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幣圈知識 » 幣圈四小天王

幣圈四小天王

發布時間: 2022-08-24 06:28:54

① 為什麼說劉德華是四大天王之首

有實力吧,影響力大

如果把電影+音樂+商業綜合起來的話,個人觀點,劉德華>張學友>郭富城>黎明。可以說在那個年代他們四個人是不分伯仲的,他們各有所長,表演風格迥異,誰都無法在各個領域碾壓誰,所以才叫做四大天王。只能說每個人的追求不一樣,有的是低調的生活,有的是高調的地位,都是藝術家,也都是老百姓。我是這樣認為的,大家呢?

② 香港四大天王時代

樂壇四大天王是指張學友、劉德華、黎明和郭富城。
他們代表香港娛樂屆的最高成就,他們是一代人記憶中的青春見證,他們是影迷歌迷永遠不老的偶像。
1986至1996年間的香港影壇,可謂是電影的十年黃金歲月,的確,在這10年中,香港影壇為觀眾締造了太多的電影佳話,留下了無數光輝璀璨的記憶。
同時,在這10年中,香港娛樂圈最大的成就是捧出了以張學友、劉德華、黎明、郭富城為首的「四大天王」,並由此進入了一個異常活躍的時期。而身處在那個黃金年代中的四位娛樂寵兒,
更是通過各自的歌聲和銀幕形象,與無數觀眾一同走過並見證了香港電影的巔峰時代。
隨著新世紀的到來,早年在香港娛樂圈打下半壁江山的張學友、劉德華、黎明、郭富城四人,
皆已走過了演藝生涯中最為風光的而立之年。而此時,隨著一批又一批娛樂新人的推出,「四大天王」的地位無論是在歌壇、影壇還是整個香港娛樂圈,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和動搖。
於是在這個關鍵性的時期,曾經一同攜手締造輝煌的「四大天王」,將又會以什麼樣的姿態和行動去迎接挑戰?為將到來的不惑之年寫下更為輝煌的事業篇章。
2005年歲末,「四大天王」的名字再次同時出現在香港藝人收入排行榜前10位的名單之中。這一年,張學友和劉德華44歲,郭富城40歲,黎明39歲。截止今天,由他們四人所出演的電影總數已經超過220餘部。
或許有一天,人們終將不再去提及「四大天王」的封號,但是有一點卻是無庸質疑的,那就是由他們四人所塑造的形形色色的銀幕形象,將和泛黃膠片一起封存進每一位經歷過那個時代的人們的記憶中,於是,當久違的歌聲在耳邊響起的時候,那些故事、那些人將伴隨著熟悉的旋律一起,在腦海中一一浮現······
說到香港電影黃金年代和曾經叱吒影、視、歌壇的「四大天王」,我們不得不要從那個黃金年代的起點說起。
在隨後被封號為「四大天王」的四個人中,劉德華可謂是出道最早的一位。1981年,時年20歲的劉德華進入香港無線藝員訓練班學習,畢業後隨即簽約無線,期間得到了當時香港影視圈當紅演員周潤發的提攜,於1982年出演了許鞍華指導的影片《投奔怒海》,從此走上了演藝之路。
隨後,劉德華接連主演了《獵鷹》、《神鵰俠侶》、《鹿鼎記》等幾部收視率很高的電視劇,一躍成為香港無線的當紅小生,與湯鎮業、苗僑偉、梁朝偉、黃日華並稱「無線五虎將」。
1984年,正當劉德華在影視圈迅速躥紅的時候,與劉德華同年出生的張學友卻依舊是航空公司的一名小職員。這一年,23歲的張學友懷著對演唱事業無限嚮往,參加了「全港十八區業余歌唱大賽」,並最終憑一曲《大地恩情》在眾多選手中殺出重圍,奪得冠軍,繼而簽約寶麗金唱片公司,推出他的第一張粵語專輯《Smile》,開始了他的星路歷程。
同年,劉德華憑借自己在電影、電視方面急速聚集的人氣,借勢推出了自己的首張個人音樂專輯《只知道此刻愛你》,標志著向其流行歌壇進軍的開始。專輯中同名主打歌《只知道此刻愛你》旋律優美,情誼纏綿,雖然年輕的劉德華演繹此類情歌顯得勢單力薄,缺乏感染力。
1988年,無論對於張學友,還是劉德華來說,都是具有轉折性的一年。在這一年,他們二人第一次聯袂出演了一部足以改寫他們一生的影片《旺角卡門》。
1990年,在香港歌壇轉戰多年的黎明終於推出首張個人專輯《黎明》,獲得一致好評。此時,香港歌壇老一輩領軍人物譚詠麟和當紅巨星張國榮分別宣布退出四大音樂頒獎禮,將更多的機會留給新人。於是一時間香港媒體都在作出各種預側,誰將是香港流行樂壇的接班人?
1991年,張學友推出《情不禁》《一顆不變心》兩張專輯,其中一曲《每天多愛你一些》更是成為了家喻戶曉的情歌,幾乎成為男生向女生以歌示愛的不二之選,同時藉助此歌橫掃各大排行榜的威勢,也揭開香港樂壇新生代風聲水起的序幕。
同年,劉德華憑借其在電影、電視上的輝煌戰績,帶著《愛不完》《一起走過的日子》《來生緣》《我和我追逐的夢》《浪漫情歌篇》等五張個人專輯卷土重來,大有在流行歌壇東山再起的氣勢。其中專輯主打歌《我和我追逐的夢》《來生緣》等歌曲不但榮登當年各個流行音樂榜榜首,更是成為了流傳久遠的經典歌曲。
後來居上的黎明也於同年推出了《是愛是緣》《今夜你會不會來》《我的感覺》《傾城之最》四張專輯,其中主打歌《對不起我愛你》《今夜你會不會來》不但榮登1991年度TVB十大勁歌金曲榜,本人亦榮獲1991年度商業電台叱吒樂壇全港播放率最高男歌手銅獎、和記十大魅力男士、十大健康形像藝人等眾多獎項。
也是在這一年,轉戰台灣並紅透整個寶島的郭富城以歌手的身份殺回香港,推出個人專輯《我是不是該安靜的走開》。雖然在演唱方面,郭富城難以和他人相比,但是其動感的舞姿、清秀的面孔和俊朗的外形,著實令眾多女性聽眾無法抗拒,並奪得了1991年度香港電台「最有前途新人」金獎,年度商業電台「叱詫樂壇新力軍男歌手」銀獎和年度無線電視「十大勁歌金曲最受歡迎國語歌曲」銀獎多項大獎,並出演了《豪門夜宴》《五億探長雷洛傳II》《機BOY小子之真假威龍》《91神鵰俠侶》等多部影片,風頭一時無兩。
至此,張學友、劉德華、黎明、郭富城四人以流行樂壇為主陣地,同時向影、視等多棲發展,完成了起在香港娛樂圈的原始積累,風雲一時的「四大天王」開始初現端倪。1992年,香港發行量最大的《東方日報》第一次引用佛教中的「四大天王」的說法為香港樂壇這四個新的領軍人物冊封冠名,從此這個古老的詞彙被重新附予了商業概念和炒作噱頭,與四個人的照片一起頻頻出現在各個媒體的頁面上,開啟了香港娛樂業「四大天王」的統治時代。可以說「四大天王」的概念炒作是空前成功的,它使得原本各自為陣香港藝人及娛樂公司在一個大概念下被集結在一起,進一步增強了香港娛樂產業的競爭力和影響力,從而更有利地搶占娛樂市場,並網路了大量的消費群體。
面對內地廣闊而潛在的娛樂消費市場,實時推出的「四大天王」也應時跟上了時代的腳步,繼而開啟了此後風靡中國全境的「四大天王」娛樂時代。在這場持久的風潮中,中國內地觀眾不但全方位領略了香港明星制所帶來的立體感受,也第一次領教了「影、視、歌」三棲明星對中國娛樂市場的沖擊,於是,中國內地第一批「追星族」也應運而生,在中央電視台春節晚會上,由趙麗容、蔡明和郭達表演的小品《如此追星》就相當風趣地表現了當時「四大天王」對內地年輕人產生的影響。同時,以香港本地方言為載體的粵語歌也一躍成為了全世界流傳最廣泛的地方語種歌曲。直至今天,由張學友、劉德華、黎明、郭富城四人所演繹的眾多經典歌曲,依舊是KTV中點唱率最高的曲目。
1993年,戴著歌神皇冠的張學友,以他的母語歌曲征服了所有中國的歌迷,國語專輯《吻別》的全球銷量達到四百萬張,令華語歌壇為之震驚。專輯中的《一路上有你》和《秋意濃》等膾炙人口歌曲都深受歌迷們歡迎,而凄美絕倫的《吻別》更是令人無法忘懷。至此,無論從粵語到國語,從香港到內地,張學友真正成為全球華人心目中的歌神。同時,在電影方面,張學友秉持了一貫的小人物配角出演,於當年參與拍攝了由王家衛監制,劉鎮偉執導拍攝的無厘頭喜劇片《射鵰英雄傳之東成西就》。在這部集合張國榮、梁朝偉、張學友、林青霞、梁家輝、張曼玉、劉嘉玲、鍾鎮濤、王祖賢等港台大腕明星的影片中,除了金庸原著《射鵰英雄傳》里的一些人物名字不變外,整個故事情節可以說是完全顛覆,被解構得天馬行空,可以說是一部極端無厘頭的搞笑片。在影片中,張學友出演了說著山東話的北丐洪七公,其中與粱朝偉所飾演的西毒歐陽峰在谷底那場令人捧腹的對決,可謂是無厘頭喜劇片中百看不厭的經典。
同年,劉德華、黎明雙雙出演了由成龍主演的影片《醉拳2》和《城市獵人》,兩位天王在同一年皆獲得與成龍大哥的合作機會,足以看出後來居上的黎明和闖盪娛樂圈十多年的劉德華在香港娛樂圈幾乎平起平坐,這也表現出香港造星工廠令人生畏的力量。而此時,也正是劉德華和黎明在影、視、歌壇爭奪最為激烈的時刻,演唱會場上,彼此的歌迷相互喝倒彩的情況時有發生,而這個帶有戲劇性的場景也被周星弛搬上了銀幕戲謔一番,在影片《破壞之王》中我們就可以看到這個令人捧腹的畫面。
同年,在由杜琪峰執導拍攝的影片《赤腳小子》中,郭富城飾演了帶著身懷絕技卻赤著雙腳前來投靠亡父好友的關豐曜。能與杜琪峰、狄龍、張曼玉等明星大腕合作拍攝影片並擔綱主演,足以看出年輕的郭富城在當時如日中天的聲望。該片雖然是張澈導演的武俠名作《洪拳小子》舊戲新拍,影片製作也沒體現出杜琪峰的個人藝術風格,但是郭富城在片中的表現還是令人刮目相看,扎實的舞蹈功力所帶來的矯健身手,為其日後朝著動作片道路的發展開啟了良好的開端。
正當以「四大天王」為代表的香港娛樂商品在90年代初期大肆搶佔中國內陸市場的同時,中國本土娛樂業尤其是流行音樂業也隨之進入一個空前的活躍期。由於受到香港娛樂明星制的影響和啟發,中國內地的音樂人也紛紛成立公司,開始包裝、整合內地的原創歌手,試圖模仿並打造一批如同「四大天王」一般的偶像明星。1993年,台灣滾石公司的下屬機構——魔岩唱片在看到內地原創音樂廣闊市場前景後,簽下了竇唯、張楚、何勇三名內地歌手,並冠以「魔岩三傑」的名號分別為其推出個人專輯。可以說,「魔岩三傑」的推出是中國內地音樂人對「四大天王」的一次效仿和反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1994年12月17日,竇唯、張楚、何勇以及「唐朝」樂隊在香港紅勘體育館舉辦名為「中國搖滾樂勢力」的演唱會。這場盛況空前的演唱會是香港有史以來大陸訪演規模最大的一場演唱會。而演唱會之前何勇那句「四大天王中除了張學友會,其餘幾個都是小丑」的言論,更是在香港娛樂界引起巨大轟動。它標志著以「四大天王」為代表的香港流行音樂對內地市場壟斷開始逐步瓦解。
隨後到來的1995年,是「四大天王」逐步由喧囂歸於平靜的一年,在這一年中,張學友、劉德華雖然繼續發行專輯,但再也沒有再唱出如《吻別》《來生緣》一般感人至深的歌曲。接拍的影片無論從數量還是從質量上來看都明顯不及先前。很顯然,在經歷了輝煌的巔峰之後,二人開始進入漫長的平淡期。
相比之下,黎明卻依舊保持著攀升的熱度。1995年,黎明首次與王家衛導演合作,拍攝了影片《墮落天使》。在影片中,黎明出演天使1號,是一個殺手。與張學友、劉德華在《旺角卡門》中個性鮮明的表現不同的是,黎明在此片中的表演完全被淹沒在其華麗的外表之下,沒有太多的表情和台詞,呈現出來的只是一位冷酷到底的殺手形象,角色單一,過於臉譜化。
有人說,「四大天王」是香港娛樂圈壟斷的一種標志,因為在他們誕生後的數年裡,雖然有無數個明星被封為「四小天王」或「第五天王」,但這些人無一例外被「四大天王」給湮沒。「四大天王」是一個時代的產物,即便他們的出現造成了香港娛樂圈的壟斷局面,但是無可否認的是這種壟斷也正是香港娛樂圈黃金時代的象徵。時光荏苒,日歷即將翻過1996年進入一個偉大的歷史新時期,在這個中華民族歷史性的交叉點上,曾經造就輝煌的「四大天王」是否還能繼續締造娛樂神話?這一切只能等待時間去見證。
1998郭富城出演了由劉偉強執導的影片《風雲之雄霸天下》,影片《風雲之雄霸天下》改編自香港漫畫家馬榮成創作的漫畫集《風雲》,講述了一個充滿魔幻色彩的武俠故事。坐落在天山之巔的「天下會」是當時武林第一大幫會,幫主「雄霸」武功蓋世,但同時心狠手辣。雄霸為了獨步天下,霸業永存,他鏟除異己,廣收門徒,並聽信泥菩薩的讒言,將被其血戮的兩位武林高手的親生兒子由郭富城飾演的步驚雲和由鄭伊健飾演的聶風招為入室弟子,並授以排雲掌和神風腿武功,有意將兩人培養成幫會霸業的接班人。
10年後,年已二十的步驚風和聶風一表人才,武藝高強,並分別成為飛雲堂和神風堂堂主,輔佐雄霸,南征北討,威震天下。但不久,雄霸年老多疑,又聽信「成也風雲,敗也風雲」的巫語,便借女兒孔慈婚嫁之事陰謀離間聶風和步驚雲,企圖分而除之。當反目為仇的風、雲兄弟倆知道雄霸的險惡用心,了解到自己的不幸身世後,毅然聯手為父報仇,並最終打敗了惡魔雄霸。 影片中,由郭富城飾演的步驚雲無論是在造型還是神態上,都與漫畫中的角色相當接近,令觀眾眼前一亮,這無疑依賴於郭富城優秀的外形條件和上佳的身體素質。在表演上,郭富城也做到了對人物性格的細致處理,將一個外表冷酷、沉默寡言的俠客形象活龍活現地呈現在銀幕上。同時,該片在香港電影的特技史上有著重要的意義,由於表現的是一個魔幻故事,所以影片中採用了大量的電腦特技,總共有約有500個特級鏡頭,占時40分鍾,使得該片上映後引起巨大轟動,僅香港地區就獲得了4500多萬港幣的票房,成為了當年香港影壇的票房佳作。
2000年,已經憑借90餘部影片成為香港影壇大哥大的劉德華出演了他本人的第100部電影,由李仁港執導的影片《阿虎》。
進入新世紀,隨著香港影壇一起經歷了起起伏伏的「四大天王」再次迎來了其電影生涯的新紀元。在這一年,已經憑借數部動作片在影壇打開局面的郭富城再次出演了當年動作大片《雷霆戰警》。影片《雷霆戰警》是由中環集團第一部投資八百萬美圓的國際動作大片,也是香港著名導演唐季禮在遠征好萊塢之後,第一部重回亞洲拍制的跨國巨片,不僅幕後工作人員網羅了好萊塢和香港的製片好手,在演員陣容上也相當氣派,除了郭富城之外,日本首席女星藤原紀香以及人氣急劇上升的亞洲當紅歌手王力宏和兩岸最受歡迎的女演員林心如等人也都參與演出。
2002,在影壇沉寂數年的張學友出演了具有轉型意義的影片《男人四十》。影片《男人四十》延續了許鞍華一貫的溫婉敘事風格,講述了一個不落俗套的師生戀故事,表現出了一個中年男人在面對家庭、婚姻和愛情時表現出的困惑與無奈。影片中張學友一該往日影片中詼諧、搞笑的小人物配角形象,轉而出演了一位年逾四十的中學語文教師。影片中張學友所扮演的林耀國是位忠直憨厚、滿腹經綸的語文老師,常日里克己奉公、一絲不苟,但卻最終抵擋不住前衛大膽的早熟女學生林嘉欣的追求,課堂上的為人師表在女學生執著的追求和糾纏下逐漸失去防線。面對這份突如其來的青澀愛情,在長久的家庭生活中歸於平靜的內心再次掀起波瀾,勾起了遺忘以久的初戀追憶,可以說張學友將主人公林耀國內心細膩、微妙的變化完好地表現出來,呈現出了一個與往日電影截然不同的銀幕形象。
雖然生活中的張學友早已經功成名就、衣食無憂,可能無法真正感受到男主角林耀國小人物的種種心態。但是同樣處於四十歲這樣的不惑之年,男人總是應該會有自己的疑惑和感慨,而這或許也正是張學友之所以能夠將片中人物演繹得惟妙惟肖的真正原因。
2003年,劉德華再次挑戰有難度的角色,出演了由杜琪鳳執導的影片《大塊頭有大智慧》,在杜琪鳳的這部影片中一改往日的風格,劇情變的匪夷所思、影片的樣式也讓人感覺似是非是,可以看出導演求新求變的創作初衷。從影片的故事來看,明顯具有魔幻和非現實的色彩,但是其間又穿插著警方探案和有關佛家理論的枝線,同時大塊頭和印度縮骨人在樓房上的搏鬥場景,又有著好萊塢影片《綠巨人》和《蜘蛛俠》的影子,難怪該片一出立刻引來了褒貶不一的評論。無論評論如何,劉德華在片中犧牲形象,身著數十斤假肌肉的造型衣賣力的表演最終還是贏得了金像獎評委的青睞,奪得了第23屆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這也是劉德華從影20多年以來第二次獲此殊榮。
2004年,香港和內地的影人合作進一步加強,劉德華先後與國內著名導演張藝謀和馮小剛合作,出演了《十面埋伏》和《天下無賊》兩部影片。 而黎明參與拍攝了由葉偉信執導的愛情文藝片《大城小事》,同時,《大城小事》也是黎明第一次參與投資,創作並監制的影片。
2005年,已經步入不惑之年的郭富城出演了陳木勝執導的影片《三岔口》。影片名稱借用了京劇名段《三岔口》,意寓三個男人在黑暗中的交戰。影片除了秉承陳木勝一慣的動作片風格之外,其中最大的亮點就是郭富城。影片中,郭富城滿臉胡須,一臉滄桑,硬朗外加有點邋遢的模樣,扮演了一位等待女友10年的悲情警察,同時在演技方面讓人有了煥然一新的感覺,打破了往日電影中單一和套路化的表演,更多的是通過對人物內心的挖掘,刻畫出了主人公因為痛失愛人而帶來的復雜心理變化。同時,本片在動作場面的編排上也沒有多餘的花哨設計,通過接近真實的打鬥將觀眾帶入更為真實的情景感受,這也無疑從郭富城的身上發掘出了更多的本色和內在的東西。對於郭富城本人而言,影片《三岔口》可以看作是其表演道路上的轉型之作,不但讓他突破了演技,為他贏得了台灣金馬獎影帝的封號,同時也讓他獲得了第2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的提名。
這一年,張學友憑借其在歌壇不老的地位出演了由陳可欣執導的歌舞片《如果·愛》。在這部匯集了兩岸三地頂尖電影、音樂製作人的歌舞片中,除了大陸當紅女演員周迅不凡的舞姿和台灣重磅級偶像金城武之外,最大的看點就是歌神張學友的傾情演繹。影片中,觀眾可以明顯的感覺到張學友在舞台表演和演唱方面等與眾人拉開的差距,而這種差距也正是從藝20多年以來,張學友一直傲然屹立香港娛樂圈的真正原因。
這一年,一向以愛崗敬業著稱的劉德華繼續在好萊塢化裝師的協助下挑戰高難度角色。如果說先前與杜琪鳳合作的《瘦身男女》和《大塊頭有大智慧》是把橡膠模型穿在身上的話,那麼在這部由陳德森執導的影片《童夢奇緣》中,劉德華則再次忍受皮肉之苦把橡膠模型套在了臉上,出演了一位因為服用了奇異葯水而在短時間內變老的孩子。在這部老少皆益的童話影片中,觀眾除了提前看的60歲的劉德華的容貌之外,對於故事本身卻沒有太多的感悟,畢竟這樣一個有關時空穿梭的故事已經拍的太多了。

③ 硬幣小五珍,五大天王,它們有什麼區別

您好!我先說說硬幣「五大天王」。「五大天王」分別是1981年發行的一分和五分幣,1980年發行的五分和二分幣及1979年發行的五分幣。因為這些年號的硬幣鑄造發行量非常少,僅僅是為了滿足旅遊觀光者購集中國硬幣紀念品的需要而鑄造,這種硬幣都是裝幀成冊在外匯商店裡發售,購買者一般為外國人。由於沒有在市場上流通,所以現在這五枚硬幣在國內市場上基本無法找到,收藏者便把這五枚硬幣稱之為「五大天王」了。現在,「五大天王」的收藏價格比較高,它的市價已經達到了8000元左右。
再說「硬幣小五珍」,我不明白您說的小五珍指的是什麼,不過,我們圈內泉友人通常把「五大天王」的改製品(贗品)稱為「小五珍」。這種幣是用其他年份的1分2分5分幣,將年號通過挖、補、磨進行改製成「五大天王」,以達到以假亂真的地步。我就有一套「小五珍」,是6年前花15元在收藏市場買的,改制水平極高,一般人用肉眼根本看不出來。不過,這種小五珍幣用放大鏡極易辨識,收藏者切莫上當受騙。
希望我的回答您能滿意,謝謝!

④ 中國最貴的銀元有哪些 銀元四大天王

從明代崇禎四年至解放前夕先後發行了640餘種銀幣,其中四 奉天省造癸卯光緒元寶庫平壹兩銀元 種銀元今日價格頗為昂貴,這就是舊版銀元中的「四大天王」:奉天省造癸卯光緒元寶庫平壹兩銀元、香港造上海壹兩銀元、湖北省造光緒七錢二分本省銀元、孫中山像地球版壹元銀元。奉天省造癸卯光緒元寶庫平壹兩銀元為迄今我國錢幣在世界拍賣會上價格最高的銀元。此幣於光緒二十九年奉天省(今遼寧)造幣廠鑄造,直徑4.05毫米。正面上方為「奉天省造」,中間為「光緒元寶」,背面為蟠龍圖案,四周環繞英文「奉天省·庫平一兩」。其試鑄後未發行,十分稀罕。前兩年,筆者在天津古文化一條街上見過一枚,賣家報價為25萬元,遺憾的是筆者下手慢了一步,被一位畫家搶購。說實話,25萬元並不算貴,1991年6月4日在美國加利福尼亞超級展覽館世界錢幣拍賣會上,其起拍價為3.5萬美元,場上你爭我奪,最終以18.7萬美元被台灣錢幣收藏家張秀清收入囊中。今日,此幣陳列在台灣鴻禧美術館。香港造上海壹兩銀元清同治五年,上海工部局委託英資香港造幣廠開鑄銀元,誰知「上海壹兩」(分龍圖外有芒紋和無芒紋兩種)銀元的圖案出現了英國皇徽和國徽,而且讀序為先右後左,從上而下,與中國錢幣的讀序相反,竟然連主圖的蟠龍 也變了獅頭,甚至外以英國最高勛章圍繞;背面圈外中文「上海壹兩」,下書「1867年」,左上有小字「982」,表示含銀成分,右上小字「566」,表示重566格令,周圍英文譯為「上海壹兩」、「香港」。同年十月,「上海壹兩」這種外貌呈地道英國風格的銀元,公然在市面上通行,但最終未被市民接受,不久便銷聲匿跡。現在此幣民間交易價在15萬元以上,足見其珍罕程度,不為常人所能得見。該幣拍賣價更是高昂,香港回歸後,「上海壹兩」銀元拍至66.7萬港元,居中國銀元高價第二位。湖北省造光緒元寶七錢二分本省銀元直徑3.9厘米,重27克左右。其正面中間為「光緒元寶」,上書「湖北省造」,下有「庫平七錢二分」字樣,面文筆畫 渾厚,背面為蟠龍圖案,四周環繞「湖北省造·庫平七錢二分」英文字樣,左右為「本省」字樣。因「本省」兩字有畫蛇添足之嫌,廢止停鑄,故存世罕見,深受泉界重視。在1988年5月上海銀元銅元拍賣會上,以62萬元天價成交,創國內銀元拍賣價最高紀錄。 孫中山像地球版壹元銀元是天津造幣廠於1929年鑄造的。此幣直徑3.9厘米,重27克左右,正面為孫中山著西服肖像,背面為雙旗、地球圖案,故稱「孫中山/地球」版銀元。1997年3月,此幣在上海首屆近代銀幣拍賣會上拍至55萬元高價。

⑤ 香港四大天王誰是之首劉德華是香港四大影帝之一嗎

香港四大天王之首是劉德華。

劉德華是香港四大影帝之一。

劉德華是四大天王之首,奧運會報道劉德華當相關火炬手的時候,中央電視台都說劉德華是四大天王之首。 劉德華於上世紀80年代初出道,真正紅起來則是1985年後TB 「五虎將」時代。此外,他拍攝電影也是最多的,目前已接近200部。(1990最受歡迎男歌手)

香港國語歌手第一人,1990發行的國語專輯《如果你是我的傳說》在台灣狂賣60萬張,整個亞洲接近200萬。在台灣手握15張以上超過五十萬的專輯,台灣歷史上唯一一個銷量過千萬的歌手。

劉德華,1961年9月27日出生於香港,四大天王中成名最早的一個,大氣魅力十足,影視歌三棲發展,被譽為華語娛樂圈的「常青樹」。

大中華地區樂壇和影壇巨星,是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中獲獎最多的香港歌手。曾獲得三屆金像獎影帝和兩屆金馬獎影帝,2000年劉德華投資拍了自己從藝以來的第100部電影《阿虎》。

(5)幣圈四小天王擴展閱讀:

香港四大天王,是指20世紀90年代香港四位最受歡迎的男歌星,分別是:張學友、劉德華、郭富城、黎明(按年齡排序)。

以上資料參考:網路-四大天王

⑥ 銀元的四大天王

從明代崇禎四年至解放前夕先後發行了640餘種銀幣,其中四種銀元今日價格頗為昂貴,這就是舊版銀元中的「四大天王」:奉天省造癸卯光緒元寶庫平壹兩銀元、香港造上海壹兩銀元、湖北省造光緒七錢二分本省銀元、孫中山像地球版壹元銀元。
奉天省造癸卯光緒元寶庫平壹兩銀元
為迄今我國錢幣在世界拍賣會上價格最高的銀元。此幣於光緒二十九年奉天省(今遼寧)造幣廠鑄造,直徑4.05毫米。正面上方為「奉天省造」,中間為「光緒元寶」,背面為蟠龍圖案,四周環繞英文「奉天省·庫平一兩」。其試鑄後未發行,十分稀罕。前兩年,筆者在天津古文化一條街上見過一枚,賣家報價為25萬元,遺憾的是筆者下手慢了一步,被一位畫家搶購。說實話,25萬元並不算貴,1991年6月4日在美國加利福尼亞超級展覽館世界錢幣拍賣會上,其起拍價為3.5萬美元,場上你爭我奪,最終以18.7萬美元被台灣錢幣收藏家張秀清收入囊中。今日,此幣陳列在台灣鴻禧美術館。
香港造上海壹兩銀元
清同治五年,上海工部局委託英資香港造幣廠開鑄銀元,誰知「上海壹兩」(分龍圖外有芒紋和無芒紋兩種)銀元的圖案出現了英國皇徽和國徽,而且讀序為先右後左,從上而下,與中國錢幣的讀序相反,竟然連主圖的蟠龍也變了獅頭,甚至外以英國最高勛章圍繞;背面圈外中文「上海壹兩」,下書「1867年」,左上有小字「982」,表示含銀成分,右上小字「566」,表示重566格令,周圍英文譯為「上海壹兩」、「香港」。同年十月,「上海壹兩」這種外貌呈地道英國風格的銀元,公然在市面上通行,但最終未被市民接受,不久便銷聲匿跡。現在此幣民間交易價在15萬元以上,足見其珍罕程度,不為常人所能得見。該幣拍賣價更是高昂,香港回歸後,「上海壹兩」銀元拍至66.7萬港元,居中國銀元高價第二位。
湖北省造光緒元寶七錢二分本省銀元
直徑3.9厘米,重27克左右。其正面中間為「光緒元寶」,上書「湖北省造」,下有「庫平七錢二分」字樣,面文筆畫渾厚,背面為蟠龍圖案,四周環繞「湖北省造·庫平七錢二分」英文字樣,左右為「本省」字樣。因「本省」兩字有畫蛇添足之嫌,廢止停鑄,故存世罕見,深受泉界重視。在1988年5月上海銀元銅元拍賣會上,以62萬元天價成交,創國內銀元拍賣價最高紀錄。
孫中山像地球版壹元銀元
是天津造幣廠於1929年鑄造的。此幣直徑3.9厘米,重27克左右,正面為孫中山著西服肖像,背面為雙旗、地球圖案,故稱「孫中山/地球」版銀元。1997年3月,此幣在上海首屆近代銀幣拍賣會上拍至55萬元高價。

⑦ 硬幣里的四大天王是指的哪些硬幣

硬幣界的「五大天王」是指1979年、1980年、1981年的5分,1980年的2分、1981年的1分幣,如今一枚1981年版1分幣,現在市價高達1,400元,足足升了14萬倍,專家提醒在收藏的時候一定要假貨。據常州晚報2月16日報道,1分錢買塊糖果,2分錢一包洋火,5分錢就能吃上一根炸得鬆脆的油條,小小的分幣承載了幾代人的回憶,而如今它卻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不過,就投資收藏而言,現在卻是收藏正當時。正如圈裡的收藏行家所言,別看,硬幣個頭和面值都小,可蘊含的價值卻不小。搞了幾十年錢幣收藏的徐正強說,硬幣收藏的價值關鍵在於,一些品種定期發行後不再存續,升值空間巨大。諸如一枚1981年版1分幣,現在市價高達1,400元,與本身面值相比,足足升了14萬倍。歌壇流行「四大天王」,硬幣界追捧「五大天王」喜歡聽歌的人都知道,香港歌壇的「四大天王」經久不衰。收藏硬幣的人同樣不會陌生硬幣界的「五大天王」。與歌壇「四大天王」不同,這硬幣界的「五大天王」卻是越久越值錢。據圈裡人介紹,這「五大天王」分別是1979年、1980年、1981年的5分,1980年的2分、1981年的1分幣。大約三四年前,這樣一套的市價不過1,000多元,可現在沒4,000元根本拿不下來。不僅整套價值了得,單枚的價格也不低,除上面提到的1981年1分外,同年出的5分,其價格也在1,000元以上,其它幾枚的價格則大都在五六百元左右。丁金林說:「這些硬幣之所以價格堅挺,關鍵是其發行量少,收集全一套相當不容易。」更有甚者見收集太過困難,乾脆搞起了造假的勾當。據了解,目前,俗稱「五大天王」的硬幣市場已出現不少假貨,收藏者在收藏的時候一定要留個心眼。從1955年到1992年,不同年份的1分、2分、5分硬幣共有75種,除「五大天王」有較大升值空間外,1955年、1957年的1分,1992年的1分、2分幣同樣值得關注。此外,1993年到2000年間,我國又發行了8套精裝硬幣,內裝1、2、5分,1、5角和1元。其中1、2、5分不參與市場流通,目前也是投資熱點。86版精製套裝幣成幣市「寵兒」據了解,中國人民銀行在1980年發行了第二套硬幣,面值分別為1、2、5角和1元(俗稱長城幣),配合第三套紙幣流通。這套硬幣從1980年到1986年共發行了7種不同版本,每年4枚,共28枚。徐正強說,這套硬幣製造成本高,發行量少,雙數年份只發行了少量精製套裝幣作為紀念品出售或贈送外國友人,並沒有在市面上流通,所以成了精品,每套價格都在千元以上。特別是1986年,一共只發行了660盒精製套裝幣,屬極稀品,就連很多行家也沒有見過其廬山真面目,現在每套市價已沖破3萬元。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由於專業知識和手頭資金相對有限,可關注1994年和2000年版的1元。「像我手裡這枚牡丹圖案的1元就是2000年出的,當時只製造了20萬枚作為收藏品出售,沒在市面上流通,正是收藏的好時機。」和人民幣紙幣收藏相比,硬幣收藏也具有入門簡單,投資風險小等特點,行家提醒市民在收藏過程中最好成套、成體系收藏,不必刻意追求珍稀品種。那些發行量小,流通時間短的硬幣,在時間的積淀中同樣會有厚報。

⑧ 什麼硬幣最值錢

1986年的1元硬幣目前市場價已經高達12萬元。
1、硬分幣收藏市場上的「五大天王」和「四小龍」最炙手可熱。
2、「五大天王」是指1981年的1分硬幣,1980年的2分硬幣,1979年、1980年、1981年的5分硬幣,如今每枚的身價已經高達上千元,全套五枚已飆漲至萬元以上。
2、「四小龍」則是1955年的1分硬幣,1957年的1分硬幣,1992年的1分硬幣和1992年的2分硬幣,它們每枚的價格都在200元以上。「五大天王」和「四小龍」發行規模很小,主要作為收藏品饋贈外賓,所以國內基本沒有。

拓展資料:

硬幣分類:
硬幣「本職」是充當流通中介。但隨著收藏和投資需要,又派生出一些其他用途硬幣。雖然對硬幣可有不同的分類標准。但從集藏需要出發,按照發行目的進行分類應是最本質和最基本的方法,由此可分為:

流通幣
這是原本意義上的硬幣,發行的目的是為了「流通」。主權發行機構按面值投放市場,交換中按面值流通。流通幣由普通金屬或貴金屬製成;發行量不限,一般較大;發行年代可以間斷或連續;同一面值同一圖案硬幣有不同發行年代。按其實際使用情況,又可分為「已退出流通」和「正在流通」兩種流通幣。
①主幣與輔幣流通硬幣元幣(長城幣,牡丹幣,菊花一元)是人民幣主幣;流通硬幣中只有角幣、分幣才叫人民幣「輔幣」。
②流通幣的收藏。流通幣本意是「流通」而不是「收藏」。但流通幣可被收藏,當前對初涉硬幣集藏的幣友來說流通幣收藏還是主體。
當然流通幣的收藏價格通常高於甚至遠高於其流通價格,所以對這類幣來說,最好的收藏方式是在流通中收藏,即在日常流通中將品相優美的。面值較小的幣「攢」起來。即以流通價格代替了收藏價格。但是這種辦法受到國別、面值、年代的限制,很難集「全」。

收藏幣
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50周年金銀紀念幣
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50周年金銀紀念幣
收藏幣發行的目的不是為「流通」服務,而是為硬幣「收藏」服務,通常由主權發行機構以高於或遠高於面值的價格售出。它不充當商品交換中的一般等價物,但可作為收藏品(商品)在市場流通。如我國1984年面值10元的熊貓銀幣發行價不是10元而是100多元。面值10元只不過說明它是「幣」而不是「章」。也決不會有人用此幣作為10元流通幣使用。
收藏幣一般由貴金屬或普通金屬製造,必須限量發行(幾枚到上百萬枚),而且要公布發行量。收藏幣一般只有一個特定的發行年代,不能連續發行。
所以,收藏幣雖是硬幣中的一種,但一般只在一個有限的圈子裡「流通」。廣大公眾從未使用過,從未見過,甚至從未聽說過。
紀念幣與收藏幣:長久以來,紀念幣這一名詞很流行,似乎成了收藏幣的同義語。事實上,它們之間是有區別的。紀念幣是主權發行機構經過批准(美國需經國會通過),為了紀念某人、某事、某物而特殊發行的硬幣,其目的是藉助於硬幣這一「大眾傳媒」來充分發揮其宣傳功能。但是紀念幣可以是流通幣也可以是收藏幣。就其目的而言,流通幣似乎更具有宣傳優勢。如美國1976年美國獨立200周年1/4美元流通紀念幣在實際流通中和常規1/4美元硬幣完全等同,如可用於打投幣電話。而美國1994年世界盃足球賽1/2美元收藏紀念幣發行價即為11.5美元,只有在錢幣商和收藏者手中才能看到此幣,一般美國公眾不了解,也見不到此幣。誠然,當今世界上絕大部分收藏幣為紀念幣,但收藏幣的內涵要比紀念幣寬廣。它應該包括:紀念幣、生肖幣、風光幣和各種主題幣(如保護珍稀野生動物)。各種主題幣似乎很難 套用「紀念」這一概念,但屬於收藏幣無疑,即由主權發行機構以高於面值價格出售,一般用貴金屬或普通金屬製造和精製,限量發行並公布發行量,一般每種幣只有一個特定的發行年代。
由於收藏紀念幣發行機構所獲的利潤遠高於流通紀念幣, 所以世界各國(特別是某些中小國家)收藏紀念幣的發行已有「濫發」之勢。個別國家一年發行近百種收藏紀念幣。其特點是材質多為貴金屬,大量發行精製幣,總發行量較少,甚至將一些與本國毫無關系的人物事件列為本國紀念幣內容(如賴比瑞亞發行香港、澳門回歸中國紀念幣)。這些幣在發行國基本不銷售,而是有目的地傾銷到特定地區,以獲取暴利,甚至內外勾結,坐地分利。這種現象已日益為廣大公眾和收藏者所識別,並遭到非議。顯然,如果紀念幣大都成為收藏紀念幣,它的「宣傳教育」作用本職無形中大為縮小,不過僅在收藏者中「紀念」而已。
至於本應流通的流通紀念幣實際上大量「沉澱」,並不流通,甚至高價炒賣,應被視為不正常的特殊情況(如我國新發行的各種流通紀念幣)。這一現象從某種程度上反映了主權發行機構在發行量控制,收藏交易市場管理等方面存在不容忽視的責任與問題。
一句話,紀念幣只是收藏幣的一部分。為了充分發揮硬幣在流通中的宣傳教育作用,應該多發行流通紀念幣,少發行收藏紀念幣。為了滿足廣大收藏者的需要,應該擴大紀念幣以外的各種收藏幣發行。並建議在收藏界中逐步熟悉收藏幣這一名稱,將收藏幣與紀念幣加以區別。
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也有有意識地將流通硬幣轉變為收藏幣的情況。這就是各造幣廠將當年該廠所生產的未流通及流通硬幣封裝為造幣廠套幣,或專門為收藏者生產精製套幣。國外常稱之為非流通法幣。至於錢幣商將未流通(或已流通)的流通硬幣自行進行各種封裝出售,當不屬此范疇。

投資幣
發行投資幣的目的既不是通常意義上的「流通」,也不是常規的「收藏」,而是為了保值和增值。投資幣是用高成色(一般99.9%以上)貴金屬(銀、金、鉑、鈀)製成的固定重量(如1/4盎司,1/2盎司,1盎司)的「幣」形金屬錠塊。
投資幣雖也由主權發行機構發行,但常無面值或面值是象徵性的(表示為主權發行機構認可的「幣」),發行量和發行年代並不重要,市面圖案相對固定,便於辨認(如加拿大楓葉銀幣,南非克呂格爾羚羊金幣)。重要的是制幣貴金屬成色和幣重。
投資幣價格主要根據貴金屬價格變化而漲落,一般為所含金重量或純銀重量再加以3%~10%的附加費。
所以投資幣不過是「幣」形貴金屬,便於保存和交易(較之金錠、金條、金項鏈、金戒指),並能保值和增值。這類幣按其本質似應譯為「錠」幣,但不通俗;因其成色較高,應稱為「純」金銀幣,但多加一「純」字似乎累贅。若簡稱為金銀幣,又易與金銀收藏紀念幣混淆。所以建議仍以「(貴金屬)投資幣」這個名稱為最佳選擇。事實上一般硬幣收藏者並不涉及此領域。

熱點內容
比特幣挖礦項目備案發改委 發布:2025-09-11 08:44:41 瀏覽:99
DOGE還能入手么 發布:2025-09-11 08:32:54 瀏覽:693
中心醫院去眼袋多少錢 發布:2025-09-11 08:10:34 瀏覽:1000
全球區塊鏈數字峰會北京 發布:2025-09-11 08:09:23 瀏覽:879
nvidia1060eth 發布:2025-09-11 08:07:29 瀏覽:189
進入幣圈前的准備 發布:2025-09-11 07:54:42 瀏覽:231
eth漲不起來 發布:2025-09-11 07:39:11 瀏覽:439
省級區塊鏈產業園落戶 發布:2025-09-11 07:39:10 瀏覽:647
eth交易記錄查不到 發布:2025-09-11 07:38:36 瀏覽:191
ETH和UCL 發布:2025-09-11 06:57:23 瀏覽: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