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幣圈知識 » 鴻蒙宇宙和元

鴻蒙宇宙和元

發布時間: 2022-08-27 02:26:36

① 鴻蒙空間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說宇宙是鴻蒙創造的

鴻蒙既是無,無就是道,所謂道生一,一生二,世間之內都在一生二之內,天與地、男與女、陰與陽、善與惡、水與火、對與錯皆為兩極相剋相融。為什麼道生一呢! 是因為道是無間大道,道有萬千之說、人既是凡夫永遠都超脫不了紅塵的一生二。道已經脫了凡胎,所以世間大道雖有但是無人能成。鴻蒙既是道也在混沌之前,混沌之後就是天地,開天闢地是錯也是對,對的是有了人類,錯的是人類不懂珍惜。人雖然是靈物但是現代的人類已經不懂的珍惜了,地震、風暴、冰雹、大雪、龍卷風、火山等自然災害都是頻發。人也是邪惡的也是善良的,什麼是錯與對,那就是有了人類。還有什麼不懂可以加我Q。看盤龍不如看 封神榜、西遊記、佛本是道了,在裡面你就知道何為道,何為慈悲、何人神、人、仙、佛,不管是仙、佛、人、神都是自私的,所謂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嗎。

② 我吃西紅柿 中第四位宇宙掌控者是誰

這也分鴻蒙和混沌宇宙掌控者啊,混沌第一個是黑袍帝皇,第二個是青狍牛角人,第三個紀寧

③ 「鴻蒙」一詞怎解它最早出現在什麼作品裡

鴻蒙 古人認為天地開辟前是一團混沌的元氣,這種自然的元氣叫鴻蒙。
古典名著《西遊記》和《紅樓夢》都出現了這個詞。
附:《西遊記》第一回 靈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
詩曰: 混沌未分天地亂,茫茫渺渺無人見。 自從盤古破鴻蒙,開辟從茲清濁辨。 覆載群生仰至仁,發明萬物皆成善。 欲知造化會元功,須看西遊釋厄傳。 蓋聞天地之數,有十二萬九千六百歲為一元。將一元分為十二會,乃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之十二支也。每會該一萬八百歲。且就一日而論:子時得陽氣,而丑則雞鳴;寅不通光,而卯則日出;辰時食後,而巳則挨排;日午天中,而未則西蹉;申時晡而日落酉;戌黃昏而人定亥。譬於大數,若到戌會之終,則天地昏蒙而萬物否矣。再去五千四百歲,交亥會之初,則當黑暗,而兩間人物俱無矣,故曰混沌。又五千四百歲,亥會將終,貞下起元,近子之會,而復逐漸開明。邵康節曰:「冬至子之半,天心無改移。一陽初動處,萬物未生時。」到此,天始有根。再五千四百歲,正當子會,輕清上騰,有日,有月,有星,有辰。日、月、星、辰,謂之四象。故曰,天開於子。又經五千四百歲,子會將終,近丑之會,而逐漸堅實。易曰:「大哉乾元!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至此,地始凝結。再五千四百歲,正當丑會,重濁下凝,有水,有火,有山,有石,有土。水、火、山、石、土謂之五形。故曰,地辟於丑。又經五千四百歲,丑會終而寅會之初,發生萬物。歷曰:「天氣下降,地氣上升;天地交合,群物皆生。」至此,天清地爽,陰陽交合。再五千四百歲,正當寅會,生人,生獸,生禽,正謂天地人,三才定位。故曰,人生於寅。
《紅樓夢》 第一二零回 甄士隱詳說太虛情 賈雨村歸結紅樓夢
話說寶釵聽秋紋說襲人不好,連忙進去瞧看.巧姐兒同平兒也隨著走到襲人炕前 . 只見襲人心痛難禁,一時氣厥.寶釵等用開水灌了過來,仍舊扶他睡下,一面傳請大夫.巧姐兒問寶釵道:"襲人姐姐怎麼病到這個樣?"寶釵道:"大前兒晚上哭傷了心了, 一時發暈栽倒了. 太太叫人扶他回來,他就睡倒了.因外頭有事,沒有請大夫瞧他,所以致此."說著,大夫來了,寶釵等略避.大夫看了脈,說是急怒所致,開了方子去了.原來襲人模糊聽見說寶玉若不回來, 便要打發屋裡的人都出去,一急越發不好了.到大夫瞧後, 秋紋給他煎葯.他各自一人躺著,神魂未定,好像寶玉在他面前,恍惚又象是個和尚, 手裡拿著一本冊子揭著看,還說道:"你別錯了主意,我是不認得你們的了." 襲人似要和他說話,秋紋走來說:"葯好了,姐姐吃罷."襲人睜眼一瞧,知是個夢,也不告訴人.吃了葯,便自己細細的想:"寶玉必是跟了和尚去.上回他要拿玉出去,便是要脫身的樣子, 被我揪住,看他竟不象往常,把我混推混揉的,一點情意都沒有.後來待二奶奶更生厭煩.在別的姊妹跟前,也是沒有一點情意.這就是悟道的樣子.但是你悟了道,拋了二奶奶怎麼好!我是太太派我服侍你,雖是月錢照著那樣的分例,其實我究竟沒有在老爺太太跟前回明就算了你的屋裡人.若是老爺太太打發我出去,我若死守著,又叫人笑話,若是我出去,心想寶玉待我的情分,實在不忍."左思右想,實在難處. 想到剛才的夢" 好像和我無緣"的話,"倒不如死了干凈."豈知吃葯以後,心痛減了好些, 也難躺著,只好勉強支持.過了幾日,起來服侍寶釵.寶釵想念寶玉,暗中垂淚,自嘆命苦.又知他母親打算給哥哥贖罪,很費張羅,不能不幫著打算.暫且不表.
且說賈政扶賈母靈柩,賈蓉送了秦氏鳳姐鴛鴦的棺木,到了金陵,先安了葬.賈蓉自送黛玉的靈也去安葬. 賈政料理墳基的事.一日接到家書,一行一行的看到寶玉賈蘭得中, 心裡自是喜歡.後來看到寶玉走失,復又煩惱,只得趕忙回來.在道兒上又聞得有恩赦的旨意,又接家書,果然赦罪復職,更是喜歡,便日夜趲行.
一日,行到�陵驛地方,那天乍寒下雪,泊在一個清靜去處.賈政打發眾人上岸投帖辭謝朋友,總說即刻開船,都不敢勞動.船中只留一個小廝伺候,自己在船中寫家書 ,先要打發人起旱到家.寫到寶玉的事,便停筆.抬頭忽見船頭上微微的雪影裡面一個人, 光著頭,赤著腳,身上披著一領大紅猩猩氈的斗篷,向賈政倒身下拜.賈政尚未認清, 急忙出船,欲待扶住問他是誰.那人已拜了四拜,站起來打了個問訊.賈政才要還揖, 迎面一看,不是別人,卻是寶玉.賈政吃一大驚,忙問道:"可是寶玉么?"那人只不言語,似喜似悲.賈政又問道:"你若是寶玉,如何這樣打扮,跑到這里?"寶玉未及回言 , 只見舡頭上來了兩人,一僧一道,夾住寶玉說道:"俗緣已畢,還不快走."說著,三個人飄然登岸而去. 賈政不顧地滑,疾忙來趕.見那三人在前,那裡趕得上.只聽見他們三人口中不知是那個作歌曰:
我所居兮,青埂之峰.我所游兮,鴻蒙太空.誰與我游
兮, 吾誰與從.渺渺茫茫兮,歸彼大荒.賈政一面聽著,一面趕去,轉過一小坡,倏然不見. 賈政已趕得心虛氣喘,驚疑不定,回過頭來,見自己的小廝也是隨後趕來.賈政問道: "你看見方才那三個人么?"小廝道:"看見的.奴才為老爺追趕,故也趕來.後來只見老爺,不見那三個人了."賈政還欲前走,只見白茫茫一片曠野,並無一人.賈政知是古怪,只得回來.
眾家人回舡,見賈政不在艙中,問了舡夫,說是"老爺上岸追趕兩個和尚一個道士去了."眾人也從雪地里尋蹤迎去,遠遠見賈政來了,迎上去接著,一同回船.賈政坐下 , 喘息方定,將見寶玉的話說了一遍.眾人回稟,便要在這地方尋覓.賈政嘆道:"你們不知道, 這是我親眼見的,並非鬼怪.況聽得歌聲大有元妙.那寶玉生下時銜了玉來, 便也古怪, 我早知不祥之兆,為的是老太太疼愛,所以養育到今.便是那和尚道士,我也見了三次: 頭一次是那僧道來說玉的好處,第二次便是寶玉病重,他來了將那玉持誦了一番,寶玉便好了,第三次送那玉來坐在前廳,我一轉眼就不見了.我心裡便有些詫異,只道寶玉果真有造化,高僧仙道來護佑他的.豈知寶玉是下凡歷劫的,竟哄了老太太十九年! 如今叫我才明白."說到那裡,掉下淚來.眾人道:"寶二爺果然是下凡的和尚,就不該中舉人了.怎麼中了才去?"賈政道:"你們那裡知道,大凡天上星宿,山中老僧, 洞里的精靈,他自有一種性情.你看寶玉何嘗肯念書,他若略一經心,無有不能的.他那一種脾氣也是各別另樣."說著,又嘆了幾聲.眾人便拿"蘭哥得中,家道復興" 的話解了一番. 賈政仍舊寫家書,便把這事寫上,勸諭合家不必想念了.寫完封好,即著家人回去.賈政隨後趕回.暫且不題.
且說薛姨媽得了赦罪的信, 便命薛蝌去各處借貸.並自己湊齊了贖罪銀兩.刑部准了, 收兌了銀子,一角文書將薛蟠放出.他們母子姊妹弟兄見面,不必細述,自然是悲喜交集了. 薛蟠自己立誓說道:"若是再犯前病,必定犯殺犯剮!"薛姨媽見他這樣, 便要握他嘴說:"只要自己拿定主意,必定還要妄口巴舌血淋淋的起這樣惡誓么!只香菱跟了你受了多少的苦處, 你媳婦已經自己治死自己了,如今雖說窮了,這碗飯還有得吃,據我的主意,我便算他是媳婦了,你心裡怎麼樣?"薛蟠點頭願意.寶釵等也說:" 很該這樣."倒把香菱急得臉脹通紅,說是:"伏侍大爺一樣的,何必如此."眾人便稱起大奶奶來, 無人不服.薛蟠便要去拜謝賈家,薛姨媽寶釵也都過來.見了眾人,彼此聚首, 又說了一番的話.正說著,恰好那日賈政的家人回家,呈上書子,說:"老爺不日到了."王夫人叫賈蘭將書子念給聽.賈蘭念到賈政親見寶玉的一段,眾人聽了都痛哭起來, 王夫人寶釵襲人等更甚.大家又將賈政書內叫家內"不必悲傷,原是借胎"的話解說了一番."與其作了官,倘或命運不好,犯了事壞家敗產,那時倒不好了.寧可咱們家出一位佛爺,倒是老爺太太的積德,所以才投到咱們家來.不是說句不顧前後的話,當初東府里太爺倒是修煉了十幾年,也沒有成了仙.這佛是更難成的.太太這么一想,心裡便開豁了."王夫人哭著和薛姨媽道:"寶玉拋了我,我還恨他呢.我嘆的是媳婦的命苦, 才成了一二年的親,怎麼他就硬著腸子都撂下了走了呢!"薛姨媽聽了也甚傷心. 寶釵哭得人事不知. 所有爺們都在外頭,王夫人便說道:"我為他擔了一輩子的驚,剛剛兒的娶了親, 中了舉人,又知道媳婦作了胎,我才喜歡些,不想弄到這樣結局!早知這樣, 就不該娶親害了人家的姑娘!"薛姨媽道:"這是自己一定的,咱們這樣人家,還有什麼別的說的嗎? 幸喜有了胎,將來生個外孫子必定是有成立的,後來就有了結果了. 你看大奶奶,如今蘭哥兒中了舉人,明年成了進士,可不是就做了官了么.他頭里的苦也算吃盡的了, 如今的甜來,也是他為人的好處.我們姑娘的心腸兒姊姊是知道的, 並不是刻薄輕佻的人,姊姊倒不必耽憂."王夫人被薛姨媽一番言語說得極有理, 心想:"寶釵小時候更是廉靜寡慾極愛素淡的,他所以才有這個事,想人生在世真有一定數的. 看著寶釵雖是痛哭,他端莊樣兒一點不走,卻倒來勸我,這是真真難得的!不想寶玉這樣一個人, 紅塵中福分竟沒有一點兒!"想了一回,也覺解了好些.又想到襲人身上:"若說別的丫頭呢,沒有什麼難處的,大的配了出去,小的伏侍二奶奶就是了. 獨有襲人可怎麼處呢?"此時人多,也不好說,且等晚上和薛姨媽商量.
那日薛姨媽並未回家,因恐寶釵痛哭,所以在寶釵房中解勸.那寶釵卻是極明理, 思前想後, "寶玉原是一種奇異的人.夙世前因,自有一定,原無可怨天尤人."更將大道理的話告訴他母親了. 薛姨媽心裡反倒安了,便到王夫人那裡先把寶釵的話說了. 王夫人點頭嘆道: "若說我無德,不該有這樣好媳婦了."說著,更又傷心起來.薛姨媽倒又勸了一會子, 因又提起襲人來,說:"我見襲人近來瘦的了不得,他是一心想著寶哥兒. 但是正配呢理應守的,屋裡人願守也是有的.惟有這襲人,雖說是算個屋裡人, 到底他和寶哥兒並沒有過明路兒的."王夫人道:"我才剛想著,正要等妹妹商量商量. 若說放他出去, 恐怕他不願意,又要尋死覓活的,若要留著他也罷,又恐老爺不依.所以難處."薛姨媽道:"我看姨老爺是再不肯叫守著的.再者姨老爺並不知道襲人的事, 想來不過是個丫頭,那有留的理呢?只要姊姊叫他本家的人來,狠狠的吩咐他,叫他配一門正經親事,再多多的陪送他些東西.那孩子心腸兒也好,年紀兒又輕,也不枉跟了姐姐會子, 也算姐姐待他不薄了.襲人那裡還得我細細勸他.就是叫他家的人來也不用告訴他,只等他家裡果然說定了好人家兒,我們還去打聽打聽,若果然足衣足食,女婿長的象個人兒,然後叫他出去."王夫人聽了道:"這個主意很是.不然叫老爺冒冒失失的一辦, 我可不是又害了一個人了么!"薛姨媽聽了點頭道:"可不是么!"又說了幾句,便辭了王夫人,仍到寶釵房中去了.
看見襲人淚痕滿面,薛姨媽便勸解譬喻了一會.W襲人本來老實,不是伶牙利齒的人, 薛姨媽說一句,他應一句,回來說道:"我是做下人的人,姨太太瞧得起我,才和我說這些話, 我是從不敢違拗太太的."薛姨媽聽他的話,"好一個柔順的孩子!"心裡更加喜歡.寶釵又將大義的話說了一遍,大家各自相安.
過了幾日, 賈政回家,眾人迎接.賈政見賈赦賈珍已都回家,弟兄叔侄相見,大家歷敘別來的景況.然後內眷們見了,不免想起寶玉來,又大家傷了一會子心.賈政喝住道: "這是一定的道理.如今只要我們在外把持家事,你們在內相助,斷不可仍是從前這樣的散慢.別房的事,各有各家料理,也不用承總.我們本房的事,里頭全歸於你,都要按理而行."王夫人便將寶釵有孕的話也告訴了,將來丫頭們都勸放出去.賈政聽了 ,點頭無語.
次日賈政進內, 請示大臣們,說是:"蒙恩感激,但未服闋,應該怎麼謝恩之處,望乞大人們指教."眾朝臣說是代奏請旨.於是聖恩浩盪,即命陛見.賈政進內謝了恩,聖上又降了好些旨意, 又問起寶玉的事來.賈政據實回奏.聖上稱奇,旨意說,寶玉的文章固是清奇, 想他必是過來人,所以如此.若在朝中,可以進用.他既不敢受聖朝的爵位,便賞了一個"文妙真人"的道號.賈政又叩頭謝恩而出.
回到家中,賈璉賈珍接著,賈政將朝內的話述了一遍,眾人喜歡.賈珍便回說:"寧國府第收拾齊全,回明了要搬過去.櫳翠庵圈在園內,給四妹妹靜養."賈政並不言語, 隔了半日, 卻吩咐了一番仰報天恩的話.賈璉也趁便回說:"巧姐親事,父親太太都願意給周家為媳."賈政昨晚也知巧姐的始末,便說:"大老爺大太太作主就是了.莫說村居不好,只要人家清白,孩子肯念書,能夠上進.朝里那些官兒難道都是城裡的人么?" 賈璉答應了"是",又說:"父親有了年紀,況且又有痰症的根子,靜養幾年,諸事原仗二老爺為主. "賈政道:"提起村居養靜,甚合我意.只是我受恩深重,尚未酬報耳."賈政說畢進內.賈璉打發請了劉姥姥來,應了這件事.劉姥姥見了王夫人等,便說些將來怎樣陞官,怎樣起家,怎樣子孫昌盛.正說著,丫頭回道:"花自芳的女人進來請安."王夫人問幾句話,花自芳的女人將親戚作媒,說的是城南蔣家的,現在有房有地,又有鋪面 ,姑爺年紀略大了幾歲,並沒有娶過的,況且人物兒長的是百里挑一的.王夫人聽了願意,說道:"你去應了,隔幾日進來再接你妹子罷."王夫人又命人打聽,都說是好.王夫人便告訴了寶釵,仍請了薛姨媽細細的告訴了襲人.襲人悲傷不已,又不敢違命的,心裡想起寶玉那年到他家去,回來說的死也不回去的話,"如今太太硬作主張.若說我守著,又叫人說我不害臊,若是去了,實不是我的心願",便哭得咽哽難鳴,又被薛姨媽寶釵等苦勸, 回過念頭想道:"我若是死在這里,倒把太太的好心弄壞了.我該死在家裡才是. "於是,襲人含悲叩辭了眾人,那姐妹分手時自然更有一番不忍說.襲人懷著必死的心腸上車回去,見了哥哥嫂子,也是哭泣,但只說不出來.那花自芳悉把蔣家的娉禮送給他看,又把自己所辦妝奩一一指給他瞧,說那是太太賞的,那是置辦的.襲人此時更難開口,住了兩天,細想起來:"哥哥辦事不錯,若是死在哥哥家裡,豈不又害了哥哥呢."千思萬想,左右為難,真是一縷柔腸,幾乎牽斷,只得忍住.
那日已是迎娶吉期, 襲人本不是那一種潑辣人,委委屈屈的上轎而去,心裡另想到那裡再作打算.豈知過了門,見那蔣家辦事極其認真,全都按著正配的規矩.一進了門, 丫頭仆婦都稱奶奶.襲人此時欲要死在這里,又恐害了人家,辜負了一番好意.那夜原是哭著不肯俯就的, 那姑爺卻極柔情曲意的承順.到了第二天開箱,這姑爺看見一條猩紅汗巾,方知是寶玉的丫頭.原來當初只知是賈母的侍兒,益想不到是襲人.此時蔣玉菡念著寶玉待他的舊情, 倒覺滿心惶愧,更加周旋,又故意將寶玉所換那條松花綠的汗巾拿出來.襲人看了,方知這姓蔣的原來就是蔣玉菡,始信姻緣前定.襲人才將心事說出,蔣玉菡也深為嘆息敬服,不敢勉強,並越發溫柔體貼,弄得個襲人真無死所了.看官聽說:雖然事有前定,無可奈何.但孽子孤臣,義夫節婦,這"不得已"三字也不是一概推諉得的.此襲人所以在又一副冊也.正是前人過那桃花廟的詩上說道:
千古艱難惟一死,傷心豈獨息夫人!
不言襲人從此又是一番天地. 且說那賈雨村犯了婪索的案件,審明定罪,今遇大赦, 褫籍為民.雨村因叫家眷先行,自己帶了一個小廝,一車行李,來到急流津覺迷渡口. 只見一個道者從那渡頭草棚里出來,執手相迎.雨村認得是甄士隱,也連忙打恭, 士隱道:"賈先生別來無恙?"雨村道:"老仙長到底是甄老先生!何前次相逢覿面不認? 後知火焚草亭,下鄙深為惶恐.今日幸得相逢,益嘆老仙翁道德高深.奈鄙人下愚不移 , 致有今日."甄士隱道:"前者老大人高官顯爵,貧道怎敢相認!原因故交,敢贈片言, 不意老大人相棄之深. 然而富貴窮通,亦非偶然,今日復得相逢,也是一樁奇事.這里離草庵不遠,暫請膝談,未知可否?"
雨村欣然領命,兩人攜手而行,小廝驅車隨後,到了一座茅庵.士隱讓進雨村坐下 , 小童獻上茶來.雨村便請教仙長超塵的始末.士隱笑道:"一念之間,塵凡頓易.老先生從繁華境中來,豈不知溫柔富貴鄉中有一寶玉乎?"雨村道:"怎麼不知.近聞紛紛傳述, 說他也遁入空門.下愚當時也曾與他往來過數次,再不想此人竟有如是之決絕." 士隱道:"非也.這一段奇緣,我先知之.昔年我與先生在仁清巷舊宅門口敘話之前,我已會過他一面. "雨村驚訝道:"京城離貴鄉甚遠,何以能見?"士隱道:"神交久矣."雨村道:"既然如此,現今寶玉的下落,仙長定能知之."士隱道:"寶玉,即寶玉也.那年榮寧查抄之前,釵黛分離之日,此玉早已離世.一為避禍,二為撮合,從此夙緣一了,形質歸一, 又復稍示神靈,高魁貴子,方顯得此玉那天奇地靈之寶,非凡間可比.前經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攜帶下凡, 如今塵緣已滿,仍是此二人攜歸本處,這便是寶玉的下落." 雨村聽了, 雖不能全然明白,卻也十知四五,便點頭嘆道:"原來如此,下愚不知.但那寶玉既有如此的來歷, 又何以情迷至此,復又豁悟如此?還要請教."士隱笑道:"此事說來,老先生未必盡解.太虛幻境即是真如福地.一番閱冊,原始要終之道,歷歷生平, 如何不悟?仙草歸真,焉有通靈不復原之理呢!"雨村聽著,卻不明白了.知仙機也不便更問, 因又說道:"寶玉之事既得聞命,但是敝族閨秀如此之多,何元妃以下算來結局俱屬平常呢?"士隱嘆息道:"老先生莫怪拙言,貴族之女俱屬從情天孽海而來.大凡古今女子,那`淫'字固不可犯,只這`情'字也是沾染不得的.所以崔鶯蘇小,無非仙子塵心, 宋玉相如,大是文人口孽.凡是情思纏綿的,那結果就不可問了."雨村聽到這里, 不覺拈須長嘆, 因又問道:"請教老仙翁,那榮寧兩府,尚可如前否?"士隱道:"福善禍淫, 古今定理.現今榮寧兩府,善者修緣,惡者悔禍,將來蘭桂齊芳,家道復初,也是自然的道理. "雨村低了半日頭,忽然笑道:"是了,是了.現在他府中有一個名蘭的已中鄉榜,恰好應著`蘭'字.適間老仙翁說`蘭桂齊芳',又道寶玉`高魁子貴',莫非他有遺腹之子, 可以飛黃騰達的么?"士隱微微笑道:"此系後事,未便預說."雨村還要再問, 士隱不答,便命人設俱盤飧,邀雨村共食.
食畢, 雨村還要問自己的終身,士隱便道:"老先生草庵暫歇,我還有一段俗緣未了,正當今日完結."雨村驚訝道:"仙長純修若此,不知尚有何俗緣?"士隱道:"也不過是兒女私情罷了. "雨村聽了益發驚異:"請問仙長,何出此言?"士隱道:"老先生有所不知, 小女英蓮幼遭塵劫,老先生初任之時曾經判斷.今歸薛姓,產難完劫,遺一子於薛家以承宗祧. 此時正是塵緣脫盡之時,只好接引接引."士隱說著拂袖而起.雨村心中恍恍惚惚,就在這急流津覺迷渡口草庵中睡著了.
這士隱自去度脫了香菱,送到太虛幻境,交那警幻仙子對冊,剛過牌坊,見那一僧一道,縹渺而來.士隱接著說道:"大士,真人,恭喜,賀喜!情緣完結,都交割清楚了么? "那僧說:"情緣尚未全結,倒是那蠢物已經回來了.還得把他送還原所,將他的後事敘明,不枉他下世一回."士隱聽了,便供手而別.那僧道仍攜了玉到青埂峰下,將寶玉安放在女媧煉石補天之處,各自雲游而去.從此後,"天外書傳天外事,兩番人作一番人. "
這一日空空道人又從青埂峰前經過,見那補天未用之石仍在那裡,上面字跡依然如舊, 又從頭的細細看了一遍,見後面偈文後又歷敘了多少收緣結果的話頭,便點頭嘆道:"我從前見石兄這段奇文,原說可以聞世傳奇,所以曾經抄錄,但未見返本還原. 不知何時復有此一佳話,方知石兄下凡一次,磨出光明,修成圓覺,也可謂無復遺憾了 .只怕年深日久,字跡模糊,反有舛錯,不如我再抄錄一番,尋個世上無事的人,托他傳遍, 知道奇而不奇,俗而不俗,真而不真,假而不假.或者塵夢勞人,聊倩鳥呼歸去,山靈好客, 更從石化飛來,亦未可知."想畢,便又抄了,仍袖至那繁華昌盛的地方,遍尋了一番,不是建功立業之人,即系饒口謀衣之輩,那有閑情更去和石頭饒舌.直尋到急流津覺迷度口, 草庵中睡著一個人,因想他必是閑人,便要將這抄錄的<<石頭記>>給他看看.那知那人再叫不醒.空空道人復又使勁拉他,才慢慢的開眼坐起,便草草一看 ,仍舊擲下道:"這事我早已親見盡知.你這抄錄的尚無舛錯,我只指與你一個人,托他傳去,便可歸結這一公案了."空空道人忙問何人,那人道:"你須待某年某月某日到一個悼紅軒中,有個曹雪芹先生,只說賈雨村言托他如此如此."說畢,仍舊睡下了.
那空空道人牢牢記著此言, 又不知過了幾世幾劫,果然有個悼紅軒,見那曹雪芹先生正在那裡翻閱歷來的古史. 空空道人便將賈雨村言了,方把這<<石頭記>>示看. 那雪芹先生笑道: "果然是`賈雨村言'了!"空空道人便問:"先生何以認得此人,便肯替他傳述? "曹雪芹先生笑道:"說你空,原來你肚裡果然空空.既是假語村言,但無魯魚亥豕以及背謬矛盾之處, 樂得與二三同志,酒余飯飽,雨夕燈窗之下,同消寂寞,又不必大人先生品題傳世, 似你這樣尋根問底,便是刻舟求劍,膠柱鼓瑟了."那空空道人聽了,仰天大笑,擲下抄本,飄然而去.一面走著,口中說道:"果然是敷衍荒唐!不但作者不知,抄者不知,並閱者也不知.不過游戲筆墨,陶情適性而已!"後人見了這本奇傳,亦曾題過四句為作者緣起之言更轉一竿頭雲:
說到辛酸處,荒唐愈可悲.
由來同一夢,休笑世人痴!
《悟空傳》第19回
鴻蒙初辟原無姓,打破頑冥須悟空

④ 鴻蒙與混沌是什麼關系,那個更早

現有鴻蒙,然後洪荒,再者混沌

不知天地,不見生靈,只有一團似膠非膠、似霧非霧之物充斥著整個世界。沒有一絲波瀾,不顯半點風浪。它們如此古老,彷彿早被歲月掠去生命而埋骨千年;又如此年輕,如同個個酣睡不醒的胎兒。無法知道它們生從何來,歸往何處,生命的意義彷彿只是存在 某一時刻,它們忽然厭倦這種恬靜的生活,彼此間出現爭斗——微微的涌動開始在沉寂中泛起、蔓延——出現了波瀾,繼之以風浪。若干年後,鴻蒙之中凝成一個常人心臟大小的靈核。再若干年,以靈核為心,洪荒世界孕育出一個嬰孩——後人尊其為盤古,取其亘古久遠之意;那團匪夷難測之物,也被追溯為混沌,一為不知何物,二為恍恍惚惚。
確切的說混沌並不是一個時代,而是對鴻蒙這個時代的修飾,所以兩者是同時的。
鴻蒙,是中國古代漢族傳說中的一個時代,傳說在盤古開天闢地之前,世界是一團混沌的元氣,這種自然的元氣叫做鴻蒙,也作鴻濛,因此把那個時代稱作鴻蒙時代,後來此一詞也常被用來泛指稱遠古時代。
混沌是古代傳說中指世界開辟前元氣未分、模糊一團的狀態。

⑤ 鴻蒙到底是什麼意思

鴻蒙的含義:

1、鴻蒙,道教神話傳說的遠古時代,傳說在盤古在昆侖山開天闢地之前,世界是一團混沌的元氣,這種自然的元氣叫做鴻蒙,因此把那個時代稱作鴻蒙時代,後來此一詞也常被用來泛指稱遠古時代。

2、古人認為天地開辟前是一團混沌的元氣,這種自然的元氣叫鴻蒙。

3、鴻蒙時代是中國傳說中的一個時代,傳說在盤古開天闢地之前,世界是一團混沌的元氣,這種自然的元氣叫做鴻蒙,也作鴻蒙,因此把那個時代稱作鴻蒙時代,後來此一詞也常被用來泛指稱遠古時代。

4、在史書上,並沒有有關鴻蒙時代的記載。因此為了填補這一歷史上的空缺,古人們創造了「盤古」這個人物。

(5)鴻蒙宇宙和元擴展閱讀:

1、盤古是中國民間神話傳說人物,在昆侖山開天闢地,盤古神話敘事見於《三五歷紀》、《五運歷年記》、《述異記》等。盤古的開天闢地一說最早出在三國吳人徐整的《三五歷記》,最早形象見於《廣博物志》和《乩仙天地判說》為龍首蛇身、人面蛇身。

2、一部分學者認為也認為盤古也姓方氏,因後來人們以天圓地方為大,盤古是中國神話體系中最古老的神,它的產生很古老,長期流傳在人們口頭,直到三國時才由吳國文人徐整記錄下來。但1986年饒宗頤先生發表的《盤古圖考》,指出漢末興平元年,即公元194年。

3、饒先生的這一成果,不僅將盤古出現的時間上推到公元二世紀末,而且在研究方法上,也提供了啟迪:神話與宗教是一個事物的兩面體,語言與神像聯系在一起,兩方面的研究可以互證。廣東花都是古時「南海盤古國」的所在地。

⑥ 鴻蒙的詞意

鴻蒙----〈書〉古人認為天地開辟之前是一團混沌的元氣這種自然的元氣叫做鴻蒙:~初辟。也作鴻蒙。亦作「 鴻蒙 」。

詳細解釋
1.宇宙形成前的混沌狀態。《莊子·在宥》:「雲將東游,過扶搖之枝,而適遭鴻蒙。」 成玄英 疏:「鴻蒙,元氣也。」《淮南子·道應訓》:「西窮窅冥之黨,東開鴻蒙之先。」《秦並六國平話》卷上:「鴻蒙肇判,風氣始開。」 冰心 《寄小讀者》十二:「又試問鴻蒙初辟時,又哪裡有貧富貴賤?」

2.迷漫廣大貌。《漢書·揚雄傳上》:「外則正南極海,邪界 虞淵 ,鴻蒙沆茫,碣以崇山。」 顏師古 註:「鴻蒙沆茫,廣大貌。」 宋 范成大 《壽櫟東齋午坐》詩:「屋角靜突兀,雲氣低鴻蒙。」《紅樓夢》第一二○回:「我所居兮, 青埂 之峰;我所游兮,鴻蒙太空。」

3.東方之野,日出之處。《淮南子·俶真訓》:「提挈天地而委萬物,以鴻蒙為景柱,而浮揚乎無畛崖之際。」 高誘 註:「鴻蒙,東方之野,日所出,故以為景柱。」

4.混沌;渾噩。 唐 韓愈 《嘲鼾睡》詩之二:「鴻蒙總合雜,詭譎騁戾狠。」《吳禮部詩話》引 元 王履 詩:「半生墮落憂患界,萬事元在鴻蒙間。」 清 龔自珍 《世上光陰好》詩:「靜原生智慧,愁亦破鴻蒙。」

5.指高空。 明 劉基 《通天台賦》:「矗鴻蒙以建標兮,拖甘泉以為祛。」

⑦ 我愛吃西紅柿的鴻蒙三部曲的第三部是什麼

《九鼎記》。

鴻蒙三部曲的第一部是《星辰變》,第二部是《盤龍》,第三部是《九鼎記》。

第三部《九鼎記》主要講述了滕青山作為國際上代號為「狼」的著名殺手,在一次SS級任務中被所屬組織當成炮灰,造成其搭檔兼妻子「小貓」的死亡,因此反叛組織,後遭到不斷追殺,最終與殺手同歸於盡。

死後憑借九州鼎轉生穿越到九州大陸,繼承前世記憶,降生到揚州江寧郡宜城滕家莊。重獲新生後滕青山以前世內家拳法門配合九州大陸濃郁的天地靈氣修煉,成為曠古爍今的武學奇才。在九州大陸闖盪四方,掀起一陣陣風雲。

曾通過禹皇留下的虛像囑托前往端木大陸,並在此地達到虛境,回到九州後成立形意門,大力推廣內家拳法。滕青山一生追求武學巔峰,不斷挑戰、領悟、修煉,最終他成為了九州大陸上繼禹皇、秦嶺天帝、釋迦祖師、詩劍仙李太白之後的又一名至強者。

(7)鴻蒙宇宙和元擴展閱讀:

《九鼎記》的修煉等級

1、後天:煉精化氣,吸收天地精華,也就是天地靈氣,使得體內產生內勁。隨著修煉,內勁越來越強,打通一條條經脈,直至後天大成。後天強者的壽命極限為一百五十歲。

2、先天:煉氣化神,腦海開辟出泥丸宮,『神』得以和內勁融合,在丹田內淬煉,逐漸轉化為先天真元,成為強大的先天強者。

第一階段為『虛丹』境界,隨著真元不斷在丹田內淬煉,當真元凝聚成實體,即為第二階段『實丹』境界,實丹經過多次淬煉,才能達到第三階段『金丹』境界。先天強者的壽命極限為兩百歲。

3、虛境:煉神返虛,當『神』足夠強大,便可以開始感悟天地,領悟天地之道。當認識的越深,能夠開始調用天地之力之時,便算踏入虛境。此時稱之為『入虛』,自身感悟天地,融入天地,達到極致,便能完全融入天地,甚至於做到隱身。

可以調動的天地之力分為一到十成,少數人因特殊法門可調動超過十成的天地之力。虛境強者的壽命極限為五百歲。

4、洞虛:洞察看破虛境。虛即虛空,也就是這浩瀚的天地,看破虛空其實就是看透天地本質,甚至於根據了解的本質,創造屬於自身的虛空。入虛,只是融合於天地。

洞虛,卻是創造一個屬於自己的虛空,也就是,創造一個屬於自己的『天地』。但此時創造的『世界』會受到九州大地的排斥。

5、至強者:隨著洞察天地本質越多,體內世界也能建造地愈加的完善。直至一天……體內世界足夠強,能抵擋九州世界的壓制,便達到了至強者的境界。此時,自己創造的『世界』將幅散開……在這個『世界』內,至強者就是絕對無敵的存在!

⑧ 鴻蒙與混沌的區別是什麼

時代叫鴻蒙,狀態叫混沌。

1、鴻蒙,道教神話傳說的遠古時代,傳說在盤古在昆侖山開天闢地之前,世界是一團混沌的元氣,這種自然的元氣叫做鴻蒙,因此把那個時代稱作鴻蒙時代,後來此一詞也常被用來泛指稱遠古時代。

宇宙形成前的混沌狀態。《莊子·在宥》:"雲將東游,過扶搖之枝,而適遭鴻蒙。" 成玄英 書:"鴻蒙,元氣也。"《淮南子·道應訓》:"西窮窅冥之黨,東開鴻蒙之先。"《秦並六國平話》卷上:"鴻蒙肇判,風氣始開。" 冰心 《寄小讀者》十二:"又試問鴻蒙初辟時,又哪裡有貧富貴賤 ?"

迷漫廣大貌。《漢書·揚雄傳上》:"外則正南極海,邪界 虞淵 ,鴻蒙沆茫,碣以崇山。" 顏師古 注:"鴻蒙沆茫,廣大貌。" 宋 范成大 《壽櫟東齋午坐》詩:"屋角靜突兀,雲氣低鴻蒙。"《紅樓夢》第一二○回:"我所居兮, 青埂 之峰;我所游兮,鴻蒙太空。"

東方之野,日出之處。《淮南子·俶真訓》:"提挈天地而委萬物,以鴻蒙為景柱,而浮揚乎無畛崖之際。" 高誘 注:"鴻蒙,東方之野,日所出,故以為景柱。"

混沌;渾噩。 唐 韓愈 《嘲鼾睡》詩之二:"鴻蒙總合雜,詭譎騁戾狠。"《吳禮部詩話》引 元 王履 詩:"半生墮落憂患界,萬事元在鴻蒙間。" 清 龔自珍 《世上光陰好》詩:"靜原生智慧,愁亦破鴻蒙。"指高空。 明 劉基 《通天台賦》:"矗鴻蒙以建標兮,拖甘泉以為祛。"

(8)鴻蒙宇宙和元擴展閱讀:

鴻蒙,是中國古代漢族傳說中的一個時代,傳說在盤古開天闢地之前,世界是一團混沌的元氣,這種自然的元氣叫做鴻蒙,因此把那個時代稱作鴻蒙時代,後來此一詞也常被用來泛指稱遠古時代。
延伸:

詩曰: 混沌未分天地亂,茫茫渺渺無人見。 自從盤古破鴻蒙,開辟從茲清濁辨。 覆載群生仰至仁,發明萬物皆成善。 欲知造化會元功,須看西遊釋厄傳。 蓋聞天地之數,有十二萬九千六百歲為一元。將一元分為十二會,乃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之十二支也。每會該一萬八百歲。

且就一日而論:子時得陽氣,而丑則雞鳴;寅不通光,而卯則日出;辰時食後,而巳則挨排;日午天中,而未則西蹉;申時晡而日落酉;戌黃昏而人定亥。譬於大數,若到戌會之終,則天地昏蒙而萬物否矣。再去五千四百歲,交亥會之初,則當黑暗,而兩間人物俱無矣,故曰混沌。

又五千四百歲,亥會將終,貞下起元,近子之會,而復逐漸開明。邵康節曰:「冬至子之半,天心無改移。一陽初動處,萬物未生時。」到此,天始有根。再五千四百歲,正當子會,輕清上騰,有日,有月,有星,有辰。日、月、星、辰,謂之四象。故曰,天開於子。

又經五千四百歲,子會將終,近丑之會,而逐漸堅實。易曰:「大哉乾元!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至此,地始凝結。再五千四百歲,正當丑會,重濁下凝,有水,有火,有山,有石,有土。水、火、山、石、土謂之五形。

故曰,地辟於丑。又經五千四百歲,丑會終而寅會之初,發生萬物。歷曰:「天氣下降,地氣上升;天地交合,群物皆生。」至此,天清地爽,陰陽交合。再五千四百歲,正當寅會,生人,生獸,生禽,正謂天地人,三才定位。故曰,人生於寅。玉皇大帝是道教崇奉的天神,稱呼很多。

⑨ 我在網上看到什麼鴻蒙時期,洪荒時期的,我想知道這些時期的排序。謝謝

1、鴻蒙
古人認為天地開辟前是一團混沌的元氣,這種自然的元氣叫鴻蒙。
古典名著《西遊記》和《紅樓夢》都出現了這個詞。
詳細解釋
1. 亦作「 鴻蒙 」。
宇宙形成前的混沌狀態。《莊子·在宥》:「雲將東游,過扶搖之枝,而適遭鴻蒙。」 成玄英 疏:「鴻蒙,元氣也。」《淮南子·道應訓》:「西窮窅冥之黨,東開鴻蒙之先。」《秦並六國平話》卷上:「鴻蒙肇判,風氣始開。」 冰心 《寄小讀者》十二:「又試問鴻蒙初辟時,又哪裡有貧富貴賤?」
2. 迷漫廣大貌。
《漢書·揚雄傳上》:「外則正南極海,邪界 虞淵 ,鴻蒙沆茫,碣以崇山。」 顏師古 註:「鴻蒙沆茫,廣大貌。」 宋 范成大 《壽櫟東齋午坐》詩:「屋角靜突兀,雲氣低鴻蒙。」《紅樓夢》第一二○回:「我所居兮, 青埂 之峰;我所游兮,鴻蒙太空。」
3. 東方之野,日出之處。
《淮南子·俶真訓》:「提挈天地而委萬物,以鴻蒙為景柱,而浮揚乎無畛崖之際。」 高誘 註:「鴻蒙,東方之野,日所出,故以為景柱。」 4. 混沌;渾噩。
唐 韓愈 《嘲鼾睡》詩之二:「鴻蒙總合雜,詭譎騁戾狠。」《吳禮部詩話》引 元 王履 詩:「半生墮落憂患界,萬事元在鴻蒙間。」 清 龔自珍 《世上光陰好》詩:「靜原生智慧,愁亦破鴻蒙。」
5. 指高空。 明 劉基 《通天台賦》:「矗鴻蒙以建標兮,拖甘泉以為祛。」

2、洪荒
詞義:天地玄黃 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 辰宿列張 寒來暑往 秋收冬藏 閏餘成歲 律呂調陽 雲騰致雨 露結為霜 金生麗水 玉出昆岡 劍號巨闕 珠稱夜光 果珍李柰 菜重芥姜 海咸河淡 鱗潛羽翔 龍師火帝

基本解釋
[be ignorant] 混沌蒙昧的狀態,指遠古時代
詳觀記牒,洪荒莫傳。——謝靈運《三月三日侍宴西池》
遠及洪荒。——[英]赫胥黎著、 嚴復譯《天演論》
詳細解釋
1. 混沌、蒙昧的狀態。借指遠古時代。
南朝 陳 徐陵 《在北齊與楊僕射書》:「凡自洪荒,終乎 幽 厲 。」 宋 楊萬里 《漢文帝有聖賢之風論》:「洪荒之世,人與禽之未別。」 清 趙翼 《途遇大雪》詩:「世界幻入兜羅綿,恍見洪荒萬萬古。」 楊朔 《<鐵流>的故事》:「一到黑夜,時間卻像倒退到幾萬萬年前的洪荒時代。」 2. 大荒。荒漠的曠野。
明 許承欽 《風行至南陽湖》詩:「遶岸平山趨斷隴,連空野水入洪荒。」

洪荒的另一個意思:
洪荒是指混沌蒙昧的狀態,借指太古時代,經常說洪荒時代,洪荒世界。 古人雲: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意思是宇宙廣闊沒有邊際,遠古時代,天地處於混沌蒙昧的狀態。

西方的「洪荒」
1、 「混沌初開,
伊米爾活著的遠古時代,
沒有沙或者海,沒有洶涌的波浪;
世界沒有大地,也沒有天空,
只有那開裂的、寸草無生的鴻溝。」
——《西比爾預言書》
在遙遠的洪荒時代,天地一片混沌,沒有沙石,沒有大海,沒有天空和大地。在這一片混沌的中間,只有一道深深開裂著的,無比巨大的鴻溝,叫做金恩加之溝。整個鴻溝裡面是一片空盪和虛無,沒有樹木,也沒有野草。 2、在《巴黎聖母院》裡面,洪荒時代指的是社會混亂,黑白顛倒,而人民處在一種水深火熱的遠古時期一般。

熱點內容
drxprxtrx 發布:2025-09-10 11:48:10 瀏覽:210
銷售比特幣挖礦機犯法嗎 發布:2025-09-10 11:46:47 瀏覽:429
趣步全球健康區塊鏈 發布:2025-09-10 11:25:16 瀏覽:532
btc隔離驗證2018 發布:2025-09-10 11:11:25 瀏覽:479
區塊鏈的社會願景 發布:2025-09-10 11:05:46 瀏覽:95
ZEC幣印礦池跟魚礦池哪個好 發布:2025-09-10 11:00:35 瀏覽:966
礦卡挖比特幣什麼意思 發布:2025-09-10 10:48:39 瀏覽:694
靜音的比特幣礦機 發布:2025-09-10 10:42:46 瀏覽:164
可汗幣和比特幣 發布:2025-09-10 10:37:24 瀏覽:84
幣圈一手金幣能提現嗎 發布:2025-09-10 10:23:18 瀏覽: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