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低價的共識幣圈的文章
1. 為什麼有人說「炒幣不如屯幣,買幣不如挖礦」
1、為什麼很說:炒幣不如囤幣?需要指出來的是,這里的炒幣指的是炒短線,囤幣則是看長期。虛擬幣天然具有強烈的波動性,因此,想通過波段操作來賺錢,不是說不可能,只是這實在是太難了。
炒幣就是通過低買高賣的方式賺取差價。做交易看似簡單,一買一賣就完成了交易,這裡面有個非常高的見識,大家都在想著低買高賣,高拋低吸,但是還是抵不過人性,最終變成了高買低拋,追漲殺跌。炒幣比的不是誰的交易技巧更高超,比的是心態,貪婪是人性的弱點,尤其是在24小時的不間斷的加密貨幣交易市場,特別是合約交易更是放大了人性的貪婪,十死無生,從而把炒交易變成了一個賭場,在賭場里,能從莊家手裡賺錢的概率幾乎為零,所以靠炒幣賺錢的人鳳毛麟角。
囤幣是幣圈的一個主流投資派別,主張長期持有,只買不賣,躺贏等發財。囤幣囤的是信仰,加密貨幣價格是沒有上限的,長期使來看共識越大,參與的人越多價格越高,以總額只有2100萬個的比特幣為例,不管是好消息,還是壞消息,知道比特幣的人會越來越多,而去了解比特幣的人也會越來越多,價格總會在不斷波動中上漲。
囤幣的長周期到底以多久為宜呢?這主要取決於你的資金、心態和收益預期,但如果你連一個牛熊都不等完,那屯幣也沒有意義了。暴漲不要興奮,暴跌不要沮喪。半途而廢,可能才是最虧的時候。但也不建議一直屯著不放,根據個人實際情況進行拋貨或減持肯定會賺到錢。
當然,囤幣也是要講技巧的,我最推薦的囤幣技巧是: 用閑錢投資,選擇有升值潛力的主流幣種,周期性「定投」,不因市場跌宕起伏而情緒起伏,把握大趨勢,一年甚至幾年交易一次。
另外強調一點:囤幣,一定要放在自己的錢包,並且一定要保管好自己的私鑰或者助記詞。
2、為什麼說:「買幣不如挖礦」很多人認為買幣就像買股票一樣,門檻低,簡單容易操作,還有就是認為買幣成本很低,只需要付買幣的錢就行了。其實不然,買幣肯定是從二級市去買,這個價格就已經是經過層層加價了的了。再有,買幣需要大量的專業知識,需要做大量的功課,對各種基本信息進行深入了解,時機的把握、幣種的選擇都取決於自己的認知。這對一般用戶來說,真的很難。
簡單分析一下我們會發現,挖礦其實就是每分每秒在買幣,用電費以低於市場價的價格買幣,所以如果你長期看好某一主流幣種,那麼屯幣的最好方式其實是挖礦而不是買幣。
挖礦是一級市場,作為數字貨幣最原始的獲取方式,「挖礦」就是獲取源頭的數字貨幣,也是成本最低的。直接購買只有價格上漲才有收益而且數量不變,「挖礦」數量增加的同事收益也在增加,並不會看短期的漲跌以及目前的收益,最終收益只取決於你在什麼價格出售,盈利多少主要看自身對該幣種的認知。買幣雖說收益高,但是風險與收益並存,因此投資者也需要承擔幣價下跌的風險。而挖幣基本上是旱澇保收。
買礦機挖礦,就像買一頭奶牛產奶一樣,天天有收益。與囤幣相比,挖礦抗波動風險的能力更強。如果你重倉持有某個幣種,恰巧遇到一天近50%的跌幅的極端行情,很可能血本無歸。但是挖礦是一個長期產出的過程,成本已經被分攤到最低,短時間的波動對於用戶的心態影響並不大,所以挖礦的方式往往更能獲得市場的紅利。
首先強調一句,這是對大多數普通人來說的,而且只針對部分幣種(比特幣、以太坊)。
先說說為什麼炒幣不如屯幣。很簡單,因為對大多數人來說,炒幣技術都太爛了,頻繁的交易除了養活了交易所,賺不到多少錢,遠遠不如選擇優質幣種後拿住來的簡單。
再說說為什麼買幣不如挖幣。所謂挖礦,其實可以理解成低成本的買幣,買打折的幣,所以說,從這個角度看,買幣當然不如挖礦。
但上面這個說法,也存在一些漏洞。
有些人就是天賦異稟,炒幣專家,就是能從炒幣賺錢。
而挖礦看似美好,其實對新人來說有很多坑,畢竟大多數人沒有條件自建礦場,只能選擇託管和雲算力,而這都存在乙方不靠譜的可能性。
總之,大家還是要學會變通,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幣圈賺錢辦法。
這么跟你說吧,2020年3月份,
一個以太坊86美金,現在最高1800美金
一個比特幣3800美金,現在最高48000美金
你自己想想,屯一年,你會賺多少錢
2. 2022幣圈為何大跌
這里有個前提,全球疫情導致資本大量釋放。
在美國,綜合多方數據來看,本輪疫情期間美聯儲放水總量已超過30萬億美元。如果你只看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你無法得到這些數據。因為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才3萬億多美元,這次放水是史無前例的,對美元的信用或美元的根基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但美元會被救市,所以崩盤比較難,因此2022年加息一定要雷厲風行,才能延緩美元危機的爆發。在加息的消息放出之前,資本市場發生的變化:
1,加密資產市場:冰糖橙從 6.9 萬美元跌至 3 萬美元(當然現在漲到了 4 萬多美元)。
2,傳統的資本市場:社交第一巨頭meta(也就是之前的facebook),跌幅接近50%;騰訊下跌接近50%;元宇宙中最強大的谷歌,已經陷入滯漲六個月了;即便是資料庫甲骨文也下跌了30%以上。 僅僅一些消息就大跌這在美國資本市場上是很少見的。
這些互聯網巨頭,它下跌有多個原因:一是傳統互聯網發展已到頂峰,業績難以進一步增長。
二是這些傳統互聯網巨頭獲得了很多本不應該獲得的權利(比如數據權)
三是美元加息預期十分明確。在過去的加息過程中,伴隨著爭議和對抗,而2022年的加息已經在全球資本市場基本形成共識,因此加息的格局幾乎不會改變。
無論是傳統資本市場還是我們的虛擬資產都是聞風先跌,這一輪跌勢的威力都不容小覷,而現在世界對這些傳統互聯網的數據霸權非常警惕,並出台了各種限制數據的條款 這些巨頭的霸權。
3. 幣圈一級市場:一級項目subspace 波卡生態去中心化存儲
項目介紹:
Subspace Labs 成立於 2018 年, 為波卡網路開發激勵兼容 incentive compatible 的 PoC 共識演算法以及可擴展的,永續去中心化存儲。任何人都可以參與共識,而無需購買特殊硬體、消耗能源等。加密世界已變得越來越中心化,礦池、受信任的交易平台主導著整個行業。其目標是建立地球上最去中心化的區塊鏈。
Subspace的項目最早得到了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支持,目前Subspace項目還得到了Web 3 基金會資助。
Subspace Labs 藉助 OnFinality 的公共應用程序界面,將永久的去中心化存儲技術引入 Kusama,進而完整保存 Kusama 中繼鏈和所有實時平行鏈的 歷史 紀錄。
Subspace Labs (subspace.network) 與OnFinality (https://onfinality.io/)達成合作。此次合作將利用 OnFinality 的增強 API 服務,快速、安全地訪問來自 Kusama 網路及其平行鏈的區塊鏈數據,便於 Subspace 完整存檔其中的 歷史 記錄。通過提供永久、可擴展、去中心化的存儲層,本次聯合匯聚眾多助力,全力支持 Polkadot 和 Kusama 生態的進一步發展。
以太坊等區塊鏈存儲 1 MB 數據的成本超過 40萬美元,相比之下,Subspace能夠在每GB 不足1 美元的價格基礎上實現永久性去中心化儲存。憑借著低廉的價格和高質量的服務,Subspace 開始為眾多區塊鏈「分憂解難」,能夠在不影響系統安全性或去中心化的前提下,將檔案節點運行的負擔轉移至Subspace網路上;與此同時,Subspace 還提供一個通用的檢索 API,可以簡化和標准化跨網路區塊鏈數據的訪問。總之,上述提及的功能為不同區塊鏈之間的數據交互打開了一扇新大門,通向一個充滿可能性的新世界。
OnFinality 的公共 API 服務允許 Subspace 中繼節點關注 Kusama 中繼鏈和所有實時平行鏈的最新區塊,接著中繼節點將每組新區塊打包到存儲交易中,然後再提交給 Subspace Network 區塊鏈。
同時OnFinality 為開發人員提供核心基礎設施服務,主要著重於 Polkadot/Substrate 網路,其 API 服務還允許開發人員以最低成本、零預先設置訪問高性能託管共享節點。
Subspace Labs 在 OnFinality 的公共 RPC(遠程過程調用)端點之上構建了 Kusama 中繼服務,便於實時備份 Kusama 中繼鏈和所有實時平行鏈的完整區塊。目前與該服務集成的網路包括 Kusama、Statemine、Karura、Bifrost、Shiden、Calamari、Altair、Moonriver、Heiko、Khala、Basilisk、Kilt 和 Kintsugi,未來期待更多新網路的加入。
「很高興能夠與 OnFinality 團隊合作,攜手同行,推出高效優質的服務,同時也要向OnFinality 團隊的工程師致敬,感謝他們構建了如此可靠的 API 服務」。
- Jeremiah Wagstaff,Subspace Labs 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
「OnFinality 很高興能與 Subspace 合作,共同致力於為 Polkadot 生態系統構建去中心化的存儲網路。作為基礎設施企業,我們很高興能與一個對Web 3 生態系統的基礎技術有著相同目標和熱情的團隊合作。」
- Sam Zou,OnFinality 首席執行官
由於其獨特的共識演算法和基於市場的激勵機制,Subspace 能夠為大量數據提供永久的去中心化存儲。其收益耕作者或稱為「農民」(而不是礦工)能夠在磁碟空間允許的范圍內盡可能多地儲存區塊鏈 歷史 記錄。這種收益耕作的方式基於存儲空間,既環保又便於用戶使用,任何有硬碟的人都可以訪問。而且隨著越來越多的「農民」加入,存儲成本也會成比例地下降。
了解更多關於 Subspace Network 的信息,請訪問 subspace.network/ 並加入我們的 Discord 和 Telegram 群組。
了解更多關於 OnFinality 的信息,請訪問 onfinality.io/ 並加入 Telegram 群組。
關於 Subspace Network
Subspace Network 是一個可擴展的存儲和計算平台,旨在通過將平台最新的共識演算法與一系列前沿的學術提案相結合,實現垂直和水平兩個方向的擴展性最大化,並且保證安全和去中心化兩方面性能不受影響。經過幾年的研究和 探索 ,經費大部分由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承擔,Subspace Labs 於 2021 年 6 月籌集了450萬美元的種子輪資金,由 Hypersphere Ventures 和 Stratos Technologies 領投。
關於 OnFinality
OnFinality 是一個 SaaS 平台,提供基礎設施和開發人員工具,幫助開發人員節省時間,快速成長。使用 OnFinality,您可以在幾分鍾內將專用節點部署到 20 多個 Polkadot 網路上,或訪問增強版共享節點 API 服務。OnFinality 的使命就是幫助區塊鏈和 dApp 開發人員更快地構建去中心化的未來。
Subspace能夠充分具有基於硬碟PoC共識的自由、公平和生態友好等性質,同時還能抵制困擾PoW和PoS網路的中心化傾向。 憑借其新穎的共識機制,Subspace還能夠為基於區塊鏈的應用提供廉價、永久和可擴展的去中心化存儲,因為用戶可以簡單地將數據直接嵌入到交易中。關於礦工困境以及如何在Subspace的架構中解決這個問題的完整描述,鼓勵大家可以去進一步閱讀Subspace的技術白皮書。
Subspace Labs 為波卡網路開發激勵兼容 incentive compatible 的 PoC 共識演算法以及可擴展的,永續去中心化存儲。實現了基於硬碟的共識演算法,同時解決 PoW 和 PoS 網路的中心化趨勢問題。加密世界已變得越來越中心化,礦池、受信任的交易平台主導著整個行業。其目標是建立地球上最去中心化的區塊鏈。
Subspace會成為Polkadot網路上的一個parachain。Substrate是一個用於構建區塊鏈的框架,由Parity公司的非常棒的一群人士開發。 Substrate能夠支持可插拔的共識,並配備了幾種現有的演算法,包括:PoS(BABE)、PoA(Aura)和 PoW工作量證明(Kulupu) 。Subspace 獲得Web3資助的一個關鍵目標是擴展這套共識演算法,使其能夠支持PoC容量證明共識。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Subspace已經開發了一套支持PoC共識抽象概念的Substrate模塊。這些模塊目前支持無需許可(Permissionless)的PoC(無論是無用空間證明 proof-of-useless-space 還是有用存儲證明 proof-of-useful-storage),其中區塊間隔是通過共享時鍾強制執行的。這些模塊會被設計為在底層PoC和定義具體鏈上邏輯的層級之間充當中間件層。
Subspace Labs 最近完成了 450 萬美元的種子融資,為 Polkadot 網路帶來了激勵兼容的容量證明(PoC)共識和可擴展的永久分散存儲。該輪融資由 Hypersphere Ventures 和 Stratos Technologies 共同領投,Consensys Mesh、IOSG、Republic Labs、D1、OKEx Blockdream、Gate Labs、NGC、Candaq、Krypital、Dealean、Cabin VC 和 DefinanceX 參與。
基於波卡生態的永續去中心化存儲方案開發團隊 Subspace Labs 完成 450 萬美元的種子輪融資。本輪由 Hypersphere Ventures 和 Stratos Technologies 聯合領投,其他參投機構包括 Consensys Mesh、IOSG Ventures、Republic Labs、D1、Block Dream Fund、Gate Labs、NGC、Candaq、Krypital、Dealean、Cabin VC 以及 DefinanceX。
Subspace:基於存儲的共識
Subspace 是一條基於 Substrate 的新鏈,由歸檔存儲證明 (PoAS) 共識提供支持,共識中也包括區塊鏈 歷史 本身的存儲證明。歸檔存儲證明 (PoAS) 解決了因以往激勵措施不足或不當等因素導致的Chia 或 Filecoin這類空間證明區塊鏈中心化的問題。在 Subspace 網路中,收益耕作者或「農民」(而不是礦工)可以在自己磁碟空間允許的前提下盡可能多地儲存區塊鏈 歷史 記錄。這種基於存儲空間的共識,既環保又便於用戶使用,而且任何有硬碟的人都可以訪問。
Subspace 將通過以下方式支持 Polkadot 和 Kusama 生態的發展:
1. 安全存儲所有平行鏈的共同 歷史 —— Subspace 將提供一個標準的檔案存儲層,確保每條平行鏈的 歷史 可以無限期保留,並且通過常用的檢索 API 可以訪問。
2. 提供平行鏈鏈下存儲——平行鏈可以將非必要的合約狀態(例如與 NFT 相關的視頻或圖像文件)從鏈上轉移至 Subspace。相比鏈上存儲,這種方式既可以保留文件的持久性、不變性和可用性,同時又可以將成本控制在最低。
3. 允許非同步跨平行鏈存儲——使用 XCMP,平行鏈可以捕捉到任何智能合約的狀態並將其轉至鏈下到 Subspace 上,然後在計算需要時檢索合約狀態。
在一個有能力的區塊鏈中,農民必須決定是否將稀缺的儲存資源分配給。任一保持鏈的狀態和 歷史 或最大限度地擴大它們承諾達成共識的空間。理性農民總是會選擇後者,充其量只能成為小客戶,而在最壞的情況下,他們會鼓勵在幾個可信賴的經營者領導下的集中耕作。
有人認為,區塊鏈不可能在不犧牲安全或權力下放的情況下擴大規模。雖然最近的研究表明,安全是可以維持的,但同步和維護國家和 歷史 的負擔仍然存在。既然子空間已經解決了這些問題,為了避免農民的困境,它確實能夠在不妥協的情況下擴大規模。
交叉鏈交換: 未來將是多鏈的,顯然用戶更喜歡AMMS而不是集中式交換。子空間提供了連接眾多鏈所需的第一層可伸縮性,同時允許不信任、低延遲和高吞吐量的資產交換。
分布式存儲: 由於 歷史 的發展可能遠遠超過任何一個農民的存儲能力,但價格仍然很高,因此子空間能夠提供廉價、永久的DAPP存儲,同時仍能將數據提供給全局執行層。
可合成側鏈: 通過解耦執行和存儲,然後逐個縮放每個子空間,子空間允許更廣泛的第二層結構數組,僅受協議設計者的想像限制。
一級項目評級:
subspace 波卡生態去中心化存儲
Liquidfty 跨鏈NFT交易平台
Uniarts 基於 Substrate 開發的 NFT 創作、拍賣和發行的區塊鏈網路
X Protocol 基於Polkadot的跨鏈預測平台
4. hc幣為什麼一路下跌
hc幣一路下跌是因為表現出來的跌幅比預期大得多,通常因為公眾情緒激動伴隨著資金抽離;
一、什麼是hc幣?
Hc是HCASH項目的區塊鏈代幣,是一種去中心化、開源、跨系統的數字密碼貨幣,將成為所有區塊鏈系統的連接點,允許價值和信息在不同的區塊鏈系統之間自由交換。2018年8月,HCASH2.0的主鏈升級——完成,原Hshare鏈正式升級為hypercash主鏈(HC),與HCASH孵化的hyperexchange主鏈(hx)形成雙鏈結構。作為HCASH生態的兩大核心樞紐,患者人將相互合作,建立HCASH生態與BTC、ETH等區塊鏈系統以及非區塊鏈分布式賬本(DAGs)之間的價值互聯。HC鏈充分實現了反量子特性和隱私保護,支持PoWPoS的混合共識,專注於區塊鏈底層技術的深度研發,為HyperExchange提供價值代幣,維護系統穩定。同時,HCASH將對HC提出的所有技術特性進行升級:反ASIC、智能雷電網路協議HAILP(HCASHAILightingProtocol)和智能合約已納入下一步發展計劃。
二、幣圈心態養成法則
幣叔自從進入幣圈以來,經歷了一段時間的震盪。因為比特幣,競爭幣和一眾山寨幣波動幅度劇烈,情緒難免會收到價格波動影響。在暴漲的時候,欣喜若狂,滿面春風。在暴跌的時候,又痛不欲生,悲痛欲絕。想大多數幣圈投資者可能也都有過這樣的心態。但如果看過李笑來老師推薦的G.C.Seldon寫的《股市心理學》的人,可能會知道幣圈人最重要的一條鐵律就是:心態平和。
總而言之,在貨幣圈裡,投資者泰山壓頂而巋然不動的心態是無法生存的。這種數字貨幣狂潮造就了人類的一個巨大舞台:貪婪、恐懼、患得患失、信仰崩塌。所有角色都控制不住自己。早早入圈,懂技術,有人脈,並不能保證你就能立於不敗之地。
5. 風暴眼 | 央行等十部委出手,比特幣大跌8%,「幣圈9·4」再現
時隔四年之後,幣圈再次迎來幾大部委的聯手整頓。
9月24日下午,央行、銀保監會、網信辦、外匯局等十部委發布了《關於進一步防範和處置虛擬貨幣交易炒作風險的通知》。
通知指出,比特幣、以太幣等虛擬貨幣,不具有與法定貨幣等同的法律地位,不能作為貨幣在市場上流通;虛擬貨幣相關業務活動屬於非法金融活動,應堅決依法取締等。
與此同時,國家發改委也發布文件,矛頭直指「挖礦」:禁止任何名義「挖礦」 ,將數據中心類企業相關承諾納入徵信;將虛擬貨幣「挖礦」活動列為淘汰類產業,停止一切財稅支持等。
消息出來後,主流加密貨幣皆應聲而跌。比特幣跌破41000美元/枚,日內跌8.74%。
以太坊跌破2800美元/枚,日內跌11.23%。其他幣種如萊特幣、狗狗幣等跌幅也都不小。
這次出台的監管政策,不僅讓人想起四年前的幣圈「9·4禁令」。2017年9月4日,央行等七部門曾出手正式叫停ICO融資。此後各大交易所代幣價格一路下跌,數百家小交易所倒閉或出海,幣圈迎來一個大熊市。
同樣是在九月,同樣是多個部位聯手,幣圈會再次迎來一場「狂風暴雨」嗎?
實際上,自今年5月以來,國內對於虛擬貨幣的監管政策就在持續收緊,對於虛擬貨幣挖礦和交易的打擊力度也在不斷加大,國內加密貨幣行業正在迎來一場史無前例的監管風暴。
有行業人士對鳳凰網《風暴眼》表示:政策的出發點,除了維護正常的金融秩序,打擊空氣幣、傳銷等違法行為外,更是在『雙碳』政策的大背景下,對這種於國計民生無益且高耗能的虛擬貨幣挖礦行為的閉環打擊。」
十部委聯手,此次監管政策有何不同?
9月24日,央行等十部委發布的文件,和之前對於虛擬貨幣的監管政策有何不同呢?
世界經合組織區塊鏈政策委員會專家王娟認為,相較於之前的文件,這次的文件在內容上變化非常大。它是分級分類,由中央到省市,再到縣鄉,一層一層的去進行分級整治,對存量增量都有不同的具體實施方法,包括對大數據園區、對高新技術園區異常用電的核查,都是非常具體的實施措施。從財稅優惠、金融政策,到地方監管、舉報,全面的進行細致化的整治、打擊,這個內容是史無前例的。
王娟表示,特別要關注的是,以前虛擬貨幣挖礦被發改委從產業結構調整目錄淘汰類去除之後,這一次虛擬挖礦重新進入了淘汰類的目錄。這是一個非常明顯的信號,虛擬貨幣交易和挖礦在國內處於一個逐步的,完全清退的趨勢中。這個文件里特別也提出,數據中心是不可以用於來挖礦的,所以企圖在數字經濟、戰略新興產業、數據中心建設等一些比較熱點的詞彙上去挖掘監管的空白地帶應該是越來越小。
財經 評論員王赤坤認為:「這次打擊虛擬幣炒作的部委中增加了公安部、最高法、最高檢等,將相關虛擬幣交易行為定性為非法金融活動,將境外交易所在境內的相關活動也定義為非法金融活動,從事虛擬幣炒作不僅損失財產還會涉及犯罪入刑。相關個人相關公司和相關產業鏈應關注、知曉、理解和把握相關政策信號,提前預案,及時做好相關退出工作。」
針對這次政策帶來的影響,有律師認為,這次發文有「最高院」「最高檢」,區別於之前的銀行、行業協會等發文,後續政策落地和各地法院判例都會有明顯的價值傾向。
「單純從法律角度,個人層面的風險沒有因為這個文件而發生變化。核心風險在於平台方,OTC商戶次之,這一點要看政策在各地落地的情況。」該律師表示。
四個月發布19條「禁令」,幣圈迎來最嚴監管風暴
如果說2021年前4個月比特幣從1萬多美元暴漲到6.4萬美元,點燃了很多投資者心中的財富慾火的話,那麼5月以來國內持續的監管風暴,則澆滅了這把火。
5月18日晚間,中國人民銀行官微轉載了中國支付清算協會、中銀協和互金協會發布的聯合公告,明確金融機構、支付機構不得開展與虛擬貨幣相關的業務。
5月19日早間,內蒙古發改委也發布公告,設立虛擬貨幣「挖礦」企業舉報平台,全面受理關於虛擬貨幣「挖礦」企業問題信訪舉報。
5月21日,國務院金融委召開第五十一次會議,特別強調「打擊比特幣挖礦和交易行為,堅決防範個體風險向 社會 領域傳遞」。
此後,內蒙古、雲南、四川、新疆、青海等「挖礦」大省也都相繼發布了打擊虛擬貨幣挖礦的政策。
9月24日,央行等十部委和國家發改委也發布監管文件,禁止任何名義「挖礦」 ,堅決依法取締虛擬貨幣相關業務。
據鳳凰《風暴眼》不完全統計,自5月中旬以來,國務院金融委、國家發改委和央行等十部委,以及內蒙古、雲南、安徽等省份及相關機構,共發布了12條打擊虛擬貨幣挖礦和交易的監管政策。
雖然近些年來國內對於虛擬貨幣保持了持續的嚴監管態度,但今年出台的監管政策的數量之多,范圍之廣,力度之大,可謂史無前例!
從五月到九月,國內為何會掀起一場針對虛擬貨幣挖礦和交易行為的監管風暴呢?
有分析認為,原因可能有多個:一是包括防範「熱錢」資金利用比特幣違規進出境;二是在DC/EP逐漸推廣應用的背景下,清理規范數字貨幣概念和范圍;三是碳中和趨勢下,比特幣挖礦過於耗電等。
打擊「挖礦」行為,成為監管重中之重
實際上,中國對於比特幣等加密貨幣以及其衍生行業的監管一直是非常嚴格的。
早在2013年,央行等五部委就發布了《關於防範比特幣風險的通知》;2017年9月4日,央行等七部委發文,將ICO定性為非法集資,取締了超過38家的非法虛擬貨幣平台。
今年6月剛剛被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提議任命為IMF副總裁的央行副行長李波,在談到比特幣等加密貨幣時曾表示:「比特幣等加密資產是投資工具而非貨幣,應接受相應監管。」
李波認為,比特幣本身不是貨幣,而是一種另類投資。因此,加密資產將來應該發揮的主要作用,是作為一種投資工具或者是替代性投資。他強調,如果穩定幣等加密資產能夠成為廣泛使用的支付解決方案的話,就需要一個更加強有力的監管規則,也就是說,要比比特幣現在所接受的監管規則更加嚴格。
可以看出,對於比特幣等加密貨幣的監管,一直是明確的。但對於「挖礦」,政策上一直沒有非常明確規定。
鳳凰網《風暴眼》發現,在這輪針對虛擬貨幣的監管風暴中,政府亮明了對「挖礦」行為絕不容忍的態度,並且從中央部委到地方政府,打出了一套「組合拳」。
隨著國內監管政策的驟然收緊,曾佔到全球算力65%的中國比特幣礦場,也上演了一幕遷徙出海的「大逃離」。
5月份以來,四川、內蒙古、雲南等省份已經關停了大批比特幣礦場。國內一些體量較大的礦機企業和礦場主,也陸續向國外遷移。
據中國第一家礦機上市企業「嘉楠 科技 」微信公眾號消息,日前,嘉楠 科技 已正式開啟在哈薩克的自營挖礦業務,首批阿瓦隆礦機上架開機運行。
裝車運往海外的阿瓦隆礦機
據媒體報道,中國另一大礦機企業比特大陸也在6月 22 日對礦工表示,暫時停售現貨機器。此外,比特大陸已宣布全面向海外轉移,部分中高層員工正向海外轉移。
中國為何要嚴打比特幣「挖礦」?
在這輪針對虛擬貨幣挖礦行為的打擊清理風暴之前,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比特幣挖礦集中地,四川省更是被稱為「礦都」。
中國的「挖礦」產業究竟有多大?BTC.com上的算力分布圖顯示,目前世界上最大算力的比特幣礦池,如Antpool、F2Pool、BTCC等,都位於中國,中國的算力超過了比特幣總算力的60%。
在國外的社交媒體上,甚至還能看到有許多國外的比特幣愛好者呼籲要打破中國在比特幣上的「算力壟斷」。在2018年,知乎上還有人問「比特幣算力集中在中國有多大隱患?」
另外,世界上最大的三家礦機企業,嘉楠 科技 、億邦國際和比特大陸,都誕生於中國。其中嘉楠和億邦還分別於2019年和2020年在美股上市。
可以說,在中國,比特幣挖礦已經建立了從上游到下游的完整產業鏈,成為一個龐大的產業。
這么大的一個產業,政府為何要打掉它呢?因為,它實在太耗能了。
此前劍橋大學另類金融中心公布數據稱,比特幣的總能源消耗介於40-445兆瓦時(TWh)之間,平均統計約為130兆瓦時,比特幣挖礦一年消耗的電量約與荷蘭全國用電量相當。
由成千上萬台礦機組成的比特幣礦場
研究還顯示,約65%的加密貨幣挖礦活動在中國進行,而煤炭在中國能源結構中的佔比達到60%左右。約75%的礦工使用某種可再生能源,但可再生能源在總能耗中的佔比仍不到40%。
有行業人士對鳳凰《風暴眼》表示,「在碳中和、碳達峰這樣的大背景下,高耗能的挖礦顯然是與大方向相悖的,關停只是遲早問題」。
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復旦大學金融研究院兼職研究員董希淼認為,比特幣挖礦行為,往往以「大數據項目」作為掩護,騙取地方政府支持,耗費大量電力資源,不符合實現「碳中和」目標方向。
他此前在《整治虛擬貨幣挖礦與交易亂象刻不容緩》文章中指出,金融管理部門應加大對虛擬貨幣非法挖礦和交易活動的打擊力度。對比特幣挖礦項目,各地應進行全面清理、及時關停。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表示,虛擬貨幣「挖礦」不僅屬於高耗能產業,而且虛擬貨幣對產業發展沒什麼貢獻,基本上沒有其他有益的作用,政府對此加大打擊力是合情合理的,特別是「碳中和」的大背景下。
林伯強認為,在打擊虛擬貨幣「挖礦」上必須採取「一刀切」,如果不一刀切的話,肯定會有人鑽漏洞,因為虛擬貨幣的利潤太高了。
世界各國態度不一,有國家將比特幣當做法幣
實際上不只是中國,英國、美國、韓國等國家也都在考慮加強對加密貨幣的監管。
今年8月,日本最高金融監管機構將加密貨幣交易商視為反洗錢計劃的一部分;日本FSA也考慮實施更嚴格的加密貨幣法規。
韓國、新加坡等對加密貨幣相對寬容的國家,也都在加強對比特幣等加密貨幣的監管力度,打擊洗錢等行為。今年6月,墨西哥財長表示,墨西哥金融系統禁止使用加密貨幣。
今年5月24日,美聯儲理事布雷納德表示,在保持安全的央行貨幣作為基礎的情況下,存在競爭的空間,不斷改善加密貨幣監管框架是非常重要的,監管框架應該隨著加密貨幣匯率的發展而變化,與美聯儲相比,其他監管機構可能在加密貨幣領域發揮更大的作用。
包括美聯儲在內的美國相關機構一直對加密貨幣持謹慎和嚴格監管的態度,包括制裁因涉嫌網路攻擊和洗錢的加密貨幣交易所SUEX等。
但與此同時,也有一些國家對比特幣等加密貨幣敞開了懷抱。今年6月,中美洲國家薩爾瓦所就通過了比特幣法案,宣布將比特幣作為國家法幣。
9月7日,薩爾瓦多的比特幣法案正式生效,薩爾瓦多也因此成為世界上首個採用比特幣作為法定貨幣的國家。鳳凰網《風暴眼》了解到,目前麥當勞、星巴克、必勝客以及當地的一些商店,都已經可以用比特幣進行消費支付。
近日,據烏克蘭媒體報道,烏克蘭最高拉達(烏克蘭議會)通過了虛擬資產法案,加密貨幣等虛擬資產在該國正式合法化。不過與薩爾瓦多不同,烏克蘭的法案規定虛擬資產在該國不得作為支付手段,但公民可以合法地持有以及交易。
比特幣究竟是「數字黃金」還是騙局?
從2020年下半年開始,幣圈持續的暴漲吸引了許多散戶投資者湧入幣圈,一些瞄準「新韭菜」的各種山寨幣、空氣幣項目也層出不窮。可以說,牛市之下亂象叢生。
盡管監管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已經落下,有人恐懼逃離的同時,也有貪婪者堅守「信仰」。更多的人可能依然充滿疑問:比特幣究竟是不是騙局?還能夠繼續投資嗎?
北京大學匯豐商學院經濟學教授,國家高端智庫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院長樊綱在接受鳳凰網 財經 采訪時表示,比特幣就是一場賭博,「你輸了,就會輸得很慘」。
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長管清友認為,不要把比特幣當作一夜暴富的事,你可以去嘗試這種所謂的資產波動、體會這個市場,但是大家現在這種抗風險能力,我不建議大家所謂去高杠桿投資,因為你無法控制這樣的風險。也許你運氣極好,,但從投資概率上來講,很難賺到錢,因為這是高杠桿、高波動的資產,大部分人都是泡沫。
今年5月,清華五道口金融學院副院長張曉燕接受鳳凰網 財經 采訪時表示,很支持目前對於比特幣等虛擬貨幣的監管政策,監管政策是在保護散戶投資者的血汗錢。
張曉燕表示,央行發行的數字貨幣和比特幣等「虛擬貨幣」在本質上是不同的。提到目前熱議的比特幣等「虛擬貨幣」,她表示,首先,據2018年統計,比特幣25-30%的交易場景是非法的。再者,「虛擬貨幣」的交易缺乏有效監管,其價格容易被操縱,導致價格忽上忽下,波動劇烈。
「我很支持目前對於比特幣等虛擬貨幣的監管政策,這些政策是為了保護中小投資者」,她說,中國的散戶數量很多,中小投資者的共性是金融知識少,對虛擬貨幣的了解不夠深刻。監管政策是在保護散戶投資者的血汗錢。
[責任編輯:劉玉芳 PF012]
6. 幣圈院長什麼意思
玩數字貨幣的引導者。
幣圈是數字貨幣,院長是學校的領導者,幣圈院長的意思就是在數字貨幣這一個領域的引導者,是比較有經驗的人。
幣圈是區塊鏈行業中的一種說法或是概念,是一批關注虛擬加密數字貨幣,或發行自己數字貨幣籌資的人群形成的圈子,其中比特幣是幣圈比較重要的一種虛擬加密數字貨幣。
7. 在幣圈賺快錢的時代基本上已經過去,但是賺大錢的時代已經來臨
入場幣圈還有沒有機會,個人認為機會還是很大的。
在幣圈賺快錢的時代基本上已經過去,但是賺大錢的時代已經來臨。
究其原因,我們可以做以下的分析。
區塊鏈還屬於非常的早期,有如1994年的互聯網。當時萬維網剛成立沒多久,國內對互聯網這個新生事物還很陌生。
同樣現在大家對區塊鏈也是一臉懵逼,很多人都不知道區塊鏈是什麼?區塊鏈能幹嘛。
所以任何一個新生事物,都會經歷幾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躺賺期。
就像剛開始挖比特幣或者是用幾美金,幾十美金幾百美金買了數量可觀的比特幣的。
到現在變現了,這樣的賺錢方式真是太容易了,是真正地實現了躺著就能賺錢。
第二個階段:站賺期。
也有點類似於區塊鏈的現在所處的階段,早期的紅利逐漸地消失。如果太過盲目,沒有一點認知的話,要賺錢可能就有一定的難度了。
如今,投資幣種,需要有一定的辨別能力。我一直有一個觀念,作為一個真正在幣圈混的人,比特幣和以太坊是標配。
這兩個幣種經歷了幾輪的牛熊輪回,千錘百煉,經得起 歷史 的檢驗,證明了其存在的價值。
另外還可以考慮一些新生的賽道。比如分布式存儲的龍頭FIL,跨鏈的龍頭DOT。
這些雖然還剛剛開始,要真正顯示出她們的價值,還需要給她們一定的時間,所以需要有足夠的耐心和毅力。
第三個階段:跪賺期。
大家都看好這個市場,所有的人都蜂擁而至,市場競爭白熱化,市場已經逐步成熟,各個賽道都已經各就各位。
增量空間非常有限,表面上看上去非常光鮮亮麗,實則是搶奪存量市場。
第四個階段:哭賺期。
行業沒有增長的空間,各個頭部割據了市場份額,都已經佔山為王。行業開始進入萎縮,塌陷階段。
在這個時期介入了,即使付出再多的時間和精力,也是選擇不對,努力白費。
窮人和富人的最主要的區別,富人是先相信,後看見。窮人是先看見,後相信。
相信自己相信的,未來可期!風險與機會並存。幣圈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BTC:比特幣這兩天的反彈行情已經出現了一定的乏力,日線級別的上方強壓制依然在30日線57000一帶,日線布林中軌線壓制在56500一帶,四小時的盤面籌碼密集區也集中在56500-57200這個區域,中線大盤在沒有突圍這個壓制區域之前,建議留出倉位觀望,後續在57000一帶有受阻回落的可能。隔夜比特幣回踩了52500-53000一帶支撐,加上今天期權交割,預計會迎來一波小反彈,短線建議日內在支撐區域附近看多。壓力位:55500,支撐位:52000。
#比特幣[超話]# #歐易OKEx# #數字貨幣#
8. 幣圈年輕人現狀:炒幣揮金如土,生活縫縫補補
幣圈一天,人間十年。
當炒幣客在幣圈待了三四年,如約成為老韭菜,會不會對這個圈子沉澱出自己的視角?
5.19幣圈地震,有人日虧百萬,又為何心中毫無波瀾?
馬斯克喊單、各部門監管、新韭菜亂入...2021又是幣圈黑天鵝頻飛的一年,對年輕人來講,這是一個可以把豬吹上天的風口嗎?亦或是一個連光也逃不脫的黑洞?時間給了不同的人不同答案。
這次我們請了幾位炒幣客,聊了聊自己的炒幣經歷。我們也要先提醒想入場的朋友,如果這是個新事物,請對它保持敬畏,也保持懷疑。
以下是受訪者的口述——
編輯: 九歌
監制: 景歲
玩幣收益近千萬,吃10多塊的面都嫌貴
——大魚 成都 27歲 最高浮盈1000w
區塊鏈的技術是螺旋式上升的,數字貨幣僅僅是它的一種表現形式,我們的信仰是區塊鏈。
我是2019年進的場,我老公比我早兩年,他算是這個圈子裡的KOL(關鍵意見領袖),喜歡分析幣圈的技術面,也懂一些金融知識,不算是完全的投機者。
我們本金加起來3萬塊左右,從2017到現在,最高收益到過千萬,但是炒幣客的狀態很相似:幣圈揮金如土,平常縫縫補補。 我們連外面10來塊的面條都覺得貴,平常的 娛樂 也就是外出看看電影, 到了生活層面的消費,對標的可就是自己的工資了。
幣圈開始有不少屌絲,都是生活上不太如意的人。我們2017年在深圳工作,一線城市的房價真遙不可攀,憑工資想都不要想。當時我老公初進幣圈正趕牛市,3萬本金很快翻到200多萬。但是幣圈一天,人間十年,很快又跌到幾十萬,這幾年做了10多趟過山車,起起伏伏大起大落,5.19那天我們利潤回吐了大概200萬,這樣的經歷算是習以為常了, 幣圈掙的錢,像大風刮來的,會刮來也就意味著會颳走。
房產證丨受訪者供圖
2019年我們回成都買了第一套房,當時還沒在幣圈套過現,首套房的錢就是東拼西湊,當時我們的心態就是什麼也不想,便宜就行。後來套了300萬左右,又在成都買了一套公寓和一套住宅,這時候就比較關注房子的品質和小區環境。 在大部分同齡人還在為首付發愁的時候,我們不到30歲在二線就有了這些資產,生活上會很從容,這個裡面,有很大運氣的成分。
收益圖丨受訪者供圖
開始在幣圈我們處於一個囤幣的階段,自己在平台小程序上挖礦,牛市挖礦非常暴利,幾萬本金一兩天就可以收回來。後來一些大佬帶著幾億幾十億的巨款入場挖礦,基本把礦挖塌了,形成了一種壟斷。幣圈這幾年其實發展的很快,華爾街幾十年沉澱出的金融玩法幾個月就在幣圈落地,加上國家層面的監管,這個圈子在朝著良性發展,規則建立了,投機者就可能變少。
金融市場是人性的修羅場。不少玩家尤其是新入局的嫩韭菜,手裡的幣漲了就認定這是經濟領域的革命,跌了,幣圈就成了龐氏騙局。 我們每天生活的狀態就是工作、下班炒幣、研究玩幣的策略套路、讀項目書,我可能掙一個億也不會離場,它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我們願意和區塊鏈的技術一起成長。當然,我們也不辭職,工作才是比較穩定的收入來源。
想入場的新人千萬不要借錢炒幣,更不能梭哈,最好先虧點錢,心態和技術都需要沉澱,這個圈子裡有不少投機行為,但不要成為一個投機者。 如果這是一場賭局,賭到最後都是人心。
帶我進圈的大哥,
在熊市的時候找了算命先生問漲跌
——左左 北京 30歲 最高浮盈50w
幣圈是把人性放大了很多倍的修羅場 ,24*365不停歇地在路上狂奔,只要賭場還在開門,就一定有賭徒參與進來,狂歡永不眠。
2017年,在一場酒局上,濤哥跟我們談論一種叫數字貨幣的東西,當時這還是一個新概念,現在大家聽到這個詞可能見怪不怪,但在4、5年前聽說這么個詞,還有人告訴你它可以漲幾倍,毫無疑問,你會覺得這是個騙局。
時間不長,當年的9月4號,是幣圈的一個標志性事件,七部委聯合打擊區塊鏈泡沫,幣災從天而降,炒幣客被連根拔起。 但過後不久,數字貨幣就開啟了新一輪的蒙眼狂奔。 到12月份,濤哥已經積累了千萬收益,瀟灑地離開傳統互聯網,轉身去了一家區塊鏈公司。這時候我就想好好研究一下數字貨幣,最終我認為,這大概率就是個擊鼓傳花的鬱金香騙局,可能是本世紀最大的經濟泡沫,但即便泡沫破裂,也足以在世界金融史上留下傳奇的一筆。
對話丨受訪者供圖
作為 科技 公司的年輕人,我決定要做一把時代的弄潮兒,於是就投了5萬,成為了幣圈切身的體驗者。
最近狗狗幣比較火了,經常在熱搜上徘徊,其實4年前就已經有了,當時我還研究了它的白皮書和背景,和狗狗幣的創始人一樣,我覺得這個東西就是在 搞笑 。 那時候狗狗幣一枚價格貌似就一兩分錢,很多人不是買的,是挖礦的時候平台送的。 最近doge瘋漲,當年的很多人才記起來自己還持有,不少人都忘了錢包密碼。
幣圈還是很有意思的,當時我買了一款公鏈的幣,最高收益翻了10倍,但我們就覺得要看到1000倍,天空才是極限。幣圈不像股市,可以分析一隻股票的PB、PE值,從而推導出股價的合理區間。 炒幣是基於共識,就像當有1000個人說玫瑰象徵愛情,那玫瑰就真的和愛情產生了聯系,共識是什麼?有時候就是空氣。
在熊市的時候,共識破裂,我的50萬收益最低連1萬都不到。
濤哥遇熊市,我們去柬埔寨騎摩托散心丨受訪者供圖
最近興起了新一輪炒幣風潮, 我們公司有個炒幣群,我眼睜睜地看著它幾天內從300人變成了兩千人。 裡面很多技術大佬,也有很多年輕人,不少新人來了就開合約,幻想暴富,結果被多空雙爆,他們又嚷嚷著要把炒幣群改名為「虛擬貨幣維權群」,給出各種奇奇怪怪的維權點。在我看來,這是一群心態不成熟的投機者、渴望不勞而獲的賭徒,對他們來講,幣圈可能是一個黑洞。
幣圈真是存在人生百態。當時引我入圈的濤哥,牛市的時候感覺飛黃騰達,階層跨越,做各種投資,周遊全世界。熊市的時候就很低落,大規模盈利消失,甚至去找了算命先生,問人家幣圈會朝什麼方向發展;有的人追漲殺跌不知適可而止,賠進家財也不收手;也有人幾句喊單就能引起幣圈大震。
這是一個各種毒蛇猛獸出沒的叢林,心態不好的人成不了萬獸之王。
我想和新來的炒幣客聊一聊
——何文 深圳 26歲 最高浮盈百萬
馬斯克屬於一個亂入者,幣圈這一輪牛市和去年的新冠疫情關聯太大。
剛入圈的時候我是個投機者。2017年12月,比特幣單價超過2萬美金,當時真被這個價格吸引了,不過真正炒幣是從18年3月開始的。當時充了大概5萬塊左右,最初玩的時候也沒碰過比特幣,對小散戶來講,它的價格太高了,而且漲跌幅比較穩定,一天漲10個點,在幣圈不會滿足的,買的主要還是以山寨幣為主。
18年下半年遇到了大熊市,當時手裡的三款山寨幣全部腰斬,有的跌掉了百分之九十,最慘的時候,5萬本金只剩4000塊錢。後來在區塊鏈媒體公司工作,和一些同事聊了聊,才慢慢懂了一些操作。到今年最高浮盈百萬左右,5.19幣圈被血洗的時候,我一天浮虧了20萬,其實還挺難受的。
18年第一次看到btc漲10個點丨受訪者供圖
炒幣是個心神不寧的生意,幣圈波動性太大,會忍不住隔一會就看一眼平台。 要盯價格盯k線,研究是不是做的方向反了,會不會虧損,要不要止損止盈。可能睡覺的時候一個波動,單子就爆倉了。
以前我開單的時候,基本上晚上會醒兩三次,3點醒一次,5點又醒一次,這是不需要鬧鍾的,是生理的應激反應。 這幾年,就覺得頭發白了不少,也掉了許多。
炒幣客自我調侃丨圖源網路
去年疫情,不少國家放水,大家為了抵抗通脹,不少人進了幣圈,加上馬斯克的喊單,和各種莊家的輿論博弈,市場情緒顯得很浮躁。 作為一個老韭菜,還是想對打算入場的人聊點看法——
投資是掙的認知和認識邊緣的錢。 如果你剛剛進場就翻了許多倍,千萬不要覺得那就是你的能力了,你可能就是運氣好。你不去了解這個行業,不去總結歸納這個行業的規則,不提升自己的認知水平,到手的錢一定會虧出去。就像我18年的時候,總體還是虧得挺慘的。
同時也希望每一個炒幣客都能坦然地經歷一次牛熊。 熊市來了也不要恐慌,這是一個非常好的買入時機,大部分的投資本身就是掙高買低賣的差價,事非經過不知難,切身走了這一個流程,你才能明白其中的一些規則。
最重要的一點,千萬別碰什麼資金盤、傳銷幣,這個東西太害人,隨時都能跑路的平台才是最大的風險環,一定要走正規的渠道。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人物均使用化名)
-THE END-
9. waxp是什麼幣
蠟幣
Waxp幣是WAX平台按照代幣演算法生產出來的自有代幣,俗稱「蠟幣」,在2017年12月22日發行。WAX平台是一個去中心化的虛擬游戲裝備交易平台,wax幣的使用可以讓游戲裝備的交易更加公開透明。該幣可以在IDEX、Upbit等加密貨幣交易所進行購買或出售。
拓展資料:
1、WAXP幣推薦交易所及交易對
火幣全球站交易所WAXP/BTC交易對、Upbit交易所WAXP/BTC交易對、B網(Bittrex)交易所WAXP/BTC交易對、火幣全球站交易所WAXP/ETH交易對、火幣全球站交易所WAX/BTC交易對、ZG.com交易所WAX/BTC交易對、火幣全球站交易所WAX/ETH交易對、ZG.com交易所WAX/ETH交易對、KuCoin交易所WAX/BTC交易對、Bitfinex交易所WAX/BTC交易對。
2、WAX,背靠OPSkins的虛擬財產交易平台
WAX Token是一個去中心化平台,允許任何用戶在虛擬交易平台上交易,能幫助用戶在保證高度安全性的條件下實現虛擬財產交易。
個人認為,WAX還個不錯的項目,關鍵就其身後的OPSkins。WAX是OPSkins核心團隊打造,有一定的虛擬資產交易基礎,背靠成熟的公司,可以為以後的業務開展背書。OPSkins是一個全球領先的在線電子游戲資產市場,以Steam游戲為主的虛擬道具交易平台,目前支持17個游戲的虛擬商品交易,每年有來自全球95個國家的上千萬用戶進行1億多次交易。
兩個公司成員高度吻合,威廉_奎格利William Quigley是WAX也是OPSkins集團的首席執行官,喬納森·揚蒂斯Jonathan Yantis是WAX也是OPSkins集團的首席運營官,Lukas Sliwka是WAX也是OPSkins集團的首席技術官。
總之,背靠大樹好乘涼,WAX依託OPSkins的游戲虛擬商品交易,後續發展可期。WAX目前價格$0.062.不到眾籌價格$0.2的1/3.愛好者可以適量吸納。
wax是一個去中心化的虛擬游戲裝備交易平台,目的是讓游戲裝備更加公開通明低成本的交易。
3、虛擬游戲裝備交易,一直都有市場需求,而且很大,未來,隨著越來越多的游戲上鏈,游戲裝備可以直接通過鏈上交易,這是趨勢。而這個項目,其實做的是傳統的游戲裝備交易,就是通過平台撮合後,還是有人工來實現裝備的買賣,這個需要大量的口碑支撐,可能做不過實體的公司,還是等以後真正的鏈上裝備交易出來再看吧。
4、WAX旨在打造網路游戲虛擬資產的去中心化交易平台,隨著區塊鏈+游戲的熱潮來臨,從理論上評估,市場前景是不錯的,但是仔細分析下來,現在很多平台基本都有自己的資產交易平台和代幣,所以實際的剛需又不是太大,面臨的競爭壓力很大。另外,現在所謂的鏈游實際並不是真正的所有資產上鏈,大部分體現在鏈上的只是代幣的轉賬和交易罷了,因此這類平台當前基本無用武之地。
5、WAX在圈內出名(這里指臭名)就是因為當時登錄火幣私自增發的事件,雖然說後續官方作出了調整和補償,但是市場對其信任度已經大打折扣了,當前的幣圈就是粉絲共識去支撐幣價的,一旦失去了共識,只是一些投機客在裡面炒作,短期內可能會有炒作空間,但是長遠來說投資的風險很高,從個人的觀念來說是不建議選擇這種項目的。
10. mask幣跌了那麼多還能活嗎
MASK已經腰斬再腰斬,凡是去接盤的,無一例外都被套死,真的是女裝大佬跨界割韭菜,一刀一刀下手穩又快。
極端一點的說,除了大餅和以太,其他的任何項目,無論包裝或者宣傳的多麼好,都是騙局。
MASK這個幣就是非常典型的一個項目,這個項目號稱是在2017年開始籌備,最終等到2021年的現在才上線,在過去的四年中,沒有任何技術研發突破,沒有任何的價值共識打造,等待四年,只為等待這個牛市,狠狠的割一把韭菜,這不只是MASK項目的真正本質,這也是幣圈大部分項目的真實內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