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發文探討元宇宙
⑴ 元宇宙公司簡介
元宇宙公司是聚焦於元宇宙相關業務的企業,元宇宙是人類運用數字技術構建的,由現實世界映射或超越現實世界、可與現實世界交互的虛擬世界。以下為你詳細介紹:
元宇宙概念由美國科幻大師尼爾·斯蒂芬森在1992年的小說《雪崩》中提出。隨著人工智慧、區塊鏈、5G等技術發展,以及疫情推動線上經濟,元宇宙吸引了微軟、蘋果、騰訊等科技巨頭入局。2021年被認為是元宇宙元年,眾多公司積極布局。
代表公司及業務- Meta(原Facebook):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設想打造融合虛擬現實技術、有超強沉浸感的社交平台。旗下「現實實驗室」專注元宇宙核心技術研發,但長期虧損,2025年4月宣布對該部門裁員超百人。
- Roblox:2021年3月上市,被稱為元宇宙第一股,其同名多人在線創作游戲兼容虛擬世界、休閑游戲和自建內容。
- 位元組跳動:2021年4月投資元宇宙概念公司「代碼乾坤」,8月收購中國虛擬現實設備公司Pico(小鳥看看)。
- 工業:如諾基亞與澳大利亞大學合作打造5G連接的微型釀酒廠;微軟與川崎重工合作,用AR技術助力解決生產線故障。
- 文旅:Google和CyArk合作建設《開放遺產》項目;新華社新媒體中心聯合打造「雲游中國」文旅元宇宙雲平台。
- 教育:疫情期間,ACAI在《動物森友會》舉行研討會;中國傳媒大學在《我的世界》重建校園舉行畢業典禮。
- 技術層面:實現元宇宙需要建立基本框架,目前應用入口不成熟、不便捷,硬體和軟體基礎設施不足。
- 社會層面:存在隱私權問題,可能導致網路成癮,且缺乏相關監管法規。此外,從2022年起,資本市場對元宇宙的熱度逐漸冷卻。
⑵ 天下秀得到新華社認可嗎
得到了認可。
新華社兩會報道落地的「元宇宙」的場景來源於天下秀旗下Honnverse虹宇宙,此次,通過新華社現實演播廳與虹宇宙的「平行世界」相結合的形式,不僅用元宇宙的區塊鏈、數字孿生等底層技術幫助媒體突破原有的圖片、視頻、H5等傳統的傳播渠道和方式,增加報告的可視性與可讀性,更以全新的3D、多維度且自定義的手段,將語音、文字、短視頻等融入到社交場景當中,完成信息內容與社交體驗的完美融合,使傳播更具穿透力。
Honnverse虹宇宙是天下秀推出的元宇宙產品,以Z時代的3D虛擬星球為背景,為用戶構建虛擬身份、虛擬形象、虛擬空間、虛擬道具等,打造沉浸式虛擬社交體驗。虹宇宙搭建的全新虛擬社交生活場景,極大地豐富了互聯網社交的寬度、廣度,打破了現實中的時間、空間桎梏,帶來了曝光、互動、自有IP衍生品聯動的全新玩法。同時,內容創作者知識產權保護、商業價值多元變現等問題也將通過區塊鏈分布式存儲、智能合約、IP數字藏品發行等方式得以解決。
⑶ 元宇宙巨頭有哪些,元宇宙8大
元宇宙概念股龍頭有哪些?元宇宙概念股有:
1、元宇宙第一股——Roblox(RBLX.N);
2、Unity(U.N);
3、動視暴雪(ATVI.O);
4、騰訊控股;
5、網易;
6、心動公司;
元宇宙概念股指的就是一些涉及元宇宙技術或生產相關硬體的股票,其商業模式主要將應用在社交、游戲、消費等領域,會帶來商業模式的升級更迭甚至顛覆。
這也意味著這類概念股未來潛力巨大,但是想要徹底實現還有較遠的距離。
什麼是元宇宙,元宇宙基金有哪些
元宇宙(Metaverse)是利用科技手段進行鏈接與創造的,與現實世界映射與交互的虛擬世界,具備新型社會體系的數字生活空間。元宇宙本質上是對現實世界的虛擬化、數字化過程,需要對內容生產、經濟系統、用戶體驗以及實體世界內容等進行大量改造。國際市場上共有六隻元宇宙ETF,其中美國兩只,韓國的4隻。從基金規模和發展程度來說,以美國為主。國內尚無元宇宙ETF,多種產業指數受益元宇宙產業鏈。
國際市場上共有六隻元宇宙ETF,其中美國兩只,韓國的4隻。從基金規模和發展程度來說,以美國為主。國內尚無元宇宙ETF,多種產業指數受益元宇宙產業鏈。
美國的元宇宙基金情況
美國是元宇宙的先行者,相比於國內許多大廠的觀望,美國互聯網巨頭似乎更快的達成了共識。Rolox、Facebook(Meta)、蘋果以及其他科技巨頭都在積極布局元宇宙,推出自己的元宇宙概念產品。
美國已發行兩只元宇宙概念ETF,分別是圓山投資的RoundhillBallMetaverseETF(META)和10月由Fount發行的FountMetaverseETF(MTVR)。
2021年6月30日,RoundhillBallMetaverseETF發行時規模僅有150萬美元,而後受到元宇宙概念爆發、Facebook改名Meta、元宇宙概念電影《失控玩家》上映等消息刺激,掀起了美國元宇宙的投資熱潮,截至2021年11月15日,MetaETF規模快速擴張到3.85億美元,暴增257倍,熱度空前高漲,近一月漲幅達12.91%。
從持倉標的來看,META主要投資於硬體和虛擬平台等領域。根據三季報信息,持倉41家布局元宇宙的公司,包括英偉達、微軟、Roblox和Facebook等,2021年三季報前十大重倉股集中度54.62%。
而MTVR其投資目標更偏向於增強現實和虛擬世界等領域的公司,截至2021年11月12日,MTVR重倉持有了蘋果、Meta平台和字母表等公司,其前十大重倉股集中度39.39%。
來看,美國的這兩只ETF,持倉標的較為優質,上市後反響熱烈,投資者熱情高漲,整體處於快速發展的狀態。
國內元宇宙基金情況
反觀國內,並沒有直接推出元宇宙的公募基金或者ETF。這和國內市場對元宇宙相關概念的認識稍慢有關。除了位元組跳動豪擲90億元收購Pico公司之外,其他的幾大互聯網巨頭似乎對元宇宙有些後知後覺,國內尚未出現如Facebook(Meta)這種大型的元宇宙平台。但是產業鏈相關概念的板塊ETF,例如跟蹤中證動漫遊戲指數、中證傳媒指數和中證虛擬現實主題指數的ETF受到元宇宙概念帶動上漲較多。
其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選取涉及動漫、游戲等相關娛樂產業公司作為成分股的中證動漫遊戲指數和跟蹤虛擬現實指數的銀華中證虛擬現實主題ETF近期表現都不錯。前者是因為游戲是元宇宙主要的表現形式,後者則是重倉了元宇宙重要支持技術——VR/AR的上下游供應鏈的相關企業。
長期來看,元宇宙基金可投資標的並不少。國內現有的基金中,和元宇宙相關主動權益基金已超過300隻,而包含元宇宙相關概念,如游戲、虛擬現實等的ETF接近400隻。這些基金都為元宇宙未來投資提供了廣泛的基金池,與此同時,部分基金經理也在積極布局相關領域。例如,市場已有3隻私募產品以元宇宙命名,分別是正圓元宇宙、正圓元宇宙1號,以及上海高頻-元宇宙1號。元宇宙或將成為基金未來布局方向之一。
國內有哪些做元宇宙(Metaverse)的公司?元宇宙(Metaverse)是利用科技手段進行鏈接與創造的,與現實世界映射與交互的虛擬世界,具備新型社會體系的數字生活空間。
溫馨提示:
1、以上解釋僅供參考,不作任何建議。
2、入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應答時間:2022-02-08,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元宇宙概念的股票有哪些元宇宙概念股有:歌爾股份、浪潮信息、中青寶、中文在線、寶通科技、天下秀、恆信東方、元隆雅圖、佳創視訊、宣亞國際,以上就是國內目前元宇宙概念股中最具潛力的十大龍頭股。
1、歌爾股份
電聲器件的知名製造商,一流的聲學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是「元宇宙」的參建巨頭之一,中高端VR頭顯出貨量佔全球總量70%。
2、浪潮信息
中國最大的伺服器製造商和伺服器解決方案提供商,首款元宇宙伺服器,藏著「數實融合」的未來。
3、中青寶
擁有自主研發能力、獨立運營能力的專業化網路游戲公司,將推出虛擬與現實夢幻聯動模擬經營類元宇宙游戲《釀酒大師》。
4、中文在線
全球最大的中文數字出版機構之一,已布局元宇宙相關業務,將其作為長期發展戰略。
5、寶通科技
輸送帶製造業務,手機游戲業務」雙主業發展,在元宇宙領域成立了子公司海南元宇宙和上海菏笛。
6、天下秀
國內領先的紅人新經濟公司,旗下的「虹宇宙」產品將在2022年內進行全面開放,上榜2022胡潤中國元宇宙潛力企業榜。
7、恆信東方
圍繞「藝術創意+視覺技術」戰略。專注於數字創意產業領域,是美國元宇宙創作公司VRC第一大股東。
8、元隆雅圖
獲得北京2022年冬奧會殘奧會特許生產商和特許零售商資質,正在布局元宇宙。
9、佳創視訊
大中型廣電/三網融合業務運營及管理軟體系統處於領先地位,VR業務與元宇宙概念業務等特徵上具備可比性。
10、宣亞國際
為眾多國內外知名品牌提供全方位的整合營銷傳播及營銷技術服務,參與新華社元宇宙計劃。
⑷ 假如真的有一天,宇宙真的要毀滅了,那我們該怎麼辦
宇宙壽命還有240億年
新華社專電 美國科學家日前發表論文介紹說,宇宙至少還能「活」240億年,比他們原先預計的要長。
科學家們利用哈勃望遠鏡的觀察,計算宇宙中的暗能量,得出了上述新結論。美國斯坦福大學的天體物理學家安德雷·林德領導的研究小組之前曾經稱,他們研究預計,宇宙的壽命將還有1
10億年。
但科學家介紹說,最近哈勃望遠鏡觀察到了一些超新星,它們離我們遠去的速度比以前觀察到的超新星更快,這意味著宇宙膨脹速度比我們預計的更快。根據這些新發現,林德等發表新論文認為,宇宙目前只度過了其生命的三分之一,它還能存在240億年左右。
科學家解釋說,他們根據暗物質理論建立了一個估計宇宙年齡的模型。根據該模型,宇宙最終將坍塌,並從而算出了宇宙的壽命。不過鑒於人類迄今尚未直接觀察到暗物質,也不清楚宇宙膨脹速度如何變化,因此上述結論只是在假設之上的理論結算
宇宙毀滅還早,你等得到嗎???????
量子力學多宇宙體系
本世紀50年代初,年輕的物理學碩土研究生休· 埃弗里特在研究一些比量子力學本身更為奇異的量子 力學的推論時,第—次提出了令人信服的多宇宙體系 可能存在的理論。這個被所有嚴肅物理學家接受的理 論認為,人們永遠無法確定無疑地對原子和亞原予粒 子的運動進行預測,比如,你只能推斷某個電子在千分 之一秒後大概會在哪裡,但是它也很可能會跑到別的 地方。
這一 重要的不確定性使我們掌握了亞原子世界的 一些基本特性,而這恰好是物理學家們近幾十年來— 直在苦苦思索的問題。例如,偉大的丹麥物理學家尼爾 斯·玻爾認為:在你通過測量行為將某個粒子的位置確 定下來之前,這個粒子確實可以同時處於幾個位置。他 認為,測量行為本身迫使這個粒子選擇其中的一個位 置,這個位置超越了所有其他的位置。
但是埃弗里特卻有另一種想法:他認為,在你將這 個電子的位置確定下來的同時,世界會分裂成許多宇 宙。在每個宇宙中,這個電子都有一個不同的位置—— 而且所有這些每一個都同樣真實的世界會繼續發展變 化並擁有其自己的未來。根據這個所謂的量子力學的 多世界詮釋,宇宙的多產性已經達到了難以置信的程 度,因為宇宙中的每一個粒子在每一瞬間都會產生許 多新的宇宙——而在下一個瞬間,每一個新宇宙又會 再次分裂。但是有許多物理學家認為,這是一個非常令 人信服的觀點。如果這一理論是正確的,正在平行發展 的宇宙的數量將遠遠超出我們的計算能力。
但是,這一理論完全是一種假設,因為我們目前還 想像不出任何可以使我們與這—多宇宙體系中的任何 一個字宙進行接觸的方式。因此,雖然我們每—個人都 可能會隨著我們體內粒子的分裂和再分裂而產生無數 的平行「自我」,但是我們了解其他「自我」發展歷史的 機會絕對為零——所以判斷埃弗里特對量子力學所做 的這種解釋是否正確的機會也同樣為零。
廣義相對論多宇宙體系
第二種類型的多宇宙體系,看起來也像第一種多 宇宙體系一樣沒有多少可以確定的因素。這種類型的 多宇宙體系的理論依據並不是量子力學,而是20世紀 物理學研究領域的另外—項具有革命意義的成果—— 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愛因斯坦認為,質量極大或密 度極高的物體可以使時空結構延長。如果我們能夠找 到密度接近無窮大的物質(比如黑洞),這種延長就可 以變成一條裂縫。
這種時空裂縫被稱為蟲蝕洞,從理論上來說,人們 也許可以將它作為—條捷徑,通過它到達宇宙中距離 我們非常遙遠的另—個地方。但是根據斯蒂芬霍金在 20世紀80年代提出的觀點,蟲蝕洞也有可能使我們完 全脫離我們生活的宇宙,從而創造出一個新生的「小宇宙」,這個「小宇宙」誕生後會自行膨脹和發展,並形成自己獨立的時空分支。
如果這一理論是正確的,那麼現在我們應該以萬億為單位來計算這樣的「小宇宙」的數量,因為據認為 我們生活的宇畝中存在數以萬計的黑洞。而且這些「小宇宙」還只是自然產生的一部分;原則上「小宇宙」也有 可能通過人工方法製造出來。本世紀80年代末,麻省 理工學院物理學家艾倫·古思提出,人類也許可以在實 驗室中利用幾磅重的物質創造出一個「小宇宙」,方法 是將這幾磅重的物質壓縮到與黑洞相當的密度。
在未來的100年時間里,我們是不會掌握這種技 術的——甚至有可能在未來10億年時間里我們還是 無法做到這—點。但是,—個足夠先進的文明也許有能力掌握創造「小宇宙」的復雜技術——甚至還有可能在科學博覽會上出售製造「小宇宙」的成套工具。不幸 的是,容納這樣一個宇宙的新時空將由於黑洞瓶頸(它會破壞任何從其中穿過的東西)的存在而同我們的宇宙永遠割裂開來,因此這種新時空將像量子論的多世 界詮釋的那些時空—樣永遠無法被人們發現。
「渦輪增壓」多宇宙體系
但是除此之外還有另一種類型的多宇宙體系,而且這次人類有可能會發現它的存在——盡管這種可能性受條件因素的影響很大。
自1965年以來,天文學家已經 掌握了許多有力的證據證明宇宙始 於創世大爆炸,自那時起所有的東西一直都在向外擴 張。但是在本世紀70年代和8O年代初,美俄兩國的物 理學家(包括古思在內)認識到,在宇宙剛剛誕生的的 候控制著宇宙的強大能量場也許對宇宙的擴張產生過 渦輪增壓作用,這種作用迫使宇宙急速「爆裂」——或 者稱為「膨脹」——其速度是光速的許多倍(光速上限 不能被在宇宙中運動的物體打破,但是宇宙本身卻不 受這—普遍的速度極限的制約)。
到目前為止,我們談論 的還只是一個宇宙——盡 管這個宇宙比我們目前所能看到的一小塊(跨度只有 300億光年)要大得多。但是後來,包括移居海外的俄 國人安德烈. 林德在內的許多科學家意識到這種膨脹 的可伸縮性比任何人以前想像的都要大,甚至在正常 宇宙中亞原子粒子大小的區域內也有可能純粹由於偶 然的原因而出現高強度能量場(強度相當嚴宇宙形成 初期的能量場)。
因此,我們的宇宙也許是在一個早就存在的宇宙中形成的不斷膨脹的「泡泡」,我們可以將這個早就存在的宇宙更好地稱為元宇宙。同我們的宇宙一樣,其他 類似的「泡泡」也可以很容易地形成。
但是如果膨脹產生的「泡泡」可以在—個早就存 在的元宙宇中擴展開來,那麼、它也有可能突然從我們 生活的宇宙中冒出來。我們的宇宙也許—直都在萌生 新的宇宙,事實上這些越吹越大的「泡泡」可以膨脹到 不可思議的程度,而且它們可以沿著各自的前進道路 發展變化。這些新宇宙中的自然法則和物理現象也許 同我們所熟悉的截然不同——舉兩個例子來說,也許 這些宇宙中的引力非常強大以至於它們幾乎立刻就發 生了塌縮,或者引力非常微弱以至於恆星永遠無法形 成。接下來、它們可能又會生出其地的宇宙,因而自己 也變成元宇宙,宇畝可以在這樣的元宇宙中以一種 無窮無盡的方式不斷地萌生出新的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