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資訊元宇宙預測
㈠ 什麼是元宇宙
1992年,當美國著名科幻大師尼爾·斯蒂芬森在其科幻小說《雪崩》中提出「元宇宙」這個概念時,人們或許不會想到,他在書中設想的未來情境(人類通過虛擬現實設備與虛擬人共同生活在一個虛擬空間中)會走進現實,並藉助科技大佬馬克·扎克伯格的聲明「一舉成名」。
扎克伯格向美國媒體宣布,他認為「元宇宙」是下一代互聯網,臉書擬在5年內轉變為一家「元宇宙」公司。西班牙消息網在近日的報道中指出,除臉書外,其他互聯網巨頭近期紛紛布局「元宇宙」概念,未來人們或可身臨其境般進入到一個虛擬的「元宇宙」世界。
美國彭博社稱,「元宇宙」的市場規模將在2024年達到8000億美元,到2030年或將達到2.5萬億美元。
什麼是「元宇宙」
想像存在一個與現實世界平行的世界,一個數字「我」作為物理「我」的「分身」在其中交友嬉遊、工作娛樂,一切都以沉浸的方式進行,使人們在這個平行世界中的互動與現實生活中盡可能相似,這就是「元宇宙」。
西班牙技術、藝術和設計學院的擴展現實專家勞拉·拉亞說:「『元宇宙』指在網路空間中創建物理環境的數字『分身』。它不以玩游戲和賺積分為目的,而將是一個數字現實,我們將在其中重現日常生活中的許多社會動態。它的另一個特點是沉浸感。」
一旦進入「元宇宙」,那裡的居民將能夠買賣物品、財產等。拉亞強調說:「如果你不能做現實世界中做的幾乎所有事,那將只是一個普通的數字應用程序,但『元宇宙』不是這樣。虛擬貨幣在『元宇宙』中必須存在」。換句話說,「元宇宙」將產生經濟活動。
Gamelab戰略顧問兼創始人伊萬·費爾南德斯·洛博則表示:「『元宇宙』的支柱之一是我們當前所有資產都被數字化並成為那個世界的一部分,就像在『元宇宙』中所做的一切或發生的事情都可以某種方式進行交易,並產生一定的價值一樣。區塊鏈技術為這些問題如何發展提供了線索。」
與互聯網一樣,「元宇宙」將是一個由不同公司組成的協作生態系統,具有類似於萬維網的開放標准,用戶可以在其中自由地從一個平台移動到另一個平台,同時維護自己的數字資產。扎克伯格似乎是這種模式的推崇者。他說:「『元宇宙』的美好願景不是由哪家特定公司構建的,它必須具有互操作性和可移植性。」
不過,他的想法也遭到了一些懷疑。加泰羅尼亞開放大學計算機科學、多媒體和電信教授塞薩爾·科科萊斯指出:「在我看來,這似乎是『元宇宙』向前發展的最佳方式,但這種方式出自一個商業模式與之截然相反的人之口令我大跌眼鏡。」
億萬富翁們的「賭場」
盡管臉書最有能力開拓未來的虛擬空間——它擁有市場上最暢銷的虛擬現實眼鏡Oculus,但競爭仍將非常激烈。拉亞說:「臉書在生成虛擬形象和逼真的圖形環境方面擁有強大的技術能力。但在其他方面,面臨來自很多科技巨頭的競爭。」
今年8月,臉書公司發布了Horizon Workrooms,允許用戶在虛擬現實環境里舉行會議。Epic游戲公司出品了Fortnite等熱門游戲,4月從包括索尼在內的一群投資者那裡籌集了10億美元,用於創建自己的「元宇宙」。微處理器製造商英偉達已經有了一個面向工業領域的平台Omniverso,寶馬等公司用其來對現實世界進行高級模擬。
洛博說:「臉書、微軟、蘋果、谷歌或亞馬遜等科技巨頭已經投入大量資源來概念化『元宇宙』並創建必要的基礎設施,從而在技術上支持『元宇宙』夢想。他們依靠在視頻游戲領域積累的知識、才能和技術來做到這一點,迄今為止,靠近『元宇宙』的主要方法是視頻游戲。」
實現仍面臨不少挑戰
盡管Fortnite或Roblox等全球熱門游戲中包含「元宇宙」的元素,但要使其全面運行還需要很長的時間。西班牙卡斯蒂利亞-拉曼恰大學教授約瑟·安吉爾·奧利瓦斯說:「在上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人工智慧先驅們說,15年後機器人將完成一切,但事實並非如此。『元宇宙』領域也面臨這種情況。盡管它不斷在發展,但離我們還很遠,因為有一部分需要進行很大改進。比如,如果我們想在『元宇宙』中進行視頻會議,就需要更好的通信,比如5G甚至6G通信,但現在要實現這些還有待時日。此外,可能還存在計算問題。」
另一個挑戰在於虛擬現實設備需要改進。拉亞說:「臉書和蘋果都已經宣布了他們的下一代眼鏡,一兩年後這些眼鏡會變得更舒適、更實惠。」
他警告說:「而且,構建更好的『元宇宙』還需要大量人才。如果沒有人能夠在虛擬現實中編程、開發和設計,『元宇宙』就不會出現。而公司之間相互協作實現標准化,將是耗時最多的部分。」
科科萊斯則強調了公司項目適應用戶偏好的重要性。他解釋說:「臉書的『元宇宙』盡量模仿現實,這有積極的一面,但將一切都轉換到虛擬現實世界並不一定是一個好主意。除了涉及的經濟成本外,首次訪問『元宇宙』的人可能很不習慣。隨著越來越多人進入『元宇宙』,以及相關研究越來越多,或許公司會進行較大調整以適應更多人的偏好。」
當然,研究人員指出,在經歷了大流行之後,社會對「元宇宙」的接受度會更高,因為「大流行使我們更好地了解了技術在我們世界中的價值,遠程呈現是『元宇宙』對我們的極大誘惑。」
專家認為,在扎克伯格提到的5年中,「元宇宙」的應用將僅限於技術科學、工作和休閑領域。此時此刻,矽谷巨頭們正為了成為第一批征服「元宇宙」的先驅而爭相拿出支票簿,但這將是下一場技術革命還是只是像游戲《第二人生》那樣被遺忘的虛擬空間,我們拭目以待。
㈡ a股元宇宙概念是什麼意思
、 「元宇宙」到底是什麼?
「元宇宙」是一個3D的全新流量環境,在這個新的流量生態下、或者說深度數字化的趨勢下,被賦能的不僅是社交遊戲娛樂,很多產業/工業也會得到革新。「元宇宙」的出現對於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可以參考過去從PC互聯網靜態流量環境向移動互聯網動態流量環境(視頻為主)的轉變。「元宇宙」在提供更為極致的擬真、沉浸、交互體驗的基礎上,其核心意義是對社會、工業、科研的降本提效。
2、元宇宙和A股有關系嗎?
Facebook、微軟、英偉達等巨頭加碼「元宇宙」,標志著數字世界將進一步升維。融合區塊鏈、虛擬游戲、AR/VR、5G等技術的元宇宙將承載娛樂、社交、教育以及更多經濟活動,逐步為Z世代所接受。「元宇宙」的發展有望成為5G流量的引爆點,同時對通信、計算、顯示及存儲提出更高要求,註定是個漫長的演進過程,如邊緣算力不足、AR內容成本過高、分布式存儲效率偏低等都是需要面對的問題。因此,短期內所見的「元宇宙」DEMO尚不能支持大范圍應用,A股仍以主題投資為主,主要涉及游戲、版權等賽道。
㈢ 目前宇宙學的預測整個宇宙適宜生命生存的時間大約可持續多少年以上
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ω^
這個要根據宇宙的命運而定,若宇宙最終變成閉合性宇宙,那麼適應生命存在的時間不會超過70億年,若宇宙邁向了開放性的道路話。宇宙最終會因為恆星最終會將宇宙的能量全部消耗而暗淡無色。那時宇宙便是個空殼。若是如此,適宜生命存活的時間將在100億年以上。具體的數據要看宇宙的物質能量有多少而定
㈣ 「元宇宙」概念大火,會誕生一批怎樣的崗位
近期,元宇宙的概念大火,許多人認為這將是科技發展的下一個風口,因此開始逐步布局到相關領域。在互聯網經濟發展的時代,許多企業順應發展潮流,並完成了華麗的轉身成為了行業巨頭。元宇宙通俗的概念就是通過相關的工具進入可以獲得感官體驗的虛擬世界。通過概念不難看出,元宇宙將促使很多行業爆發,並完成革命性的革新,將誕生一大批游戲工程師、新領域工程師、新電影行業從業人員。目前可以預測最熱門的崗位將是捏臉師。
目前,元宇宙仍然沒有公認的一個概念。企業雖然已經涉足相關領域,並且投入了資金,但仍處於實踐階段。目前,許多企業只是為了搭上相關的順風車,真假依舊難辨。宇宙是否能夠完成大革新,需要等待時間的考驗。
㈤ 預測宇宙的未來的時間表
http://hi..com/qqwww56/item/42f9cc11fac8768488a95612
http://tieba..com/p/1715356187
是不是這個???
㈥ 元宇宙是哪家公司開發的
概念簡介
元宇宙(Metaverse)是Facebook公司開發打造的一個可以多人同時居住的數字世界。[1]「元宇宙」概念還與蘋果、谷歌、亞馬遜和微軟開發的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技術密切相關。元宇宙可視為智能手機和移動互聯網的後繼技術。一般來說,技術專家們認為元世界是一個虛擬世界,在那裡大量的人可以聚集在一起玩、工作和社交。
發展歷程
2021年7月,Facebook宣布成立新產品團隊開發「元宇宙」。[1]Facebook公司自己創建的元宇宙將用於虛擬現實耳機、移動設備和游戲機。
㈦ 元宇宙是什麼梗
指沉浸式的虛擬世界,英文Metaverse。這個虛擬世界由VR(虛擬現實)、AR(增強現實)等3D技術和互聯網組成。用戶可以在元宇宙中感受不一樣的人生,或是體驗與真實世界完全不同的世界。與現有網路游戲不同的是,元宇宙能給玩家帶來更真實的感受,讓玩家可以彷彿置身於虛擬世界當中,甚至可以做到無法區分真實與虛擬世界。元宇宙也被吹捧成了互聯網的終極形態。 電影《黑客帝國》和《頭號玩家》就是元宇宙概念。 元宇宙一詞最早出自美國科幻小說《雪崩》。小說中描繪了一個與現實世界平行的虛擬世界,元界(Metaverse)。
㈧ 今天在抖音刷到一個視頻說,科學家預測宇宙會在1400億年毀滅,感到很擔憂,焦慮不安
想多了,即使說宇宙1400億,也會年會毀滅,其實你也看不到,所以的話,你讓自己的生活過好就好了。
㈨ 「預言帝」狄馬克的預測還會准確嗎
最近,一篇有關「狄馬克預測:滬指將回吐近期漲幅 跌幅或達10%」的文章,再度引起眾多投資者對於「預言帝」的高度關注,很多人都是將信將疑:這次「預言帝」的預測還會准確嗎?2014年6月6日,狄馬克預測A股在兩周內見底,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今年6月,湯姆·狄馬克先生曾給弘歷公司博股國際論壇發送過一段視頻,准確預測到6月20日的低點。在狄馬克先生給弘歷公司博股國際論壇發來的視頻上,他說道:「市場現在下跌到這里,更低的低點會不會出現還要等兩周。我們可以指出潛在的底部可能出現的位置……」而在兩周後的最後一天即6月20日,市場在低開觸及2010.53的低點後高走收陽,就此展開一輪大幅上漲行情。大家好,很高興和大家進行交流。我是湯姆·狄馬克,和我的助手羅德里克·本特利,還有林德賽·格拉斯在一起,我們來自德馬克分析公司(DeMark Analytics)。我今天在這里給大家展示的內容,本應該是這周末和下周在北京展示的,不幸的是,有些周邊事件發生,我沒有辦法離開。 我給大家展示的是一副圖,包括所有的市場信號,這種技術分析圖表頻繁出現在媒體上,包括彭博資訊、CNBC、福克斯新聞。除了電視,還有紙媒,商業周刊,和其他出版物。任何人都會根據行情做出被動反應,但是我們要做的是主動的預先判斷,和預先行動。為了這個目標,我已經做了四十四年技術研究,來預測頂部和底部。而且我們喜歡在市場頂部公布這些研究,讓那些後知後覺的人嫉妒先知先覺的人,市場下跌的時候,我們保守秘密。在市場底部,最後一個賣出的人賣完的時候,市場橫盤,然後開始上漲。圖上你們可以看到用數字13標出的TD計數。2012年12月4日,我們能夠利用TD計數,找出上證指數轉而向上的准確時機,這就是我們為什麼花了這么多年去研究這些技術。之前我們從沒有公開過全部信號,我現在展示給大家這六個市場信號,是為了證明每一個掌握了這種技術的人都可以提前幾天就知道頂部和底部位置。現在,市場確實是區間波動,沒有明確的底部信號。這張圖表是上周從北京發來的,你可以看到市場現在下跌到這里,更低的低點會不會出現還要等兩周(2周結束的最後一天是6月20日的周五)。我們可以指出潛在的底部可能出現的位置,或者過幾周我會向媒體公布一些信息。也許你可以向別人解釋這些技術,告訴他們這些數字是怎麼計數的。希望你對我今天講的這些知識感興趣,因為很多彭博資訊的撰稿人和分析師都使用它。這些知識讓他們對讀者和客戶有所幫助,希望也能幫助你們。謝謝你的觀看,希望不出幾個月就能在北京見到你們。此前,「預言帝」狄馬克曾多次精準預測中國A股,可謂是戰績輝煌,我們先來回顧一下他前幾次赫赫有名的A股預測。2013年3月20日,預言帝狄馬克稱A股反轉在即 2013年3月20日,A股在沉寂了一個多月後陡然爆發,上證指數單日漲幅達到2.7%。而就在幾天之前,大洋彼岸的技術大師湯姆·狄馬克先生剛剛喊出A股本周將觸底反彈的預言:狄馬克先生19日發出預測,上證指數在3月20日或21日跌破2232點,成為A股恢復上漲之前的底部,之後就會反彈。
㈩ 任天堂社長稱暫時不打算加入元宇宙,這透露了哪些信息
任天堂社長稱暫時不打算加入元宇宙,這透露了哪些信息?下面就我們來針對這個問題進行一番探討,希望這些內容能夠幫到有需要的朋友們。
但此刻,都還沒一個簡便的辦法來為元宇宙開展界定,或是表明能為咱們的顧客產生怎樣的開心和體會。作為一家提供游戲娛樂的企業,大家關鍵注重的是怎樣為咱們的顧客提供新鮮的開心和快樂。如果我們能尋找一種方式,將'任天堂的方法'傳遞給很多人都能容易了解的元宇宙,大家也許會考慮到,但大家覺得當前的狀況並不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