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元宇宙
① 富豪們喜歡玩什麼游戲
5月13日,2022年中國《新財富500富人榜》發布。除了榜單前十大富豪引發熱議之外,一家名為「米哈游」的上海游戲公司受到了媒體與社會聚焦,原因是這家公司三位85後創始人一起闖入《新財富500富人榜》。
其中,CEO蔡浩宇以553億元的身價,排名73位,登頂「濟南首富」;劉偉與羅宇皓分別以305億和288億次之,排名145位、157位,三人財富總值高達1146億!
米哈游CEO蔡浩宇,圖源:GDC(游戲開發者大會)視頻截圖
米哈游的財富密碼,源自一款於2020年發售的游戲《原神》。據Sensor Tower的數據顯示,2021年《原神》在Google Play和iOS平台上的收入則達到了18億美元(約119億元)。
《原神》的爆火不是偶然,在此之前,米哈游已經走了近10年的路程。游戲雖然被視為暴利,但是游戲開發可謂異常艱辛,不僅是對資金與資源的持久消耗,更是對耐心與信心的長久煎熬。
十年磨礪無人問,一朝成名天下知。蔡浩宇、劉偉和羅宇皓,這三位上海交通大學的同學,如何締造出遊戲業「中國合夥人」的傳奇故事?
米哈游創始團隊,羅宇皓(左1),蔡浩宇(左2) ,劉偉(右2)
二次元「中國合夥人」
2011年,上海交通大學閔行校區宿舍內,蔡浩宇、劉偉和羅宇皓成立米哈游工作室。
三人不僅都是同學,而且都喜歡二次元文化。大學期間,他們創業的第一個項目——主打自由寫作的開源文學社區,在中科院技術創新大賽中贏得了20萬元獎學金,這是他們創業的第一桶金。
工作室成立半年後,米哈游的第一款萌系美少女2D卷軸過關游戲《Fly me 2 the Moon》上線,下載定價18元,一個月內,下載量達3000次。
2012年2月,米哈游公司正式成立,透過這個極具二次元風格的公司名,其創業文化可見一斑。
團隊的啟動資金,來自上海科創中心的10萬元無息貸款,還有一間50平米的辦公室,可免費使用半年。初始創業團隊6個人,一間辦公室,每個人靠著牆有一張辦公桌,房間中央的大桌子上,堆滿了漫畫和輕小說。
游戲開發,10萬元遠遠不夠,他們迫切需要拿到投資。但那時,智能手機尚未普及,移動互聯網時代還未到來,手游的價值得不到重視。在投資人的眼中,二次元游戲遠不及人工智慧產品吸引人,更何況,三位創始人均沒有大廠資歷背書。
歷經坎坷,米哈游最終僅拿到杭州斯凱網路科技的100萬元天使輪投資,其股權結構為:大股東蔡浩宇持股41%,劉偉22.595%,羅宇皓21.405%,斯凱網路持股15%。
100萬天使投資,成了《崩壞學園》的啟動資本。
《崩壞學園》是一款橫版射擊手游,在游戲中,校園遭到僵屍攻擊,玩家需要操縱日漫風格的美少女與僵屍戰斗,保衛校園,有闖關、生存、限時三種模式可以選擇。
游戲上線後,反響平平,日活躍用戶數量不到十萬。錢花了,卻未收獲半分,米哈游迎來艱難的時刻。
「當時團隊很迷茫,看不清產業方向。」
不得已,蔡浩宇、劉偉、羅宇皓幾位創始人每月只拿4000元工資,並且每人身兼多職,幾乎做遍了所有工種,正是因為這些經歷,讓他們近距離接觸到了玩家,從而更加了解用戶的需求。
他們開始以市場為導向,以用戶為重,在游戲中設置更豐富的角色形象、服裝和武器外觀,讓玩家能為了自己喜愛的游戲外觀付錢。
效果立竿見影,改進之後,《崩壞學園》的數據開始增長。
一鼓作氣,2014年初,米哈游推出了《崩壞學園2》,將單機游戲升級為網游,除了IOS渠道,也在嘗試新的安卓渠道。這一時期,恰逢B站正苦於如何從彈幕網站變現,而米哈游的二次元屬性正好與B站不謀而合。二者就此展開合作。
這一合作,成就了彼此。
2014年,蔡浩宇在一次公開演講中表示,「B站占米哈游安卓收入50%還要多……沒有B站就沒有現在的《崩壞學園2》」。B站從此成為米哈游最重視的合作方之一。
復盤中國創業公司成功案例,不少成功都伴隨著營銷渠道的紅利,彼時適逢B站流量紅利期,米哈游成功抓住這一波風口,實現公司的跨越式發展。
《崩壞學園2》上線一個月後,流水超過1000萬元,2014年的營收為9500萬元。2015年,《崩壞學園2》營收增長到1.7億元,增幅達到180%。
米哈游終於駛入快車道,而它真正開始名聲大噪,是2016年《崩壞學園3》的上線。
從游戲的內核世界觀、角色形象的豐富程度及美工的專業水平來說,《崩壞校園3》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沒有對手,很多手遊玩家表示,「曾為了《崩壞校園3》氪掉了一萬多元。」
2017年,《崩壞校園3》的營收沖上了10億元。其中在上半年,《崩壞校園3》收入占米哈游業務收入的84.41%,成為新的收入支柱。
也正是從《崩壞校園3》開始,米哈游開始了「出海」戰略,銷往東南亞。根據韓國數據公司IGAworks報告顯示,《崩壞校園3》一度成為韓國收入最高的中國手游。
《原神》「超神」:年入百億
2017年,在米哈游的歷程里是特殊的一年。這一年,隨著國內移動互聯網的成熟,國內二次元手游迎來爆發。對米哈游而言,它進入了一個新的里程:公司人數突破300人;首次遞交IPO試圖上市;《原神》立項。
雖然是年輕的創業團隊,但是他們卻充滿了居安思危的意識。游戲行業中,更新迭代太快,如果你不能持續給予玩家驚喜,那終將被玩家拋棄。
《崩壞校園3》一炮走紅後,團隊一直在想:下一款產品做什麼?
劉偉接受采訪時,表示米哈游的研發理念是:something new、something exciting、something out of imagination。
「到底做什麼樣的產品才會讓我們自己覺得exciting、覺得 out of imagination?」
那段時間,他們自己玩了很多主機上的開放世界游戲,想把這種游戲帶到手機上。
「自己想玩,又願意做,團隊有了做《原神》的想法。」
《原神》游戲中,構建了一個名叫「提瓦特」的虛擬世界,玩家在旅行的過程中踏上尋找七神的冒險之旅,會遇到有不同特殊能力的同伴,一起擊敗敵人,找到失散的親人,並逐步發掘「原神」的真相。
《原神》是弱社交遊戲,核心是單機,但和《崩壞校園3》一樣,加入了聯機副本玩法,游戲本體免費,抽卡、月卡和通行證需要付費。
2020年9月,《原神》正式上線。
《原神》線下展會
從立項到上線,米哈游用了三年。在此之前,他們沒有做過這類游戲,對成本、預算沒有概念。隨著項目推進,米哈游砸下重金,人力拉滿,投入逐漸「失控」。
劉偉說,「陷入泥潭,完全超出預期。」
到2019年末,《原神》單一項目人數已超過400人,按照招股書里人均40萬年薪計算,這一項目一年的人力成本至少花費1.6個億。此前,有媒體報道稱,《原神》開發花了1億美元,蔡浩宇公開承認投入不菲,「《原神》上線後每年還要花2億美元,過去3年開發的成本更高。」
重金投入的《原神》,也給了米哈游高回饋。Sensor Tower 數據公布的手游廠商營收Top30榜單中,2019年12月,米哈游排名26位,《原神》發行一個月後的2020年10月,米哈游排名躥升至第2位。Sensor Tower 數據顯示,《原神》自發行以來,僅移動端就在6個月內吸金超過10億美元。據《市界》報道,同樣是賺取10億美元,2020年收入最高的移動游戲《和平精英》用了16個月,《王者榮耀》則花了18個月。2021年,《原神》收入高達18億美元,在2021年全球收入超過10億美元的8款手游中名列第三。到了2022年一季度,《原神》收入為5.51 億美元,並在3月重回手游海外收入第一的寶座。
拋開產品本身,《原神》之所以能大火,還有兩個原因:
一是抓住了二次元文化。
雖然《原神》做的是游戲,可是底層邏輯,是二次元文化。新消費時代,產品爆紅的一個關鍵,就是能切中核心用戶的文化屬性。《原神》之所以能成為現象級產品,就是切中了游戲群體中的二次元用戶,本質上來講,這和漢服、盲盒崛起的底層邏輯,有異曲同工之妙。
第二個原因,就是成功打開了海外市場。
張一鳴曾講過,新一代的創業者,需要具有國際視野。如同TikTok在海外創造了短視頻神話,《原神》讓米哈游成為2020年中國游戲出海榜首。
《原神》風靡海外,它在147個國家開放下載,其中,56個國家及地區進入了IOS下載榜的前20名,36個國家及地區進入IOS下載榜的前10名,十天時間,《原神》在全球AppStore和Google Play上的預估收入達9000萬美元,成為了一款世界級的明星游戲。美國權威游戲雜志《Game Informer》對《原神》的評分達到9.25分,這是年度最佳游戲的分數。
據《財經天下》報道,歐美主流游戲中的女性角色,大多數比較接近好萊塢、漫威刻畫的女性戰士形象,而《原神》中精緻、可愛的二次元美少女形象,帶給玩家強烈的新鮮感;在習慣了日本二次元文化的亞洲國家,《原神》精緻的畫面融入了中國張家界、桂林等地的山水風景,足以讓玩家耳目一新。
截至2022年4月,米哈游全球收入都穩坐國內前三,僅次於騰訊和網易。但是,在款游戲收入Top20內,騰訊有9款游戲,網易有6款游戲,米哈游只靠1款游戲。
上市折戟,開啟多元化
2020年,游戲產業發展如火如荼。
除去騰訊和網易的龍頭地位,新生代的米哈游、莉莉絲勢如破竹,反而是A股老牌游戲公司地位尷尬。在2017年1月吉比特上市之後,A股市場再沒有一家游戲公司成功上市,其中包括米哈游。
2017年2月,米哈游第一次申報上市A股,計劃募資12.22億元。當時,米哈游運營的三款游戲分別為《崩壞學園》、《崩壞學園2》、《崩壞學園3》。招股書顯示,米哈游收入的主要來源為《崩壞學園2》與《崩壞學園3》,該兩款產品的收入占報告期營業收入的比重高達98.82%。
12月,米哈游更新了報送材料,其增速遠遠超過預期,僅2017年上半年就實現了5.88億營收,4.47億的利潤。
隨後證監會也反饋了意見,其中,就依賴單一IP能否保持未來持續盈利能力表示存疑:如果公司不能准確掌握二次元用戶的偏好變化,創作出用戶喜愛的內容,「崩壞校園」IP對用戶的吸引力下降,可能造成用戶流失和盈利能力下降。這一風險導致IPO未獲通過。
2018年,米哈游更新招股說明書,將募資規模提升到14.89億元。但在排隊三年後,米哈游上市希望依然渺茫,2020年9月,在《原神》進入公測階段的同時,米哈游主動撤回了上市申請。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原神》的大獲成功,從側面說明,開放世界的二次元游戲的大門,已經被米哈游打開,傳統游戲大廠騰訊、網易都表達了對這一領域的雄心,莉莉絲、疊紙、鷹角等游戲新勢力也緊隨其後。
蔡浩宇表示過自己的擔憂,「害怕自己40歲以後難以抓住用戶的需求。」
很多人對米哈游存在質疑:僅靠單IP運營,未來還有很多不確定性。
質疑沒錯,但不要忘了,當初很多游戲大廠的崛起,同樣是靠單IP發跡的,比如,《大話西遊》成就了網易游戲,《傳奇》成就了盛大網路。網易游戲賺了錢後,丁磊選擇去養豬,蔡浩宇依然身在其中。
這幾年,米哈游頻繁出手跨界投資其他創業公司,先後投資了元宇宙社交產品Soul、核變能源技術開發公司能量奇點、視頻雲解決方案服務商蔚領時代、國內民營火箭製造企業東方空間。在核聚變、元宇宙和腦機介面領域,米哈游充滿興趣與好奇心。
成為「頂流」之後的米哈游,未來道路更加開闊,但也面臨更多挑戰。
② 中科聲龍這個公司怎麼樣
中科聲龍這個公司還是很不錯的。
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還是高通量計算產業聯盟會員單位。
團隊核心成員均來自中科院、清華大學等國內外頂尖高校和高科技企業。
擁有自己的技術,並且技術實力在行業中處於領先地位。所研發的晶元能夠在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人工智慧、加密演算法、區塊鏈、元宇宙等領域廣泛應用。
中科聲龍作為頂尖的初創高科技企業,成立至今已完成4輪融資,公司人均產值在1000萬元以上。
是一家有技術,且堅持創新發展的公司。
③ 腦機介面這個領域發展怎麼樣
科學家、投資人與企業家都在關注的腦機介面,到底藏著什麼樣的未來?
「人類出現的歷史已經有很多很多年了,計算機出現才100多年。那所謂『碳基』的生命,怎麼更好的有機的與現在『硅基』的智能結合起來,是一個非常讓人激動的挑戰。」
「站在醫學本源的一個角度,我們大腦的潛力到底有多大?大腦的潛力就一定不如計算機嗎?我想這個問題可能今天沒有一個人敢給出絕對的回答。未來我們需要去思考的可能是怎麼把我們植入的晶元與我們的大腦能夠有機的融合起來,而不是塞一個晶元進去就代替了人類。」
「在科幻裡面有很多人與機甲合二為一的場景,其實這涉及到一個很本質的問題,就是我們計算機的信號程序語言和我們大腦的電信號,到底是不是同樣的電信號,以及到底能不能交互。而腦機介面這樣技術的發展其實是反向讓我們更好的去理解大腦。」
近日,一則由紅杉中國合夥人楊雲霞、博睿康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胥紅來以及著名科幻作家、雨果獎獲得者郝景芳三人作為嘉賓參與,以腦機介面的應用與未來為主題的的談話視頻在網路中迅速傳播開來,使得腦機介面與腦科學這樣一個原本略顯晦澀與科幻的概念,再次受到關注。
(附:完整視頻鏈接)
https://v.qq.com/x/page/l33146d7owf.html
https://v.qq.com/x/page/l33143muyw4.html
實際上,不管是科學領域還是產業領域,腦科學都已經是一個堪稱火熱的話題。
9月16日,科技部正式發布科技創新2030「腦科學與類腦研究」重大項目2021年度項目申報指南,共計59個研究領域和方向志著醞釀多年的中國腦計劃項目已正式啟動。
產業端,包括博睿康在內的一批以腦機介面、腦科學為主要領域的公司在近兩年時間里先後宣布完成大額融資,以加快侵入式/非侵入式等多種腦機產品的開發進程。
而一批對於前沿技術具備敏銳嗅覺的投資機構也已經開始了動作。11月17日,紅杉中國在上海張江宣布其首個智能醫療加速器正式啟用,其中便包括以與腦科學領域科研院校、臨床專家深度合作為特點的紅杉中國腦科學孵化中心。
被認為是「人類自我認知最後一塊高地」的腦科學,到底藏著什麼樣的未來?
探索人類自我認知的最後一塊高地
在生命科學漫長的發展歷史中,人類似乎從來沒有停止過對於大腦的探索。近100年前,德國醫生漢斯·貝格爾(HansBerger)在病人頭部測到極為微弱的電流,繼而發明腦電圖這一醫學史上的里程碑事件。而在近50年前,關於「腦機介面」這一術語才被正式提出。
到底什麼是腦機介面?用嚴謹的學術語言講,傳統或者狹義的BCI一般指的是輸出式腦機介面,即利用中樞神經系統產生的信號,在不依賴外周神經或肌肉的條件下,把用戶或被試的感知覺、表象、認知和思維等直接轉化為動作,在大腦與外部設備之間建立直接的交流和控制通道。
輸出式腦機介面系統示意圖
但其實用更通俗的語言來講,所謂腦機介面,其實指的就是在大腦與外部環境之間,建立一種全新的、不依賴於外周神經和肌肉的交流與控制通道,從而實現大腦與外部設備的直接交互。
在紅杉中國合夥人楊雲霞看來,腦機介面其實是一個信息傳遞的科學。「我是醫生出身,我認為現在的腦科學就像是十到二十年前的『精準醫學』,人的大腦是靠無數的電信號和化學信號來完成工作的,所以如果想要去解讀大腦是怎樣工作的,首先要獲得這些信號、解讀這些信號。第二步則是要把我們看到的信號傳遞出來。這個就是腦機介面的重要性所在了。」
實際上,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絕大多數普通人對於腦機介面的理解還停留在電影大片里關於人與機甲合二為一的科幻場景,著名科幻作家郝景芳在訪談中也表示,「腦機介面其實在科幻裡面是一個老概念了。在科幻裡面很多人非常關心人與機器到底能不能進行信息交互,其實這涉及到一個很本質的問題,就是我們計算機的信號程序語言和我們大腦的電信號,到底是不是同樣的電信號。」
在郝景芳看來,腦機介面這樣技術的發展其實是反向讓我們更好的去理解大腦。而也正是基於對於大腦的更好理解,現在已經有創業者將視線瞄準腦科學領域的巨大應用價值。
「從創業者的身份出發,我們考慮更多的是如何運用技術去幫助病人以及普通人,如何去解決一些實際的問題,如何創造現在能產生價值的東西。」博睿康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胥紅來表示,公司目前已經在一些領域落地,尤其是針對一些有大腦相關疾病的病人,通過腦科學的技術實現更精準的診療。
腦機介面的醫療應用戰場
實際上,如果將概念進一步擴大,腦機介面也不僅僅局限於將大腦的信號「輸出」,同樣有巨大現實應用價值的,還有輸入式腦機介面。現在臨床上可見的深部腦刺激(DBS)、經顱磁刺激(TMS)、經顱直流/交流電刺激(tDCS/tACS)、顱超聲刺激(TUS)等其實都屬於這一范疇。
而另外一個重要的分類方式則是按照感測器的安裝方式來區分,包括侵入式腦機介面與非侵入式腦機介面。
「非侵入腦機介面的感測器是無創的,就像是做心電圖需要在胸口貼一些心電電極,我們也會在頭皮上面放置一些腦電電極,做完之後再把電極取下。」胥紅來表示,這個過程是不會產生創傷的,叫做近腦無創,但因為大腦信號都是大腦內部的神經元放電,在傳到腦外的時候會經過顱骨,勢必有很多信號被阻擋,因此從信息量方面來看不如將電極植入顱內的侵入式腦機介面,而侵入式腦機介面則無法避免因為異物植入而帶來的一系列排異反應,所以兩種技術路線各有其特點與問題。
楊雲霞則認為,具體選用侵入式還是非侵入式,需要取決於其應用的場景。「我們把應用場景分為兩類,一類是嚴肅醫學,一個是消費場景。兩種場景對於信號捕捉精準度的要求不同,人們對於損傷的接收程度也不同,所以還是應該選擇最合適的標准進行考量。」
出於更好的探索腦科學領域以及促進產業轉化,紅杉中國也於不久之前正式對外宣布了「紅杉中國腦科學孵化中心」的正式啟用。這一中心將專注在被認為是生命科學終極疆域的「腦科學」這一細分領域,與科研院校和臨床專家深度合作,打造國際領先的腦科學技術研究與產業孵化平台,加速走通技術產品商業化道路,為推動腦疾病的干預診療貢獻力量。
在紅杉中國智能醫療加速器的啟用儀式上,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學術主任、上海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主任蒲慕明的一席話,揭示了腦科學當今發展的現狀。蒲慕明院士表示:「腦科學是21世紀前沿科學里最受關注的領域之一,但受限於其系統之復雜,進展還是比較緩慢。一方面我們需要在基礎研究領域加強,一方面也需要更多向實用導向、應用導向而轉化。」
在更多的專業人士看來,腦機介面在醫療場景之中的應用,應當比其在消費型場景市場中的應用更值得期待。中國人工智慧產業發展聯盟發布的《腦機介面技術在醫療健康領域應用白皮書》就認為,至少在肢體運動障礙診療、意識與認知障礙診療、精神疾病診療、感覺缺陷診療、癲癇和神經發育障礙診療等幾個專業醫療場景中,腦機介面將擁有巨大的空間。
④ 姓鄭的歷史名人有哪些
鄭吉因發西域諸國兵攻車師有功升衛司馬保衛鄯善以西南道鄭光祖(1264年—?),字德輝,漢族,平陽襄陵(今山西臨汾市襄汾縣)人,元代著名雜劇家、散曲家。一、鄭板橋(清代書畫家、文學家)
鄭板橋(1693年-1766年),原名鄭燮,字克柔,號理庵,又號板橋,人稱板橋先生,江蘇興化人,祖籍蘇州。清代書畫家、文學家。
康熙秀才,雍正十年舉人,乾隆元年(1736年)進士。官山東范縣、濰縣縣令,政績顯著,後客居揚州,以賣畫為生,為「揚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
鄭板橋一生只畫蘭、竹、石,自稱「四時不謝之蘭,百節長青之竹,萬古不敗之石,千秋不變之人」。其詩書畫,世稱「三絕」,是清代比較有代表性的文人畫家。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圖》《清光留照圖》《蘭竹芳馨圖》《甘谷菊泉圖》《叢蘭荊棘圖》等,著有《鄭板橋集》。
二、鄭成功(明末清初軍事將領)
鄭成功(1624.08.28-1662.06.23),本名森,又名福松,字明儼、大木。福建泉州南安人,祖籍河南固始。漢族,明末清初軍事家,抗清名將,民族英雄。
其父鄭芝龍,其母名田川氏。弘光時監生,因蒙隆武帝賜明朝國姓「朱」,賜名成功,改名朱成功,並封忠孝伯,世稱「鄭賜姓」、「鄭國姓」、「國姓爺」,又因蒙永曆帝封延平王,稱「鄭延平」。
1645年(清順治二年,弘光元年)清軍攻入江南,不久鄭芝龍降清、田川氏在亂軍中自盡;鄭成功率領父親舊部在中國東南沿海抗清,成為南明後期主要軍事力量之一,一度由海路突襲、包圍清江寧府(原明朝南京),但終遭清軍擊退,只能憑借海戰優勢固守泉州府的海島廈門、金門。
1661年(清順治十八年,永曆十五年)率軍橫渡台灣海峽,翌年擊敗荷蘭東印度公司在台灣大員(今台灣台南市境內)的駐軍,收復台灣,開啟鄭氏在台灣的統治。
三、鄭光祖
鄭光祖(1264年—?),字德輝,漢族,平陽襄陵(今山西臨汾市襄汾縣)人,元代著名雜劇家、散曲家。
鄭光祖從小就受到戲劇藝術的熏陶,青年時期置身於雜劇活動,享有盛譽。但他做過杭州的小吏,主要活動在南方,成為南方戲劇圈中的巨擘。所作雜劇在當時「名聞天下,聲振閨閣」。
元·周德清在《中原音韻》中激賞鄭光祖的文詞,將他與關漢卿、馬致遠、白樸並列,後人合稱為「元曲四大家」。
所作雜劇可考者十八種,現存《周公攝政》《王粲登樓》《翰林風月》《倩女離魂》《無塩破連環》《伊尹扶湯》《老君堂》《三戰呂布》等八種。其中,《倩女離魂》最著名,後三種被質疑並非鄭光祖作品。除雜劇外,鄭光祖寫散曲,有小令六首、套數二套流傳。
四、鄭玄(東漢末年儒家學者、經學大師)
鄭玄(127年-200年),字康成。北海郡高密縣(今山東省高密市)人。東漢末年儒家學者、經學大師。
鄭玄曾入太學攻《京氏易》《公羊春秋》及《三統歷》《九章算術》,又從張恭祖學《古文尚書》《周禮》和《左傳》等,最後從馬融學古文經。
游學歸里之後,復客耕東萊,聚徒授課,弟子達數千人,家貧好學,終為大儒。黨錮之禍起,遭禁錮,杜門註疏,潛心著述。晚年守節不仕,卻遭逼迫從軍,最終病逝於元城(今河北大名縣境),年七十四。
鄭玄治學以古文經學為主,兼采今文經學。他遍注儒家經典,以畢生精力整理古代文化遺產,使經學進入了一個「小統一時代」。著有《天文七政論》《中侯》等書,共百萬余言,世稱「鄭學」,為漢代經學的集大成者。
唐貞觀年間,列鄭玄於二十二「先師」之列,配享孔廟。宋代時被追封為高密伯。後人建有鄭公祠以紀念。
五、鄭庄公(周代鄭國君主、春秋初期政治家)
鄭庄公(前757年-前701年),姬姓,鄭氏,名寤生,周代鄭國第三位國君(前743年-前701年在位),春秋初期政治家,史稱「鄭庄公」。
鄭武公二十七年(前744年),鄭武公病逝,太子寤生繼承君位。鄭庄公二十二年(前722年),鄭庄公平定胞弟叔段的叛亂,消弭了國家內患。之後十餘年間,鄭國與宋國、衛國等國之間互有徵伐。
鄭庄公三十七年(前707年),周桓王率軍攻打鄭國,鄭庄公領兵與之戰於繻葛,成功自保的同時使周天子威信掃地,史稱「繻葛之戰」。鄭庄公四十三年(前701年)五月七日,鄭庄公去世,享年五十七歲,謚號為「庄」,故史稱「鄭庄公」。
在執政期間,政治上,鄭庄公攘外安內,使得鄭國出現了比較穩定的局面;經濟上,鄭庄公重農興商,積極發展商品經濟,不斷增強國家的經濟實力;外交上,鄭庄公藉助外力清除了鄭國前進道路上的障礙,最終使得鄭國稱「小霸」於諸侯。
8 37
起名字典新版 公司孩子取名起名改名命名實用寶典 姓名專用筆畫名字數理 取好名字不求人
¥35.8 元¥52 元
購買
京東廣告
取個名字-點擊進入起名網
值得一看的取個名字相關信息推薦
起名網提供在線取個名字服務,專業起名大師按照公司類型及公司信息,量身打造寓意美好的公司 企業/店鋪/商標名字,快速解決取個名字的煩惱
安徽知優信息技術有..廣告
一些古代飾品的名稱
漢服古風瓔珞項圈明制項鏈流蘇吊墜配飾古裝首飾超仙少女古代飾品
¥3.73 元
時尚瓔珞項圈明制漢服配飾項鏈吊墜女童古裝少女古代飾品特價
¥31 元
古風項鏈流蘇吊墜瓔珞項圈明制漢服配飾簪娘古代首飾少女古裝飾品
¥13.5 元
瓔珞項圈明制漢服配飾古風項鏈流蘇吊墜古裝首飾少女古代飾品流蘇
¥9.9 元
明制漢服配飾套裝古風軟瓔珞項鏈額頭鏈仙氣復古宮廷項飾古裝飾品
¥8.9 元
拼多多廣告
長安十二時辰你看懂了嗎
入鄉隨俗,一起探訪唐朝衣食住行大小事
16個問題231,534人瀏覽
澳大利亞國家好嗎,潮流新品,好貨熱賣,更多優惠盡在淘寶!
淘寶熱賣廣告
香港理工大學2022QS世界排名66的寶藏大學
值得一看的世界排名相關信息推薦
本月9337人下載
咨詢
拼多多廣告
外星人存在嗎?4.2光年外傳來神秘呼喚,幾乎和手機頻率一樣?
近日,在中科院的跨年演講中,我國天體物理學家、中科院院士武向平向大家介紹了了一些科普知識,並且表明自
3391 瀏覽521434
背靠大樹,元宇宙會翻紅VR設備嗎?
元宇宙紅了之後,配套的技術也跟著進入大眾視野,VR技術就被譽為元宇宙的頂樑柱之一,但真正的事實是,V
2077 瀏覽173271
為何來到日本的京都,就好像回到唐代的長安城和洛陽城
京都是日本大阪都市圈的重要城市,也是日本境內號稱為「千年古都」的旅遊城市。從公元794年桓武天皇將日
1226 瀏覽195785
澳大利亞移民,如何申請澳大利亞綠卡
⑤ 探究數字"黑洞":"黑洞"原指非常奇怪的天體,它體積小,密度大,吸引力強
事實上,對於"我們能否回到過去?"這個問題並沒有定論,因為目前無論是在理論或實際上都沒有達到成熟,只是一些科學家們在猜測.
近年來歐洲原子能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員發現正負K介子在轉換過程中存在時間上的不對稱性。這是物理學史上首次直接觀測到時間不對稱現象,更直接地證明了時光可以倒流。美國貝爾實驗室(Bell Lab)也曾經於實驗中在亞原子程度下獲得過同樣的驗證。
另一方面,對於人類的某些超異常「預感」能力(譬如著名的埃德加·凱西預言)的不解之謎,同樣也必須建立在「時間倒流」理論的基礎之上才能在科學上得以合理性的解釋。預知未來的能力的實質就是捕獲跨越時空的信息(的能力),而任何信息的傳遞都需要以物質作為媒介物。既然信息可以從未來時空「回到」現在,那麼作為媒介物的物質本身也應該可以。
其次,在理論上「時間倒流」也同樣具備了一定的條件。要達到「時間倒流」有兩種方式:一是超光速,二是「蟲洞」(Wormholes)。
按照愛因斯坦那個著名的能量質量關系式E=mc2,穿越時間隧道從現在回到過去完全是可能的。1905年,愛因斯坦在「狹義相對論」中這樣解釋一個「奇異」世界:我們所處的宇宙可以看成是一個四維時空,隨著物體運動的速度增快,時間流程將會變慢,空間尺度將會縮短。1915年,愛因斯坦進一步提出他的引力理論,叫作「廣義相對論」。同樣在這個「奇異」世界中,在大質量物體(即強大的引力場)作用之下,時空結構會發生彎曲,時間流程也會變慢。一維時間可以像三維空間一樣發生彎曲。1974年在美國杜蘭大學的提普勒(Frank J Tipler)就曾做過計算,一個質量很大、無限長的圓柱體,若沿著軸心以接近光速自轉,便可讓航天員造訪他自己的過去;同樣的,這也是拖著光線繞著軸,以封閉曲線運動。1991年,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戈特(Richard Gott)則預測,宇宙弦(宇宙學家認為這種結構是在宇宙大爆炸初期形成)可以造成相似的結果。科學家們研究發現:當宇宙飛船經過重力場時,把重力場的拉力轉換成推力,宇宙飛船在那段時間內,便可以以光速甚至超光速飛行。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的專家們已經創立了「時空場共振理論」,這是以愛因斯坦和德國物理學家海森堡的「統一場論」為基礎建立的。其要旨是:藉助電磁、重力、光速和時空共同演變的伸縮性,瞬間跨越時光。但是,就算真能超光速,狹義相對論也提到物體運動速度越快、長度變得越短,越趨近光速、越為顯著,此為「羅倫茲收縮」;而「廣義相對論」也提到,趨近光速會受到強大潮汐重力場的作用。當到達光速時,換作是人的話,恐怕早已不成人形了,不用說超光速了。
所以說,另一方面「蟲洞」就顯得更為合理了。
在廣義相對論發表後不久,1935年愛因斯坦就在理論上發現了「蟲洞」--也就是由兩個相連的「黑洞」所構成的時空結構中的「豁口」的存在--一條貫穿空間和時間的隧道。也就是說,只要能夠建造一個穩定的蟲洞,就可以跨越時間和空間。數學家把這種情形稱作「多連通空間」(multiply connected space)。但理論家一直未搞清,蟲洞僅允許光線通過?抑或飛船也能穿行?到了1988年,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桑恩和摩立斯終於得出了結論:蟲洞的兩端皆可出入,並非像黑洞那樣是一種單向通道,只進不出;再者,旅行者在蟲洞內僅受到一般的拉力,不像在黑洞中。並且,該大學柏克萊分校的吉普·索恩(Kip Thorne)教授還提出:光找到這樣一個「蟲洞」還不夠,還必須使它的開口時間足夠長,這樣才能讓人有足夠的時間鑽入它。因為根據量子理論,這個蟲洞在強力的作用之下,將於瞬間關閉。有一種假設是利用開斯米效應(Casimir effect)等量子方式向「蟲洞」里灌輸反物質(Otone),這樣就可以延長蟲洞開啟的時間。並且,同樣利用反物質將其「扯大」,鑽出一條長度約為一光年的「時間隧道」。這樣一條「時間隧道」,便是由「現在」通往「過去」的「快捷方式」。這需要融合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理論,創造出一個全新的量子引力論。著名的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Los Alamos National Lab)的科學家已在如何利用蟲洞方面進行開拓。他們對反物質有了更深的研究:一直以來,這種奇怪的反物質只存在於理論之中,而今他們已成功地證明,反物質也存在於我們的現實世界之中。並且得出結論:蟲洞的超強(引)力場,也一樣可以通過反物質來中和。(「正物質」和「反物質」有一很有意思的差別,前者擁有「正質量」,能產生能量,後者具有「負質量」,卻可以吸去周圍的能量。)而實際建造一個蟲洞要分3步:第一步,尋找或建立一個蟲洞,開辟一個隧道用來連接太空中兩個不同的區域。第二步,使蟲洞穩定下來。由量子產生的負能量,蟲洞便允許信號和物體安全地穿越它。負能量會抵制蟲洞變為密度無窮大或接近無窮大。換句話說,它阻止了蟲洞演變成黑洞。第三步是牽引蟲洞。一艘具有高度先進技術的宇宙飛船將蟲洞的入口互相分離開。如果兩個埠都放置在空間中合適的地方,那麼時間差將保持恆定狀態。假設這一差值是10年,一名宇航員從一個方向穿越蟲洞,他將跳到10年後的未來,反之,宇航員若是從另一方向穿越蟲洞,他將跳到10年前的過去。這聽起來像科幻,但已是一個美國宇航局擬資助的真實的研究項目。
甚至還有物理學界權威認為,在我們這個世界裡蟲洞就可能以普朗克長度(約10-33公分)這種極微的尺度下自然存在。雖然這只有原子核的1/1020那麼小,但在理論上,這么小的蟲洞,只需要一束能量脈沖便可將之穩住,接著便可將它膨脹到可資使用的大小。因此,如果已經有某個超文明可以駕馭它的話,那麼甚至完全可以在地球表面某一特定區域建造。1979年, 美國和法國科學家利用儀器,在百慕大魔鬼三角附近海底發現了金字塔。其由特殊材質所造,塔底邊長約300米,高約200米,塔尖離海面僅100米,比埃及金字塔大得多。塔下部有二個巨大的洞穴,海水以驚人的速度從洞底流過這里。也就是說,迄今為止人類在地球上所發現的最大的金字塔位於同處於北緯30度的百慕大三角,這就足以證明百慕大魔鬼三角與埃及金字塔之間存在著讓人意想不到的密切聯系。從另一方面來考慮,如果未來文明出現了由人工製造的時間隧道,那麼必然從遠古至未來在外層空間甚至地球表面某一特定區域存在著時間通道的入口。由百慕大三角區域所發生的大量飛機與輪船神秘失蹤事件,並且恰好又有UFO以及USO頻繁出沒,因此完全有理由將此作為(時間通道入口的)最大嫌疑對象。
(事實上,此處也的確發生過多起時空扭曲事件:1966年1月6日從阿魯巴島出發的「尤里西斯」號雙桅帆船在百慕大三角神秘失蹤,卻於1990年突然出現在委內瑞拉加拉加斯市郊的海灘上,船上的三個水手的年齡和生理狀況跟24年前並無差異;1955年一架飛越百慕大三角海區時失蹤的飛機於1990年完整無損地飛回原定目的地機場,其中一名飛行員的出生證表明他現在已有77歲,但他看起來只有40出頭;1954年由洛根和諾頓所乘坐的熱氣球在魔鬼三角地帶神秘失蹤,經多方查找,仍無下落。1990年春在古巴的春季熱氣球比賽中,那隻失蹤36年的熱氣球在消失處又突然出現……)
假如技術上的諸多難題都被克服了,時間機器的生產將會打開充滿悖論的潘多拉盒子。關於跨時間旅行最後還有一個悖論至今沒有人可以解決。舉個例子來說,如果一個人真的「返回過去」,並且在其母親懷他之前就殺死了自己的外祖母,那麼這個跨時間旅行者本人還會不會存在呢?對於「外祖母謬論」,現今最受物理學界所推崇的解決方案是「多重宇宙」理論——世界不是只有一個,而是有許多平行的世界。1957 年物理學家 Hugh Everett 根據量子力學提出「多重世界理論」,認為宇宙從「大爆炸」開始的演化過程上,如分叉路般不斷地分裂為二,歧異點是某件關鍵事件引起的量子轉移,而分出的世界便產生差異,成為多重「平行世界」或「等次元宇宙」。(迄今為止,在理論上又可分為三類:量子力學多宇宙體系、廣義相對論多宇宙體系、渦流增壓多宇宙體系。)並且,近年來物理學家Stephen Hawking 又指出:無數個宇宙通過「蟲洞」相互連結。你回到過去,但那不是你自己的世界,而是和你的歷史相似的等次元宇宙。這樣,即便你打死了自己的外祖母,她在那個世界也的確死了,但當你回到未來時,她依然活得好好的。但是,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麼大量的有關時間倒流的事實證據也就無從解釋了。要解決此矛盾,需要創造一個全新的假設——「鏡子理論」。打個比方:我們單憑自己的肉眼就能直接看到自己身體表面的大部分部位,但是不通過鏡子是永遠也無法看到作為產生(自己)視覺感觀的物質基礎的(自身的)頭部,之所以無法看到自身頭部是由於視線受到了空間上的限制。同樣道理,所謂的「鏡子」代表了與歷史相似的「等次元空間」;而「頭部」即代表了歷史中自己的祖先以及過去的自己(作為構建了「現在的自己」存在因素的物質基礎)。也就是說,通過「時間倒流」,時間旅行者的確能夠回到真的歷史中,但由於受到了時空上的限制,時間旅行者是永遠也無法與歷史中自己的祖先以及過去的自己發生直接的接觸與聯系的。謀殺自己的外祖母只能在「等次元空間」中存在。因此:由於過去的物質,現在的物質,將來的物質在某些性狀的本質上是有所區別的。時間旅行者一旦即將與歷史中自己的祖先以及過去的自己發生接觸,那麼作為時間旅行者本人在我們這個世界的歷史中所存在的因素就將消失,就像百慕大魔鬼三角突然神秘失蹤的輪船和飛機那樣,而只能存在於「平行宇宙」中。
這樣,既解決了「外祖母謬論」,同時又為遠古地球的確受到過未來文明影響提供了理論基礎。
也就是說,我們或許可以回到過去.但上文也提到了,這些理論在目前只是假設!
⑥ 數字藏品是什麼
為了更好的宣傳我國的歷史文化遺產,包括後續博物館的一些藏品落地,持有博物館藏品的可以低價購買門票或者免費進入,也有一些景點會和這些平台合作,這樣以後持有景點藏品的也可以免費或者低價進入景點!還有現在全球火熱的區塊鏈NFT,讓我國的各大平台紛紛進入,目前收藏價值就可以直接買數字藏品,不僅有收藏價值,等升值了可以直接出售!目前我國有幾大數字藏品可以購買,別的小平台不建議,因為怕買了後後續平台都不見了!
下面我為大家介紹下目前國內比較靠譜的數字平台:
支付寶的鯨探,注冊方式:打開支付寶搜索數字藏品或者鯨探就可以!(注意的是買了後需要180天才能轉贈,沒有二級市場可以掛賣)
靈稀
這些平台目前都是現在市場比較火的,數字藏品主要是靠搶,平台發售時基本都是1-3秒被搶完,所以如果你要是搶得到還是有不錯的價值的!如果後續有靠譜的平台我會繼續更新,感謝大家!
⑦ 如何評價中科院2022年跨年演講直播中,武向平院士表示,天眼搜索到疑似外星文明信號
渺渺太空,總會勾起人們無限的探索欲,其中最讓人關注的莫過於外星人是否存在的話題。近日,在中科院2022跨年演講直播中,中科院院士、天體物理學家武向平稱自己相信外星人是存在的。據武院士介紹,從1959年開始,人們就找尋專門的望遠鏡收集來自宇宙空間的信號,希望找到外星人,最早的時候,(望遠鏡)像足球場一樣大小,球門換成了射電接收機,在1977年8月15日,它曾收到過一個據說是來自外星人的信號,至今依舊沒被破譯。而在兩個月以前,澳大利亞的天文學家用直徑64米的望遠鏡,在離我們4.2光年的比鄰星上,收到了一個信號,後經證實該信號並非人為的干擾,頻率為982兆赫,和手機頻率幾乎一樣,因此被確認是人類收到的第一個外星呼叫。武院士還稱,希望天文學家有一天能夠找到適合人類居住的第二地球,用旅行的辦法把大家送上去,同時他還表示希望真的和外星人建立聯系。對此,有網友表示贊同,「銀河系有超過上千億個像太陽系一樣的恆星系,而我們的宇宙中像銀河系一樣的星系有至少上千億個,地球上生命多種多樣,宇宙中的生命更是無限可能。」
⑧ 現在都有那些吃香的專業
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
護理是什麼?
生活的理想,其實是為了理想的生活。不如時常問一問自己,你想要什麼?現在基於自己的現實,又怎麼到達那個方向? 在你眼裡護理是什麼,咱們學了三年(大專),四年/五年(本科),到研究生七年/八年,知道了嗎?護理從南丁格爾(Nightingale)奠定現代護理基礎以來,足足經過了159年,其寫的《護理筆記》詳細記錄了經過護理之後,病人的死亡率下降到2.2%,而原來這一死亡率是42%。試想一下沒有護理,醫院從前台分診,到病房預防壓瘡,控制管道感染,都沒有專業人員來做,那病人到醫院就是坐等天命,醫療的作用不過是那50%。醫生的定義從一開始就是關注「治療」,也僅僅是治療,而衍生的照護,是護理來做的,而現實中護理作為一門多元化、多樣性的行業,遠遠不止於服務於病人這一門「藝術」。 在我眼裡,護理是我空白的家庭和人生的起點,我看到護理在不同的場合它發揮著不同的作用。和其它學科並無區別,這門學科有資源、有體系、有學生、有發展,但和其他的專業有區別(也正因為如此成為了一門專業),它最初的初衷是「了解個人健康狀況對動態變化,對所出現的健康問題進行辯證,准確施護,幫助個人掌握健康知識,從自身狀況出發,防治疾病,增強對疾病的應對及適應能力,到達身心最佳狀態」。而且一起學習的,從大學到研究生,大部分是女孩子,她們大多數都很可愛又勇敢。 護理畢業,能去哪裡工作? 如果回歸護理學,它是一門學科,畢業後給你一個專業特長,讓你有工作,吃得飽飯甚至可以在吃飽飯之餘,有錢買買買,有錢出國旅遊。特別愛好或者有悟性的,會把這門學科作為人生基礎,發展成一門事業。 可以去工作的地方很多: 1-主流的技術訓練選醫院各大科室:三甲、二甲、市區、縣區、社區,中外合資醫院、中醫醫院、西醫醫院,私人診所。每個醫院雖然各有特色,但是整體來說全國並無大區別,因此可以按照實習期間所見的門診、急診、內科、外科、婦幼保健、產科、精神科、傳染病科、監獄醫院、社區醫院來,去實習以後,大概就能知道各個科室是干什麼的,自己能不能適應那裡。有的科室強度大,對業務水平要求高,這就需要根據自己個人的特質進行選擇。比較特殊的就是澳門醫院、香港醫院,如果走出國門看向北美、歐、日本、新加坡、沙特、南美洲等又需要另說。
2-護理學科教育場所:
(1)中專護理依舊開辦,向縣、區、社區輸送懂基本職業技能知識的護士;
(2)大專教育有優有劣,但是總體上來說是大專中性價比很高的一門學科,我大學的大專畢業後留三甲醫院的很多;更多的是去二甲;
(3)大學本科畢業慢慢成為社會護理人員主流軍隊,可以去大中專教書,做護理老師,教授護理學科知識和技能;
(4)全日制研究生畢業,根據學校的優劣可以選擇去不同的大學當老師;
(5)博士生畢業,根據個人情況,可以去醫院管理層、科研部、教學部、國家高等級公務員、大學教師、醫院科研骨幹……
3-以護理為跳板,轉業:
(1)本科、研究生、博士生,畢業後都可以直接考公務員,轉向成為一個愛黨愛民,服務與鐵飯碗並具的公務員;以我身邊的同學為例,
(2)轉成銀行專員-通過縣/區銀行考試即可;
(3)轉成互聯網醫療護士-比如丁香園線上護士,互聯網醫療護理類話題編輯,平安好醫生互聯網公司護理人員;
(4)轉成與護理相關的附屬工作-臨床監察員,器械護士,金寶貝公司的銷售人員,健康產品公司人員,葯店店員;
(5)考研轉專業:轉中科院神經心理學研究;轉中醫針灸學;轉傳播學;轉傳媒;轉法律;轉文學;轉基礎醫學院(調劑的多);
(6)自學或者跟班學計算機,轉成程序員。……啊,真多選擇啊,想轉專業的各位,先按照「XX是什麼」,「Xx是做什麼」,「我要什麼」仔細問問自己。 做護理能賺多少錢? 我對自己選的這個專業工資特別滿意,先不說根據不同場合工資不同。我在大學時期看到的大學護理老師的生活、我的實習醫院帶教老師的生活狀態,就讓我非常非常的滿足了。 我家很窮,爸爸媽媽是社會底層人員,辛辛苦苦把我們姐弟三人拉扯大。小時候的夢想就是有一份體面的,有工作單位的工作,有養活自己和至少能回報父母的收入。我的身體遺傳爸爸媽媽,也或許是小時候幹活鍛煉的多,特別的壯實,很少生病,熬夜班也沒太大感覺。因此自己在哪個科室都是很喜歡的,畢業老師們因為我勤快,還選我為「優秀實習生」。 拿廣州某三甲來說,我的老師們月工資普遍在一萬以上,老公一般是醫生、護士、老師、銷售。她們都能買買買,大部分去過至少三個國家以上旅遊,都在廣州攢錢買了房,嚮往國外的也成功移民了。 大學貸款念的書,四年的貸款,我現在研二就還掉了大半,而且是全靠自己一己之力,還有剩餘買了很多工具,買了機票,買了iPhone……出國交換的錢,大部分來源於獎學金。 我的大專生的師妹,第一個月工資3000,第二個月漲到6000,大家都知道,剛剛開始工作,在考察期尤其現在有規培期,拿到這樣的工資也算不錯啦;可我同學們更高…畢業半年,有好幾個本科同學一個月已經穩定上萬。 讀了研究生後,職業方向更加明亮。我可以去當大學老師,可以去三甲醫院搞科研,可以出國留學移民,可以畢業後考國家的「調配生」。 研究生期間,我自己寫了一些考研資料掛到閑魚上賣,收入是3000+(一個月,但是也只火熱了一個月,因為我寫的是考研保研…的);我認識的護理的師姐,教一堂網課700,自己開了一個考研公眾號收入過萬… 就是因為護理人氣很足,不然不會有這么多的收入。 在醫院工作的感受 中國醫院強度非常大,這是肯定的。因為病人非常多。來參觀醫院的美國專家在給我們上課的時候,說中國的護士簡直太厲害了,要應付這么大的人流量,這么多的工作。 我的身體特別壯實,即便是在骨科這樣高周轉率的科室,在急診這樣的急匆匆的科室;在產後區的超多服務的科室;在乳腺科需要7:00備班的科室,還是沒什麼太累的想法。當年去心血管科,就真的抱著怨忿的態度罵自己的專業,罵護理,罵天罵地,因為心血管科太忙了,雜亂無章,科室管理不好,帶教老師對我也很差,一度就在科室發了脾氣,整個科室也是,護士們時常相互吵架……這是極品,也算是護理中的魔鬼。所以罵護理的,我完全能體會。當時病人也不好對付,病情復雜,家屬刁鑽古怪……總之如果在那樣的場景下,我指著鼻子發誓,能轉行就轉行,去哪裡都強,工資一萬八也不要。 我看到有開自己護理門診的護理老師;有會針灸的護理老師;有自己獨門技巧的護理老師;有待病人很好也收到病人無數的尊敬和愛戴的護理老師;有臨危不亂,解決了難題的護理專家;有和醫生合作一起完成手術的護理人員…… 在學校學習期間,更是踴躍了大批由護理為起點,非常優秀的大神。在此不一一列舉。 一點前人言: 相信自己的所見,用自己的行動、感知去評判事情,建立自己的價值觀,而不要被別人的價值觀牽著走。事物的好壞都是很難說的,對我來說好的對你未必是好,而別人說的壞,恰好是我覺得的好。 護理也是一門信息很強的學科,你得到的信息不同,選擇不同,人生很可能就不一樣。比如院校,科室,地區……互幫互助,互相分享信息非常重要,明白自己想要什麼,如何達到,做好職業、家庭規劃。 真希望能夠像美國護士那樣,有一個美國護士公益的/官方的協會,有全美護士官網,上面有著關於護士的各種信息,護士們也能自由的在上面發聲,探討學科進展,地區的發展,學習工作機會等。 而加拿大護士協會,則為加拿大及來加拿大的國際護士,提供一個溝通的、發展的橋梁渠道,他們的護士甚至可以自己申請到其他的各個國家工作。 多看點書是沒錯的,如果能翻牆,可以到國外的護士網站、優秀護士博主那裡瀏覽一下信息。
下面是我推薦的關於護理學科的資料,如果感興趣可以自己找來翻閱。
1-十三五教材《護理專業與發展:現狀與趨勢》
2-必讀-南丁格爾《護理筆記》最好原文版,見證現代護理發源人的偉大思想
3-《critical thinking in Nursing》 看完我答案的護理的孩子們,同胞們,與子同袍,豈曰無衣。 更新:寫這個答案鼓勵到很多志同道合的小夥伴,希望將來的我們,立足於現在的自己,會變得更加好,實現自己理想的人生。臨床工作辛苦,大家多多保重身體!如今我研二了,也將去臨床實習. 2019-09-22課間更新 很高興在知乎和同行同道們相遇,看到評論里有很多令我驚喜的評論,我也看到我們共同經歷過的困惑。我希望自己的經歷能夠給大家打開一點思路。 我的進階分享:因家庭財力有限,我選擇去德國 繼續進化,目前在修煉德語,研一GPA3.7,現實習+畢設+專利+小論文同時進行。求助信息:希望有德語學習、工作經歷的小夥伴可以跟我交流一下~ 我也得到機會去國外交換,因保證我的身份不被暴露,我將朋友圈看到的交換生拍下的照片和自己拍的混在一起放出。 2017年-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泰國 印尼多彩、獨特的建築 飛機上拍下的爪哇島 馬來西亞、印尼飲食 泰國滴水禮,接受佛教洗禮,長輩祝福
澳洲剪影
加拿大溫哥華市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小松鼠 2018年我參加的國際護理學生會議 正文: 我懷疑中國地區不同的地點存在對「護士」的不同定義,一種是依附性很強的「醫生的嘴,護士累斷腿」,護士是技工;一種是獨立性很強的,護士是「低起點高成就」,成就事業的基線職業。這正如我體會到,每個國家的「護士」或許不是護士。
請聽我詳解: 1 印尼語護士:juru ketik 印尼、泰國、馬來西亞,juru ketik只是其中一種職業,這意味著juru ketik雖然比不上醫生/工程師/程序員等高自尊行業,但是依舊獨立。表現在:男女學生平等,男學生女學生人數一半一半,為自主意願。這跟宗教有關系,印尼伊斯蘭教,男女授受不親,盡量避免女性接觸男性(實際上民風已經更為開放,我去的診所是男女都去同樣護理)。印尼、馬來、泰國的護理專家可以開辦自己的診所,比如傷口診所,juru ketik自己就做主去處理傷口、開醫囑、截肢等,醫生是有診所僱傭偶爾上來看診。 泰國學生動手能力一流,對nursing research 態度非常認真。他們有自己的材料室、實驗室,一旦產生什麼想法,就會自己動手實踐。後來我的導師(本科導師,非常open)模仿,帶我們一起做了一個專利,就是自己動手實踐的,借了中葯學院實驗室。
2 美國、英國nursing 這個我已經不用多說了,英美國家對護理職業的熱愛,為全世界之最。外教老師中,英美國家老師,成就感最大,講課中激情滿滿,數次將我深深打動。他們知識豐富,邏輯清晰,想法創意,職業平台很高。英美的nursing,和中國護士有本質區別,那就是職業尊嚴感、職業領導力。 2019年在學校聽的講座中,有遺傳學專科護士開辦人Kathleen Anne Calzone,她是護士,卻開辦一個學科。和胡雁教授開創國內循證護理學一樣,令人驚嘆。足見歐美國家的高度。 舉栗子:有一個哈佛臨床醫學院教授給我們上課的時候,利用門來講解心臟瓣膜病,她自己口技模仿心臟雜音,又用氣球 將前負荷、後負荷一點就通。另外一個老師來自於小學校,她帶教移民學習護理的學生,感到中國移民學生對學習比較消極,於是她想出臨床日記的方法,去激勵自己學生,讓大家都重新愛上護理職業。 3 德國 krankenschwester 我還沒有去,我對這個最感興趣,我去主要不是做護士工作,還是做的類似護理學院外事交流的那種工作,以後我接觸了真正的德國ktankeschweater我再來和大家交流。 以上:juru ketik、nurse、krankenschwester,和中國的「護士」,我認為雖然是有交叉點,但是本質上根據國情已經發展為不同的方向。 在我行走的路上,我明白機會多麼重要,有一個知道如何發現、創造機會的人願意告訴她的經驗,甚至手把手教又更難得。我很感激自己遇到的老師、朋友、師姐,無私的幫助我,我也用自己的努力回報她們,成為一個好的合作夥伴。
首先,如果要在國內讀數字媒體技術,要先了解這個專業在國內的情況。什麼是數字媒體技術?數據的存儲,傳播,安全管理,人機交互?不是。數字媒體技術不是只做游戲的,更多的是對視音頻的一些研究學習,優化生活中視頻,音頻相關的信息,也同時處理基礎邏輯。你如果選擇數字媒體技術專業,就代表你進入了CS,開始了自己的編程之路(學計算機本質離不開編程,離不開數學),大一大二計算機系各個專業課程類似,都是CS的基礎課,專業課一般要到大三才開始細分 ,大四開始實習,考研的考研,工作的工作。 你要問問你自己,本科四年讀完計算機,和其他培訓機構出來的有什麼不一樣?這個不一樣,應該是比他們強的數學知識,英語能力,還有日積月累的編程能力,否則你有什麼競爭力?大學學完什麼都不知道,豈不是白讀?萬層高樓平地起,無論你是什麼學校的學生,本科期間都要學高等數學,大學英語,離散數學,線性代數,數據結構與演算法,操作系統,以及一種或者幾種編程語言。如果是偏向硬體的,可能會有計算機組成原理,偏向互聯網的,有計網,偏向數字媒體技術的,有3D建模等。一般都是大三開始分方向,而考研一般都考操作系統和數據結構。到了大三開始分方向,弄清楚你想找什麼工作,或者是考什麼方向的研究生,根據自身情況出發,選擇自己適合的才是最重要的 很多本科生在學習過程中一是不知道自己在學什麼,二是不知道怎麼學,我建議學習計算機你要有自己的一套體系,從計算機組成原理和計算機科學導論出發,從一門編程語言出發,用編程語言自己造輪子,逐漸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不要什麼都伸手要,一定要培養自己的自學能力,要不然以後在社會上很吃虧,到公司去沒人要你。大學階段老師不會講過於復雜的知識,但是不代表考的不復雜,比如人工智慧所必須的機器學習,圖形處理,語音識別,神經網路等,這些只有自學或者研究生分方向學習,並且還要很強的數學知識 本科四年學習時間遠遠不夠,所以我建議考研。大學四年出來很可能就是個普普通通的碼農,可能會被各種甲方折騰浪費時間,最後每天干一些重復性的工作,碌碌無為度過這一生。工程師只有自強,完全是靠技術吃飯的,知識早晚都要學,不如早點學,以後還不會吃虧,這是一門賺錢生意,成本價幾乎沒有 要考研,以下是2017年廈門大學考研資料截圖 軟體學院 研究生出來工資不一樣,本科出來如果勤奮也還是可以 騰訊春招 嗶哩嗶哩 動漫公司 可以看到的是,數據挖掘,大數據給的工資都很高,但是這些全要讀研,是研究生方向的內容。游戲方面的unity3D(學好c#),動漫的手繪師收入也可以,但是這都是大公司,你985/211本科畢業是拿不了這么多的,這些都有1年到3年工作經驗要求,所以我建議多學多練。在同樣的家庭背景條件下,你要比別人拿更高的工資,憑什麼?憑的就是別人不會的你都會,憑的就是技術堡壘。所以少待在宿舍,多去圖書館自習室,去練成一門好手藝。 如果要考研,就要努力學好數學,英語,政治,專業相關的課程。研究生階段就要分方向了,例如機器學習,數據挖掘,人工智慧,流媒體,數字醫療,都是研究生方向(當然要很認真去選,選好導師,選對專業)。 所以如果問數字媒體技術專業什麼用?只能說是你自己不努力,你如果不認真對待了這個行業,這個行業也容不下你。計算機這個行業適合對科學技術有熱情的學生,我現在每次翻開專業書都很開心,作者人十分聰明,又幽默風趣,都很有想法。我個人喜歡動手製造一些小物品,學習這個專業效率很高。每天編程,看一些相關書籍,寫寫報告,和同事討論一下問題,感嘆新時代的同時,一天也就過去了。所以希望各位不要覺得學習十分枯燥,畏懼數學,畏懼編程,真正意義上數學很多地方是很巧妙的,當你將你的數學知識運用在你的新項目時,是很有成就感的。雖然學習過程充滿艱苦,但是學成之後整個世界都煥然一新。我在廈大讀書,周圍有很多比我聰明比我勤奮的人,我每天都兢兢業業,刻苦努力,爭取早日跟上這些人的步伐。世界是如此的廣闊,與智者同行,亦是人生一大幸事。平時你想去學習什麼就放手去學,像我大學期間選學了經濟學原理,橋牌,生活葯學,影視編導,都是很不錯的人生經歷。 祝各位前程似錦。 p.s. 各位有問題請私信,評論區是不會回復的。選學校請去專業機構咨詢,福建省的學校我會回答,其他省份學校不清楚情況。所以高中你就安心讀書吧,不要偏科。 到了大學基本大家都在一個起跑線了,這時候在好好學,找到自己喜歡的方向去努力就好,不管是上課學還是下課自學都一樣。
⑨ 嗶哩嗶哩是否適合高中生看
嗶哩嗶哩適合高中生看。
嗶哩嗶哩,英文名稱:bilibili,簡稱B站,現為中國年輕世代高度聚集的文化社區和視頻平台,該網站於2009年6月26日創建,被粉絲們親切地稱為「B站」。
B站早期是一個ACG(動畫、漫畫、游戲)內容創作與分享的視頻網站。經過十年多的發展,圍繞用戶、創作者和內容,構建了一個源源不斷產生優質內容的生態系統,B站已經涵蓋7000多個興趣圈層的多元文化社區,曾獲得QuestMobile研究院評選的「Z世代偏愛APP」和「Z世代偏愛泛娛樂APP」兩項榜單第一名並入選「BrandZ」報告2019最具價值中國品牌100強。
學習內容
B站正成為年輕人學習的首要陣地;B站數據顯示,被用戶稱為#study with me#的學習直播,已晉升為B站直播時長最長的品類;2019年,用戶在B站直播學習時長突破200萬小時。
2019年,泛知識學習類內容的觀看用戶數突破5000萬,相當於2019年高考人數的5倍。
大批專業科研機構、高校官方賬號入駐B站。中科院物理所以賬號「二次元的中科院物理所」上線B站,通過趣味科學分享,2個月攬獲超27萬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