幣圈國家比例
① 幣圈lp是什麼意思
LP是一個數字貨幣或加密貨幣,在幣圈算是一種山寨幣,可以在數字貨幣交易所買賣,但投資風險較大。
【拓展資料】
加密貨幣(英文:Cryptocurrency,常常用復數Cryptocurrencies,又譯密碼貨幣,密碼學貨幣)是一種使用密碼學原理來確保交易安全及控制交易單位創造的交易媒介。 加密貨幣是數字貨幣(或稱虛擬貨幣)的一種 。比特幣在2009年成為第一個去中心化的加密貨幣,這之後加密貨幣一詞多指此類設計。 自此之後數種類似的加密貨幣被創造,它們通常被稱作altcoins。 加密貨幣基於去中心化的共識機制 ,與依賴中心化監管體系的銀行金融系統相對。
去中心化的性質源自於使用分布式賬本的區塊鏈(Blockchain)技術。
2021年5月26日,據悉,《菲律賓星報》網站發表題為《「加密貨幣死亡」傳聞言過其實》的文章,文章認為,加密貨幣肯定不會消失,並分析了面臨的問題。
比特幣以外的加密貨幣:
比特幣以外的密碼貨幣,又稱為山寨幣、競爭幣(英語:altcoin),部分是參考比特幣思想、原理、源代碼產生的,與比特幣相似的虛擬貨幣,有800種以上的密碼貨幣在流通。
2017年2月到4月期間,山寨幣總和占密碼貨幣市場總值比例,由15%提高到接近40%。
由於比特幣本身並沒有權威的發行機構和國家政權來維持其權威性、唯一性,比特幣與其模仿者之間只能平等地相處,雖然其是最早的虛擬貨幣,也是最知名、人們最熟悉的,也具有最大的用戶網路社區,具有很強的網路效應,大部分時間也是市值最高的密碼貨幣,但是並不具有絕對排它的地位。
區塊鏈:
區塊鏈(英語:blockchain或block chain)是用分布式資料庫識別、傳播和記載信息的智能化對等網路, 也稱為價值互聯網。中本聰在2008年,於《比特幣白皮書》中提出「區塊鏈」概念,並在2009年創立了比特幣社會網路,開發出第一個區塊,即「創世區塊」。
區塊鏈共享價值體系首先被眾多的加密貨幣效仿,並在工作量證明上和演算法上進行了改進,如採用權益證明和SCrypt演算法。隨後,區塊鏈生態系統在全球不斷進化,出現了首次代幣發售ICO;智能合約區塊鏈以太坊;「輕所有權、重使用權」的資產代幣化共享經濟;和區塊鏈國家。人們正在利用這一共享價值體系,在各行各業開發去中心化電腦程序(Decentralized applications, Dapp),在全球各地構建去中心化自主組織和去中心化自主社區(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society, DAS)。
② 比特幣在加密市場的份額降至43%,比特幣是否失去幣圈主導地位
近日,一則“比特幣在加密市場的份額降至43%”的消息,引發了廣大網友們的熱議,在網上鬧的沸沸揚揚。那麼比特幣是否已經失去了幣圈的主導地位呢?我認為並沒有失去,第一,比特幣的價格呢,雖然並不是最高的,但是仍然是位居前列。第二,比特幣的成交額雖然也不是每時每刻都是最高的,但是一般情況下都是數一數二的。第三,比特幣的影響力,比特幣的影響力在幣圈是最高的,他一大跌,其他的基本會跟跌。那麼具體的情況是什麼呢?我來給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一.比特幣的價格首先,比特幣的價格,比特幣的價格呢,雖然現在已經不是最高的呢,但是呢,他仍然是榜上有名的,仍然那是出於一個位居前列的狀態。
以上就是我對於這個問題所發表的看法,純屬個人觀點,僅供參考,大家有什麼不同的看法都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大家一起討論一下。
③ 幣圈人口分布
人口分布如下:
我們全球的幣圈總人口,有數據追蹤的排名是這樣的:排名依次是美國,中國,印度,韓國,日本和英國。這總的加起來這6個國家大約有1.07億人口參與數字貨幣的炒作,當然其他國家比如,非洲和拉丁美洲澳大利亞也有,但是數量就比較有限了,我們大致預估也有300萬左右,這樣加起來就是1.1億人口。
④ 幣圈多空比怎麼計算的
買入與沽空的比例。
沽空Short就是在你買入前先賣出的行為。舉例來說,比特幣BTC當前的價格是10,000美金,你預計BTC的價格會下跌,那麼趁著價格還在10,000美金的時候賣掉BTC,這為之沽空。其後BTC價格跌至8,000美元,你再趁低買入,這叫做平倉。如此一來,你就可以賺取價格的差額作利潤。
買入Long即是與沽空相反。是一個先買入後賣出的行為,好像當前BTC的價格是10,000美金,但是你預測BTC的價格在未來會有增長。那麼趁現在價格還未增長,以較低價格買入BTC,就叫做買入。然後等到BTC價格真的上漲,變成15,000美元,這時候你在賣掉手中的BTC,叫做平倉。
⑤ 幣圈三大定律
第1條定律:
不要頻繁操作,養成一個定投策略的好習慣,如若不然你做再多也是白費,許多人都是這樣沒幣的時候怕踏空,幣在手了又怕套在高位,還有的持幣許久結果因為一個小插曲就割肉離場,結果剛割掉就漲了,這就是典型的死在了黎明前,所以一定要做好定投策略-------定損定利。
第2條定律:
聞利好消息後就應該意識到風險,一般利好前幾天相應的幣就開啟了行情,如果你碰巧持有該幣就應該考慮利潤兌現了,態度必須堅決!不能有絲毫的猶豫。不要奢望能從高點獲利離場。
第3條定律:
聞利空消息可瞄準看好的幣懟一波,當然了前提條件是有一定威懾力的利空消息,並且已發酵一段時間後等待利空聲音漸漸變小時便可逐步定投。
【拓展資料】
所謂的幣圈,即數字貨幣玩家天然形成的圈子。幣圈不大,但是人數也不算少,而且在人群中基本上屬於小眾異類,但林林總總算是一個圈子,賺錢的人不多,形形色色的賺錢方式也都被迅速地拷貝過來,ico、炒幣、挖礦等。
幣圈賺錢的方式有很多,最主要的炒幣、ICO眾籌、搬磚等。幣圈的法幣是法定貨幣,是由國家和政府發行的,只有政府信用來做擔保,如人民幣、美元等等。
1.幣圈token
token,通常翻譯成通證。Token是區塊鏈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它更廣為人知的名字是「代幣」,但在專業的「鏈圈」人看來,它更准確的翻譯是「通證」,代表的是區塊鏈上的一種權益證明,而非貨幣。
Token的三個要素:
一是數字權益證明,通證必須是以數字形式存在的權益憑證,代表一種權利、一種固有和內在的價值;
二是加密,通證的真實性、防篡改性、保護隱私等能力由密碼學予以保障;
三是能夠在一個網路中流動,從而隨時隨地可以驗證。
2.幣圈建倉
幣圈建倉也叫開倉,是指交易者新買入或新賣出一定數量的數字貨幣。
3.幣圈梭哈
幣圈梭哈就是指把本金全部投入。
4.幣圈空投
空投是目前一種十分流行的加密貨幣營銷方式。為了讓潛在投資者和熱衷加密貨幣的人獲得代幣相關信息,代幣團隊會經常性地進行空投。
⑥ 哪個國家用電腦玩幣圈比較多
馬爾他。
是全球以加密貨幣為中心的國家之一。該國政府近幾年來,一直鼓勵發展區塊鏈,馬爾他議會一直在邁進,以保證國家的發展,像區塊鏈和數字貨幣的使用那樣安全。他們仍擁有當下很多熱門的虛擬貨幣交易所。大量的交易所存在,據悉,馬爾他可能是擁有大量比特幣的小島。
圈內一般特指礦圈裡的礦工,擁有礦機的人叫礦工,礦機集中託管運行的地方叫礦場,通常是在類似比特大陸官網購買礦機,然後運到你家或你找的礦場進行託管運行,通過對接礦池運行特定的演算法,從而解算出新的區塊獲得記賬權利來獲得比特幣獎勵,在這個區塊記錄的轉賬手續費獎勵也會按比例分配給你。
⑦ 幣圈法幣交易需要注意哪些規則
法幣在幣圈是指國家法定的貨幣,中國的就是人民幣,美國的就是美元,印度的就是盧比,這些就是由國家和政府發行的,只有政府信用來做擔保的貨幣。
法幣於1935年11月4日,中華民國時期國民政府規定以中央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三家銀行 (後增加中國農民銀行) ,這四大銀行發行的鈔票為法幣,禁止白銀流通,發行國家信用法定貨幣,取代銀本位的銀圓,法幣改為與英鎊及美元掛鉤。
1935年國民政府的幣制改革推動了中國商品經濟的發展和國內統一市場的形成,結束了中國貨幣混亂的狀態,實現了幣制的統一,對經濟發展有著巨大的促進作用,近代中國經濟和金融實現了統一。
應答時間:2020-10-10,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⑧ 風暴眼 | 央行等十部委出手,比特幣大跌8%,「幣圈9·4」再現
時隔四年之後,幣圈再次迎來幾大部委的聯手整頓。
9月24日下午,央行、銀保監會、網信辦、外匯局等十部委發布了《關於進一步防範和處置虛擬貨幣交易炒作風險的通知》。
通知指出,比特幣、以太幣等虛擬貨幣,不具有與法定貨幣等同的法律地位,不能作為貨幣在市場上流通;虛擬貨幣相關業務活動屬於非法金融活動,應堅決依法取締等。
與此同時,國家發改委也發布文件,矛頭直指「挖礦」:禁止任何名義「挖礦」 ,將數據中心類企業相關承諾納入徵信;將虛擬貨幣「挖礦」活動列為淘汰類產業,停止一切財稅支持等。
消息出來後,主流加密貨幣皆應聲而跌。比特幣跌破41000美元/枚,日內跌8.74%。
以太坊跌破2800美元/枚,日內跌11.23%。其他幣種如萊特幣、狗狗幣等跌幅也都不小。
這次出台的監管政策,不僅讓人想起四年前的幣圈「9·4禁令」。2017年9月4日,央行等七部門曾出手正式叫停ICO融資。此後各大交易所代幣價格一路下跌,數百家小交易所倒閉或出海,幣圈迎來一個大熊市。
同樣是在九月,同樣是多個部位聯手,幣圈會再次迎來一場「狂風暴雨」嗎?
實際上,自今年5月以來,國內對於虛擬貨幣的監管政策就在持續收緊,對於虛擬貨幣挖礦和交易的打擊力度也在不斷加大,國內加密貨幣行業正在迎來一場史無前例的監管風暴。
有行業人士對鳳凰網《風暴眼》表示:政策的出發點,除了維護正常的金融秩序,打擊空氣幣、傳銷等違法行為外,更是在『雙碳』政策的大背景下,對這種於國計民生無益且高耗能的虛擬貨幣挖礦行為的閉環打擊。」
十部委聯手,此次監管政策有何不同?
9月24日,央行等十部委發布的文件,和之前對於虛擬貨幣的監管政策有何不同呢?
世界經合組織區塊鏈政策委員會專家王娟認為,相較於之前的文件,這次的文件在內容上變化非常大。它是分級分類,由中央到省市,再到縣鄉,一層一層的去進行分級整治,對存量增量都有不同的具體實施方法,包括對大數據園區、對高新技術園區異常用電的核查,都是非常具體的實施措施。從財稅優惠、金融政策,到地方監管、舉報,全面的進行細致化的整治、打擊,這個內容是史無前例的。
王娟表示,特別要關注的是,以前虛擬貨幣挖礦被發改委從產業結構調整目錄淘汰類去除之後,這一次虛擬挖礦重新進入了淘汰類的目錄。這是一個非常明顯的信號,虛擬貨幣交易和挖礦在國內處於一個逐步的,完全清退的趨勢中。這個文件里特別也提出,數據中心是不可以用於來挖礦的,所以企圖在數字經濟、戰略新興產業、數據中心建設等一些比較熱點的詞彙上去挖掘監管的空白地帶應該是越來越小。
財經 評論員王赤坤認為:「這次打擊虛擬幣炒作的部委中增加了公安部、最高法、最高檢等,將相關虛擬幣交易行為定性為非法金融活動,將境外交易所在境內的相關活動也定義為非法金融活動,從事虛擬幣炒作不僅損失財產還會涉及犯罪入刑。相關個人相關公司和相關產業鏈應關注、知曉、理解和把握相關政策信號,提前預案,及時做好相關退出工作。」
針對這次政策帶來的影響,有律師認為,這次發文有「最高院」「最高檢」,區別於之前的銀行、行業協會等發文,後續政策落地和各地法院判例都會有明顯的價值傾向。
「單純從法律角度,個人層面的風險沒有因為這個文件而發生變化。核心風險在於平台方,OTC商戶次之,這一點要看政策在各地落地的情況。」該律師表示。
四個月發布19條「禁令」,幣圈迎來最嚴監管風暴
如果說2021年前4個月比特幣從1萬多美元暴漲到6.4萬美元,點燃了很多投資者心中的財富慾火的話,那麼5月以來國內持續的監管風暴,則澆滅了這把火。
5月18日晚間,中國人民銀行官微轉載了中國支付清算協會、中銀協和互金協會發布的聯合公告,明確金融機構、支付機構不得開展與虛擬貨幣相關的業務。
5月19日早間,內蒙古發改委也發布公告,設立虛擬貨幣「挖礦」企業舉報平台,全面受理關於虛擬貨幣「挖礦」企業問題信訪舉報。
5月21日,國務院金融委召開第五十一次會議,特別強調「打擊比特幣挖礦和交易行為,堅決防範個體風險向 社會 領域傳遞」。
此後,內蒙古、雲南、四川、新疆、青海等「挖礦」大省也都相繼發布了打擊虛擬貨幣挖礦的政策。
9月24日,央行等十部委和國家發改委也發布監管文件,禁止任何名義「挖礦」 ,堅決依法取締虛擬貨幣相關業務。
據鳳凰《風暴眼》不完全統計,自5月中旬以來,國務院金融委、國家發改委和央行等十部委,以及內蒙古、雲南、安徽等省份及相關機構,共發布了12條打擊虛擬貨幣挖礦和交易的監管政策。
雖然近些年來國內對於虛擬貨幣保持了持續的嚴監管態度,但今年出台的監管政策的數量之多,范圍之廣,力度之大,可謂史無前例!
從五月到九月,國內為何會掀起一場針對虛擬貨幣挖礦和交易行為的監管風暴呢?
有分析認為,原因可能有多個:一是包括防範「熱錢」資金利用比特幣違規進出境;二是在DC/EP逐漸推廣應用的背景下,清理規范數字貨幣概念和范圍;三是碳中和趨勢下,比特幣挖礦過於耗電等。
打擊「挖礦」行為,成為監管重中之重
實際上,中國對於比特幣等加密貨幣以及其衍生行業的監管一直是非常嚴格的。
早在2013年,央行等五部委就發布了《關於防範比特幣風險的通知》;2017年9月4日,央行等七部委發文,將ICO定性為非法集資,取締了超過38家的非法虛擬貨幣平台。
今年6月剛剛被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提議任命為IMF副總裁的央行副行長李波,在談到比特幣等加密貨幣時曾表示:「比特幣等加密資產是投資工具而非貨幣,應接受相應監管。」
李波認為,比特幣本身不是貨幣,而是一種另類投資。因此,加密資產將來應該發揮的主要作用,是作為一種投資工具或者是替代性投資。他強調,如果穩定幣等加密資產能夠成為廣泛使用的支付解決方案的話,就需要一個更加強有力的監管規則,也就是說,要比比特幣現在所接受的監管規則更加嚴格。
可以看出,對於比特幣等加密貨幣的監管,一直是明確的。但對於「挖礦」,政策上一直沒有非常明確規定。
鳳凰網《風暴眼》發現,在這輪針對虛擬貨幣的監管風暴中,政府亮明了對「挖礦」行為絕不容忍的態度,並且從中央部委到地方政府,打出了一套「組合拳」。
隨著國內監管政策的驟然收緊,曾佔到全球算力65%的中國比特幣礦場,也上演了一幕遷徙出海的「大逃離」。
5月份以來,四川、內蒙古、雲南等省份已經關停了大批比特幣礦場。國內一些體量較大的礦機企業和礦場主,也陸續向國外遷移。
據中國第一家礦機上市企業「嘉楠 科技 」微信公眾號消息,日前,嘉楠 科技 已正式開啟在哈薩克的自營挖礦業務,首批阿瓦隆礦機上架開機運行。
裝車運往海外的阿瓦隆礦機
據媒體報道,中國另一大礦機企業比特大陸也在6月 22 日對礦工表示,暫時停售現貨機器。此外,比特大陸已宣布全面向海外轉移,部分中高層員工正向海外轉移。
中國為何要嚴打比特幣「挖礦」?
在這輪針對虛擬貨幣挖礦行為的打擊清理風暴之前,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比特幣挖礦集中地,四川省更是被稱為「礦都」。
中國的「挖礦」產業究竟有多大?BTC.com上的算力分布圖顯示,目前世界上最大算力的比特幣礦池,如Antpool、F2Pool、BTCC等,都位於中國,中國的算力超過了比特幣總算力的60%。
在國外的社交媒體上,甚至還能看到有許多國外的比特幣愛好者呼籲要打破中國在比特幣上的「算力壟斷」。在2018年,知乎上還有人問「比特幣算力集中在中國有多大隱患?」
另外,世界上最大的三家礦機企業,嘉楠 科技 、億邦國際和比特大陸,都誕生於中國。其中嘉楠和億邦還分別於2019年和2020年在美股上市。
可以說,在中國,比特幣挖礦已經建立了從上游到下游的完整產業鏈,成為一個龐大的產業。
這么大的一個產業,政府為何要打掉它呢?因為,它實在太耗能了。
此前劍橋大學另類金融中心公布數據稱,比特幣的總能源消耗介於40-445兆瓦時(TWh)之間,平均統計約為130兆瓦時,比特幣挖礦一年消耗的電量約與荷蘭全國用電量相當。
由成千上萬台礦機組成的比特幣礦場
研究還顯示,約65%的加密貨幣挖礦活動在中國進行,而煤炭在中國能源結構中的佔比達到60%左右。約75%的礦工使用某種可再生能源,但可再生能源在總能耗中的佔比仍不到40%。
有行業人士對鳳凰《風暴眼》表示,「在碳中和、碳達峰這樣的大背景下,高耗能的挖礦顯然是與大方向相悖的,關停只是遲早問題」。
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復旦大學金融研究院兼職研究員董希淼認為,比特幣挖礦行為,往往以「大數據項目」作為掩護,騙取地方政府支持,耗費大量電力資源,不符合實現「碳中和」目標方向。
他此前在《整治虛擬貨幣挖礦與交易亂象刻不容緩》文章中指出,金融管理部門應加大對虛擬貨幣非法挖礦和交易活動的打擊力度。對比特幣挖礦項目,各地應進行全面清理、及時關停。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表示,虛擬貨幣「挖礦」不僅屬於高耗能產業,而且虛擬貨幣對產業發展沒什麼貢獻,基本上沒有其他有益的作用,政府對此加大打擊力是合情合理的,特別是「碳中和」的大背景下。
林伯強認為,在打擊虛擬貨幣「挖礦」上必須採取「一刀切」,如果不一刀切的話,肯定會有人鑽漏洞,因為虛擬貨幣的利潤太高了。
世界各國態度不一,有國家將比特幣當做法幣
實際上不只是中國,英國、美國、韓國等國家也都在考慮加強對加密貨幣的監管。
今年8月,日本最高金融監管機構將加密貨幣交易商視為反洗錢計劃的一部分;日本FSA也考慮實施更嚴格的加密貨幣法規。
韓國、新加坡等對加密貨幣相對寬容的國家,也都在加強對比特幣等加密貨幣的監管力度,打擊洗錢等行為。今年6月,墨西哥財長表示,墨西哥金融系統禁止使用加密貨幣。
今年5月24日,美聯儲理事布雷納德表示,在保持安全的央行貨幣作為基礎的情況下,存在競爭的空間,不斷改善加密貨幣監管框架是非常重要的,監管框架應該隨著加密貨幣匯率的發展而變化,與美聯儲相比,其他監管機構可能在加密貨幣領域發揮更大的作用。
包括美聯儲在內的美國相關機構一直對加密貨幣持謹慎和嚴格監管的態度,包括制裁因涉嫌網路攻擊和洗錢的加密貨幣交易所SUEX等。
但與此同時,也有一些國家對比特幣等加密貨幣敞開了懷抱。今年6月,中美洲國家薩爾瓦所就通過了比特幣法案,宣布將比特幣作為國家法幣。
9月7日,薩爾瓦多的比特幣法案正式生效,薩爾瓦多也因此成為世界上首個採用比特幣作為法定貨幣的國家。鳳凰網《風暴眼》了解到,目前麥當勞、星巴克、必勝客以及當地的一些商店,都已經可以用比特幣進行消費支付。
近日,據烏克蘭媒體報道,烏克蘭最高拉達(烏克蘭議會)通過了虛擬資產法案,加密貨幣等虛擬資產在該國正式合法化。不過與薩爾瓦多不同,烏克蘭的法案規定虛擬資產在該國不得作為支付手段,但公民可以合法地持有以及交易。
比特幣究竟是「數字黃金」還是騙局?
從2020年下半年開始,幣圈持續的暴漲吸引了許多散戶投資者湧入幣圈,一些瞄準「新韭菜」的各種山寨幣、空氣幣項目也層出不窮。可以說,牛市之下亂象叢生。
盡管監管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已經落下,有人恐懼逃離的同時,也有貪婪者堅守「信仰」。更多的人可能依然充滿疑問:比特幣究竟是不是騙局?還能夠繼續投資嗎?
北京大學匯豐商學院經濟學教授,國家高端智庫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院長樊綱在接受鳳凰網 財經 采訪時表示,比特幣就是一場賭博,「你輸了,就會輸得很慘」。
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長管清友認為,不要把比特幣當作一夜暴富的事,你可以去嘗試這種所謂的資產波動、體會這個市場,但是大家現在這種抗風險能力,我不建議大家所謂去高杠桿投資,因為你無法控制這樣的風險。也許你運氣極好,,但從投資概率上來講,很難賺到錢,因為這是高杠桿、高波動的資產,大部分人都是泡沫。
今年5月,清華五道口金融學院副院長張曉燕接受鳳凰網 財經 采訪時表示,很支持目前對於比特幣等虛擬貨幣的監管政策,監管政策是在保護散戶投資者的血汗錢。
張曉燕表示,央行發行的數字貨幣和比特幣等「虛擬貨幣」在本質上是不同的。提到目前熱議的比特幣等「虛擬貨幣」,她表示,首先,據2018年統計,比特幣25-30%的交易場景是非法的。再者,「虛擬貨幣」的交易缺乏有效監管,其價格容易被操縱,導致價格忽上忽下,波動劇烈。
「我很支持目前對於比特幣等虛擬貨幣的監管政策,這些政策是為了保護中小投資者」,她說,中國的散戶數量很多,中小投資者的共性是金融知識少,對虛擬貨幣的了解不夠深刻。監管政策是在保護散戶投資者的血汗錢。
[責任編輯:劉玉芳 PF012]
⑨ 各個國家的貨幣和人民幣的兌換比例是多少
166.7韓元=1元人民幣,6.7人民幣=1美元,9元人民幣=1英鎊,20日元=1元人民幣,
⑩ 比特幣在加密市場的份額降至43%,比特幣是否失去幣圈主導地位
比特幣在加密市場的份額降至43%,比特幣沒有失去幣圈主導地位。
1.加密貨幣有幾十種,比特幣佔加密市場份額43%比例還是非常高;
2.其他加密貨幣都要使用比特幣的區塊鏈技術;
3.比特幣的價格就是地位的體現,它完全沒有失去幣圈的主導地位。
加密貨幣這幾天波動非常大,很多投資者都看到心驚肉跳,面對加密貨幣很多人也感到了擔心。比特幣在加密市場的份額降至43%,比特幣沒有失去幣圈主導地位,因為所有加密貨幣都是運用比特幣的區塊鏈技術存在,如果沒有比特幣的區塊鏈技術它們基本上就沒有任何價值。加密貨幣有幾十種,比特幣市場份額佔到43%這也還是非常高的比例;最後就是比特幣的價格已經體現了比特幣的地位,還沒有任何加密貨幣能夠超越比特幣,所以比特幣根本沒有失去幣圈的主導地位。
加密貨幣都需要使用比特幣的區塊鏈技術,憑借這一點就可以證明比特幣的幣圈地位沒有辦法動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