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幣圈知識 » 賽格大廈和幣圈

賽格大廈和幣圈

發布時間: 2022-09-12 21:21:23

1. 深圳華強北賽格大廈晃動,究竟怎麼回事

深圳賽格大廈搖晃是怎麼回事
?5月18日消息,據深圳市應急管理局官方微博18日消息,5月18日13時50分許,深圳市應急管理局值班室接報:深圳市福田區華強北街道賽格大廈出現搖晃。經查看並分析全市各地震監測台站數據,今日深圳市未發生地震。賽格大廈搖晃原因相關部門正在核查。
深圳賽格廣場位於深圳市交通幹道深南中路與華強北路交匯處,由深圳賽格集團投資興建,是深圳市跨世紀的標志性建築。總高355.8米,總建築層79層,地上75層,地下4層,總建築面積達17萬平方米。

據深圳特區報消息,深圳華強北賽格大樓今日出現晃動。中建科工華南大區總工程師陸建新表示,高樓大廈都是有地震分析的,一般情況下是在地震時才會有震動和擺幅。今天如果沒有地震的話賽格大廈出現這種情況是不太正常的。從目前掌握信息看,這是一種偶然的頻率的巧合,就是共振現象。目前在沒有明確查出原因的情況下,只有這種解釋,最後要以權威部門發布的信息為准。作為我們普通民眾,要不信謠不傳謠!

2. 深圳華強北的賽格大樓晃動是共振現象,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會出現這種現象

昨日深圳市華強北的一座79層大廈突發樓體搖晃,這座大廈就是深圳地標建築—賽格大廈。大廈樓體搖晃引起了大眾關注,直到今天幣圈、股市乃至樓市等金融界各種信息和段子齊飛,刷屏不斷,熱點話題更是因為大廈晃動而層次不窮。此次大廈發生晃動不少業內人士擔心賽格廣場聚集的電子元器件商家們硬碟、顯卡等商品發貨造成負面影響,同時受到大廈發生搖晃也牽動著資本市場的變化。

樓體出現晃動的原因

此次賽格大廈樓體晃動不禁讓人們開始懷疑高層住宅的安全性,不過經過專業人士的初步檢查發現大樓周圍場地沒有地面開裂情況,牆板也沒有脫落損壞跡象,根據地震監測台數據顯示當日深圳市也沒有發生地震,當日天氣風速也屬於正常范圍值,不會出現風吹大廈晃動顯現。根據中建科工華南大區總工程師陸建新介紹,高樓大廈都是有地震分析的,一般情況下是在地震時才會有震動和擺幅。但是當日深圳並沒與發生地震現象,因此這只是一種偶然的頻率的巧合,就是共振現象,大家不必驚慌。

3. 深圳賽格大廈晃動,這是怎麼回事

近日,一則“深圳賽格大廈晃動”的消息,引發了廣大網友們的熱議,在網上鬧的沸沸揚揚。那麼,為何深賽格大廈會晃動呢?目前呢,經過了初步的檢查,是發現深賽格大廈的地面,支柱還有其他的一些方面全都是沒有發現開裂之類的情況,目前還是沒有發現晃動的原因。有專家推測可能是發生了共振現象,如果是共振現象的話則是不需要去做特殊的處理的。而有的網友呢,則是猜測因為沒有裝阻尼器等原因。但是經過數據顯示風力為5級,並不算高。這次的晃動呢,是導致了周邊一些商戶的歇業,大家都跑被砸,導致這邊的市場讓人擔憂。那麼具體的情況是什麼呢?我來給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一.目前檢查的情況

經過了檢查呢,是發現,牆體,支柱也是沒有開裂的,地面也是不存在開斷裂的問題。目前仍然是沒有檢查出是到底為什麼導致了晃動。

以上就是我對於這個問題所發表的看法,純屬個人觀點,僅供參考。大家有什麼不同的看法都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大家一起討論一下。

4. 深圳賽格大廈設計結構圖曝光,其結構圖運用了什麼科學原理

在微博、朋友圈等,深圳華強北賽格大廈的震撼消息刷屏。在SEG工作的8000多人在半小時內被疏散,引起各方關注。此前賽格大廈的結構圖也在網上曝光,這說明賽格大廈的設計是中國結構工程師首次承擔超高層鋼混凝土結構的設計,並榮獲第四屆全國優秀建築結構設計一等獎。

這也是設計師華誼公司面臨的一大挑戰。深圳賽格大廈由高級工程師、著名建築師陳世民設計,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賽格又高又直,像一個飄在空中的袋子。在概念設計的指導和控制下,當年的先進軟體包括tat、SATWE、SAP91。先後採用ETABS對整個結構包括地下室在豎向荷載、風荷載、地震等作用下進行了計算分析,對剪力牆的主要構件逐一進行了計算和自編程序分析校核,最終確定了設計方案。

5. 20年前碩士論文稱賽格大廈邊設計邊施工,你怎麼看

近日一篇20年前的碩士論文《深圳賽格廣場建設項目評析》更是指出,大廈建設中存在嚴重的問題。如設計圖沒做完就開始施工等,作者現為深圳某研究院高級工程師,大樓的建造過程創下過2.7天一層樓,三年建成了79層高樓!

論文是這樣記述的:1996年1月6日,大廈開工奠基,歷時4年4個月後,2000年5月22日,大廈竣工驗收達到優良,正式交付使用。建成的大廈地下4層,地上72層,總建築高度355.8米,是當時深圳第二高樓、鋼筋混凝土結構世界第一樓。大廈動態總投資12.6億元人民幣,建成後1年多時間內收回全部投資,且其內部投資收益率達到31%。
論文在肯定賽格大廈在建設速度和商業模式上的成功外,指出了一些建設過程中的不足,由於施工圖滯後,賽格大廈「在基礎完成後進行整個工程總承包商招標時,不能提供完整的施工圖紙……於是倉促之間用裙房的部分結構圖紙進行項目的總承包招標。」總承包單位確定下來後,施工中經常出現停下來等圖和按圖施工後又返工修改的現象。

對於論文中「邊設計邊施工」的做法,有業內人士稱,這在建築行業內很普遍,很多地產商為了縮短項目工期,圖紙還沒審核就讓施工單位開始干!這是導致賽格大廈晃動的原因嗎?

此前有兩種報道賽格大廈晃動的原因

第一種是未安裝阻尼器,但是阻尼器大多用於左右的減震,賽格大廈上下晃動,阻尼器真能成為賽格大廈的「定海神針」?

第二種是是風的影響,還有地鐵運行(兩條地鐵從樓下經過)和溫度的影響(近兩天氣溫升高,溫差達8度,對鋼結構影響大)!

現在伴隨著賽格大廈邊設計邊施工的輿論的發酵,還有人提出是由於賽格大廈使用了不達標鋼筋,或者鋼筋數量不足,就像一個力氣不足的人,挑起百斤重擔,走路晃晃悠悠,如果真的是這樣,賽格大廈的晃動不知道要晃動多少建築公司!

6. 賽格大廈的設計結構圖曝光,大廈的設計真的有問題嗎

5月18日下午消息,在微博、朋友圈等,深圳華強北賽格大廈晃動的消息刷屏,引起各方關注。5月20日,賽格大廈此前的結構圖也在網路上曝光,該結構圖顯示,賽格大廈的設計,是中國結構工程師第一次承擔超高層鋼混結構設計,而該設計還曾獲得“全國第四屆優秀建築結構設計一等獎”。

大廈的設計真的有問題嗎?

我覺得賽格大廈不是設計有問題,而是建造時用的材料有問題。如果真的是設計問題,那為什麼在建造的時候沒有出現問題?為什麼在這20年中沒有出現異常?所以我覺得真正出問題的應該是建造大廈時選用的材料強度有問題。在當時的深圳,絕大部分的混凝土中採用的都是海沙而不是河沙,這事情在當時已經人盡皆知了,只是沒有出現過嚴重的事故,所以當時沒人關注。回到海沙的問題,海沙最大的問題是鹼集料含量超標,會逐漸腐蝕混凝土中的鋼筋,這個樓96年開始建到現在20多年了,鋼結構緩慢腐蝕造成結構失效的後果開始顯現了,有沒有問題其實檢測很簡單,鑽芯取樣既可以了。這些所謂的專家故意裝傻,應該心裡跟明鏡一樣,誰都不想出來承擔責任,畢竟誰也不想出來趟這灘渾水。

7. 深圳華強北賽格大樓發生明顯晃動會產生什麼後續影響

關於大樓搖晃可能產生的後續影響,部分投資者在互動易上開始向上市公司詢問是否開展關於建築安全檢測的相關業務。另外,位於賽格大廈的底層的賽格廣場還是國內最主要的比特幣等加密貨幣礦機銷售地。

鑒於近期加密貨幣市場的火爆,挖礦活動如火如荼。如果大廈搖晃的影響持續,可能會加劇硬碟、顯卡近期供應短缺的局面

賽格大樓店鋪關閉對經營的影響

深圳華強北賽格大樓發生明顯晃動後,記者在現場看到,大廈已經封閉,內部人員已全部撤出,外部人員不可進入,一旁的空地上聚集著不少圍觀拍照的,還有人在直播。消防、公安部門已經介入勘查。

以出售電腦整機及相關配件為主的店家楊真稱,由於近期幣圈火爆,店裡的硬碟和顯卡銷售火熱。但碰上今天這種情況,沒法發貨,一天要損失利潤5000元左右。「現在還不知道啥時能恢復營業,如果要關好幾天,我們會盡快安排從倉庫發貨,客戶等不了。」楊真說。

楊真在賽格開店已經十餘年了,多數還是依靠線下銷售。現在也會在微信朋友圈發一些產品,但這塊的銷量僅佔20%左右。由於產品主要從華強北發出,所以店鋪關閉對經營的影響還是比較大。

而在賽格廣場7樓的一家電子銷售店家告訴記者,「今天事發突然,我們全部撤離了。對我們營業肯定有影響,我們都是從店裡發貨的,如果只是今天一天問題不大,要是關幾天,不僅我們著急,客戶更著急。」

8. 深圳賽格大廈再次出現晃動,之前說晃動是因為共振可信嗎

有網友在網上爆料,深圳一棟79層的高樓大廈賽格大廈出現搖晃的情況,這則消息很快牽動起眾多人的心。這么高的大樓,發生晃動肯定是不簡單,一旦出現問題,造成的損害必然是非常巨大,當時很多人都以為是發生了什麼災難,不僅驚嚇到這棟大廈的租戶,就連路過的行人也嚇了一跳。這么高的大樓出現晃動,自然是需要查一查,相關的專家分析這一次的晃動原因是共振,但是這件事情的發酵,似乎並不是共振這么簡單。

賽格大廈再次出現晃動,真正原因是什麼?

對於深賽格給出的晃動原因,很多人都存在著質疑的態度,有人認為是大廈主體結構的問題,不過並沒有看到大廈出現開裂的情況,室內的鋼結構也並沒有發生異常,相關部門表示大廈主體結構安全,具體問題將會進一步調查。也希望相關部門盡快找出原因,四賽格大廈晃動已經不單單是影響當地租戶了,就連資本市場也受到了影響。

9. 2022年裝機攻略一文通:含顯卡漲價分析、電腦替代方案、避雷參考

裝機難,天下苦30系顯卡高價久矣!

2017是內存翻3倍,2019年後開始顯卡節節攀高,到了2021年3月離譜之大離譜到了頂峰,直到2021下半年也沒有恢復到原價的希望。這篇文章,對顯卡漲跌態勢做了言簡意賅的分析,並面向各位急於組裝台式機的朋友們做了一些替代方案羅列,希望能幫助大家系統避坑。

文章字數較多,但可以點擊目錄對應章節有針對性地閱讀,大家可收藏備忘,各取所需。如果幫到你了,也請點個贊讓更多朋友看到,讓大家都能花最合算的成本,得到最合適的機器。

打工人哭成淚人,去年猶豫觀望中,新電腦沒提上議程,以為開春會迎來一波真香價,結果開工大吉,幣圈猛漲,顯卡變身「理財卡」。這大概是2020~2021期間,不少裝機人最後悔的事情。

說個事實——去年不到4千塊拿下的3070,2021年3月已經8千多了,雖然到了年中,國內封了不少「礦場」,但大家期待已久的「礦難」並未應聲而來,更郁悶的是,顯卡價格也並未受到多大影響。即使在2021年底傳來「比特幣狂跌1萬」的消息,顯卡也只是100塊的跌幅,而且人家這降價節奏幾乎與「礦難」毫不沾邊。

剛才我查了下電商平台和小黃魚,1萬塊的3080比比皆是,當初在海鮮市場開戰的平民隊伍,迎來的是沒有任何實質意義上的勝利。那些JS的買賣,幾乎沒有遭受巨大的創傷。

2021年初最讓人難受的時期,30系顯卡暴漲2倍多,央視新聞報道足足10分鍾。20系也沒歇著,2020年兩千多入手的2060,2021年2月初價格漲到了3600~4200元;就算你的目標卡是1660,對不起,去年10月你還可以1600塊搞一塊,如今這個成本要多花上1000大洋。去年我那些硬上3060的朋友,有好幾個都選了七彩虹的卡,無他,便宜,且「滿足了他們的慾望和虛榮」,畢竟這價格買1660s可能也沒多花……。

腎痛。好痛。

之前我也說過,如果說30系顯卡去年還算是「正常價」(其實當時還有不少人噴30系太貴,20系更香),結果今年就變成了「刀脖架」,你若著急裝配電腦要入手一塊顯卡,錢包吃癟也是肯定的!

so,如果你不是花八九千眼睛都不眨的富家子弟,一定不要蠻干。

礦潮如此瘋狂,也有很多人蠻開心。

囤過庫存卡的商人和散戶們,2021上半年過著最開心的日子。這1年來,只要你有墊底的自用卡,幾乎能搞到平價的30系顯卡就穩賺。平時愛折騰的裝機散戶,此時把自己手頭不用的閑置RTX3070、3080甚至20系顯卡出手,也能小割一筆。20系也順勢撈點兒外快。

不過,對於只有一張顯卡的同學,捨不得賣的也大有人在。這就像囤房一樣,你有三套以上賣1套很自然,但只有1套,房價漲得再高也套不了現。更多想要裝新機的朋友,都是盯著JD偶爾放出來那點兒個位數的貨,搶到滑鼠點碎也未必能撞上大運。

作為有真實需求的裝機用戶,今年裝電腦,真的是太難了!有沒有靠譜破解方法呢?

首先,不要被JS蠱惑買高價卡,不合算。

其次,不要被JS蠱惑買低價卡,礦卡最虧。

再次,沒有30系顯卡的剛需,乾脆坐地做等等黨。

1,選用自帶核顯的CPU,獨顯先用空氣。

2,能用舊顯卡頂著就不買新,1066再戰5年完全沒問題;

3,選擇台式整機,但注意廠商欺負你不懂割你韭菜。

4,如果只是對玩 游戲 有剛需,放棄PC,直接買主機Switch、PS5、XBOX等等更劃算。

稍微解釋一下大家都懂。比如台式機非要買30顯卡,基本上可以接受丐板3060,甚至1650這樣的過時卡的話,試試去買個現成的PC組裝機。聯想刃7000P系列,寧美國度的組裝機都可以,但入手前最好將廠商標記得模稜兩可的顯卡型號問清楚。

者同樣的高成本,買個筆記本也能撐2年。有關筆記本選購,可以搜我之前寫的這篇:《筆點酷玩-楊驄:大學生專用筆記本電腦,2021年有哪些新品值得推薦?》

一般學生用,對 游戲 需求一般的話,建議選地低於5000的筆記本,追求高一點,價位在7000~8000可以用到不錯的筆記本獨顯,配置也強悍許多。總體看,這個時期選擇筆記本的可靠度要超過台式機,所以作為一個替代方案是完全可行的,唯一要考慮的是成本控制在多少米以下。

如果你想裝電腦只是為了碼字、學網課、做筆記、甚至做手繪,那麼也許價格正常的平板電腦才是正解。如果需求不高,不打 游戲 ,預算完全可以控制在2500以內,這個價位可以買最新的小米平板5Pro,華為MatePad 11,或者iPad 2021(iPad 9)64GB。建議有這類剛需的同學參考一下我的這篇《筆點酷玩-楊驄:2022年學生用平板電腦全攻略 (不同型號價位、優勢缺點、選購指南一文讀懂) 》。

其實,與其貪戀30系顯卡的 游戲 性能,不如直接入手 游戲 主機,Switch,PS5,玩膩了轉手還不掉價,怎麼說也比硬著頭皮買顯卡要值的多。

這類產品的優勢是,買的時候和二手出掉的時候價格相差不會太大,俗稱「保值」。而打 游戲 總會有膩歪的時候,台式機、筆記本等你膩歪的時候,它的配置已經落伍,市場價或二手價也應聲而落,自然賣不出好價錢,主機就沒有這個煩惱。

有網友私信我說非要裝一台30系顯卡的機器,顯卡已經買了,但其他配件還沒選好,問我配置單的時候,我提醒他,內存和固態硬碟也要漲起來了。

顯卡這關你熬過去了,內存條、固態硬碟也漲價就讓人抓狂了。要知道,2020年光威品牌推出了「弈Pro」系列的純國產內存條和NVMe SSD固態硬碟產品,品質市場肯定,又逼得大品牌打價格戰,可以說結束了三星等國際巨頭動不動「斷電、失火」 漲價的壓榨史,讓我們100%純國產有了再一次揚眉吐氣的機遇,當時我寫過幾篇文章,大家可以了解一下,如《筆點酷玩-楊驄:100%中國芯又一大作!光威弈Pro NVMe SSD發布,國外大廠敢再停電、失火嗎?》。

2021年2月24日,嘉合勁威市場部發布通告「預警」,談及晶圓供應緊張,製造內存條、固態硬碟的DRAM、NANDFLASH晶元供應短缺,導致合約價格上升,由此推測2021上半年內存將會持續漲價,或者不漲價,有價無貨。

不過,連這樣接地氣的國產品牌都發布了漲價預警,內存、SSD漲價必然不是空穴來風!有圈內朋友認為,這波漲價可能是繼2017~2018年內存顯卡固態「三大件」漲價之後的新一次「腎痛」熱潮。

很快2021年四五月份曝出了「硬碟挖礦」的新玩法,比如Chia幣。

硬碟礦有多離譜?比特幣是點對點價值交換;以太坊類似下一代互聯網,萬物可載,然後顯卡算力成為礦潮基礎。但chia是什麼,能幹飯嗎?無非是某些人花花腸子打了彎,再來圈錢的勾當罷了。

這是什麼幺蛾子?隨著硬碟礦上了熱點,從2021年五六月份開始,無論是4TB以上大容量的機械硬碟,還是512GB、1TB或更高容量的SSD固態硬碟統統漲價。相比SSD,大容量機械硬碟的漲幅最為明顯,而且重要的是沒貨。

後來的結果我們知道了,玩幣的人受沒受傷不要緊,關鍵是DIY玩家非常受傷,至今還未痊癒。

顯卡沒貨還好說,硬碟總不能不用吧?目前大容量硬碟的價格依然愁人,HDD倉庫盤尤其如此。這個時期,如果沒有倉庫盤需求,選新硬碟還是盡量買1TB、2TB的SSD吧(512也行,但256就不推薦了)。

總之,現階段裝機,不能光看顯卡,硬碟這塊兒也得早點動手(此外還有與存儲晶元漲價相關的內存漲價),建議大家有好價格時,伺機囤上一兩塊SSD或內存,別等JS搞出新的幺蛾子導致硬碟漲價之後,望著JD空流淚。

這里我還是比較傾向有大家支持國產,比如光威的SSD和純國產內存、致鈦的純國產SSD。

這是粉絲私信提問最多的一個問題,比如牙膏新平台Z690+12代酷睿+DDR5,平心而論,DDR5目前價格還不太親民,網上評測往往都是媒體評測大V和「貴族玩家」,現階段硬上是要交「稅」的。個人認為與其DDR5入門等日後吃癟,不如入手高端DDR4 4000頻率的內存,即使是RGF光條,也比DDR5性價比更高。感興趣的同學搜這篇文章參考:《筆點酷玩:現在買 Z690 選 DDR4 還是 DDR5 的好呢?》

至於SSD是否選擇PCIe4倒不著急,DDR4高端撐一兩年是完全沒有問題的。對了,AMD近期推出的新顯卡,和未來新的CPU,我會在筆點酷玩專欄下持續跟進補充(2022年1月待更新)。

裝機,是個技術活。

在互聯網和電商物流不發達的時代,JS扎堆在北京中關村、深圳的賽格大廈,沈陽三好街,靠大忽悠讓無辜的買家大價錢買低配、舊貨。當年的我就被無良裝機工坑過。

互聯網把硬體價格透明完整地打出來後,比特幣來了,用瘋狂和非理性的玩意兒讓貪利者趨之若鶩,令普通購買者心亂如麻,讓本以為可以美滋滋選硬體我的吃了癟。

我們無力抗拒,但我們還有選擇的權利。至少,我們可以選擇,不買。

但是,剛需的時候,我們只能「迎漲而上」。這個時候 ,一定要做足功課、規避雷區、精準選件、慎之又慎。希望這篇文章可以讓大家領悟原則,活學活用,花少錢辦正事。#組裝電腦#

10. 現在在網路銷售山寨機和高仿機會不會被抓或者判刑

你看下就明白了!!這樣的情況下!!LZ還要繼續么?

內幕人士獨家揭秘「山寨手機」

52RD.com 2008年7月4日 IT時報

嚴查不過隔靴搔癢 暢銷著實四海風靡 內幕人士獨家揭秘「山寨機」
受台風「風神」的影響,深圳這些天每天都有雨,潮乎乎濕噠噠的糟糕天氣讓李志行(化名)心裡不由一陣煩悶.自中央電視台6月中旬暗訪深圳華強北市場,並做 了《揭秘山寨機》的報導之後,深圳相關政府職能部門開始了新一輪的嚴查行動,「山寨機」又一次被置於風口浪尖.由於「寨主們」看「風聲緊」都低調了許多, 靠山寨機吃飯的李志行也略微有些煩心.不過對於之後的日子他並不擔心,「 過了這陣子就好了.」

【市場怪現狀】 嚴查之下全無懼色

市場里雞飛狗跳

上周末記者打電話給李志行時,他仍在上班,「最近這個話題太敏感,咱們還是在網上聊吧」,於是記者和他開始了3個多小時的「馬拉松」對話.

李志行從事手機天線的調試工作,主要的服務物件就是山寨機廠商,「我每天都要去華強北市場、天安數碼城還有南山科技園區那邊,現在這些市場中天天有檢查」.「雞飛狗跳,」這是李志行對目前「山寨機」市場的描述,「明通數碼城公告欄里都貼著幾張工商局的公告,上面的內容基本上是某某櫃台的假冒手機被扣,罰款1000元或者2000元.」

一位在「山寨機」重災區——深圳華強北市場明通數碼城做手機生意的銷售商向記者描述了前些天他看到的一幕場景:中午,正是商家最忙碌的時候.突然有人大叫「工商來檢查了」,商戶們立即把櫃子下的手機、櫃子上的包裝盒通通收起.此時,商場內出現一位穿制服的人士,很快大家都鬆了口氣.原來這位不是工商檢查人員,而是鐵路工作人員,是來買手機的.「大概是商戶都用特別的眼光看著他,他也沒買手機直接出去了.」這位「老闆」稱.

查的只是高仿機

「現在外界可能存在誤解,認為此次打擊的是所有非正規手機.其實並不是這樣,這次嚴查打擊的只是高仿機.」,李志行說道.

在李志行看來,高仿機和山寨機是有區別的.高仿機是完全仿造名牌手機,無視智慧財產權法律要求進行銷售,當然也沒有相關部門的入網檢測,「工商局公告中提及的假冒手機就是指高仿機.」而山寨機則不同,它並沒有仿造其他品牌手機,只是沒有經過入網檢測.

「就我們業內人士來說,也覺得高仿機應該去打擊,完全沒有技術含量.直接買來外殼,然後組裝一下就進行銷售,這肯定損害了品牌公司的生意.就像香煙,你貼著別人的牌子去賣不吃官司才怪.從這點上來說,央視這次曝光是好事,不是說不許做手機,而是要大家規范做.」

給工商一點面子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經歷多次檢查、打擊之後,商戶們早已有了應對之策.「其實央視報導之前,也經常會有檢查.只不過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經銷商們應對檢查的方法不少」,李志行說道,「現在市場里依然是人潮湧動,嚴查對這些商戶的生意似乎沒影響.」

首先一條應對之策便是「紙上談兵」.現在很多商戶在櫃台里都不擺機器,只留下很少幾款正規手機,櫃台上只擺著宣傳單頁.顧客看中宣傳單上哪款手機後,商家才會去倉庫中提貨.「這種現象在明通數碼城裡很普遍,櫃台里擺放著諾基亞、摩托羅拉等幾款真機,款式極少,而且型號較老,不過是個幌子而已.」

第二招是「乾坤大挪移」.很多商戶在不同市場里都有櫃台,貨物可以隨時在三個檔口間騰挪.「其實,很多時候檢查都是走走過場,賣場都會提前得到消息.如果哪家市場今天要檢查,商戶們就會把貨物轉移到其他市場.」

還有一招是「走後門」.在深圳賽格等大廈里有眾多的生產銷售「山寨機」的小公司.為了應對檢查,這些公司採取了「關閉大門、走後門」的辦法.「比如賽格大廈有60多層,95%都是這樣的小公司.嚴查的這段時間,很多小公司不僅大門鎖著,而且燈也關了.其實人都在裡面,只不過聯系生意的人進出都走邊門或者後門.用這里老闆的話來說,應對檢查,面子總歸要給的.」

【生存全調查】 內銷無利 出口紅火

懷念以前的歲月

雖然賣場內的生意不受影響,但對於「山寨機」生產商而言,日子並不好過.「以前生產一台機器能賺幾百甚至上千元,但現在每台只能賺個十幾塊、幾十塊錢.價格戰打得厲害.」李志行說道.

這個說法也被深圳某實業有限公司負責人許先生所證實.他告訴記者,「山寨機」鏈條中終端生產商的利潤只佔整個的10%-15%,甚至更低.「管道商則占據了其餘利潤,國包商、省包商和地包商賺20%到25%,零售商則賺的最多,只要能高價賣出去,利潤都是他們的.」

許先生給記者算了算成本賬,「比如3.0英寸大小螢幕的新款手機,成本在380元左右,我們的出貨價則在400元多一點,每台賺二三十元.如果原材料再漲,賺得更少.」

許先生沒有諱言公司現在處境艱難,甚至有可能倒閉.他很懷戀以前的歲月:「IC晶片是 MTK(聯發科),比飛利浦、TI等便宜15美元左右;不用辦理入網許可證,每部貼牌僅需20-30元,成本至少比國產手機低20%;而且還不用繳納 17%的增值稅.在2004年,每台機器總能賺個幾百元.可現在參與這個行業的人越來越多,市場競爭更激烈,四款手機能有一款盈利就不錯了.」

有信號的地方就有「山寨機」

國內市場生存壓力增大,「山寨機」廠商們同國內品牌廠商一樣,把目光投向了海外,而且都做得有聲有色.「現在比較強的』山寨機』廠商,一半生意都是走外銷的道路.」李志行透露,他接觸的「寨主」中,幾乎都在做外單生意.「現在可以這樣說,無論在歐美、中東、印度或者是非洲,只要有手機信號的地方,就有』山寨機』的身影.」

從去年10月開始,陳海(化名)就一直做「山寨機」外單生意,他的手機組裝廠現在每月出口量在8萬部左右,「這在深圳屬於中小規模,做得比較好的廠商每月能出口30萬部.」 陳海現在熱衷於外單生意,因為這比內銷有賺頭,「利潤大概是國內市場三到四倍.」

陳海第一筆外單做的是印度生意.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結識了在印度做貿易多年的一位溫州老闆.「雖然1萬部量不大,但利潤卻等同於國內4萬部手機.這讓我發掘了新的市場.」現在有的廠商已經同海外小運營商建立合作關系,為後者提供定製手機.

「山寨機」在海外市場的紅火也讓國外廠商眼熱,開始在深圳生產山寨機.「深圳有家叫強特的印度公司,就是在深圳采購配件組裝成手機,然後銷到印度.」李志行說.

【歷程大起底】

一個鏈條「拴」著數千家「螞蚱」

「山寨機」兇猛,這不僅是消費者,也是品牌廠商的感覺.「山寨機」近兩年「攻城拔寨」的速度驚人,弄得諾基亞、三星不停叫冤、波導夏新叫苦喋喋.那山寨機是如何佔山為王?深圳又怎樣成為山寨機之都呢?

「山寨」不是小作坊

山寨機整個產業鏈大致由方案商(也叫手機設計公司)、集成商(又叫終端生產商)、配件供應商、經銷商構成.「一個手機的誕生流程大致是:終端商去方案商那裡采購主機板,然後尋找相關供應商,及做外觀 (ID)的公司,把所有配件集合起來組裝,就是一個手機,然後走管道.無論哪個環節,深圳都有上千家企業參與其中.」李志行介紹.

在這條產業鏈中,方案商的角色相當重要.集成商想做某款手機,一般是找到方案商,將自己的構思與方案商進行商討,決定使用何種主機板.集成商從方案商手中購買主機板後,後者會提供一張BOM(物料清單)表,裡麵包括了相關配件的供應商產品,「集成商即使自身資源不是很豐富,也可以照著表去聯系供應商,采購相關物件.」

「深圳的山寨機並不是人們想像中家庭作坊生產出來的.生產一兩款山寨機,啟動資金起碼需要500萬.」李志行告訴記者,現在很多集成商都是由以前的管道商轉變而來,有一定實力規模,而且手裡又有銷售管道,自然就走上了「寨主」的道路.「 一般集成商在專案完畢後,都會舉行招商會,國包、省包級別的代理商都會參加.管道商中相當比例是溫州人,他們很能吃苦而且善於動腦筋.什 機器好賣,市場需要什 ,這些溫州人經常一起溝通交流.」

成本低、更新快推動「山寨機」崛起

「山寨機」迅速崛起,首要原因便是其低成本優勢.不依法繳納相關稅費、沒有入網檢測的成本、無需花錢研發產品、拋棄廣告、品牌宣傳,山寨機的成本之低自然「合情合理」.

「』山寨機』減掉的成本中,有些不合規,但也有些是合理的.比如品牌廠商攻擊』山寨機』不花錢搞研發,我就覺得沒關系,因為聯發科已經開發出MTK晶片,相當於有了』半成品』,那 為什 還要花錢在晶片上研發呢?不過山寨機逃稅,我認為應該治理,不論哪家企業都應該依法納稅.」李志行表示.

在品牌機面前,山寨機不僅具有很強的價格優勢,而且它推出新產品的速度也極快.品牌廠商推出一款產品的周期大約在半年至一年左右,而山寨機的這個周期只需40天至兩個月.在李志行看來,品牌廠商產品更新慢的原因之一在於入網檢測,「光這個環節就要耗時好幾個月.」他告訴記者,工信部南方手機檢測中心現在已開始接納山寨機,「一款手機只要你拿出20萬就可以去檢測,檢測的好處是可以做五碼機,五碼機比三碼機好賣,而且銷售周期更長.但也有人怕檢測時間太長,耽誤產品更新速度.」

新設計吸引眼球

與中規中矩的品牌手機相比,「山寨機」有充滿想像的創新,其集成的功能和新奇的外觀吸引了不少消費者的眼球,外形如賽車、香煙、手錶之類的山寨機滿足了不少青年人追求時尚的需求.「其實消費者買』山寨機』原本對其品質和售後預期就低,一旦實際情況超出了預期,對其青睞也不足為奇.」李志行自己用的就是400多元買來的「山寨機」,雙卡雙待、藍牙、MP4、照相、手寫觸控式螢幕等功能俱全,用了半年感覺還不錯.

記者手記

「山寨」不是久留之地

在記者采訪的過程中,從業人士詳細敘說了山寨機為何能攻城拔寨、佔山為王,成為國內手機市場的一股主要力量.但細細想來,「山寨」雖好,終不是久留之地.

首先,從山寨自身情況而言,加入山寨的人越來越多,市場環境已經險惡,價格戰越打越厲害,最終結果是「山寨」負擔過重而崩潰.其實,部分「山寨人士」已意識到風險,因此歡迎監管部門介入來規范山寨機行業,此次嚴查高仿機,眾多「山寨人士」拍手歡迎不難說明問題.

其次,借鑒「劣幣驅逐良幣」的經濟學原理,很多人會用低廉的「山寨機」取代手中的品牌機,導致正規廠商沒有辦法生存.到時候,價格低、產品和售後服務品質低、缺乏研發精神的「山寨機」一統天下的局面很有可能出現.而這對於國內手機行業和消費者來說無疑是噩夢,整個行業維持在低層次運作狀態,消費者很難再享受到新技術、新應用.監管部門當然不願意看到此種局面出現,肯定會採取相應措施來規范.

從以上兩點而言,規范山寨機行業是有必要的.因此關鍵問題就是「山寨機」如何漂白?

如果能從良,誰也不願意落草.就目前情況而言,「山寨機」從良的機會是有的,因為去年手機牌照已經取消,而且工信部南方手機檢測中心開始接納山寨機.但「寨主們」仍覺得成本有點高,因素有二:一是覺得每款手機20萬元的檢測費用過高,二是檢測周期長,影響新品推出進度.

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只要有利益驅動,又何愁「寨主」們不從良.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由於通過檢測後的五碼機,比三碼機更好銷且銷售周期更長,還是有不少「寨主」對檢測感興趣的.因此,監管部門不妨從這兩點入手:降低檢測成本、縮短檢測周期,一方面能使一大批山寨廠商漂白過來,另外這也對目前品牌廠商的發展大有益處.

連結

專家論道「山寨機」

針對現在很有市場熱度的「山寨機」現象,不但消費者和品牌廠商之間態度迥異,業內專家也向外界闡述了他們的不同看法.

支持方

「山寨機」是一次革命

闞凱力:北京郵電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

和眾多其他專家認為「山寨機」是毒瘤或癌症的看法相反,闞凱力認為「山寨機」的出現是我國手機產業的一大創新,是對手機產業鏈的一項重大革命.

「山寨機」是種新的手機生產模式,把諾基亞、三星、摩托羅拉通過深度研發,然後再去搞半年甚至一年的研發周期,才能推出一項新產品的這種模式給打破了.而是在手機晶片套裝的基礎之上,迅速地開發出百花齊放的、各種各樣的適合消費者需求的手機,甚至還可以做到個性化.「山寨機」是對諾基亞這種傳統勢力的挑戰,可以稱之為螞蟻啃骨頭.

中立方

招安而不是圍剿

舒華英:北京郵電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

對於「山寨機」,舒英華認為通過招安的方式將其收編過來,提高其產品品質,繁榮國內手機市場,而不能去堵.對於「山寨機」大量銷售沖擊現有的手機行業體系的現狀,舒英華表示擔憂,認為猶如商品經濟中的檸檬市場,壞檸檬把好檸檬擠出去,最後整個市場上剩下的全是壞的.同時,舒英華認為「山寨機」也有其積極的一面,它的崛起給既有的手機品牌企業敲響了警鍾,促使他們看到自己在生產經營方面存在的不足,加速產業資源的整合.

反對方

「山寨機」猶如過度放牧

何桂立:工信部電信研究院中國泰爾實驗室主任

何桂立認為「山寨機」破壞了目前手機行業的生產和消費環境,猶如在牧場上過度放牧,最終導致整個生態圈被破壞.

比如說現在人們很想吃羊肉、喝牛奶,而且希望價格便宜,於是牧場上就放牧了更多的牛羊.羊肉牛奶供應十分充足,價格也降低不少,於是消費者很高興.但是由於過度放牧,牧場生態被破壞,會逐漸變成了沙漠.到了此時,不僅沒有足夠的牛羊可以吃,牛奶羊肉的價格上漲自然在所難免.

何桂立認為「山寨機」如果這 持續發展下去,會導致正規企業沒有辦法健康的生存和發展,最後會導致技術的後退還有產品的匱乏,或者說品質完全讓消費者沒有辦法接受.

熱點內容
濟南區塊鏈園區 發布:2025-08-27 15:05:48 瀏覽:39
逃離塔科夫比特幣能幹什麼 發布:2025-08-27 14:56:52 瀏覽:490
易物區塊鏈 發布:2025-08-27 14:25:15 瀏覽:237
區塊鏈技術起源於哪個國家 發布:2025-08-27 14:21:31 瀏覽:348
幣圈摩拜平台 發布:2025-08-27 14:19:58 瀏覽:85
螞蟻礦池是自動支付到地址嗎 發布:2025-08-27 14:08:25 瀏覽:335
wlan0和eth0 發布:2025-08-27 14:07:25 瀏覽:45
eth一直在交易嗎 發布:2025-08-27 13:57:20 瀏覽:113
eth怎麼有很多價格 發布:2025-08-27 13:56:41 瀏覽:59
比比特幣更新的數字資產 發布:2025-08-27 13:50:08 瀏覽: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