孟永輝
一夜之間,元宇宙火了。從表面上看,這是始料未及的,並且很多人將它看成是一個由資本觸發的存在。正是因為如此,所以,人們對元宇宙的看法才出現了兩極分化的局面。對於元宇宙看中的人,會對它推崇有加; 對於元宇宙唱衰的人,會對它有百般的懷疑,甚至將它與早前的區塊鏈等轉瞬即逝的風口作對比。
這是很自然的現象。因為無論是哪一種新事物的產生和被接受都是需要一個過程的,特別是對於那些經歷了互聯網時代的洗禮之後的人們來講,他們對於元宇宙有懷疑的態度,我們同樣是可以理解的。 正是因為人們對元宇宙不理解,所以,他們才會願意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研究它,從而得出一個更加全面而又理性的認識。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人們對於元宇宙的認知開始更多地聚焦在了它與互聯網的關繫上。有人認為,元宇宙就是下一個時代的互聯網;有人則認為,元宇宙是一個資本市場鼓吹出來的新泡沫。 相對於後者而言,筆者更加傾向於將元宇宙看成是下一個時代的互聯網,甚至還有可能將上一個時代的互聯網聯通起來,從而建構一個更加光怪陸離的新世界。
首先,元宇宙找到了虛實結合的新途徑。
當以互聯網模式為代表的平台模式被越來越多的詬病,特別是它所建構起來了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的對立讓經濟運行出現的不平衡現象的發生,讓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思考消弭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鴻溝的方式和方法。在這個過程當中,包含了對於新的商業模式的 探索 與創新;包含了對於新技術的布局與研發;包含了對於資本和流量的反思與認識。
然而,經歷了如此多的實驗之後,人們似乎始終都沒有找到一種相對於較為合適的方式來建構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之間的聯系。原本對立、割裂的兩種經濟方式,始終都無法完美、緊密地結合在一起。以新零售、新消費為代表的商業模式的崛起與落寞,為我們生動地詮釋了這一面。
可見,僅僅只是優化商業模式,僅僅只是將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的結合看成是一個概念的方式是無論如何都無法獲得實質性的效果的。 找到一種全新的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結合的方式,讓原本對立、割裂的經濟形式,實現深度的融合與聯系,才是保證人們可以叩開下一步發展大門的關鍵所在。
對於習慣了以表層的商業模式為主要切入點的玩家們來講,元宇宙所打開的這樣一種以底層、深度、多維的,建構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之間結合的新模式,無疑打開了一個全新的途徑。
這與互聯網是有很多相似之處的。互聯網之所以會對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帶來如此多的改變,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在於它實現了與諸多場景、諸多行業的深度融合,從而建構了一個全新的生活方式,再由此衍生出來了這樣那樣的商業模式。正是因為如此,筆者才會認為元宇宙有成為下一個互聯網的潛質。
其次,元宇宙讓互聯網時代與數字時代不再有斷層。
當互聯網模式出現越來越多的詬病,我們看到的是一場逃離與疏遠互聯網的過程。在這個過程當中,曾經被奉若圭臬的互聯網模式開始受到越來越多的詬病,撇清與互聯網之間的關系,似乎成為了一種必然和趨勢。後來出現的區塊鏈、人工智慧等新技術,再定義自己的時候,無一不是如此。
僅僅只是割裂與互聯網之間的聯系,僅僅只是將數字時代看成是一個憑空出現的存在,非但是不現實的,而且是不恰當的。 從某種程度上來講,如果沒有了互聯網,我們現在所推崇的數字經濟時代就變成了無本之木,無源之水。於是,如何建構互聯網時代與數字經濟時代之間的聯系,成為一種必然選擇。
元宇宙的出現,恰恰為我們提供了這樣一種解決方案。 在元宇宙的概念之下,互聯網與數字經濟不再是水火不容的存在,而是變成了一個有先有後,有所側重的存在。 它們在不同的時間點,不同的發展階段,扮演著不同的功能和作用。於是,互聯網時代和數字時代不再是割裂的、對立的存在,而是變成了一個緊密聯系、深入融合的存在。
如果一定要找到互聯網時代和數字時代的橋梁和紐帶的話,元宇宙無疑正是這個角色。藉助元宇宙,我們可以將從互聯網時代看成是一種順理成章的過程,而不再是一個外界施壓的過程。在這個過程當中,互聯網時代與數字時代變成了人們生產和生活進化過程當中的不同階段,由此,兩者在元宇宙的身上實現了匯合與融通。
再次,元宇宙讓新的商業模式找到了商業閉環。
哪怕是再具顛覆性的產品和技術,如果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商業閉環,我們都不能將它看成是一個成熟的存在。這一點適用於互聯網,適用於區塊鏈,同樣適用於其他的新技術。這是新技術時代來臨,卻始終都無法打開局面的「緊箍咒」。因此,找到一個完美的商業閉環,顯得尤為重要。
元宇宙的出現,恰恰解決了這樣一個問題。很多人將元宇宙定義成為某一種技術,甚至是將元宇宙定義為某幾種技術的集合,其實,這樣的定位都是不恰當的。 因為元宇宙並不僅僅只是技術的集合,而是一個涵蓋的技術、商業模式、應用場景、運行機制、交易機制的商業閉環。簡言之,就是元宇宙真正建構了一個能夠獨立運行、完美閉合的商業系統。 在這個商業系統當中,我們既可以看到了新技術的落地和應用,同樣看到了基於新技術的落地和應用都形成的新商業模式;在這個商業系統當中,我們既可以實現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的結合,同樣可以找到人們都認可的交易新方式。
對於僅僅只是以新技術的角度來 探索 後互聯網時代的玩家們來講,元宇宙並非是簡單意義上的技術的結合體,而是真正形成了一個可以運行,可以自我迭代的商業閉環。 在這樣一個閉環里,元宇宙不再是簡單意義上的某一種技術,而是有交易機制、有運作機制、有應用場景的生態下型的存在。 以此為開端,元宇宙將會為我們打開一個完全有別於互聯網時代的全新的運行機制。對於處於新常態下的人們來講,元宇宙的出現,無異於一場春雨,滋養了春天的麥苗。經過了這場春雨的滋養之後,接下來將會迎來一波茁壯成長。
人們對於元宇宙的質疑是可以理解的,因為他們經歷了太多類似的場景與畫面。然而,如果僅僅只是用以往的眼光來看待元宇宙,甚至將元宇宙看成是概念和噱頭,很顯然是有些太過簡單和武斷了。 事實上,元宇宙不僅將會跳出以往發展的怪圈,甚至還將會把人們生產和生活帶入到一個全新的階段。
可見,元宇宙不僅會成為下一代的互聯網,甚至還將會超越互聯網,成為一個全新的存在。
—完—
作者:孟永輝,資深撰稿人,專欄作家,特約評論員,行業研究專家,戰略咨詢顧問。長期專注行業研究,提供深度思考與硬核干貨。支持保留作者來源的分享,轉載請保留作者版權信息,違者必究。
❸ 元宇宙真的是下一代互聯網嗎
元宇宙很可能是下一代互聯網。
2020年年初,因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很多人開始居家辦公。大家雖然在物理世界無法見面,但在網路中,或者說在數字世界中的聯系卻更緊密了。回想從電視到電腦,再到智能手機的發明,我們逐漸降低了對物理世界的關注。
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大家在「線上」呆的時間越來越長。未來,元宇宙時代會出現高度數字化的世界,會打破物理世界與虛擬世界的次元壁。與目前的互聯網相比,元宇宙會讓我們擁有更加沉浸式的、更真實的「線上」體驗。
它是一個持久的、共享的、三維的虛擬空間。元宇宙中的每個人都可以安全又刺激的徒手攀岩大家能夠更沉浸式地在這個世界裡交流、工作、購物,在時間和空間上擁有高度自由。元宇宙是承載人類未來生活方式的數字新空間。
一個更簡單的定義是:元宇宙就是下一代互聯網,也就是第三代互聯網。當然,元宇宙還處於早期階段,科技、商業、投資等行業人士從他們自己的角度出發,對元宇宙有著不同的理解。
元宇宙不是突然出現的,從互聯網誕生以來,網路技術的發展和世界數字化進程都算是在向元宇宙邁進。元宇宙相關技術目前還在起步階段,所以各大科技公司都是在提前布局。
各互聯網大廠之所以紛紛布局元宇宙,是因為元宇宙是互聯網的下一代浪潮。
❹ 為什麼說元宇宙是互聯網的終極形態
你知道什麼是元宇宙嗎,關於元宇宙你又了解多少呢?元宇宙這個詞,最早是科幻小說家NealStephenson在1992年發表的的小說《大雪崩》中首次提出來的。說白了,元宇宙就是人類現實世界的虛擬映射版,一個人造的虛擬平行世界。在這個平行世界裡,會與現實世界一一投射,要成為元宇宙至少要滿足8個關鍵特徵:身份、朋友、沉浸感、隨時隨地、多樣性、低延遲、經濟和文明。
通過開放、高效、可靠的去中心化金融系統,「元宇宙」將會加速構建。在區塊鏈世界,人們通過密鑰和智能合約,徹底掌控自己的資產,那樣就不會再淪為傳統互聯網巨頭的「提線木偶」。
必須要承認的是,理想中的「元宇宙」似乎離我們越來越近。但要跨過「現代互聯網」成為「全新的互聯網終極形態」,元宇宙道阻且長。
❺ 你覺得元宇宙是下一代的互聯網嗎
在分析趨勢問題之前,我想先簡單分析一下“元宇宙”為什麼這么受歡迎。 之所以如此受到“元宇宙”的概念的關注,是因為移動互聯網的發展紅利大多已經被市場分割,市場迫切需要新的、具有想像力的發展空間。 現在的現實世界,也就是地球上,大約有60億到100億人。 無論何時,大部分人都會製作磚塊或拆裝自己的AK-47沖鋒槍。
這是元宇宙本來是第一代互聯網初期形成的5g6g目標,也稱為MMORPG,但受制於基礎技術的限制,無法滿足元宇宙的需求,只能裁斷需求,去除最重要的部分形成第一代互聯網,第一代互聯網本身是無法滿足需求的不完整互聯網,不是互聯網的最終願景,但隨著異數OS等基礎理論的推翻,元宇宙基礎技術最重要的瓶頸也突破了,再次被提出來,這就是元宇宙為基礎技術壁壘。
❻ 元宇宙有什麼用未來元宇宙會如何發展
引言:元宇宙的作用就是在虛擬現實之間構架出一個新型的橋梁,讓新型的互聯網和現在的社會相互應用和相互溝通。未來原宇宙的發展可能會在能量元宇宙,農業元宇宙以及金融與投資元宇宙上面相互發展。
英語做的主要作用就是將現實的社會和虛擬的數字事件聯系在一起,並且將虛擬的世界應用到我們的現實世界中來,給我們現實生活中的人類提供一些便利和福利,所以說元宇宙的作用是很大的。未來的元宇宙將會發展的越來越好,而且會應用到各種各行各業的產業鏈中來,實現更高化的產業和更先進的科技發展。
❼ 元宇宙概念為何爆發
元宇宙概念爆發是因為近些年互聯網領域的技術概念有些枯竭,普通用戶對手機審美疲勞期待新鮮事物,資本缺乏新熱點需要新方向。元宇宙可能是下一個互聯網,元宇宙將改變信息互動的方式,元宇宙的無障礙應用場景將幫助更多人。
元宇宙的未來
對了解數碼科技的極客來說,元宇宙不僅可以創造出身臨其境的數字世界,還能與物理世界相結合,設想一個場景,現實世界的兩個人可以通過虛擬現實參加同一場音樂會,甚至不同國家的人,通過虛擬現實可以在同一房間進行協作。
未來元宇宙的普及將加速推動實體經濟與數字經濟深度融合,元宇宙將成為一個全新的世界,全新的一個虛擬世界,藉助VR等虛擬現實設備相連接。
全新的世界又將誕生一個全新的市場,如果技術發展成熟,人們將在元宇宙中消費、娛樂,或許未來的演唱會也將通過虛擬現實來展示,消費方式也將再次發生改變。不過如今的虛擬現實大多是應用在游戲上。
❽ Facebook公司宣布更名Meta,如何看待該品牌新提出的元宇宙概念
什麼是元宇宙呢?我今天結合我最近的一些思考給大家做下分享。插圖是來自我的好朋友陳維,在知群中國產品設計大會的分享PPT截圖。從浪潮和趨勢的角度,你可以理解為,現在這些企業之所以要進軍元宇宙,是因為他們認為這是互聯網的下一代浪潮。上一次浪潮,是移動互聯網的崛起,智能手機開始普及,基於智能手機誕生了很多 App,背後則是很多行業和企業的快速成長,例如移動購物、手機打車、外賣等等。下一波浪潮是什麼?很多公司都在苦苦的尋找。這個時候,大家發現全球的很多科技巨頭都開始往元宇宙靠攏。Facebook 很早就宣布自己在做元宇宙,而後來乾脆把自己定位為元宇宙公司。微軟說自己在搞企業元宇宙,而騰訊則提出了全真互聯網,馬化騰說要開始由實入虛,也要進軍元宇宙。而一些以元宇宙為概念的上市公司,市值也快速升高。投資圈裡,有投資人朋友說看到元宇宙這個詞,都看吐了,什麼項目都會往元宇宙上靠。
元宇宙到底是什麼?有三部電影,不知道你有沒有看過其中至少一部:《黑客帝國》《阿凡達》《頭號玩家》。在這些電影里,除了現實中的世界外,人們還會面對另一個世界。在《黑客帝國》里是由超級計算機母體虛擬出來的世界,人們都不知道自己其實生活在虛擬世界裡。在《阿凡達》里真人通過系統操縱另一個替身,可以具備另一個身份。而在《頭號玩家》里,一個外賣小哥化身為游戲世界裡的高手。元宇宙就是另一個世界。用標準的概念來說,元宇宙(Metaverse)是指以AI、AR/VR/MR、Blockchain三大技術為核心,由諸多共享基礎設施、標准和協議打造的數字化宇宙。 它跟物理世界並非割裂彼此孤立,而是相互通融。
其實我們現在每天用手機,也是在一個不同的世界裡。有沒有想過,我們在現實世界裡要買東西,首先要去商場,在一個物理空間里,和售貨員發生信息交流,最終完成交易。而藉助手機,我們可以躺在床上,繞過這些物理限制,直接完成最後的目標,也就是買到商品。但是手機的世界並沒有很強的沉浸感,和我們的現實世界也是緊密聯系在一起。而換個視角,想想游戲,如果你體驗過 VR 游戲,當你帶上 VR 眼鏡,會發現自己置身在一個新的世界裡,身臨其境。而如果你的虛擬世界,和別人的虛擬世界,彼此打通,大家能夠在這個共同的虛擬世界裡相遇,交流,甚至一起玩,一起工作,甚至還有新的貨幣,可以買東西,商品也是全新的,這個時候你就完全沉浸在了另外一個世界裡。游戲只是一個場景,在人們理想中的元宇宙,本來就是一個社會。因為疫情的影響,很多矽谷的科技公司的職員都在家辦公,現在也有很多科技巨頭允許員工長期在家工作。這裡面的很多員工本身就是程序員等職業,每天的工作也是對著電腦寫代碼。那麼如果 Facebook 這家公司,完全存在於虛擬世界呢?大家要開會,都戴上 VR 眼鏡,在這裡面的各種事物,都是虛擬出來的,但是人和人之間的交流和協作是真實的,這樣會怎麼樣呢?很可能會發現大多數工作其實還是可以正常進行,也許比現實世界中更有效率。這就是元宇宙。人們的肉身還在現實世界,而行為都發生在了虛擬世界當中。
拉回到現實,Facebook 改名成 Meta 公司,宣布自己要專注於轉向以虛擬現實為主的新興計算平台,並且把自己旗下的產品分為兩大板塊,一塊是原來的 Facebook、Whatsapp、Instagram 等業務,另一個是之前的 Oculus 等虛擬現實業務。說到 Oculus,Facebook 的虛擬現實設備 Oculus Quest 也改名叫 Meta Quest。Meta Quest 2 是一個突破性的虛擬現實頭顯設備,我也有一台,效果還不錯,比之前很多虛擬現實設備的體驗都要更好一些。而這些就是 Facebook 向元宇宙進軍的基礎。要想真正支撐起元宇宙,需要很多領域的技術。例如晶元技術、5G甚至6G等通信技術、虛擬現實技術、各種游戲技術、人工智慧技術。所以現在有所謂的元宇宙概念股,就是反正能和這些領域沾上邊的產品或者公司,都可以接著這一波風來炒作一下。那麼到底現在元宇宙到了什麼程度呢?如果我們用智能手機的發展來類比,現在元宇宙大概到了早期大哥大手機的程度,甚至再早一點,步話機的程度。也就是說,元宇宙目前仍然處在極其早期的程度。目前沒有任何公司和產品能夠真正實現元宇宙的應用。為什麼元宇宙這么火呢?為什麼很多資本都在爭相投資元宇宙相關的概念呢?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第一方面,從投資的角度,大家都要早點布局,如果真等到這個概念都已經實現了,可能就沒什麼機會了。大家有時候會看到一些資本投的早期項目,特別天馬行空,聽上去不靠譜,但是就是因為在特別早期的階段,才有可能性,才能卡位成功。
今天已經特別厲害的那些互聯網公司,最早的時候講出來你可能會認為是騙子、是笑話。但是真正有幸投資了他們的資本,都大賺特賺。風險投資,正因為有風險,才能夠有高回報。所以要早早入場,早早布局。資本本身就會追逐風口,都害怕錯過機會。往往是這樣,如果沒有人投資,就真的都沒人投,但是一旦成為熱點,一下子又都會涌進來。這是市場本身的特點,因為這些風險資本的管理人也都是職業人士,他們要對資本的 LP(有限合夥人)、也就是背後的出資人負責。如果風口出現了,不管怎麼說,對於很多投資人來說都是先追上去再說。第二方面,市場目前確實也缺乏熱點。互聯網領域突出的機會沒有以前那麼多,現在需要尋找下一個增長點。而大家都知道新的機會往往誕生於新的設備、新的平台的誕生。元宇宙的概念符合這些的特點,也迎合了大家對於機會的渴望。第三方面,扎克伯格等人一直在推波助瀾。在科技和投資領域,一定是需要有一些人、一些公司的帶動。他們把聲勢帶起來,讓更多的人都覺得萬一有可能呢?於是就會有更多資金和人才進來,然後整體的技術和市場又會再往前前進,這樣原本可能是夢想,就有可能真的變為現實。這也是一種冷啟動。但是我們也發現,現在市場上很多所謂的元宇宙公司,其實根本是八竿子打不著,往往是因為自身缺乏概念,而硬套了一個概念,燃起了一波虛火。剛說了很多和資本、和市場相關的概念,可能都還是離我們很遠。對於我們每個普通人來說,保持開放的心態,開拓視野,多主動學習,尋找一些可能性。不要盲目相信,不要盲目追熱點,但是同時,也不要把自己封閉起來。我猜測這條視頻發布之後,一定會有人說這都是騙人的,都是炒作等等。如果這個世界真可以這么幾句話就概括,那也太簡單了。哪怕你就把這些都當做一個新知識,知道也許這是未來的趨勢,很多公司在做相關的事情,以後遇到一些機會的時候,再多進一步了解,這樣會更有意義。這也是我希望提倡的一種態度,讓我們一起觀察這個饒有趣味的世界,保持好奇心,也許,又發現了一些新的、有趣的機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