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書元宇宙平台入口
㈠ 「元宇宙」火了,這玩意到底是啥
元宇宙(Metaverse)是利用科技手段進行鏈接與創造的,與現實世界映射與交互的虛擬世界,具備新型社會體系的數字生活空間。[12]
元宇宙本質上是對現實世界的虛擬化、數字化過程,需要對內容生產、經濟系統、用戶體驗以及實體世界內容等進行大量改造。但元宇宙的發展是循序漸進的,是在共享的基礎設施、標准及協議的支撐下,由眾多工具、平台不斷融合、進化而最終成形。[23]它基於擴展現實技術提供沉浸式體驗,基於數字孿生技術生成現實世界的鏡像,基於區塊鏈技術搭建經濟體系,將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在經濟系統、社交系統、身份系統上密切融合,並且允許每個用戶進行內容生產和世界編輯。[23]
元宇宙一詞誕生於1992年的科幻小說《雪崩》,小說描繪了一個龐大的虛擬現實世界,在這里,人們用數字化身來控制,並相互競爭以提高自己的地位,到現在看來,描述的還是超前的未來世界。[1]關於「元宇宙」,比較認可的思想源頭是美國數學家和計算機專家弗諾·文奇教授,在其1981年出版的小說《真名實姓》中,創造性地構思了一個通過腦機介面進入並獲得感官體驗的虛擬世界。
㈡ 元宇宙的最新概念是什麼
「元宇宙」的最新概念通常可以描述為一個平行於現實世界,又獨立於現實世界的虛擬空間。放大角度來看其作為一個「宇宙」,運行規則以及常態化管理並不需要受限於其表現形式。
元宇宙作為後互聯網時代的產物,將極大地改變當前的游戲市場和互聯網生態格局。 各大廠商在布局「元宇宙」的同時,或許也在為自己在未來的互聯網中爭取一席之地。
㈢ 元宇宙最早的切入點是游戲嗎
是的。
始於游戲
國際游戲公司育碧法國戰略創新實驗室項目經理袁英子向記者表示,「游戲可以說是試驗元宇宙非常好的場景,因為游戲天然擁有娛樂屬性、用戶互動、充值交易等豐富的虛擬場景。這也是為什麼臉書作為一家社交媒體公司也收購了大量游戲、VR、AR初創企業。」
早在臉書宣布更名為「Meta」之前,這家社交媒體巨頭就開始進軍元宇宙並多點開花,從VR前端設備切入,並在戰略層面全面開始元宇宙業務。其中,游戲正是臉書對元宇宙社交場景布局的賽道之一。近年來,臉書頻頻收購VR游戲工作室如Ready at Dawn、Beat Games、Downpour Interactive等。今年6月,臉書宣布收購虛幻引擎游戲創作平台《Crayta》的開發商Unit 2 Games,進一步發力用戶游戲創作平台的建設。
多位受訪對象認為,游戲被廣泛認為是元宇宙的最佳突破口,是最有可能率先實現「元宇宙」概念落地的應用場景。
從公開資料可以看出,騰訊、位元組跳動和網易等國內互聯網巨頭也在布局元宇宙游戲。目前,位元組跳動收購了VR軟硬體製造商Pico,投資了青少年創作社交平台《重啟世界》的手游研發商代碼乾坤。網易於今年1月投資了3D虛擬社交平台Imvu。
2021年,騰訊在游戲發布會上公布了4款元宇宙概念游戲。騰訊還在「元宇宙游戲第一股」Roblox上市之前,便成為後者1.5億美元G輪融資的投資者,並獨家代理Roblox中國區產品發行。
「元宇宙是最近幾年越來越熱的一個概念,大家對元宇宙的廣泛討論,也離不開對游戲未來形態的一種關注和想像。這背後,恰好是因為游戲與科技的關系正在變得愈發緊密。」騰訊游戲團隊向記者透露,游戲作為一個「超級數字場景」,也將生長出很多不同類型的形態。未來的游戲,也許會出現元宇宙級別的虛擬世界,但也很可能是其它的表現形式,不同品類、不同輕重度、不同目的或功能的游戲會並存。目前頭部游戲廠商的元宇宙概念游戲大多市場反響熱烈,創造了大量營收。Axie Infinity是全球首個基於NFT概念取得大量營收的游戲產品,8月1日至26日收入超過3億美元,達到了全球單款游戲收入的第一梯隊。4月28日,A股游戲龍頭世紀華通在Roblox平台推出元宇宙游戲《LiveTopia》,游戲上線不到5個月時間,月活躍用戶就超過4000萬,而在Roblox平台上的用戶數也超過1億。
㈣ 什麼是元宇宙NFT和元宇宙什麼關系
關於元宇宙,我們首先要明確這么一點,那就是元宇宙並不是真實存在的世界,而是一個虛擬的數字世界。元宇宙的創造者,就是我們人類。那麼元宇宙是哪來的呢?其實元宇宙的這個概念來源於1992年的科幻小說《雪崩》。《雪崩》當中描述的,就是一個人類操控自己的意識分身,完成各種任務的世界。這個世界當中,人類的沉浸體驗感極強,甚至於無法分辨真實世界與虛擬世界的區別。現在我們說的元宇宙,就是在這個基礎之上,我們對這一經典概念的繼承和重現。
元宇宙實現的基礎,是我們的區塊鏈技術以及VR、AR等技術的成熟以及相關產業的成熟布局。而元宇宙的組成要素當中,有一個成員至關重要,可以說它的存在決定著元宇宙的經濟框架,是否能夠形成,以及元宇宙能夠是否能夠繁榮興盛。它的名字叫做NFT,它的英文全稱是Non-Fungible Token,翻譯成漢語的話,叫非同質化代幣。關於非同質化代幣,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它是獨一無二的存在,不可被復制,而且非同質化代幣的單位,只有1,也就是永遠不可拆分,這保證了元宇宙資產的安全。
NFT在元宇宙之中,最廣泛的作用就是提供一種原生數字資產所有權的標記,一張照片一幅畫都可以用來NFT,只要經過NFT的存在,基本上都不怕別人惦記了,因為不管怎麼樣,是你的都是你的,通過NFT都能夠迅速的找到主人。
㈤ 元宇宙官網是什麼
元宇宙一般指Metaverse,Metaverse 是一個虛擬時空間的集合, 由一系列的增強現實(AR), 虛擬現實(VR) 和互聯網(Internet)所組成。Metavers是由Meta和Verse組成, Meta表示超越, verse是宇宙universe的意思, 合起來通常表示,互聯網的下一個階段, 由AR, VR, 3D等技術支持的虛擬現實的網路世界。虛擬現實技術囊括計算機、電子信息、模擬技術,其基本實現方式是計算機模擬虛擬環境從而給人以環境沉浸感。隨著社會生產力和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各行各業對VR技術的需求日益旺盛。VR技術也取得了巨大進步,並逐步成為一個新的科學技術領域。根據系統功能角度分類系統功能分為規劃設計、展示娛樂、訓練演練等幾類。規劃設計系統可用於新設施的實驗驗證,可大幅縮短研發時長,降低設計成本,提高設計效率,城市排水、社區規劃等領域均可使用,如VR模擬給排水系統,可大幅減少原本需用於實驗驗證的經費。展示娛樂類系統適用於提供給用戶逼真的觀賞體驗,如數字博物館,大型3D互動式游戲,影視製作等,如VR技術早在70年代便被Disney用於拍攝特效電影;訓練演練類系統則可應用於各種危險環境及一些難以獲得操作對象或實操成本極高的領域,如外科手術訓練、空間站維修訓練等。以上內容參考:網路—vr,網路—元宇宙
元宇宙它是一個數字空間,是一個平行於現實世界又獨立於現實世界的人造空間,由AR、 VR、3D等技術支持的虛擬現實的網路世界。簡單說元宇宙就是一個基於現代技術創造的平行於現實世界的虛擬現實空間。通俗來說就是基於現代科技設備構建一個與現實世界無二的虛擬世界,而我們則可以在其中生活、社交、工作等等,可以說是一個平行於現實世界的虛擬現實空間。來源:對於元宇宙最早的定義在1992年,美國著名科幻大師尼爾·斯蒂芬森在他的小說《雪崩》中是這樣描述元宇宙:「戴上耳機和目鏡,找到連接終端,就能夠以虛擬分身的方式進入由計算機模擬、與真實世界平行的虛擬空間。」
元宇宙(Metaverse)是利用科技手段進行鏈接與創造的,與現實世界映射與交互的虛擬世界,具備新型社會體系的數字生活空間。元宇宙本質上是對現實世界的虛擬化、數字化過程,需要對內容生產、經濟系統、用戶體驗以及實體世界內容等進行大量改造。但元宇宙的發展是循序漸進的,是在共享的基礎設施、標准及協議的支撐下,由眾多工具、平台不斷融合、進化而最終成形。 它基於擴展現實技術提供沉浸式體驗,基於數字孿生技術生成現實世界的鏡像,基於區塊鏈技術搭建經濟體系,將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在經濟系統、社交系統、身份系統上密切融合,並且允許每個用戶進行內容生產和世界編輯。元宇宙一詞誕生於1992年的科幻小說《雪崩》,小說描繪了一個龐大的虛擬現實世界,在這里,人們用數字化身來控制,並相互競爭以提高自己的地位,到現在看來,描述的還是超前的未來世界。關於「元宇宙」,比較認可的思想源頭是美國數學家和計算機專家弗諾·文奇教授,在其1981年出版的小說《真名實姓》中,創造性地構思了一個通過腦機介面進入並獲得感官體驗的虛擬世界。2021年12月,入選《柯林斯詞典》2021年度熱詞 ;12月6日,入選「2021年度十大網路用語」。12月8日,入選《咬文嚼字》「2021年度十大流行語」。名詞定義清華大學新聞學院沈陽教授這樣定義元宇宙:「元宇宙是整合多種新技術而產生的新型虛實相融的互聯網應用和社會形態,它基於擴展現實技術提供沉浸式體驗,以及數字孿生技術生成現實世界的鏡像,通過區塊鏈技術搭建經濟體系,將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在經濟系統、社交系統、身份系統上密切融合,並且允許每個用戶進行內容生產和編輯。」「元宇宙仍是一個不斷發展,演變的概念,不同參與者以自己的方式不斷豐富著它的含義。」北京大學陳剛教授、董浩宇博士這樣定義元宇宙:「元宇宙是利用科技手段進行鏈接與創造的,與現實世界映射與交互的虛擬世界,具備新型社會體系的數字生活空間。」也有學者通過對元宇宙構思和概念的「考古」,可以從時空性、真實性、獨立性、連接性四個方面去交叉定義元宇宙。從時空性來看,元宇宙是一個空間維度上虛擬而時間維度上真實的數字世界;從真實性來看,元宇宙中既有現實世界的數字化復制物,也有虛擬世界的創造物;從獨立性來看,元宇宙是一個與外部真實世界既緊密相連,又高度獨立的平行空間;從連接性來看,元宇宙是一個把網路、硬體終端和用戶囊括進來的一個永續的、廣覆蓋的虛擬現實系統。准確地說,元宇宙不是一個新的概念,它更像是一個經典概念的重生,是在擴展現實(XR)、區塊鏈、雲計算、數字孿生等新技術下的概念具化。在原著中,元宇宙(Metaverse)是由Meta和Verse兩個單片語成,Meta表示超越,Verse代表宇宙(universe),合起來即為「超越宇宙」的概念:一個平行於現實世界運行的人造空間,是互聯網的下一個階段, 由AR、 VR、3D等技術支持的虛擬現實的網路世界。發展歷史元宇宙始於1992年國外科幻作品《雪崩》里提到的「metaverse(元宇宙)」和「Avatar(化身)」這兩個概念。人們在「Metaverse」里可以擁有自己的虛擬替身,這個虛擬的世界就叫做「元宇宙」。20世紀70年代到95年代出現了大量的開放性多人游戲,也就是說游戲本身的開放世界形成了元宇宙的早期基礎。後來,2003年有一款游戲叫《Second Life》發布,它在理念上給我們部分解放了現實世界所面臨的窘境,這句話怎麼理解?就是我們在現實世界中最痛苦的一件事是不能快速調整自己的身份,而在虛擬世界當中,我們可以通過擁有自己的分身來實現,所以《Second Life》給了我們過一種新生活的可能性。。2020年人類社會到達虛擬化的臨界點,疫情加速了新技術的發展,加速了非接觸式文化的形成。2021年是元宇宙元年。 2021年初,Soul App在行業內首次提出構建「社交元宇宙」。 2021年3月,被稱為元宇宙第一股的羅布樂思(Roblox)正式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5月,微軟首席執行官薩蒂亞·納德拉表示公司正在努力打造一個「企業元宇宙」;8月,英偉達宣布推出全球首個為元宇宙建立提供基礎的模擬和協作平台;8月,位元組跳動斥巨資收購VR創業公司Pico;10月28日,美國社交媒體巨頭臉書(Facebook)宣布更名為「元」(Meta),來源於「元宇宙」(Metaverse);11月,虛擬世界平台Decentraland公司發布消息,巴貝多將在元宇宙設立全球首個大使館,暫定2022年1月啟用。
今天說的元宇宙,有一個很重要的標准:連接現實。特別是在「領主世界」中,它是一個新身份的開始。元宇宙首先也是互聯網製造出的虛擬空間,但在感官體驗上,是一種具象化的、沉浸式的「擬態空間」。3D體驗是未來很重要的一部分,但它的底層還根本上是利用新的信息技術構建新的社交身份、用戶信用,降低交易成本,為更多的個體創造一個新的數字生活方式。可以說,元宇宙是互聯網之外的又一個互聯網。人們網路世界的命運共同體。元宇宙不同於互聯網的平台中心化模式,而在元宇宙是分布式空間,用戶是中心,是以用戶為中心來連接的。所以,你會發現2021年,「元宇宙」火了,美國的社交工具臉書宣布5年內成為元宇宙公司、微軟宣布企業元宇宙解決方案,騰訊等大廠巨頭紛紛布局「元宇宙」這一熱門賽道,而在大多數企業火爆沾邊「元宇宙」領域時,「領主世界」早早就站在了風口。2019年5月,領主世界開始內測,與Second Life 和 Decentraland不同,「領主世界」似乎汲取了歷史上虛擬產品的教訓。通過現實世界的平行時空投射,創造了一個新的平行時空,領主世界中的資產分為:數字領地和數字領域。2021年6月領主世界第一季「無窮的開始」上線。app store內「領主世界-Hello,元宇宙」位居下載首位。
㈥ 說說你所理解的元宇宙
首先我們要了解元宇宙的概念是什麼。元宇宙(Metaverse)是虛擬時空間的集合,是利用科技手段進行鏈接與創造的,與現實世界映射交互的虛擬世界,具備新型社會體系的數字生活空間。那就讓我來說說我所了解的元宇宙是什麼。
一、元宇宙的概念來源。
元宇宙的八個關鍵特徵:即Identity (身份)、Friends(朋友)、Immersive(沉浸感)、Low Friction(低延遲)、Variety(多樣性)、Anywhere(隨地)、Economy(經濟)、Civility(文明)。
各個特徵都有它能夠實現的路徑。有三大實現路徑:①沉浸和疊加。沉浸式路徑的代表是VR技術;②激進和漸進。通往元宇宙的路徑,一直有激進和漸進兩種方式;③開放和封閉。元宇宙的路徑還存在開放和封閉兩種關系。
總結:以上就是我關於元宇宙的全部理解。在現實世界,我們大部分人都在工作,被稱為勞工。隨著進入元宇宙時代,大部分人是不工作的,少量的人在做創新創造和指揮機器人的工作,所以大部分人會在元宇宙時代從勞工轉變為玩工,在元宇宙裡面進行娛樂遊玩,從而進一步產生經濟價值。這是元宇宙當中資本化的邏輯。所以元宇宙的發展是非常有必要的。
㈦ 元宇宙應用層什麼時候落地
元宇宙應用層落地的時候是:當從元宇宙要素虛擬人、交易基礎設施NFT、開發工具引擎和開發平台和元宇宙入口VR或者AR已經完善的時候就可落地。
顯然,元宇宙的實現和發展需要諸多技術的支撐,璞躍中國創新生態研究院將從元宇宙要素虛擬人、交易基礎設施NFT、開發工具引擎和開發平台和元宇宙入口VR或AR四個方向著手,探索我們在邁向元宇宙的過程中已經實現的應用場景及支撐技術,以及可能的投資方向。
我們正在見證一個新的世界從小說家的構想逐漸走進我們的生活。當人們提到元宇宙,總會提到1992年尼爾,斯蒂芬森發表的科幻小說,書中描述了一個叫元宇宙的虛擬世界。
這也許是Metaverse這個詞第一次出現,在這以後,人們開始用Metaverse來指代數字世界、虛擬現實、沉浸式互聯網等等這些超越現實的世界。
元宇宙到來的可能性:
近些年,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VR或AR、區塊鏈、5G、AI人們對虛擬世界的接受度越來越高,而突如其來的疫情迫使我們在近兩年裡的時間拉長了在線時間並逐漸適應了線上線下結合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時。
元宇宙在這樣的情況下爆發也不難理解,在即將過去的2021年,大平台紛紛打出了元宇宙部分品牌更名為Meta,微軟宣布將聊天和會議應用Microsoft,Teams打造成元宇宙,Xbox游戲平台將來也要加入元宇宙,NVIDIA推出Omniverse平台都宣布著「元宇宙元年」到來了。
㈧ 元宇宙虛擬會議怎麼開
「全球元宇宙大會」即將在上海舉辦。此次大會由上海市政府和中國移動通信聯合會聯合主辦,會議將由元宇宙主題報告會、產業領袖論壇、產業硬科技論壇、產業投資論壇組成,並且在大會中還將發布《元宇宙世界宣言V1.0》和《宇宙產業計劃V1.0》.
㈨ 元宇宙通俗解釋,元宇宙是什麼意思
最近「元宇宙」成為了熱門的詞語,很多人去解釋「元宇宙」的時候,各種術語,詞彙迸發而出,八大要素,十大簡稱。讓人半懂不懂。人們對於不太懂的東西都感覺神秘。很多人眼裡「元宇宙」好像就是找到了傳說中平行宇宙的入口,還有人說像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一樣,徹底改變人類以後的生活。
只能說「元宇宙」一詞,這個名字嚇住了很多人,營銷做得好。
也可以說「元宇宙」就是把手機往VR方向發展了而已,現在手機,語音聊天,或者想見誰,直接視頻,逛網店,看電影,玩游戲,買房買車等等。意思就是以後這些東西都可以做成3D的。逛網店,不是手機逛,帶上VR眼鏡,可以看到一個3D的虛擬的店面,以及立體的商品。
「元宇宙」確實是科技發展的必然,但不是像很多危言聳聽的人說的那樣對現實世界造成毀滅性的沖擊。
除非現實世界人類的科技已經異常發達,頂峰造極。人類壽命延長到幾百年,幾千年,甚至長生不死。各種疑難雜症,癌症早就已經解決。現實宇宙的秘密早已破解,宇宙對人類不再神秘。人類已經不用吃飯,排泄,靠吸收能量就能存活。人意外死亡後,可以將意識和肉體分離,將意識轉移到所謂的「元宇宙」中繼續生活。
除非以上這些都能做到,才有可能跟很多人說的那樣,「元宇宙」對現實生活造成極大沖擊。因為現實宇宙沒意思了,才去模擬一個新的宇宙,挑戰一下。
你在「元宇宙」裡面的商店買了東西,他還是要通過現實社會的物流給你發過來,不可能憑空變到你面前。你在「元宇宙」里大吃一頓,現實里就一天不餓了?也許千百年後,能實現,但現在還差得遠。所以還是好好活著現實世界裡吧,有那麼多的精力,期盼科技的發展,先去解決現實中那些困擾我們的疑難雜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