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毫米波與元宇宙
⑴ 5G說是毫米波,有安全隱患嗎毫米波是什麼
毫米波,這其實是一個非常學術的概念。由於筆者這篇文章是想要盡可能將它解釋給「友人」去聽,所以,筆者也在反復考慮究竟應該如何來比喻更為妥當。
或許我們可以這樣的來理解。筆者日常都生活在帝都,帝都的擁堵是全國人民都知曉的。未來,隨著移動終端設備(可簡單理解為智能手機)每月消耗的數據量(流量)不斷上升,數據顯示,從2013年到2023年,移動數據流量將實現超過60倍的增長。但是,用來傳輸移動數據流量的數據路徑如果沒有得到很好的升級的話。那就會好比當下的帝都一樣,車輛不斷增多,但道路並未拓寬,直接導致的問題就像周五下班時的北京三環、四環路況一般擁堵不堪。
5G 新空口(5G網路的全球標准 )便是第一代使用毫米波的無線通信系統,而這樣的通信系統,可以利用毫米波提供的更大的帶寬來解決數據路徑擁堵的問題。也就是說,毫米波可被簡單理解為在現有的擁堵道路上架起一座高架橋,橋上便是更加寬闊的高速公路,從而有效的使得原有堵塞的道路(數據路徑)得以緩解。
根據學術數據顯示,如今,諸如24.25-27.5GHz,27.5-29.5GHz頻段的毫米波,其帶寬可以比當前3G/4G網路帶寬多25倍。
毫米波的優點在於?
那麼毫米波之所以會成為5G新空口其中的一種應用形式,自然也是與其多種優點不可分割的。那麼毫米波究竟有哪些優點呢?
優點一:極寬的帶寬
通常認為毫米波頻率范圍為26.5~300GHz,帶寬高達273.5GHz。超過從直流到微波全部帶寬的10倍。即使考慮大氣吸收,在大氣中傳播時只能使用四個主要窗口,但這四個窗口的總帶寬也可達135GHz,為微波以下各波段帶寬之和的5倍。這在頻率資源緊張的今天無疑極具吸引力。這種吸引力就像,在紅的發紫的地圖導航上,發現一條綠色捷徑般暢快。
優點二:波束窄
在相同天線尺寸下毫米波的波束要比微波的波束窄得多。例如一個12cm的天線,在9.4GHz時波束寬度為18度,而94GHz時波速寬度僅1.8度。因此能分辨相距更近的小目標或更為清晰地觀察目標的細節。來自Qualcomm的馬德嘉博士也表示,毫米波的波束很窄,可以讓信號更精準地傳輸給特定的用戶。這就好像手電筒與激光筆的區別,手電筒可以照亮一整個屋子的人,而激光筆可以具有針對性的准確的指向特定方向。
想要了解更多,點擊下方。
客服24號為你解答。
⑵ 5G技術使用的是毫米波,這種波長比較短的波會對人體造成傷害嗎
沒有準確的研究數據表明,5G毫米波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危害,我國目前部署的是低頻5G,與毫米波級別的5G頻段相差甚遠。"5G基站密度極其高,因為是毫米波,這么微波的、高頻率的、幾千兆的赫茲,在這種情況下,根據我的物理知識,這個頻率其實對人體的危害是很大的,因為3G、4G它可能是低頻、波長長一點(因此對人體影響不大)。在5G波長這么短的毫米波,這種高頻的情況下,可能會對水分子和氧的某些震盪頻率產生共振。在5G到來後,我們光享受5G帶來的未來科技的進步和方便的同時,也要關注一下電磁波對人體的影響。"
來到5G時代,毫米波的應用得到了顛覆式的改變,運營商有連續100M頻寬則是開展5G的基本要求。但5G也並非全是優點,由於其頻率較高,穿透能力也就比較強,過程當中能量損失比較嚴重,必須建設更多的基站,也就是我們常聽到的"微基站";此外,由於頻段的問題,毫米波信號尤其遇到水的衰減大,嚴重影響傳播效果,這些並不完美的缺點,都給5G的謠言提供了良好的滋生空間。
⑶ 5G時代的研發過程中,高通驍龍處理器中需要用到的毫米波,是什麼意思
毫米波意味著極致的帶寬,但是毫米波也有著他的缺點,比如傳播距離短。高通採用了先進的波束成型技術,並運用大量的天線技術,可以保證用戶終端移動的情況下依然能夠保持連接。
⑷ 5g厘米波和毫米波的區別
1、性質不同
毫米波位於微波和遠紅外波長的交疊范圍,因此具有兩種光譜的特性。毫米波的理論和技術是微波向高頻的延伸和光波向低頻的發展。
厘米波的基本特性是穿透、反射和吸收。在玻璃、塑料和瓷器的例子中,厘米幾乎通過而不被吸收。水和食物等會吸收微波,造成自己的熱量。另一方面,金屬會反射微波。
2、特點不同
一般認為毫米波頻率范圍為26.5~300GHz,帶寬可達273.5GHz。超過從直流電到厘米波總帶寬的10倍。即使考慮大氣吸收,在大氣中傳播也只能使用4個主窗口,但這4個窗口的總帶寬也可達到135GHz,是厘米波以下各波段總帶寬的5倍。在今天頻率資源有限的世界裡,這當然很有吸引力。
厘米波比其他用於輻射加熱的電磁波,如紅外線和遠紅外,具有更長的波長,因此具有更好的穿透力。當厘米波穿透介質時,由於厘米波能量與介質之間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使得厘米波頻率為2450MHZ。
使介質分子振動產生24五千萬次每秒,介質分子間相互摩擦,引起的介質溫度的增加,介電材料內部和外部加熱幾乎在同一時間,體熱源的形成條件,大大縮短了常規加熱的導熱和介質損耗因子的條件與介質溫度負相關,材料內外加熱均勻。
3、頻率,波長不同
波長為1~10毫米的電磁波稱毫米波。
厘米波波長在1米(不含1米)到0.1㎜之間。
⑸ 5g毫米波和厘米波的區別
一、頻率范圍不同
1、毫米波:FR2是24250-52600Mhz,由於該頻率范圍的電磁波的波長進入了毫米級,所以也被稱為毫米波。
2、厘米波:FR1是450-6000Mhz,電磁波的波長=光速/頻率,因為它的波長是厘米級的,所以也被稱為厘米波。
二、優勢不同
1、毫米波:毫米波更先進,厘米波相對落後,為了後續更好的發展,最好還是研發毫米波。
2、厘米波:勝在覆蓋范圍大,建設成本低,而世界上其他國家大多又都不是特別富裕,所以,在未來,更先進的毫米波反而不會吃香,厘米波才會是主流。
三、特點不同
1、毫米波:與光波相比,毫米波利用大氣窗口(毫米波與亞毫米波在大氣中傳播時,由於氣體分子諧振吸收所致的某些衰減為極小值的頻率)傳播時的衰減小,受自然光和熱輻射源影響小。
2、厘米波:所有部署5G基站的國家中,有百分之八十的國家都是以厘米波為主。
⑹ 中國5g是毫米波還是厘米波
中國5g是厘米波。
因為上毫米波難度太大,很多關鍵器件解決不了,比如毫米波天線,多年前,中國移動給了多家國內頂尖商業公司和多家頂級研究所幾千萬到1個億的資金,結果2年多時間里,除了114所搞出來了,其他商業公司和研究所的毫米波天線全部不達標,而114的天線中移動也不是特別滿意。另外,各種功率器件也是大坑,基本上要從美國進口(現在用中頻,功率器件也是依賴進口)。
(6)5g毫米波與元宇宙擴展閱讀:
5G的性能目標是高數據速率、減少延遲、節省能源、降低成本、提高系統容量和大規模設備連接。Release-15中的5G規范的第一階段是為了適應早期的商業部署。Release-16的第二階段將於2020年4月完成,作為IMT-2020技術的候選提交給國際電信聯盟(ITU)。ITU IMT-2020規范要求速度高達20 Gbit/s,可以實現寬信道帶寬和大容量MIMO。
2019年10月31日,三大運營商公布5G商用套餐,並於11月1日正式上線5G商用套餐。
⑺ 5G毫米波是使用什麼頻段5G毫米波有什麼優缺點
之前文章里提到過,ITU是3GPP與IEEE的大哥,通信行業最至高無上的官方組織,本質上來說,5G協議是ITU牽頭制定的,3GPP只是負責執行大哥決策的弟弟。啥是世界無線電通信大會?世界無線電通信大會,英文名稱:WRC(World radiocomunication Conferences)是由國際電信聯盟主辦的無線電領域立法締約的最高級別會議,每四年舉辦一次,上一次舉辦是2015年,你可以理解為通信行業的世界盃或者奧運會。
由於調制,解調,編碼,解碼和其他技術,成熟,例如編碼效率接近限制,進度空間受到限制,因此主要使用帶寬(使用毫米波)並增加基站的數量(鋪設微基站)。具體而具體如下:(1)作為有線寬頻體驗電話線的數量,升級到同軸電纜中,替換將增加帶寬,並且無線通信也需要增加帶寬,核心方法是使用更高的頻帶。在4G之前使用了特殊的高頻帶,並且5G繼續開發更高的頻率部分,並且將來可能存在26.5〜300GHz的頻帶。 (2)鋪設主基站的投資成本太高,因此一方面使用單個基站MIMO的多天線技術,並積極介紹微生物基礎技術。
⑻ 5g毫米波是什麼意思
毫米波其本質上就是一種高頻電磁波,是波長1-10毫米的電磁波,通常來說就是頻率在30GHz-300GHz之間的電磁波。是5G通訊中所使用的主要頻段之一。
5G通訊中主要使用兩個通訊頻段,Sub-6GHz為低頻頻段,主要使用6GHz以下頻段進行通訊。毫米波頻段則使用24GHz-100GHz的高頻毫米波進行通訊,5G對於毫米波的利用,大多集中在24GHz/28GHz/39GHz/60GHz幾個頻段之中。
(8)5g毫米波與元宇宙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根據3GPP協議規定,5G網路主要使用兩段頻率,FR1頻段和FR2頻段。FR1頻段的頻率范圍是450MHz-6GHz,又稱sub 6GHz頻段,FR2頻段的頻率范圍是24.25GHz-52.6GHz。
毫米波帶來了大帶寬和高速率。基於sub 6GHz頻段的4G LTE蜂窩系統可使用的最大帶寬是100MHz,數據速率不超過1Gbps。而在毫米波頻段,可使用的最大帶寬是400MHz,數據速率高達10Gbps甚至更高。在5G時代,這樣的帶寬表現才能滿足用戶對特定場景的需求。
⑼ 5G毫米波晶元與5nm晶元有沒有區別
不同的概念,一個是晶元的工作頻率,毫米波指的是無線電的波段,5nm指的是晶元的線寬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