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根元宇宙數字經濟的未來載體
❶ 請問數字經濟是以什麼為載體的呢
數字經濟蓬勃發展態勢 加快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
政策利好支持數字經濟發展
多條措施支持數字經濟發展,包括進一步深化新三板改革,穩步擴大創新創業公司債試點規模等。9月26日發布《意見》從加快培育數字經濟新興就業機會、持續提升勞動者數字技能、大力推進就業創業服務數字化轉型等方面提出了多條措施,支持數字經濟發展。
驅動經濟轉型升級重要動力引擎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數字化城市管理模式建設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達27.2萬億元,同比增長20.3%,佔GDP的比重達到32.9%,同比提升2.6個百分點。成為驅動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動力引擎。
2002-2017年中國數字經濟總體規模及佔GDP比重統計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孕育興起,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數字技術日新月異,數字經濟蓬勃發展。但同時,數字人才供給缺口大,適應勞動者流動性和就業方式多樣化的就業服務及用工管理制度有待完善等問題仍較突出。
激發數字經濟創新創業活力
加大融資政策支持力度,進一步深化新三板改革,穩步擴大創新創業公司債試點規模,支持私募股權和創業投資基金投資數字經濟領域,增強資本市場支持數字經濟創新創業能力。另外,要開發更多適合數字經濟企業的融資工具,更好地滿足數字經濟企業投融資需求。
高資本密集度是數字經濟最明顯的特點之一,數字經濟的發展需要大量資本作為依託。資本市場的支持,主要是在資金領域,包括通過新三板提供更好的融資環境,讓企業可以藉助新三板市場更快、更便利地進行融資,還有引導私募基金推動數字經濟的發展。除了這些之外,還可以通過商業銀行進行支持,例如可以在信貸方面對數字經濟企業進行傾斜。
促進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
除了發展壯大數字產業,《意見》還提出要促進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措施包括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深入推進數字技術與製造業融通發展,建立健全工業互聯網基礎設施體系,大力發展核心工業軟體;
加速傳統服務業數字化、網路化轉型,提升精準服務、高效服務、智能服務能力;促進農業生產、經營、管理、服務數字化,大力發展智慧農業,推進農業全產業鏈延伸和升級,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數字技術與產業的深度融合加快了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步伐,在金融領域表現明顯。在一二三產業中,數字經濟占行業增加值的比重呈現依次遞增的特徵,金融業是第三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金融科技全方位、深層次地「破門而入」,商業銀行已經站在向數字銀行全面轉變的十字路口。從電子渠道的普及,到移動互聯、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慧等前沿技術的滲透,金融科技正在加快對商業銀行發展模式和經營業態的重塑。
目前,我國創新生態持續優化,新動能培育的制度建設不斷加強。有利於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蓬勃發展的管理模式正在逐步形成,新的增長點不斷涌現。
未來將著力發展壯大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信息技術產業,鼓勵數據資源高效利用、開放共享,進一步擴大和升級信息消費。推動傳統製造業和服務業加快數字化轉型,加大融資支持力度,支持私募股權和創業投資基金投資數字經濟領域。
❷ 數字經濟包括數字貨幣嗎
包括。
數字經濟的發展導致了數字貨幣的產生,數字貨幣只是數字經濟里的一種產物。數字資產和數字貨幣是數字經濟最重要的兩個方面。數字資產的發展不僅可以有效擴展數字貨幣的應用場景,未來還可以為數字貨幣的發行奠定重要的基石,二者的協同發展是數字經濟發展的基礎動力和重要標志。
數字資產才是數字金融的核心命題。只有數字資產活了,數字金融才能滿盤皆活,因此資產數字化是數字金融的基礎。通過數字化,資產屬性變得多樣化了:可以是證券也可以是貨幣,可以是現貨也可以是期貨。這些名目,在傳統金融業務中是資產可以流通的「護身符」,唯有在這些屬性的界定下,資產才能流動起來;而在數字資產的新金融模式下,邊界模糊了。
【拓展資料】
數字經濟, 作為經濟學概念的數字經濟是人類通過大數據(數字化的知識與信息)的識別—選擇—過濾—存儲—使用,引導、實現資源的快速優化配置與再生、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經濟形態。 數字經濟,作為一個內涵比較寬泛的概念, 凡是直接或間接利用數據來引導資源發揮作用, 推動生產力發展的經濟形態都可以納入其范疇。在技術層面, 包括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區塊鏈、人工智慧、5G通信等新興技術。在應用層面,「新零售」、「新製造」等都是其典型代表。
所謂數字經濟,一般指採用數字技術進行經濟活動的經濟範式。具體規范如下:
一、以數字技術作為其經濟活動的標志和驅動力(對包括生產、運作、交換、分配、消費在內的各經濟活動環節實行數字化);
二、採用現代創新引擎「互聯網+創新2.0」改造傳統工業經濟重構智能型數字經濟新業態;
三、塑造開源型(具有協同共享基因)的經濟範式(或採用現代創新引擎改造傳統工業經濟重構開源型數字經濟新業態);
四、具有數字化、網路化、全球化、知識化、智能化、開源化的特徵;
五、在經濟範式、運行機制、價值取向、產權歸屬、激勵機制上突破舊框框注入新概念;
六、與其他經濟範式(如市場經濟)可以共存互補。
❸ 未來房地產發展趨勢是什麼
未來房地產發展趨勢是逐漸房地產數字化數據化。
房地產智能互聯數字化,加速科技地產快速崛起。數字化、數字經濟已經融入到各行各業,房地產也面臨數字化的賦能發展。未來我國房地產的金融屬性逐步減弱,購房需求逐步回歸居住本質,由經濟增長、人口流動等基本面主導的供需變化,是未來房地產市場的主要驅動因素。
近年房地產市場總體平穩,新房市場和二手房市場總體成交體量與今年相當。金融對房地產的助推紅利逐漸弱化,房價普漲的時代一去不返。房價飽和是時事必需。
從結構上看,區域之間的市場分化進一步加大,2021年長三角城市房價將保持溫和上漲,珠三角市場可能受調控影響而有所降溫,但市場基本面仍然強勁。其他非核心城市市場降溫的可能性更大。
雙碳地產的發展:
住建部推動光伏建築一體化,外窗內窗裝修以及家電配置等都體現了低碳,都圍繞著碳達峰,雙碳已經演變成房地產產業革命的催化器,推動著房地產產業創新融合。
❹ 今年GDP增長增速目標設定5.5%左右,中國經濟新的增長點在哪
我認為中國經濟新的增長點在於消費,同時也在於實體經濟。
之所以會這樣說,主要是因為我們的GDP增長點始終屬於房地產和出口。在房地產行業進入下行通道的時候,我們已經不能指望房地產為GDP做出太大的貢獻了。與此同時,因為我們的出口數據已經處在高位,這就意味著我們的出口數據很難繼續攀高。如果我們想要維持GDP的增速的話,我們必須在消費上發力,同時也需要切實解決很多消費問題。
一、我們新年的GDP增長速度設定為5.5%。
這是一個關於2022年的GDP增速的預期,我們並沒有把這個預期設置的太高,可是定在了5.5%。對於我們的經濟體上來說,5.5%的GDP增速其實已經非常高了,如果想要實現這個目標的話,我們需要切實解決很多行業的需求,同時也需要讓我們的GDP增速更為精準。
❺ 人工智慧未來會取代醫生嗎
當然不會
目前來看主要還是依賴大數據,說白了就是通過海量數據來學習知識。這種學習方式對數據質量的要求很高。先不說如何把人類的醫學知識轉化為數據,海量數據收集也是非常困難,尤其是醫療應用中需要考慮很多的corner case。這些是具有豐富經驗的醫生才能解決的,人工智慧很難通過數據學習到。醫療應用比較特殊,對漏檢非常敏感,因為會耽誤治療。所以目前好的比較方式是用人工智慧系統來做一些簡單的篩選,讓醫生只負責處理疑難雜症,這樣可以大幅提高效率。
人工智慧在醫學領域確實有不俗的表現,如臨床診斷數據分析,加快葯物研發,遠程醫療等等。人工智慧的學習基於海量的數據學習,確實能夠完成許多人類無法完成的事情。但疾病在每個個體上的表現都具有特殊性和差異性,人工智慧是否真的能夠准確判斷患者的病情還有待觀望,但不可否認的是,人工智慧一定會在臨床治療和醫葯研發中發揮重要
作用
看好AI的人會說YES,因為用不了幾年AI真的會取代那些平庸的醫生,會取代那些Below average(低於平均水平)的醫生,但是暫時不會取代那些Above average(高於平均水平)的醫生。
不看好AI的保守醫生會說NO,TA真的是發自內心的,天真地以為AI不會取代任何醫生。其實未來最需要AI的是Below average的醫生,也是最不理解和最不能接受AI的人。
最近AI很火,不僅僅是在投資界很火,在學術界也很火。
好的AI公司很容易融到錢,連不咋地的AI公司也拿到錢了,這也難怪一些臨床醫生說有些AI項目純粹是圈錢和燒錢,將來肯定進不了臨床。
但是,好的AI項目還是挺靠譜的,最近Nature自然雜志連續發了好幾篇AI完勝各個學科醫生的文章。
❻ 遠望谷股票屬數字經濟嗎
遠望谷也被被為「谷愛凌概念股」。 根據同花順分類,遠望谷有移動支付概念,屬於數字經濟的范疇。數字資產和數字貨幣是數字經濟最重要的兩個方面。數字資產的發展不僅可以有效擴展數字貨幣的應用場景,未來還可以為數字貨幣的發行奠定重要的基石,二者的協同發展是數字經濟發展的基礎動力和重要標志。有股民表示,把這個漲停跟谷愛凌扯上關系,太牽強了。還有股民表示,公司上漲停一半是谷愛凌概念,一半是數字經濟,中國移動漲停。令股民吃驚的,是數字經濟領域萬億巨頭中國移動漲停。目前,中國移動總市值已經超越招行和寧德時代,位居A股第4大權重股,可見數字經濟概念備受追捧。
❼ 什麼是數字經濟律師
「「數字經濟」這個名詞出現於20世紀90年代,首次出現是在美國學者唐·泰普斯科特(Don Tapscott)於1996年所著的《數字經濟:網路智能時代的前景與風險》中,但「數字經濟」在學術界並沒有一個統一的定義。」
02、關於數字經濟的構成
「數字經濟」從2008年至今,其內涵不斷豐富,主體從消費互聯網延伸到產業互聯網,並隨著產業的跨界融合,數字經濟迎來了裂變式的發展階段。
「數字經濟」的構成包括: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兩部分。
03、關於國家對於數字經濟的指引
「數字經濟」在我國已上升為國家戰略,2017年3月,「數字經濟」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數字經濟」成為我國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和產業升級的重大突破口。
中共中央明確提出:要構建以數據為關鍵要素的數字經濟,推動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國家發改委就數字經濟提出:從四方面促進數字經濟健康快速發展。
建立健全數字經濟發展的政策體系營造良好發展環境;
加強數字經濟領域的數據基礎設施建設,推動數據資源整合和開放共享;
發揮數據基礎資源作用和創新引擎作用,形成以創新為主要引領和支撐的數字經濟;
促進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動產業發展優化公共服務,讓數字經濟的紅利惠及全員人口。
相關專業碩士文憑,具備至少兩年公司總監及以上高層管理經驗;
非相關專業碩士文憑,具備至少五年公司總監及以上高層管理經驗;
具備至少8年以上大型企業副總裁級別以上或中小企業董事長、總裁管理經驗;
隨著科技革命的高速發展,數字經濟已經進入從技術探索到產業應用的階段,數字經濟強調培養學員的復合能力,是經濟學、數據科學、管理學等學科門類的結合,是一種跨界培養,是「思辨+管理+賦能」相結合的具體實踐。
UCA—DDE項目旨在締造數字科技獨角獸,成就數字經濟領軍者,培養擁有商業資源同時具有影響力的業界翹楚,提高企業的決策能力和管理水平。
入學標准
#未具備以上條件的管理工作經驗者,請想考項目辦公室提交補充附加材料特殊申請
如果您對DDE項目感興趣,歡迎私信了解獲取更多詳情~~~~
❽ 發展數字經濟的重大意義是什麼
以計算機、網路、通信為代表的現代信息技術革命催生了數字經濟。目前,數字技術正廣泛應用於現代經濟活動中,提高了經濟效率、促進了經濟結構加速轉變,正在成為全球經濟復甦的重要驅動力。對於中國來說,數字經濟既是經濟轉型增長的新變數,也是經濟提質增效的新藍海。我們要把握新的歷史契機,以信息化培育新動能,用新動能推動新發展,做大做強數字經濟,拓展經濟發展新空間。
發展數字經濟具有重要意義
國際金融危機之後,全球經濟進入了深度調整的新階段。新舊經濟交替的圖景波瀾壯闊又扣人心弦:一方面傳統經濟持續低迷,而另一方面數字經濟則異軍突起。中國的實踐印證了這一歷程,也使得這一圖景更加清晰可見。在全球信息化進入全面滲透、跨界融合、加速創新、引領發展新階段的大背景下,中國數字經濟得到長足發展,正在成為創新經濟發展方式的強大動能,並不斷為全球經濟復甦和社會進步積累經驗。
其一,發展數字經濟是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的集中體現。數字經濟本身就是新技術革命的產物,是一種新的經濟形態、新的資源配置方式,集中體現了創新的內在要求。數字經濟減少了信息流動障礙,加速了資源要素流動,提高了供需匹配效率,有助於實現城鄉之間、區域之間的協調發展。數字經濟能夠極大地提升資源的利用率,是綠色發展的最佳體現。數字經濟的最大特點就是基於互聯網,而互聯網的特性就是開放共享。數字經濟也為落後地區、低收入人群創造了更多的參與經濟活動、共享發展成果的機會。
其二,發展數字經濟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抓手。以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技術深度融合為特徵的智能製造模式,正在引發新一輪製造業變革,數字化、虛擬化、智能化技術將貫穿產品的全生命周期,柔性化、網路化、個性化生產將成為製造模式的新趨勢,全球化、服務化、平台化將成為產業組織的新方式。數字經濟也在引領農業現代化,數字農業、智慧農業等農業發展新模式就是數字經濟在農業領域的實現與應用。在服務業領域,數字經濟的影響與作用已經得到較好體現,電子商務、互聯網金融、網路教育、遠程醫療、在線娛樂等已經使人們的生產生活發生了極大改變。
其三,數字經濟是貫徹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最佳試驗場。現階段,數字經濟最能體現信息技術創新、商業模式創新以及制度創新的要求。數字經濟的發展孕育了一大批極具發展潛力的互聯網企業,成為激發創新創業的驅動力量。眾創、眾包、眾扶、眾籌等分享經濟模式本身就是數字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其四,數字經濟是構建信息時代國家競爭新優勢的重要先導力量。在信息革命引發的世界經濟版圖重構過程中,數字經濟的發展將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信息時代的核心競爭能力將越來越表現為一個國家和地區的數字能力、信息能力、網路能力。
中國發展數字經濟優勢凸顯
目前,中國發展數字經濟有著自身獨特的優勢和有利條件,起步很快,勢頭良好,在多數領域開始形成與先行國家同台競爭、同步領跑的局面,未來在更多的領域存在領先發展的巨大潛力。
第一,高速泛在的信息基礎設施基本形成。一是建成了全球最大規模的寬頻通信網路。截至今年6月,我國固定寬頻接入數量達4.7億,覆蓋全國所有城市、鄉鎮以及95%的行政村。二是網路能力得到持續提升。全光網城市由點及面全面推開,城市家庭基本實現100M光纖全覆蓋。三是網民優勢釀造了中國數字經濟的巨大潛能。截至2016年6月,中國網民規模達7.1億,互聯網普及率達到51.7%。
第二,數字經濟在生產生活各個領域全面滲透。一方面,數字經濟正在引領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以製造業為例,工業機器人、3D列印機等新裝備、新技術在以長三角、珠三角等為主的中國製造業核心區域的應用明顯加快,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新的配套技術和生產方式開始得到大規模應用。另一方面,數字經濟開始融入城鄉居民生活。根據相關報告,網路環境的逐步完善和手機上網的迅速普及,使得移動互聯網應用的需求不斷被激發,2015年基礎應用、商務交易、網路金融、網路娛樂、公共服務等個人應用發展日益豐富,其中手機網上支付增長尤為迅速,網上支付線下場景不斷豐富。各類互聯網公共服務類應用均實現用戶規模增長。此外,數字經濟正在變革治理體系,倒逼傳統的監管制度與產業政策加快創新步伐。
第三,數字經濟推動新業態與新模式不斷涌現。其一,中國在多個領域已加入全球數字經濟的領跑者行列。近年來,中國在電子商務、電子信息產品製造等諸多領域取得「單打冠軍」的突出成就,一批信息技術企業和互聯網企業進入世界前列。其二,中國分享經濟正在成為全球數字經濟發展的排頭兵。有報告顯示,2015年中國分享經濟市場規模約為19560億元,主要集中在交通出行、房屋短租、金融、生活服務、知識技能、生產能力等6大領域。分享經濟領域參與提供服務者約5000萬人左右,約占勞動人口總數的5.5%。其三,中國電子商務繼續保持快速發展的良好勢頭。2015年,中國電子商務繼續保持快速發展的勢頭,交易額達到20.8萬億元,同比增長約27%;網路零售額達3.88萬億元,同比增長33.3%。
❾ 數字經濟的通俗解釋
數字經濟與你的生活息息相關
除了促進實體經濟轉型升級,數字經濟的發展還對改善民生、增進社會福祉的作用巨大。世界經濟論壇對34個經合組織成員國的調查顯示,數字化程度每提高10個點,能夠促使經合組織幸福指數上升約1.3點。例如,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務方面通過一系列創新,能為民眾提供一體化、整合性的大量創新服務。
以政務微信為例,目前基本形成了部委政府、地方各級部門所組成的微信公眾號應用體系,實現了公安、旅遊、食葯監、黨政、交通、教育、醫療、人保、司法、外貿等政府職能全覆蓋。在很多政務民生領域,通過微信送達民生服務成為常態。
數字經濟還積極拓展生活領域,形成便民服務新業態。水電氣繳費讓用戶足不出戶享受指尖生活繳費;餐飲、家政、物流、教育、醫療、旅遊、酒店、停車、社區等多領域合作形成智慧解決方案,發展O2O服務新模式。
不懂數字經濟?你將成為新時代的「新文盲」
勞動者們在享受數字經濟的利好的同時,也在遭受它所帶來的雙重技能挑戰——數字技能和專業技能。但是,各國普遍存在數字技術人才不足的現象,40%的公司表示難以找到他們需要的數據分析人才。所以,具有較高的數字素養成為勞動者在就業市場勝出的重要因素。
對消費者而言,若不具備基本的數字素養,將無法正確地運用信息和數字化產品、服務,最終成為數字時代的「文盲」。所以數字素養被聯合國認為是數字時代的基本人權,是與聽、說、讀、寫同等重要的基本能力。提高數字素養既有利於數字消費,也有利於數字生產,是數字經濟發展的關鍵要素和重要基礎之一。
數字經濟的四個難題
盡管數字經濟已是大勢所趨,但是它在發展過程中也面臨一些有待克服的障礙。
1. 數字鴻溝問題依然嚴重
目前,全球仍有40億人不能上網,各國都普遍存在數字技能不足的情況。歐盟2014年的統計表明,高達47%的歐盟人口缺乏足夠的「數字能力」,而發展中國家此類問題更加嚴重。
2.數字安全面臨嚴峻挑戰
據互聯網監控公司Arbor Networks的數據,2011年至2014年短短三年內,全球DDoS攻擊量增加了30倍以上。一項研究估計,每年各種網路犯罪、攻擊對全球經濟造成的損失高達 4000億美元。金融領域、能源行業成為重災區。
其中,物聯網將軟體和硬體融合為一體,無法通過簡單的升級、修改、置換等方式應對風險挑戰。許多智能設備的開發商都是小型創業公司,沒有提供復雜安全功能的資源或經驗,有可能隨時遭遇滅頂之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