幣圈投機者
Ⅰ 玩幣圈的都是什麼人
玩幣圈的人群較為多樣化,涵蓋了不同職業、背景和目的的人。
1. 投資者:包括個人投資者和機構投資者。個人投資者中,有普通上班族,希望通過幣圈投資實現資產增值;也有高凈值人群,將數字貨幣作為資產配置的一部分。機構投資者則有一些對沖基金等,尋求新的投資機會和高收益。
2. 技術愛好者:他們對區塊鏈技術充滿興趣,認為數字貨幣是區塊鏈技術的重要應用,參與幣圈是為了深入了解和研究這項新興技術。
3. 投機者:這類人試圖通過短期的價格波動來獲取利潤,他們更關注市場的炒作和熱點,追求快速的財富增長。
4. 創業者:有不少創業者投身於幣圈相關項目,比如開發新的數字貨幣、搭建交易平台等,希望在這個新興領域中取得商業成功。
Ⅱ 比特幣大跌,大戶平均浮虧超500萬,投機者還會去抄底嗎
近日,一則“比特幣大跌,大戶平均浮虧超500萬”的消息,引發了廣大網友們的熱議,在網上鬧的沸沸揚揚。那麼,在這樣大跌的背景下,投機者們還會去選擇抄底嗎?第一,是部分人會選擇抄底。那部分人可能是在這次的大跌中做空有了盈利的人群,這樣的大跌會大更加的讓他們覺得遍地是黃金。第二,是不會抄底的。這部分呢,大部分都是在這次的暴跌中爆倉,或者是大虧的人群,他們可能從此退出幣圈。而我呢,則也不會去進行抄底。我前面拿小資金試水了,認為幣圈的突發性的風險太多,比較危險,決定不去參與。那麼具體的情況是什麼呢?我來給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一.一部分會抄底會去抄底的資金呢,一部分是專業的投機客,他們持續的活躍,有機會就抄底。一部分則是在做空中獲利的投機客,他們則是越戰越勇的狀態,也是不會輕易離開,會去抄底。
以上就是我對於這個問題所發表的看法,純屬個人觀點,僅供參考。大家有什麼不同的看法都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大家一起討論一下。
Ⅲ 想賺快錢的投機客進幣圈,a股總市值歷史數據:48萬人一夜爆倉,380億元蒸發
想賺快錢的投機客進入幣圈,往往面臨巨大風險。
一、幣圈的高波動性帶來高風險
幣圈以比特幣等虛擬貨幣為代表,其價格經常出現劇烈波動。這種波動性為投機者提供了短期內賺取高額利潤的機會,但同時也意味著巨大的風險。例如,5月19日虛擬貨幣全線崩盤,比特幣日內跌超30%,導致大量投資者爆倉,資金蒸發。這種極端的市場波動,使得追求快錢的投機客很容易一夜之間血本無歸。
二、倖存者誤差導致盲目樂觀
在幣圈中,倖存者誤差現象尤為明顯。人們往往只看到那些通過虛擬貨幣投資獲得巨大收益的成功案例,而忽視了那些輸得精光、失去表達願望的失敗案例。這種認知偏差使得許多投機客盲目樂觀,認為自己也能在幣圈輕松賺取快錢。然而,事實上,幣圈的投資風險遠高於傳統金融市場,沒有足夠的專業知識和風險承受能力,很難在其中立足。
三、監管缺失增加不確定性
目前,虛擬貨幣領域仍處於監管的灰色地帶,缺乏明確的法律規范和監管機制。這導致幣圈中存在大量欺詐、洗錢等非法活動,增加了投資者的風險。同時,監管的不確定性也使得幣圈市場更加難以預測和把握,進一步加大了投機客的投資風險。
四、專業知識的缺乏導致盲目投資
許多想賺快錢的投機客並不具備足夠的虛擬貨幣和區塊鏈知識,僅憑小道消息和盲目跟風進行投資。這種缺乏專業知識的投資行為極易導致虧損。例如,一些投資者在不了解「合約」交易高杠桿風險的情況下盲目參與,結果導致巨額虧損甚至爆倉。
綜上所述,想賺快錢的投機客進入幣圈往往面臨巨大風險。在投資前,他們應該充分了解虛擬貨幣和區塊鏈知識,理性評估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並謹慎考慮監管環境等因素。同時,他們也應該保持冷靜和理性,避免盲目跟風和追求短期利潤。
Ⅳ 太希幣為什麼不上交易所
因為不靠核孫灶譜。
2021年,隨著數字貨幣監管進一步戒嚴,幣圈生態得到了一波強有力的凈化。
然而,任何事物的發展從來不是一蹴而就,互聯網如此,區塊鏈行業也是如此。盡管說在過去的一段時間,在幣圈領域已經有多個資金盤項目接連落網被查,但卻仍然抵擋不住投機者要錢不要命的決心,頂風作案,開盤行騙。
雖然在官方的介紹中,TSH太希幣宣稱代碼全部開源,但實際上官方宣稱的這個開源代碼僅僅才更新了五條而已,並且最近更新的一次還是在19年,此後便一直沒有動作。總不可能是程序員辭職不幹了吧。
還說什麼「國際公鏈」,像TSH這類的空氣傳銷幣基本都是利用主流幣的公鏈,自行開發仿製的套路,根本就沒有技術可言。
更搞笑的是,項目方說自己是俄羅斯實驗室開發的項目,團隊成員都是來自世界各國的高新技術人才,但哪家的人才竟然還會兼職去做老師、做家教、做模特、做攝影師呢?
項目方以為只要把團隊成員變成了外國人,就不會被扒馬甲,然而互聯網是有記憶的。暫且改扮不說團隊成員是真是假,找的這些照片也太漫不經心了,壓根就不是正常的團隊宣傳照片,妥妥的生活藝術照。
網路搜索都能搜到的藝術照,明擺著的騙局,完全就是在侮辱人的智商!
你以為這真的是個有潛力的外國項目,其實說白了就是一幫中國人包裝的資金盤,而且包裝水平低的令人發指!
據了解,項目代幣TSH總量為1000億枚,其中挖礦只有100億枚,技術團隊擁有180億枚,而剩下的720億枚通過「復息分配」的方式分十二年釋放給玩家。
復息分配 = 靜態收益 + 動態推廣,一個傳銷裂變推廣的新模式名詞!
要知道,真正的虛擬幣沒有什麼動態靜態一說,哪有程序寫一個幣還能寫出復投生產幣的?誰去交易所買了比特幣賣出復投就能生產多餘的幣?
如果有復投的話,那還要挖礦干什麼?有誰見過玩以太坊和比凱歲特幣的,還能靠什麼動靜態產出多少幣的,難道不是挖礦挖出來的嗎?
而且啊,按照平台分配法則,還有180億的代幣分配給了團隊,這180億隨時有可能砸向市場,到時候幣價暴跌肯定是妥妥的了。
頭頂寶劍高懸,你還敢相信項目方說的兩年後代幣價格能夠達到100元一枚的謊話嗎?
一個垃圾項目,就算包裝得再好,也抵擋不了資金盤的本質,且行且小心!
要想在區塊鏈的行業中真正賺錢,首先就應該規避區塊鏈太希幣,比如可以適當性的挑選一個在目前市場上比較成熟的項目,而不是隨意的去做出選擇,我們可以考慮萊特幣,又或者是選擇比特幣,這些基本上已經在市場上很成熟。
另外在選擇交易貨幣時專業的交易所也是非常關鍵的建議,最好是選擇OKEx數字貨幣交易所,如果胡亂的選擇,同樣也可能會留下交易的隱患會造成經濟上的損失,這同樣也是在操作過程中所不能夠忽視的。
區塊鏈太希幣也就是一種傳銷的模式,所以投資者在選擇購買之前一定要謹慎,要想真正的選擇到讓自己滿意的支付數字貨幣,也必須要選擇目前市場上已經成熟的。
如此在交易的過程中才會有著更好的優勢,才能夠真正的讓投資者賺錢,否則的話很有可能會血本無歸,而且也可能會產生不必要的影響,這也是在目前市場上不可以忽視的一些內容。
Ⅳ 幣圈暴跌原因
幣圈暴跌原因主要是市場供需失衡、監管政策收緊、技術安全問題頻發以及投資者情緒受到影響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首先,市場供需關系是決定數字貨幣價格波動的基礎。當市場供應過剩,而需求不足以支撐幣價時,價格就會下跌。這種情況通常發生在大量投資者集中拋售數字貨幣,而市場買盤不足時。例如,某一新興數字貨幣項目在初期過度宣傳,吸引了大量投機者入場,但隨著項目進展不如預期,這些投機者紛紛拋售幣種,導致市場供應激增,幣價暴跌。
其次,監管政策的變動對數字貨幣市場影響深遠。許多國家對數字貨幣的監管態度逐漸明確,並出台了一系列法規和政策來規范市場。這些政策往往限制了數字貨幣的交易、挖礦和融資等活動,導致市場參與者的信心下降,資本流出,從而引發幣價下跌。以中國為例,政府曾出台政策禁止加密貨幣交易和挖礦活動,這一舉措直接導致了相關數字貨幣價格的大幅下跌。
再者,數字貨幣領域的技術安全問題也是導致暴跌的重要因素。由於數字貨幣是基於區塊鏈等去中心化技術構建的,其安全性至關重要。然而,隨著數字貨幣市場的不斷發展,各類安全漏洞和黑客攻擊事件也層出不窮。一旦某個數字貨幣項目遭受黑客攻擊或安全漏洞被曝光,投資者信心將受到嚴重打擊,引發恐慌性拋售,導致幣價暴跌。比如,某知名數字貨幣交易所曾因安全漏洞導致大量用戶資產被盜,該事件曝光後,相關數字貨幣價格迅速下跌。
最後,投資者情緒對數字貨幣價格的影響不容忽視。數字貨幣市場充滿了投機性和不確定性,投資者的情緒變化往往會導致市場的劇烈波動。當市場看空情緒占據主導時,投資者紛紛拋售數字貨幣以規避風險,從而引發幣價的暴跌。這種情緒的影響通常與市場基本面因素相互作用,共同推動數字貨幣價格的變動。
綜上所述,幣圈暴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市場供需失衡、監管政策收緊、技術安全問題以及投資者情緒變化等。這些因素相互交織、相互影響,共同構成了數字貨幣市場復雜多變的運行態勢。
Ⅵ 一萬個以上的BTC的人,圈內尊稱「大佬」
這是一個在17年資產翻萬倍的神人。幣一代中典型的技術咖。張博士(化名),北京人,北京某學科研究所負責人,典型的高級工程師。不過,張博士的薪資並不高,2015年月薪僅5000元左右,年終獎甚至不如互聯網行業的一個普通產品經理月薪高。機緣巧合下,張博士在技術網站論壇了解到以太坊,並開始研究代碼,繼而深入投資。憑借對技術的敏銳洞察力,他用2015年的2萬塊年終獎投資了一些心儀的項目。和許多初入幣圈的人一樣,他只是想湊個熱鬧,賺點零花錢。然而,張博士自己也沒想到,幣圈對他產生了如此大的影響。2016年,他辭去了研究所的工作,專職投資區塊鏈項目。與其他投資者不同,張博士有自己的投資原則:不做短線,只做長線;不看站台人,只看技術代碼和團隊進展。多年的理工思維訓練,使他的投資格外理性和周密。他不僅研究白皮書,還深入研究技術代碼,見項目負責人。投資後,他會定期了解項目進展,並審核團隊對外發布的進展是否真實。他是一個深入型理性投資人。從學術界精英到投資人的身份轉變,張博士做得非常完美。
在幣一代中,還有另一群嗅覺敏銳、行動力極強的人群——互聯網老兵。「墨跡天氣」創始人趙東,如今已是幣圈歐洲場外交易的大佬。他的投資經歷幾乎就是這個圈子投資者的縮影。2012年,「墨跡天氣」發展最快時,他賣掉了自己的股份變現。很短時間內,他在「車庫咖啡」認識了中國最早玩幣的那一班風雲人物,並開始了自己的幣一代成長之路。趙東的第一次試水是用一萬塊人民幣買了10個比特幣。兩周後,他嘗到了甜頭,用這筆錢買了人生中第一部蘋果手機。那是2013年。他的第一次真正投資是在同年3月,用100萬人民幣購入了2000枚比特幣。到12月,他的身價已千萬。然而,那年底,國內比特幣價格一天之內暴跌了38%。趙東卻在最低點進入,當幣價很快回升至100美元時,他瞬間身價過億。他的這一舉動也在圈內一戰成名。然而,大起之後是大跌,他膨脹的心態讓自己在比特世界裡的身家打了水漂。從身價過億到負債6千萬,不過兩三年時間。但很快,憑借堅定的信念和敏銳的市場洞察力,他用了兩年時間又打了個翻身仗,並在歐洲場外交易市場做成了大佬級人物。如今,他每每被問到投資經驗,都會說:你的精力可以all in,但你的資產不要all in。幣一代們,在這個圈層里快速積累財富。同時,也有人迅速身無分文。只有少數人可以笑傲江湖。幣一代們,碰上了風口,也造就了風口。
在互聯網圈,一個「故事」一個月內融資幾百萬,一個火爆的app一兩年時間融資一兩個億已經讓圈外人咋舌。而在幣圈,個人身份的投資者就動輒身價幾個億、幾十個億。幣一代們很輕松地就可以通過個人代幣資產幫助項目迅速建立、啟動、運營、起勢。EOS當年就在李笑來的幫助下,5天時間融資1.85億美元。風口裡的世界風雲變幻,真正進入圈層才發現,憑借著對新興事物的好奇、對高收益的嚮往、對革新式技術項目的看好,摸著石頭過河的「幣一代」,並不是簡單的投機者。他們有敏銳的洞察力、對項目的判斷力以及掌控金錢而不被金錢控制的能力。超高的利益吸引著各個領域的精英分子,迅速壯大這個圈層。短短幾年時間,由幣一代們投資的區塊鏈項目已經在大交易市場上線的就有2000多個。新的圈層,新的階層。你手握百萬,卻可能是個貧民……這就是幣圈的世界。法定傳統貨幣已經不是衡量一個人階層的唯一方法。也許你身價幾百萬,而在幣圈的世界裡,你卻還是個「貧民階層」。即便你曾是互聯網久經沙場的大佬,在幣圈也僅僅是個「新人」。一千個比特幣以上的人才算真正入場;一萬個以上比特幣的人,圈內人尊稱「大佬」;那些手握幾個ETH就自稱投資人的,並不被這個圈子內的人認可。美圖董事長蔡文勝,18年1月之後的一個月時間陸續購入1萬個比特幣,正式踏進了幣圈。在采訪時他還感嘆自己入場太晚。這就是幣一代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