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幣圈知識 » 次元宇宙之星

次元宇宙之星

發布時間: 2022-08-24 08:22:32

⑴ 什麼叫神秘四奧

「神秘四奧」指的是奧特曼系列中的四位奧特戰士:奧特之王、雷傑多·奧特曼、諾亞·奧特曼、賽迦·奧特曼。每一位都擁有逆轉宇宙危機的強大實力。

神秘四奧來自不同次元的宇宙,行蹤極其神秘。

4、奧特之王(皮克奧特曼):


奧特之王(ウルトラマンキング/Ultraman King)被光之國的所有奧特戰士稱為王,是奧特一族傳說中的超人,同時也是光之國奧特曼的王者,更是光之國一族中傳說中的超人,年齡為30萬歲以上(後圓谷株式會社官方設定),擁有遠遠凌駕於光之國所有奧特戰士之上的實力。

在貝利亞·奧特曼入侵光之國時,他現身封印了貝利亞·奧特曼。居住在國王星,當宇宙中有巨大危機來臨之時,他就會現身,直接將危機解決。

形象:

奧特之王,擁有強大力量的神秘老人,是傳說中的超人,奧特一族的國王,30萬年以上的歲月見證了光之國誕生至今的所有歷史,無論是M78光之國還是L77星雲,真正見過其真面目的人幾乎沒有。腰間佩戴著一枚ULTRA勛章,身上有著兩個彩色計時器,活動時間為無限。

⑵ 次元3是哪幾個裝備

次元穿越者之星、次元穿越者之印、次元漫步者長靴。

次元三件套,搭配狂亂三件套,在搭配坎坷命運神話三件套,傷害非常給力。

故事背景

在阿拉德大陸的文明之光閃耀之前,世界是一個無邊的宇宙,孕育著各種形態的生命。這些生命分散在各種虛空異界和地下城堡里,用它們的勤勞和智慧,創建著世界的繁榮。

生存在完美大陸阿拉德的人類和精靈,也屬於各種形態的生命之一。他們用諸神賦予的智慧,創造了被眾多異界生命欽羨的阿拉德文明。相傳,連接阿拉德大陸和其它虛空異界的天空之城,就是天族和魔族為方便往來阿拉德大陸而建造的。

在各種虛空異界里,存在一種叫做「生命之水」的物體,可以使獲得者擁有無限的生命。生命之水的出現,引起了各異界生命的爭奪。魔族使徒「爆龍王」巴卡爾為搶奪生命之水,率領其手下的龍人和以赫爾德為中心的魔族使徒們展開了被稱為「龍之戰爭」的魔族大戰。

⑶ 宇宙星神阿波羅死了是哪集

是第三十九集和第四十集,一個在末尾(詳細),一個在開頭(略),反正阿波羅是被自己的傀儡刺死的

⑷ 《正義聯盟:閃點悖論》動畫裡面被亞特蘭蒂斯人抓起來最後成為毀滅世界的大殺器的是誰啊

原子上尉,也有翻譯成原子隊長的。captain atom
正義聯盟的成員之一,在動畫電影《超人與蝙蝠俠:全民公敵》中有出場過。

⑸ 奧特六兄弟的人間體都叫什麼

奧特六兄弟排行:
大哥:佐非奧特曼
老二:初代奧特曼(奧特曼)
老三:賽文奧特曼
老四:傑克奧特曼
老五:艾斯奧特曼
老六:泰羅奧特曼
不過在雷歐奧特曼38里奧特之王提到說由於奧特兄弟的沖動可能殺死了會成為你們第七個弟弟的雷歐。

夢比優斯,《夢比優斯與奧特兄弟》中初代,賽文,傑克,艾斯的人體都出現了,後來連泰羅,佐菲都來了。那些奧特曼的死敵宇宙人都有出現,太精彩了。

⑹ 《西方世界》的劫難裝備宇宙之心怎麼獲得

宇宙之星在魔軍降臨後,並且完成娜迦的復興三任務之後,在娜迦那裡完成滅蛆大作戰可免費獲得。娜迦的復興第三任務的BOSS未知巨型生物掉,奧姆小BOSS魔劍客也可能掉。

從頭說起吧,最先接觸的是第一個基地的卷軸商店

1,天狼石:陰濕浪人(守城結束後從上面出去往左上走,過螃蟹,遇到召喚師開石碑,再往左上走,有個洞,進去就有)

凶暴惡狼(過強盜首領,出大門,遇到一個小兵說村子出事了,不管他直接往右走,到石碑之後往正上方走,紅色的狼。雙刀部落附近)

恐怖狼人(天雲村上面出去,稍微往右邊點有個被岩石屏障擋住的洞,進洞就有。路西法任務那裡)

2,古代骸骨:骸骨戰將(守城結束後往右邊繼續走.進大門之後能看到強盜和大小骷髏,大骷髏就是。劇情必經之路。另外打水晶骷髏頭的洞里也有8隻。)

3,羊骨角: 守城任務BOSS掉(就是那個亡靈巫師,全圖唯一,BOSS不刷新)

4,蠍蛇皮:蠍蛇(遇到小兵說村子出事了之後,順路走。進蛇洞就有)

5,海龜殼: 大海龜(過強盜首領,出大門,往右一直走,開石碑,右上方的海邊。藏寶圖任務的洞外)

6,精鐵塊:高級土匪(打骷髏那,左邊有一隻,右下方的角落一隻。過骷髏那,強盜首領之前比較多)

剩下沒提到的都是裝備,大多數在海妖(過蠍蛇之後的劇情)或者海妖之前都能買到,我就不多說了,其中炮兵徽章和幻影戒指,骷髏,熊,螃蟹都能出。天方戰靴金色裝備,已知凶暴惡狼能出。

然後是火槍手的武器店

7,寒冰碎羽:罪惡骨魔(就是那個射冰箭的骷髏弓箭手,過了劍聖冢生之後,一直到進紅色魔王神殿之前都有,對於從頭開始玩的玩家來說,這個要稍微往後的劇情了。1.16掉率不高,耐心)

8,軍紋石:強盜首領堪薩德(從骸骨戰將到蠍蛇洞的路上會路過,掉率不錯應該是100%出,BOSS刷新)

9,冰晶草:海巫師(要接娜迦的復興第二任務之後,小海妖傳送石往下走偏右一點走到頭有個漩渦會開啟,進去稍微走走就能看到,新人慎重)

神秘巫師(皇宮裡面騎馬會變你羊的法師,一般和聖騎士在一起,過了菲奧娜等3人之後。到天雲村之後才能進皇宮,新人慎重)

沒提到的都是裝備,除了石岩魔劍外在天雲村或者天雲村之前都能買到,石岩魔劍是紅色裝備,V-Gars(紅色冒火的戰爭傀儡),和紅色魔王神殿之前的山嶺巨人。還有紅色魔王之前的火巫妖都出。

到天雲村了

10,火元精華:亞瑟怪(紅色的蜥蜴,過紅色魔王之後,下去)

11, 火炎碎羽:地獄狙殺者(紅色魔王神殿內,火巫妖之前,射箭的骷髏弓箭手)

沒提到的都是裝備,能買到的不說了,銀月戰衣,天鬼頭巾,紫雲仙履是金色裝備(玄武戰甲應該也是,注意不是玄武戰袍),去出金色裝備那裡打打看,洗禮聖瓶是紫色(我覺得是灰色呢)裝備,末日守衛前面的蜥蜴BOSS出,謎之巨獸也出,能出紫色(灰色)裝備的應該都出。

幫路西法殺了甲蟲,來到後面的迷宮,有個合裝備的商人在這里

12,聖典撕頁:生命使者(皇宮裡面聖騎士樣子的怪物就是了,生命之泉前後就能看到了)

13,黑焚沙:火巫妖裴奧羅(紅色魔王之前,應該是必然掉落,BOSS刷新)

14,地獄熾灰:魔界地獄火(皇宮最後的黑色魔王死之後召出來倆,然後魔軍降臨了滿世界都是,打骷髏那和游戲剛開始那裡比較多)
15,純鋼劍柄:皇家親衛隊(皇宮裡面的騎士,入口就有,很難掉落)

精英禁衛軍(皇宮裡面的步兵,入口就有,很難掉落)

16,赤炎鬼鐵:劍聖冢聖( 之前肯定路過了,小海妖讓你進的魔窟,往裡面走走就是了,應該是100%掉落,BOSS刷新)

17,鷹狼之爪:嗜魔天狼(皇宮殺了黑色魔王最終形態,魔軍降臨後,在守城劇情之前殺狼那裡會刷一個BOSS,不算弱。殺之後掉落, BOSS不刷新,1.16掉落2個)

18,鬼觸角:異次元觸角(和娜迦的復興第三任務有關,需要坐船,天雲村左下方買船。到娜迦第二任務漩渦處,往2點方向走,在海中央有個島,島上有山洞,進山洞,裡面的大觸角掉落)

19,黃金甲片:完美人形兵器(皇宮殺黑色魔王最終形態之前,有個地精撕裂者,殺之必然掉落)

剩下的都是裝備了,所需均為紫色(灰色)裝備,有的能合,不能合的去殺蜥蜴BOSS,謎之巨獸等等愛出紫色(灰色)裝備的怪看看。

魔界大門開啟了,門口的麥爾提供了一些終極裝備的合成,能玩到這里的對之前的劇情也基本了解了,就不說特別詳細了

20,幽魂古玉:敗亡幽魂(娜迦的復興第二任務,進漩渦裡面找找)

21,夜銀石:銀色魔王(全圖唯一,BOSS不刷新)

22,失樂魔羽:失樂鳥(銀色魔王身邊的怪,不刷新,魔界裡面的雖然很多但是無法拿出來合成,無意義)

23,大蛇之鱗:遺跡守護者(就是晴雪前面那些九頭蛇)

24,謎之角:????(沒錯,怪的名字就是????,太惡搞了點,幫路西法殺了甲蟲,來到後面的迷宮,按照右,上,上,左,右的順序走,路上會看到很多的,藍紫色的地獄犬)

25,千年蠍蛇膽:蠍蛇洞最裡面那個最大的蠍蛇掉落,幫助將軍那裡,叫什麼名我忘了,全圖唯一,BOSS不刷新

26,滅粒子:魔軍降臨後的科多獸掉落(在巨魔附近的那個生命之泉左邊找找,全圖為一,BOSS不刷新)

沒提到的都是裝備,其中六芒星印和宇宙之星是暗金裝備,娜迦的復興第三任務的BOSS未知巨型生物掉,奧姆小BOSS魔劍客也可能掉,殺巨型生物劃算點

宇宙之星在魔軍降臨後,並且完成娜迦的復興三任務之後,在娜迦那裡完成滅蛆大作戰可免費獲得。

軍神刻印是紫色(灰色)裝備,去殺殺謎獸和蜥蜴吧。

剩下的都是粉色裝備了,殺末日,老牛,奧姆小BOSS吧。

補充幾個任務掉落

27,秘龍之頭顱:海外秘龍(右下方海島上的奇美拉掉落,第一次去需坐船,開了傳送石碑後就不需要了)

28,毒蛛齒:劇毒蜘蛛(巫毒葯師左邊就有,進洞也不少)

⑺ 奧特曼中「帝王級」的宇宙人都有哪些

異次元宙達,黑暗大皇帝安培拉,黑暗路基艾爾王,究極宇宙生命體芝頓,黑暗宇宙皇帝貝利亞,黑暗魔神扎基,卡拉法爾大帝?

⑻ 為什麼愛因斯坦相對論說,當人們以超過光速的速度旅行就可以穿越時空

相對論是關於時空和引力的基本理論,主要由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創立,分為狹義相對論(特殊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一般相對論)。相對論的基本假設是光速不變原理,相對性原理和等效原理。相對論和量子力學是現代物理學的兩大基本支柱。奠定了經典物理學基礎的經典力學,不適用於高速運動的物體和微觀條件下的物體。相對論解決了高速運動問題;量子力學解決了微觀亞原子條件下的問題。相對論極大的改變了人類對宇宙和自然的「常識性」觀念,提出了「同時的相對性」,「四維時空」「彎曲空間」等全新的概念
【狹義相對論】
馬赫和休謨的哲學對愛因斯坦影響很大。馬赫認為時間和空間的量度與物質運動有關。時空的觀念是通過經驗形成的。絕對時空無論依據什麼經驗也不能把握。休謨更具體的說:空間和廣延不是別的,而是按一定次序分布的可見的對象充滿空間。而時間總是又能夠變化的對象的可覺察的變化而發現的。1905年愛因斯坦指出,邁克爾遜和莫雷實驗實際上說明關於「以太」的整個概念是多餘的,光速是不變的。而牛頓的絕對時空觀念是錯誤的。不存在絕對靜止的參照物,時間測量也是隨參照系不同而不同的。他用光速不變和相對性原理提出了洛侖茲變換。創立了狹義相對論。
狹義相對論是建立在四維時空觀上的一個理論,因此要弄清相對論的內容,要先對相對論的時空觀有個大體了解。在數學上有各種多維空間,但目前為止,我們認識的物理世界只是四維,即三維空間加一維時間。現代微觀物理學提到的高維空間是另一層意思,只有數學意義,在此不做討論。
四維時空是構成真實世界的最低維度,我們的世界恰好是四維,至於高維真實空間,至少現在我們還無法感知。我在一個帖子上說過一個例子,一把尺子在三維空間里(不含時間)轉動,其長度不變,但旋轉它時,它的各坐標值均發生了變化,且坐標之間是有聯系的。四維時空的意義就是時間是第四維坐標,它與空間坐標是有聯系的,也就是說時空是統一的,不可分割的整體,它們是一種「此消彼長」的關系。
四維時空不僅限於此,由質能關系知,質量和能量實際是一回事,質量(或能量)並不是獨立的,而是與運動狀態相關的,比如速度越大,質量越大。在四維時空里,質量(或能量)實際是四維動量的第四維分量,動量是描述物質運動的量,因此質量與運動狀態有關就是理所當然的了。在四維時空里,動量和能量實現了統一,稱為能量動量四矢。另外在四維時空里還定義了四維速度,四維加速度,四維力,電磁場方程組的四維形式等。值得一提的是,電磁場方程組的四維形式更加完美,完全統一了電和磁,電場和磁場用一個統一的電磁場張量來描述。四維時空的物理定律比三維定律要完美的多,這說明我們的世界的確是四維的。可以說至少它比牛頓力學要完美的多。至少由它的完美性,我們不能對它妄加懷疑。
相對論中,時間與空間構成了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四維時空,能量與動量也構成了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四維動量。這說明自然界一些看似毫不相乾的量之間可能存在深刻的聯系。在今後論及廣義相對論時我們還會看到,時空與能量動量四矢之間也存在著深刻的聯系。
狹義相對論基本原理
物質在相互作用中作永恆的運動,沒有不運動的物質,也沒有無物質的運動,由於物質是在相互聯系,相互作用中運動的,因此,必須在物質的相互關系中描述運動,而不可能孤立的描述運動。也就是說,運動必須有一個參考物,這個參考物就是參考系。
伽利略曾經指出,運動的船與靜止的船上的運動不可區分,也就是說,當你在封閉的船艙里,與外界完全隔絕,那麼即使你擁有最發達的頭腦,最先進的儀器,也無從感知你的船是勻速運動,還是靜止。更無從感知速度的大小,因為沒有參考。比如,我們不知道我們整個宇宙的整體運動狀態,因為宇宙是封閉的。愛因斯坦將其引用,作為狹義相對論的第一個基本原理:狹義相對性原理。其內容是:慣性系之間完全等價,不可區分。
著名的麥克爾遜•莫雷實驗徹底否定了光的以太學說,得出了光與參考系無關的結論。也就是說,無論你站在地上,還是站在飛奔的火車上,測得的光速都是一樣的。這就是狹義相對論的第二個基本原理,光速不變原理。
由這兩條基本原理可以直接推導出相對論的坐標變換式,速度變換式等所有的狹義相對論內容。比如速度變幻,與傳統的法則相矛盾,但實踐證明是正確的,比如一輛火車速度是10m/s,一個人在車上相對車的速度也是10m/s,地面上的人看到車上的人的速度不是20m/s,而是(20-10^(-15))m/s左右。在通常情況下,這種相對論效應完全可以忽略,但在接近光速時,這種效應明顯增大,比如,火車速度是0。99倍光速,人的速度也是0。99倍光速,那麼地面觀測者的結論不是1。98倍光速,而是0。999949倍光速。車上的人看到後面的射來的光也沒有變慢,對他來說也是光速。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光速是不可超越的,因為無論在那個參考系,光速都是不變的。速度變換已經被粒子物理學的無數實驗證明,是無可挑剔的。正因為光的這一獨特性質,因此被選為四維時空的唯一標尺。
狹義相對論效應
根據狹義相對性原理,慣性系是完全等價的,因此,在同一個慣性系中,存在統一的時間,稱為同時性,而相對論證明,在不同的慣性系中,卻沒有統一的同時性,也就是兩個事件(時空點)在一個關性系內同時,在另一個慣性系內就可能不同時,這就是同時的相對性,在慣性系中,同一物理過程的時間進程是完全相同的,如果用同一物理過程來度量時間,就可在整個慣性系中得到統一的時間。在今後的廣義相對論中可以知道,非慣性系中,時空是不均勻的,也就是說,在同一非慣性系中,沒有統一的時間,因此不能建立統一的同時性。
相對論導出了不同慣性系之間時間進度的關系,發現運動的慣性系時間進度慢,這就是所謂的鍾慢效應。可以通俗的理解為,運動的鍾比靜止的鍾走得慢,而且,運動速度越快,鍾走的越慢,接近光速時,鍾就幾乎停止了。
尺子的長度就是在一慣性系中"同時"得到的兩個端點的坐標值的差。由於"同時"的相對性,不同慣性系中測量的長度也不同。相對論證明,在尺子長度方向上運動的尺子比靜止的尺子短,這就是所謂的尺縮效應,當速度接近光速時,尺子縮成一個點。
由以上陳述可知,鍾慢和尺縮的原理就是時間進度有相對性。也就是說,時間進度與參考系有關。這就從根本上否定了牛頓的絕對時空觀,相對論認為,絕對時間是不存在的,然而時間仍是個客觀量。比如在下期將討論的雙生子理想實驗中,哥哥乘飛船回來後是15歲,弟弟可能已經是45歲了,說明時間是相對的,但哥哥的確是活了15年,弟弟也的確認為自己活了45年,這是與參考系無關的,時間又是"絕對的"。這說明,不論物體運動狀態如何,它本身所經歷的時間是一個客觀量,是絕對的,這稱為固有時。也就是說,無論你以什麼形式運動,你都認為你喝咖啡的速度很正常,你的生活規律都沒有被打亂,但別人可能看到你喝咖啡用了100年,而從放下杯子到壽終正寢只用了一秒鍾。
時鍾佯謬或雙生子佯謬
相對論誕生後,曾經有一個令人極感興趣的疑難問題---雙生子佯謬。一對雙生子A和B,A在地球上,B乘火箭去做星際旅行,經過漫長歲月返回地球。愛因斯坦由相對論斷言,二人經歷的時間不同,重逢時B將比A年輕。許多人有疑問,認為A看B在運動,B看A也在運動,為什麼不能是A比B年輕呢?由於地球可近似為慣性系,B要經歷加速與減速過程,是變加速運動參考系,真正討論起來非常復雜,因此這個愛因斯坦早已討論清楚的問題被許多人誤認為相對論是自相矛盾的理論。如果用時空圖和世界線的概念討論此問題就簡便多了,只是要用到許多數學知識和公式。在此只是用語言來描述一種最簡單的情形。不過只用語言無法更詳細說明細節,有興趣的請參考一些相對論書籍。我們的結論是,無論在那個參考系中,B都比A年輕。
為使問題簡化,只討論這種情形,火箭經過極短時間加速到亞光速,飛行一段時間後,用極短時間掉頭,又飛行一段時間,用極短時間減速與地球相遇。這樣處理的目的是略去加速和減速造成的影響。在地球參考系中很好討論,火箭始終是動鍾,重逢時B比A年輕。在火箭參考系內,地球在勻速過程中是動鍾,時間進程比火箭內慢,但最關鍵的地方是火箭掉頭的過程。在掉頭過程中,地球由火箭後方很遠的地方經過極短的時間劃過半個圓周,到達火箭的前方很遠的地方。這是一個"超光速"過程。只是這種超光速與相對論並不矛盾,這種"超光速"並不能傳遞任何信息,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超光速。如果沒有這個掉頭過程,火箭與地球就不能相遇,由於不同的參考系沒有統一的時間,因此無法比較他們的年齡,只有在他們相遇時才可以比較。火箭掉頭後,B不能直接接受A的信息,因為信息傳遞需要時間。B看到的實際過程是在掉頭過程中,地球的時間進度猛地加快了。在B看來,A現實比B年輕,接著在掉頭時迅速衰老,返航時,A又比自己衰老的慢了。重逢時,自己仍比A年輕。也就是說,相對論不存在邏輯上的矛盾。
【廣義相對論】
相對論問世,人們看到的結論就是:四維彎曲時空,有限無邊宇宙,引力波,引力透鏡,大爆炸宇宙學說,以及二十一世紀的主旋律--黑洞等等。這一切來的都太突然,讓人們覺得相對論神秘莫測,因此在相對論問世頭幾年,一些人揚言"全世界只有十二個人懂相對論"。甚至有人說"全世界只有兩個半人懂相對論"。更有甚者將相對論與"通靈術","招魂術"之類相提並論。其實相對論並不神秘,它是最腳踏實地的理論,是經歷了千百次實踐檢驗的真理,更不是高不可攀的。
相對論應用的幾何學並不是普通的歐幾里得幾何,而是黎曼幾何。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非歐幾何,它分為羅氏幾何與黎氏幾何兩種。黎曼從更高的角度統一了三種幾何,稱為黎曼幾何。在非歐幾何里,有很多奇怪的結論。三角形內角和不是180度,圓周率也不是3。14等等。因此在剛出台時,倍受嘲諷,被認為是最無用的理論。直到在球面幾何中發現了它的應用才受到重視。
空間如果不存在物質,時空是平直的,用歐氏幾何就足夠了。比如在狹義相對論中應用的,就是四維偽歐幾里得空間。加一個偽字是因為時間坐標前面還有個虛數單位i。當空間存在物質時,物質與時空相互作用,使時空發生了彎曲,這是就要用非歐幾何。
相對論預言了引力波的存在,發現了引力場與引力波都是以光速傳播的,否定了萬有引力定律的超距作用。當光線由恆星發出,遇到大質量天體,光線會重新匯聚,也就是說,我們可以觀測到被天體擋住的恆星。一般情況下,看到的是個環,被稱為愛因斯坦環。愛因斯坦將場方程應用到宇宙時,發現宇宙不是穩定的,它要麼膨脹要麼收縮。當時宇宙學認為,宇宙是無限的,靜止的,恆星也是無限的。於是他不惜修改場方程,加入了一個宇宙項,得到一個穩定解,提出有限無邊宇宙模型。不久哈勃發現著名的哈勃定律,提出了宇宙膨脹學說。愛因斯坦為此後悔不已,放棄了宇宙項,稱這是他一生最大的錯誤。在以後的研究中,物理學家們驚奇的發現,宇宙何止是在膨脹,簡直是在爆炸。極早期的宇宙分布在極小的尺度內,宇宙學家們需要研究粒子物理的內容來提出更全面的宇宙演化模型,而粒子物理學家需要宇宙學家們的觀測結果和理論來豐富和發展粒子物理。這樣,物理學中研究最大和最小的兩個目前最活躍的分支:粒子物理學和宇宙學竟這樣相互結合起來。就像高中物理序言中說的那樣,如同一頭怪蟒咬住了自己的尾巴。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愛因斯坦的靜態宇宙被拋棄了,但它的有限無邊宇宙模型卻是宇宙未來三種可能的命運之一,而且是最有希望的。近年來宇宙項又被重新重視起來了。黑洞問題將在今後的文章中討論。黑洞與大爆炸雖然是相對論的預言,它們的內容卻已經超出了相對論的限制,與量子力學,熱力學結合的相當緊密。今後的理論有希望在這里找到突破口。
廣義相對論基本原理
由於慣性系無法定義,愛因斯坦將相對性原理推廣到非慣性系,提出了廣義相對論的第一個原理:廣義相對性原理。其內容是,所有參考系在描述自然定律時都是等效的。這與狹義相對性原理有很大區別。在不同參考系中,一切物理定律完全等價,沒有任何描述上的區別。但在一切參考系中,這是不可能的,只能說不同參考系可以同樣有效的描述自然律。這就需要我們尋找一種更好的描述方法來適應這種要求。通過狹義相對論,很容易證明旋轉圓盤的圓周率大於3.14。因此,普通參考系應該用黎曼幾何來描述。第二個原理是光速不變原理:光速在任意參考系內都是不變的。它等效於在四維時空中光的時空點是不動的。當時空是平直的,在三維空間中光以光速直線運動,當時空彎曲時,在三維空間中光沿著彎曲的空間運動。可以說引力可使光線偏折,但不可加速光子。第三個原理是最著名的等效原理。質量有兩種,慣性質量是用來度量物體慣性大小的,起初由牛頓第二定律定義。引力質量度量物體引力荷的大小,起初由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定義。它們是互不相乾的兩個定律。慣性質量不等於電荷,甚至目前為止沒有任何關系。那麼慣性質量與引力質量(引力荷)在牛頓力學中不應該有任何關系。然而通過當代最精密的試驗也無法發現它們之間的區別,慣性質量與引力質量嚴格成比例(選擇適當系數可使它們嚴格相等)。廣義相對論將慣性質量與引力質量完全相等作為等效原理的內容。慣性質量聯系著慣性力,引力質量與引力相聯系。這樣,非慣性系與引力之間也建立了聯系。那麼在引力場中的任意一點都可以引入一個很小的自由降落參考系。由於慣性質量與引力質量相等,在此參考系內既不受慣性力也不受引力,可以使用狹義相對論的一切理論。初始條件相同時,等質量不等電荷的質點在同一電場中有不同的軌道,但是所有質點在同一引力場中只有唯一的軌道。等效原理使愛因斯坦認識到,引力場很可能不是時空中的外來場,而是一種幾何場,是時空本身的一種性質。由於物質的存在,原本平直的時空變成了彎曲的黎曼時空。在廣義相對論建立之初,曾有第四條原理,慣性定律:不受力(除去引力,因為引力不是真正的力)的物體做慣性運動。在黎曼時空中,就是沿著測地線運動。測地線是直線的推廣,是兩點間最短(或最長)的線,是唯一的。比如,球面的測地線是過球心的平面與球面截得的大圓的弧。但廣義相對論的場方程建立後,這一定律可由場方程導出,於是慣性定律變成了慣性定理。值得一提的是,伽利略曾認為勻速圓周運動才是慣性運動,勻速直線運動總會閉合為一個圓。這樣提出是為了解釋行星運動。他自然被牛頓力學批的體無完膚,然而相對論又將它復活了,行星做的的確是慣性運動,只是不是標準的勻速圓周而已。
螞蟻與蜜蜂的幾何學
設想有一種生活在二維面上的扁平螞蟻,因為是二維生物,所以沒有第三維感覺。如果螞蟻生活在大平面上,就從實踐中創立歐氏幾何。如果它生活在一個球面上,就會創立一種三角和大於180度,圓周率小於3。14的球面幾何學。但是,如果螞蟻生活在一個很大的球面上,當它的"科學"還不夠發達,活動范圍還不夠大,它不足以發現球面的彎曲,它生活的小塊球面近似於平面,因此它將先創立歐氏幾何學。當它的"科學技術"發展起來時,它會發現三角和大於180度,圓周率小於3。14等"實驗事實"。如果螞蟻夠聰明,它會得到結論,它們的宇宙是一個彎曲的二維空間,當它把自己的"宇宙"測量遍了時,會得出結論,它們的宇宙是封閉的(繞一圈還會回到原地),有限的,而且由於"空間"(曲面)的彎曲程度(曲率)處處相同,它們會將宇宙與自己的宇宙中的圓類比起來,認為宇宙是"圓形的"。由於沒有第三維感覺,所以它無法想像,它們的宇宙是怎樣彎曲成一個球的,更無法想像它們這個"無邊無際"的宇宙是存在於一個三維平直空間中的有限面積的球面。它們很難回答"宇宙外面是什麼"這類問題。因為,它們的宇宙是有限無邊的封閉的二維空間,很難形成"外面"這一概念。
對於螞蟻必須藉助"發達的科技"才能發現的抽象的事實,一隻蜜蜂卻可以很容易憑直觀形象的描述出來。因為蜜蜂是三維空間的生物,對於嵌在三維空間的二維曲面是"一目瞭然"的,也很容易形成球面的概念。螞蟻憑借自己的"科學技術"得到了同樣的結論,卻很不形象,是嚴格數學化的。
由此可見,並不是只有高維空間的生物才能發現低維空間的情況,聰明的螞蟻一樣可以發現球面的彎曲,並最終建立起完善的球面幾何學,其認識深度並不比蜜蜂差多少。
黎曼幾何是一個龐大的幾何公理體系,專門用於研究彎曲空間的各種性質。球面幾何只是它極小的一個分支。它不僅可用於研究球面,橢圓面,雙曲面等二維曲面,還可用於高維彎曲空間的研究。它是廣義相對論最重要的數學工具。黎曼在建立黎曼幾何時曾預言,真實的宇宙可能是彎曲的,物質的存在就是空間彎曲的原因。這實際上就是廣義相對論的核心內容。只是當時黎曼沒有像愛因斯坦那樣豐富的物理學知識,因此無法建立廣義相對論。

⑼ 質譜中的RDA裂解,求詳解

逆狄爾斯-阿德爾反應(Retro Diels-Alder reaction, RDA反應)

在有機反應中由Diels-Alder反應,即1,3-丁二烯和乙烯縮合產生一個六元環烯化合物。在質譜中出現的是它的逆反應(RDA反應),即由一個六元環烯化合物裂解生成一個雙烯化合物和乙烯分子。

逆狄爾斯-阿德爾反應在許多化合物的結構測定中特別重要。在帶有雙鍵的脂環化合物、生物鹼、萜類、甾體和黃酮等的質譜上經常可以看到RDA反應產生的離子峰。RDA反應是以雙鍵為裂解反應的起點。

熱點內容
eth漲不起來 發布:2025-09-11 07:39:11 瀏覽:439
省級區塊鏈產業園落戶 發布:2025-09-11 07:39:10 瀏覽:647
eth交易記錄查不到 發布:2025-09-11 07:38:36 瀏覽:191
ETH和UCL 發布:2025-09-11 06:57:23 瀏覽:38
四百日幣圈等於多少元 發布:2025-09-11 06:52:39 瀏覽:95
應用層是區塊鏈產業鏈的上游層級對嗎 發布:2025-09-11 06:29:59 瀏覽:402
eth礦機可以挖etc嗎 發布:2025-09-11 06:20:58 瀏覽:37
幣圈的錢怎麼轉出來 發布:2025-09-11 06:13:48 瀏覽:71
省廣股份是區塊鏈 發布:2025-09-11 06:08:06 瀏覽:611
為什麼每天零點整幣圈就大起大落 發布:2025-09-11 06:02:07 瀏覽: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