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幣圈知識 » 古幣邊圈一周圓環

古幣邊圈一周圓環

發布時間: 2022-09-18 14:58:50

『壹』 ,遇到莫名古幣有一個像古幣一樣的銅板,中間有圓孔,接著是十二干支的字然後有一圈古典花邊

占卜用錢(是可<亂>+"花錢"的一種)
12星年...因是古文,所以給記性不好的江湖術士專用...(=近代"出貓紙")
現可到廣東華林寺外收$5一個,古品像50左右可收(批發價)

『貳』 古錢幣分哪幾個種類

元朝錢幣大朝通寶 中統元寶 至元通寶 聖元通寶 元貞通寶

大德通寶 聖大通寶 至大元寶 大元通寶 大元國寶

皇慶元寶 延祜元寶 延祜通寶 至治元寶 至治通寶

泰定通寶 泰定元寶 致和元寶 天歷元寶 至順元寶

至順通寶 元統元寶 元統通寶 至元通寶 至元元寶

至正通寶 穆清銅寶 龍鳳通寶 天啟通寶 天定通寶

大義通寶 天統通寶 天統元寶 天佑通寶

漢朝錢幣:

三株 五株 四株

六泉(小泉直一、么泉一十、幼泉二十、中泉三十、壯泉四十、大泉五千)

十布(小布一百、么布二百、幼布三百、序布四百、差布五百、中布六百

壯布七百、第布八百、次布九百、大布黃千)

三國兩晉南北朝錢幣:

五株(直百),左讀五株 太平百錢 大泉五百 大泉當千

大泉五千 大泉二千 涼造新泉 大明四株 兩株

永光 景和 公平五株 平當五株 太各五株

五行大布 永通萬國 太清豐樂

『叄』 我有一個古幣 康熙通寶 背上角有個圈,圈裡有個金字.有誰知道怎麼回事啊

你的這枚康熙通寶如果是真品,應該是康熙時期的刻花錢。是為了紀念而鑄造的。因為看不到圖片。無法估價。

『肆』 古錢幣的知識誰能教我一些

古錢名詞解釋

古錢的面、背、幕、穿、廓、肉:

古錢的正面稱為面,一般鑄有文字,叫做面文或者錢文。面有豎線稱豎文,橫線稱橫文。錢的背面簡稱背,背有文字稱背文,如果既沒有文字又沒有紋飾的,就叫光背,一般錢背稱幕。

錢的方孔或者圓孔叫做穿,也可叫做好、函。穿孔大的叫做廣穿,小的稱為狹穿,又有花穿。穿外的錢體叫做肉。肉的外緣叫做邊,或者叫做廓;內緣形成邊框的叫做內廓,或稱做好廓、函廓;內廓細的叫細廓,非常細的就叫做瘦廓。漢代以前圓錢背無內外廓,我們稱它平背,從漢武帝鑄五銖錢開始,錢幣就有了內外廓。外廓雙重叫做重輪或重廓;內廓雙重就叫做重孔或重穿。內廓比外廓低些,我們就成為陰廓。

古錢的錢文與形制:

錢文即鑄在錢面上的文字。錢文自上、右、下、左而讀的,叫做回讀或旋讀,錢文自上而下,自右而左來讀,叫直讀或順讀。錢文的書體有篆、隸、真、草、行、瘦金和宋體等,即使是同一字體,手法也是變化多端的。形制即是古錢的鑄造工藝、幣材、造型結構。各個時代的錢幣,都有其特徵,出於需要也要規定出同前朝錢幣的差異。比如方孔圓錢有的有廓,有的就沒有廓;有的穿孔大,有的穿孔小;錢文有的直讀,有的旋讀。因而各個時代的錢幣都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在鑒定古錢真偽時這種方法也是很科學的。象齊的刀布為了使錢文不易磨損,就把幣的輪廓鑄得較高,背中間有一高點,如果沒有這些特徵,那麼就應判斷是偽品。即使是同一幣制的刀幣,由於時間的先後關系也有變化。這就需要錢幣愛好者熟記常在錢文中出現的字及時代特徵,以免上偽幣之當。

雕母和鐵母:

雕母又叫祖錢。用銅塊或錫、鉛塊直接雕刻成錢模,鑄錢時用祖錢做模,翻鑄母錢。這些母錢頒發到各地,各地則用母錢制范鑄幣。祖錢的雕制是很精良的,目前所見雕母都是金黃色的銅質,是質地優良的銅材。銅雕母的錢文很精美,字口深峻。雕母錢不見刀痕跡象,,比同版流通的錢稍大些、厚重些。 雕母錢被製成錢模後取走,工匠用融化了的銅液澆鑄在錢模上,待鑄幣冷卻後開模,取出鑄幣加工打磨光潔即成。

宋、元、明、清時期,冶金技術和采礦技術的發展,帶動了鑄幣業的發展。明清時期黃銅鑄幣盛行起來。黃銅是銅鋅合金。以前鑒定錢幣含銅量的多少,就將幣擲於地上,聽聲斷其成色,成色高的銅幣,擲於地上有金聲。除黃銅外,還有白銅錢,這是銅錫合金中錫的比例大的緣故,也有一種白銅錢是鎳銅。

雕母錢體積比母錢和流通錢大,母錢又比流通錢稍大,銅質也較好。只是因為母錢是由祖錢翻砂鑄成的,所以錢的外緣輪廓、字口都沒有雕母深峻,各方面都比雕母遜些。母錢除了銅質的外,也還有鐵質的.鐵材料翻砂制的鐵母錢比同級的銅錢要大些、厚重些。

古錢幣愛好者應當把鐵母和鐵范銅錢區別開來,鐵母錢是為鑄造鐵錢翻砂製成的母錢,再由母錢鑄成流通錢,它和銅幣實際上只是鑄幣材料的不同。而鐵范銅錢,是在大批鑄鐵錢之前,現將融化的銅液注入,以檢查錢模的效果,因而這些銅錢稱為試鑄品,這是與鐵錢形制完全相同的銅錢。這種錢流傳極少。

不論是打造鑄幣還是范疇,都是一種手工業的生產方式,由此造成錢幣品質的良莠不齊和鑄造費的高昂。中國歷代的銅錢,在形式上常有錯范和流銅等現象,使錢幣不整齊美觀,在重量和成色上也是千差萬別的,就是同一爐所鑄的錢,重量也不一定相同,在成色上更是難以辨別。中國鑄幣史上的一次革命,是清時採用了機器鑄幣,新鑄銅元制幣整齊精巧,大受人民歡迎,而政府也獲大利。

生坑品和熟坑品:

古錢帶有出土銹色稱生坑,所以出土不久稱新生坑;出土時間較久,尚帶銹片殘跡稱老生坑,或稱熟坑。

生坑品也有偽品,那時後代人偽造前代的古錢,我們鑒別生坑錢的真偽主要是觀察錢幣的文字、銹色。因為錢幣上的字多為著名書法家所寫,而偽造者學些的字有其形而無其神,有時文字與錢幣形制也不同,雖然銅銹是真的,錢幣也是假的。 銅也是一種比較穩定的金屬,在常溫、常濕的情況下也不容易生銹。入土後的錢幣經過幾十百把年甚至上千年,錢幣的表面便起了化學變化,生成了銅銹,這種銅銹是不會脫落的。一些偽品的銹是經過特殊處理過裝飾而成的,雖很逼真,但在沸水中浸泡後,,銹就回脫落。

通寶、元寶和重寶:

通寶是中國自唐至清末銅幣的一種名稱,唐高祖武德四年,鑄造開元通寶。開元意思為開創新紀元,以後歷代沿用,並常在「通寶」二字前冠以年號、朝代或國名。從唐朝起,錢就不再以重量為名稱了,而改稱寶。如「大唐通寶",「唐國通寶」、「太平通寶」、「永樂通寶」、「康熙通寶」等。貨幣稱寶是有其社會意義的,這就是貨幣的威力增大了。

元寶」這一名稱最早是用於唐肅宗時史思明在洛陽鑄的"得壹元寶"和「順天元寶」。順天元寶是由得壹元寶改制的。這兩種錢可以說是一種佔領貨幣。大歷年間曾鑄有大歷元寶,製作不精。當時錢價很低,銅價卻很高。因此官鑄也不精良。以後還有天福元寶、淳化元寶、聖宋元寶、宣和元寶、靖康元寶等。

「重寶」也是銅幣的一種名稱,這一名稱最早是用於唐乾元元年鑄的「乾元重寶」。乾元錢法定有兩種:一種是乾元重寶當十錢;另一種是當五十的乾元重寶,這種錢的背面的外廓是雙圈,所以稱為重輪乾元錢。乾元重寶流傳下來的很多,特別是小平錢,僅次於開元錢。朝鮮曾鑄造乾元重寶,背面有「東國」二字,這是朝鮮最早的錢幣。乾元錢有光背,有背面穿下俯或飛鳥或雲朵,也有雲朵在穿上的。以後有南漢「錢亨重寶」,北宋「慶歷重寶」,「崇寧重寶」,清「咸豐重寶」、「光緒重寶」等等。

記號錢、蟻鼻錢與鬼臉錢:

記號錢,就是面、背部有特殊記號的錢幣。比如錢面錢背有星紋、月紋等等。象乾元重寶,有瑞雀紋的價值990元。宋咸淳元寶,有小平和折二兩種,背文從元字到八字,這表示鑄幣的年代,八年的咸淳錢是宋最後一次鑄幣,九年、十年大概都沒有鑄幣,以後的前幼帝、端宗和後幼帝也沒有鑄幣。

朱元璋早期鑄造多種大中通寶錢,即小平、折二、折三、折五、當五、當十, 並在各省分設寶泉局鼓鑄,這次鑄的錢,背面有各省的局名,計有北平、豫、濟、京、浙、福、鄂、廣、桂等,小錢背面多隻有局名。凡發現當三以上的大錢背文有北平、鄂、京、桂等字樣的古幣,就要留神鑒別,真幣每枚價值千元以上,皆屬珍品。

世俗所稱的蟻鼻錢,是銅貝的高級形態。錢幣學家認為蟻鼻錢是楚國的貨幣,因為大多出土於南方,而且文字是陰文,和中原的貨幣不同。蟻鼻錢的形狀是正面凸起,背面平。按照錢上的文字可以分為許多種。最普通的是所謂鬼臉錢,因為錢身為橢圓形,而且上面有的陰文,看起來的確象人的臉。其次是各六朱,因為上面的文字好像是各六朱三字的連寫,同時又象一隻螞蟻,加上鬼臉上的高鼻子,於是就有了蟻鼻錢這個名稱。這兩種錢最多見。

其餘幾種蟻鼻錢,即銅貝銘文作「全」字者,均很少見。解放後在湖北、湖南、安徽、江蘇、魯南都不斷發現蟻鼻錢。普通鼻錢傳世較多,幾乎沒有偽品,但出土少的「全」字幣,就應留神有否做偽痕跡。

錢: 原與「鎛」同為古代農具,跟「劃」相通,呈鏟狀。春秋戰國間物物相易時,金屬農具「錢」即被當作重要財產作為交換流通物;繼而便出現具有貨幣功能的原始大鏟錢,後又稱「布」( 即「鎛 」之通假;古時錢鎛混稱猶今之鍬鏟混用。 ) 戰國末至秦,各式貨幣雖統一為「內方外圓」狀態,但「錢」的名稱卻一直被保留下來,至今仍為通用貨幣之統稱。

泉: 古音與「錢」通。因貨幣如泉水一樣流通一息,遂有人又將「錢」稱「泉」。王莽篡奪劉漢天下後,因「錢」、「銖」等字之「金」旁與繁體「劉」字結構「卯金刀」之「金」犯其忌諱,故正式以「泉」代「錢」,更鑄「貨泉」、「布泉」以及「小泉直一」至「大泉五十」等六泉。此後三國孫吳之「大泉五百」、「大泉當千」,唐及五代之「乾封泉寶」、「永通泉貨」等,「泉」作「錢」即被廣泛使用並留傳下來。後世文人更因「泉」較「錢」字風雅淡泊。故尤喜稱「錢」為「泉」。

面: 錢的正面簡稱。即鑄有年號或國號文字以標志錢名的一面。如「半面」、「開元通寶」、「順治通寶」等錢面。

背: 錢的背面之簡稱,又叫「幕」。錢背變化較多:光平無文的叫「光背」或「素背」,如秦漢的「半兩」、「五銖」即多光背。唐宋以下的錢背大多有星月紋或記址、記年、記值等文字。如開元通寶背「⌒」者稱月紋,背「荊」字者示荊州鑄造;南宋嘉定通寶背文「同仁」系記同安監嘉定二年造;明代天啟通寶大錢背文「十·一兩」表示值當十、重一兩;清雍正通寶背滿文「」則表明寶蘇局鑄制。元代「至元通寶」大錢背文更有蒙古、西夏、察合台三種文字組成,就尤為奇異了。

比輪----東晉時沿用東吳舊錢,大小輕重並行,大錢稱"比輪",形容其大如車輪.

小平錢----直一文的小錢,也稱平錢,小錢,一般直徑在2.4厘米左右,重3.5克左右.

折二錢----當兩文使用的錢,一般直徑在2.8厘米左右,重7克左右.

折三錢----當三文使用的錢,一般直徑在3.1厘米左右,重10克左右.(其餘如折四,折五錢,均依次上推)

大錢----(1).大面值的錢及大型錢的統稱.(2).六朝時稱標准大小的五銖錢為大錢,乃與剪鑿小錢相對而言.

文----錢幣的基本單位名稱,一枚小平錢稱一文.

貫----一千錢稱一貫,又鑄錢場所穿在錢孔中的方形竹木條也稱貫.

緡----同貫,一千錢稱緡.

小樣----指錢徑小於同類型錢者.

大樣----指錢徑大於同類型錢者.

面----錢幣之正面.

面文----錢幣正面的文字.

背----錢幣之背面,又稱幕.

背文----錢背文字,符號,圖形的總稱,又稱幕文.

穿----指錢身之孔,也稱好.方者叫方穿,方孔,圓者叫圓穿,圓孔.

廣穿----指錢孔較大者.

狹穿----指錢孔較小者.

內郭----指錢孔四周之突出部分,又稱好郭.

廣郭----指內郭較寬者.

狹郭----指內郭較狹者.

重郭----指二重內郭.

決文----指錢身方孔之一角或數角尖出者.

四決文----指錢身方孔四角尖出者.又稱"四決".

栗角----是一種特殊的四決文,方孔四角尖出處呈小點狀.

四齣文----是指錢身方孔四角又陽文延伸至外郭者,又稱四處,四道。

外郭----指錢身外周之突出部分,又稱外緣,外輪,肉郭,邊郭。

寬緣----外郭較寬,又稱寬輪,寬邊。

狹緣----外郭較狹,又稱狹輪,狹邊,細緣。

重輪----指二重外郭。

額輪----指外郭外高內低,多見於王莽錢。

削邊----指外郭向外斜削,正與額輪相反。

磨邊錢----指磨去外郭邊緣之錢。

肉----指錢幣的內外郭之間五文字圖案部分。厚者稱厚肉,薄者稱薄肉。

日----指錢背之凸起圓圈,又稱日文。

月----指錢面,背之凸起圓弧,又稱月文,甲文,月痕。圓弧向上稱為仰月,向下稱為偃月。

星----指錢面,背之凸起圓點,又稱星文。

圈星----指錢背下凹之之圓圈。

孕星----指錢背的仰月上星。

光背----指錢背無文,又稱素背,光幕,素幕。

合背----指誤用二件面范鑄成的錢,雙面均有錢文。

合面----指誤用二件背范鑄成的錢。雙面均是錢背。

直讀----錢文的順序按上下右左次序排列,也稱順讀,對讀。

旋讀----錢文按上右下左次序排列,又稱環讀。

左讀----指錢文從左向右讀。

傳形----指刻成正字的陰文范鑄成之錢,錢文呈反字狀,見於先秦至六朝時期。

離郭----指錢文遠離內郭。

接郭----指錢文均與內郭相連。

隔輪----指錢文遠離外郭不相連接。

連輪----指錢文與外郭相連。

深字----指錢文特別深峻。

隱起文----指錢文高低粗細不一。

聚頭----指錢文之首均對內郭,又稱聚首。

並足----指錢文之首均對外郭。

雕母----用銅,錫,鉛,牙,骨,木等材料雕刻而成的錢幣模型,又稱祖錢。

母錢----翻鑄時作模之錢,一般由雕母直接翻鑄而成。

鐵母----指鑄造鐵錢之母錢,本身銅質。

鐵范錢----以鐵錢范型翻鑄的銅錢。

樣錢----試鑄及初鑄的樣版錢。

部頒樣錢----由中央戶,工兩部監制頒發各省作為標準的樣錢,也可作母錢用。

進呈樣錢----地方進呈有關當局審查的樣錢。

剪鑿樣錢----剪邊錢與延環錢的總稱。即將一枚圓錢剪鑿成內外二枚。

剪邊錢----被剪鑿去外圈之錢。又稱對文。

『伍』 清代銅幣 各價值多少

單個價格1-10元。
很難簡單地說「大清銅幣」是否值錢!
絕大多數「大清銅幣」沒有太大的價值,但價值在幾百幾千元也為數不少。如宣統三年「度支部」發行的「大清銅幣」一厘、五厘、一分、二分,都有在 5、6 千元以上。至於銅元大十珍之一的「粵」字「大清銅幣」二十文,價值更是在萬元上下了。
清代機制銅圓的鑄造始於1900年(清光緒二十六年),止於1911年(宣統三年)。鑄造流通時間盡管只有十餘年,但其鼎盛時期全國共有十七省二十局開機鑄造銅圓。十七二十局先後鑄造的當十銅圓,各不相同,版式繁多。僅以明顯區別劃分,其版式亦有數百種之多。如以細微區別劃分,其版式當在千種以上。故當代銅圓收藏愛好者每每以搜尋不同版式銅圓為最大樂事,如筆者之流,酷愛銅圓收藏,偶有新版式銅圓發現,則欣喜若狂。但初入門的銅圓收藏愛好者,面對版式各異的近代銅圓,則往往不知該如何著手收藏。筆者收藏銅圓十餘載,摸索出一點銅圓收藏由簡至繁的方法。特撰此文,與諸位初入門的同好交流.
清代機制銅圓版式繁多,尤以當十者為最。清代末期開機鑄造銅圓的十七省二十局,無一不鑄造當十銅圓,而二文、五文、二十文銅圓則僅有部分省局鑄造。故本文所列銅圓收藏方法,僅就當十銅圓而
言。
一、以鑄造地不同為區別,進行收藏。 清代機制銅圓的鑄造由廣東伊始,1900年(光緒二十六年),兩廣總督德壽與前總督李鴻章奏准仿香港銅仙鑄造機制銅圓。機制銅圓較之方孔銅錢鑄造精良,市商樂用,流通順暢。次年,清政府即諭令沿江沿海各省准許仿鑄。爾後,全國各地紛紛開機鑄造銅圓。故當十銅圓的鑄造地各異,這是區分不同當十銅圓的最明顯特徵。初入門的銅圓收藏愛好者,首先便可以從此處著手,按照當十銅圓的不同鑄造地,進行收藏。
清代當十銅圓主要分為兩大類:1、「光緒元寶」;2、「大清銅幣」。「光緒元寶」當十銅圓共有十九個省局鑄造。除中央戶部鑄造者外,地方各省所鑄銅圓,皆在其正面上緣鐫寫省名。計有:1、中央戶部;2、北洋;3、吉林;4、奉天;5、清江;6、浙江;7、江南;8、廣東;9、山東;10、福建;11、湖南;12、湖北;13、四川;14、江西;15、河南;16、江蘇;17、安徽;18、廣西;19、新疆。其中,廣西「光緒元寶」當十銅圓,現今存世僅數枚而已,自然無法收集。「新省造光緒元寶」當十銅圓,存世極少,極不易得。所以,現在收藏清代當十銅圓,一般以集齊十七省局為准。廣西「光緒元寶」當十銅圓,則根本不去奢望。在餘下的十七省局中,吉林,奉天兩省所鑄銅圓,現存世相對較少,余皆多見。
「大清銅幣」當十銅圓共有二十個省局鑄造。除中央戶部鑄造者外,地方各省所鑄銅圓,皆在其正面中央鐫刻陰文或陽文省名簡稱。計有:1、中央戶部;2、直;3、吉;4、奉;5、汴;6、鄂;7、湘;8、川;9、雲;10、滇;11、川滇;12、贛;13、閩;14、粵;15、浙;16、蘇;17、淮;18、皖;19、東;20、寧。其中,吉字最少;川滇、雲字次之;滇、贛、蘇、浙、東字再次之;余皆多見。
初入門的銅圓收藏者在集全上述三十七枚不同地區當十銅圓之後,則可在此基礎上注意各地省局名書寫鐫刻的不同之處,進行大版式的分門別類收藏。在「光緒元寶」當十銅圓中,福建省造銅圓有僅在其上緣書寫「福建官局造」者,亦有在左右加鐫「閩關」二字者。山東省造銅圓有將省名書寫在上緣者,俗稱「上山東」;亦有將省名分列於左右者,俗稱「橫山東」。四川省造銅圓有在其上緣書寫「四川省造」者,亦有書寫「四川官局造」者。四川省造銅圓上的省名,還有大字「四川」、小字「四川」之分;江西省造銅圓亦有大字「江西」、小字「江西」之分。「大清銅幣」中,蘇字、寧字有陰文、陽文之分。吉字、淮字、雲字、皖字亦有大小之分。這種差別非常明顯,即使是初學者也能很容易區分,可以逐一進行收藏。
二、以鑄造年代不同為區別,進行收藏。 清代鑄造機制銅圓訖1900年(光緒二十六年)始,至1911年(宣統三年)止,歷時十餘年。1900年廣東開鑄銅圓之後,清政府諭令沿江沿海各省仿鑄時,並未規定統一的格式。全國各地皆自行開模鑄造,各行其是。因此,大多未曾鐫刻紀年,僅江南、江蘇、奉天三省,除鑄造無紀年當十銅圓之外,另鑄造了數種干支紀年銅圓。其中,江南鑄有壬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癸卯(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甲辰(光緒三十年,1904年)、乙巳(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四種年號當十銅圓;江蘇鑄有壬寅、癸卯兩種年號當十銅圓;奉天鑄有癸卯、甲辰、乙巳、丙午(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四種年號當十銅圓。 1906年,清政府下令停鑄「光緒元寶」,改鑄「大清銅幣」,並頒布統一的祖模,命各地仿鑄。故全國共二十個省局鑄造的「大清銅幣」,盡皆鐫鑄干支年號,無一例外。現存世的清代「大清銅幣」當十,共發現乙巳、丙午、丁未(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戊申(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己酉(宣統元年,1909年)、辛丑(宣統三年,1911年)六種年號。各省局鑄造不同年號「大清銅幣」的情況如下:1、乙巳,鑄此年號者,僅中央戶部(無銘文)及奉(奉天)兩局;2、丙午,鑄此年號者達十八局之多,計有中央、粵(廣東)、閩(福建)、直(直隸)、湘(湖南)、鄂(湖北)、川(四川)、川滇(康藏)、滇(雲南)、雲(雲南)、贛(江西)、汴(河南)、蘇(江蘇)、浙(浙江)、皖(安徽)、東(山東)、寧(江南)、淮(清江)等;3、丁未,鑄此年號者五局,為中央、粵、寧、奉、汴等;4、戊申,鑄此年號者僅粵、寧兩局;5、己酉,鑄此年號者較多,計有中央、粵、閩、鄂、皖、川、汴、吉、奉等九局;6、辛丑,它局皆未鑄造,獨汴(河南)一局鑄此年號。
初入門的銅圓收藏愛好者在按局名集齊十七省二十局當十銅圓之後,則可以按年號收藏每一局所鑄造的銅圓。這是清代當十銅圓收藏必須首先進行的最基本的兩個步驟,只有完成了按局名按年號的收藏,才能進一步進行較細區別的版別收藏。
三、以鑄造工藝及鑄幣材質不同為區別,進行收藏。 當十銅圓的鑄造工藝的不同,型制大小厚薄的不同,也是區別當十銅圓版別的重要之處。清代當十銅圓一般為光邊,但是 也有少數省局鑄有齒邊當十銅圓 。亦有極個別的省局鑄造了大於常品,或厚於常品的當十銅圓。初入門的銅圓收藏愛好者,在揀選銅圓時,應當注意其是否齒邊,是否超厚、超大。如有厚度,直徑超過普通常品者,以及齒邊者,則應視為不同版別而入藏。
清代末期中央政府盡管明文規定鑄造銅圓的材質為「銅九五鉛四錫一」的紅銅,而且,大多省局鑄造的當十銅圓是合乎規定的紅銅圓,但是,仍有部分省局鑄造了含銅量僅佔七成的黃銅圓。現已在存世的當十銅圓中發現,四川、奉天、湖南、湖北、浙江、江西、北洋、山東、河南、福建等省局鑄造的黃銅圓。其中,奉天造當十銅圓絕大部分是黃銅質,紅銅者極少。四川、湖南、浙江三省造黃銅圓,現存世相對較多,尚不難覓。其餘省局鑄造的黃銅質當十銅圓,存世極其罕少,現今已可遇而不可求。
四、以幣背龍型圖案不同為區別,進行收藏。 清代當十銅圓鑄造之初,清政府並沒有對銅圓的紋飾圖案,作嚴格的規定。因此,各省局所鑄銅圓盡管其幣背皆採用龍型圖案,但龍型各異,種類繁多。初入門的銅圓收藏愛好者,在按鑄地省局名,按年號,按材質分門別類收藏當十銅圓時,尚容易分辨,而按龍圖區分,則相對比較困難。所以,首先必須從幣背龍圖明顯區別之處著手。現存於世的清代當十銅圓,其幣背龍圖有多種,形狀差別較大,即使是初入門的銅圓收藏愛好者,亦能明顯區別。但是,必須注意,以幣背龍圖不同為區別收藏當十銅圓,應當是在同一鑄地的基礎上進行收藏。即按同一省局在不同時期鑄造的當十銅圓,所具有的不同背龍圖案,進行收藏。
清代末期,不少的省局分別鑄造了多種背龍圖案的當十銅圓,尤其是在「光緒元寶」當十銅圓中,這種現象相當突出。如湖北造「光緒元寶」當十銅圓,即有大蟠龍、小蟠龍、特大龍、水龍、坐龍、珠圈水龍、珠圈坐龍等多種背龍圖案。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清政府為整頓圜法,下令停鑄「光緒元寶」,改鑄「大清銅幣」,並由中央統一頒發祖模。故「大清銅幣」的背龍圖案相對比較統一,但也不是完全沒有區別。如「鄂」銘「大清銅幣」當十銅圓,則有「部頒大清龍」與「湖北大清龍」之分;「湘」銘「大清銅幣」,也有「部頒大清龍」、「乙字龍」、「駝背龍」、「掃帚龍」之分。初入門的銅圓收藏愛好者的收藏活動,當進入到按背龍圖案收藏當十銅圓時,最好手裡有一本銅圓類收藏圖譜。在對版式繁多的清代當十銅圓,不是非常熟悉的情況下,按圖索驥,仍然是必須的。
當初入門的銅圓收藏者,已經完全熟悉清代各省局的各類龍型圖案之後,便可以進行下一步的收藏,更仔細地區分同一省局鑄造,同一類型龍圖當十銅圓的較小版式。一般來說對當十銅圓背龍圖案小版式的區分,主要是看龍頭(大頭龍、小頭龍、葫蘆頭)、龍尾(大尾龍、細尾龍、七尾龍、八尾龍)、龍角(角內彎、角外彎)、龍爪(四爪、五爪、龍爪下單寶、龍爪上下雙寶)、龍珠(大龍珠、小龍珠、龍珠三火焰、龍珠五火焰)、龍刺(龍刺朝上、龍刺朝下),以及龍身周圍祥雲(大祥雲、小祥雲、雲團多寡)等等細微處的不同。由於現今銅圓圖譜拓制及印刷的關系,銅圓的細小差別不容易看清楚。所以,此時更重要的是必須進行銅圓與銅圓的比較。以最普通,最常見的版式為基礎,通過比較,揀選出與其不同的版式入藏。
五、以中花,邊花,珠圈及字體差異等為區別,進行收藏。 清代末期各省局鑄造銅圓時,由於模具損毀的原因,往往頻繁修模換模,因此,不少省局鑄造的銅圓,即使是同一省局,同一類型的銅圓,也存在著差異。如中花,即有五瓣花、六瓣花、芙蓉花之分,還有中圓環、中金錢、中滿文等等;邊花,即有十字花、五瓣花、五點星、五角星、米字星等等;珠圈有大小之分,滿文、英文也有大小之分;字體亦有書寫及筆劃不同等等。銅圓收藏愛好者對當十銅圓的收藏到了這種程度,則已經不是初入門的,而是具有了相當的銅圓收藏經驗。隨著對清代當十銅圓各種大版式熟悉程度的增加,對小版式的區別亦會相應的逐漸熟練。以文飾,字體及龍紋細微處等差別,劃分出的當十銅圓小版式,相當繁多。銅圓收藏愛好者對當十銅圓細小版式的揀選收藏,最好循序漸進,不可急於求成。收藏當十銅圓的大小版式,多看多比較是必須的。收藏銅圓最大的樂趣就是發現,搜尋自己所沒有的版式。有興趣收藏銅圓的初入門的愛好者,最好不要一開始就去刻意收集較稀少的錯版,合背,合面等等,而是從普通版式開始收藏。這無論是從經濟的角度,還是從收藏的角度來看,都是可取的.

『陸』 古幣邊緣有圈,背面有太極圖和十二生肖,這是什麼

古幣邊緣有圈,背面有太極圖和十二生肖,真品是「八卦十二生肖花錢」品種!

『柒』 古錢正面有太平天子四個字,反面是百歲去而的四方銀幣,請問是什麼朝代的

西漢,雲南省晉寧縣石寨山出土,雲南博物館藏。

我國最早的貨幣是貝殼,產生於原始氏族時期,由於貝殼不容易得到,又產生了用各種材料仿製的貝,如蚌殼貝,獸骨貝、玉貝等,到了商代,青銅也被鑄造成貝殼狀的小貨幣開始流通,成為中國最早的金屬貨幣:銅仿幣。

從商代到春秋,銅仿貝和海貝、蚌貝、骨貝都在同時使用。銅仿貝的形狀跟海貝差不多,一面隆起,一面凹陷,中間有一道縱向的溝槽,溝槽有直有曲,直的叫「直溝」,曲的叫「月亮溝」,在溝槽兩側邊緣還有橫向的齒紋。

戰國時期,齊、趙、燕三個大的諸侯國鑄行了一種刀幣,是仿古代文具削刀而制,因當時未發明紙,字寫在竹簡之上,削刀即用於削竹片和削錯字,是當時文化人的標准配備,刀幣上亦有二到四字。

這些刀幣、布幣幣制不同,各國間的貿易結算十分不便,故秦國統一中國之後,廢除列國貨幣,而以秦國的方孔圓錢為統一法定貨幣。這種幣正面有兩字,自右向左為「半兩」,是記錢幣重量的。外圓內方,中間為方孔,便於用繩線穿串。

秦代半兩是十二銖,但實重並不足十二銖,到了西漢仍仿照秦半兩鑄幣,但更加名不副實。到漢武帝時,決定鑄名實相符的錢,錢名也按實際重量確定,漢武帝確立了「五銖」作錢名,並在錢邊緣加一圈凸起的邊,由於五銖錢鑄造得精緻規整,大小合適,外又有邊圈,久用後很光滑,所以深受歡迎。直到隋代,各朝一直用五銖錢作錢名。

東漢末年,銅錢流通中出現了一種奇怪的現象,即剪鑿線,也就是把足分量的五銖錢剪鑿成錢芯和外圈,變成了兩個錢來用。這種現象源於當時一些人私下鑄錢,偷工減料,五銖錢越鑄越小,名為五銖實不足兩銖,那些手持足分量五銖錢的人自然覺得吃虧,便想出這一招來對付,把當時和前朝的足量五銖錢,能鑿即鑿,此後,各朝遇到有劣幣減重出現時,也出現這種情況。

王莽篡漢後,也對幣製做了很大改動,恢復了已停用很久的布幣和刀幣,在刀幣上加了個方孔圓錢,並鑄上名稱和價值,這些貨幣的面值比以前都大得多,如一刀平五千,另有一種「國寶金匱直萬」則要當一萬,這種大額貨幣的鑄造造成後世很多皇帝仿效,以搜刮民財。王莽鑄的錢在文字筆畫上有一定創新,上粗下細,被後世稱為「懸針書」。

三國時劉備鑄有「直百五銖」,大小和東漢五銖錢一樣,卻當一百個五銖錢使用。此後的直百錢更小,用這種辦法,劉備很快就聚斂了一筆財富。吳國孫權則採用加大銅錢直徑至3-4厘米,同時將面值放大到五百。

至隋朝建立,仍鑄五銖錢,但重量已很標准,輪廓較寬,五銖前也不加年號,「五」字為篆書,交叉的兩筆一種為直,稱直股,一種為曲,稱曲股。

唐朝時,李淵改錢稱為通寶,並在前邊冠以「開元」二字,即開元通寶,前後行用了280餘年。

到了宋代,貨幣經濟發展達到了封建社會的頂峰,鑄錢數目及種類都很多,現存的古錢幣中,80%以上都是兩宋錢幣。當時,皇帝常常親自書寫錢文,稱為御書錢。

元朝時期,仿漢族年號鑄有「至大通寶」,又用蒙古文字八思巴文鑄有「大元通寶」,晚期鑄錢名「至正通寶」,錢面為漢文,錢背面有一八思巴文,記數或記地支。

明代朱元璋仍用年號作錢名,為「洪武通寶」,並命各省自鑄,且必須在錢背上加鑄各省的簡稱,以杜絕一些省份偷工減料。

清代時,曾有為康熙祝壽而鑄的「康熙通寶」羅漢錢,意為祝康熙像羅漢一樣長壽,主要是在錢的文字上作了一點改動,熙和通字比正常流通的錢幣中的兩字各少一豎、一點,太平天國時,咸豐為解決錢荒,仿前人鑄大錢,引得物價飛漲,只得停鑄,光緒年間,兩廣總督張之洞經朝廷許可,從英國進口機器和工具,在廣州製作銅錢和銀元,銅錢仍叫「光緒通寶」,但在錢背上用滿文記有「寶廣」,同時用漢文記有「庫平一錢」,記錢的重量。

辛亥革命勝利後,曾有福建、雲南鑄有「民國通寶」和「福建通寶」,袁世凱竊取民國大總統後也鑄有帶飛龍圖案和洪憲年號的銅幣,這三種銅幣都成了短命貨幣。

『捌』 我有一枚古錢幣,方孔,周圍一圈梅花瓣,正面四個字,背面很多小字

是民國銅幣,最好上圖..

『玖』 ·我有個古幣 康熙通寶 背面上角有個圈,圈裡有個金字.有誰知道怎麼回事啊

你的應該是刻花錢,就是後人刻上去的花紋或文字,刻花錢比一般的錢要貴個幾倍

『拾』 朋友偶得一枚圓形古幣,直徑六厘米左右,正面:四川銅幣,銅幣兩字是繁體字,背面:邊緣一圈小圓環,有綠

四川軍政府造大漢銅幣,6厘米應該是當制錢一百文的。分為民國元年二年三年三種,價格差不了太多,平均三五十一個。按你說的銹太大了,價格更低,十塊左右。如果是銀幣的話,價格500左右。

熱點內容
閑置物品回收區塊鏈 發布:2025-08-25 16:43:38 瀏覽:677
區塊鏈與數學的關系 發布:2025-08-25 16:41:49 瀏覽:827
usdt資金幫忙取款有問題嗎 發布:2025-08-25 16:41:05 瀏覽:435
幣圈熊市到底多久 發布:2025-08-25 16:36:38 瀏覽:613
以太坊gas是多少錢 發布:2025-08-25 16:34:22 瀏覽:165
區塊鏈打破制度隔閡 發布:2025-08-25 16:06:29 瀏覽:102
usdt幣怎麼增發 發布:2025-08-25 16:01:20 瀏覽:806
xrp登錄 發布:2025-08-25 15:57:34 瀏覽:354
幣圈如何去找埋伏幣 發布:2025-08-25 15:34:41 瀏覽:37
卡住的比特幣 發布:2025-08-25 15:26:07 瀏覽: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