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幣圈知識 » 漩渦中的幣圈

漩渦中的幣圈

發布時間: 2022-09-12 11:56:56

『壹』 貨幣超發對股市的影響多大

中國貨幣超發為何沒有引發通脹?
拋開情感從客觀上來說,中國在這場貨幣發行大賽中也不能獨善其身,甚至可以說是名列前茅。對中國國內經濟來說,中國需要印鈔,這能帶來經濟的繁榮。而且,我們印鈔的另外一個重要原因是為了保護出口,被動印鈔來平抑人民幣匯率。
按常理來說,大幅度印鈔最大的顧忌就是會產生通貨膨脹。最近世界范圍內大幅度的量化寬松,產生通脹的壓力越來越大。目前,中國的廣義貨幣M2超過100萬億。中國發行這么多的貨幣,為何沒有引起顯著的通脹?中國的貨幣發行後都流失到了哪裡?會不會有什麼隱患呢?
首先,中國的貨幣超發本身並不馬上意味著經濟的失調和通脹的產生。我們貨幣量M2遠遠超過美國成為世界冠軍有一定的理由和基礎。在美國,銀行體系的總資產僅大約12萬億美元,而股票與債券市場的市值超過了60萬億美元,即在美國經濟中直接融資比例超過了80%。而與之相反,在中國,銀行系統總資產超過80萬億元,而股市債市規模則僅僅為20萬億元。資本市場的欠發達使得大量的資金無處消化,進而導致了M2的激增。當然,也正是在目前中國這樣的金融體系資源配置效率下,大量貨幣發行後進入股票市場或者期貨市場等黑洞漩渦中。以至於在中國,為了解決實體經濟的融資問題,需要特別多的貨幣發行。
然而這還不能成為全部的理由,不能說中國的貨幣超發就沒有任何問題了。中國的貨幣超發現在沒出現問題,不代表以後就沒問題。
在經濟學上,貨幣發行量代表的只是一個國家通脹的潛力。也就是說,印鈔只是代表一種潛力,而並不馬上產生通脹,從印鈔到產生通脹,是需要一段過程來傳導的。從國外經濟學統計來看,貨幣M2到通脹的傳導過程,可能只需要1年時間。但這個傳導過程,放在咱們中國這樣特殊的國家,那可就說不定了,也許這個傳導過程會很長很長。
貨幣發行到通脹的這個傳導過程時間取決於什麼呢?我們能想到一些術語,比如產能過剩。假設各行業都是產能過剩,產品供給超過需求,那麼即使貨幣再多,也未必能推高這種產品的消費價格。顯然,這個傳導時間就變長了。
當然,類似影響傳導時間的因素有很多很多,但這都不是關鍵。中國為什麼從印鈔到通脹的傳導時間很長呢?關鍵的所在是房地產。我們只要印出一塊錢來,無論這錢是首先流到老百姓、企業家還是一些官員手上,都被用來推高房地產價格了。這是一種中國人的習慣所致,也是中國經濟剛剛開始崛起的必經階段。在這個階段,中國無論老百姓、企業家還是政府官員,都喜歡尋找一種安全感、一種保障。買房就是一種最好的投資、一種最好的安全感、一種最好的保障。
由此,中國進入了全民買房時代。無論是老百姓、企業家還是政府官員,只要有了錢,必先買房,無論是一套、兩套還是一百套。而用在消費品上的錢卻越來越少,這也解釋了為什麼中國的消費率會越來越低。像糧食、蔬菜等消費品對應的CPI沒有明顯的上漲,這就是中國為什麼到目前為止沒有出現通脹的關鍵所在。也就是說,中國印出來的鈔,大半變成了投資,尤其是房地產投資。
有人會問了,那買房的錢不是錢么?房價不也應該算入CPI么?還真別說,房價還真不能計入CPI。宏觀經濟學的這種設計是對的,房子屬於一種投資,不是一種消費。買了房子,你甚至可以在幾年後以更高的價格賣出去,這跟消費品有最本質的區別。所以,房價確實不應該計入CPI。
有人說,那房價漲難道就跟通脹無關了么?答案是,房價漲確實應該跟通脹有關,但計入CPI的應該是房租,而不應該是房價。尤其對於中國這樣的國家來說,無論是房價還是房租都占據了生活中很大的一筆錢,很多在大城市的人都深有感觸,自己一個月的收入幾乎一多半被用來交房租了,更別說買房了。也就是說,房子明顯是跟通脹有關聯的,具體的關聯點是房租。
既然房租要計入CPI中,而且在生活支出中占據那麼大的比例,那麼它在CPI中的比重一定要很高才對。問題是,在我國實際統計的CPI中,房租所佔的比重很低很低。雖然有關部門從來不公布權重,但能推算出來,這個權重一定高不了。也就是說,是因為這個權重問題,才讓公布出來的CPI比我們實際感受的要低很多。
所以,有兩個結論是可以得出來的:第一,中國實際的通脹應該比官方公布的CPI漲幅要大一些,但還沒到多嚴重的地步。第二,貨幣超發,現在雖然沒出現嚴重的通脹問題,但不代表以後就沒問題。只是中國從印鈔到通脹的傳導過程太長,這種通脹的潛力還沒有顯現出來。
對於一國經濟整體來說,貨幣發行權這種至高無上的權力掌握在政府手上,提高了政策效率,是利於發展的。但我們並不能因此便忽視其中存在的問題。
當前,我們應該要做的是:加快收入分配製度改革減少貧富差距,加強法律制度建設杜絕貪污腐敗,讓民眾牢牢抓住經濟發展的果實,國富民也富,這才是真正的強大!(許一力)

『貳』 真正在幣圈賺錢的是哪類人

我們來幣圈投資數字貨幣都是為了賺錢,且多數人都想體面的賺錢。坑蒙拐騙、揮舞鐮刀的賺錢法不在今日的討論范圍。我們討論的是靠買幣賺到大錢的人。

通過我的觀察,大概有兩類。如有偏頗,望補充指正。

1、靠修為

2、靠紀律

我理解的有修為的人應具備以下的特質:


其實這個挺難的,我之前說過,我們從小在整齊劃一的教育模式下長大,獨立思考的覺醒延緩了很久。而對真相的探究正是源於獨立思考。多數人只是聽從媒體,跟隨大眾輿論,浮萍一樣,隨風飄搖。如果碰巧你信任的某個人再把你帶偏了,那就只能在謊言和錯誤中待得更久了。

到底有多少人看清了比特幣的真相?它真正牛逼的是技術,還是背後的經濟學?

強烈建議大家看一下【央視紀錄片】《美元貶值之謎》,鏈接點我。

這里有幾個值得關注的真相:

1、布雷頓森林貨幣體系建立之後,美元和黃金掛鉤,確立了美元的世界貨幣地位。 1971年8月15日,尼克松宣布實行「新經濟政策」,美元和黃金脫鉤,美國不再向任何國家兌換黃金。 從此各國貨幣成為了無兌現紙幣。僅靠政府背書。

美國從此可以隨意印鈔,購買全世界的東西。長期貿易逆差。各國的美元儲備又被拿出來購買美國國債借給美國,其他購買美國國債的還有養老金賬戶,甚至個人等。美國可以繼續靠發行國債抵押給美聯儲印鈔,拿新貸款去還舊債和應付政府開支,每次都要借更多的錢去償債。如此循環,美國政府將永遠還不清它欠美聯儲的債。因此,投資美國國債就是一個龐氏騙局。

世界各國把來之不易的財富慢慢投入到這個規模空前的旁氏騙局中。各國在為美國無限印鈔的後果買單,集體陷進一個漩渦。印鈔導致進一步通脹。錢多了不是因為經濟發展支撐的,而是直接印出來的。。

如果各國不再購買美國國債,美國的金融體系將崩塌。而美國之前對各國欠下的債務也將無力償還。簡直就是一個黑洞。。。

可是民眾並沒有看清真相,民眾要求的只是提高 社會 福利,醫療福利,這就要求增加政府支出,那政府只有繼續發行國債,印鈔。這就是一個惡性循環。民眾無法明白,貨幣政策、金融體系才是始作俑者。

我相信美國政府心裡也很清楚,只是誰會願意讓這個崩塌的時刻發生在自己的任期內呢?那就只能繼續下去,採用緩兵之計,哪怕自欺欺人也好,直到有一天拿紙都糊不住了為止。。

2、這是一場長達近半個世紀的不兌現紙幣的實驗的失敗,及帶來的痛苦。 人們似乎忘記了正是美元與黃金脫鉤導致了這一切。當然,不僅僅限於美國。2008年的金融危機也許只是龐氏騙局崩塌的前奏。

就在兩天前,6月5號,美國拒絕了德國和俄羅斯從紐約運回本國黃金的請求。他們嚴重懷疑是不是美國已經將他們的黃金挪作他用了。美國身負22萬億美元債務,挪用黃金完全有可能。

聽起來有些讓人膽顫心驚,但真相即如此。崩塌當然不是明天的事兒,但很可能就發生在未來的某一天。有什麼辦法提前做准備,保護自己的資產?

3、買比特幣還是買黃金?

好好想想吧。如果有一天貨幣金融體系崩塌,一切要推倒重建,什麼樣的貨幣體系最具參照性?未可知。

你不可能拿著金條去買東西,當然依照目前比特幣的支付速度,也不太可能靠支付BTC去買,不過配套技術或許能幫比特幣實現,比如閃電等。一切交給未來。

有信仰是建立在看到了真相基礎上的,這里說的信仰不是宗教或迷信式的信仰。當然標的不一定僅僅指比特幣,就像幣圈很多人認為公鏈、跨鏈才是區塊鏈的未來。每個人都可以基於自己的視野有自己的信仰。

只有信仰才能讓人長期持有一個值得的幣種。有人說上一輪牛市讓比特幣徹底走進了主流的視野,而下一個牛市的任務就是把他們當中的一部分帶進場。如此說來,有信仰拿住幣的人才有資格享受更大的牛市。

推薦一篇老韭菜的文章:我為什麼沒有在比特幣上發財。文章的觀點是,你進場早,你成本低,你懂技術,甚至你就是代碼貢獻者本人,你也未必拿得住,未必能賺到比特幣的錢。什麼樣的人賺到了呢?

有信仰的:

比如李老師,他知道這東西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兒,那就耐著性子和時間做朋友,靠其他事情賺錢。賺了錢買成幣。

比如九神,那真是我見過的死屯比特幣者。他也一直在其他領域賺錢,賺了錢好屯幣。

比如一些企業家,買比特幣只是一種配置,像丁磊。不差錢的人,又相信這個東西,哪怕是做一場實驗。

最後發現,都是有信仰,又不靠它賺錢生活的人,賺到了大錢。

所以我們說,閑錢投資,就是要能拿得住。

這個不多說了,一個合格的投資者,第一條就是為自己的投資負責。為自己的決定買單。虧錢了就怨天尤人當巨嬰的都賺不到錢。一個自由市場,從沒有人拿刀架你脖子上讓你買幣的。事前不幻想,事後不抱怨。世界沒有後悔葯,投資市場亘古至今皆如此!

有修為的人畢竟是少數,就是修也需要時間啊。有時候機會不等人,怎麼辦?

那就只能靠紀律。當然紀律約束的前提也是要認知在線的。否則,分分鍾甩出局。修為不到,紀律來幫忙。

我們經常說:

只要認同以上的三句話,那就大可以守紀律。

守紀律最難的就是看到別人的幣都漲了,自己的幣不動,還跌了。看到別人歡呼雀躍,切換不同舞台,自己卻獨守一枝花。

實在手癢,拿出一成的閑錢去玩買情緒,賣事實。寫好自己操作的原因,止盈止損的計劃,權當練手了。也沒什麼不好。只要別傷筋動骨,心裡有數就行。

所以,和時間做朋友,短期看別人得意,長期,別人看你笑到最後。

#歐易OKEx# #數字貨幣# #比特幣[超話]#

『叄』 卷在輿論漩渦中的南京銀行究竟發生了什麼

其實這次南京銀行的這個事情的話,確實是造成了一定的社會輿論,不管是對於銀行本身的一個信譽成績,或者是對於客戶都是非常大。

『肆』 漩渦中心底部是什麼

漩渦中心底部是以最高角速度旋轉的水。


如果旋轉速度夠高,這個中心就會形成一個空腔,類似龍卷風的風眼——只不過它的拉力方向與空氣中形成的龍卷風相反,是向下的。見下圖:

『伍』 沙之國漩渦中心的金幣怎麼吃

1、首先到城堡有流沙漩渦那裡。
2、在漩渦那邊正對面有堵牆,仔細看可以看到底下有條縫。
3、慢慢跟著流沙下去,過了那條縫之後狂按跳,就可以吃到漩渦中心的金幣了。

『陸』 漩渦是什麼

漩渦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是xuán wō,外文名whirlpool,一指水流遇低窪處所激成的螺旋形水渦;二比喻氣體、煙霧等旋轉時形成的螺旋形流向;三比喻某種使人不能自脫的境地;四指酒窩。出自 宋 朱熹《答呂子約書》:「 蘇黃門 初不學佛,只因在 筠州 ,陷入此漩渦中。」
漩渦產生
由於地轉偏向力,物體在地球表面垂直於地球緯線運動時,由於地球自轉線速度隨緯度變化而變化,由於慣性,物體會相對地面有保持原來速度的運動方向的趨勢,這就叫地轉偏向力。在北半球,物體從南向北運動,地球自轉線速度變小(赤道處線速度最大),物體由於慣性保持線速度不變,於是就向東偏向,相對運動方向來說就是向右。從北向南運動時,地球自轉線速度變大,於是就向西偏向,相對運動方向也是向右。所以在北半球物體運動時統一受到向右的地轉偏向力。同理,物體在南半球運動時統一受到向左的地轉偏向力。現在再來看這個水流產生的漩渦,假如沒有地轉偏向力的話,那麼水流將會沿著從中心出發的放射狀線條流入,流入速度方向指向中心。例如在著名的赤道之國厄瓜多的赤道線上,用漏斗注水實驗時,水流呈垂直下降而不形成漩渦。在北半球,流入速度方向偏右,所以流入的水流速度方向指向中心偏右位置,這就形成了逆時針的漩渦。同理在南半球形成順時針漩渦。

台風

海洋漩渦
漩渦無處不在,可以說有差異的地方就有形成漩渦的可能。漩渦是兩股或兩股以上方向、流速、溫度等存在差異的能量(如氣流、水流、電流、磁流、泥石流等)相互接觸時互相吸引而纏繞在一起形成的螺旋狀合流。合流在漩渦平面軸線方向形成一進一出的出入口。在入口處,合流被吸入;在出口處,合流被噴出。入口處相當於所謂的黑洞;出口處相當於所謂的「宇宙大爆炸」。
在形成漩渦的兩股或兩股以上能量中,速度快、溫度高的一支能量為正,反之,流速慢、溫度低的一支能量為負;這其實就是所謂的陰陽魚。
在漩渦中,從漩渦外部看,入口為負,出口為正;從漩渦內部看,入口為正,出口為負。這就是為什麼陰陽魚還有一對陰陽眼的原因。這就好比磁鐵(電池)的內外磁路(電路)的磁極(電極)一樣,在外磁路(電路),磁感線(電流)由北極(正極)流向南極(負極);而在內磁路(電路),磁感線(電流)由南極(負極)流向北極(正極)。

『柒』 中國貨幣到底超發有多嚴重能買下整個美國是真的

中國貨幣超發為何沒有引發通脹?
拋開情感從客觀上來說,中國在這場貨幣發行大賽中也不能獨善其身,甚至可以說是名列前茅。對中國國內經濟來說,中國需要印鈔,這能帶來經濟的繁榮。而且,我們印鈔的另外一個重要原因是為了保護出口,被動印鈔來平抑人民幣匯率。
按常理來說,大幅度印鈔最大的顧忌就是會產生通貨膨脹。最近世界范圍內大幅度的量化寬松,產生通脹的壓力越來越大。目前,中國的廣義貨幣M2超過100萬億。中國發行這么多的貨幣,為何沒有引起顯著的通脹?中國的貨幣發行後都流失到了哪裡?會不會有什麼隱患呢?
首先,中國的貨幣超發本身並不馬上意味著經濟的失調和通脹的產生。我們貨幣量M2遠遠超過美國成為世界冠軍有一定的理由和基礎。在美國,銀行體系的總資產僅大約12萬億美元,而股票與債券市場的市值超過了60萬億美元,即在美國經濟中直接融資比例超過了80%。而與之相反,在中國,銀行系統總資產超過80萬億元,而股市債市規模則僅僅為20萬億元。資本市場的欠發達使得大量的資金無處消化,進而導致了M2的激增。當然,也正是在目前中國這樣的金融體系資源配置效率下,大量貨幣發行後進入股票市場或者期貨市場等黑洞漩渦中。以至於在中國,為了解決實體經濟的融資問題,需要特別多的貨幣發行。
然而這還不能成為全部的理由,不能說中國的貨幣超發就沒有任何問題了。中國的貨幣超發現在沒出現問題,不代表以後就沒問題。
在經濟學上,貨幣發行量代表的只是一個國家通脹的潛力。也就是說,印鈔只是代表一種潛力,而並不馬上產生通脹,從印鈔到產生通脹,是需要一段過程來傳導的。從國外經濟學統計來看,貨幣M2到通脹的傳導過程,可能只需要1年時間。但這個傳導過程,放在咱們中國這樣特殊的國家,那可就說不定了,也許這個傳導過程會很長很長。
貨幣發行到通脹的這個傳導過程時間取決於什麼呢?我們能想到一些術語,比如產能過剩。假設各行業都是產能過剩,產品供給超過需求,那麼即使貨幣再多,也未必能推高這種產品的消費價格。顯然,這個傳導時間就變長了。
當然,類似影響傳導時間的因素有很多很多,但這都不是關鍵。中國為什麼從印鈔到通脹的傳導時間很長呢?關鍵的所在是房地產。我們只要印出一塊錢來,無論這錢是首先流到老百姓、家還是一些官員手上,都被用來推高房地產價格了。這是一種中國人的習慣所致,也是中國經濟剛剛開始崛起的必經階段。在這個階段,中國無論老百姓、家還是官員,都喜歡尋找一種安全感、一種保障。買房就是一種最好的、一種最好的安全感、一種最好的保障。
由此,中國進入了全民買房時代。無論是老百姓、家還是官員,只要有了錢,必先買房,無論是一套、兩套還是一百套。而用在消費品上的錢卻越來越少,這也解釋了為什麼中國的消費率會越來越低。像糧食、蔬菜等消費品對應的CPI沒有明顯的上漲,這就是中國為什麼到目前為止沒有出現通脹的關鍵所在。也就是說,中國印出來的鈔,大半變成了,尤其是房地產。
有人會問了,那買房的錢不是錢么?房價不也應該算入CPI么?還真別說,房價還真不能計入CPI。宏觀經濟學的這種設計是對的,房子屬於一種,不是一種消費。買了房子,你甚至可以在幾年後以更高的價格賣出去,這跟消費品有最本質的區別。所以,房價確實不應該計入CPI。
有人說,那房價漲難道就跟通脹無關了么?答案是,房價漲確實應該跟通脹有關,但計入CPI的應該是房租,而不應該是房價。尤其對於中國這樣的國家來說,無論是房價還是房租都占據了生活中很大的一筆錢,很多在大城市的人都深有感觸,自己一個月的收入幾乎一多半被用來交房租了,更別說買房了。也就是說,房子明顯是跟通脹有關聯的,具體的關聯點是房租。
既然房租要計入CPI中,而且在生活支出中占據那麼大的比例,那麼它在CPI中的比重一定要很高才對。問題是,在我國實際統計的CPI中,房租所佔的比重很低很低。雖然有關部門從來不公布權重,但能推算出來,這個權重一定高不了。也就是說,是因為這個權重問題,才讓公布出來的CPI比我們實際感受的要低很多。
所以,有兩個結論是可以得出來的:第一,中國實際的通脹應該比官方公布的CPI漲幅要大一些,但還沒到多嚴重的地步。第二,貨幣超發,現在雖然沒出現嚴重的通脹問題,但不代表以後就沒問題。只是中國從印鈔到通脹的傳導過程太長,這種通脹的潛力還沒有顯現出來。
對於一國經濟整體來說,貨幣發行權這種至高無上的權力掌握在手上,提高了政策效率,是利於發展的。但我們並不能因此便忽視其中存在的問題。
當前,我們應該要做的是:加快收入分配製度改革減少貧富差距,加強法律制度建設杜絕貪污腐敗,讓民眾牢牢抓住經濟發展的果實,國富民也富,這才是真正的強大!(許一力)

『捌』 世界最大海洋漩渦——挪威海大漩渦

挪威海洋大漩渦是什麼東西呢,我帶大家學習知識!

挪威海大漩渦

在挪威西海岸有一個名叫沃爾的大島和名叫莫斯科埃的小島。那裡波濤洶涌,形成成千個轉動的漩渦,漩渦滾動的方向總是朝東。許多轉動的小旋渦向遠處擴展,最後形成直徑兩公里以上的大漩渦,名叫莫斯科埃大漩渦。

大漩渦

大漩渦是由潮汐造成的。漲潮時從開始到結束共六個小時,落潮又要六個小時。在漲潮和落潮之間有15分鍾海平浪靜。

下到大漩渦中去

有一年夏季,美國的現代短篇小說之父埃德加·艾倫·坡到挪威北部西海岸的著名大漩渦去參觀。擔任他向導的一個挪威漁民,看起來有六十多歲,實際上只有36歲。這個漁民原來是從大漩渦中脫險的唯一生還者。他經過6小時的驚險搏鬥,頭發由黑變白,力量和勇氣也全消失了。這個漁民和兩個兄弟有一艘小船,只有他們三個人才敢到這一帶捕魚。他們算好時間,總是在15分鍾的海平浪靜的短短時間內通過莫斯科埃大漩渦。這年的7月18日,整個上午有和緩的西南風,天空無雲。他們大約在下午2點鍾的潮汐平靜時候通過大漩渦。晚上7點他們離開漁場。晚上的平靜時間是在8點鍾,因此他們認為還有一個小時,時間很充裕。事後才知道表在7點鍾停了。這時風向突然轉變,褐色的雲在他們後面急起直追。風暴一開始,這個漁民的弟弟就被吹入海中。巨浪沖過小船,沖走所有沒系牢的東西。他緊握著一隻鐵環。後來有一隻手碰到他的手臂,這是他哥哥的手。

一陣巨浪把船高高掀起,前面四百米的地方就是莫斯科埃大漩渦。不到3分鍾,船就進入漩渦的白水闊帶內。船向內略為一轉,就立即繞著漩渦飛快地旋轉起來。海水在船的左邊升起,像一道轉動的大水柱,但看不到右邊的渦底。船繞著漩渦的邊緣旋轉了約一個小時,開始愈來愈接近傾斜的漩渦內層。漁民的雙手仍握著鐵環,他哥哥則抓住有繩子縛住的小水桶。突然,他的哥哥放掉水桶向他沖來,好像瘋子一樣,把他的手從鐵環中拉開,自己握住鐵環。發生這樣的事,便這個漁民很難過。不過他想,反正兩個人都要死了,所以就讓哥哥握住鐵環,他去拿水桶。剛拿到水桶,船猛然轉到漩渦裡面,他閉住眼睛,以為一切都完了。可是死沒有臨到他。

過了一會兒,船停止下沉了。他張開眼睛,看見船懸浮在漩渦的中間,形狀像一個巨大的V字的漩渦有四百米深,直徑有一千米。狂轉的海水看起來像一道黑油的壁柱。船飛快地轉了一圈又一圈,每圈約降低一米。他很快地看到,在船的上下左右,也就是在渦內各處,有許多其他的東西:船隻的碎片,已死的樹木、箱子以及水桶等等。他本來以為那棵樹會先下去,結果有隻很大的舊船先下沉了。他突然明白,大的物體在渦中下降的速度比小的快。有些小的東西,如木片和箱子,就不會到達渦底。他把水桶解下來,並向哥哥指指水中的小東西。可是他哥哥不領會他的意思,還是抓住那個鐵環不放,並向他搖搖頭。不能再延誤時間了。他很快地把自己縛在水桶上。繩子很長,還可再縛住哥哥,所以他把繩子給哥哥看。但哥哥仍搖搖頭。他只好讓哥哥決定自己的命運了。接著他帶著水桶投入水中。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船與他的水桶繼續繞著渦轉,船先向下降到他下面50米的地方。接著他看到船狂轉,不到一分鍾就轉三次,終於掉到了渦底岩石周圍的怒濤中。他再也看不到哥哥了。

他的水桶又轉了一個多小時,慢慢地愈來愈向下,但離開渦底還有很長的距離。後來漩渦開始轉向了。渦底很象朝著他在上升。潮也正在轉向。

天空晴朗。滿月西沉。水桶帶著他慢慢地上升到海面。風把他吹向靠近海岸的漁場,一艘船上的漁民看到他,就把他從水中拖了起來。

艾倫·坡後來把這個真人真事寫成了短篇小說《下到大漩渦中去》。

『玖』 李笑來曾擁有10萬枚比特幣,套現135億後全身而退,如今怎樣

互聯網從上世紀90年代逐漸在全球發展起來,其衍生的互聯網經濟給人們創造財富的可能。馬雲,馬化騰,劉強東等不是靠傳統的房地產和能源產業發家致富,而是於時代潮流中依託互聯網成為富豪。近幾年來互聯網衍生新的產物——虛擬貨幣,這個產物甚至可能讓你一夜暴富!

熱點內容
幣圈強制平倉是虧光嗎 發布:2025-08-27 20:32:53 瀏覽:697
區塊鏈是怎麼產生的 發布:2025-08-27 20:31:32 瀏覽:714
矽谷區塊鏈周 發布:2025-08-27 20:26:40 瀏覽:877
蝸牛星際礦機最新價格 發布:2025-08-27 20:10:36 瀏覽:706
為什麼ltc兌不了plus 發布:2025-08-27 19:28:35 瀏覽:965
人民日報海外版關於區塊鏈 發布:2025-08-27 19:16:49 瀏覽:204
比特幣分叉可以買嗎 發布:2025-08-27 18:51:10 瀏覽:749
扎克伯格認為元宇宙會 發布:2025-08-27 18:51:04 瀏覽:786
幣圈百曉生最新情況 發布:2025-08-27 18:50:10 瀏覽:4
面對比特幣瀑布 發布:2025-08-27 18:49:04 瀏覽: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