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幣圈知識 » 宇宙外四次元有多大

宇宙外四次元有多大

發布時間: 2022-05-30 23:36:06

1. 一、二、三、四次元是什麼意思

234次元是什麼意思?這你應該找找專業的一些解釋吧。

2. 有四次元空間是什麼樣的 求解!

對四維空間,一般人可能只是認為在長、寬、高的軸上,再加上一根時間軸,但對於其具體情況,大部分的人仍知之甚少。

有一位專家曾打過一個比方:讓我們先假設一些生活在二維空間的扁片人,他們只有平面概念。假如要將一個二維扁片人關起來,只消用線在他四周畫一個圈即可,這樣一來,在二維空間的范圍內,他無論如何也走不出這個圈。

現在我們這些生活在三維空間的人對其進行「干涉」。我們只需從第三個方向(即從表示高度的那跟軸的方向),將二維人從圈中取出,再放回二維空間的其他地方即可。

在我們看來,這是一件簡單的事,但在二維扁片人的眼裡,卻無疑是不可思議的:一個人明明被關在圈內,怎麼會忽然消失不見,然後就出現在另一個地方!

對我們這些三維人而言,四維空間的情況就與上述解釋十分類似。如果我們能克服四維空間,那麼,在瞬間跨越三維空間的距離也不是不可能。

下面再做一個試驗:將一些橡皮繩按經緯線的樣式編成一張網,將之張平,我們可以將之近似看做是二維平面,然後將一個小球放在網上,橡皮網在小球的重力作用下凹陷,這就形成了三維空間。

但從空間的內部去觀察這個空間,卻往往是看不清的,那些二維扁片人並未必意識到他們所生活的空間已經發生了扭曲。當他們從平面來到這個凹陷處,並且這個凹陷已深到了一定程度、或扭曲到一定程度時,二維扁片人也可能自由來往於三維空間。

這個引起空間扭曲的小球在我們三維世界的例子就是黑洞。黑洞事實上是存在於四維空間的一種現象,或者說,黑洞是連接三維世界與四維空間的通道(當然在下絕不是說「如果誰要去四維空間,就請往黑洞走」,那樣只會「死無全屍」而已^O^)。我們有可能通過對黑洞的深入研究,找到克服四維空間的辦法,那樣的話,瓦普跳躍飛行就不再是夢想了。

現在科學家已經證實,黑洞的存在確實會令周圍的空間極度扭曲。根據廣義相對論,光線在正常的空間里以直線傳播,但當空間扭曲時,光線會隨著空間扭曲的方向而扭曲。如果能給一束射進黑洞的光線拍照的話,我們就會發現,光線呈螺旋形指向黑洞中心,因為黑洞的巨大質量已使周圍的空間扭曲得不成形了。

但事實上,這樣的照片是拍不出來的。因為黑洞連光線也吸收,我們根本無法通過肉眼看見它,又如何能拍下照片(當然在下指的是普通光學照片,如果是射電天文望遠鏡,說不定能拍到這奇異的場景)?

噴氣式飛機走慢了

被稱為時間膨脹的效應,總會發生於兩名作相對運動的觀測者之間。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不會察覺到奇異的時間撓曲(time wraps),因為只有當運動接近於光速時,這一效應才會變得顯著。即使以飛機的速度,在一次典型的旅行中的時間膨脹總計就僅僅幾納秒——還不夠完成一次威爾斯式的冒險(此處應該指威爾斯的科幻小說《時間機器》中短暫的時間旅行——譯注),不過原子鍾有足夠的准確度來記錄此項變化並證實時間的確被運動延長了。所以旅行到未來是一個已被證明的事實,即使迄今為止它只達到了如此無法令人激動的程度。
系統 詳細情況 累積的時間差
航空飛行 以920千米的時速飛行八小時 10毫微秒(相對於慣性參考系)
核潛艇巡遊 在300米的深處呆六個月 500毫微秒(相對於海平面)
宇宙射線中的自由中子 能量高達1018電子伏特 由15分鍾延長至30,000年
中子星 紅移度為0.2 時間膨脹了20%(相對於外太空

3. 宇宙有多大``宇宙盡頭是什麼``世界從哪來的```

據哈勃望眼鏡的拍攝資料證據提供,宇宙在不斷膨脹,說明宇宙是有盡頭的,而且大的無與倫比!根據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判斷:我們所在的是三維空間,而宇宙外可能是四次元世界,而在宇宙的邊緣則是五維空間。我從紀錄片里看出宇宙的形狀是個橢圓形的,而且現在在不斷膨脹,有可能說明將來宇宙會發生大爆炸,不過這是在很多億年後的事了,,,至於世界怎麼來的,我的猜測是外星人所做為的,則我們在外星人的後代,而且是經過進化和突變形成的....還有一個問題:宇宙里的黑洞你知道吧?我猜測是通往宇宙盡頭外面的地方,也就是可能是我之前所說的四次元世界,也可以說是另一個宇宙,黑洞只是個通道。由於另外的宇宙與本宇宙的連接發生物質裝變和一系列變化所以黑洞的吸附力超級強,連光也會被吸附,被吸附的則通往另一個宇宙,從另一個宇宙的黑洞里出來,到達「第二個宇宙」,但是要從另一個宇宙的黑洞到我們這的宇宙幾乎不可能,就想磁鐵的原理一樣,正的吸,反的排斥。而我們的宇宙黑洞是吸,通往另一個宇宙的是反。所以想從另一個宇宙的黑洞到達我們這個宇宙是不可能的,也有可能正所以外星人沒發現我們的存在,說不定外星人在另一個宇宙里無法克服黑洞的反作用力,所以我們一直沒和外星人聯繫上。。。關於黑洞的問題只是我的猜測而已~並非真實~謝謝!

4. 出了宇宙外,有沒有比宇宙更大的,宇宙之外

【根據目前科學家的推論,我們所在的這個宇宙之外是一個超空間;並以比宇宙快的膨脹速率膨脹著.同時在這個空間中有無數個大大小小的宇宙,我們稱為平行宇宙(亦稱多元宇宙).宇宙之外應該屬於四次元的空間!】笑話,誰的推論?膜理論雖然認為現在的宇宙不過是一張膜,卻也不敢說什麼宇宙之外的話。 標準的物理學家的答案是:空間這個東西,僅僅在宇宙內有效,離開這個宇宙,我們所談論的空間將沒有意義。 不過,不滿於這個神棍般回答的某些科學家,根據宇宙模型,認為我們所在的三維宇宙,可能在另一個四維宇宙中,但是!!!並不 能說,這個四維宇宙就比我們的三維宇宙大。也許包含著我們三維宇宙的那個四維宇宙空間,僅僅只有1CM邊長的級別而已。 至於為什麼1cm邊長的四維空間能夠容納幾百億光年直徑的宇宙,這個問題說起來有些復雜。 舉個例子,假設有一個二維宇宙,這個二維宇宙的直徑是1000億光年,而你這個三維宇宙的人,完全可以將這個二維宇宙折疊起來放在一個火柴盒裡,因為這個二維宇宙僅僅有長寬而沒有厚度,你可以將這個二維宇宙無限次折疊塞進一個小小的火柴盒裡。 那麼,你能說這個火柴盒,比那個1000億光年直徑的二維宇宙大嗎? 當然,你也不能說,那個二維宇宙就一定比你的火柴盒大,在關繫到維度的情況下,大小這個概念,是很難定義的。

5. 一二三四五六次元分別是什麼

1次元:表示長度

2次元:表示長度和寬度

3次元:表示長度,寬度和高度

4次元:表示長度,寬度,高度,時間

5次元:所有時間軸分支的可能性(三次元世界構成的面)

6次元:在時間軸平面上跳躍的可能性(三次元世界構成的立體),即空間在所有的時間點所組成的「無限宇宙」。

將無限宇宙縮成點

7次元:其它可能和我們世界規則完全不同的的宇宙(無限宇宙拉成線)

8次元:所有和我們世界規則不同的宇宙的集 合(無限宇宙構成的面)

9次元:在完全不同的宇宙間跳躍的可能性(無限宇宙組成的立體)

將第九次元縮成點

第十次元:將所有可能的宇宙**成一個點看待,就是第十次元了。因為所有可能的宇宙都已經算在里頭了,自然更高次元是不可能 -- 或至少只能這樣理解了。

6. 宇宙中究竟存在幾次元的空間

有...科學家認為我們存在的世界一共有27次元空間 具體怎麼樣還不知道 因為這是根據現有的理論和探究推出來的...1次元空間可以比做一個點 如果有生物生存在這個空間 那麼它的概念只有前 不只到有後 2次元就是前後 螞蟻就是生活在2次元空間里的 他不能抬頭看 不管去哪裡都只有一個平面 它們不能感覺到人類的存在 就算我們站在它頭頂都看不到我們 3次元就是我們現在生存的空間拉 3次顧名思義就是有高 長 寬 至於3次於上的就是個括碩的曲面類空間拉 ...

7. 四次元是什麼意思

次元,數學上姐系次等。
異次元,從文字上解出來便是另一個level。
異次元空間姐系一個不在我們處身空間的空間區域。
據說,在本宇宙外還有另外一些宇宙。
那便是異次元空間。
此外,有人估計黑洞中的強大引力便是穿越異次元空間的通道。
但這些只是假說,沒有真正的證明。

我們的宇宙是三次元,就是立體,也就是由X Y Z 三個座標軸所組成的世界,四次元,就是三次元加上時間軸,從宇宙整體而言當不屬於之。
二次元就是平面,也就是由X Y 兩個座標軸所組成的世界。
一次元就是直線,也就是由X 一個座標軸所組成的世界。
零次元就是空,是不允許任何東西存在的。
一切皆不會有任何變化的,存在於一個事實上是無限的領域中,就如同存在於事實上是零的領域中,也就是"無"的狀態。
一度空間:廣義來說是一條直線。
二度空間:廣義來說是直線所組成。
三度空間:正是我們所處狀態,廣義是平面所組成。
其中時間夾雜在裡面且指前進不後退
〈所以不列入任何一度空間〉
四度空間:目前科學家正在研究。
事實上,廣義應該是所謂三度空間加上一度時間,因為時間的相對關系,在四度空間可前進可後退。
四度空間也就是所謂了時間、空間。
只有在所謂的三度空間受到擠壓或扭曲時才會感受到它的差異,有時雖然看起來靜止,但是仍舊在動作中且受時間支配。
根據傅利曼與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為基礎所提出的宇宙模型,答案是否定的,宇宙沒有邊界、即空間的邊緣。
你頂多進入一片虛無,但若這一片虛無也能被定義為空間的話─不論它是否具有物質,那它就依然是宇宙的一部份,因此我沒並沒有辦法去找到宇宙的邊界。
不過在我們的空間之外,還有更高次元的空間包含著;
而在我們的空間之內,其實也包含了更高次元的空間,一般的認知是宇宙外是由四次元空間(時間)所包含。
宇宙外的空間是零次元空間?零次元空間是點,是沒有辦法包含我們的宇宙的,低次元空間中的高次元空間必然是捲曲的,但很顯然我們的宇宙不是捲曲的狀態,因此這是一個錯誤的觀念。
我們因為被困在三度空間內的生物無法看到所謂的「四度空間」的全貌,就像被困在二度空間內的生物無法看到三度空間的全貌一樣。
但是二度空間內的數學家可以從「三度空間物體投射在二度空間的影象」
去推測一些三度空間物體的數學性質,如果想理解四度空間,可以先研究二度空間,再如何理解三度空間。
但須注意:不論在幾度空間中,並非任意兩點都可決定唯一的直線,恰好兩點正好重疊;並非任意三點都可決定唯一的平面,恰好三點正好在一直線上;
像這種幾乎不可能自然發生的特例狀況,叫做 degeneracy 或 singularity。同樣地並非任意兩個平面的交集都是一條直線,恰好兩平面平行或重疊,並非任意三個平面的交集都是一個點,這三個平面除了可以平行或重疊之外,還可能兩兩各交於一線,但三條交線彼此平行。

按照科學家的推論:
你不可能穿破宇宙,因為宇宙外的世界稱為太虛,太虛是零次元空間,什麼也沒有,什麼也進不去。如果你離開了這個宇宙(母宇宙),那你一定是利用空間的出入口到了子宇宙,你也可以用空間的出入口回到母宇宙。
極限的次元則可統稱為零次元和超次元或異次元:
異次元空間是一種人類感受不到的空間,也就是人類未知的空間,也許這種空間存在每個角落,也可能根本就沒有,就算存在人類也沒辦法探索這種東西。
具有神秘與神經兮兮光怪陸離現象。
也許人進的去,但是可能永遠出不來了,所以沒有人知道異次元空間這種東西了。
異次元空間就是我們所說的平行宇宙,有人提出蟲洞是宇宙間的通道,而蠱洞是所有宇宙的根源,不過都只是推測,尚無有力證據。
如果你是以兩倍光速離開,是不是就表示在你出發後的一秒里,你就會追到你的上一秒的光,於是你就會看到前一秒發生的事,但是你要知道那隻是一個虛像,並不是實體,所以你並沒有辦法去改變什麼,那既然是虛像,你覺得在虛像里的人看的到你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科學家認為,宇宙存在「時光隧道」,它的時間運動方式,和人類感受的完全不一樣,有時它是極度靜止的,有時卻是高度行動的。
凡是進入時光隧道的人,就等於是失蹤,而且無論失蹤多久,不管5年、10年,甚至更久,這段時間等於零。
所以,當這些失蹤者再度出現時,還是跟失蹤之前一樣。
「時光隧道」看不見也摸不著,但它是客觀存在,而且一直都存在。

簡單來說:
宇宙由不規則的量子組成,萬物由不規則的分量子組成,杜治所說的不規則屬更大層面,量子力學認為世上不止一個宇宙,有些相似,有些不一樣,有些空間和我們的空間只相差一顆光子或量子,差別較大的不會見到我們,有些甚至沒有我的存在。
這是以不規則定律所作的大膽推論,杜治認為每顆量子代表一個空間,他說的不是夢話,他有真憑實據,而且是物理學生必會做的著名實驗,這個實驗歷史悠久。
源自1909年,在實驗中要有光源-光束型,光源會被鏡子反射到這些縫隙里去,隔片上有兩縫隙,在攝影機里可以看見那初步形成的交錯圖案,所謂交錯圖案就是鏡頭中間一組昏暗的條紋,有兩條縫時才會出現。
因為有兩條縫時,光源就會分走兩邊,然後就像漣漪交錯,有時候漣漪會融合,有時會互相抵消產生條紋,如果用濾鏡將光的強度減弱至只有一顆光子能穿越縫隙,在液體氮下就會清楚看見一束光,在氮氣下光束四散,去到濾鏡前便停止,而濾鏡隔開了肉眼所見的一切,但攝影機會拍攝到流過去的光子。
光子一顆一顆的穿過夾縫,因此在螢幕上該只見到兩條明亮的線,而不是會交錯的條紋,但事實上並非如似,從電腦中可看到提示中的條紋結果。
做這個單光子實驗時,多顆光子所造成的圖案,在強光下完全一樣,人們想不透箇中原因,書本中所讀到的理論是由於光子是粒子,也是波紋,但現在才發現那是謬論。
光子其實既固定同時又四散,杜治認為單一的光子能造出條紋,是因為附近另有肉眼看不見的光子,我們看不見的光子是另一個空間的光子,這宇宙在我們附近撞擊原有的光子,令它們改變方向,這實驗結果是杜治所見過最古怪的。
它充份證明了世上不止有一個空間,否則不會有以上的實驗結果。

8. 宇宙的形狀是什麼樣的到底有多大

一直以來,天文學家和我們一樣,想知道宇宙究竟有多大。

最近,美國的太空網報道,經過艱苦的計算工作,天文學家發現宇宙超乎尋常的大,其長度至少為1560億光年。

「這樣一個有關宇宙大小的發現,顯然是以『宇宙是球形的,是有限無邊的』為前 提條件的。」中國國家天文台的研究員陳大明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說,「長期以來,宇宙學研究領域一直有這樣一個爭論,宇宙究竟是球形的、馬鞍形的、還是平坦的。」

北京師范大學副教授張同傑說:「國際主流宇宙學普遍認為宇宙是平坦的,是無限的。」

那麼,圍繞宇宙的爭論從何而來?理據何在?

一種最為普遍的觀點:在大爆炸之後,宇宙誕生了。

「根據現代宇宙學中最有影響的大爆炸學說,我們的宇宙是大約137億年前由一個非常小的點爆炸產生的,目前宇宙仍在膨脹。」陳大明研究員說,「這一學說得到大量天文觀測的證實。」

這一學說認為,宇宙誕生初期,溫度非常高,隨著宇宙的膨脹,溫度開始降低,中子、質子、電子產生了。

此後,這些基本粒子就形成了各種元素,這些物質微粒相互吸引、融合,形成越來越大的團塊,這些團塊又逐漸演化成星系,恆星、行星,在個別的天體上還出現了生命現象,能夠認識宇宙的人類最終誕生了。

宇宙是球形的、有限無邊的?

「認為宇宙是球形的觀點在很長時間內存在著,盡管不是國際宇宙學界的主流。」陳大明介紹說,「它的每一次提出,都會引起人們的關注,就是因為這一觀點很奇特。」

一個最為明顯的例子就是不久前,由美國數學家傑弗里·威克斯構建的宇宙模型:一個大小有限、形狀如同足球的鏡子迷宮。

「形如足球」的模型令科學界震驚,因為這一學說宣稱,宇宙之所以令人產生無邊無界的「錯覺」,是因為這個有限空間通過「返轉」效應無限重復映現自身。

威克斯認為,人們之所以感覺宇宙是無限的,是因為宇宙就像一個鏡子迷宮,光線傳過來又傳過去,讓人們發生錯覺,誤以為宇宙在無限伸展。這一驚人推斷後來被《新科學家》雜志收錄,同時作為一種「奇談」在民間廣為流傳著。

就在最近,美國太空網傳出類似的驚人消息,一位作家在采訪了該國著名的天體物理學家後獲知,宇宙的長度為1560億光年。

在這項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員檢測了大爆炸之後,遺留在廣漠宇宙中的原初輻射。他們得出結論:在宇宙中可能存在著一些神奇的宇宙「鏡室」,使得一個物體在兩個地方都能夠看到。

因為這樣一種結論,他們成了「球形宇宙論」的支持者。

長度為1560億光年?宇宙的大小為什麼是一個你從未聽說過的數字?

他們的解釋是這樣的:宇宙的年齡大約是137億年。光從最早已知的星繫到達我們地球要穿行130億年以上。因此我們可以假定宇宙的半徑是137億光年,那麼整個宇宙的長度是宇宙半徑的2倍,即274億光年。但是自創生以來一直在不斷的膨脹,並且理論學家相信宇宙起源於一個密度無限大的點。

美國蒙大拿州立大學的天體物理學家尼爾·科尼什教授解釋說:「早期宇宙中光所穿行的距離隨宇宙的膨脹而增大,就像銀行中的復利一樣。」他建議,可以想像宇宙從誕生後只有100萬年的年齡。光穿行一年,所覆蓋的距離1光年。他說:「那時宇宙的大小比現在小大約1000倍,因此1光年伸展到現在是1000光年。」所有距離加起來是780億光年。他說,光還沒有穿行那麼遠,「但是穿行137億年到達我們地球的光子的起點到現在是780億光年遠。這是宇宙的半徑,那麼直徑是156億光年。這只是基於光線返回時所用時間的95%,因此宇宙實際的長度可能會更長一些。

科學家研究了大爆炸後38萬年時形成的宇宙微波背景輻射(CMB),這時宇宙充分地膨脹並冷卻以致形成了原子的物質。在天空中不同方向這種輻射溫度的差別可以用來提示宇宙的年齡和約束許多重要的宇宙學參量。宇宙微波背景輻射是宇宙嬰兒時的圖像,這時還沒有恆星的形成。美國《物理評論通訊》在2004年5月21日發表了這項新的研究工作,其焦點在於利用宇宙微波背景輻射數據尋找表明宇宙像鏡室一樣成對圓球現象。據此,宇宙中同一個物體的多個圖像可以在與時空中不同的地方呈現出來。鏡室效應可能意味著宇宙本來是有限的,但卻產生宇宙是無限的感覺。他告訴記者,「沒有跡象表明宇宙是有限的,但是也沒有證明它是無限的。」

宇宙結構的爭論,宇宙是球形的,馬鞍形的,還是平坦的?

關於宇宙的結構和未來,現代宇宙學說認為,如果宇宙總質量大於某一臨界質量,那麼宇宙的結構是球形的,並且總有一天會在引力作用下收縮。

如果宇宙總質量小於臨界質量,那麼宇宙的結構是馬鞍形的,宇宙內部的引力無法抵消宇宙膨脹的速度而使宇宙一直膨脹下去。

如果宇宙總質量恰好等於臨界質量,那麼宇宙的結構是平坦的,宇宙也將像現在這樣一直膨脹下去。

宇宙的結構實際上是時間和空間的結構,普通人很難想像。不過科學家提出一個衡量宇宙結構的標准:如果兩束平行光線越來越近,那麼宇宙結構是球形的;如果兩束平行光線越來越遠,那麼宇宙結構是馬鞍型的;如果兩束平行光線永遠平行下去,那麼宇宙結構則是平坦的。平坦宇宙的結構可以用歐幾里德幾何解釋。

平坦宇宙學的幾個證據。

宇宙結構是平坦的這一結論是參加「銀河系外毫米波輻射和地球物理氣球觀測項目」的多國科學家得出的。這一項目的目的是研究宇宙背景輻射的詳細情況。

科學家在1998年底將一些射電天文望遠鏡放置在氦氣球頂部,隨氦氣球上升到距地面約40公里的高空,在那裡對特定宇宙區域進行了11天的觀測,獲得了迄今關於宇宙早期輻射最詳實的數據。

經過研究,科學家發現,在大尺度上,宇宙最初發出的光線並沒有發生彎曲現象,也就是說當初的兩束平行光線一直保持平行狀態,這說明宇宙結構是平坦的,也就是說宇宙總質量恰好等於臨界質量,宇宙將像現在這樣一直膨脹下去。

早在1965年,科學家就已探測到宇宙空間中均勻分布著的宇宙背景輻射,其溫度為零下270攝氏度。大爆炸學說認為,這種輻射是宇宙大爆炸後的「余燼」。從這些「余燼」中,科學家可以推測大爆炸初期的情景

1991年,美國宇宙背景探測衛星發現,宇宙背景輻射中存在著微小溫度波動,如同在「余燼」中閃動著的微弱「火光」,這表明那時宇宙內已存在密度非常小的物質雲團。正是這些雲團逐漸收縮形成了後來的星系。「銀河系外毫米波輻射和地球物理氣球觀測項目」是在該衛星發現的基礎上進行觀測的。

此外,分別於1990年4月和1991年4月進入太空的「哈勃」天文望遠鏡和伽馬射線探測器以及其他一些觀測儀器也對宇宙的結構和演化進行了觀測,取得了大量成果。這些成果較為一致地認為宇宙將一直膨脹下去。

人類對宇宙誕生和演化的觀測研究剛剛起步,關於宇宙結構和未來的推測也僅僅是初步結論。未來幾年,科學家計劃發射兩顆衛星更精確地觀測宇宙早期輻射的情況,此外,科學家還將採取其他多種手段觀測宇宙,宇宙誕生和結構之謎將被進一步揭開。

古往今來

現代宇宙學

7世紀,牛頓開創用力學方法研究宇宙學的途徑,建立經典宇宙學。1917年愛因斯坦根據廣義相對論建立了一個「靜止、有限、無界」的宇宙模型,引進宇宙學原理、彎曲時空等概念,從而開創了現代宇宙學研究的時代。1922年蘇聯數學家弗里德曼探討非靜態宇宙及宇宙膨脹的可能性。1927年比利時主教、天文學家勒梅特提出均勻各向同性膨脹宇宙學模型。1932年勒梅特提出「原始原子」爆炸形成宇宙的概念。1948年美國天文學家伽莫夫發展勒梅特思想,奠定大爆炸宇宙論的基礎。(北京科技報)

熱點內容
調研組在調研btc天 發布:2025-05-18 04:19:18 瀏覽:556
數字貨幣ddm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5-18 04:14:59 瀏覽:266
怎麼算摩擦力的能量 發布:2025-05-18 04:13:26 瀏覽:694
幣印礦池dcr算力驟減 發布:2025-05-18 04:11:52 瀏覽:646
虛擬貨幣唯有茅台和比特幣 發布:2025-05-18 03:56:07 瀏覽:944
比特幣挖礦不是浪費錢 發布:2025-05-18 03:51:32 瀏覽:403
usdt如何賣出人民幣 發布:2025-05-18 03:43:08 瀏覽:417
元宇宙區塊鏈代幣yyz 發布:2025-05-18 03:42:28 瀏覽:419
測繪次新元宇宙 發布:2025-05-18 02:37:55 瀏覽:970
比特幣轉讓幣手續 發布:2025-05-18 02:37:53 瀏覽: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