幣圈十年老韭菜王
1. 幣圈半神李笑來的發家之路
2014年以前,沒有幾個知道知道他是誰,在通過財富自由的道路上,李笑來無疑是個富有傳奇色彩的人物。他所有的光環都是始於「比特幣之父」這個名頭開始的,有了這個面大旗,近些年來幣圈的每一次大的動作都能見到他的身影。
關於他的爭議向來不斷,有人公開詛罵他是騙子,不擇手段為自己造勢然後利用虛名炒概念,忽悠年輕人上當,是個十足的詐騙犯。也有人說他是天才,有著神一般的預測力,尤其是少部分人跟著他的步伐成功收割了韭菜的小群體,更是毫不掩飾對他的崇拜。對於普通用戶來說,我們要警惕代發貨幣被狂熱追捧後可能走偏的傾向。防止掉入詐騙和被傳銷的陷阱。
李笑來去年推出的EOS代幣被媒體戲稱為昂貴的空氣幣,很多網民都被突如其來的暴跌收刮正憤憤不平時,EOS官方出面澄清與李笑來斷絕關系,李笑來通過巧妙的雙簧戲來一個金蟬脫殼,成功套取了巨額資金,後來他利用業界的影響力成功推出多種代幣,邀請圈內多位知名投資人為其站台,用財務自由的幌子騙取追求財富捷徑的網名,被宰的用戶居然還被嘲笑智商低,活該。
從李天王的致富道路上,作為羊群的一員要擦亮眼睛謹防被騙。也有精明的商家,會利用李的大旗為自己造勢,比如,楊翟瑞就伴上他迅速擴大挖礦機的銷量,行情居然火爆到供不應求,最後乾脆跑路。楊跑路後後,居然也跟李天王撇清關系,認栽的只能是消費者。
李笑來的成名史,也是典型的傍名人、炒熱點套路,因為跟羅永浩、羅振宇等牛人攀上關系,通過名人效應連哄帶騙聚聚財富。不可否認,李天王在利用專長、造聲勢方面確實有過人之處,作為新東方集團曾經的名嘴,英語水平過硬,以至於後來推出的代幣和在海外注冊空殼公司都得心應手。
從教育行業起步,在比特幣暴漲之前,他一直是個默默無聞的角色,盡管曾把《時間的朋友》稿費捐給北大為自己造勢,在08年地震後用比特幣捐款等,都收效甚微,真正的起飛是自稱有6位數的比特幣存量之後的事情。比特幣暴漲後,網民驚奇地發現李天王很早就成立的比特幣基金,而且一直持有大量的比特幣,這樣的超前眼光讓很多人膜拜。一鳴驚人後的李天王頻繁走穴,但凡是幣圈、鏈圈的大場面,幾乎都少不了他的出現。積累原始資本後他專注資本運作賺快錢,成為幣圈收割專業戶。
老羅的邏輯思維火了後,李笑來有傍上他在APP上開專欄撈錢,在知乎上講座、賣書,還開發問答APP,他用自身並不光彩甚至來路不明的造富神話,忽悠起一群狂熱的年輕人對他崇拜不已。近兩年來,他通過各種造勢,參與各數十種代幣項目經營,幾乎壟斷了數字貨幣交易市場近三成的收益,收割的手段不甚高明但簡單粗暴,利用眾籌來的 就是利用眾籌來的以太坊重復操縱代幣價格,跟股市裡控盤一個性質。不同的是在幣市的操盤暫時沒有被納入監管范疇,或者說監管層還沒反應過來。李天王的發財路再次顯示了通過聚集人氣的造富速度,有個唬人的名號可以把空氣變得昂貴,但人心的貪婪終究會讓僥幸無法逃脫。
2. 幣圈演講的幾個名人
李笑來 他是幣圈的元老級人物,其事跡不必多言,他參與或站台的項目有EOS、BigOne、SBTC分叉幣、雄岸基金、硬幣資本等等。他是許多人進入幣圈的引路人之一,在幣圈是接近信仰的存在。 但李笑來老師也一直爭議不斷,EOS項目僅用5天時間就融資了1.85億美元,2017年最火熱的時候,該項目的市值一度沖到50億美元。但2018年,被陳偉星點名批評為「史上最大空氣幣」,一路下跌。 7月李笑來老師炮轟幣圈的錄音流出後,他也堅決否認自己將散戶看做「韭菜」的說法; 不過沒過多久,《韭菜的自我修養》就上市銷售了; 9月30日凌晨,李笑來老師在微博上退出幣圈; ....... 從今年年初為杭州百億區塊鏈基金演講,到7月震撼整個幣圈的錄音門事件,緊接著與陳偉星互懟懟到丟掉雄岸基金合夥人的高帽,再到9月高調宣布出走幣圈從此無站台,最後新書發布會上公開解疑區塊鏈熱點。 李笑來一個人就足以承包幣圈一整年的流量。 2.陳偉星 他是出身於幣圈的嘴強王者,曾與比特幣首富李笑來共同開創了互懟時代。 善於抓住每一個上位走紅的機會,屢屢口出狂言,在毀譽參半的浪潮里懟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特色網紅路。 即使打車鏈最終難逃夭折的命運,陳懟懟的名號也應被幣圈銘記。 3.張健 來時挾萬鈞雷霆之勢,去時則安安靜靜,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他是火幣前CTO,離職後創立了Fcoin交易所,並引領了「交易即挖礦」的風潮。在FCoin最風光的時候,上幣投票可以把以太坊網路堵塞,交易量比幣安、OKEX、火幣三家交易所的總和還要多。 Fcoin的平台幣FT在當時也是風光無限,有寶二爺等人吶喊助威,價格一路上漲,大量投資者紛紛買入。可惜好景不長,6月15日FT開始下跌,在7月20日更是十幾分鍾跌了90%,不少投資者傾家盪產。 但面對維權者,Fcoin和張健神奇地消失了。8月就有投資者發現公司位於望京的辦公室人去樓空。
查看更多
3. 炒幣的都是哪一類人 - 知乎
炒幣者主要分為以下幾類:
投資者,也被稱為「老韭菜」,他們通常具有一定的財務能力和投資經驗。經歷過幣圈的多次牛熊轉換,他們深知加密貨幣市場的投資方式,堅信其具有潛力,可能帶來高額回報。這類人傾向於長期持有加密貨幣,期待未來的升值。
技術人員,即所謂的「鏈圈人」。他們深入理解區塊鏈技術,相信加密貨幣代表了革命性的創新,並可能重塑現有金融體系,為未來的經濟發展開辟新機遇。他們投資那些他們認為有前景的加密貨幣,並積極參與社區建設與技術創新。
交易員擁有豐富的交易經驗,擅長捕捉市場波動。他們通過技術分析和市場趨勢制定策略,期望在短期內獲得高額收益。這部分人在牛市時表現活躍,在熊市時可能遭受損失。
網路愛好者,通常指的是新入場者,對互聯網和新技術充滿熱情。他們通過網路接觸到比特幣等加密貨幣的信息,起初可能持懷疑態度,但隨著市場的上漲,他們開始參與炒幣活動。這部分人參與市場主要是出於對區塊鏈技術的好奇和興趣,喜歡參與社區討論,了解市場動態和技術發展。然而,他們也容易成為「韭菜」,在社群中長時間活躍後,更容易被市場「割韭菜」。
4. 如何看待幣圈一波又一波的韭菜炒幣如何避免成為韭菜
大多數時候一級市場買的要便宜。一級市場又分天使之、根基、私募基金並且一輪比一輪價格貴。一級市場投私募基金是為了買的劃算,但投一級市場必須有資源和方式作確保。一級是發行方私募市場,換句話說一級市場用能夠最少價錢買到新項目幣,等上線後拉盤達到一定總體目標拋出來獲得最大化的盈利,種子的價格也是極低的,除開資金投入小,暴發強以外,因一級市場的持股成本較低。
要盡早從韭菜邏輯思維里擺脫出去,最根本的還是得改變自己思維方式,不必從眾心理,要獨立思考;要改變自己意識,不要相信「發大財」,要相信腳踏實地的學習和成長。世上沒有很簡單就可復制的發大財路。絕大多數發大財的人全是背負了一路的艱辛和汗水才走到今天,才能收獲到平常人無法企及的財富。當市場走勢冷至極,韭菜們對市場不屑一顧時,恰恰是股票莊家在悄然無聲搜集主力資金的時候。
5. 逆襲之路:在沒有本金的情況下,寶二爺是如何賺到第一桶金的
逆襲之路:在沒有本金的情況下,寶二爺是怎麼賺到第一桶金的
2018年3月,寶二爺斥巨資在寸金寸土的矽谷購置了一套佔地百畝的超級豪宅。
一個月後,寶二爺將一幅印著「韭菜庄園」的牌子掛在了自家莊園的門口。
國內很多幣圈人來到矽谷時,都會抽時間去寶二爺的庄園小聚。
業內人士習慣稱他為幣圈的「大莊家」,但寶二爺卻經常把自己稱作一位「老韭菜」,在其庄園內的一處小角落,還種著一小撮韭菜。
2018年,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一向敢說敢做的他暢聊了自己在幣圈是如何「屌絲逆襲」的經歷。
寶二爺的第一桶金,源於礦場,按他的話來說,是採用地「一女嫁多郎」模式。
那會兒還是14年,寶二爺沒什麼資產,口袋也很乾凈。當時的市場行情特差,比特幣也一直在陰跌,因為二手的礦機很難處理,礦商的礦機生產過後根本賣不出去,只能繼續挖,這也是礦商們的一個難點。
當時的深圳沙井,比特大陸在這有個礦場,因為採取的方式是工業用電,所以特別貴,一度電高達九毛錢。
寶二爺看到了其中的商機,他想了個辦法,跑到內蒙古找到了一個礦場,經過詢價後,發現一度電的價錢只要三毛多錢。
寶二爺很興奮,他給內蒙古礦場的負責人講道:「我能夠幫你找到大批量的礦機,這樣你既能賺到更多的電費,還能從中拿到分紅。」
礦場負責人聽了寶二爺的話也很高興,這是一本萬利的好生意啊,很快就同意了這項合作。
接下來就是尋找礦商合作了,幾天後,寶二爺來到了香港參加一個會議,在寸金寸土的香港,住宿費可不便宜,光是一晚就得上千。
當時寶二爺還沒有賺到什麼錢,自然捨不得花這么多的錢,為了節省開支,他就跟火幣網的高管擠在了一個房間。
到了晚上的時候,寶二爺就跟那位火幣高管講起了合作聯合開比特幣礦場的事,還問他有沒有興趣一起發財。
結果說著說著,那位高管就迷糊了,然後打著呼嚕睡著了。到了第二天早上,那位高管穿上鞋,問寶二爺昨天晚上說了些什麼?
寶二爺說你不用管,然後就直接帶他去了比特大陸,到了比特大陸以後,兩人發現這里的礦機全都壓在庫房裡,根本賣不出去。
接著兩人又去了另外一家礦場,這家礦機的產量更大,當時的比特大陸都遠遠趕不上,但同樣賣不出去貨,仍是積壓的情況。
後來寶二爺兩人又去了內蒙古和四川等地考察礦場,就這樣完成了初步計劃。
再後來,寶二爺跟火幣網、中國比特幣、比特大陸、內蒙古的一家雲計算公司聯合開了一家礦場。這些公司負責出錢、出礦機、出場地,寶二爺則是負責撮合幾人的交易。
就這樣,在幾乎沒有花多少錢的情況下,寶二爺拿到了幾家公司分給他的乾股,成為了礦場的實際掌權人。
之後行情回暖,市場大熱,這個礦場給寶二爺帶來了很大的盈利,寶二爺也逆襲成功,賺到了第一桶金。
再然後,寶二爺開始利用自己的大佬效應,開發白皮書發行ICO,很快就賺到了更多的錢。
最後成功上岸,在矽谷開始了自己的養老生活。
一將功成萬骨枯,幣圈的投資環境是殘酷而現實的,想要逆襲成功,就必須付出更多的努力與耐心。
寶二爺的成功源於敏銳的洞察力,發現了巨大的商機,在沒有資本的情況下,依靠空手套白狼的方式,賺到了第一桶金。
幣圈近乎每年都會出現一個熱點,想要快速賺到更多的錢,擴充本金,就必須抓住熱點帶來的機會。資源是有限的,誰最先抓住機會,誰才能分到蛋糕。
投資同樣需要與能力相匹配,巴菲特曾說過:我從不在能力圈外投資。
想要尋求更多的機會,就必須提升自己的能力,隨著能力的逐漸提升來擴大投資的邊界。
一位優秀的投資者,必然擁有足夠強大的耐心。
孫子兵法有曰: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
說的便是投資的前提,是具備成功的條件,再進行出擊。
先不輸,再求贏。
機會可能會遲到,但從來不會缺席。
投資者需要對自己負責。
6. 「孫割」讓賢幣圈第一割!它15天連續爆倉7次!
在幣圈,孫割曾經被譽為「第一割」,他的名字如同一把鋒利的刀,無情地在投資界收割著「韭菜」。然而,當阿凡達出現,孫割在它面前彷彿黯然失色。孫割在大眾眼中存在感不強,但在幣圈,他卻是無人不知無人曉的「韭菜收割拉力賽大滿貫選手」,「幣圈賈躍亭」,「白皮書復讀機」,「空氣幣凈化器」,「東方碰瓷王」,「梭哈主義包裝廠廠長」等等,各種稱號不一而足。
孫割的行事風格,讓他的支持者和批評者形成了鮮明的兩極。有人贊賞他玩弄金融市場,戲耍世界首富,但也有人認為他只是善於炒作的騙子。然而,在幣圈,他以一種獨特的姿態存在,即使被多數人所批評,他依然能夠在投資界自由地操作,甚至還能惡心到像巴菲特這樣的大佬。
「孫割」近期的割人技巧更是令人瞠目結舌。據報道,他僅在15天內就連續爆倉7次,這種頻率和規模的收割讓人不禁感嘆,即便是最聰明的韭菜,也難以逃脫他的「魔掌」。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阿凡達的操盤手,他們不僅連續收割,甚至在收割之後,連根拔起,徹底清除韭菜的痕跡,這無疑展示了他們高超的「神操盤手」技巧。
阿凡達的模式更為惡劣,它不僅在開盤初期就搶走了韭菜的錢,還通過一種獨特的方式慢慢收割,使得韭菜們以為這只是項目的獨特策略。這種連續15天熔斷7次的玩法,每次虧損高達35%,使得參與者的體驗比直接爆倉還令人感到刺激,同時也暴露出操盤手的貪婪和不道德行為。
在阿凡達中,韭菜們無論多麼努力地逃脫,最終都會被項目方牢牢鎖定,只有當韭菜們虧得一干二凈時,他們才有機會逃脫。而真正賺取利潤的,往往是那些高層領導和操盤手。這種模式完全顛覆了傳統的金融操作,項目方不僅利用區塊鏈名義進行欺詐,更是在時間的控制下,操縱數據,讓韭菜們陷入無法逃脫的陷阱。
阿凡達的操盤手如同吸血鬼,他們似乎樂於將韭菜的財富榨乾,甚至在技術層面,他們也能通過手段使智能合約無法造假,完全控制項目的走向。在這個游戲里,韭菜們的命運彷彿被牢牢綁定了鏈子,想要逃脫,只能面臨更大的損失。
在阿凡達的游戲中,想要成為勝利者,你必須避免成為今後維權的主力軍。這不僅是一場金融游戲,更是一場對人性貪婪的揭露,提醒著我們在這個復雜多變的金融市場中保持警惕,避免成為下一個被收割的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