幣圈最新安全消息
A. 韓國法院下令逮捕LUNA幣開發者,這會對幣圈產生什麼影響呢
韓國法庭已經命令,將包括 LUNA的軟體開發商 Do Kwon在內的6名成員全部逮捕。根據美國最大的加密貨幣交易市場 COIN, LUNA的股價在一天之內下跌了將近40%。在這之前, LUNA的最高價曾經是119.5美金,價值400億美金,被業界譽為“幣圈茅台”。但是,在五月份 UST破產後,盧納幣的價格降到了0, Do Kwon等人也被指責為詐騙行為。

在2022年5月,盧納幣遭遇了一場腥風血雨,從最低的0.12美元飆升到了119.5美元,流通市值一度位居全球第5位,但在眾多投資者的追捧下,它卻遭遇了一次大跳水。在五月十二日,在經歷了兩天的大幅下跌之後, Luna的價值下跌到了2美金以下,市場價值只剩下11億,而 UST則下跌到了0.21美金以下,與美元完全脫離了關系, Luna下跌了98%。
B. 中幣網還可以交易嗎
2022年8月2日,中幣(ZB)交易所突然發布公告稱遭遇故障,現停止充幣、提幣服務,且未告知恢復時間。
除了停止提幣外,中幣方面未透露任何信息。根據社區猜測,中幣並非因故障而維護,而是因為被黑客攻擊。
8月3日,區塊鏈安全公司PeckShield發布鏈上數據顯示,包括SHIB、USDT和MATIC在內的20多種加密貨幣,總價值約480萬美元已於周二被轉出該交易所。且PeckShield稱,部分ETH(以太坊)已經被轉移至其他交易所出售。
截至發稿前,中幣方面對此消息未有否認,自發布公告後再無聲明。
中幣交易所源自於中國大陸,原名「中國比特幣」,是幣圈的一家中小型交易平台。公開資料顯示,該平台成立於2013年,創始人為李大偉。CoinMarketCap數據顯示,目前在全球現貨交易額中,中幣的體量約在20名開外。
C. 比特幣的預言:5G+區塊鏈將改變生產關系
2021年3月11日, 幣圈傳來重磅消息:3大交易所微博被封!
比特幣就此打住?!
又或許,區塊鏈技術正在走來?
01 為什麼不直接封禁交易所?
答案是有的,因為封禁不了。
這些交易所在中國境內的交易已經被禁,現在的交易平台在境外一些國家已經獲得注冊,是國外正式合法的交易機構。
當然,微博是在中國境內的互聯網平台,封禁「3所」的微博是中國自己的事。
有業內人士接受媒體采訪時認為, 國內禁止給在境外的交易所引流的政策其實一直都沒變 。之前也有微博號被封,但火幣和歐易一直沒事,這回都封了,說明監管的口子收緊了。
經查詢, 截至發稿,火幣創始人杜均、歐易CEO JayHao以及幣安創始人趙長鵬的微博號並未遭到封禁。
02 3個被封禁的交易所是誰?
如果不封禁,好多人並不知道3家交易所。
至少,不知道全部。
火幣——
北京火幣天下網路技術有限公司,是一家數字貨幣交易的公司,由李林於2013年12月18日在北京市創立。2014年4月4日,火幣網獲得華爾街頂級風險投資機構紅杉資本A輪數千萬人民幣投資。同年8月,火幣網並購比特幣錢包「快錢包」和比特幣區塊查詢網站QuKuai.com。
2018年9月火幣集團獲得日本交易所牌照。
歐易——
歐易交易所,是一家比特幣等數字貨幣交易所,之前是叫OKEx交易所,後來改成了歐易交易所,用戶可以在裡面交易比特幣、以太坊、萊特幣等數字資產。創始人是徐明星。
歐易公司最早在馬爾他注冊。香港上市公司美圖在2014年投資了歐易。近一段時間美圖購買了大量比特幣和以太坊等數字貨幣,應該是放到了歐易交易所的礦池或者貨幣池中——最近比特幣大漲,顯然是買比特幣的人太多了,交易所總不能說自己沒有貨吧?
幣安——
幣安是一家全球性的加密貨幣交易所,由趙長鵬創立,為用戶提供更加安全、便捷的區塊鏈資產兌換服務,聚合全球優質區塊鏈資產,致力於打造世界級的區塊鏈資產交易平台,已為超過100種加密貨幣提供交易平台。2019年9月,幣安美國合規交易平台上線。
2021年1月29日,幣安推出Binance Pay,用戶可直接用加密貨幣進行支付。
(以上信息來自網路和官方新聞媒體發布的消息)
03 這3個微博幹了什麼?
這3家交易所的微博能乾的事,也就是為他們自己的平台吸引流量。
然後,被吸引的網民,或許就會下載、注冊、登錄他們的平台從事交易。這種行為是政府近兩年來開始禁止的。最先被禁止的是波場微博,當時孫宇晨請巴菲特吃飯,宣傳力度比較大,就被封了。但是火幣和歐易一直沒事,孫宇晨的個人微博也沒有被封。
當然,沒封個人的,只能說暫時是這樣。說不定哪天就也封了呢?
拿孫宇晨的微博來說,雖然沒有被封,但是上面什麼都沒有,只有在2月21日他生日那一天,發了一個「今天是我生日,來祝福我吧」的信息。
這次封禁「3所」的微博,只是重復了之前的做法:
——不支持通過互聯網給國外的交易平台引流。
那些平台國內管不到,國內能管的,就是不給他們引流,何況,引流帶來的交易在國內被明確為違規。哪能不管。
有人說,中國公民到那些國家的平台上去交易,不違反那些國家的法律;依據中國法律,在本國不被法規禁止,在外國被禁止的可不被處罰;所以,交易既不算違法,也算一種自由空間。
要知道,外管局都已經在計劃放開5萬美元個人便利換回額度內境外投資了。
04 身在曹營心在漢的幣圈
幣圈的人(交易區塊鏈代幣的人),所做的交易都是在境外完成的 ,雖然很多人的本尊身處中國境內,也算是「身在曹營心在漢」了。
公民個人在境外交易平台買賣股票證券或其他商品,由來已久,也算是普遍發生的事情,在絕大部分時候,不會被任何國家政府禁止——因為禁止不了,中國也沒有明文禁止——畢竟是在外國合法的買賣(買賣野生動物倒是禁止了)。國內禁止的是引流。
據知情人介紹,一般這種交易,首先要把錢打入平台賬戶,然後下交易指令給平台,在平台內部買賣。別國政府在沒有對等開放信息的情況下,沒有可能調用一國交易平台內部信息查知交易內容(像美國那樣全球執法的國家真的不多)。中國不會把自己的交易平台信息與別國對等交換,所以也就不可能拿到一個主權國家的交易平台中的信息。
所以 一直以來,中國政府只是禁止平台至中國開業,禁止向境外平台引流應該算一種禁止的延伸 。從公開的信息看,並未禁止中國公民參與境外交易股票、基金和比特幣一類。
05 禁止交易和引流不是禁止區塊鏈
中國禁止區塊鏈代幣交易,但並未禁止區塊鏈技術 。在未來,區塊鏈技術不僅定位在財富,融入 科技 的發展已是基本的共識。
潘峰把區塊鏈目前已經發揮出來的作用歸納為三類。
第一類是驗證類,我國整個證照庫達到了幾十億條,驗證就是解決如何確保「證照」就是證照、「我」就是我的問題。原來線下的鑒別、驗證轉移到線上以後,就得變成智能合約。這種智能合約對政府的合約效力和後台區塊鏈的算力會提出巨大的要求。
第二類是確權類。目前雖然還在疫情期間,但司法系統,尤其是北京法院領域並沒有因為疫情延誤對一些案件的判斷,很多是通過北京互聯網法院進行確權的。
第三類是溯源類。北京各種政務服務產品,包括 健康 碼、北京市 健康 寶,這些產品並沒有採集過使用者的位置,很多人會關心:既然沒有採集過我的位置,你怎麼知道我去過高風險地區?原因大概分為幾種,第一種是使用者在高風險地區發生過交易行為;第二種是使用者的高風險地區的車票、飛機票提供了信息,北京 健康 寶前台只是獲取了使用者的人臉,確定「你」是你、「我」是我。 健康 寶還有從公安部門提供的數據,公安部門後台數據大概有1000多類,通過區塊鏈把數據集中在一起,其中包括使用者的出入境、銀行、鐵路等信息,這些數據脫密以後,給政務服務平台提供的只有身份證號,這是非常穩定、可靠的數據。溯源類是通過數據的存在和交易的發生找到源頭。
06 5G為什麼沒起飛?因為區塊鏈沒落地
你有沒有注意到,前些年火熱的話題5G,這一年來溫度明顯下降了?
5G為什麼沒有持續火熱,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可能就是因為區塊鏈沒落地 。
據媒體報道:
——「5G和區塊鏈可以相互賦能。」北京郵電大學教授呂廷傑認為,5G指向的萬物互聯,只靠連接無法建立起有效的盈利模式,「在萬億級的連接情況下,誰對誰做了服務?如何收費?這就需要區塊鏈來做貢獻,因為區塊鏈給每個節點都有一個賬本;但區塊鏈目前的記賬效率比較低,賬本以分布式存儲的方式存在若干伺服器上,形成大規模的並發通信,信號吞吐量大,以前的通信網路能力是無法支撐的,存一次需要比較長的時間。」
5G技術的應用,主要是帶來更快的傳輸速度,這實際上是一把雙刃劍,使得網路安全風險大增。區塊鏈技術就是提升安全度的有效手段。此外, 5G最主要的用戶將是以雲計算雲存儲、點對點交易為特點的,換個說法叫做分布式應用 (分布式計算和分布式存儲)。
而區塊鏈是什麼?分布式記賬。
所以5G和區塊鏈是天然的搭檔。
目前,國內的區塊鏈技術應用尚未落地,所以5G網路和手機雖然有了不少,但是相關應用尚未密集出現。
是的,5G不僅意味著更快,而是意味著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不過,不是這篇文章要寫的,以後談。
07 區塊鏈是通向未來的鑰匙
如果說5G是通向未來的大門,那麼區塊鏈就是通向未來的鑰匙。
人盡皆知,近年來,中國巨大的變化始於2014年前後,微信支付寶帶來的——手機支付、手機訂房訂餐、手機打車。
就是這么一點點日常小事,讓我們彷彿一夜之間進入了新世界——一個更 科技 化的未來世界。
而我們,目前只是進入了這個世界門前的草坪。
2021年的此時此刻,我們正站在未來世界真正的大門面前——5G就是這扇大門。
由於過去兩年裡,中國建設了大量5G基站,基本上所有手機品牌也都推出了5G手機,可以說這扇大門已經在我們面前顯現了身形。
區塊鏈,就是打開這扇大門的鑰匙。
在這扇門的後面,是真正的未來 科技 世界。不誇張地說, 科技 真的能改變我們的生存狀態。
或許,這種顛覆性的改變,只需要幾個月就能完成!
我可以在這里泄露一點秘密(用官方已經發布的語言說):比如價值、價格、交易和服務的方式……
有人說, 在5G技術的環境中,區塊鏈必將以改變生產關系的方式推動生產力進步。我非常支持這個觀點。
這,也是目前我們還看不到那些幣圈交易所的原因……時候還不到。
D. 中幣跑路是真的嗎
雖然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是全球領先的數字資產交易服務平台,但它不受法律保護。建議不要參與其中,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1.2019年9月17日凌晨,ZB在網上怒斥的消息稱,中國幣網遭到黑客攻擊,導致大量硬幣莫名其妙地被加到用戶賬戶上,並且可以提現,導致中國幣網市場迅速衰落。
2.根據ZB官方群和CEO直播的反饋,目前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已經可以看到財務信息和貨幣信息,暫時還不能進行提現操作。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EO在直播間反饋提現的具體時間需要通知。
3.當今幣圈,交易所迅速崛起,合約市場硝煙彌漫,競爭日趨激烈。然而,一切都太過分了。隨著行業內交易所越來越多,其質量在下降,資金安全越來越沒有保障。甚至在許多情況下,投資者收獲的不僅僅是項目方,還有交易所。
資料:中國貨幣ZB,2013年起步,是全球最早的數字資產交易平台之一。其交易量位列全球前十,活躍用戶數百萬。經過長期大量的測試,ZB在運營交易所和區塊鏈研究應用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公司在中國、泰國、美國、瑞士、韓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地擁有500多名員工。近日,全球合夥人招募計劃啟動,ZB全球戰略升級計劃公布,包括ZB「標准ZB50」交易計劃、ZB創新板、ZB全球交易聯盟計劃、ZB生態公鏈計劃等。ZB成立於2013年初,提供比特幣、以太坊、萊特幣、以太坊經典等多種數字資產交易服務。對這個世界。利用平台的多重技術安全防護,構建金融級別的專業數字資產交易網路,努力為數字資產投資愛好者打造安全、舒適、快捷的交易通道,讓投資者放心交易。公司核心成員由在互聯網和金融領域具有長期產品R&D和運營經驗、具有國際視野的專業人士組成。從領導層到一線員工,都秉承「用心服務每一刻」的理念,以用戶需求為導向,以提升用戶體驗為核心,為全球用戶提供最可靠、最便捷的數字資產服務。
E. 凌晨三點幣圈會發什麼消息
凌晨三點幣圈會發關於購買的基金產品或者投資產品的傳出來有波動的消息。
F. 幣圈還要大跌多久2022
這里有個前提,全球疫情導致資本大量釋放。 在美國,綜合多方數據來看,本輪疫情期間美聯儲放水總量已超過30萬億美元。如果你只看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你無法得到這些數據。因為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才3萬億多美元,這次放水是史無前例的,對美元的信用或美元的根基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但美元會被救市,所以崩盤比較難,因此2022年加息一定要雷厲風行,才能延緩美元危機的爆發。在加息的消息放出之前,資本市場發生的變化: 1,加密資產市場:冰糖橙從 6.9 萬美元跌至 3 萬美元(當然現在漲到了 4 萬多美元)。 2,傳統的資本市場:社交第一巨頭meta(也就是之前的facebook),跌幅接近50%;騰訊下跌接近50%;元宇宙中最強大的谷歌,已經陷入滯漲六個月了;即便是資料庫甲骨文也下跌了30%以上。 僅僅一些消息就大跌這在美國資本市場上是很少見的。 這些互聯網巨頭,它下跌有多個原因:一是傳統互聯網發展已到頂峰,業績難以進一步增長。 二是這些傳統互聯網巨頭獲得了很多本不應該獲得的權利(比如數據權) 三是美元加息預期十分明確。在過去的加息過程中,伴隨著爭議和對抗,而2022年的加息已經在全球資本市場基本形成共識,因此加息的格局幾乎不會改變。 無論是傳統資本市場還是我們的虛擬資產都是聞風先跌,這一輪跌勢的威力都不容小覷,而現在世界對這些傳統互聯網的數據霸權非常警惕,並出台了各種限制數據的條款 這些巨頭的霸權。
G. 幣圈那些事
俄羅斯石油公司提議用油井挖礦加密貨幣
10月22日消息,俄羅斯石油公司提議在其開採的油田旁邊組織挖礦加密貨幣,可以利用石油開采過程中釋放的多餘氣體提供動力,否則這些氣體就會被浪費掉。目前俄羅斯各部門和央行正在審查該項目,並且工業和貿易部要求數字發展部和央行對此想法提供反饋,專家分析,該項目審查合格後可能會吸引大量外國投資者。(Bitcoin.com)
分析師:比特幣的下一個測試水平在9萬美元附近
10月22日消息,Fundstrat在周三的一份報告中寫道:「比特幣超過6.5萬美元後的初始上行目標是72500美元左右,然後是8.9萬美元,人們認為,隨著比特幣突破之前的高點,這一水平肯定觸手可及。」比特幣創下 歷史 新高,原因是投資者對美國ETF的預期,還有機構對加密資產的持續投資,以及「鯨魚」的購買可能。 有很多人預測今年年底比特幣將達到10萬美元,包括BitMEX首席執行官Alexander Hoptner,他在周五接受彭博電視台采訪時提出了這個水平。Fairlead Strategies的創始人Katie Stockton周一(在BTC創新高之前)表示,BTC突破新高提供了一個積極的長期趨勢,根據可測量的移動預測,比特幣的目標價格應該是8.98萬美元。(彭博社)
報告:17%的地址購買了以太坊上80%的NFT
10月22日消息,開源區塊鏈分析公司Moonstream發布了一份報告,發現約17%的地址控制了以太坊上超過80%的NFT。該報告於10月21日發布,對2021年4月1日至9月25日期間以太坊區塊鏈上超過700萬筆NFT交易進行了分析。報告發現,鯨魚、非交易平台和交易所佔據了所有地址的16.71%,擁有以太坊上80.98%的NFT。其餘83.29%的NFT所有者只能在這段時間內搶購「少量代幣」。(Cointelegraph)
安高盟獲得2.5萬台數字貨幣礦機訂單
10月22日消息,安高盟集團控股有限公司(AGMH.US)宣布收到MinerVa Semiconctor Corp.的采購訂單,並與Miner Va Corp.共同生產MinerVa系列礦機。根據訂單條款,安高盟將向MinerVa Corp.交付25000台算力為100TH/sMinerVaMV7ASIC數字貨幣礦機,同時MinerVa Corp.將向安高盟支付2000萬美元的訂金,並在收貨前支付剩餘貨款。
FTX CEO:比特幣期貨ETF是向前邁出的一大步
10月22日消息,剛完成4.2億美元融資的FTX的首席執行官Sam Bankman-Fried接受CNBC采訪時表示:比特幣期貨ETF是向前邁出的一大步,美國很快會涌現來自加密行業的更多結構化產品,這些產品將受益於受監管的平台和新的法律框架。SBF表示新一輪融資的最大用途是投資和並購,並稱未來幾年將大幅拓展美國業務。他說FTX非常高興與監管機構合作, 探索 如何在美國開展完全符合監管和許可的市場活動。(CNBC)
H. 電報注冊後被封
特約撰稿鄭瑜本報記者何莎莎北京報道
一場關於虛擬貨幣以及ICO(Initial Coin Offering,即首次幣發行)的整頓清理措施正在進一步升級。
針對虛擬貨幣和ICO的監管,據悉國家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
治小組辦公室(以下簡稱「整治辦」)將對124家伺服器設在境外,但實質面向境內居民提供交易服務的虛擬貨幣交易平台網站採取必要管控措施;加強對新摸排的境內ICO及虛擬貨幣交易相關網站、公眾號等處置;從支付結算端入手持續加強清理整頓力度。目前,各地摸排出的國內88家虛擬貨幣交
易平台和85家ICO平台基本實現無風險退出。
8月21日晚間,大批「幣圈」自媒體公眾賬號被封禁。《中國經營報》記者從騰訊官方了解到,此次封停原因為「部分公眾號涉嫌發布ICO和虛擬貨幣交易炒作信息,違反《即時通訊工具公眾信息服務發展管理暫行規定》,已被責令屏蔽
所有內容,賬號被永久封停。」
另類投資專家、幣策首席分析師肖磊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有一些虛擬貨幣在自媒體的宣傳之後,價格不止跌20%、30%,而是甚至跌去70%、80%,當然有行情熊市的原因,但也不排除有蓄意牟利的行為。「有些幣在散戶高位接盤之後可以說是腰斬了。」
整頓升級
自去年央行宣布開始調查國內三大比特幣交易平台以及央行等七部委發布通知叫停ICO融資後,國內虛擬幣市場整頓已初見成效。今年4月23日,中國銀保監會稱所有ICO平台和比特幣交易已經安全退出中國市場。
不過,針對幣圈的有關監管一直沒有放鬆。而整治辦在加碼排查涉ICO及虛擬幣方面,也將進一步採取針對性清理整頓措施。
一是對124家伺服器設在境外,但實質面向境內居民提供交易服務的虛擬貨幣交易平台網站採取必要管控措施,下一步將加強監測,實時封堵。
二是加強對新摸排的境內ICO及虛擬貨幣交易相關網站、公眾號等處置。對於定期摸排發現的境內ICO及虛擬貨幣交易場所網站、公眾號,以及為上述活動提供支持和服務的公眾號、自媒體及網站,及時予以關閉和查封。
三是從支付結算端入手持續加強清理整頓力度。多次約談第三方支付機構,要求其嚴格落實不得開展與比特幣等虛擬貨幣相關業務的要求。指導相關支付機構加強支付渠道管理、客戶識別和風險提示,建立監測排查機制,停止為可疑交易提供支付服務。
這次升級整頓已見行動和成效。8月21日晚間,金色財經、幣世界等公眾號被責令屏蔽所有內容,賬號被永久封停。
各地在清理整頓工作中也穩步推進。近日,江蘇省金融辦全面梳理省內各類金融風險,向13個設區市政府分別發函,提示包括特定風險點在內的風險,督促逐一建檔、逐項處置。持續深入開展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整治領域拓展到虛擬貨幣、ICO、校園貸、現金貸等,對摸底排查階段確定的重點對象進行現場檢查和處置。而北京朝陽區金融辦也下發了《關於禁止承辦虛擬幣推介活動的通知》。
事實上,早在2013年央行等五部委就曾發布《關於防範比特幣風險的通知》,界定比特幣是一種虛擬商品,不是真正意義的法幣,並要求金融機構和支付機構不得直接或間接為客戶提供其他與比特幣相關的服務等。去年七部委發布《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提出,「任何所謂的代幣融資交易平台不得從事法定貨幣與代幣、『虛擬貨幣』相互之間的兌換業務,不得買賣或作為中央對手方買賣代幣或『虛擬貨幣』,不得為代幣或『虛擬貨幣』提供定價、信息中介等服務。」
北京金誠同達律師事務所律師張烽對此表示,「這些監管措施基本上都可以在過去央行等有關部委發布的相關文件中找到相應依據,這次是進一步的重申與確認。」
肖磊表示,在實現了交易所完全退出之後,此次監管浪潮再次來臨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國內環境目前對金融市場的監管趨嚴,對不確定的事件與風險比較敏感,因為虛擬貨幣存在不特定性。二是虛擬貨幣是在國際范圍內的,屬於互聯網形態的,較難從資金層面監管,如果單純採用監控銀行轉賬、資金往來的方式無法有效監管。三是自去年『9.4』禁令以來,雖然我國有效實現了風險隔離。但因為比特幣的網路特性,國內投資者通過網路仍然可以接觸虛擬貨幣,因此蒙受損失,只能自擔風險。但近來關於虛擬幣的宣傳卻越來越多,頻頻有虛擬貨幣項目方、甚至資金盤傳銷到二、三、四線城市忽悠『大爺』、『大媽』,據有關資料顯示從2017年至今,虛擬貨幣相關訴訟糾紛已經接近600起。與2016年3月互金整治方案嚴禁P2P做線下營銷相似,此次監管針對線下管制的措施,也是出於對虛擬貨幣、ICO認知水平不高的投資者上當受騙的擔憂。「我認為此次二次監管的釋放,更多是對虛擬貨幣缺乏識別能力的群體的保護。」
據了解,在8月21日「幣圈」自媒體公眾號被永久封禁後,目前虛擬貨幣討論微信群已開始轉至中文版電報群APP,記者登錄某電報群APP發現,僅幣安一家交易所的電報群就有8萬多用戶,管理員也在群里更新了幣安客戶端。與此同時,朋友圈中開始流傳新開發的電報群APP,並配有「媒體被封? 峰會被禁? 微信群擔心? 最穩定好用的電報中文版一直在!」此類宣傳語仍然在吸引著國內投資群體。
除了政府監管的持續打擊,第三方支付機構也在積極配合監管、持續加碼。
今年7月9日,微信支付同步持續加碼虛擬幣支付打擊,配合監管進一步落地。微信方面對記者表示,「騰訊公司積極響應、配合監管要求,有效利用自身防控經驗及優勢,對從事虛擬幣業務的支付渠道進行防控。」據記者了解,騰訊公司對虛擬幣交易賬號做出限制後,也對已確認的全部個人賬號進行了更為嚴格的管控。
此前由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成立的區塊鏈技術研究院院長張一鋒也公開表示,近期央行針對相關非法金融活動的新變種與新情況,會同相關部門採取了一系列針對性清理取締措施,多次約談財付通、支付寶等非銀行支付機構,要求其嚴格落實不得開展與比特幣等虛擬貨幣相關業務的要求。目前支付寶排查並關閉了約3000個從事虛擬貨幣交易的賬戶。
「幣圈」亂象叢生
事實上,區塊鏈概念越來越火的同時,ICO亂象乃至詐騙也層出不窮。名人站台、區塊鏈大會、微信群與自媒體廣告已成為宣傳ICO項目的手段。
「如果推薦黃金、外匯美元這些產品,一般不可能跟項目方合作,也不可能與背後莊家接觸,因為美元沒有人可以操控價值,推薦它單純就是分析的角度。但是虛擬貨幣大不相同,虛擬貨幣的項目方一般就在身邊,自媒體可以輕易接觸到項目方,有時候項目方與自媒體就是一個合謀。與大宗商品、原油截然不同,數字貨幣有時只是億元上下的盤,並且籌碼全在發幣的團隊手上,在社區做推廣時,社區和區塊鏈自媒體有時候缺乏自律性。所以近年也有維權事件發生。我們要釐清虛擬貨幣是金融產品,不是消費品。而且虛擬貨幣對於很多發行方來說沒有成本,只要廣告有效,能夠賺錢,割的韭菜能夠覆蓋推廣成本,他就願意去做。就上述來看,我覺得監管的介入非常有必要。」肖磊說。
此前,記者在參加位於北京朝陽區某酒店的千人區塊鏈大會時發現演講者發言時未提及區塊鏈技術與場景落地,演講內容主要是宣傳其項目掌握的「300萬微信用戶社群」。
一位區塊鏈從業者告訴記者,「我在某活動上遇到號稱擁有6000萬用戶的『大神』,但其實他是微商。」記者也在朋友圈留意到,目前存在以代投來參加ICO的方式。更有投資者通過微信群主分享的微店,進入微店購買不存在的「商品」,付款之後交易等額的虛擬貨幣。
中國人民銀行參事盛松成此前曾表示:「ICO的迅速發展引起了監管層的關注是很正常的。用傳統法律看,ICO具有眾籌、募集資本的嫌疑,放任發展不予以監管是有很大風險的。大量的沒有前途的項目甚至本身就是欺騙,不僅讓投資者承擔巨大風險,也讓真正區塊鏈創業的團隊頗多抱怨,實際上造成了劣幣驅逐良幣的不良後果。這一次整頓主要是為了風險警示和保護投資人利益。」
張烽向記者表示區塊鏈技術應用尚在進一步成熟中,目前很多項目存在違規發行證券、欺詐與市場操縱的情形,一些區塊鏈媒體隨意發布虛假消息甚至配合一些不良項目方進行損害投資者利益的行為。正如盛松成所說,這讓投資者承擔巨大風險的同時,也讓真正的創業團隊的生存環境變得惡劣。
記者此前報道過世界盃期間世界盃概念虛擬貨幣SOC大跌,蒸發近2億多美元,近萬名投資者被「割韭菜」;以及知名交易所OKEx上線幣種WFEE短短四天經歷暴跌,蒸發了將近30億元人民幣。
中國政法大學互聯網金融法律研究院李愛君曾表示,「虛擬貨幣控制存在風險,虛擬貨幣發行、交易與融資存在技術風險、非法集資風險、合同詐騙風險、非法經營風險、虛擬貨幣價值風險、交易風險、洗錢風險等,並且加大了信息不對稱性。」
I. 2022年怎樣整出火幣網的現金
10月8日,沉寂已久的幣圈爆出重大新聞,國內三大虛擬貨幣交易所之一的火幣(Huobi)實控人易主,Huobi創始人及最大股東李林一次性轉讓近60%股份,成功套現數十億美元,成功「洗白」上岸。
李林或套現高達128億
10月8日,火幣創始人李林在朋友圈表示,已經將旗下股權轉讓與香港百域資本(About Capital ),他不再是Huobi Global的股東,也不直接或者間接擁有Huobi Global的任何許可權。
字里行間看,這是一個相當決絕的再見。李林不願再和Huobi Global有任何關系的表態躍然紙上,這是表態給誰看的?
據開甲財經了解,此次交易不包括李林在香港的上市公司火幣科技(HK:01611)。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交易的交割引發很多疑問。李林肉身在國內,一直無法出境,此次交易在境外交割,等於李林將上百億個人財富放在海外,同時火幣轉手後是否會重走舊路,繼續做國內用戶的生意?這恐怕都會引發監管的注意,此次交易是否能夠順利完成還有一定不確定性。
實際上,7月份的時候,某外媒就報道稱,火幣交易所創辦人李林尋求出售他手中近60%的火幣股份,隨後該消息得到火幣發言人證實。據稱,兩個潛在買家分別是FTX交易所創始人Sam Bankman-Fried 、被美國FBI調查、逃至格瑞那達擔任駐WTO大使的波場創始人孫宇晨。但是,兩位潛在買家均表示否認。報道還稱,李林對火幣交易所的股價是20-30億美元, 由此計算,他持有的近60%股份價值高達18億美元(約合128億元人民幣)。
2022年胡潤全球富豪榜上,火幣的李林以110億資產入榜,目前看,李林的實際財富要超過胡潤的統計。
火幣創建於2013年,根據第三方平台數據,貨幣日均成交規模為10億美元。2021年,火幣凈利潤超過10億美元,僅次於幣安,是世界第二大最賺錢交易所。可是,即便如此賺錢的業務,估值又如此低,但李林的股權轉讓交易似乎並不順暢。
2022年9月,有自稱火幣內部人士在Medium上爆料稱, 火幣著急出手可能是因為現任CTO帶領投資Vires虧損 1.5 億美元,再加上國內監管越來越嚴,這成為李林賣掉火幣的催化劑。
爆料文章稱,李林在2021年四季度把global業務交給朱樺後,與市場總監潘思宇開始主導著整個公司投資和發展新項目。不過,爆料者指朱、潘二人將當時火幣「機槍池」的1.5億美元,投到Waves鏈上核心借貸協議Vires Finance。沒想到,隨著LUNA爆雷,vires也暴雷了。朱樺在vires裡面投入的1.5億美元虧損殆盡,這筆資金是已經落敗的huobi大半年的收入,也就是說,朱樺一把梭哈,把huobi賠進去了。更摩幻的就是,這個事情在開除了兩個一線操作人員之後,居然不了了之。
這次事件是李林賣掉火幣的催化劑。李林先是喊停了「機槍池」的項目,然後開始籌劃賣掉公司。
J. 幣圈今日為何全部暴跌
其主要原因在於當天稍早的市場傳言:美國財政部將指控多家金融機構使用加密貨幣洗錢,而其中一家正是此前在「世紀爆倉」之中遭受重創的瑞信。不過要注意的是,上述傳言未經驗證,真假未知。
據彭博社最新報道,美國財政部拒絕對此置評,其旗下的金融犯罪執法局則在一封郵件中進一步回應稱,「無論是否存在調查事項,不對可能進行的調查置評」。
近來,越來越多的消息表明數字貨幣或將面臨來自監管層的更大壓力,各國都在更為密切地審視數字貨幣相關風險。