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幣圈知識 » 幣圈熊牛盤點

幣圈熊牛盤點

發布時間: 2025-05-06 00:08:51

Ⅰ 【投資語錄】行情總是在絕望中誕生,在希望中毀滅!

很多人會覺得既然市場短期是隨機的,為什麼依然有很多人依靠短線可以獲利?記得約翰-鄧普頓說話一句話:行情總是在絕望中誕生,在半信半疑中成長,在憧憬中成熟,在希望中毀滅。所以進場的時機是大家差不多絕望的時候,你要充滿希望,當大家都對未來充滿希望的時候,你要保持絕望。

對於長期價值投資者,他們堅信市場短期基本是隨機的,而那些勝出者只是因為參與人數足夠多,最終總會有幸運兒能夠脫穎而出。市場短期勝出的概率可能只有50%左右,假設未來某個公司長期來看會不斷發展壯大,公司的技術,營銷團隊都是非常有優勢的,同時又取得了先發優勢,那麼長期來看,投資這家公司token贏錢的概率就會大於50%,同時時間越長,賺錢的概率就會越大。

為什麼很多人依然控制不住想要短期投機,因為人的本性就是希望能夠快速致富,同時消耗的精力越少越好,最好能夠不勞而獲,這樣才能用最小的成本獲得最大的收益。

商業上,人都有一個心理賬戶,每個賬戶存儲不同的價值尺度。

網上有一個經典的比方:假設你提前買了一張價值1888元的李宗盛演唱會門票。然後你出發准備去看演唱會的時候,你發現你把門票弄丟了,同時你又知道,李宗盛的演唱會票沒賣完,你可以在現場重新再買一張,問題是,你願意再花1888元的錢再買一張門票嗎?可能很多人就乾脆放棄了。

再回到剛才那個場景,假設你之前沒有提前買好演唱會門票, 在去往演唱會現場的路上,你發現自己充值的1888元的購物卡丟了,並且不能掛失,你還會去看李宗盛的演唱會嗎?很多人估計依然會選擇去觀看。

很多人覺得這不是很正常嘛,如果你仔細想想,就會發現這裡面有很大的學問,同樣價錢的東西對一個人的意義是不一樣的,演唱會門票代表娛樂開支,屬於調節生活品味的 ,既然門票丟了,再花錢買一張就代表浪費,再讓我們花錢購買,給人的心理感覺是不一樣的,後者是購物卡,雖然丟了,但是不會影響我們繼續看演唱會的需求,雖然兩者本質上損失的價格是一樣的,但是卻導致了我們完全不同的感受,進而影響了我們接下來完全相反的決定。

對於投資,有些人喜歡玩短線,有這方面的偏好和需求,如果不能滿足,就會心癢難耐,這個時候就可以對自己的資金進行歸類,分別存放到不同的賬戶之中,拿出投資總資產的20%左右玩玩短線,剩下的80%找一個靠譜的可以鎖倉的區塊鏈基金進行投資,以免自己玩短線虧損,一時頭腦發熱動用長期資金來玩。如果自律能力非常好的話,可以拿出5%的資金玩玩高杠桿游戲,不過切忌不可貪多。

很多人只有親身經歷短線操作的後果才能吸取教訓,昨天就有一位007的朋友,玩EOS的杠桿爆倉,幸虧是拿倉位的一小部分來玩,當初只有500個EOS,通過合約杠桿的方式最後玩到了4000多個eos,當天還在和一起去參加金馬分享的朋友分享經驗,結果昨天eos快速急跌的時候爆倉,經歷了心理上的一場過山車的感覺,由極度興奮到極度失落,真刺激,比玩過山車還刺激,過山車是身體上的,這東西就是一種精神上的體驗,想體驗的就重倉杠桿玩一回,體驗一夜暴富和一夜傾家盪產的感覺,通過杠桿可以把本來時間密度就非常大的幣圈再次放大了十倍。

其實市場不是完全隨機的,有投資原則的人長期來看勝出的概率是高於那些沒有投資原則、小貓釣魚似投資的人,投資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要建立投資紀律和原則,並且嚴格遵守這些策略,然後不斷修正,通過每周記錄一次價格的方式來培養對長期的感知,而不是過度淪陷於超短期套利中無法自拔。

記得文章開頭說過,行情總是在絕望中誕生,在半信半疑中成長,在憧憬中成熟,在希望中毀滅。你覺得現在市場處於什麼階段?一個絕希周期(絕望和希望周期)大概是多久?

上期回顧:    #067【逆向思維】為什麼牛市進場容易虧損?

評論精選: 龍在天涯 :現在EOS大火,個人不建議梭哈,因為梭哈的風險很大,越是火熱的時候可能也就是風險最大的時候。不過EOS我三月中旬抄底,現在3倍左右的利潤,我准備適當加倉一部分,但是不會太多。合理搭配投資才是王道,主流幣買50%,小幣種買50%,再適當增加EOS的投資比例,已配比不超過20%為宜。五月份基本上不用擔心,等到EOS上線一周前後的時間再去看K線,分析一下大勢,那時EOS可能需要適當減倉,減到合理的比例。進入幣市,首先要控制風險,合理搭配投資,中長線持有,追求平均利潤才是相對穩妥的做法。 Wendy母子 :大聖哥分析的很實用:1.通過EOS賺到大錢的都是市場絕望時期分批抄底的那群人,而不是瘋狂的時候盲目殺入的人群。那麼結合到其他的幣種也是一樣。如果已經啟動瘋漲了,就別再追了。去多專注那些還沒有啟動的主鏈幣,價值幣,提前埋伏,等待機會。2.運氣也很重要,不過幣圈裡機會還是比較多的,關鍵是遇到了機會敢不敢重倉。運氣還是建立在認知上。沒有對項目的深度理解,就容易受市場波動的影響。往往拿不住好幣。還說EOS,我本來也是有幾千個幣,可是並沒有拿住。當初想著先出掉,等熊市再補,可是真正熊市的時候,總覺得還會再跌。一直沒有補,只在啟動的時候才驚慌的補了一點倉。去年遇到EOS算是運氣,可是沒有拿住,還是不屬於自己的呀。所以經歷了一次熊牛,Wendy還是總結了一些東西,這些總結雖然之前都聽到過很多遍,唯一自己經歷了,才最長記性。謝謝大聖哥的分析。

阿扉afield  幣圈首部奇幻長篇巨著《幣界召喚師》 :《成功總是一小撮人的福利》:創業是獨木橋,投資也獨木橋,能夠過到河對岸的總是少數。這是一個被驗證過無數次的事實,然而在利益面前還是被狂熱的人所忽視。幣市上有數千個幣種,每個幣種背後都有一個被包裝的美麗童話,抱著買彩票的心態去搏一把的人大有人在。然而這種現象不健康,這種心理更不敢認同。或許運氣好成功了,但是這對其他人甚至整個幣市的發展來說都沒有太大好處。成功總是一小撮人的福利,即使一個擁有大智慧者,在瞬息萬變的幣市中,成功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所以,我們應該做一個理性的投資者,認清幣市存在的風險而不僅僅是去期待命運之神的眷顧。

Ⅱ 中本聰到底是誰他隱藏身份的目的是什麼

初識中本聰
第一次聽說中本聰,那已是2017底的事情了。當時自已剛剛接觸幣圈,對各種用英文標識的數字幣一片茫然,更別說什麼區塊鏈、智能合約、pow、pos、這些專業性極強的術語了。

所以,當朋友問我,知不知道舉世聞名的「中本聰」時,我還問他:「這蔥的味道好嗎?」弄得對方哈哈大笑的同時眼裡還裝著幾分不屑。

看著對方的神情,我心裡有種無辜的受傷感。

首先,在他問我這個問題之前,我是從未接觸過區塊鏈這一領域的,一個從未涉足過某個新領域的人,不知道這個領域的人和事,這應該是再正常不過的一件事情了吧?

其次是,在我家鄉雲南楚雄還就真有一個叫中本村的小村子,而這個小村子我又恰巧曾經聽說過。至於這個村子栽不栽蔥,又或者它的味道好不好,我也還真是不知道。

面對朋友的不屑,自已當時的心裡自然是不好受的。可不好受歸不好受,自已不知道而身邊的人卻知道。這就體現出了自已的無知。無知是種病,得治!

所以,在回家後,我打開了自已的電腦,這才使我對中本聰其人略知一二。

謎一樣的中本聰
從這份資料來看,搜狗網路已經把他的出生國籍定於日本,而且還說出了他畢業的大學。這樣說來,中本聰這人,應該是可以查到他的具體情況才對。我想,加州大學,一個在全世界的知名度也算不小的大學,應該是會留存有自已學校學生資料的吧?

可我順著搜狗網路的資料往下看,卻發現中本聰的真實身份,原來就一直是一個不為人知的謎。

2008年11月1日,中本聰在「metzdowd.com」網站的密碼學郵件列表中發表了一篇論文,題為《比特幣:一種點對點式的電子現金系統》。

2009年1月3日,他開發出首個實現了比特幣演算法的客戶端程序並進行了首次「采礦」(mining),獲得了第一批的50個比特幣。

2010年12月5日,在維基解密泄露美國外交電報事件期間,比特幣社區呼籲維基解密接受比特幣捐款以打破金融封鎖。中本表示堅決反對,認為比特幣還在搖籃中,經不起沖突和爭議。

12月12日,他在比特幣論壇中發表了最後一篇文章,提及了最新版本軟體中的一些小問題,隨後不再露面,電子郵件通訊也逐漸終止。

而中本聰的這一「不再露面」,也就讓他的身份徹底成了一個永遠也無法被解開的謎團。
人們認為的中本聰
人類是一種充滿著好奇心理的高等動物。哪裡有謎團,哪裡就會有那麼一群人被吸引而來。中本聰,一個偉大的科學家的的消失,自然會讓許多人產生一種強烈的探究慾望。

於是就有了日本數學家望月新一(Shinichi Mochizuki)、前喬治華盛頓大學教授尼克·薩博、居住在加利福尼亞州的日裔美國人多利安·中本、澳大利亞學者克雷格·史蒂芬·懷特等人被懷疑為是中本聰的真身。

不過,所有這些「中本聰」要麼是最終自已否認自已是中本聰;要麼是拿不出詳實的證據證明自已就是真正的中本聰而被不攻自破;而居住在加利福尼亞州的日裔美國人多利安·中本,更是引出了真神中本聰他在P2P基金會的賬戶在塵封五年之後發了第一條消息,稱:「I am not Dorian Nakamoto(我不是多利安·中本)。」

人類還是一種常常會被貪欲挾持的高等動物。哪裡有利益,哪裡就會有一些人被引誘而來。中本聰,一個被稱為數字黃金之父的響亮而帶著光環名號,無疑也會讓有的人垂涎欲滴。

時間到了2016年,又一個有爭議的「中本聰」出現在了公眾的視野。他就是唯一一個一直堅稱自己是中本聰的人,澳大利亞學者兼企業家克雷格·萊特(Craig Wright)——澳本聰。

澳本聰的出現,自然又在這個圈子裡掀起了不小的波瀾。為了證明自已就是真正的中本聰,澳本聰也是付出了許多的努力。

他對BBC表示,自己可以提供中本聰的私鑰。他也承諾將花掉中本聰的部分比特幣。但是後來他食言了。

他甚至通過自已的努力,獲得了的原始比特幣白皮書和大部分原始比特幣代碼(0.1版)的美國版權注冊。美國版權局發布的注冊文件「承認」澳本聰是白皮書和代碼的作者。(當然,也是鑽了美國注冊版權就是填寫一個表格,美國版權局不會調查其真實性,而是會直接通過注冊的空子)

不過,澳本聰的努力也因他自已提供的資料出現了眾多的疑點,甚至是作假,到現在為止,並沒有換來普遍人對他就是中本聰的認可。

中本聰,您在哪裡?依然繼續還是關心此事的人們心中的一個有待解開的謎題。
強悍三連發,中本現人間?
2019年的8月,在這個本人認為還處於幣市的熊牛轉換期的時候,又一個「中本聰」現身了!他就是這兩天的熱門人物——巴基斯坦人Bilal Khalid。

8月18日在這個自稱中本聰自己注冊域名的bitcoin.org11周年紀念日8月18日當天 ,開始了他的強悍三連發——三部曲每日系列節目「My Reveal(我的揭示)」。

在他的「我的揭示」中,他給我們講述了比特幣、中本聰名字的由來,以及他因為電腦損壞丟失了自已98萬比特幣的過程。在這三部曲中也表明了自已的真實身份,還向我們介紹Tabula Rasa,他說,這是他對比特幣未來的清晰願景。

連續看完這三步曲,不得不承認,文章的確是用心寫的。不過,大家更關心的則是他是真正的中本聰嗎?

在他提前預告他的三部曲的時候,好多熟悉區塊鏈相關知識的人就提出:證明自己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情,只需要使用比特幣的創世區塊進行一筆交易,或者留下一段文字就可以證明自己的身份。

看到多數人的這樣的想法,我在心裡想:這樣的證明就行了嗎?我想僅僅這樣證明應該還是不行的!僅僅能提供這樣的證明,他仍然可能是假的中本聰。

比特幣永存人間 中本聰早已離去
比特幣永存人間,中本聰早已離去!這句話看著有點沉重,但我絕非是對比特幣之父的不尊。我只是想說,比特幣會留存人間,並繼續改變著人們的生活和未來,但中本聰將永遠不會被人們確定為是具體的某個人了。

許多人說,「使用比特幣的創世區塊進行一筆交易,或者留下一段文字就可以證明自己的身份」。可我認為,這種方法依然無法證明使用這種方法的人就是中本聰自已。

我是有自已的想法的。

其一,中本聰要在他的比特幣創世區塊上進行交易,或者簽名,這些操作都要用到他的私鑰的。

而他的私鑰會不會存在著被別人盜走的可能。這種可能性在比特幣已變成了巨額財富後,千方百計想得到他的私鑰的人也是會存在的。存在這種人,就有可能中本聰的私鑰被盜。而一旦在任何一種情況下(包括武力)得到了中本聰的私鑰,得到私鑰的這個人就可以進行這種操作,但他就不是中本聰。

其二,中本聰應當也會有家人,他的比特幣財富也可能留給他的家人。這私鑰自然也就有可能也一並給了家人保管。

另外,在這次這個中本聰的三部曲中,在描述他比特幣丟失一事時,他是這樣說的,由於自已的過度自信與偏執,在自已電腦損壞後,他沒有把自已儲存一切重要東西的硬碟(軍用級加密和密碼保護的)從筆記本電腦中取出。結果電腦修好後,裡面的硬碟換成了新的,導致自已的私鑰無法找回,從而讓自已丟失了所有的比特幣。

這樣說來,要讓他證明自已是中本聰的最簡單的方法好像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又如果他就是真的中本聰,那麼,在以後的任何人都是無法用上文所說的這種方法來證明自已就是中本聰了。
結語
中本聰運用自已的知識和不懈的努力發明了比特幣,他為人類科學發展作出了自已卓越的貢獻。這一點,任何人是無法對其提出質疑的。而也因此,他也配得上世人對他的敬仰,膜拜。

但,現在的狀況已經出現了這種結果:任何一個人都不可能利用自已的方法讓人們真正相信他就是真正的中本聰。這其中也包括真正的中本聰自已!

因為,中本聰在人們的心目中儼然已經變成了神的化身。神與人是有距離的,這距離也就是人們最不願意看到的模樣。

因此,任何人一旦想出來證明自已就是中本聰本人,那他就是在玷污眾人心目中神的形象。人們也會找到各種各樣的理由來懷疑他,直到他自已也承認,「我也不是中本聰」。

所以,比特幣會永存人間,中本聰則早已離去!

中本聰,預估應該是美國人,並且是美國高尖端技術情報部門的一個技術部門的代號為「中本聰」。

目的宗旨在於霍亂各國經濟基礎與方便轉移與挖空各國經濟上層的大亨們的財富。

比特幣的價格的起落把控在美國政府,是注水還是抽離的調控罷了。幾次的比特幣調控讓一些國家的大亨們資金逃離本國去往了美國。

比特幣屬於對各個國家經濟資金的釜底抽薪策略。

比特幣的研發、設計、運營,不是一個人能夠為得了,是一個政府行為,是一個高尖端技術情報部門研究機構的執行情況。

美國這幾年在偷偷地竊喜著。

或許十年後,或許會有人出來揭秘整個比特幣產業鏈的政治目的內幕消息吧?!

記住:「中本聰」不是一個人,是一個機構,只是取用了「中本聰」這個代號而已。這是美國機構打的一場貨幣轉移與掠奪的貨幣戰爭。

熱點內容
公鏈之爭誰是幣圈黑馬 發布:2025-05-06 04:40:03 瀏覽:464
幣圈行情分析講解 發布:2025-05-06 04:39:20 瀏覽:555
國內有區塊鏈交易平台嗎 發布:2025-05-06 04:17:23 瀏覽:591
比特幣價格走勢月 發布:2025-05-06 04:14:15 瀏覽:921
數字貨幣收益股票 發布:2025-05-06 04:13:40 瀏覽:568
怎麼去溫州婁橋大隊考試服務中心 發布:2025-05-06 04:13:34 瀏覽:62
360btc行情 發布:2025-05-06 03:56:25 瀏覽:876
充usdt哪家便宜 發布:2025-05-06 03:52:10 瀏覽:588
持有ltc空投 發布:2025-05-06 03:50:36 瀏覽:441
trx跑步機 發布:2025-05-06 03:46:39 瀏覽: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